[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辅仁大学神学论集 第30号

教会学简史(三)


 

张春申

第六章 当代(梵二)的教会学

    我们在这最后一章所要讨论的是,教会学怎样由梵一过渡到梵二,以迄于今日教会学的趋势。我们所谈论的是教会学,而非教会历史,职是之故,我们亦仅分析教会对自己的意识过程,以及简单介绍神学家的思想。下面我们分三节陈述:第一节讨论当代(梵二)教会学之前所有的准备;第二节分析梵二大公会议的教会学,第三节简介梵二之后的教会学。

第一节 当代(梵二)教会学的准备

    当代(梵二)教会学的准备,可由三方面叙述:(一)、梵一之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远准备;(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近准备;以及(三)、教宗通谕的推进。

    (一) 梵一之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A 时代背景

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浩劫,饱尝了战祸之后的欧洲人,从自我陶醉中惊醒,意识到人性的残

515

酷,体验到彼此残杀的苦果,开始退同到自己的内心,寻间人最基本的问题:为何人要彼此杀戮?战争给欧洲人塑造成一个普遍的心态,认为人应当解决彼此相杀的问题,渴望人能亲爱精诚、同舟共济。在这样的意识形态下,产生了欧洲社会的另一种现象,即人们开始对社会的制度与组织,普遍地抱著怀疑与不信任的态度,认为它们解决不了人的问题!人只能深入自我,了解人性,以寻求自救之道。在此郁恪愁城中,教会的制度与组织亦逃不过凄风苦雨的袭击。

    B 学术研究

    当时在学术方面发起了教父学的研究风潮。由于十九世纪都平根学派的启发,教会内掀起了实证神学复兴之路,对所谓希腊教父有了更多的研究;因而在教会学的园地内,圣神学亦应运而生,重新发现教会真正的内在本质不在于制度,而在于来自圣神的信仰与恩宠。至于具体促成这时代对希腊教父重作研究的是下面两个原因:首先是由于苏联共产党专政的出现,迫使部分的俄罗斯人向欧洲迁移,其中有东正教徒,他们的神学家刺激了西方教会的神学家对希腊教父的研究热潮。第二个原因来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推行的大公主义运动,也引领神学家们重新同归教父的思想。事实上,这时候的神学家,也重新反省了中古世纪的神学,他们甚至于在多玛斯的神学著作中发现,他的教会学并非完全制度性的,他也同时提出了教会内在的神圣因素。

神学家们试图从教会学历史的回顾中,以获得教会真正本质的深切了解。但是,在他们的反省过程中,发现以往的教会学几乎千篇一律的都站在「反」的立场上,常常是面对著某些对立的理论,而辩护、强调自己的另一面理论。最后所反对的是现代主义,以及自由派基督徒所标榜的理论;他们宣

516

讲教会不是基督建立的,而只是宗徒们的团体。此外还面对了俗化主义与极端的国家主义。较前些时候是反加利刚主义、反基督教。再往前是反极端精神主义。神学家们发觉,在一连串「反」的争辩之后,教会自身反而走到了另一极端——罗马教会学,而在梵一大公会议中达其最高峰。事实上,教会在争辩中从未完全表达出自己的真正面目来。

    C 教会学上的重要概念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教会学,可以称之为「基督奥身」的教会学。我们分两部分讨论,先谈「基督奥身」教会学的概念,后论此概念给教会生活所带来的影响。

1)概 

    「基督的奥身」的教会学,固然是在个人追求内在化与人类渴望母爱与结合的时代中再度受到瞩目,但是具体促成的机会是下面两件事。首先是一八九七年教宗良十三颁布了「属神恩赐」( “Divinum illud munus” )通谕,其中论圣神是教会的灵魂。在此通谕的思想里,教会学已与圣神学相系,圣神在教会内,进入每一肢体身上。第二件事是,在那时代教父学的研究中,特别注意到的是教会与基督的关系。两件事互相映照之下,自然唤醒了「基督奥身」的教会学。当时最享盛名的比国神学家EMersch,就是从信理、伦理与神修三方面,对「基督奥身」做有系统的阐发。

「基督奥身」的神学,有意在教会的外在制度、法律与圣神恩赐的内在生命之间,做一个综合。实际上神学的讨论相当错综复杂。真正的困难焦点在于我们不能轻易地说,教会的外在因素是其内在因素的表达罢了,因为事实上,外在制度也带给了内在生命的成长。因此,「基督奥身」对教会学的

517

综合不能完全成功。

「基督奥身」的神学在综合上虽然触了暗礁,但是这概念的确也为梵二大公会议铺了路,至少在教会学上我们不再见它那么汲汲于外在的法律与制度,而开始关怀其内在性。

教宗比约十二于一九四三年颁布了「基督奥身」通谕( “ Mystici corporis ” ),但是经过神学批判之后,人们发觉这文件无论在圣经上或是神学上均有斟酌的余地。因为教宗比约十二的「基督奥身」通论与保禄书信中的「基督身体」,在概念上有了差距,通论中的「基督奥身」的教会学是社会性的,保禄书信中的教会是「基督身体」虽也含社会性,但是教宗比约十二的通谕似乎疏忽了保禄书信中,所谓教会是「基督的身体」,即教会是基督生活的身体。此外,「基督奥身」通论所表达的是一个不平衡的教会学,它所谓的「基督奥身」仅与天主教会联结在一起,那么其他非天主教的教会与「基督奥体」还有怎样的关系?比约十二至少与保禄思想并不一致。不过,无论如何自梵一大公会议之后,教会当局终于隆重地采纳了「基督奥身」的教会概念。因此,我们可以说,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是「基督奥身」教会学的成熟期。

     2)教会生活

「基督奥身」的教会学,所注意的是教会的内在性与精神性,这一倾向也散见于教会生活方面。就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时期,德国首先掀起了礼仪运动。当某一时代的人,苦于制度不能解决他们的难题时,只有求之于特殊的场合,在礼仪中,大家济济一堂,彼此在基督内形成一个身体。圣体圣事的奉行。给人们带来了一个新的可能性,郎在复活的基督内人们彼此能合一。换言之,礼仪生活所反映的,也是这时代「基督奥身」的教会学。

518

    这时代的教会学,在法国与比利时所获得的反应,则是对教会的传教使命表现出特别的关注。他们设法要将基督的身体伸展,好让普世人类都在这身体内活动,彼此解决人间痛苦的问题。此时,教会内兴起公教进行会;于斌枢机主教就是当时我国公教进行会的总监督。

    至于在传教地区,由于「基督奥身」所表达的是一个大公性的教会,因而兴起了所谓教会本地化的热潮。就是在这个时代中,我国最初的六位主教于一九二八年祝圣了。雷鸣远神父为建立中国地方教会而南北奔波,也是在此时代中。

    此时的教会与世界的关系,基本上也有了改善。与国家争权力、争领土的日子已经过去了。这时教宗比约十一与义大利有了和平协议。教会不再与世俗相争,转而对世界提出自己的贡献。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天主子民的教会学在这时期开始萌芽。

    A 时代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论属于基督信仰的世界,抑或非基督信仰的世界,大家都注意到了人性的尊严。甚至在共产主义反唱无产阶级统治下,也能看到对「人之价值」的重视。这时代对人性尊严普遍的重视,无形中促进了天主子民教会学的发展。

另一方面,科学加速的进步,增强了人们对科学的信任,反而在宗教界引起了困扰。因为在「科学万能」的口号下,人们不接受自超越界来的解释,一切趋向于在内涵界中自求解答,以宗教的词汇

519

说,即所谓的俗化。这俗化的倾向影响人们的思想既深且巨,在神学上,学者则开始注意在宗教信仰内的人学。

    这时代的另一个显著现象是,由于民族意识的觉醒,影响所及是西方殖民地主义的陨落,代之而起的是民族的自尊与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一言以蔽之,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是人性本位的时代,一切思想、行动均以人为其中心。

    B 学术研究

    在神学界最显明的一个时代特征是,圣经学研究的突飞猛进。基督教在这方面,早就有了很多的研究成果。天主教方面起步稍迟,但是至少在一九四三年,教宗比约十二颁布「圣神启迪」(“Divino afflante Spiritu”)通谕之后,也给圣经的学术研究工作敞开了自由之路,因此这通谕后来被称为近代天主教圣经学术研究工作的大宪章。在教会学方面,有LCerfaux对保禄教会学的研究,他发现,虽然保禄主要的是基督身体的教会学,但就是在他的教会学上,也陪衬著天主子民的概念。换言之,在保禄的思想中,所谓教会是天主的子民,因为他们同是在基督内蒙召的一群人。由此观之,教会诚然不只是一个制度性的团体。

    在教父学方面,这时代仍承续上一时期,而且业已有对个别教父的专题研究。无论如何,教父学也常召唤我们同到圣经的源头,因为他们的著作,无论是宣讲或阐释,总不外是对圣经的默想与生活经验。

此外,在历史的研究方面,这时是著重每一时代中教会所有不同问题的探讨。这也有助于教会从

520

其历史过程中了解自身。

    C 教会学上的重要概念

    1)概 

    这时代的教会学,称之为天主子民的教会学。

    天主子民教会学的概念,固然是出于圣经研究的结果,但事实上还有另外一个促成因素。在前一代的「基督奥身」的教会学里,显然是对教会内在性与精神性的提高,也是对教会过去所偏重的制度性的贬抑。这时代则询问,那么对教会的制度问题应如何去讨论与反省呢?教会内有无形的一面,无可讳言的,也有有形的一面。在以人为本位的时代中,要讲教会是有形的,则应以人为先,就是说,教会是天主的子民。在天主子民的教会学下,人超越了制度,制度是为了人,而能给予教会的制度问题一个平衡的讲法;况且,天主子民的概念,也澄清了神学上某些混淆的因素。

譬如天主子民的教会学在未被重新发现之前,教会与天国常被混为一谈。现在由于天主子民概念的澄清,则知道了教会不等于天国,而是在世界上天国来临的末世性记号。天主子民的教会还在旅途中,有其历史性,因而教会应不断地改革自身。天主子民是天主的教会,不只是当他们在制度中结合时,就是他们散居于各地时,同样是教会。犹如聚居在耶路撒冷的犹太人是天主的子民,分散于侨居地的犹太人也是天主的子民。职是之故,拉内神父一再提及「散居地的教会」(diaspora),他们也给世界带来天主的信息。此外,天主子民的概念,并使教会觉悟到自身的圣事性,教会是将天主的救恩带给人的「救恩圣事」与「合一的圣事」。

521

    (2) 教会生活

    天主子民的教会是散居在世界中的教会,他们应当跟世界做有意义的交谈,设法使他们懂得天主的信息。有些法国神学家在这个时候发现,他们自己的教会与传教区的教会几乎没有什么差别、因为法国人已不了解教会的语言了,结果那些神学家也以「传教区」自称,换言之,法国的教友已成为领过洗的外教人。为了要向这些领过洗的外教人讲话,法国教会首先发起所谓的工人司铎运动。虽然这运动后来宣告失败,似仍不失为具有时代性的一个现象。

    在德、奥之间,这时也竞相提出所谓的宣讲神学(kerysmati theology)。就是说,教会向来所有的神学是科学性的教室神学,是分散世界各地的人所不懂得的,所以在教室神学之外,还应当提出一套宣讲神学来,以向世界传达天主的信息。今天已没有人再坚持这种区分,因为科学性神学本来就应该是宣讲神学。

    教会在这时代的另一个生活动向是,对于教友传教责任的重新反省。问题主要在于教友的传教是否只不过是神职界的助手而已,抑或教友传教本身即有其意义与价值?拉内神父的一个论题,即教友在世界中、在其职业生活上为基督作证,其本身就是传教,属于一种本份的传教。虽然教友也能实际帮助主教或神父做传教工作,但教文本份的传教不是神职界的附属品。与传教工作有关的另一个论题是:社会工作是否即是传教?

因著天主子民教会学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教会,在具体生活上产生了以上的现象,而这些现象所反映的思想,都已相当接近梵二大公会议。

522

    (三)教宗文件

    我们从梵一至梵二之间提出与教会学有关的教宗文件,为的是从这些文件的颁布,以求了解教会官方对梵二大公会议完成的准备。

    教宗良十三首先于一八九六年六月廿九日,颁布「足够认识」(“Satis cognitum”)通谕,又于翌年五月九日颁布「属神恩赐」通谕。对于前者,虽未普遍获得神学家的重视,但在此通论内,不仅称教会为基督的身体,且也以基督的身体作为教会统一性的解释基础。至于后者,我们在前面已提过,文件中称圣神为教会的灵魂,开始注重教会的内在精神。

    教宗比约第十在位时,教会所面临最大的难题是来自新崛起的现代主义。在与此过激的思潮奋战中,教宗在思想上不能不有些保守。不过对于当代的教会学,比约第十也有其贡献:例如在礼仪运动上,他推行礼仪音乐,并鼓励儿童领圣体。其继位者本笃十五与比约第十一,对于教会学没有重要的论点,故从略。

教宗比约十二于一九四三年六月廿九日颁发「基督奥身」通谕之后,又于一九四七年十一月廿日颁布有关礼仪的「天主的中介」(“Mediator Dei”)通谕,阐释教友在礼仪中的地位——与天主子民的教会学直接有关。

综合以上所说,从梵一至梵二之间的这些教宗的文件,都一步步地在塑成梵二的教会学。在下一节里我们就要直接讨论梵二大公会议,以窥当代教会学的面貌。

523

第二节 梵二(当代)的教会学

    对于梵二教会学的介绍,我们先就其产生背景,做概括性的提示;然后在与梵一教会学比较之下,再指出梵二教会学的特点。

    (一)综合产生原因

    梵二教会学的产生原因,可以综合于下列四点:

    圣经学(教父学)的研究:由于圣经学研究的丰硕成果,使梵二大公会议能够重新回到圣经源头,从圣经给予自己的画像中观看和找同自己本来的面貌。天主子民概念的发现,尤其与圣经的研究有特别的关系。

    礼仪运动的推行:倘若要每一位教友在其教会团体中实在体验到自己是天主子民的一份子,最有效的帮助,莫过于礼仪中积极的参与,教友藉此成为礼仪团体的一份子,他才能够实际体验到他是在天主子民的团体中。

    大公主义运动:梵二教会学的一个特点,节它吸收了不少基督教方面的研究,诸如救恩史中的教会与其末世性,事实上对于天主子民的研究,较为深刻的不是天主教神学家,而是基督教的神学家。在大公主义运动下,梵二大公会议一反过去故步自封的作风,反而使得教会学更加丰富。

今日世界新的面貌:由于今天的世界出现了崭新的面貌,是一个不求之于超越界的俗化世界,

524

而在大众传播工具的发展下,人们的思想沟通极为快速。梵二大公会议就是面对著这样一个俗化的世界,而做教会的自我反省的。

    (二)梵二教会学的特点,

    梵二大公会议有关教会学的文献,主要的是教会宪章,其他尚有教会在世界中之牧职宪章,以及有关传教等法令。

    藉著与梵一所代表的过去的教会学比照下,我们更能清楚地衬托出梵二教会学的特点来。现在我们从教会宪章里给梵二教会学举出六大特点:

    第一,梵二所提的是一个奥迹性的教会:这一点显然与往昔有了截然不同的区别。在过去,梵一所肯定的教会是一个完整的社会,应用其他任何人间独立的组织来阐述。现在,梵二说,教会是一个奥迹性的团体,因此大会也无意给教会下一个定义,只是引述圣经中早已为它描绘下的图像(第一章),称它为基督的奥体、新娘、天主的葡萄园、天主的子民……等等。因为教会是个唯一的团体,是不能给予定义的。

    在此奥迹性团体的描绘中,梵二特别注意到教会与圣三的关系,尤其是与基督的关系更为密切。教宗保禄六世在继续召开大公会议的讲道中,就宣示说:「基督是教会的镜子」,教会应在这面镜子前观看自己。基督空虚了自己,教会也不应当要求自己的荣耀;基督是十字架上的仆人,则教会应是服务人的团体。

第二,圣事性的教会:宪章第一章说,教会在世界中是天主的圣事,意思是,教会是天主对人类

525

最后救恩在世界上有形的标记。

    宪章第三章论主教职为圣事;这是一个转变的关键。在此之前,每当论到主教职时,圣事与权力总是不加综合,好像主教只是一个荣誉性的地位。现在论主教职是圣事,因为主教在圣事中参与主教团,而就在这内在、精神性与圣事性的团体内,他拥有主教的职务,因而主教们应常提醒自己要在救恩中行使其职权。司铎职也是圣事,因他分享了主教的职分与权力,这正与热罗尼莫所谓的主教与司铎无大差别的说法大相迳庭。

    宪章第二章论天主子民与第四章论教友的成圣,阐明了天主子民的团体是在圣洗圣事与信仰中被建立起来的。藉著圣洗圣事,大家地位平等,共同分享基督的地位。在圣德的道路上,没有阶级的分别,大家殊途同归,都要成圣。

第三,历史性的教会:梵二提出,天主子民的教会是在旅途中的教会(第七章),是一个有罪的教会,它应不断在历史过程中改革自身。这一反过去凯旋的教会学,而承认自己应不断在历史中改革,以求成长。换言之,教会是一个历史性的团体,它从以色列开始一直到如今。

第四,牧灵与传教的教会:有关教会宪章的神学价值,教宗若望廿三在梵二大公会议的开幕辞中,已表白得非常清楚,他说,本届大公会议的召开,不是要摈斥那些异端,而是教会要反省自身,也不是教会内有何新的信理要宣布。大会将述及的信理是早已有的。教宗这段话指出,梵二大公会议的目的,不是要钦定信理,而是为教会的牧灵使命,为教友生活的重整。梵二标榜的是牧灵与传教的教会学,因而它有了教会在世界中牧职宪章,有修会革新法令、司铎培养法令、教文传教法令……等等。

第五,「大公」的教会:面对著非天主教的基督教徒,今天与过去有了不同的态度。教宗比约十

526

二的「基督奥身」通谕,最令神学家们感到头痛的是,在此通谕中基督身体的教会等于天主教。在此概念下,很难面对其他非天主教的基督徒,因为已不易肯定他们的团体是否还存有教会性。但是梵二的教会宪章,已使用教会之名指称其他非天主教的基督徒团体,换言之,梵二已承认他们的团体也是教会,有著来自基督教会的因素。梵二甚至于承认:在天主教会内未能善加保存的,在他们的团体内是更丰富的保存著或是更活跃地生活著。

对于非基督徒,宪章第二章进一步承认,在他们的宗教信仰里也有得救的可能性,有其救恩的价值与意义。

第六,和谐与整合的教会学:这是梵二大公会议最突出的一个成就。在以前的教会学内从未能整合的因素,均在梵二的教会学内整合了。其中尤其代表性的一点是,主教团与教宗之关系的整合。主教们在其对教会的使命与职权内,与教宗彼此联结在一起;他们应当经常在统一、爱德与和平的联系下息息相通。

    教友的身分在梵二大公会议中,也获致前所未有的协和。对于圣统来说,天主子民的团体内没有阶级,大家都是天主的子民,圣统不是高高在团体之上,而是在团体之内,是为天主子民服务的。面对司铎而言,教友也享有基本的司祭职务,公务的司祭职是要服务有基本司祭职务的民众。对于修会会士,宪章第四章论教会内有普遍的成圣使命,天主子民是一个追求成全的教会。在成圣的道路上,修会会士不是特殊的阶级,他们藉三愿生活努力成圣,一如教友在其基督化的生活中追求成全一样,二者只有方式的差别。

在制度的神恩与非制度的神恩之间,梵二的教会学的确获致了不偏不倚的和谐。圣统是一种制度

527

性的神恩,但是圣神也在圣统之外活动,所以除了制度性的神恩之外,在教会内还有所谓非制度性的神恩。不过无论是制度性的或是非制度性的神思,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建设教会与促进教会的成长。

    对于罗马教会与地方教会的关系,在教会历史上有一段相当长的时候,只见中央集权,而不见地方教会的作用。梵二大公会议重新「打开门户」,肯定地方教会在整个教会中不可取代的地位,强调教会本地化为建设教会的重要性。

    此外,在大公主义之下,基督宗教与其他宗教的关系,因若梵二,也从互相排斥而转到彼此的了解。

    最后,梵二的另一个成就是,它使教会的圣统训导与教友的信仰意识之间,也出现了可喜的平衡现象。过去教会常被划分成两个阶级,一个是训导的教会,另一个是聆听的教会。这一区分虽有其道理,但仍忽略教友在其信仰生活与礼仪生活中,对于天主的启示也能有主动的反省以及积极的发现。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总括这一思想,却天主子民的教会是发现天主启示的团体。

第三节 梵二之后的教会学

    自梵二大公会议闭幕至今,不过短短十年,但是由于今日的世界无论在那一方面,都是以加快的速度在变化和进步,今天的教会又已出现了不少新气象。为使我们的讨论完整些,我们乐意以最少的篇幅,再提出我们对于今日教会学所做的观察。今分三段介绍:(一)论梵二之后,教会所做的实际工作;(二)新时代给教会带来的新困难;(三)指出梵二之后教会学的特点。

    (一)梵二之后的实施

    梵二大公会议之后,教会的确彻底实施了许多的改革工作。就一般的实施而论,在礼仪改革上,由于推行本地语言及礼节的简化等等,已使得教友较易获得参与感。在教理问答方面,也先后出现了各国的本地教理本,首先有闻名教会的荷兰要理本出现,我国教会也不甘落后,已有了大公会议后的教理本。此外,在鼓励教友参与之下,不仅在礼仪中,即使在教会的行动上,如堂区会议等,教友也都参与,对教会有了共同的负责。这是梵二教会学的复兴给教会带来的新气象。就是今天的祈祷运动,也无不反映出是生活在梵二大公会议的时代中。

    罗马官方,在许多的情况下,对其中央集权也有所修改。有的圣部的名称改变了,而且还增设了不少委员会与秘书处,诸如基督教徒合一秘书处、非基督教徒秘书处与无信仰者秘书处等。这些委员会与秘书处的负责人,并非义大利人,而是国籍相当不同的人物,这也显示罗马方面有意采取国际化的路线。

    此外,世界主教会议的设立,或可谓大公会议的延长,不过现在世界主教会议对教宗说来,只是一个咨议会,其目的仅为帮助教宗对普世教会有所了解罢了。这样一来,神学上所谓主教与教宗形成一个主教团的概念;还是未得到法津化的实现。梵二大公会议既然已经重新肯定主教团的意义,换言之,主教会议似乎不应只是一个咨议性的团体,那么下一步的工作是,怎样使已获得承认的概念,在法律上也得到确定。

保禄六世敕令的教宗选举法(一九七五年十月一日颁布),也无不显示是罗马官方力求革新的一

529

个迹象?有些人对现状常不免啧有烦言,不过平心而论,在梵二大公会议之后,教会的确有了许多的改革。

    在学术方面无可否认的,今天的神学似乎缺少一个完整的哲学系统,给人一种混乱的印象;有时神学几乎与人文科学不分、由于人文科学的渗透,神学的本来面目几于消失。—的确,有些神学家喜欢标新立异,以人文科学大讲神学,耸人听闻。除此之外,大公主义运动进行得也太缓慢,但是高瞻远瞩之士又不以为然,因为分离既久,十年合一岂是轻易之举?

    (二)时代背景带给教会新问题

    A 科技时代与年有人的文化

今日科技的进步,已到达了太空,人类生活的方式也不断有新的发明,瞬息万变。正由于科技的进步是以飞驰的速度不断往前推进,更显出了科技与人文的距离,彼此有了不投合的趋向。科技只顾往前奔驰,其特点是只看将来,一切的发明以将来的用途为衡量的尺度,况且有了新的发明,旧的也就废弃,遂造成科技的时轮只是向前奔驰,而无回顾的馀地。科技的天地是个仅有将来,没有过去的世界。但是在人文的世界里,最正常的人是有历史的人,是过去的我生活在现在,现在的我又是朝著将来。这样我们可以看出来,科技的时代会给教会带来怎样的新危机。押若播科技的标准应用在人文世界中,或是应用在教会内,则问题非常严重。教会是传自宗徒的教会,它生活在传承中,它的命脉是从宗徒传下来的基督的启示,它的存在是宣讲宗徒们所宣报的喜讯,科技要求放弃一切传统。但是,

530

教会如果失去了传统,也就不是教会了,就不再存在了。这是教会在科技的时代中所面临的新危机。这一时代的另一个特征是「年青人」的时代。一九六八年,欧洲普遍掀起了所谓「年青人」文化大革命。而今天!我们在东南亚所见者,也都是些「年青人」。, 「年青人」的特性是,反制度、反权威,追求的是真、自己的幸福以及对自由的肯定。在此「年青人」的要求标准下,今天教会频传婚变、堕胎与司铎离职的消息。过去,只要罗马讲话,大家遵从,今天情形并不如此单纯。「人类生命」通谕若是在五十年以前颁布,绝不会产生像今日聚讼纷纭的现象。由于它所面对的是今天「年青人」的时代,遂造成了教会内训导的危机。

B 大众传播工具

    在大众传播工具的飞驰进步下,一个地方发生的事件,瞬息传至地球的另一端。某一地方兴起新的思想,或是教会内有某反传统的事件发生,不久即传遍各地,传到了我们耳中。造成了今天的学校、家庭和教会,往往在还没有足够的时间加以思量时,问题已发生了,已被逼迫必须回答这些自己都还不太清楚的问题。

另一方面,大众传播所瞩目的是新奇与富刺激性的事情,因为这样才有新闻价值,因而在一般的文化上造成一种倾向,即人们每天生活在新奇与刺激之间,加之缺少时间思考,遂逐渐失去了「思考」与「判断」的能力!一味跟著新奇走。在教会内,由于缺乏「思考」与「判断」的能力,一旦传闻某一地方有了反传统的事情发生,或是新奇的思想出现,则无不趋之若骛,再次增添了教会训导的危机。

531

    此外,藉著大众传播网的笼罩,不但人与人之间的密度直线上升,就是宗教与宗教之间的距离,也无形中拉近了许多。今日不同教会之间的思想,声息相通,加上这世代对权威的怠慢,以及对个人反省与个人幸福的强调,遂在不同教会之间造成了界线的模糊。许多时候我们能发现,某一些前进的天主教徒,他们的思想与信仰的表达方式,与基督教的弟兄们相差无几,但是与自己教内较保守的人士反倒更觉得生疏。

    总而言之,综观近十年来时代潮流给教会带来的最大问题是训导权面临的困难。目前我们还看不出这危机要如何加以挽救,但是大家认为将来的训导必然要以一种新的形式出现。

    (三)梵二之后教会学的特点

    今日世界不断受到共产主义、贫穷与社会不正义等重大问题的冲击,在此疮痍满目的世界中,今日的教会学与梵二的教会学有了不同的趋势,此不同的趋势可以综合于下列两点提出:今天的教会是与世界「交接」的教会,是贫穷与受压迫人的教会。

    A 与世界「交接」的教会

只要同顾一下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教会有一段很长的日子,不但未想到要与世界「交接」,而且是与世界针锋相对。到了梵二大公会议,教会的确已明白自己对世界的使命,知道物质世界也在为人准备天国的来临:教会已在自己的信仰反省中面对了世界,自觉应当「走向」、「服务」世界,而与之合作。但是在此梵二的教会自我意识中,我们发现教会与世界仍是相对的二元,是教会在自己的

532

信仰反省中面对著另一个世界。

    我们说梵二之后的教会是与世界「交接」的教会,因为今天的教会已在其信仰意识里体验到,若不在世界中,就不能真正体验自己的信仰,惟有在世界中,才能发现信仰的真实内容。教会与世界「交接」的一例,就是今天的教会面对著政治,而发现信仰要求自己对政治的任务。

     B 贫穷与受压迫人的教会

    即便最古老的教会在原则上从未说过贫穷的人是无福的,事实上它还劝人要关心穷人,也为穷苦的人做了许多事。梵二虽然对此也有很深的觉悟,表示出基督的教会是穷人的教会。但是大公会议之后教会所做的社会工作,态度上多少是传统上的一些慈善事业并未予人一种教会即穷人的教会的感觉。

    然而,今天南美与菲律宾教会所代表的神学,以及教会官方的宣告,都表示教会与穷人站在一起。某些地方面对不正义的制度,即使圣统也起来抗议。因而今天的教会内,有了所谓政治神学与革命神学,这是梵二自身所没有的。

梵二为贫穷的人行慈善事业,今天则已原则上与穷人站在一条线上,对于这两种态度孰是孰非,由于今天尚处在这世代中,我们还不能讲最后一句话,不过在基本上仍能做些肯定。如同在基督论上应避免侧重人性或是单保存神性的错误,而要在二性一位中综合,同样,教会在存在上,也不能重弹奈斯多略的旧调,只做人的事,认为这就是教会的工作,或陷于另一极端,即一性论的错误,认为教会是一个超自然的团体,只做超性的事情。当代神学所能给予的判断标准是,反对一性论,但也不能

533

忽视教会神圣的因素,行动应以教会的目标为依归。

    C将来的展望

    今天教会学上所面临的最大难题是训导权的危机,所以我们要多谈谈这一问题,看看是否有挽救的可能性。

    过去教会的训导形式,常是单行线的:由上到下,这在历史中对未成年的教会,可能是应有的形式。但是,今天的教会已到了成年时代,将来对它的训导形式,似乎也需要加以适应和改变。

    教会将更是一个散居各地的天主子民的团体,如同侨居外地的犹太人各有其会堂,各个地方的基督徒也都有其团体,有他们的领导者。他们生活在自己团体的经验中,在世界、社会中,各有他们信仰的表达。虽然分散的基督徒团体并非各自为政,却与其他的团体息息相关,但是在各自的生活领域里有他们自己的信仰表达,因此训导权不必要像以往一样,订定一条条的具体法令,而只须在信仰上提供一些指示。不过,教会是一个共融的团体,故此各地的团体仍需要藉助于自己的领导者,与其他的团体建立起共融的关系。

       *                   *                        *                 *

    以上利用五万五千余字,简介了新经时代之后六个时期的教会学,虽然这是教会学的历史,但是间接也可以看出历史中的教会生活;同顾已往而经验今日的教会生活,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奥迹性的团体。天主圣神常常临在其内,它好像是月亮,有时的确晦暗不明,可是有时又是多么明亮皎洁,因为它的光源是太阳,称为「义德之日」的耶稣基督。

534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