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辅仁大学神学论集 第32号

先知与福音的社会精神


 

  

温保禄主讲 陈月卿记录

前言

本届神学研习会的大主题是:宣讲福音与中国社会。前两天,已谈过中国社会的情形,包括经济和家庭生活等方面的情形。在第二天,也谈到了对此主题,民间宗教、哲学以及一般思想型态所给予的答覆。

由这次演讲开始,我们要讨论:天主教会在此社会中,应扮演什么角色。为此,首先我们应知道先知和福音的精神是什么。我们不能说:先知的使命与我们无关,因为我们既不是耶肋米亚,也不是欧瑟亚或亚毛斯…。因为教会早已清楚地告诉我们:教会的每一分子,都有责任负起先知的使命。(参阅:教会宪章十二、卅五节)同样地,传扬福音,不仅是神职人员的任务,也是所有信友的任务(参阅:教会传教工作法令卅六节)。先知所讲的,我们也必须讲,先知所做的,我们亦必须在适应今日社会的环境下,照样去做,好能传扬全部的福音。

由于本讲题的内容大广泛,必须选些较重要的来讨论,同时供给大家作讨论的资料,希望为台湾教会今后的行动、提供一个理论的基础。

 有一位新本堂神父,连续四周讲了相同的主日道理,起初教友们不敢向神父发问,最后终于耐不住了,便问他,为何四个主日,都讲同样的道理。那位神父解释道:“因为我希望在讲完的第一周

221

内,你们教友能按此道理去实行,不料你们没有任何行动,所们我只好反覆地讲同样的道理。”虽然这是一个笑话,但很有道理:讲道是以具体的行动为目标。希望大家听完这篇演讲,也能在生活中去实践,免得必须在明年的研习会中重讲。现在,我们言归正传,正式进入主题:

一、先知与社会

表面上,先知与本研习会的主题,似乎没有关联。因为先知生活于公元前第八至第五世纪,当时的社会大异于今日。再者,许多人误解先知只是预告未来的,他们只讲关于天主和纯宗教的事。这是一种误解!因为先知书是圣经的一部份,而圣经是我们信友生活纪律的准绳,所以先知书与我们——生活在今日社会的人仍是有关的。

其次,“先知”一词的译法,能引起误会。先知的本色并非预告未来的事,而是按天主的旨意,以天主的名义向天主子民说话。他们主要的不是预告默西亚的来临,而是忠实地做天主的发言人。

谢牧师在台大讲授圣经文学多年。他曾告诉我,他如何将先知书介绍给外教人。他认为:先知既是旧约中的新闻记者,是批判社会现况的舆论家。然而先知所说的话与社会究竟有什么关系?这一点稍后再谈。

(一)先知的使命

首先我们应知道:先知的任命并非出于自已的选择,而是蒙天主召叫的。对此L圣经中有一段严

222

肃而美丽的描写。

“上主对我说:”我还没有在母胎内形成你以前,我已认识你了,在你还没有出离母胎以前,我已祝圣了你,选定了你做万民的先知。”我回答说:“哎呀!我主上主!我还太年轻,不会说话。”上主对我说:“你别说我太年轻,因为我派你到哪里去,你就应到哪里去,我命你说什么,你就应说什么。你不要害怕他们,因为有我与你同在,保护你——上主如此说。”此后,上主伸出手来,触摸我的口,对我说:“看哪!我将我的话放在你口中,看哪,我今天委派你对万民和列国,执行拔除、破坏、毁灭、推翻、建设和栽培的任务。”(耶一4---10;参阅:七15;依六)

这一段经文说明了先知受天主派遣。他们只做天主的仆人,并以天主的名义向人民说出天主要他们所说的话。

同时,先知们被派遣,是为全民众,而不是为私人。假如他被派到一个具体的人例如一位国王那里,因为国王是社会的领导人物。先知前去的目的,是向国王说出攸关全社会的话。先知的使命绝不是私人性的或秘密的,而是公开的。(依六9;参阅:耶一510。亚七1517,则二3。)

先知的话是上主的话,正如”上主说的,”我将我的话放在你口中”。先知并非要求人民接受他们所发布的私人意见,而是以天主的权威发言,先知是上主的喉舌。(耶十五19;,参阅:依八11;耶十一21;十五1;则十七1-3;十八1-3

到此,我们简单的结论是:一、先知的使命非自选的,他们没有做或不做的自由,他们是由天主巨大的力量推动着。他们不能反抗,只有惟命是从。最明显的离子是耶肋米亚先知,他好似饱受天主的压力,不得不去宣讲天主的话。虽然他曾因此受到千辛万苦,而感到痛苦不堪,但他仍然必须执行

223

其使命。二、先知是被派遣到民众中去,而非限于对几个私人。先知公开地说出关于全民众命运的天主的言语。(耶廿79,廿14---18

(二) 先知的讯息

究竟先知向天主子民说些什么?他们的讯息、宣讲,到底包含些什么?

   1、唯有雅威是天主(依四三10、四四68),其它的神毫无威力(依四十19,四一6-721--24,四四920;耶十116)。这讯息与先知当时的社会又有何关系呢?

其实先知这种宣讲,是旧约的中心信仰。由于今日大多数人主张一神论,因此似乎看不出这讯息的特殊性。不过,旧约时代,以色列人四周的环境到处充满了神祗。每一民族,有他们自己的神。而以色列民族只是其中微小的一个而已。他们在政治、文化各方面都没有地位可言的劣势下,居然称自己的神超出其他一切神祗,”在当时,实在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

但以色列人的这种信仰,不是一种哲学理论,以为只能有一位绝对的神。他们的信仰是一种宣誓,所表达的是:以色列的天主,是他们生活的基础。以色列人不但不尊重其它的神,也不承认其它的任何权威,也不怕强大的邻国,如巴比伦、埃及等。他们只朝拜雅威——天主,不论发生什么事,他们只敬爱他们的神。雅威是真神,她超出众神,在众神之上,以色列民族只依赖他,并拒绝叩拜其它的假神。

2 再者,先知向天主子民说:“上主究察人心,考验肺腑,依照各人的行径和作为的结果,给

224

人报酬。”(耶十七10,廾二19;依五九18),这几句话出现多次,在新约中亦然。例如玛十六20;罗二6。这些话的意思是:虽然天主白白地赏赐给人救恩,但按照旧、新约来看,我们每一个人行径的善恶,仍是十分重要的。

先知和其他经文的教训,不只警惕人应遵守”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伦理因果原则。他们还更进一步的说出:人在天主前的基本平等。每一个人,包括国王、司祭、先知在内,都隶属于天主的权威下,因为天主按照每一个人的行径和作为,给予赏罚。这也说明了,天下没有两种人,一为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一为低低在下的平民。相反地,至善唯一,众人都在这个天主要人行善的诫律之下。那么,雅威这位神,对人的要求与她判断善恶的标准是什么?

3、“仁爱胜过祭献:认识天主胜过全蟠祭。”(欧六6)“上主要求于你的是什么?无非就是履行正义,爱好慈善,虚心与你的天主来往。(米六8)这段话说得很清楚:天主完全不在乎人给她的礼物、歌咏,因为她超出了这一切,她不需要这些。

依撒依亚先知详述天主的训示:“你们为什么向我奉献那么多的牺牲呢?上主说:我已餍足了公羊的播祭和肥犊的脂膏,牛犊、羔羊和山羊的血我已不喜欢,你们来见我的面时,谁向你们要求了这些东西?这简直是蹂躏我的殿院。不要再奉献无谓的祭品!馨香已为我所憎恶;月朔、安息日、集会、斋戒和盛大的宴会,我已都不能忍受。我的心痛恨你们的月朔和你们的庆节,它们为我是一种累獒,使我忍无可忍。你们伸出手时,我必闭目不睬;你们行大祈祷时,我决不俯听,因为你们的手染满了血!你们应该洗涤,应该自洁,从我眼前革除你们的恶行,停止作孽,学习行善,寻求正义,责斥压迫人的人,为孤儿伸冤,为寡妇辩护。”(依一1117,参阅:耶六20

225

因此先知严厉而清晰地攻击社会上的一切不平等,尤其是富者的剥削穷人。“富有者正像敌人一样,起来攻击人民,因为他们向没有短衣的人要求长袍,向平安走路的人索取战利品。”(米二8—10,参阅:亚八56,依一1723,米三9---11,,六1--1234;则廿二29

此外尚有一件事,先知批判得很激烈,便是当时社会法官的腐败。因为穷人不能巴结(如送红包之类的贿赂)法官,所以他们从未得到公平的审判,因此先知大声指责道:”“雅各伯的首领,以色列家的官吏,请你们倾听!认识正义,岂不是你们分内的事?”然而他们恶善好恶,从平民上剥下他们的皮,从骨头上剔下他们的肉。他们吞食我百姓的肉,剥去他们的皮,折断他们的骨头,将他们切成碎块,如釜中的肉—如鼎中的肉。当他们呼求上主时,上主决不俯听他们,反要转面不理他们,因为他们行了穷凶极恶的事。”(米三1--3,参阅:亚二6—五7,六12,依一23)这番批评,是先知向社会的首领、官吏公开的谴责,而不是窃窃私议的絮语。如此,先知们发挥了天主对于人们的重大要求——“我所要的是仁爱、正义,而不是全燔祭。”一切虚假的宗教精神,都为先知们所坚决反对。空洞的形式,在天主眼中一文不值!

(三) 先知的精神

先知所发布的天主的讯息,常与当代的社会发生冲突。且为了达成使命,他们常须将私人的生活、需要及安逸搁置一旁。如亚毛斯自述:“我原不是先知,也不是先知的弟子,只是一个放羊兼修剪野无花果的人。但是,上主正在我赶羊时提了我来。上主对我说:你去向我的百姓以色列讲预言吧!”(亚七14)不过,先知们也甘心情愿为受压迫者奋斗,指责压迫者的无理:”祸哉!那些称恶为善;以暗为光,以光为暗;以苦为甘,以苦为苦的人。”(依五20)他们指责的对象,可能是国王,也可能是众百姓。甚至他们还预备为尽职而接受死亡。按照犹太的古老传统,依撒依亚先知便是位伟大的殉道者。

由以上所说的,我们可清楚看出:先知的使命,实是以天主的名义,向天主子民说话,宣布上主的旨意,改正天主子民的错误行径。先知的任务,是为唯一的主——雅威和她的旨意奋斗,唤醒天主子民虔诚度宗教精神的伦理生活,即仁爱、公义的生活

二、福音精神与社会

以上引用的欧瑟亚先知名句“我喜欢仁爱胜过祭献”(欧六),在玛窦福音中耶稣重覆了两次。(玛九13十二7)这种多次重现,即表示:不论时空的变迁如何,行仁爱永远胜过祭献。真诚地爱主爱人,强于空洞的形式祭仪,藉此基督也表明了新旧约的连贯性。但是新约耶稣的精神,加深了每人与天主及近人关系的幅度,并且供给我们崭新的自由、强大的推动力,以完成先知使命

(一)福音与爱近人的诫

    福音不是法律,而是喜讯。这喜讯便是:天主是我们的父。不论在什么情况中,天主总是我们天上的父。天主子女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就是籍着基督在圣神内,以感恩的心情向天主父说:“阿

227

爸!父啊!”。这种天父与我们每一个人的关系,联合了我们与兄弟、姐妹、近人、邻友的关系,并加深我们对他们履行仁爱和正义的责任。耶稣在世时,曾明确的教导我们这种爱天主和爱近人不可分割的关系。

有一位经师问耶稣说:“一切诫命中,哪一条是第一条呢?”耶稣回答说:“第一条是:上主,我们的天主是唯一的天主。你应当全心、全灵、全意、全力爱上主,你的天主。第二条是:你应当爱近人如你自己。再没有别的诫命比这两条更大的了。”(谷十二28--31

乍看之下,耶稣好似答非所间地提出两条诫命,来答覆只问第一条诫命的经师。但她的意思是在强调:爱天主和爱近人,同样重要。“因为全部法律便概括在这句话内——爱你的近人,如你自己。”(迦五14、若壹五1

爱人如己的诫律,包含在爱天主之内,这为讲台语的人,更容易领悟。台语中,近亲关系的表达,皆用复数。例如:不说“我的”爸爸,而说“阮(我们)的”阿爸,不说“我的”太太,而说“阮(我们的)太太”。当然我们明白他们真正的意思。不过这文法的特色也给我们说明了一个很深的道理,即天主父与我们大家的关系也是这样的。天主父不只是“我的”天父,也是“我们”大家的天父。在称呼天主为父时,我们也承认天主父是别人的父,也必然地承认别人是我们的兄弟姐妹。

(二)福音与自由

此外,福音喜讯给予我们更大的自由,去实现我们的先知使命——为他人而牺牲自己的一生。上

228

面提过,先知的使命是一个危险的使命,是一个充满痛苦,甚至有时必须牺牲性命的使命。

为完成这先知使命,有时难免要受虐待、迫害,甚或死亡,但死亡并非不可克服的阻难。因为基督藉她的生命、死亡与复活,显示了天主时时处处与我们同在,如此她将我们从死亡的黑暗中拯救出来(参阅:希二1415,启宪四章)。耶稣早已坚励了我们:“你们不要害怕那杀害肉身,而不能杀害灵魂的,但更要害怕那能使灵魂和肉身同陷于地狱中的”(玛十28)。所以为那些一相信福音的人,唯一可怕的是:违背天主的旨意,虐待兄弟姐妹,戕害爱德精神的败德劣行。因而我们应该小心的是:莫让爱天主、爱人的天职落空。

如此,耶稣的福音供给我们更大的自由,去实行唯一爱主爱人的使命。因此,我们教会受到迫害时,也会高奏凯歌,因为他相信:“为义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称为天主的子女。”(玛五)并且大胆地依靠基督的许诺。说过:“阴间的门绝不能战胜它。”(玛十六18

三、教会的先知使命

(一)实现此使命的先决条件

教会负有先知的使命,为有效地履行这先知使命,有些先决条件。

1 教会必须看重这份先知使命,并责无旁贷地背负起这使命。

首先,若不重视教会的先知使命.那么推卸此责任的藉口就多了!有时我们会变相卸责地将社会

229

现况理想化,忌讳说出它的不合理处。其实今日的社会,仍有旧约中提到的富欺贫的腐败现象?同时教会虽然神圣,但不免有些不圆满的地方。因此我们不但要扮演先知的批判角色,来指出社会的不理想,而且也要纠正教会本身的不圆满,以便教会内外,都能得到改善和革新。

2、有时我们也会误会教会的使命,以为教会只应做一些纯宗教性的工作。但是,教会的使命原是更广泛的,包括任何可以改进社会而爱近人的事业。正如经上所说的:“凡是没有给小兄弟做的,便是没有给我做。”(玛廿五)这便是说:任何推行、鼓励及协助种种“使受造物的价值更均匀地分配给大众”的工作(教会宪章卅六号)都是教会的责任。它的使命、绝不限于宗教情操的培育或礼仪的举行而已。

3、履行教会先知工作的另一个绊脚石是“个人主义”。这种各自为政,个别逞强式的服务,不足实现教会更广泛、更完全的先知使命。关于此点,教宗保禄六世(参阅一九七五年十二月八日发表的传扬福音通论十九号)也特别指出了应有的态度,他说:“宣扬福音的目的,也是藉着福音的精神改造一切违背天主圣意及有损人性尊严的价值判断,和那些对人、社会生活有影响的观念、思想方式,生活模型等等。”

当然,以私自的个别力量去服务在困苦中的个人,是教会团体尽先知责任的基础,但绝非终点。所以如果我们只满足于台湾教会目前的慈善事业,而不再带领社会走入更深的基督精神中,这将是严重的缺失。因为先知责任的终极目标,是要促使每一个个体生命和全社会型态,都能与福音精神相符合。这目标雄伟巨大,为彻底完成,只有群策群力,共同合作,并集合教会内外的一切善意人士的全体力量、参与其中。故在教会内,应善用已有的组织、学校、医院等机构的团体力量,来从事此先知

230

任务。

4、为了完成先知及宣扬福音的使命,也不必畏惧教会在台湾的势力薄弱,反而应该更进一步地和台湾的基督教会,以及一切善意的人携手合作。虽然总人数仍然不多,路亦遥远,但有志者事竟成,行者常至。因为负有先知职责的我们是地上的盐,盐能为很多的食物调味、防腐、防臭。所以,我们不必自感卑微,只要物尽其用,竭尽全力,巧用天主所给的元宝即可。

(二)教会的先知使命

教会的先知职责究竟是什么?

1向世界宣告天主、上主是唯一的神。教会向世界宣告上主是唯一的神,并非意味着要攻击北港妈祖或东港温王爷等等偶像崇拜。教会更要着手革除的是许多人——包括我们基督徒在内——所崇拜的假神,就是一切有限的,但要求人绝对服从的价值。对先知而言,不论是旧约、新约或今日的先知来说,没有一件事物能凌驾天主之上。相反的,一切的权威、价值皆当屈服于天主的绝对权威之下。今日的社会,也一如古时社会,有假神超出天主之上,如势力、金钱、虚荣、种族、国家、阶级等等……面对这一切,教会有责任挺身而出,大胆宣布:天主是唯一的神,天主才是独一无二的价值。

教会如要实现先知几传扬福音的使命,必须纠正错误的价值观,并先分析:领导社会走如歧途的操纵力量何在,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领导人是谁?他们按什么标准用他们的势力为了有

231

效地实现先知任务,教会必须清晰的分辨这些决定大众命运的力量。这种探讨也许十分复杂、艰难,但至少有一个我们应坚持的立场:既社会上的任何操纵力量都不是神,也不是全能的,它没有权力要求绝对的服从。这些权力.势力、威力,只该为人立的福利而服务,因为它们全是天主所授予的。

但责人之前,教会应先扪心自问:自己是否也朝拜“假神”?因为己身不正,如何正人?教会同时必须警觉,不能随波逐流,屈服于大众所同意的势力潮流。例如教会不够注意大众传播工具对自己的影响力,而随意地屈从于电视的嚣张。再者,我们教友是否也以势力、人的崇拜为绝对的价值?

2宣告天主喜欢仁爱胜过祭献。以往整个教会,多少受了个人主义的影响,而使整个信仰意识,过分强调内修精神,忽略了天主所注重的:具体地履行正义。今后的教会方向自然应是两者并重,使之相辅相成。因此现在的教会应特别注意社会实况,并且强调天主不仅要求热烈激昂的宗教情操,而更要求具体改善社会现况的正义行为。因为先知和基督,以天主的权威说了:“我喜欢仁爱胜过祭献,喜欢人认识天主胜过全播祭。”(欧六6

(三)全体总动员

为履行这个先知使命,需要总动员。教会内的所有力量:物力、人力、财力都是完成教会先知使命的基本资源。例如在报纸、杂志方面,不仅刊载零碎的银庆、金庆、跳舞、退省的活动,也不仅刊登外国一些与本地无关的教友状况,而应是:挖掘、研究、讨论、建议教会,如何能在台湾实现其先知使命,且能对社会切身问题有所贡献。

232

在教会所办的学校、宿舍内,教会的努力方向,不只是培育信友学生的宗教情操,或制造许多男女认识的机会,也要召集学生,指导他们关心社会、国家、世界,使他们人人成为负责成熟的世界公民。譬如,为何不召集法律系学生,着手写出工人享有的权利,来教导所有的工人,怎样应付任何不公平的对待,怎样可以合理、正确地解决权利受剥削的具体困难。这题材,相信也是教会内职工青年最关切的主题。如真能这样做,渐渐地由教会内的苏醒,继而唤醒全台湾社会的醒悟,以促成教会内外全社会的大动员、大革新、大改造,来谋得全社会的福利。

总之,教会要确实做到先知的职责——做地上的盐。耶稣并不要求她的信徒、做地上的蜂蜜,而只做盐。盐是咸的,蜂蜜是甜的。也许世人更喜欢蜂蜜,但是耶稣以盐为教会使命的比喻,让教会能更谦逊地进入世界,尽自己的先知使命。由这比喻,我们也可知道:教会不是为了自己而存在,就像盐不是为自己存在一样,而是为了他人。只要盐质优良,再少都可以起调味作用,教会也是一样;只要教会成员资质优良,再少都可以发挥功效。同时这比喻也暗示:盐的目的并非使全部食粮化为盐;同样,教会的目的也不是使所有的人都进教会。它的任务应像盐的功用一般,是社会的调剂、防腐和防臭的具体力量.因此,如果教会没有善尽先知的使命,在社会中发生影响,它又有什么用呢?正如耶稣说的:“盐原是好的,但如果失了味,怎能使它再咸呢?”(路十四34)面对这话,教会能不深思?能不奋发?

233

(上接二二O页)

234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