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辅仁大学神学论集 第34号

旧约在宣讲福音中的地位


 

房志荣

前言

本文的灵感来自本年(一九七七)十月在彰化萧山举办的「台湾地区司铎进修班」。这整整一个月的司铎进修班花费了不少人力物力加以筹备,原是为六十位神父举办的,希望教区及修会神父各占一半,结果前去参加的神父只有原定数目的三分之一强。虽然如此,进修班仍照既定日程努力以赴,其目标按照大纲所言是:肯定司铎的身分,更新司铎的精神,增强牧灵的效用,常作神学的反省。为达到这些目标,进修班的一个月分配为四个阶段,即:

司铎精神生活的加深。

司铎牧灵职的改进。

司铎先知职的研习。

司铎圣事职的探讨。

笔者受托在第三阶段(司铎先知职的研习)中讲两题:「旧约的基本释经法」及「以色列的智慧

 

483

和中国的传统」。在准备演讲大纲时,感到要在二小时内讲好这两个大题目实在不易。一面写大纲,一面发觉,在这样一个具体情况下,不如略讲旧约在宣讲福音中的地位。笔者觉得——也许是错觉——旧约圣经为我国教会一直是埋在地下的宝藏,没有被发掘,没有被采用。所以如此,不外是因为旧约圣经在我国教会没有获得应有的重视。因此在讲旧约释经法以前,在将以色列智慧与中国传统互相比较以前,更重要、更迫切的是肯定旧约在圣经中的地位,这就是本文的主旨。

从一个具体经验说起

辅大神学院迁台已整整十个年头。在这过去的岁月中,神学院内的大团体或小团体弥撒,神学院外的各会院弥撒,常有宣讲天主圣言的机会。笔者听了许多精彩动人的道理,自认耳福不浅,在个人主祭时,也努力于圣道部分讲几句道理。要在早晨的弥撒中讲道,一定须在前夕略加准备,将弥撒圣道部分的读经预读一遍。最近这几年的经验是:在读福音时遇不到灵感,每每在读书信或旧约时反而不期而遇。这是什么原因呢?不是因为福音缺乏内容或宣讲的资料,相反,正因福音的内容太丰富,太高超,又因为读的次数较多,反不易触发灵感。反之,书信及旧约诸书因材料广泛,读起来容易感到新鲜:原来旧约就占了天主全部启示的四分之三,而旧约该书的种类浩繁及多彩多姿更是无数灵感的大好出处。但最大的理由还是因为在旧约与新约之间有著一种辩证性的关系:旧约是准备,是预示、预象、预演,新约是延续,是满全、超越、升华,在旧约中有人性的揭露,有天主的教育法,在新约中有人性的提升,有天国的实现。新约有了旧约,才能交谈,才能印证,才能澄清天人关系从那里开

484

始,并在那里结束,中间又经过怎样的路线。可见由书信或旧约激发灵感,并不是为停在那里,而是以之为跳板,跳回福音中。所谓灵感就是真实感,就是感到天主的话打动了我的心,为我成了生活的话,成为生命之言。怀有这样的灵感回到福音中,也许就有新的灵感出现,无论如何,这时福音为我变得更真实,真正成为我的「福音」、喜讯。

这样看来,如果一位宣道者从来不用旧约圣经的资料,而有时感觉主日或其他日子的弥撒道理不易发挥,实在不足为奇,因为天主启示的一大部分原封未动,不会启用。没有旧约的照明和对比,有时福音的讯息果然是不易发挥。下面分三段来说明:一、对旧约的一些成见;二、旧约与新约的真实关系;三、怎样利用旧约来讲道。

一、对旧约的一些成见

像任何成见一样,对旧约的成见都有其部分的理由,所以变为成见,是因将部分理由普遍化,而抹杀了其他的理由和事实,也就是一般所说的以偏概全。例如有人说,旧约是以色列民族的历史,与其他民族无多大关系。我们炎黄子孙有自己悠久丰富的民族史,何必去多读以色列人民的历史呢?关于这一点,成世光主教在其「天人之际」一书里有很好的一个答案:「以色列古代的先知,得天主启示的地方特别多。而且对天人之间的事,天主也给他们启示的很详细。就表面看,好像天主偏爱了以色列民族,但实际上这是天主救人计划中的一个步骤」(初版页一五)。实在,旧约不仅是以色列民族的历史,也是天人之间许多事的详细启示,还是天主救人计划中的一个步骤,人类的得救会走过这

485

不可少的一步。

又有人说,基督信仰受犹太思想的影响太深太长,我们中国基督徒不必步武西方的后尘,而应摆脱犹太思想的束缚,做纯正的基督徒。其实,对旧约诸书写作过程及其思想进展稍有认识的人都知道,在旧约一千多年的发展中,犹太主义是最后的一个现象,也不是最重要的一个现象,因其时(公元前第三世纪前后)先知们的行动业已停止,旧约的基本思想已经完成。及至新约来临,犹太主义已被福音的普世精神所打倒,绝对无法与福音的传播相抗衡。因此新约所吸收的不是犹太思想,而是旧约中天主超越性的启示,就如出谷纪廿章的十诫及出廿一~廿三的所谓「盟约法典」,都是一些放诸四海而皆准的诫条,及一些维护人权的具体规定。

还有人认为,既然耶稣是人类的救主,我们所需要的是新约的耶稣基督,至于旧约未尝不可用古代文化来代替。一种想法在我国天主教思想界有过,也许现在还有,在基督教思想界也有,谢扶雅先生所构想的过程神学似乎就包括这一点。但他自己承认,他的神学构思受了过程哲学的影响与圣经基础的神学不能投合(见本刊本期一篇介绍谢扶雅过程神学的文章)。今日大家渐渐领悟,中国传统文化能是接受福音的一个准备,也能是一个阻碍。至于说中国文化能代替旧约,那实在是误解了天主启示的性质。这一启示在全部圣经、即旧约和新约及耶稣所建立的教会中而不得加以割裂,如果中国文化不能代替新约,也就不克代替旧约,新旧约的这种连锁关系在本文第二段将有更广泛的发挥。

也有人对旧约中的天主不怀好感,认为他是充满恐怖的,在闪电中、在雷雨中、在人兽都不可接近的范围内显现(出十九16-25),他又是铁面无情的,杀人不眨眼的,只须看看雅威在战后对以色列所出的命令:将一切生物、不论男女老幼都杀尽灭绝,便可知道。事实上,这种种对雅威的观感都出

486

于未研究旧约诸书的写作背景,而将人关于神所说的话、所描写的景象归于神的本身。西乃山上的显现只是旧约天主显现的开始,用来描写的方法是古代近东民族最能感到创造之神的威力的一个大自然现象:造成天翻地覆的大风暴。圣经中除了出十九以外,尚有多次用一方式描写神的显现(申四11-12;民五4,哈三3-16),特别是写圣咏的诗人很喜欢用这一自然现象描绘天主的威严(咏十八8-16,廿九,五O3-5,七七17-20;九七2-5)。但旧约圣经也用其他方式描写天主的显现,最有名的一种是向厄里亚先知的显现:不在风暴中,不在地震中,不在烈火中,而在使人心旷神怡的微风中(列上十九11-13)。以上这些显现方式为新约中天主藉人身的显现都是逐步的准备,而在世末耶稣再度来临时又会发生天摇地动的现象(默六12-17),与旧约开始描写天主显现的手法相衔接。

至于战后应将战败者的一切生物及产业毁灭(所谓的毁灭律)不是雅威的任何命令,而是闪族各种人民间的一种习俗。他们的作战司令在交战前预先声明胜利后那些脏物应归于他,为他手下的兵士这些胜利品(保括人战在内)就成了禁物(herem),不得染指。在古代以色列战争中,上主被认做他们的司令,使他们战胜强敌,因此胜利后,以色列将一切胜利品毁灭,当作献给雅威统帅应得的一分(参阅户廿一2;申二34,廿4;苏六17)。以后这毁灭律应用在迦南的居民及圣所上面而获得了一层新的意义,就是避免以色列人受到迦南种种邪恶敬礼的蛊惑(户卅三55,申七1-5)。话虽如此,但实际在以色列的历史中并未严格执行这毁灭律,这在旧约的讯息中是一件非常次要的事。如此在旧约的历史背景里去懂旧约,必能将天主的那幅可怖面孔洗刷乾净。

最后还有一个比较普遍的看法,认为旧约已被新约超越,那么既有了新约,就不必有、或不

487

必太注意旧约。事实驱除了影子(urnbran fugit verias),旧典应让位于新礼(et antiquum documentum novo cedat ritui),正如圣多玛斯在圣体赞里所说的。成主教在「天人之际」页二四三五也说:「新的命令一词,是对当时的犹太人而言。犹太人在他们的传统里,不但人与人的关系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就是论到天主,也是威威赫赫,严厉万分,只有敬畏,不敢孝爱。耶稣的门徒都是犹太人,所以耶稣对他们说:我给你们一条新的命令,你们该彼此相爱」。

这一段讲解「新的命令」的话能引起不少对旧约的误解,似乎有加以澄清的必要。首先旧约说出「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三个出处(出廿一24,肋廿四20;申十九21)都限定在很具体的范围内,即法官所判定的赔偿应与所受到的损害相称,不少也不多,因此还有「以伤还伤,以命还命……」等的说法。)所谓的报复律比起远古时期强者的七倍以至七十倍的无情报复(创四23)的确是一个进步。玛五38-42所言当然又迈进了一大步,因为耶稣所要求的人际关系远远超过法律的条文(参阅「天人之际」页一八二)。因此说在犹太人的传统中,人与人的关系是「以眼还眼,以牙还于」,实在有欠公允。更有代表性的一条规诫应该是肋十九18的「应爱人如己」,虽然这里的「他人」仅限于他们同族的人。

其次说犹太人对天主,「只有敬畏,不敢孝爱」,似乎是忘记了以色列最大的诫命是「全心、全灵、全力爱上主你的天主」,应将这几句话牢记在心,传给子女,不论是在家或外出,是坐卧或起立,都应系在手上,挂在额上,刻在门框和门楣上(申六4-9)。旧约对爱天主的重要和迫切不能说得更美更有力了。因此新约中无论是耶稣(谷十二29-33),或那名发问的经师(路十27)都耳熟能详:这是第一条诫命,第二条与之相似:爱人如己。

最后「新的命令」并不与「以眼还眼,以牙还于」对立,而另有所指。耶稣所颁命令之新,在于

488

它超乎人间一般往来的互惠的界限,也超乎以色列「爱人如己」(肋十八18)命令的范围,而成为任何人进入末世性团体的基本条件。换句话说,基督徒的互爱不限于互惠及一切其他现世的动机,而要求他有如此的谦逊及服务的意愿,以致引他常寻求最末的位置,并随时准备著为他人牺牲自己,即便舍生致命,也在所不惜。这可能吗?这一疑问无法用理论来答覆,因为是一事实问题,因此耶稣继续说,「如同我爱了你们,你们也该照样的彼此相爱」(若十三34)。耶稣的一生不仅拟定了一种生活格调和生活准则,还为人肯定了这种大爱的可能性,这是此一命令所以为新的另一个理由:不仅应该如此爱,并且能以如此爱,只须师法基督,做名实相符的基督徒(参阅若十三35)。

由上述可见,旧约固然已被新约超越,但这并不是说,旧约从此便已作废。正相反,要知道新约在那里超越,并如何超越,必须正确了解旧约的准备工夫及其照明作用,这就是本文第二部分所要发挥的。

二、旧约与新约的真实关系

旧约之被称为旧,只是因为有了新约、即由耶妹基督所建立的盟约的关系,而与之有前后新旧的对比,并不是说旧约已经腐旧,已经过时,已经无用。用二元论的观点来看新旧约之间的关系在教会的历史中早已开始,公元第二世纪的马西翁(Marcion)就认为「旧约所示正义的而又惩罚人的天主,与新约所示施恩的与慈爱的天主水火不相容,因而主张有两个天主」:一个为善的根源,另一个为恶的根源。但圣依来内在其「反异说」一书中已经予以驳斥:「天主的正义不能离恩惠而独立,天

489

主的恩惠也不能遗正义而自存」(以上两段见奥脱著:天主教信理神学,页八四)。

在以后的神学历史中,抑旧(约)扬新(约)的主张仍然时隐时现,所造成的后果是不但危害了旧约圣经的研读,也使人对新约的了解残缺不全,受害匪浅。事实上,一个教会若不在它的体验及实践上把旧约圣经也当作天主的话,当作天主的永生圣言,这一教会难说已到达该有的成熟阶段。所幸近一个多世纪以来,领导圣经研究诸运动的是一些研究旧约的专家,他们所用的那些分析和归类的方法今日应用在新约研究上而大放光明,以下数点是其结晶:

1 旧约是耶稣及初期教会的唯一圣经

犹太人用以教育自己的子女读书识字的书就是我们今天的这部旧约圣经。当然羊皮卷不会像今天的书本那样普遍,也不大容易想象每一个家庭会有羊皮卷供子女读书之用。但能够肯定的是犹太人在放逐归国后,已将梅瑟五书定型,写在用线连缀起来的一大卷羊皮纸上;同时先知书也慢慢定型,十二小先知合为一卷,每位大先知自成一卷,在谷木兰第四洞所发现的卷轴中就有属于公元前第二世纪的依撒意亚先知全卷,保存的十分完好。各地的犹太人每逢安息日聚集在会堂共同祈祷、读经、讲道,是众所周知的事(见路四)。

旧约既是犹太人的教育课本,那么耶稣自己也多少受过这本书的陶冶。从耶稣的宣讲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确将旧约中的种种价值放进了他的福音里。「耶稣回答说:第一条是:以色列!你要听!上主我们的天主是唯一的天主。你应当全心、全灵、全意、全力爱上主,你的天主。第二条是:你应当受近人如你自己。再没有别的诫命比这两条更大的了」(谷十二29-31;参申六4-9,肋十九

490

18)。耶稣说:「你们研究一下:我喜欢仁爱胜过祭献是什么意思」?(玛九13;十二7,参欧六6)。「你们查考经典,因你们认为其中有永生,正是这些经典为我作证;但你们不愿意到我这里来,为获得生命」(若五39-40)。「不要想我在父面前控告你们,有一位控告你们的,就是你们所寄望的梅瑟。若是你们相信梅瑟,必会相信我,因为他是指著我而写的。如果你们不相信他所写的,怎么会相信我的话呢?」(若五45-47)。这类的例子在福音里很多,总之,都不外乎耶稣所说的,他来不是为废除法律和先知,而是予以完成(玛五17)。如何完成?以下是几个可能的方式:

a 耶稣之来将旧约引入一个更高超、更完满的意义(sensus plenior),使旧约的某书、某章、某节、某句话获得该话在说出之初尚没有或尚不明显的一个意义。最有名的例子是玛一22-23:「这一切事的发生,是为应验上主藉先知所说的话:请看,一位贞女将怀孕生子,人将称他的名字为厄玛努耳,意思是:天主与我们同在」。所谓先知所说的话是依七14。这句先知话中不说「贞女」,而说「及笄的少女」(按希伯来原文,七十贤士已将之译为「贞女」),厄玛努耳一词意义虽然一样,但懂法已不同,在依撒意亚书中指天主要帮助当时受威胁的犹大渡过危机,在玛窦福音这里却指降生成人的天主。玛窦福音对这几句先知话的了解,是先知说那几句话时所始料未及的,这就是所谓完满的意义。又如亚九7的普救论(见神学论集20,页一六五~一七一)及约纳书的整个主旨:天主关心所有人的祸福,在新约保禄的话中才呈现出其完满的意义:「因为你们凡是领了洗归于基督的,就是穿上了基督:不再分犹太人或希腊人,奴隶或自由人,男人或女人,因为你们众人在基督耶稣内已成了一个」(迦三27-28;参阅哥三11)。

b 耶稣之来给予以色列历代不同的希望以真实的内容,并使人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出这一希望给

491

整个人生所带来的活力。天主最初许诺给亚巴郎的是一块土地,一个家乡;到了新约才澄清:这片土地、这家乡不在现世,而在天乡,正如希伯来书信所说的:「这些人都怀著信德死了,没有获得所恩许的,只由远处观看,表示欢迎,明认自己在世上只是外方人和旅客。的确,那些说这样话的人,表示自己是在寻求一个家乡。如果他们是怀念所离开的家乡,他们还有返回的机会;其实,他们如今所渴念的,实是一个更美丽的家乡。因此,天主自称为他们的天主,不以他们为羞耻,因为她已为他们预备了一座城」(希十一13-16)。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除了土地以外,所需要的便是人民和国君。梅瑟将原是半游牧民族的希伯来人建立成天主的选民,天主自己做人民的统帅和国君。达味使这人民组织成正式的国家,他自己成了国君,而开始发展一整套的默西亚主义和意识型态。所谓默西亚就是傅油者、国君、救主。这一称呼所要求的许多素质只在耶稣基督身上才完全兑现。

c 旧约是一部天主教育人类的历史,这部教育史并不是一帆风顺、无往不利的天人交往过程,而是一条崎岖不平,满布坎坷的路。以色列民族在旧约一千多年的历史中所受的痛苦和屈辱是世界其他任何民族难以与之比拟的。这一充满痛苦的精神教育史有其重大意义,介其决定性意义不在旧约本身,而在耶稣基督的十字架及其死后的复活:以痛苦制胜痛苦,以死亡克服死亡。

旧约在发展到某一个巅峰状态时,对这种生命和死亡的奥秘曾有中肯的描绘:「看哪,我的仆人:众民族要对他不胜惊异,众君王要在他面前哑口无言,因为他们看见从未看过的事,听见从未听过的事……他没有俊美,也没有华丽,可使我们瞻仰……他受尽了侮辱,被人遗弃;他真是个苦人,熟悉病苦……然而他所背负的是我们的疾苦,所担负的是我们的疼痛:他被刺透,是因了我们的

492

悖逆,他被打伤,是因了我们的罪恶,因他受了惩罚,我们得了安全;因他受了创伤,我们得了痊愈……上主的旨意是要用苦难折磨他,当他牺牲了自己的性命,作了赎过祭时,他要看到他的后态延年益寿,上主的旨意也藉他的手得以实现……」(依五二13~五三12)。这一大段诗样的描写在耶稣的苦难史中一笔一画地实现了。

d)最后,耶稣给予旧约的祈祷一个更高超、更丰富的内容,远远超过其原有的暂时性意义。按照玛廿七46及谷十五34耶稣在十字架上用咏分二首祈祷。当时所处的绝境,正可利用圣咏作者的哀鸣予以表达。但耶稣比圣咏作者高出一等,信赖天父,希望救恩。耶稣所念的圣咏词句,按字义来说,只是文学性的比喻(10-11节中天主的父性;28-30节中普遍的救恩),但给予一些话以完满的价值。耶稣的祈祷完成了古代的祈祷,无限地超越了以色列在祈祷中所希求的。耶稣特别善于接受痛苦,并奉上救赎性的祭献(参阅「绝妙祷词——圣咏」页九四~九五)。哀怨的祈祷如此,其他赞美、感恩、求恩等祈祷亦莫不如此。耶稣祈祷的特色是称天主为「阿爸」(谷十四36及平行文)、一个没有任何犹太人敢向天主说出的亲热称呼。耶稣也教导人在祈祷时称天主为父(路十一2;玛六9)。从此基督徒的最大特征就是「天主派遣了儿子的圣神,到我们心里喊说:「阿爸,父啊!」(迦四6;参阅罗八15;与耶稣山园祈祷时所说完全一样)。

2.旧约是宗徒宣讲耶稣基督的起点

在耶稣的死亡、复活、升天,及圣神降临——即所谓的巴斯卦奥迹的光照下,宗徒们一方面回味耶稣一生的事迹(「那护慰者,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派进来的圣神,必要教训你们一切,也要使你

493

们想起,我对你们所说的一切」:若十四26),以明了其更深的意义(「当那一位真理之神来时,他要把你们引入一切真理」:若十六13);另一方面对旧约的每个准备阶段也获得了新的了解:那些往事,那些制度,那些成功和失败,那些善士和恶人……都映上了一层光辉而呈现出新的面孔。耶稣的品位,耶稣作为中保的种种行动,耶稣所建教会的新结构,原来在旧约的那些事迹里已具雏形,已有过其预报和预演。

伯多禄和十一位宗徒在圣神降临当日所讲的第一篇道理,便长篇大论地引了一大段岳厄尔先知的话(岳三1-5:宗二17-21),来说明今非昔比,今日天主圣神广泛地倾注在每个人的心中,不分男女老少,不分主人婢仆。在同一篇道理中讲到最基本的信理:耶稣的复活时,伯多禄仍然用旧约、即咏十六8-11来证明。这是一些充满希望的诗句,表达的方式很美,值得在此引征:「我常将上主置于我眼前,我决不动摇,因他在我右边。因此,我心欢乐,我的舌愉快,连我的肉身也要安息于希望中,因为你绝不会将我的灵魂遗弃在阴府,也不会让你的圣者见到腐朽。你要将生命的道路指示给我,要在你面前用喜乐充满我」(宗二25-28)。最后讲到耶稣升天及派遣圣神,伯多禄还是用一节圣咏来解释升了天的不是达味,而是耶稣:「上主对我主说:你坐在我右边,等我使你的仇敌,变作你脚的踏板」(宗二34-35:咏1001)。

伯多禄在第二篇讲道中(宗三12-26)称天主为亚巴郎、依撒格和雅各伯的天主,不能不使人想起出谷纪三章天主初次显现给梅瑟时所说的话,及耶稣答覆死人复活问题所引用的荆棘篇(谷十二26)。伯多禄又称耶稣为天主的仆人,这显然是暗示第二依撒意亚所咏唱的「上主仆人之歌」,特别是依五二13~五三12所歌唱的受苦的仆人(见上文)。以后各节仍然不断引用申命纪,创世纪,众先

494

知,来说明关于默西亚所预言的一切都在耶稣身上应验了。以上两篇宣讲的确是循著救恩史来讲耶稣基督的救恩。这救恩不仅满全了过去的预言,也指向未来的末世时期, :「为的是使安乐的时期由上主面前来到,他好给你们派这已预定的默西亚耶稣,因为必须留在天上,直到万物复兴的时候」(宗三20-21)。

以后斯德望的长篇讲道(宗七2-53)及斐理伯给厄提约丕太监所作的简短释经(宗八32-35)无不以旧约的救恩史及先知书为出发点。当然,伯多禄在外邦人科尔乃略家里宣讲时,讲法不同,在肯定了天主的大公无私以后,他即刻讲到耶稣基督,只在最后才加上一句:「一切先知都为他作证」(宗十43)。这好似推翻了本段至此所说的一切,那就是宗徒们宣讲耶稣基督所以要以旧约为起点,是因为听讲的人是熟知旧约的犹太人。一旦听众换为外邦人,就不必由旧约来宣讲耶稣基督了。

这一看法虽有它的道理,但并不尽然。牧民方法上的理由并不能道尽信理的一切原委。在宣讲中除了须顾及不同的听众外,也须顾及启示的完整及其可领悟性。耶稣复活信理的完整离不开旧约(格前十五3-8见下文第三段),而对复活的领悟似乎少不了旧约在各方面的准备。保禄在雅典宣讲的失败不是由于不会适应——他会引用希腊人的诗句来给希腊人讲道,而是因为把复活的道理讲得太突然:「他为给众人一个可信的证据,就使这人从死者复活了」(宗十七31),于是那些毫无准备的希腊人便加以嘲笑。保禄以后在格林多讲道就改变了他的作风,而大有收获(见下文)。

宗徒们的宣讲方式也就是新约命书对旧约的态度:新约一般来说也顾全旧约诫条的积极意义及教导,但经常予以新的解释,使得隐藏在旧约中的福音能突现出来。这样一来,旧约很自然地成为基督徒的圣经:完整地保存它固有的特征,但经过新约的肯定和运用,现在是一部「完成了的」圣经。

495

3 旧约是初期神学反省的课本

新兴教会最初的神学家都用旧约中的资料来讲解福音的内容,来说明耶稣基督是谁,犹太人的默西亚是谁,天主子又是谁。亚当及梅瑟,达味及受苦的仆人,厄玛努耳及乘云降来的人子,这些旧约的人物和画像让初期教会的神学家们得以形成基督信仰的一种基本语言。

固然新约的语言有其特色,新约内的各书也因其作者文化背景的各异而有所不同,但新约的每部书都与旧约的词汇及字句密切相关。这一层关系使新约请书的每句话都有一种特殊的浓度,对救恩史越了解的人也越会加以品尝。他会发现天主与其人民之间的关系,他的慈爱及忠诚,在旧约中已时常显露,而在新约里获得全面的肯定:这一切发生在我们祖先身上的都是预象,天主愿意那些事迹都写下来,「为了教训我们这些生活在世末的人」(格前十11)。

可见新约本身已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去读旧约:在文字的外壳下面去发现精神,在不完整的外表下面找到决定性的意义。这对旧约里的每一部书都做得到!只须将该书按照它在启示的进展及救恩史里的地位去读去懂,很多次人在这方面的发现是出乎意料之外的。

三、 怎样用旧约来讲道

在破除了对旧约的成见,并说明了旧约与新约的真实关系之后,在这最后一段可以具体地说明怎样用旧约圣经来宣讲。这一段要非常具体地检讨旧约宣讲的资料,宣讲前应有的准备,及宣讲时的各

496

个步骤,最后举出几个例子予以照明。

1 旧约讲道材料

虽然有人主张,弥撒圣道部分的读经应该按照每个团体的程度和需要、由参与弥撒的人自己来选择,虽然有人埋怨弥撒中的读经太深奥、与生活太脱节,以致读起来无人能懂,但事实上梵二大公会议以后礼仪圣部所制定的弥撒读经有很高的可读性。我们今日所用的弥撒经本所安排的读经、把新旧约配合的十分恰当,特别是在庆节、纪念日,及主日的弥撒为然。因此用旧约讲道的优先资料就是一些庆节、纪念日,及主日的第二篇读经(普通是一篇旧约,有时是一篇新约的书信),它一定与当天的福音有关联,而与耶稣基督所传的讯息前后辉映,彼此照明。主日和节日的弥撒中应该讲道,如果不愿或不易每年用同样的福音章节来发挥,在第一篇或第二篇读经中一定可以遇到适当的调换资料。

平日弥撒的两篇读经不一定常常互相配合,而是按照单数年或偶数年顺序排列下来的。这一次序会精心策划,搜集近代圣经学的研究结晶,使人能随著礼仪年的前进而体验出天主救恩的逐步实现。谁恒心注意运用这些平日弥撒的读经来默祷、来讲道,便会不知不觉将自己及那些听道者的礼仪生活与日常生活打成一片。弥撒的读经资料以外,有义务诵日课的司铎还可运用日课经里的读经,最后便可运用全部圣经来宣讲。

2 应有的准备

a 对救恩史应有所认识:天主救人的计划并不是由耶稣开始,而是由耶稣完成。只须任意翻阅

497

新约圣经,就可证实这句话所言不虚。希伯来书信描写基督入世之初所有的心情是用咏四O7-9的话(希十5-6),路加描写耶稣的宣讲使命是用依撒意亚先知书的话(即依六一1-2及五八6;路四16-21);玛窦福音将耶稣的公开生活按照梅瑟五书的数目分成五大段落(即三七,八十;十一1—十三52,十三53—十八35;十九—25),耶稣的死亡和复活,按照复活后的耶稣向门徒们所说的是:「我以前还同你们在一起的时候,就对你们说过这话:诸凡梅瑟法律、先知并圣咏上指著我所记载的话,都必须应验」(路廿四44,见廿四25-27)。尤其是关于耶稣复活最古老的记载:格前十五3-8一再伸说:「基督照经上(旧约)记载的死了:且照经上记载的复活了」。这是初期教会的基本宣信,这是保禄在雅典讲道失败之后、向格林多人所讲的首要道理而得以成功。较晚的耶稣童年史仍然脱不开旧约背景:玛窦用旧约的五句预言将耶稣的童年分为五件大事:童女生子(依七14),诞生之地(米五1-5),逃往埃及(欧十一1),残杀婴儿(耶卅一15),定居纳匝肋(无直接预言)。至于路加的耶稣童年史非常倚重旧约关于撒慕尔及他的母亲亚纳所有的记载(撒上)。

b 对旧约诸书写作过程应有所了解:目前旧约诸书的编印自有其道理及功用,但多掩盖了每一类书,甚至每一部书、每一章经句的来路及其出生的复杂过程。梅瑟五书并非出自梅瑟的手笔;圣咏集的绝大部分也不是达味的作品,先知书,智慧书并非如目前这样整本地由作者手下写出。写作过程的了解与旧约所要传的讯息有密切关系,因为在此过程中能看出天主的启示如何在适应著每个不同的时代,由此过程中也会显出天主的启示如何逐步展开及不断前进。总之,经此过程的了解才会有一种历史感,才会稍能把握住超越时空的天主与在时空中的人交往的真实性。及至到了这过程的顶峰一新约的耶稣基督,那时才豁然开期,与保禄一同领悟到:「时期一满,天主就派遣了他的儿子来,生于女人,生于法律之下」(迦四4)。

499

3 用旧约讲道的步骤

1)首先该注意的是目前的这篇读经属于旧约的哪一类别:梅瑟五书?历史书?先知书?智慧书?类别的认识能帮助我们了解该段读经的性质及它与其他旧约诸书以及与新约的关系;(2)其次该注意本段读经讲论救恩史中哪一段时期的事,与其他各时期又有怎样的联系和关系。族长时期的特点是天主的许诺,出埃及时期的特点是盟约,法律及考验,占领福地以后七百多年是天主子民面对盟约和法律、在生活中表现忠诚或悖逆的时期,先知们主要的活动便是在这一时期内,放逐的五十年是以色列信仰及意识型态大转变的时期,那以后的五百多年中有犹太主义的建立及智慧潮流的高涨,最后还有默示录文学的发轫。认识了这些时期的不同特征,才能在其背景下正确地了解一段旧约的读经;(3)再其次注意这段读经与新约有何关联,如何在耶稣身上得以完成。关于此点,上文讲到旧约与新约的真实关系时已有所发挥,但每人还能发觉许多上文未提及的关联及新约完成旧约的方式;(4)最后注意这段读经与今日信仰生活的关系,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合或相背的地方。这一方面并不像一般所想象的,认为希伯来历史和思想离我们很远,我们所需要的只是耶稣基督的喜讯。正相反,新约讯息有时显得太高超,太理想,不易攀登,反之,旧约所写离一般的人生很近,是攀登新约的最好阶梯。下面举出几个浅近的例子予以说明,这些例子都出自日常的礼仪生活。

4 举例说明

499

常年期第廿五周单数年第一篇读经:

1 星期四:盖一1-8。笔者参与神学院小团体弥撒,听到这段读经,触发了以下的感想,当时曾在该小团体中说出:哈盖是放逐归国时期的一位先知,他的任务是鼓励人民重建上主的圣殿。这篇读经为新约、为今日都有非常现实的意义。那座重建起来的圣殿就是五百多年后耶稣自献于其中,并多次在其中讲道、显奇迹的所在。先知说吃,吃不饱,喝,喝不够,穿衣不觉暖,赚钱投入了破囊,这是为了什么?因为人不仅靠面包或米饭充饥。那要怎么办呢?先知说:你们应上山去,搬运木材,建造殿宇!是的,我们除了肉体的温饱外,还须进圣堂充实我们的精神生活。

2)星期五:盖一15~9。笔者每星期五早晨在保禄孝女会圣堂为修女们举祭,这一天便以此篇读经为讲道的题材。哈盖先知向省长则鲁巴贝耳、向司祭耶叔亚,及向全体遗民所说的这几句话是多么感人肺腑!他们不必憧憬过去撒落满圣殿的光辉,也不必为目前这座正在兴建的第二圣殿的简陋而颓丧,因为这座后起的殿宇的光荣,比以前那座所享有的还要大。为什么?因为「在此地我要颁赐和平——万军上主的断语」。这只是先知所说的中心思想,但他亲口所说的那些话要美丽有力的多。我们知道那个和平,那个荣耀就是耶稣基督。物质建筑的辉煌夺目绝比不上他灵性的光辉,正如我国古人刘禹锡所说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陋室铭)

3)星期六:匝二5-914-15。这一天是九月二十四日,圣母赎虏瞻礼,仁慈圣母传教女修会的主保。笔者在该修会泰山会院举祭,弥撒的圣道部分福音是用该庆日惯用的若十九25-27,第一读经则采用了这一篇平日弥撒读经。天主的救援计划是贯串一致,脉脉相通的,常会遇到牵一发而动全

500

身的现象,这篇读经与当日庆节的关系也不例外。匝加利亚先知与哈盖是同时代的人,负有同样的使命:鼓励振作人民重建圣殿(在公元前五二0与五一五之间),他们的主题是希望,希望的理由是将来的耶路冷无边无际,不可测量。一个修会的活力在于它的希望,仁慈圣母会自从由玛加利大姆姆扩展为传教修会以来,已演变为一国际修会,会长须乘喷射机视察。「西温女子,欢呼喜乐罢!因为我要来住在你中间——上主的断语」。最有代表性的西温女子是圣母玛利亚,她会欢跃于主(路一47),西温女子也是在场的各位仁慈圣母传教会修女……

4 常年期第二十七周,单数年星期四:拉三13-20。在神学院的小团体弥撒中,听过第一篇读经感触颇深,但这次没有发言,只是在个人心中体会,玛拉基亚先知与亚北底亚及岳厄尔是以色列的最后三位先知,在公元前第五世纪有过短暂的先知活动,平日弥撒采自先知书的读经将在此周结束。旧约圣经的这最后一页指出,人的行善或作恶并非徒然。虽然不一定即刻见效,因此作恶的人能顺利,试探天主的人能效罚,但上主面前有一本记录簿;为敬畏上主及投靠他名号的人写下有利的记录。义人和恶人,服事天主和不服事天主的人将大有区别:前者将成为天主的特殊产业,天主怜爱他有如怜爱自己的子女,后者将如火炉中的麦秕,脚下的尘土。我们的处事为人除了应随天理良心外,还有这样一个鉴察人心、给人相称酬报的天主。」这为行善的人是鼓励,为作恶的人却是惩戒。

5 常年期主日弥撒,丙年第二十八主日:读经一:列下五14-17,读经二:弟后二8-13;福音:路十七11-19。笔者这一天须到辅仁大学附近的乐生疗养院给三十位左右身息麻疯病的教友举祭。该日弥撒的三篇读经首尾两篇都讲麻疯病者被治愈的事,前去举祭讲道,若不能治好他们的病,是否将落于空谈,引起反感?看样这篇道理是不容易讲的。一个脱身的方法是不提首尾两篇读经的

501

事,只讲弟茂德后书那首美丽的诗歌。但事实上这些疑惧都是多余的,记载治好麻疯病患的那两篇读经可以放心大胆地向麻疯病人宣讲,这两篇读经本身就提供很好的线索:纳阿曼不仅治好了他肉身上的病,还获得了一个更大、更宝贵的恩惠:对真天主的信仰,正如他向厄里叟先知所说的:「你的仆人从此不再给别的神,只给上主雅威奉献全燔祭和祭祀」。福音也是一样:虽然十个癞病人都因听了耶稣的话而在走向耶路撒冷的路上被治好,但是只有那个知恩的撒玛黎雅人回来跪在耶稣足前感谢他时,才从耶稣口中听到那句极有分量的话:「起来,去罢!你的信德救了你」。这句话在肉体的治愈之外还说出了整个的得救。在路七50及八48耶稣说过同样的话,都是用希腊文动词「救援」(sÔzein)来指明健康与得救的密切关系,同时侧面指出没有信德虽然获得健康,但不能得救。

可见这两一篇读经的高峰不在麻疯病的被治愈,而在感恩,及由感恩心而发出的信仰,这两一篇读经的重点全在每篇的最后那几句话。从这几句话出发便能顺理成章地进入读经二所说的「在基督耶稣内的救恩和永远的光荣」,而坚信下面这些话是确实的:「如果我们与他同死,也必与他同生;如果我们坚忍到底,也必与他一同为王……」。这样看来,麻疯病像任何其他病症一样,只是人生所应受的许多考验中的一种。这些考验为无信仰的人能成为灰心丧志的理由,但真宗教的信仰会使人安心接受这些考验,以之为进入基督救恩的阶梯。

以上是笔者反省近来的亲身经验所举出的一些例子,并没有任何示范作用(岂敢?),而只是想使例子具体化,可行化。其他同道一定有更多、更好的例子可供借镜。

502

结论

本年(一九七七)十月在彰化举办的司铎进修班给予笔者一个反省的机会,反省旧约圣经在宣讲福音时能有及应有的地位,同时也将近几年来在礼仪生活及宣讲努力上所有过的一点经验提出来供给神职同道分享。根据这些生活经验,笔者深觉:

一、对旧约的一些成见不难破除,只须勤读旧约圣经,并在其本有的救恩史背景中去了解,那时会发现旧约不仅是以色列的历史,也是每位信者的历史;旧约的天主就是新约的天主,只是在不同的启示阶段;旧约虽被新约超过,但正因此,应该认识旧约,方知其被超过的事实和方式,方得领悟新约的真实价值何在……。

二、旧约与新约的真实关系不难领悟,因为旧约会是耶稣及初期信友的唯一圣经,深深影响了耶稣的宣讲,及初期信友对他的了解,耶稣之来是为了完成法律和先知,特别是藉著他的死亡、复活、升天,及圣神的派遣,圣神在人心中教人称天主为「阿爸,父啊!」,正如耶稣在祈祷时向天父说话的口气。旧约也是宗徒宣讲耶稣基督的起点,这在宗徒大事录里有很多明显的例子。保禄尝试过其他的宣讲方法,但效果不佳,最后还是回到传统的方法:按照圣经的记载讲耶稣复活而大著成效。最后旧约是初期神学反省的课本,供给神学家所需要的画像,词汇,及语法。

三、用旧约宣讲福音是十分可行的:主日、庆节,及平日的弥撒读经供给很好的宣讲资料,只须有相当的准备,即对救恩史有相当的认识,对旧约诸书写作的过程有所了解,并在宣讲时注意到某些

503

固定的步骤:书的类别,事情的背景,与新约的关系,与今日的生活及文化的关系。这一切可由所举的五个具体例子中略见一斑。

本文所说的一切,基本上已在梵二大公会议的「天主的启示教义宪章」中有所交代。该宪章的第四章「论旧约」用三个号码14-15-16)分述旧约内的救援史,旧约对基督徒的重要性,及新旧约的一致性。今由每号引证一些与本文有关的词句,以资参考:

14 天主藉先知的口说话,使以色列民族一天比一天更彻底更清楚地了解她的道路,并向万民广传。救赎工程经作者们预报、叙述及讲解,而成为天主真实的言语,在旧约书中保存下来,因此这些天主默示的书、保存永久的价值。

15 旧约诸书是按人类被基督重新救赎的时代以前之情况,把对天主及对人的认识,以及把公义仁慈的天主与人交往的途径、揭示给所有的人。这些书虽然亦含有不完美和暂时的事物,但也指点出天主真正的教育法。

16 新旧约诸书的默感者及作者——天主如此明智地安排,使得「新约隐臧于旧约里,旧约彰显在新约中」(圣奥斯定语)。因为基督虽然用自己的血建立了新约,但是旧约经书在福音的宣讲中全部被接受了,并在新约中获得且影明自身完整的意义,反过来说,旧约亦光照并解释新约。

504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