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辅仁大学神学论集 第35号

从文学观点探究默想与神交的意义


 

陈福滨

静思默想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修养,古往今来成就大事业的伟人们,都需要退修,腾出时间来作静思默想的工夫。文学家需要静默酝酿清新的思维,而宗教家也同样不可缺少独自静默的机会。无论吾人从事何种事业,若不喜好深思远虑,断难有所成就。一位大军事家决不是喋喋不休,好说大话的浅薄之流,当他在临阵之前,运筹幛喔时,必定沉默不言,乃是风雨前的沉默,等时机一到,便雷动电掣,一鸣惊人了。庄子有一则寓一言说:纪绝子为王养斗鸡日复一日,一旬又一旬,直养到它能绝对沉静镇定,「望之若木鸡」时,才算成功,然后能所向无敌。所以拿破仑每在出阵之先,必召集将士于幛喀中,对之以沉默,真挚地与之一一握手,将士们静肃侧立,精神焕发,抱必死之决心,此即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者也。诸葛亮何以调兵遣将,指挥若定?因其有「宁静致远」的修养啊!

文学作家每在孤寂思维时产生了不朽的作品。例如屈原在独自闲吟泽畔时,才能作天问、离骚感怀境遇。陶渊明在「复得返自然」的当儿,才产生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心境。李白在独栖碧山,对视「桃花流水杏然去」时,悟出「别有天地非人间」的意境。王维在「独坐幽篁里」演出了一代绝唱的诗文。歌德、弥尔顿、泰戈尔等,也常在万籁俱寂时写出超几高妙的诗来。因为灵感是极纤细的,若不在静中,安能苟得?芭蕉若不是在静默的空潭旁边细听青蛙跳水之声,能写出那些着名的俳句吗?钱起不是旅途枯寂中,能听到空中有「曲终人不见,江上数案青」,那两句千载传诵不朽的名句吗?

+127+

宗教的灵感也是这样微妙的,梅瑟在辽阔的旷野中牧羊时,除了羊啮细草外没有别的声响时,才得看见神圣的火焰在荆棘中招引他,听见了神底呼唤。撒慕尔在夜深人静,有生之伦都在安眠时,听见神的呼唤。耶稣在大事业未曾开始之先,独自退居旷野深山中静思默想四十天,然后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圣者工作;工作虽忙碌,但他也常独自到僻静处去祈祷;常于东方未白时,独自披星戴月,走上山去,或到荒野中去祈祷;在选择十二门徒的前夜,亦静思默祷;当他被恶人逮捕的夜晚,众门徒体力不支时。他却独自走到一边跪下祈祷,他一生惊人之迹在此。马丁路德在从事宗教改革时,每天仍在祈祷默想。所有的大宗教家没有不是在默想祈祷中得到力量的。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静修悟道也具有同样的精神旨趣。

由此观之,默想的祈祷,可以陶冶吾人之性灵,提高吾人之人格,也可以坚定一个人对社会事业的献身;由是,默想对于个人有两大功效:

反省,默察自己的缺陷而加以忏悔,改造,希望能达到尽善尽美的地步。

准备,以集中前进的力量。

忏悔可以成为极好的文学资料。过去有许多的「忏悔录」,成了世界的名着,如奥斯定、卢梭、托尔斯泰……等人的忏悔录不是早为众所周知的杰作吗?其中尤以圣奥斯定底的作品最足称道,它通体结构维大,波澜壮阔,千馀年来未见有如此雄奇之伟文。而圣经圣咏一百五十篇,达味的祷词不知经过多少人反覆诵读,言情文辞之美堪称千古绝唱。忏悔是每个青年人应该学习的艺术,因着每个人自我缺陷的克服,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施洗的约翰一生最大的使命是传忏悔的福音;耶稣也看重这点,叫人得重生的新生命。有了新生,不断的新生,社会才会欣欣向荣,才有无限的生机与盎

+128+

然的情趣。今日的青年人若觉得自已有远大的前程,就应学会这种艺术,决不让自己执迷不悟,致使沈沦没落。深刻的生活,便需要默想的准备,默察,鉴赏并体会历史上伟大人格之所以伟大,而自己计划生活的标准,这样人格才会伟大起来。例如垦多马的人品,何以被称为「最完善的基督徒」呢?因为他立了生活的标准,每天早上诵读之:

我灵速醒,与日竞争,竭力尽你一天责任,

驱除情性,欢然奋兴,清晨向主敬献虔诚……

这就是他的名诗,此诗的前半「我警惕」,后半「向神祈祷」,也可说是模范的默想祈祷。当然默想祈祷是无时不可的,不仅早上祈祷,日暮的祈祷反而更易引起人的感兴,大诗人杜甫的诗,不就是在暮色苍茫时,感觉其身世之凄凉;一位善于祈祷的人也是应该具有此心情的;试看会子的「吾日三省吾身」,不就是静思默想的明证吗?人需要时时默想修养自己,以成就大我完美的人格。从默想更进一步就是神交——祈祷的最高境界。神交可从两方面观之:

祈祷者和神交通;

在神面前的人和人的精神感应。

祈祷之所以异于普通的默想、反省者,就在于能同神交接。至于神的客观存在与否问题虽不在此文讨论之内;可是自古以来会有很多诗人、先知……确有和神交通的经验。他们如同在作诗文时把握了灵感,把神把握住了。如大文豪爱默生(Ralnh WEmerson)所说的:「神山密户进入各人底心室。」因为「神就是灵」,一切的宗教文艺都像泥塑的亚当,要有圣灵底吹气,才得生命。创世纪:「天主照自己的肖像造了人,就是照天主的肖像造了人,造了一男一女。」多么的生意盎然啊!

+129+

和神交往,不是偶然作一次相见礼就此罢了,而是要朝夕相共,须臾不离的,我们应本着「在主恩中,宵眠甘美而安宁,更甘美者,醒来主仍相亲」,随侍左右,无论白昼或黑夜,都与天主同在,那是何等的经验呀!十六世纪的一位宗教家诺订(JNorden1548—1625)会作独善其身的神交祈祷,愿获天主的恩爱直到永远。圣奥斯定更赞美天主是超凡的善,一切美中之美。耶稣会说:「有二三人,同心合意地在一起祈祷时,我必在他们中间。」可见在祈祷中有了神交的沟通,使我的心灵回归上主,是温馨、是甜美,因其成就了最美好的一切给了我们,我们盛赞上主的伟大。圣咏第一三九篇:「上主,你鉴察了我,也认清了我……你由远处已明彻我的思考……求你引导我迈上永生的道路。」不论在何时人都需要祈祷,在困苦中(圣咏六十九篇),在灾祸中(圣咏八十六篇),为选民之复兴,或选民于患难中(圣咏一二六,一二九篇)在危急中(圣咏一二四篇)……;祈祷与吾人不可须臾离也,惟独依赖全能天主,默想神交超凡入境,我们才能以胜利凯歌盛赞天主:「阿肋路亚!请你们向上主讴唱新歌,在圣者集会中向他祝贺……」「……一切有气息的,请赞美天主阿肋路亚。」(圣咏一四九、一五O)。

个人的祈祷或集团的公祷之外,「代祷」可以说是更进一步奇妙的事;无论是代亲友祈祷或代仇敌祈祷,都是精神感召;在祈祷中与天主密谈衷曲。祈祷就是「要求.」、「请求」,就是对上主表示自己的祈愿;近代精神分析学者把世界各大名着拿来分析研究,结果得到一个结论:一切文艺都是下意识中深藏的愿望底发泄。宗教的祈祷也是心底深处所蓄的最大宏愿的吐露。可见祈祷中能使祈祷者和神交通,在神面前的人和人的精神感召;最后愿引圣咏第一OO篇感恩上主:

+130+

咏:

普世大地,请向上主欢呼,

要兴高彩烈地事奉上主;

走到上主面前,应该欢呼!

你们应该明认雅威就是天主,

他造成了我们,我们非他莫属,

是他的人民,是他牧场的羊群。

高唱感恩歌,通向他的大门,

吟咏赞美诗,进入他的宫廷,

向他致谢,并赞美他的圣名。

因为上主良善宽仁,

他的慈爱直到永恒,

他的忠信世世常存。

以上所论,是就本学期来接受圣经思想研究的心得报告,其内容若有牵强不适处,尚祈指正。

+131+

目:

圣经               思高圣经学会          译释

中国文学批评史                           鼎文书局民

庄子                陈寿昌             新天地出版社

泰戈尔诗集                               文化图书公司

圣经与传授          曾志罡             闻道出版社

圣经见证            徐英发             闻道出版社

+13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