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辅仁大学神学论集 第38号

「玛窦、马谷、路加三部福音合观」序


 

房志荣

这本三部福音合观是永泉教义中心的雷蕙琅及张珠娟二位小姐经年累月的心血结晶。他们根据这本德文原著(见本书外文标题)将思高圣经的译文以大小不同的字体编排出这本合观。当然,因受已存译文的限制,这不是德文原著的直译,更谈不上新约圣经希腊原文的精确。但以忠于原文来说,思高圣经是值得信任的,而这样一本三福音合观还是我国教会的创作,其对福音的了解及对吾主耶稣更深的认识大有帮助。为使本书尽量发挥其作用,下面几件事不可不知:

一、本书原著作者在序言中说的好:「为真正明了四部福音的前三部,即所谓的对观福音,必须把它们并列起来加以合观,并且常在它们彼此的关系中加以研读」。因此本书排列的次序十分重要,也煞费苦心。每部福音按照自己原有的章节顺序而下,但同时与其他福音穿插对照。有些章节须重复印出,因为同言行在不同福音中有不同的上下文。这时属于主要路线的福音章节以正常字体印出,其他福音的平行章节,因属另一上下文,则用较小字体印出—— 这是本书用大小两种字体的意义所在。

读者在此可发现一件有趣的事实,就是很多次三部对观福音虽有著同样或相似的章节,但这些章节在他们各自的福音里所占的部位却不同。大家所熟悉的「天主经」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玛窦福音中天主经的上下文是山中圣训,是耶稣讲过其他有关祈祷的话以后所教授的经文(六9-15)。路加却把天主经

 

(十一2-4)放在另一个上下文里,即所谓的「赴圣城沿途施教」(九51—十八14)。这样天主经在本书中重复印出,一次在玛窦的上下文中(本书43号),另一次在路加的上下文中(本书158号)。每次的平行文都用较小字体印出,籍以指明,不但二者的词句不同,而且二者的上下文也不一样。

二、玛窦和路加所共有,而为谷所没有的片段,在玛窦福音中的上下文几乎常和路加福音的上下文不同。路加把这些片段几乎全部纳入马谷所没有的两个框架里,即路六20—八3(山中圣训)及九51—十八14(沿途施教),而玛窦却将那些片段与马谷的资料配合处理。还有不少片段——大多是简短的言论——被同一福音(特别是玛窦)记载两次,这就是所谓的重复词句,这些重复句在本书中以附注方式印出(如玛五29-3036号」等于十八8-9[一四四号」)。此外,每页页首将章节与页数(括弧中的号码)一一指明,好使中断的每部福音原有次序能继续读下去。如页32页首有谷二2229);2337)。其所指明的是:在32页所中断的马谷福音有29页的来龙(谷二22)和37页的去脉(谷二23)。

三、若望福音的平行文不多。若是简短的一二句,便放在附注中,若是较长的段落,便放入第四栏。由本书廿三页的章节目录中可见,若望与三部对观福音所有的共同资料不多。因此,谁想把若望资料嵌入对观福音中,或将对观资料嵌入若望福音中,都是徒劳无功。既然对观福音所提供的时间与地点的与件十分有限,那么耶稣公开生活的所言所行也就无法得到时地方面的确定性。由对观福音本身看来,连耶稣的公开生活大概有多久都无法确定,而对观福音所记载的耶稣言论也都不是原来的整体单位,这从本书的许

 

多地方都可清楚地看出。

四、无论哪一部福音都不是历史著作,也不是名人传记,而只是初期教会宣教的工具。因此福音对年代及传记性质的资料不表示多大兴趣。大部分的福音片段都以不准确的时间报导开始,很多片段在不同的福音中有不同的位置,但就其内容及词句的雷同来断定,它们是在报导著同样的事件或言论。细读福音合观最能使读老明了:由现有的福音传统无法编写一部「耶稣传」。福音的作者们及初期教会既然对耶稣的行传不感兴趣,并且不认为这类行传在宗教上有何意义,我们便该信任他们,而以这种看法和标准为今天仍然有效。

五、本书之首的「对观福音平行文索引」,不仅是一个内容目次,还是进入对观问题的基础。因为所谓的对观问题,不仅注意平行文中字句的相同或相异,也注意各段落排列的次序,及某一段落是否只有一部或两部福音予以记载。这种种在平行文索引中都可一目了然。比方由此索引可看出玛窦和隽谷由玛十二1 = 谷二2382号)开始,直到两部福音的结束,都是一段一段地并列前进,只是偶然二者之一(普通是玛窦)略有增添。索引也指明路加如何用他的源流资料,那就是他以马谷为他著作的基本架构,而把来自其他源流的资料放入马谷所没有的两个框架里(路六20-3及九51—十八14),另一方面,路加又将为谷的一大段(谷六45—八26)略而不提。

以上五点是本书的特征,也可当做运用本书的指南。果能将本书运用的应心得手,那么不但前文所说的了解福音与认识基督会有长足的进展,而且牧民工作也会获得助益。在宣讲福音或查经祈祷时,有本书在手,便不难将福音关于耶稣所讲的种种互相参照,互相比较。在参照比较后,再加以反省和祈祷,定然会击出灵感的火花。

一九七八年十月八日于台北

46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