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
辅仁大学神学论集 第53号 |
神学思想发展简史 |
邹保禄 前 言 我们现代所指的神学,诸如教义、信理和圣经等学问,清楚讨论天主和基督的信理,但是「神学」这一观念是怎样来的呢?本文愿加以解释: (一) 神学的意义 「神学」这个名词,在希腊文θεολογo S,并不折「神」的学问,而是解释世界上的事。对一般希腊的贤者,「神学家」指的是先贤哲人,例如奥非伍(Orpheus)、荷马(Horner)、赫西奥(Hosiod)等人,因为这些人对神秘的事有很深的了解。 柏拉图是第一个用θεολογia.的人,即指神话学,因此有些新柏拉图者和某些教会初期的教父们也称他为「神学家」。 亚里斯多得在他的「形而上学」将理论哲学分为三类:数学、物理和神学;但他的「神学」的意义只是指一般的神话学。 塞诺,(Zeno 334-264 B.C.)将哲学分成逻辑学、伦理学和物理学、。他的继承人格林德(Cleanthes)又将每种分成两类,将物理学分为物理学和神学。 —公元前二世纪末叶,彭纳修(Panaetius of Rhodes 180-110 B.C.)在罗马成立斯多葛学派, 383 他将神学划分成三类:神秘的、物理的和政治的。 彭氏更进一步解释这三类的意义: 1神话方面:是一种诗词。 2物理方面:从此演成一种自然神学。 3礼仪方面:为希腊罗马城市发展一种公共的敬礼。 以上所说的都是教外人所说的「神学」,其意义是在解释世上之物,而非我们教会所说的「神学」的本身。所以圣奥斯定认为:「他们只给我们一种物理学,而非真正的神学」。 甲:希腊教父 希腊学者的「神学」思想也渐影响到希腊和拉丁的学者,我们先从希腊教父的著作中便可以看到。 亚历山大的格来孟(150-220)在他的「缀锦」(Stromates)一书中会提到一些古代的神学家们:奥非伍、里诺、慕塞(Museus)、荷马、赫西奥及一些智者。他更告诉我们,这些人从希伯来的先知们那里得到知识,而这些知识是指「神」的知识。 按格来孟的意见上些哲学家们愿构成一个「天主」的学问,因而逐渐成为真正的神学。他说:「不管是野蛮人的或是希腊人的哲学,它成为永远的真理。它不是神秘学的分枝,而是永生圣言的神学」。从此,格来孟将教外人的「神学」的意义应用到我们教会「神」的观念。 其次,奥理振(185-251)引证希腊的古代神学家。对他来说:「神学家」是指那些谈及宗教的教外学者,因此他们的道理被称为神学。他解释神学是论及天主的真正道理。他更进一步地指出这是关于救世者基督的道理。他是真天主。认识天主是基督生活最崇高的行为。 到了史家凯撒利亚的欧瑟伯时代(264—349),教会神学思想的意义才正式成立。欧瑟伯称若望宗徒是神学家。因为他的福音谈论天主的信理,「神学」因而指有关真天主和基督的学问。 从此以后,对希腊教父们来说,神学是论真天主的信理。圣亚大纳削会用「神学」这个字来解释天主圣三的信理。圣巴西略也用这名词来表示三位一体的道理。圣额我略·纳齐宣称那些卫护圣三道理者为「神学家」。 所以,四世纪末的希腊教父们才真正的将「神学」解释成今日教会神学的意义,即指有关天主圣三或圣子降生成人的信理。 乙:拉丁教父 拉丁教父,包括圣奥斯定在内,神学尚未得到教会的本义。甚至有几位,如圣西庇廉、圣益博罗削、圣领我略一世教宗等人,还不知道这个名词。 圣奥斯定的「神学」意义仍脱离不了古希腊的字义,即是一种哲学。圣人说一个真正的哲学家就是真爱天主的人。 到了伯多禄·亚伯拉(1100-1142)时代,神学才正式具有现代的意义。他在「神学论集」中,解释圣三的道理;称「神学」是指无形无像的天主,惟一而三位的天主。 十三世纪是神学的一个转折点,这时西方士林学者才正式以现有的意义称之为「神学」。 385 圣汤玛斯用「圣学」来表示神学的意义。「圣学」(sacra doctrina)包括圣经、教父学、教会的传统、要理问答和教会的训导。 从此得知,「神学」这一名词是由希腊的意义而转移到教会的一种论神的意义。 (二) 历史过程 甲:圣经时代 在旧约时代,默西亚的来临是整个旧约神学的中心。 在新约时代,尤其是在对观福音神学是基督,他借着他的一生、受难、死亡及复活完成了他的使命,默西亚的神学是与旧约相关的。 圣保禄的神学强调人类借着基督的救恩而得到罪赦。圣若望宗徒的神学也是举扬基督的天主性。救恩是借着基督与天主合作,这就是永生。 乙:教父时代 1 希腊教父 教父时代的神学是个很圆满的时代。宗徒时代的教父如狄达刻(Didache)、圣格来孟和依纳爵安弟约基,都以福音为主。圣依肋内称那些攻击异端者为教会神学家。 亚历山大学派的格来孟和奥理振,才形成一个系统神学。格来孟奠定了思辨学的原则,奥理振形 386 成第一部系统神学。他有秩序地讨论天主、天上之物、物质和人、自由意志和其结局。他俩将启示和理智、圣经和哲学互相配合。 四世纪是教父的黄金时代,圣亚大纳削卫护耶稣的天主性,卡巴多西亚的巴西略、额我略·纳齐益和额我略·尼撒以理性和柏拉图的哲学来解释教会的神学。 此外,五世纪时,亚历山大城的圣济利禄为卫护耶稣的天主而人性时,攻击聂斯多略异端。一八世纪时的攻击一性论者。这些人寻找信仰的一个正确解释,他们强调基督的救恩,强调他的人而天主多于他的人性。 希腊最后的一位教父圣若望·达玛稣可说是东方第一位士林学者,因为他引用亚里斯多德的哲学,同时更解释了神学的方向。 2拉了教父 戴都良可称为西方神学的创始人,他解释圣经更倾向法律多于哲学者,同时更强调人的方面多于神的方面。 圣西庇廉也强调神学偏重于生活多于思考天主,这种神学强调教会、圣事和伦理问题。 同样,圣盎博罗削的神学也偏重于实际方面,因为他的著作主要的是圣经和伦理或灵修方面的。圣热罗尼莫的神学也莫不如此。 伟大的圣奥斯定的神学是联合信仰和理智,他的神学影响后世很是深远。 此外,尚有圣额我略一世教宗(540—604)、圣依西罗(560—636)、圣伯达(673—735)等人的神学观,对后世也有相当的影响。 687 丙:中世纪初期 自蛮族入侵之后,教会信仰进入异教人心中,因而开始另一种新的神学观念。 这时的神学家学习如何去读和解释圣经、或称圣页(sacra Pasina)。 在加洛琳复兴时代,神学进展较慢。东方拜占庭的神学继续步武圣若望·达玛稣的后尘,与西方争执,有关圣像及圣子、和佛西伍的争执,对神学产生很大兴趣。 在西方,争论「义子论」,耶稣的圣体圣事也是神学复兴的表记。 十一世纪时开始有所谓的辨证法,以这种方法来研究并宣传信仰。 圣伯多禄·达弥盎(1007—1072)是一位反辨证者,他否认辨证在教会神学有任何地位,并且主张信仰是要人去生活,而不是去辨证。 神学家蓝法兰(Lanfranc)卫护在研究圣经时用辨证,英国坎特伯里主教圣安塞莫主张用理智了解信仰,他以理智证明信仰的存在,如天主的存在。 丁: 十二世纪 十二世纪神学的发展是由两个因素所促成的:首先以亚里斯多德的思想为主,其次是教父传统的系统化,二者影响信仰和理智、传统和思辨。 在思辨方面达到最高举是在伯多禄·阿伯拉时代,阿伯拉用辨证来讨论神学,「哲学家犹太人基督徒对话」是一本辩护作品,书中充满唯理论色彩。他对十二世纪的知识界有很大的影响,被称为土林神学的鼻祖。 388 在哲学方面,阿伯拉的重大成就是采纳亚里斯多德的认识论。 与阿伯拉相反的神学是「反辨证学」。领导人物是圣伯尔纳多(1090—1153)。他认为神学必须基于传统,以向圣人们学习而得到神学方面的了解。 在阿伯拉与圣伯尔纳多的学派外,又有一个神学学派,这就是圣微克多·胡格(Victotor of Hugh)。他不但是一位权威神学家,重规传统的神秘者,更是哲学家。他很清楚地指出了理智与信德的关系。他说:认识天主一方面可通过理智,一方面也可通过启示。胡格以两种方式来证明天主的实有:一为内心经验(灵魂感到自己存在,开始认识自己)。它尝到存在,它的存在是由那个自力存在者而来的。另一方面为外在的经验(根据实物的变动性)。 戊:士林神学黄金时代 有许多因素构成士林神学的黄金时代。尤其有两个特殊的因素:大学的兴起和乞丐会的成立。另外是亚里斯多德的思想(他的形而上学、心理学和伦理学)。他的影响不再限于思想方面,而更包括人和世界的道理。 这种新哲学在不同的神学派中有不同的反应,但多多少少受到亚氏的影响。一种反应是坚持卫护奥斯定的传统,如方济学派。 另外一个反应是不接受这种新哲学,这是阿威洛主义(Averoism),此派受到教会的斥责。 第三种反应是接受亚里斯多德的哲学,并综会奥斯定主义和亚里斯多德主义的思想。这派有如道 389 明会派,其代表人物有圣大亚尔伯和圣汤玛斯。 汤玛斯的伟大是在于他发现哲学,并分清理智和信仰、自然和超自然、哲学和神学。他首先宣布理性知识的独立。在汤玛斯的学说中,哲学是独立的,就是说,哲学在它自己的领域内,已足够应付一切。 理智在神学中的任务中是重大的。他给理智指出了三种任务: 1)它应该证明信德的前提。 2)它应该运用有效的证据,证明信德的适宜性。 3)它应该解释反对者的难题:一面解释他们的错误,另一方面维持奥迹的存在。 为了要帮助神学完成这三种任务,需要启示事实和启示真理系统的综合。圣汤玛斯在这系统的综合是超轶绝群的。 方济会派创始者海斯的亚历山大(Alexander of Hales)仍然忠於传统的奥斯定主义。圣文德虽受亚里斯多德的影响,却仍然保存奥斯定的精神,但他偏向霎际方面。他的神学主要观点是神的意志和爱情,以爱为出发点,爱天主是整个的信仰,为此他被称为炽爱圣师。 圣文德认为哲学对神学来说是外在物。 圣文德为司考特(Duns Scot,1266—1308)的意志论打开了一条途径。意志论主张意志高於理智,意志不属於理智。圣扬玛斯承认:在此世伦理领域中,意志强於理智。就是说爱慕天主强於认识天主; 390 可是他坚持:理智本胜於意志,这是司考特所否认的。 己:中世纪晚期 十四世纪是教会一个不幸的时期,尤其是西方大分裂时代对教会的思辨观念和神学造成了一个低潮时代。各学派虽尚生存,但没有产生伟大的神学家。汤玛斯学派有其拥护者,方济学派也有其卫护者。 英人威廉欧肯联合信仰天主和他的意志,并且否认人理智知识的真实性。 这时期神学的主要问题是教会。味得堡的詹姆斯在他的“论管理教友”书中首先论及“教会”。阿意的伯多禄(Peter of Ailly,1350—1420)和若望日尔松(Jean Gerson,1363—1429)卫护大公会议运动的思想:会议高於教宗。 在十五世纪时的文艺复兴时代,强调人文主义。它设法改变巾世纪教育的一种过度的严肃性,而强调自然观察为艺术的泉源。如碧岳二世赞颂自然界的美妙。 柏拉图主义和亚里斯多德主义到了文艺复兴时代又恢复了原来的面貌。 庚: 特利腾大公会议时期 路德和其他宗教改革家给予教会的神学一个很大的冲击。路德抛弃士林哲学的观念而回到圣经,在这里面发现救恩的信讯。他不相信人的理智,而寻求一个以圣经为基础的神学,他以奥斯定的权威为基础,开始他的教会改革。 391 为了当时的需要,教会在特利腾大公会议时注重神学,其方向不仅回到伟大的士林学者时代,更重视圣经和教父学。 这时期的一个新现象是专门神学的兴起,在十三世纪时的学者虽有提及思辨、伦理和灵修神学,但没有分开,现在却分家了。 伦理神学与教义神学在十五世纪下半期分家,到了十六世纪末叶已经普遍,十七世纪中叶,辩护学也与土林和实证神学分道扬镳了。 特利腾大公会议之后的一个世纪,一直到一六一八O年左右,是教会神学伟大的世纪。什么原故呢?因为在解经方面有亚方索萨尔美隆、玛多纳多(Maldonatus)、方济(Francisco de Toledo)。在道明会派有巴能斯、巴尔多禄·墨弟纳(Bartolome de Medina)首次讨论更可靠主义。墨基奥加诺(Melchior Cano)给予现代神学一个方式:从圣经、传统和神学理由去证明某信理。 方济会也有几位著名的神学家,如安德肋·戴味加(Andreas de Vega)、路加·华了(Luke Wadding)。 这时著名的耶稣会的神学家有额我略·华伦西亚(Gregory of Valencia)、加俾厄尔·华斯格(Gabriel Vasquez)等人,尤其是苏亚来斯(Franciso Suarez, 1548-1617),他的神学路线是介于圣汤玛斯和司考特与奥坎之间,苏氏组成了一个新的学说——折衷说(Ecletism)。他为神学的思辨打开了新的途径。他谨慎地效法圣多玛斯,即使在表示新见解时也不例外。 这时期也是神修和奥秘神学的伟大时期。此时有道明会士格陵纳达的路易和味增爵·康登森(Vincent de Contenson),加尔默罗会有圣女大德兰和圣十字若望;方济会有伯多禄·亚刚达拉 392 (S.Peter of Alcantara)。耶稣会有阿华来士·戴巴士(Alvarez de Paz)和路易·拉布安代(luis la puento)。 在伦理神学方面,著名神学家有扬玛斯·桑柴斯(Tomas Sanchez)、安多尼·戴亚那(Antonio Diana)、和道明会土味增爵巴伦(Vincent Baron)。 在历史神学方面,主要的著作以戴尼斯伯达(Petanius, d.1652)和路易扬马新(Louts Thomassin, d.1695)为最著名。伯达被称为信理神学历史之父,因他解释教理的发展史。 辛:神学的衰落 十七和十八世纪是神学衰退时代,这大概受到杨森主义、法国主义、和费布罗尼主义(Febronianism)的影响。 这时神学的发展史是在解释圣汤玛斯的「神学大全」。一六八O年左右,包括实证、士林和争论神学的手册。这开辟了新神学的途径,它采取了加诺的方式:即包括论题,从权威上(圣经、传统和教会方献)加以证明,以及结论。神学这种倾向建立一种系统。 这时期牧灵神学也诞生了,教史也成为一项独立的学问,信理神学成为一种实际的科学。 壬:神学的复兴 十九和廿世纪之交是神学复兴时期,其重要的因素之一是英国的纽曼枢机,他重新强调教会的权威,不仅领导神学家们反对这种偏差,更给人们一些积极的指导。 393 在德国的士比根神学院领导这种复兴运动。这学派的创始者是莫勒J.A.Möbler d.1838)。他重新发掘以往的思想,即以教父的传统和中世纪士林学者的道理,得到历史和其发展的意义。 在额我略十六世和碧岳九世时代,教会以信仰和理性、自然和超自然来回覆理性主义的问题。当代一个特殊的是辩护学的发展,此外是有关教会与政府的问题。同时可看到辨证神学、圣经解释、教父学和历史学的发展。 义大利的汤玛斯学派的复兴是主要的推动神学者,此外一八五O年CiviltCà cattlica杂志的成立对神学的复兴扮演重要的角色。一八五四年,碧岳九世奠定圣母玛利亚无染原罪的信理使神学再达到它的高潮,及至梵一时代也澄清了信仰与理性的关系。 良十三世(1878—1903)恢复汤玛斯主义而称之为「普世圣师」。这种新的汤玛斯主义不仅是恢复思辨神学,更是历史方面汤玛斯和士林学派。他提倡圣经研究和打开梵蒂冈档案为历史的研究,是鼓励人们研究教会科学。他的社会通谕「新事物」是教会社会道理的开始。 此时著名的神学家有谷恩(J.Kuhn)、克利(H.Klee)、格利根(J.Kleutgen)、邓辛格(H.Denzinger d.1883)。以教会信理选集为名,史本(M.Scheeben)。在伦理神学方面有黎谷尔(Lehmkuhl d.1918)和诺尔定(H.Noldin d.1922)。在教史方面有海费莱(Hefele d.1893)、冯克(Funk d.1907)。在教父学方面有米尼(J.Migne d.1875),米氏编写两大部希腊和拉丁教父的著作。 394 癸:梵二时代 一九一八二年,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召开梵二大公会议,给教会带来一个新的精神(Aggiornamento);而这种新的精神的确影响了教会内部的各方面。 在神学方面也有不同之处,这不是说与以往的神学脱节,而是重整它原有的面貌。梵二的神学与前不同的是:「以天主圣言及圣传为永久的根基,从而得以坚强稳固,常保青春。而在信德的光照之下,去探讨一切隐藏在基督奥迹中的真理」(启示24) 除了以圣经解释神学外,更以科学、历史和哲学方面加以研究。这正如现代宪章所说的:「最近在科学、历史和哲学方面的研究和发现,引起了新的问题而影响我们的生活,并要求神学方面新的探索。尤有进者,神学家们在神学的固有方法和条件之内,应不断寻求更为适当的方法,好把教义传达给同时代的人」(现代67条)。 &nb, sp; 梵二之前,多数的神学家认为,神学是公认的知识,可世代相传而不必顾及人的生活变迁所产生的影响。但自梵二以来,教会神学家们感觉已不再有这一套公认的知识。因为在现代的社会中,其中任何观点都不会永久不变。「现代人的社会及文化生活情形,有了深远的改变,使我们可说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个新的纪元」(现代54条)。 现代神学的发展是使「向人启示人之为人及其崇高的使命……因为天主降生成人,在某程度内,与人人结合在一起……这一切不独对基督徒有效,凡圣宠以无形方式工作于其心内的所有善意人士,为他们亦有效。」(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22条) 395 结 论 由上可知,教会的神学首先是由希腊的观念得来,进一步深论教会神学的发展。其发展不外是:在各种机会中找到天主可体验到天主的存在,这就是神学主要的发展。 在建设中国教会的构想中,我们希望能以我国的传统文化的方式来寻求天主和经验到天主的存在。这虽有困难,但是仍该朝此方向前进。 3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