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辅仁大学神学论集 第53号

司 铎 灵 修


 

 

甘易逢著

陈宽薇译

    过去十年,我们在基督教和天主教内,都可以看到灵修的再发现。历代以来,几乎都是只从工作和行动上来看使徒事业。在这样的观点之下,自然会强调司铎的圣统性和服务性。但是渐渐的,我们必须承认既非工作,也不是机构组织或灵牧论文,能够培养真正的基督徒。堂区神父能够通传给信友的,只是那些在灵修生活所培养的,也就是说为灵性活力所推动,从他们自己基督徒生活的深处所放射出来的东西。

    大家的兴趣似乎也渐渐脱离推理性的神学,而向灵修集中。因此,我们看到对基督徒生活之内涵的再认识?愈来愈不以行动或一种思想来界定它,而更趋向集合两者的「灵修」。

    只有一个天主、一个主、一个神,但是灵修却有很多种,全都是圣神在基督徒内的特有行动。有先知神思、使徒、导师以及许多其它神恩。每一种神恩,都是天主的赠予,各有它相对的灵修;每种灵修,一方面以相对的神恩为依据;另一方面则以所活动的环境为依据。

所以,每一种灵修都栽植在基督徒生活的灵性活力中,同时又为文化所浸染。这里所说的文化,主要是指它深厚的根基。我们并不需要长篇引述,以坚持生长在佛学环境中的司铎,与出自儒家环境的司铎,一定具有不同的灵修。灵修中的毫厘差异,它的原因是很多的。我们仅在此解答一般性司铎灵修中的难题,但着眼点是在东亚。大胆触及这样一个主题,难免有梦想之嫌,不过这样的遐思也能开拓新眼界。

419

        教会内的司铎灵修

    我们每一位司铎,在教会内都有自己的地位;虽说全体信友都是「祭司」,但是平信友的祭司身分与神父们的毕竟不同。任何一位,如果要将两者简化为同一种灵修,到后来他自己就分不清自己是谁了。

「祭司」是指在教会内,领受一项特别职权的人。当然,我们这里是针对神父所说的,用在主教身上更为恰当,他们所领受的是完整的祭司品位。这份职权是圣事性和牧灵性的服务,包含教化信友,引导他们经由圣事,共享基督生命的真蕴。这是基督徒奥迹的真像,忽略了它也就不再是基督的门徒了。基督愿意借着特选的人,以特有的方式继续他的中介任务。

    基督徒的祭司,其要点是取自基督的祭司形象,不是其它宗教的祭司形象。基督徒祭司,不应取法道教中的道士形象,或佛教中的法师形象。但无论如何,在具体文化中,祭司的灵修,不可能不受当代文化大师们的影响,而这些大师们又受了先贤们代代相传的影响。所以,基督徒的祭司是既附着教会内,又与人类社会的各不同文化和宗教相系的。

虽然说神父与平信友的祭司身分不同,但是我们不能将它们分离,更不可将两者对立。Paul Evdokimov说得好:「每一项职务,每一层圣统性品位,都是在教会之内作用,总不可能在它之上或超过它而作用之,因为每一职务牵引出其它职务,彼此相互共存。祝圣的祭司与平信友祭司,两者相对立,是不可思议的事,因为全体基督徒是同一身体的肢体。主教团确保宗徒使命的继续流传,以便将人们变成信友、兄弟姊妹,进而使天主的子民成为祭司的王国、皇家的祭司……」1

420

    所以,祭司的灵修必须包括这样的基本透视,即「实际上世界尚未隶属基督,而平信友的祭司身分就因此发生作用。平信友的地位是既在教会内,又在世界中」2。那么,神父的祭司身分,经由平信友的祭司身分而得以完成二位神父的灵修,必须带有这基本的特征,而让自己回到人类环境中。他不可以毫不考虑自己与平信友的关系,以及他们与世界和人类状况的关系,而擅取立法的权力。

    危险在于所有的职务都趋于自行独立,与平信友分开3。因此,我们务必经常注意祭司职务,与教会整体以及天主子民之间的关系。

    梵二「司铎职务与生活法令」中指出,司铎的首要职务,是服务圣道,但还有两项是同等重要的,即他的圣事性和灵牧性的角色。这样,司铎职务是三等分的,司铎灵修也就从这三项职务中吐出芬芳,而赋与这灵修生气和活力的神,必须是基督之神。基督本人既是最完美的「言」,也是此言的服务者;他既由父爱所生,又成为这爱的圣事,尤其是在圣体内,他既是永恒的牧者,又在我们中作了为群羊牺牲性命的善牧。我们若置身基督的心态与自我意识中,便是回到了司铎灵修的泉源。

        司铎与文化

圣保禄比任何人都清楚宣讲圣言的紧急性,在他来说,「传福音,原没什么可夸耀的……我是奉命去传,我若不传福音就有祸了」(格前九16)他给罗马人所写的信上说:「信仰是从听信息而来的,而听信息是从传扬基督而来」(罗十14)。唤醒信仰,宣讲是必须的。凡呼喊主的圣名的,必定得救,「但是,他们没有信他,怎能呼求他呢?没有听信息,又怎能信他呢?信息未经传报,怎能听他呢?」(罗十14)。

421

    这就是宣讲圣言之紧急性的根本所在。子是天主之言,这“言”是非说出来不可的,而说这言时,是对具体的人说的,而他们各有其固有文化。因此,圣言的服务者,必须懂得在他传播圣言的具体文化中所用的教授法,全球的学校是非常相同的。这句话在传授科学方面也许可以讲得过去(但也不是不证自明)。但是,信仰的输送,是必须触及人们日常生活,甚至深入心灵底层,那麽,教授的方法,在中国和非洲就不可相同了。在这里我们必须注意到中国几千年来的教育经验,以及对先贤遗教的反覆背诵;而在非洲那边,我相信必须用另一种传授和启发的方法,来配合他们古老的传统。虽说孔子已被中共排斥,但是长远的教化已使儒教在中国盖上了永久的标记,就连毛泽东主义,虽然反对这位先师,还是踏在他的脚印上,只是脚步过重了一点罢了。中庸首章的话,可以概括儒教传统:“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为教”。

    当然,在教会所接触的各国各地,创造全新的司铎灵修,以配合不同的文化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必须体会到:历代所出现的司铎形像,都是由地方上的习惯和传统中产生的,因为基督并没有留下司铎的“模型”。

    所以,我们势必按照文化与宗教,谈论不同形态的司铎灵修。那麽,也就需要认清,基督之纪元出现时,他以新宗教的大祭司姿态出现,所造成的改变,甚至革命。这位大祭司和犹太社会的祭司截然不同。

希伯来书信是最符合我们的主题的新约作品。这书信的作者,使我们知道从犹太的祭司观,到基督徒祭司观之间,在神学、灵修和礼仪上的进展。该书信所强调的一点颇值得注意:“如果说基督的死亡、使她享有大祭司的光荣,那因为这死对天主是孝顺地服从,以兄弟之情与人类结音”3

422

成为一位祭司,基督必须「在各方面和弟兄们相同」,这就是书信中明言的:「他必须在各方面和他的弟兄们相同,在天主面前作仁慈而可靠的祭司,使人的罪得到赦免。由于他亲自经验过考验、受折磨的痛苦,他现在才能够帮助那些受考验的人」(希二17-184

    每一位神父也必须这样,不论身处何方,他的地方化应该使他在各方面都和「弟兄们相同」,这一点要求他的灵修基础,深植耶稣圣心和当地文化的内层。基督在各方面和弟兄们相同,所以,每位神父也要变成和周遭的人相同。这才是一位「中介者」。这种相同不是外在的一致,而是内心的同化,像基督那样;除了罪以外,他全都和我们一样。这一点应是司铎灵修的基要点。

        司铎的形象

    基督的祭司身分,既不能用犹太宗教的规范表示,同样也不能和其它宗教的祭司,或贤哲大师等同化。人类的任河一种智慧,都是走向新启示的基地,这话似乎是合理的。但是,不论人们所崇拜的大师有多么了不起,他们的智慧须都从启示的观点加以衡量,任何启示是随着对基督的接受和认识,渐趋宽广而明朗的。基督固然声称不是来废除法律,而是来完成,但他不断的坚持,他带来的信息包含两方面,一是进行、一是终了。这也就是本地化的命运。基督带来持续与终了。

基督徒信息之所以新颖,在于基督本人,而不只是他的话。如今,这信息必须在每一文化中唤起它潜在内涵的涌现,使它们绽放基督徒的活力。所以,基督徒生活的本地化,是一种适应和插入,另方面又是蜕变与催化。因此,一位司铎,圣言的服务者必须认清,这「圣言」是天主,而不是人,没有一种文化能够提供一个符合基督要求的完美祭司模式。犹太宗教也同样不能,虽然他们是特选的。

423

    至圣先师孔子——每位司铎实都应该是位大师——本人一定承认这点,他之所以不谈神明的奥秘,就是因为他不知道要怎样说。反过来说,如果基督谈论了,那是因为他自信知道这些事,而且能设法介绍它们。为了使问题的重点更为清楚起见,我们可以说实在需要受灵感推动的先知们,写出「致中国人书信」、「致印度人书信」、「致日本人书信」,帮助他们把握新祭司的涵义,进而明了各自不同的灵修形态。

    根据福音的记载,基督根本从未以自己为「祭司」(按我们今日所了解的意义),也没有按犹太的形态以自己为「祭司」。在同时代的人心目中,尤其是在犹太宗教中有地位者的眼中,他只是二个俗人,却僭取篡夺来的权力。所以,法利塞人才要他提出证据,表明他是天主所派遣的。按犹太传统,祭司是与众分离的,鹤立鸡群对神礼拜的。基督也是与众不同的,但是却不与人类分离,他深知他们的苦楚。

    司铎行使职务时的危险,是与信友保持一段距离,而以大祭司自居,就像一位士大夫。对所有拥有权势的神父,在所有人类社会中都有粗似的危险在等待着他们。到了这里,再走向一律规则化,一切由个人决定,就只剩下很小的一步了。任何一种本地化都在冒险,就是因为接受一种文化的优长时,也吸收了它所短缺的一面。

在阶级分明制度及阶级严谨的社会里,神父绝对不会找不到极易模仿的形象。家族社会中的「父亲」形象,也能成为司铎的「父性」模式,但这并不完全符合基督的教诲。在一个社会中,父亲的形象若是相当严肃而陌生的,那么,生活其中的神父,在未以司铎灵修的其它因素修正它之前,就套用

424

这模式是不适宜的。东方的传统里,有多种类形的祭司和修道者。我不会劝人模仿巫师,输送神力扮演治疗者的角色,这等于歪曲了基督留在教会内的圣事性功能。一位神父清楚知道,自己在这方面领受了一些特殊能力,而这能力与巫师、魔师的法力不同,这样的认识是很适宜的。今日教会内,很多信友和神父,都梦想拥有特殊能力,似乎那就是既主要且正确的圣神标记。我们切莫忘记,七十二位门徒传教归来时耶稣的反应;他静静的听,我相信有些门徒一定颇为嚣张得意。耶稣听完后略带幽默的说:「我看见撒殚如闪电般从天跌下」,然后又说:「我已经授给你们权柄,使你们践踏在蛇蝎上,并能制伏仇敌的一切势力,没有什么能伤害你们。但是,不要因为魔鬼屈服于你们而高兴,你们应该一局兴的,是你们的名字已经登记在天上了」(路十18-20)。

在所有的宗教、文化和各家师门中,多少都能找到像耶稣那样的祭司形象,但是这些形象都必须加以改变和超越。我们在真正的印度教、佛教和其它宗教地区,可以看到令人尊重的祭司或修道者。利玛窦会以西方学者的姿态自居,那是因为他要尽力呈现基督宗教中的祭司形象;后来便不穿僧服,不作洋和尚状了,那是因为他最后认清的这形象,也就是他身边人早就有的形象,并不能作为他要传递的基督徒祭司的支柱。在印度,De Nobili神父将自己变成当地的托钴僧;我们也听说过一些隐修神父,按照当地隐修者的方式生活。这种种神父形态都能有利的取代士大夫神父、大老板或总经理形的神父形态。这一方面的本地化工作,我们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不过,全球各国都在做这方面的尝试。例如工人神父,确实为司铎灵修开启新的路径,其它有勇气作开路先锋的神父们,也同样功不可没。

425

        一种「东方」灵修

    如果全球各地的司铎灵修,都能以同一方式表达,那么,我们谈起来就实际多了,而罗马也就可以遥控自如了。但当我们进入梵二精神时,这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我们不要忘了,教会正迈入它历史的第三时代;就像拉内日(Karl Rahner)神父所说的:「从神学上说,教会的历史有三大时代。第三时代刚开始,并在梵二大公会议中正式展现。第一时代是短暂的犹太基督徒时期,第二时代是教会走进另一种不同的文化地区,即希腊与欧洲的文化与文明;第三时代教会的生活环境,实际上是全球。这三个时期指出三项主要而不同的基督精神及宣讲此精神的基本情势」5

    以拉内神父的看法,保禄向外邦人的宣讲,「在教会历史中,开创了一个新时期,他不是将犹太的基督徒生活外销给侨居外乡的犹太人,而是与历史性的耶稣相连,并在外乡土地上生长的基督徒生活。我知道我说的话模糊不清,但我认为困难也就正出在由犹太基督徒生活,转变为外邦人的基督徒生活,这中间牵涉到神学问题,这些问题绝不像我们所想的那么简单……」(Ibid P721)。

我们可以这么说:梵二大公会议以后教会已正式进入它历史的第三时期,它已是足迹遍   全球。正像拉内神父所说的:「梵二大公会议,正在摸索寻求认同,寻求普世性教会的第一个正式的自我实现」(Ibid P717)。按照拉内神父的意思,教会演变为「普世性」的新经验,将为它带来一些后果。它们和犹太基督徒教会,在转为外邦人的教会时的情形类似。唯有历史能说明,教会扩充至普世性范畴,对基督徒的神学和灵修究竟有何意义。我们知道会有大的改变,但却说不出将是怎么个样子。

426

在这曙光初露的新时期,我们先来看看基督徒生活的核心发展,真正的神学反省随後跟进。因此,我们先看昕兴起的,与西方进口的传统灵修相异的灵修形态。一九七八年十一月,亚洲主教们在加尔各答开会,以“祈祷”作为大会主题。他们会议的最後宣言,为普世教会是一项重要文件。它宣布了教会官方已觉察到,在亚洲教会中,一般基督思想及司铎灵修在漫长本位化的过程中,已进入一个新阶段。

文件中列举原则,至于实际果资则需由每个基督徒团体,和每位神父自己去摘取。在Briefer Version of Final Statement的第八节「本位化」中,我们看到:「我们各地方教会的祈祷生活,应该吸收各民族的富藏;这些富藏是给于基督作为产业的。其中特别是我们大师所发扬的某些厂视方式,在形成我们文化传统中,扮演了重要而令人起敬的角色。圣神正领导着亚洲教会,将我们传统的祈祷和敬礼中最精华的部分与基督徒的宝藏汇合为一」6

    到达这样的汇会,需要长久时间,所有信友都必须认清自己的角色。首先,这不是神学家的工作,而是整个教会的工作。但是,在这些地方教会中,主教和神父肩负最重的职责,因为由于特殊的原因,他们是基督的执行人。他们必须比其它的人更是祈祷之人。亚洲主教们在加尔各答所作的宣言,最主要是对他们自己和他们的神父说的

文件中指出:「亚洲对正确的基督徒灵修,能有很大的贡献:已有丰富发展的身、魂灵台一的祈祷,,潜入内心的祈祷;克己苦行的传统;古老的东方宗教所拥有的观照之道;其它简朴的祷告,以及一般百姓信仰和虔诚的表达, 一些人的心灵平日就是倾向天主的。这是亚洲献给教会的祈祷礼物」(ibid.)

427

    首先出现的问题就是地方性的传统。事情并不在于塑造自己,使和旧传统相符,使它们重获活力。当然,这是对本位化和寻根的最糟的懂法。因为所有的本位化和文化复兴运动都应有的特征是,一面重新发现传统的精神所在,另一方面不断适应目前情况。

    如果以道家、释家或儒家的模式来重塑基督徒司铎的形象,简直是荒谬。其实,基督徒司铎的形象,历经多世纪文化的影响,已经有很大的改变。一位来自亚洲的基督徒司铎,实在不需要维持从西方进口的生活形态。他必须籍每一文化中已有代表上主之人的形象作适度的适应。

        一项基本的灵修

    司铎是从信友中选出来,代表他们奉献祷告与牺牲的。我们都知道有哪些陷阱在等待着那些从百姓中选出,享有特殊权力和知识的人。他们很容易忘记自己是从队伍中升上来的;反而假借蒙召管理天主的教会之名,变成独裁者。灵性方面的权力,同样可以变成现世各权力的根源上加行使便破坏了主耶稣所留下的理想司铎。仗恃着文化,一位神父可以自炫为大法师、士大夫或精神领柚,以拨用信友的轻易信任,来堆集自己的财富。

    我们都有妄用司铎职权的危险。所以,我们必须回到最基础的灵修,这样,不论在那里,都能从内心涌现一个基督的祭司的生活。

如果司铎必须教信友们祈祷—那么,他自己的祈祷就不应该是离群的,而是真真实实与信友的祈祷合为一体的。这样的祈祷,它的灵感和力量,来自司铎与信友团体日常相处的关系。保禄就是这样教他的信友们祈祷,即是在基督内,借着基督、将自己的生活和天主的生活相合。保禄的整个灵修经验,

428

在每个信友生活的具体环境中,作不断的再认识。他没有编写一本祈祷手册;但他为他们示范,如何在实际状况中与天主建立关系,藉此而教给了他们祈祷的要诀。在以上所引述的文章中,拉内神父说明教会从保禄开始,走出了犹太基督徒的世界,而这是非比寻常的一大步。假使保禄一直在犹太基督徒环境里生活,一定会另有一种司铎方式。如今教会已进入普世层面,同样问题也再次兴起。当然,我们并不是意谓着「切断」,但往前跨一步是必要的,东亚和非洲都要各按其环境迈步。

    如果神父们明了目前正在成形的新现象,便会对含苞待放的司铎灵修开放,圣神也正透过多种文化在邀请他们。这种灵修将是水乳交融般,含有各民族,各文化的精萃,那都是梵二邀请我们去欣赏喜爱的。如果在这方面,我们追随保禄的足迹,必将越来越相似主耶稣:他本是天主圣言,却跑来看看如何能以人的生活,将他和父的关系活龙活现的显示出来。希伯来书信中告诉我们:「他虽然是天主子,却由所受的苦难,学习了服从」(五8)。这就是一位神父,一位懂得体认痛苦、焦虑、凄惨的人,如果他真要肯似基督,必须经验这一切。正如所引述的希伯来书信中的话,基督必须使自己在各方面都和人相似,才能做他们的大祭司。「他必须在各方面和他的弟兄相似,才能成为天人之间,仁慈而可信任的大祭司,洗去人们的罪污」7

重要的倒不是说神父应该成为专业祈祷的使使者:—如果我可以这么说——,因为任何人,多下点工夫都可能做到这点的。但是,他必须在每日生活中,再去发掘基督对天父、对人类的深入态度。这样,神父不会只是一位被请去为亡者献祭,为新人祝福的祭司,而将是周遭人,在天人和人人关系中的楷模。如此一来,神父才真能帮助信友,在日常生活中重获天人意识——不是抽象的生活,而是在具体国家与文化中的生活。如果一位神父认清了这理想,他就变成了圣神的中介,帮助信友去解释

429

一切生活中的遭遇。他借着交付给他的父性能力呈现了天父,借着启示子的话呈现了子;他藉圣神的恩宠变成一个为人们的痛苦和喜乐带来意义的人。因此,司铎的基本灵修,在人类的每一伟大传统中,都有它特别的芬芳。任何人只要对东方教会的圣职人贝有少许的认识,便可知道司铎灵修可以在每个文化环境中别具韵味了。

        司铎、天国的标记与证明

    司铎应该是一位对无形现实极度敏锐的人。问题就在于我们已经将那些现实,「澄清」得失去了它们的神圣特征。在很多人看来,司铎只是一种职务,其实它是一件奥迹,是一件圣事。所以,不仅晋铎典礼是一件圣事,一位司铎的一生必须成为一件圣事。一位司铎应该是人与神之关系上的一件圣事,这一层应贯穿他整个人和全部生活。希伯来书信中将一些话放进基督日里,说给天父听,就是在告诉我们这一点:「牺牲与素祭已非你所要,却给我预备了一个身体三……」(十5)。基督不是到世界上来奉献牺牲和祭品,而是在人的生涯中,将自己作为一个完全给与天主和弟兄们的人。身为司铎的基督与人们的关系,由Vanhoye神父的一句话完全表达出来了:「基督在同一和唯一的事迹里,完全宣践了他与人的结合,降到他们的痛苦深渊中;另一方面,以他的哀求和委顺,已将天主的超凡行动带进那深渊,因此,在他内创造了一个新人,完全与天父相会,并有益于邻人」8

问题在于很多人,认为天国是现世的东西,它能够像人类社会这样组织起来的。的确,我们可以,甚至应该让教会有它的架构,因为它是人所组成的!不过,在人类社会,权力总想崭露头角的。其实,天主的国在于天主统辖人心,就像只会统辖基督的心那样。这天国只有在基督身上完全实现了。

430

他对亲近他的人不断重复的说:「你离天国很近了」,或者「天主的国近了」。在他的母亲玛利亚身上!籍着独一的恩宠,天国实现了,她的确和她的儿子一起进入天国。

至于我们,则是朝着那美妙之境前进。而司铎应该是天国临近,和它的实现的证人。天国已从各方临近了—它从大地的每一角落升起,它比教会向世界展开之始时来得更真实……或者更应说它比天国在星空之下诞生时更为真实。

我倒希望看到日后的司铎形象能百花齐放。目前只如晨曦初现,含苞待放呢!万物有灵论(animism)的信仰者常强烈地表现了他们对奥秘的深刻意义。为何不能盼望司铎按自己的信仰把对奥秘的意识灵性化而传行至后代呢?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应该退回到某些文化中仍旧保存着的万物有灵论,但是,我们必须取用其中神圣的一面,这是非常重要的。这也就是我们这些负有唤醒他人对神明意识之责的人所缺少的;我指的是觉察受造界之神圣性的能力。我们知道伟大的基督徒神秘学家,他们有这股深沉的神圣与奥秘感,也懂得日益使之加深,可是,人们却视他们为离群的生命体……

如果司铎辨明了自己的角色,是人与创造者之间一切关系的启示者和开创者,那么,实践梵二「司铎生活与职务法令」中的期望就容易多了!它所描述的司铎就是天主在世间的明证。

问题并不在于变成苦行者!或是某种宗教中的司礼者,但是,我们必须尽一生的努力去追寻天主.为自己的宗教上献出其它大师为他们的宗教所贡献的种种。这样,我们就会发现有多少种不同作神父的方式。有人显示天主的父性,有人只是简单地与兄弟姊妹相处,让人体会天主在他们之中,这两者的(灵修)是有很大的差异的。我们不要忘记,基督与他当代的人很亲近地生活在一起。他从来没有像经师和法利塞人那样,与百姓保持距离。基督留下的「模式」不能重现,这「模式」是来自内

431

在的基本原型,必须以不同的形态表彰它。因此,让基督之神继续不断在教会内作用吧!罗马式的神父形象绝不是做神父的唯一方式,还有别的许许多多的方式。在此回想一下Paul Evdo kimov的原则,可能是有用的:「基督的神圣职务,借着平信友在历史中进行,它是一项积极的末世职务,准备世界迎接末日」9。这话帮助我们从整个救援计划及它和民族文化的关系中,看司铎灵修,因为毕竟是信支团体比神父更浸润于文化和日常习俗中。

        传统与进步

    一谈到本位化这类问题,很多人便会反对,因为他们似乎看到考古学中的幽灵出现。其实,回到根源上,并不是要和过去的一致,而是让那给予古老文化活力的动力,来到我们身上。当然,在这样的流转中,总会为我们带来一些古董,但那并不是重要的。

    所以,传统文化中没有一种祭司形象能完全满足基督徒祭司的形象。这形象是和基督本人相贴合的,由于他是一位祭司,而没有祭司的形象。他们按照默基瑟德——他无父又无母——的品位,称基督为祭司,是要让我们明白,他不属于犹太宗教的祭司行列,他永为祭司。正是基督这种超文化,超现世的祭司特征,可以随时代与文化之不同而形成千万种形态。司铎的身分越被定型在固定模式里,他越应警觉到它的相对性,它不可能永远是一样的,它势必转向另一种形式。可是,神父们常会有相反的反应,即设法将某种相对性,使其绝对化。

一位神父可以选择修炼放弃现世一切事物的美德,做一个灵性世界的证人;他可以被尊为祈祷的人,承受了天主赐予的深奥智慧;他也可以被视为像儒家、佛家、道家传统中的智者。

432

    任何宗教的信友,对天人之间的中介者所拥有的能力,是很敏感的,我们不可以排斥祭司身分中的这一面。不论我们喜欢与否,信友们都指望他们的牧人享有某些圣事性的能力……一位司铎为什么不能做当地的圣人呢?唯一的难题是选择作什么样子的圣人。

    我知道,这样的本地化说来容易,做起来可不简单。但适应目前的文化,这是无论如何要做的事,那么为什么不作刻意的努力,在「羊群的模范」(伯前五3)的思想下,将基督徒司铎的实际情形真正本位化呢?我们的羊群是完全浸润在今日的世界和文化里,神父必须成为信友的内在模范。所有的信友,和组会这个社会的其它人士一样,度的完全是人类社会的生活。

        做司铎的勇气

    一位神父认清他应该是怎么样的人后,需要勇气去实践。躲避自己的司铎身分,有两条路子:一是自抬身价,高居信友之上,远离人类团体;二是拒绝「与众不同」,一心只要和其它人完全一样。他假藉大家在一起之名,让自己像其它人一样。这样一来,他有一种不是高居别人之上的满足感。可是,如果一个人忽略了他之所以和别人一样的目的,是要唤醒别人,辨认那超越我们却又实在深植生活中的现实,那么,他又不是他所应是的样子了。

当然,一定有一种适合于神父的做人之道,就是基督所示范之道,朋友与朋友相处之道。当所有的特权都被夺去,神父和每个人一样,就只是个人,像中国大陆上几百名神父那样时,神父还有什么呢?无!真的无;但也是全有!他拥有惊人的能力,使他随即明白善良、诚实、自由的具体化,让他变成「为所有人」的人,无限量的了解他人,但却无能妥协或阿谀奉承。

433

    如果一位神父认清他所接受的祝圣,自会懂得这个祝圣不是使他离群,而是使他像基督」俭,做一个完人。当然,他将常是一个罪人,但假如他从人性的角度,而不从尊严、权力的角度、看自己司铎的身分,便比较容易被视为另一位基督。我听说的话,早已有很多人说过了,在此重复,同时将这一点,作为司铎灵修的核心,或许还是有用的。

    我情不自禁又要回到希伯来书信,它在基督身上给司铎下定义:「我们所有的,不是不能同情我们弱点的大祭可,而是一位在各方面与我们相似,受过考验的,只是没有罪过」(四15)。在人类的各种情况中,司铎都应该是一位安慰者和中介人。这样,为他来说,作圣事的分施者!或祈祷的管理者就不是首要的了。他本人势必成为整个基督徒人生的圣事,就像基督会经做过的,如今仍旧不变。

    如果司铎身分真是人所生活的一种现实,而不仅是一项职务,那么,必须要有司铎灵修……司铎灵修之所以真实,就是因为司铎身分实在触及人生全部现资直到存有的最深处。这样的态度看司铎身分,会使某些人可能感到奇怪……其实,这个观点破碎了纯职务性的司铎观,而视之为一种生活和存有的方式,和基督所做的一样。这个理想,凝聚在人性的最深层,而在带有地方文化色彩的灵修中表露。这理想是单纯的:肯似基督;像保禄所做的一样,经由他并借着秘而生活。

为了将司铎灵修置于照亮我们的途径的末世观念中,要回想一下Paul Evdo kimov的话,是有利的:「在末世,最终极的基督徒职务,基督徒的希望,有赖于信友的祭司身分」面基督的「终结」是世界的得救,也就是说,全人类在基督之光和基督的恩宠中,走向真宣的人生。当我们这样思想时、上述引言就变得清楚了。

注:

    1 Paul Evdo kimovLa femme et le salut du mondeDesclée de Brouwer1978p104

    2 Ibidp105

    3 Albert Vanhoye Prêtres anciePrêtres nonveau,le Nouveau Testament, Paris, Ed .du Seuil, p. 100

    4 Ibidp87

    5 Karal Rahner, “Notes towards a Fundation The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Vatican II, ”intheological studies,40(1979) 721

    6 EABC PapersNo13Prayer-The life of the Church of Asia, p.35

    7 AVanhoye,opcitP104

    8 Ibidp160

    9 PEvdokimovopcitp106

10 Ibidp113

本文文译自Yves RaguinS.J.,Priestly Spirituality, East Asia Pastoral ReviewXVlll19818093

435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