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辅仁大学神学论集 第54号

天主在第七天「安息」


 

 

R.Arulappa 著 韵立 译

    ——由起初,天主就召叫我们在他内追寻永恒的安息。到了第七天,天主造物的工程已完成,就在第七天安息,停止了所作的一切工程。天主祝福了第七天,定为圣日,因为这一天,天主停止了他所行的一切创造工作(创二2-3)。

    天主的这个「安息」究竟有何意义?为何它需要这样的安息?他真的需要六天来创造世界吗?

    创一6-31似乎暗示天主真的需要里六天来完成的创造工程。但是事上并不如此:很显然,不论世界是由天主直接创造的,或如某些人所说,是经过演化历程发展而成的,都不可能是六天完成的。

    如果世界的创造是出于天主的直接行动,因而假设天主的作为需要数天或几个钟头才产生效果,这种说法真是荒谬。从木质上看,天主是全能的,不需要任何时间,瞬息就可产生效果。如果世界不是出自天主直接的创造,就必须经过一段很长时期的缓慢演化历程才能完成,决没有一个东西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六天)内演化完成。

    关于六天,人们提出过几种不同的解释。但是也许下列说法最恰当吧!

圣经是写给人人都能读的一本书,无论聪明的、受过高等教育的或思想单纯的,人人都能读懂。它也是为当时的人,并按他们可理解的方式写成的。为此,作者脑中所想的,必定是当时老百姓的言语、他们特有的能力、他们有限的词汇以及他们的生活背景、习惯、态度,而且用他们惯用的表达方式写出。

—519—

用以表达「幸福」图像的词句

这本书是特别为希伯来人写的,所用的也是希伯来文。希伯来文几乎没有直接表达抽象观念的方法,如果作者想表达抽象观念,只有应用一些具有图像意义的词句。在这一点上,以色列民族是专家。

圣经作者找到了一些具有意义的词句,以象徵的手法表达出人生最大的问题:人们愿意找到真实而永恒的幸福,但是这个愿望似乎永远无法达成。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民族,人们对这愿望都显出其无限的饥渴,他们都尽了一切力量为此努力,可是,结果仍然得不到平安和幸福。明显地,圣经作者很关心人类心灵中的这一无法圆满解决的困惑。于是,他利用了天主那得到的特别帮助,提出正确的答案。他的想法在奥斯定著名的话中表达出来了:「上主,你创造了我们,是为了你自己;除非安歇在祝内,我们的心永远无法安息。」圣经作者对这个无法圆满解答的问题,提出了天主自己的解答——幸福就是天主自己的幸福:亦即天主的「安息」——一种永远不会受到打扰的宁静生活状态!

    作者愿意以具有图像意义的词句来解释这个观点。所以,他把天主描绘成一个工匠,不过,这个工匠与其他需要不断工作才行的工匠不一样,他只工作了一个很短时期,就停工休息了。事实上,天主不需要任何休息,本身已是完美而永恒的安息了。所以,上述的描写只是一个「图像」,为帮助人了解人需要做什么,才能达到这种安息。这具有图像意义的词句,愿意告诉人:人必须在地球上辛苦工作一个短时期(六天),而在第七天安息(以后永远)。

「七」,按希伯来人的想法,是表示完全而圆满的意思。在第七天安息,表示完全而圆满的时刻

—520—

来到以前,人必须劳苦工作,如此,当第七天来到时,他就可以有一个完全而圆满的安息和幸福了。

这「工作」是什么

    在最初无罪状态的时候,工作是给人愉快并令人保持健康的一项天职;而不像现在,人已丧失了无罪本质,工作就成了一种「处罚」(创三F)。现在,男人和女人都必须努力工作,以致「汗流满面」;他们必须每天如此工作,因为大地受到了诅咒,不容易结出果实。不过,天主不愿意人无终止地工作,而不知「安息」。这三安息是人接受最终真正永恒安息的准备,天主已给每个人预定好他该安息的时刻了。

    一个星期工作六天以后,休息能给人机会想想这个世界以外的一切真理,也能给人平静的时间去朝拜自己的创造主,默想祂,并注意灵魂的神修需要。这就是「大安息」的「准备,天天愿意每个人在他现世生命结束后,都能获得这「大安息」。

    如果我们把这种「安息」的观念默存在心中,我们才能了解为什么十诫如此强调安息日(出二十8-11)。因此,「天主祝福了安息日,并订为圣日。」遵守安息日的目的是要使人也能「祝圣」安息日,正如天主在历史的开端时所做的一样。所以,真正祝圣安息日的方式,一定不只是身体上的休息,也应把时间用于预备得到在天主内最后的安息。这种安息的幸福是人们热切渴望得到的。

努力工作六天

天主在给人第七日应该安息的命令以前,训练自己所选的人,教给他们如何全心全意的喜欢这个

—521—

他所给的安息。

    为达到这个目的,他使以色列人成为埃及法郎的奴隶,受到不人道的待遇,「片刻不得安息」,而且很不幸福。过了某一段时期(象徵六天辛苦的工作过去了),他就出面,决定给他们一些喘息的机会和幸福。所以他就用大能的手,强迫埃及王放他的子民离开埃及国。这次出离埃及解脱奴役及苦难状况,是由一次「神圣的祭餐」行动开始的(出十二)。

    这是整个逾越事件的第一阶段,以「过红海」事件(出十四——十五)作为结束。可是,整个逾越事件一直持续了四十年之久,其间以色列子民毫无喘息机会地一直在旷野中飘泊流浪。

今天,聆听他的声音吧!

    按照户籍记的记载,以色列人之所以会受苦的原因,他们自己可能也知道,就是天主不高兴他们不只私下埋怨天主,甚至还集合起来反对天主。咏九五6-11,关于这点提供了一个更完善的解释。这一段很值得仔细研读,读后会让现代人懂得应怎样对待天主,对待以及他所愿意人度「休息」时该持有的态度。

    以色列人的行为一开始就不值得效法。他们最表现傲慢态度和不知感恩心情的事是在玛撒或默黎巴地方发生的(参阅出十七1-7;户二十2-13)。

们 今天的我们应该学会不要像他们一样的心硬。我们被召是来聆听天主的声音并顺服他,不应该像他们一样考验他,试试看他是否真能替他们做到他们自己想要他做的事。以色列连做梦都不该对天主有这种行为,因为他们在埃及时已经见识过他所行的伟大奇迹,而后类似奇迹也不断地发生。以色列

—522—

人有一种错误的心态,就是没有把天主所行的奇迹看在眼里。因为这种对天主不忠实、不知感恩而且心硬的态度,最后导致的惩罚,就是「他们永远不能进入天主的安息!」

    圣咏中所说的,不仅可以适用于梅瑟时代的人,而且可以适用于每一时代的所有的人。这是一个永远有效的警告。这句话是说:「今天你们要听上主的声音,不要再心硬;若你们顺从我,你们就毫无疑问地进人福地!」

真正安息在基督内

    希伯来书的第三、四章,为我们更直接地解释圣咏九十五篇中所有的「安歇」和「今天」的意义。希伯来书作者是在为咏九十五7-11作注解。我们把这注释的主要意思撮要如下:

    天主并没有中止邀约我们进入他的安息生活,今天此时此地仍然如此,而且他会继续不断地邀约,直到末日为止。同时,天主的警告,在这被称为「今天」的时期里,仍然没有消失。一个人若心怀不信的邪念,必会使自己远离生活的天主,而不断地犯罪,最后就变得心硬了,如果这样,这人就永远不能得到天主所要给的安息。

天主邀约我们去争取并享受「安息,他自己在这世界最深奥之处安息就是这遨约的象徵。天主所许诺的这个安歇,他的子民以色列却没有获得。即使在他们离开了埃及的奴役,并且为若苏厄领导下进入了福地之后,也都没有真正得到安歇,他们还要和敌人多次作战,受许多侮辱。天主在福地所给他们的,是一种有限的、并且「不确定的安歇」。以色列于民的在福地得到的这个「不确定的安歇」只是未来将会拥有的永恒安息的一个远象微。这永恒安息的到来,必在现世生命(可以工作的六天

—523—

作为象徵)结束之后。天主已经许诺了这永恒的生命和安息,以色列的有限安歇与此相比、真可说是小巫见大巫了。

    因此,天主一再吸引人们去注意永恒的安息,这是天主子民终极而圆满的安息。只有当一个人进到了天主的安息时,才「停止自己的工作而安息,正如天主停止了他的工作而安息一样。」(希四10)这一节希伯来书,好像正指出为何创世纪的作者写出天主六天创造,而第七天安息。天主并没有真正不再工作而安息,如果他这样做,整个受造物都要归于虚无:也就是为什么耶稣自己会说:「他的父亲一直工作。」(参看若五17)

回到创世纪

    创世纪的作者在天主的灵感下,所写天主六天创造,第七日安息,所有的意义可以撮要如下:

    当人们在世界上生活和工作一段短时期以后,就可获得一次安歇的机会,在其中享受所有的幸福。这个安歇就是天主自己在自己内的充满幸福。任何人想要进到天主的这种安歇之中,必须在谦逊和信赖中追寻,并忠实地遵守天主的诫命。

    守好安息日,只是未来将会拥有永恒安息的一个远的象徵;以色列子民在许地所享有的平安也有同样的象徵性。

所有人现在都是处在埃及受奴役的状况下,也就是处在罪恶的统治下,在等待著天主主动地藉逾越节牺牲,把自己从奴役中释放出来上牺牲就是耶稣自己。耶稣也是今天的梅瑟,他开始了解救的行积。他是被宰杀,被奉献的「天主羔羊」;他也是祭献的聚餐,我们都被邀请来参加这项餐会,以

—524—

准备获取那将要来临的伟大永恒安息。耶稣是真正的若苏厄,要导引我们进入永远的许地。

    耶稣在加尔瓦略山上以自己的死亡和复活所开始的救援事件,其第一阶段的完成是以「过红海」事件为象徵,亦即经过洗礼和对天主和基督作个人的献身而朝向天主作了一次真正的「逾越」(参看罗一3-8若壹三3-14)

    当我们在这个世界的旷野流浪时,逾越的奥迹也继续不断地进行,我们应该尽力避免依恋这个世界转瞬即逝的逸乐所带给我们的「假」安歇;我们的眼睛应该注视那未来的安息,就是天堂的许地。只有在那里,我们才可以找到真正永恒的安息。

 

因此,我们看到「创造的六天」是导向「休息的第七日」上是创世纪作者所用的一种文学技巧。他并非要对世界的创造提供任何科学的解释,而是愿意提出一些有关人类生命最基本的问题,即人类对幸福的追求,并给予一个恰当的答案。实际上,整部圣经的编写,在作者心中都蕴涵著这个主题。现在,耶稣的话能够在我们心中引起更深、更丰富的共鸣:「凡劳苦和负重担的;你们都到我跟前来,我要使你们安息。你们背起我的轭.跟我学罢!因为我是良善心谦的:这样你们必要找到你们灵魂的安息,因为我的轭是柔和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玛十一28-30)。

本文译自Archbishop R.Arulappa“God rested on the seventh day”the Bible Today(Nov.1976)、966971

525—

何谓「在圣神内休息」?

    在这个世纪中,不但在神学思想、教会的结构和服务上有惊人的改变,在宗教经验上也有同样的现象。以前只有在五旬复兴教派中才有的现象,现在也对主流教会产生了戏剧性的冲击。天主教会和其他主要更正宗的教会,对于宗教现象以及神恩的显现,已渐渐习以为常。这些经验不只令人惊讶,而且对许多人的生命产生了极大的转变。这种经验中的一种,就是在圣神内休息,或在圣神内狂喜。

    「在圣神内休息」常是覆手祈祷的后果。覆手祈祷在教会的传统中已有一个长远的历史,到现在为止,它仍然是坚振和圣秩圣事礼仪的一部份。圣神的力量藉著圣事主持人的覆手礼传给领受圣事的人。这种圣事性的覆手与在圣神内休息的不同点,在于后者传递了特殊强烈的力量,使人很清楚地接受这个力力量,以及在这个经验中所产生生理、心理和精神上的效果。

    并非每个人的覆手祈祷都可产生这种现象。有些人好像是被选来通传圣神的力量给别人。它是一项圣神的恩赐,而不是人自己可以具有的。当然,具有了这个恩赐的人,只要在祈祷中去触到别人,就会有一种好似强烈电流的东西传到别人身上,而征服了接受者,他因此而「晕倒」在地上。这种晕倒是在圣神内休息的外在表达。

    根据有这种经验的人说:他们并没有失去自我的意识,而时常是意识到自己不再控制自己,所以他们只好放松一切,而进到一种平静安和的状态中。有些人立刻可以站起来,但有些人在这种状态中停留几分(下转六三四页)钟至一、二个小时。这完全要看一个人生理和心理的结构而定。他们通常不会经验到神视或其他异常特殊的现象,而只是一种深刻精神的宁静,以及与天主结合的经验。天主似乎占有了他们整个的存在。

    这样的经验是否只在我们这个时期才有呢?并非如此。这在基督徙的传统中已有一个很长的历史,而也在其他宗教世界中有同样的发现。在圣经中曾多次描述某些人在与天主相遇时跌倒在地上。当亚巴郎与天主订立盟约时,进入出神的状态(参看创十五12),士兵们到山园中去逮捕耶稣时,也会跌倒在地上(参看若十八6)但是不应该把这经验和依撒意亚(参看依六1ff),以及若望在帕特摩岛所见的神视相混淆(参看默一9ff),虽然,后者曾提到他有如死人一样的跌在地上。这种启示性异像的本身是完全另一种现象。

    在圣神内休息最有意义的,并不是这个经验的本身,而是它所应产生持久性的效果。与天主的结合并不是一种瞬间的经验,或依靠某种特殊的环境。它应该在人的生命中继续不断地保持下来。

    译自  Dianne Bergan C.S.A. Jacbos Well Bible Today Nov.1981,pp.404405.

在台湾的神恩复兴运动及圣神同祷会中,也经常经验到这种在圣神内休息的现象。有时在祈祷会中,有的人并没有人为他覆手,只是在当时天主临在的气氛中,他「自然的」就进入圣神内休息。其他的人则需要有人为他覆手祈祷而进入圣神内休息。平常,进入圣神内休息的人,完全保持神智的清醒,只是感觉整个身体没有力量,因而躺在地上,从数分钟到数小时不等。                                                                         

   在圣神内休息的人,有时经验到很深的悔改,天主让他想到了许多过去的罪,并帮助他做一个很深的忏悔。有时,有些人经验到过去的许多心灵上的创伤受到医治。在偶然的情形下,也有些人身体上的疾病也得到医治。几乎所有有这样经验的人都体会到天主清晰的临在和极深内心的平安。

正如上面一段文字所描写的,有这种经验的人是体会到圣神的力量进入他内,他的身体好像无法支持,因而全身发软躺在地上。但到现在为止,尚不能够解释为何有些人会有这样的现象,而有些人却很少或几乎不会在圣神内休息。从所产生好的效果看来,我们可以判断这样的经验是来自天主圣神。但是,许多在这方面有经验的神父、修女认为,不应该主动地专为得到这样的经验而祈祷,如果在一般的覆手祈祷中,自然地产生这样经验的话,人就予以接受。但是,这只是一些意见和看法。由于对这件事情的经验还不够多和深邃,对它的了解也不够彻底。到现在为止,对这种经验所有的许多问题无法下一定论。

—526—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