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辅仁大学神学论集 第54号

耶稣的知识与意识(上)


 

 

张春申

    耶稣的知识与意识:这是一个富有代表性的问题,不同的处理与答覆,反映出基督学的不同趋向。不过,首先必须确定,这是有关历史中耶稣的知识与意识,不是讨论永远的天主圣子的知识与意识。后者是天主论或圣三论的课题,前者才是基督论研讨的对象。由于历史中的纳匝肋人耶稣是天主末世性救恩的实现者,因此具有超越的一面,所以他的知识与意识使不能不发生问题。基本上,对此问题有两种不同的处理趋向,也便是自上而下的基督论,及自下而上的基督论。无论如何,我们先研究圣经资料,然后进入神学讨论。

本文分为三大部分:(一)耶鳏的知识;(二)耶稣的意识;(三)自耶稣的知识与意识。

(一)耶稣的知识

    我们自(1)圣经资料;仍神学历史,励教会训导;你当代神学四方面来处理这个问题。

(1) 圣经资料。

有关耶稣的知识,即耶稣知道一些什么?怎样知道的?圣经的资料的确相当丰富与复杂,甚至不容易综合。为了清楚,可自一、一般知识;二、宗教知识;三、先知知识来介绍。

—537—

    一、一般知识:首先,福音似乎表示耶稣有所不知,因此,他得向人询问(谷五30-33;路二46)。而且路加表示耶稣的智慧渐渐地增长(路二22),增长也该暗示有所不知。

    另一方面,福音表示耶稣的知识异于常人。第四福音中,尤见他先知先觉(六64、71,十三11),当然若望的神学对此必有影响;降生成人的圣言,在世上早已流露出复活后的面貌。不过,那些先知先觉的记载,是否必须应用超自然的启示来解释呢?或者属于个人的深视与直觉?同样马尔谷福音中的类似特殊知识(二6-8,九31-34=路九46-47)不易确定真正的性质。

    耶稣知道别处发生的事,这也是福音肯定的,虽然有时彼此之间显出并不一致。耶稣知道纳塔乃耳在无花果树下(若一48-49)。至于荣进耶路撒冷,牵匹小驴,若望福音显不出特殊(十二14),而马尔谷福音却表示耶稣早知哪里可以找到(十一2)。为了准备最后晚餐,马尔谷又见耶稣知道别处的事,而玛窦却视为一件平常的事(二六18)。当然玛窦自己关于叫伯多禄去钓鱼得钱币之事,显出耶稣有非常特殊的知识,但是严格而论,这事并未证实,虽然大家都默认了(十七24-27)

    无论如何,不可否认福音中具有两种说法,一是耶稣并非全知,甚至不知;一是耶稣的知识超过常人。

    二、宗教知识:这里似乎也包括两种说法。耶稣的宗教知识相当反映或者受到时代的影响。

耶稣说厄贝雅塔尔作大司祭时,达味吃了供饼(谷二26);可是历史上却是在阿希默肋客作大司祭时(撒上二一1-6);误传的来源由于前者与达味关系较密切也较有名,耶稣只是随同犹太人误传下去而已。至于在圣所与全罗祭坛间被杀的则加黎雅不是贝勒基雅的儿子(玛二三35),而是约雅达的儿子(编下二四20-23)。再者,达味作圣咏第一一O首(若十二36),以及若纳的故事(玛十二39-41),

—538—

今天较可靠的批判学又有不同的结论。甚至对圣咏八二8:「……你们都是神」,耶稣的注解实在站不住(若十33-36)。总之,耶稣的圣经知识足够反映出他的时代。但是耶稣同时显出他对圣经的权威,肯定地给人注解天主观,以及天国的临近。

    关于一些宗教领域中的问题,耶稣的知识也令人感到不能定夺,譬如人死后的情况,他说得极少,而且所说的又相当物质化:不灭的火(谷九43),虫子,不死的罚(谷九48),享福与受罚两者之距离是深渊(路十六26),天国将来如坐席(玛八11),天堂在云彩之上(谷十三26,十四62)。我们实在要问他是否在那些图像中具有特殊的解释,或者也仅是如同当时人们一般地想?同样在默示录文学中所应用的图像:太阳、月亮与星辰的景色,他不是相当写实性地懂悟吗?但是另一方面,他坚决表达的天父在新时代中的面貌,又是多么截然不同!总之,在宗教领域中,耶稣的知识也呈现足够对立的两面。

    三、先知知识:耶稣在当时人中,的确被称为先知(谷六15;路七16;若六14),甚至耶稣也似乎以先知自居(路四24)。

但是我们先得研讨一下,究竟先知是谁?他们的知识又是怎样的呢?先知按照原意不必一定知道未来,他们只是代天说话。然而在耶稣时代,先知的意义便是那些得到天启,知道未来的人物。即使如此,福音中记载的耶稣所讲先知的话,难道不能受到复活的信仰,以及七十年代耶路撒冷毁灭的影响吗?耶稣的知识难道不能因此而叙述得显出先知性吗?事资上,耶稣在自己生活中,对于未来的一些肯定,与其说属于非常特殊的天启,难道不能视为一种信念吗?无论如何,我们进一步分析耶稣:(1)切对于自己的死亡;(2)对于耶路撒冷的毁灭;(6)对于末日的来临的知识。

—539—

对于自己的死亡

    1. 对照福音中属Q以外的资料:三部对照福音都记载耶稣三次预言自己的死亡是人所过知的(谷八31,九31,十32-34;平行文)。这些资料都牵涉到耶稣的人子名字,在福音批判学中,本身已经产生不少历史性问题。今天一般圣经学家一方面承认三次预言死亡的资料,含有先于福音编辑阶段的古老史料;但是另一方面又说现有资料不免受到耶稣的死亡与复活奥迹的影响。大体而论,大家承认耶稣面对耶路撒冷的挑战时,具有洞悉的深视。在客观环境的撞击,以及旧约的光照下,他会与宗徒讨论有关自己未来的遭遇。

    至于若望福音中三次关于「高举」的资料(若三14,三38,十二32),困难来得更多。

    2. 关于圣殿与复活的话:「你们拆毁这座圣殿,三天之内我要把它重建起来」(若二19),门徒注解为耶稣预言自己的死亡与复活;显然这是第四福音一贯的态度,复活信仰影响了耶稣在世所行所论的记录。而马尔谷福音却说:「我们会听他说过:我要拆毁这座用手建造的圣殿,三天内另要建一座不用手建造的」(谷十四58,平行文)这里已经没有暗指复活的「起来」,只是「重建」而已。总之,复活的预言不易根据有关圣殿的话来确定。。

    3. 犹达斯的资料:福音记录耶稣针对十二门徒之一犹达斯所说的话,与他自己的死亡具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也成为研究耶稣知识的资料。

一般说来,福音作者都显出承认耶稣似乎先知性地肯定犹达斯的作为。耶稣在晚餐厅中(谷十四21),以及在山园中(谷十四41-42;玛二六45-46)都预言他的计划与行动。若望福音早在耶稣增

—540—

饼奇迹之后,讲解圣体圣事时,指出犹达斯的未来:「耶稣对他说:我不是操选了你们十二个人吗?你们中却有一个是魔鬼。」(六70-71)同样在晚餐厅中(十三18-21)与山园中(十八4),耶稣指出犹达斯的动向。

    以上这些经文,有的属于批判家所说的「人子」资料,由于「人子」问题的复杂,因而难下肯定性断语。无论如何,耶稣说那些话,是否一定该由超自然的来源呢?或者由于对犹达斯早有透视,而如此坚决地指出他未来的行径呢?至少若望自己表示犹达斯的性格败坏。「他说这话,并不是因为他关心穷人,只因为他是个贼,掌管钱囊,常偷取其中所有的钱。」(十二6),耶稣不能根据他的性格,而直说他要走的路吗?

    4. 约纳的徵兆:按照玛十二39-41,耶稣预言自己三天三夜在地里,有如约纳三天三夜在大鱼腹中,不过在路加福音中,约纳的徵兆已经与死亡复活无关,仅是这位先知在尼尼微的宣讲而已(参阅路十一29-32)。而且,另一方面,玛窦福音中另外一次对于约纳的徵兆,并没有具体指出它的内容(参阅玛十六4)。可能原始资料中,耶稣只提类似约纳先知的徵兆,而后代教会对此却有了两种不同的注解。那么因此也不容易断定耶稣的先知知识。

耶稣对于自己的死亡表示出先知知识吗?经过前面的批判,如果要做一个结论,必须非常谨慎。首先,福音资料显示,耶稣预言自已的死亡诚然是一个真实的传承,来自可靠的证人。不过批判家对于这个传承的枝节,比如三次预言的日子、情况、人物等等发生怀疑;为此并无耶稣亲口的话(ipsissima verba Christ)来支持。但是与其因此否定预言的可靠,不如承认传承的历史价值。可是问题乃是预言的来源,究竟必须由「天主的启示」,即超自然因素来解释吗?或者,一种坚决的信念,

—541—

足以解释耶稣的预言;在他公开生活的某一阶段,基于对客观环境之认知,以及自己对使命的决心,因而表示难免一死。这样看来,耶稣的预言不必属于来自先知知识,而是合理的信念。至于何时形成这个信念,当然基于福音成书的过程极为复杂,更难加以探索了。

对于耶路撒冷与圣殿

    1. 首先预言毁灭,不只是福音记载耶稣说过;犹太文学中,也记载别人同样说过。例如公元三十年有才多克经师(Rabbi Zedoc)对耶路撒冷;公元六十年有Jesus Ben Ananias对圣殿预毁灭。

    2. 有关耶稣对圣殿拆除与重建的预言:福音经文造成的困难,本身已经不小。若二19的预言并未完成,因为圣殿没有重建。而谷十四58已经注解为「另建一座不用手建造的」。最后玛二六61并不预言重建,只说「能」把圣殿重建起来。路加福音索性不记这句话。

   3.有关耶稣对耶路撒冷与圣殿毁灭的预言:福音预言圣殿毁灭的资料反映达尼尔先知书;谷十三14所说的「招致荒凉的可憎之物」,在玛二四15中说明来自达尼尔先知书,事实上出于达九27,十二11。而达尼尔书中此乃指安提约古的污辱圣所。

    而路二一20有关耶路撒冷毁灭的预言,有人以为该是事后的文学。虽然笃德(Ch.Dood)认为反映公元前第六世纪巴比伦侵略耶路撒冷。

    当然谷十三 2对圣殿毁灭的预言,更没有完成。

4.总之,对圣殿重建之预言本身困难不小。而有关耶路撒冷与圣殿之毁灭、实在可以问是否来

—542—

自先知知识,或者只是一种先知性的威胁?旧约先知每当警戒以色列人时,往往应用类似的语言。耶稣与当代代天宣讲的先知,为什么不能如此威胁呢?甚至为什么不能鉴于当时的形势,对于战争与毁灭不可免,具有坚切的信念呢?

对于末日的来临

    有关耶稣对于末日来临的知识,新经资料错综复杂,并不一致,几乎成为圣经学家分歧争论的难题。我们至少将圣经资料分类提供出来。

    1. 即来、不久将来:「但是,几时人们在这城迫害你们,你们就逃往另一城去;我实在告诉你们:直到人子来到时,你们还未走完以色列城邑」(玛十23)。由于耶稣的这句话是在传教训话中的,因此石怀德以为耶稣自己想宗徒传教回归,末日即来。由于事实上并非如此,因而导致他去耶路撒冷键而走险。其实这句话并非传教的生活实况,马尔谷中没有(参阅六7-10)。玛窦福音实在处于教会饱受迫害中,表达对于末日即来的思想。

    2. 耶稣死后即来:「我去了,为你们预备地方以后,我必再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为的我在那里,你们也在那里,」(若十四3)。如果这句话懂为耶稣肯定死后末日的即来,对照福音中最后晚餐,以及耶稣被害时的一些话也便容易懂了(谷十四25;路二二42-43;谷十四62)。无论如何,保禄初期表达的末日来临思想,与此相当接近(得前四16-17)。

因此有人会说,耶稣对于自己最后胜利的形式并不十分确知,所以会说死后即来。然而另外有人却说这仅是应用达尼尔先知书中人子来临的言语表达而已,并不能肯定耶稣说死后即来。总之,两面

—543—

之辞批判性地都难以证明。

    3. 耶稣死后与末日来临之间会有一世代:福音中有些耶稣的话引人认为耶稣指出一段中间时刻。「我实在告诉你们:非到这一切发生了,这一世代决不会过去。」(谷十三30)这一世代过去之前,「这一切」要发生。有人将「人子来临」包含在「这一切」之内,那么末日该在耶稣死后,只隔不长的一段时刻便要来临。不过一些学者则说谷十三章是集合了不同生活实况中的话。谷十三30不必包括人子来临,仅是指谷十三2-4中的圣殿毁灭。

    至于谷九1:「我实在告诉你们:站在这里的人中,就有几个在未尝死味以前,必要看见天主的国举著威能降来」(参阅玛十六八28)。有人以为这句话仅是谷十三30的重复,不是指末日。不过玛十六28由于自己教会受难迫害的实况,注解为人子末日来临,作为迫害的后果。

    末了,若一51如果是一句独立性的话,似乎在说弟子会见到光荣之主。而若二一22也给人同样的感觉,但是二一23说明了若二一22要强调的是什么。这一段中耶稣的话,一般说来不该是公元六十年以后的宗徒思想,因为那些年迈的宗徒不会再想末日在属于耶稣世代的人未死之前来临。但是有人也说宗徒由于等待末日不来,而说那些话而自慰,至少在自己生命中会见到末日来临。总之,那些在耶稣名下的话,由于注解太多,令人难以决定。

    4. 末日来前的标记以及延迟:谷十三,玛二四——二五,路二一提出许多的标记,由于那些资料中同时关于耶路撒冷与圣殿以及末日,所以很难断定标记的意义。但是路十17、20-21、却说没有标记,究竟耶稣有什么思想?还有一些福音资料清楚地肯定末日延迟(参阅玛二四48,二五5、9)

5. 末日来临的日子不可知:有一些经文指出信徒不知末日何时来临(玛二四42-44=路十二39-40;玛二四50=路十二46;玛二五13),

—544—

最引人瞩目的是谷十三32,连人子也不知那个日子。关于这句话,圣经学家的意见很是纷纭。有人说不是真正来自耶稣,因为福音中属于人子名号下的话木身都是讨论的对象。另外有些学者,否认其真实性的理由是这样的:由于有关末日来临,耶稣口中有著那么多不能互相调和的话,于是初期教会以谷十三32说明为什么会有那种似乎矛盾的现象。无论如何,第二个理由反而肯定了耶稣对末日来临的「不知」。

    对于耶稣有关末日来临的知识,分析了上面不少资料之后,谁都不能不感觉福音含有很大的混淆。混淆的来源能够归诸我们注解福音语的态度太狭窄,缺少弹性与常情,所以无法整合,无法整理出一个头绪;也能够归诸那些福音资料受到初期教会末世思想的影响,竟将不少木身只属耶路撒冷毁灭的话,注解为人子光荣来临。即使如此,混淆产生的事实,难以再叫人想耶稣自己会根据确切的知识,会经表达过清楚的立场。

    再者,新经其他资料对于末日来临的时间,也是相当混淆。只要比较得前与得后,格前第十五章与格后第五章,伯前四7与伯后三、4-11,中间的差别非常显明。假使耶稣会经对于末日来临真说过确定时间,这种差别还有可能吗?

    所以,除非有人坚认耶稣自己实在确切知道时间,只是为了某种缘由故意不把它说清楚,那么更好接受谷十三32,承认耶稣的「不知」。难道不会由于这种「无知」,耶稣因而如同当时人一般也倾向于想末日不久即将来临吗?耶稣无能纠正当时人这样想,不正是他自己「无知」的后果吗?

    总之,不论圣经与神学,难能确定耶稣对于末日来临的言论与知识。

以上介绍了新经中有关耶稣知识的资料,一般知识,宗教知识与先知知识。一方面可以自资料中

—545—

看出耶稣是一个真实的人,所以在三种不同知识的层面,显出人性的限度,另一方面那些资料又报导出耶稣知识的异于常人。故此,为后来的神学工作者,预伏了不同倾向的根源。

(2) 神学历史

    显然地,这里只能简单介绍教父时代以来,直到当代,神学界中比较引人注意的思想。一般说来,过去比较夸大,而当代则偏于降低耶稣的知识。当然一切与圣经、与教会训导太不配合的学说都值得加以谨慎处理。

    一、教父时代:首先关于耶稣的知识问题,教父并不如同我们今天一般,严分历史中的耶稣知识,以及他在光荣生活中,甚至天主圣子的无限知识。所以当代问题便不易自教父著作得到明确的答案了。

    1. 最早在基督论争辩时代,亚波林主义由于否定耶稣基督具有灵魂,因此根本否定了他的人性知识。加采东大公会议相反一性论,因为后者将人性融化在神性中,当然,原则上也不会注意人性的知识。不过真正直接牵涉到耶稣的人性知识的是君士坦丁堡第三届大公会议,为了相反单意论或者单力论,教会训导明确地肯定耶稣人性的活动,因此包括了耶稣人性的知识。但是究出儿他的知识是怎样的呢?大公会议并不讨论。

第六世纪东方教会中出现基督论上的「不知派」(Agnoëtes),声称耶稣分担人类的愚蠢,所根据的圣经便是谷十三32。当时教父大加责斥,对于谷十三32的注解则说基督并非不知,只是为了教训宗徒不再刺探末日时间,而表示不知。无论如何,在这极短的争论中,教父究竟瞩目天主圣子的永

—546—

远神性的知识,还是历史中耶稣的人性知识,我们不易断定。

    总之,有关耶稣的知识,根据基督论中基本的两派不同倾向,大概可说,安提约基派会承认知识的限度,而亚历山大派则会夸大耶稣的知识。

    2 西方神学巨子奥斯定,对于耶稣知识的思想,足以使人看出问题本身并不简单。一方面他承认耶稣的认知也有进步,但另一方面却否认他的「不知」,如果他表示不知,则是为了教育别人而已。奥斯定是西方教会第一人肯定耶稣在世上享有荣福直观(beatific vision),当然也得承认当时对后者的概念尚不这样清晰。由于耶稣人性与降生之圣言结合,所以不可能有所不知;其次因为他是最高导师,应当知道一切。这是奥斯定肯耶稣荣福直观的理由,也成为中古士林神学的思想来源。

    3. 多玛斯为后代神学、决定性地说明了耶稣的知识,他将耶稣基督的知识分为天主圣子的永远知识与历史中耶稣的人性知识。至于耶稣在历史中,则具有荣福直观、灌输知识与习知。

    中古神学家中,有人否定耶稣具有习知;所谓习知即是经过学习而得来的知识。多玛斯早年也不承认耶稣需要学习而知。不过后期已不否定。

    灌输知识是不经学习,直接由天主赋与。耶稣由于自己特殊的使命,所以有些知识无法学习得到,只能直接由天主权输;有些知识即使可以学习得到,但是为了实现使命,也由天主赋与。总之,耶稣的权输知识,基木上为了完成他的使命。其次,一个神学原则也相当有影响,他的人性结合于降生的圣言,为此应当十全十美。根据这个「十全十美」的原则,神学家说一切人性认知能够有的知识,耶稣如果不经学习得到,也该由天主赋与。

为什么耶稣享有荣福直观呢?他的功劳为人挣得天堂永福中的直观天主,那么他在世理所当然先

—547—

该享有。当时有些伟大的神学家,甚至说耶稣人性知识是「全知」的。

    多玛斯的学说一直维持在教会神学界中,直到近代始有人开始怀疑。

    二、近代神学:中古神学的特点重在演绎,根据一些原则,推论出有关耶稣知识的对象。但自十九世纪以来,福音研究所得的成果,导致有些神学家对传统的肯定有所批判。

    1. 最先提出与传统不同思想的神学家是J.E.Von Kuhn(18061859),他仅承认耶稣具有心理发展,当然这种发展并不违背关于基督的教会信理。但是在那时这已经是相当大胆的说法,因为为一些神学家看来发展是一种不完美。

    真正有条理地与传统神学解释相对的是雪尔(Hermann Shell 18501906),他根据圣经来批判。当时继承传统的神学在雪尔看来,不论目的、方法与原则,都有修正的必要。当时的神学由于理性主义的攻击,反而转变成强烈的护教神学,处处显出自卫的目的。最大的危险便是神学理论与圣经注释学的答案互不相同。雪尔特别注重神学方法,务使反省不离历史批判及圣经注释。具体而论,在耶稣知识问题,他对「十全十美」原则大肆批判。

首先自理论方面,他认为应当分清两种不同的「全美」,一是物质的,一是精神的。物质的「全美」是静态的,建立在大小、轻重的质方面;愈大、愈重则像好。而精神的「全美」是动态的,建立在自由、创造方面,所以人的全美与物质的全美不同。人的知识不应作为物质一样,愈多愈好;更应注意是怎样求得的。经过努力学习,自由创造而有的知识,才显出人性的价值;否则好像装饰品一般摆设在头脑中,又有什么意义?同样一笔财产,不劳而继承来的,远不如血汗赚来的有价值。于是耶稣的知识应该经过学习与发展。

548—

    其次自圣经方面,根据降生与自我空虚的道理,耶稣的知识分享真实人性的过程(希四15)。为此传统中所说的灌输知识,为雪尔而论,好多只是神学家没有根据的发明。必须分清耶稣复活后称为主的知识,以及历史中传播天国喜讯的知识。为了完成使命,耶稣具有异于常人的知识,那是必然的,但是必须与他的使命有关,不是为了使他「十全十美」。开于荣福直观,既无圣经的明确根据,而且神学上显出困难重重;的确耶稣应当具有天主子的超越意识,但这与荣福直观是不同的概念。

    总之,雪尔以为耶稣人性知识,不应抽象地演绎,而该依赖福音的记载。他的知识,如果需要学习、发展,甚至显出限度,并不影响教会的基督信理。也许,雪尔所论早于他的时代。当时少有神学家积极反应。我们今天必须承认,雪尔的神学方法相当可取,至于他将知识与意识分清,也是值得称赞的。

    2.一八九六年「圣经杂志」却刊载了引人注意的A.Loisy的一篇文章,认为雪尔提出的问题是相当严重的,不可草草了事。不过杂志编者附言,对于以上两人的意见有所保留。但是同一期中,又有J.Lagrange的文章,他认为有关耶稣的荣福直观与灌输知识,神学家必须根据圣经,传承及教会训导来处理,此后,只是神学界中保持的一片静默。

    神学界的静默是出于对雪尔的怀疑,当时大家以为他较大胆,似乎与传统不合,因此不加于响应。而且一八九八年,雪尔著作受到教会书禁。虽然教会对他的措置直接并非由于耶稣知识问题,而是因为他对唯心主义过分让步。无论如何,为了避免遭到麻烦,没有神学家认真处理耶稣的知识问题。

神学界可以缄默,避免问题,不过可说一颗「定时炸弹」已由雪尔埋伏了。后来对于耶稣的知识定会认真地讨论。此前,我们先整理一下教会训导当局的立场。

—549—

 (3) 教会训导

    一、最早在公元六百年,教宗大额我略,曾经致亚历山大宗主教相反「不知论」。但是神学家对他提出的理由无法确定,因此不能对我们的问题发生任何训导作用。

    二、现代主义时代,罗马圣职部在一九O七年七月三日颁布的法令中.至少有三条关于耶稣的认知问题(邓三四三三——三四三五,施安堂译八五一页)。今天神学家对于法令的基本解释是这样的:教会一方面不认可、不接受现代主义对于传统的批判,因为这能导致基督信理的动摇;另一方面教会也不对于所有传统道理坚持不放,不再容许研讨。为此即使上述三条倾向于肯定耶稣无限的知识,决不可作为教会的定论。

    同样,一九一八年五月十九日,罗马圣职部答复三项有关基督知识的问题时(邓3645-3647施安堂译904页),亦显示基督不可限制的知识。但是今天神学家认为,这是教会在当时的研究情况中,认为新经所有的资料尚不足推翻传统道理。文件只是纪律性,而非训导性的

    至于有关耶稣的荣福直观,教宗比约十二在一九四三年的奥体通谕中,的确按照传统的道理有所肯定(邓三八一二,施安堂课九六四页)。不过教宗无意对此作为训导的对象,只是随从传统而已。

三、总之,教会的训导有关耶稣的知识,并未确定表示道理上的立场,因而不可能再有研讨的余地,其实平心而论,传统神学中的「十全十美」原则,真能与加采东大公会议钦定耶稣的真实人性互相配合吗?也真能与福音中记录的耶稣互相配合吗?

—550—

(4)当代神学

当代神学家根据福音的研究,信仰的类比,以及教会训导的立场,有关耶稣的知识,渐渐地趋向一致。主要的观点是在耶稣的使命角度中,探索耶稣的知识。

一、耶稣既是真实的人,他当然需要学习。其实圣经关于这方面有足够资料作为根据(参阅路2:52;希4:15)。「这不就是那个木匠吗?」(谷6:3)假使不必学习而成木匠,那太不合乎降生神学了。谁如果说耶稣的学习只是外表,事实上他早已精通木工,那又太不合情理了。

二、耶稣具有完成使命的知识,称之为灌输知识亦无不可。福音中耶稣有关天国来临、性质等等应该属于这类知识。不过这使命并不需要知道人间一切事理。过去有些神学家夸大性地描写耶稣的天文、地理、自然科学等的知识,究竟耶稣知道这一切为他的使命有何用途?为此,多玛斯根据“十全十美”原则,以为耶稣具有人性可知的一切对象,今天已经不为神学家所接受。

三、耶稣的荣福直观,在圣经中无法肯定,而且困难极大。今天大部分知名的神学家不同志承认。唯一再使人踌躇不决的因素便是,在说明耶稣天主子的意识问题时,是否需要荣福直观,我们将在耶稣意识部分讨论。

四、今天神学家承认耶稣在实践使命时,表示出特殊的知识,这也是圣经资料肯定的。对于这类知识的来源,即究竟耶稣怎样有的,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我们认为可以自耶稣的意识出发。但是答复之前,必须先讨论耶稣的意识。(待续)

—551—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