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辅仁大学神学论集 第58号

新基督论中的神修——重新认识耶稣


 

Paul J. Philibert.  O. P.   谭璧辉

    几世纪以来,耶稣在玛十六13中所提出的问题:「人们说人子是谁?」一直在人的心灵里反复低徊。近年来,不少基督论方面的著作对这问题提出惊人而富有挑战性的回答。这些新著作的共有主题注定将在神修及对基督的虔诫上引起反应。这问题涵盖很广,其发展的根源可以追溯很远,其含义极为丰富。在许多可能的看法中,我只举出几个,并且把重点集中在许多新基督论中的神修上,并藉此来看人类行为的复杂性。在本文中,我将提出三个题目.(—)历史中的耶稣是了解天主,以及发现真实基督徒生活的关键。(二)天主子耶稣所显示的是一种奥秘,与哲学及宗教的想法大异其趣。自耶稣召请基督徒效法他独立自主的榜样,而不是如幼儿般的依赖他。

历史中的耶稣

不同的棘手问题使我们很难建立耶稣所代表的意义。正如圣经批判学所指出的,福音并非传记、新闻报导或史书。新约著作是以信仰观点写成,并且是向追随信仰的人所发表的;因此,信德是了解经文内容的必备条件。福音作者所写的一切,是出自他们在一个团体里发现耶稣,他生活在这个体中,成为团体成员的启示及模范。学者们迫使我们在新的光照之下将圣经视为天主之言。这同一研究圣

595

经的运动帮助人了解圣经的经文是受到其写作历史环境的教训,但也使另一些人把耶稣只当作一位富有浪漫气质的宣道者及道德家。当人一旦发现新约的记载并非全部如新闻报道一般的事实时,似乎便可以丢弃所有自己认为不可相信的片段,而挑选自己以为有价值的章节,推荐给读者,作为道德的规范。十八世纪时,多默杰弗逊(Thomas Jefferson)已开此例,以他的名字出版的圣经(Jefferson)便是一本将一些挑选出来能启迪人的章节编辑而成圣经,并且强调适合于当时绅士与淑女的一些价值。

现在,我要提出两种极端的主张,机要主义与宗教自由主义:前者认为圣经上的每字每句都是不可改变的法律;后者则将圣经中任何另人无法思议的章节都删除,认为毫无意义。在这两种极端之间,圣经注释家发现耶稣所宣讲的是关于天国的事,而不是关于教会的事。虽然即将来临的天国是一项很大的恩典,但是,它也是对我们对事物的了解的一项审判。耶稣并没有提出一套深奥的教义,而把天主哲理化,他只要人注意天主所赐的自由,完满的生命,并且使那些因文化或个人压迫与天主恩赐隔离的人获得天主的救恩。

机要主义者将耶稣视为幻想的基督(他具有完全超性的性体,只是假装是人);而自由主义人士将耶稣视为一个浪漫的梦想者,他讲出了许多另人难忘的格言。以历史观点寻求「在基督信仰前的耶稣」(Jesus before Christicrity)①,则比这两种错误论调要求更多的研究。现在,我们举出一段Jon Sobrino的论点:「耶稣以『为』人类生活的方式『为』天父生活。这两种『为』别人的生活方式在耶稣身上完全配合一致。这便是他如何并为何成为天主子的原因,也是他如何并为何一方面能在天主的关系上,一方面在为人的现实上,都能达到完满的原因。」②

596

神学家Leonardo Boff 为这项讨论提出以下的背景:

耶稣时代的犹太宗教,一切事都有法律的明文规定,首先是人与天主的关系,然后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良心受到法律的压制,而耶稣却公开反抗这些奴役人的法律规定……

耶稣宣讲的主要主题既不是他自己,也不是教会,而是天国。天国意味着日心中所渴望的理想国的实现,便是人类及宇宙的完全自由。那是这古老世界的新景象,这世界现在充满天主的恩宠,并且与自己和好③

耶稣以自己的行为具体地将他的宣讲表现出来。在福音中,耶稣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瞎子、跛子、瘫子、麻风病人、饥饿者、罪人、妓女、税吏、附魔者、劳苦者、愚昧无知者、弱小者、以及以色列的迷路亡羊等各类的人士身上。Albert Nolan的解释如下:「今天,有些人将上述的各类人视为较低级的人士;有些人称他们为受压迫的群众。」(N21)无论如何,这些人将被认为不需要人的尊重、自尊、以及天主的仁慈。「虽然耶稣来自中产阶级,这对他也没有任何不好的影响;但是;他却与最底下的人交往……由于他与他们打成一片,使他出于自决的成为社会所排斥的人。」(N27)福音极明确的记载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他同情众人。「在全部福音中,即使在不曾用“同情”一词的经文中,我们可以仍能感觉到同情他人的行动。。耶稣一再对人说:不要哭,不要愁,不要怕……当每一个人都对雅依洛女儿复活的奇迹感到惊讶时,他所关心的是给女孩一些食物吃」(N28

耶稣经常不断找寻能带领人超越他们障碍的途径,这些障碍是他们受苦受难的原因。马尔古为要彰显耶稣的关切,收集了耶稣行奇迹的故事;虽然他的叙述中有许多的增添及戏剧性的夸大,却仍使

595

人相信耶稣确实会以异乎寻常的方式为人驱魔、治病,并赐人能力。Nolan说,甚至更不寻常的就是,福音作者十分注意去发现奇迹,「他们却忠实的记载耶稣极不愿意行奇迹」(N35)。法利塞人一再要求一个来自天上的征兆,好能证明耶稣的使命是真实的,耶稣屡次拒绝在他们面前行奇迹。「凡认为耶稣行治愈奇迹的动机是在证明他是默西亚或天主之子的人,他便完全误解了耶稣」(N36)。他的愿望是解除人的痛苦,将人由「必须受苦的命运主义」中解救出来。耶稣常把奇迹归功于信德:「你的信德救了你」「他并不认为自已对同情、信德、及奇迹般的治愈有独占的权利。他最盼望做到的便是唤醒他四周的人的同情与信德。唯有借着同情与信德才能使天主的能力在他们中间施展并发挥作用。他奇迹似的成功确实显示出因着耶稣在人心中所催生的信德,天主正在他的子民中,为解救人而工作。」(N36)

    耶稣宣称凡遇见他的人,他们的罪都被赦免,耶稣的话使当时的人感到震惊。他与当时的人密切的生活在一起,以具体行为证明他所讲的。其意义是明显的,即是,他接受他们,并愿意成为他们的朋友。「他对穷人及受压迫的人的影响是很奇妙的。」(N37)其中有许多人成为他的弟子,此外,例如匝凯等人都回头改过,重新作人;尚有一些其它的人,将耶稣的言论传扬至天涯地角。Dolan评论道:「在耶稣为穷人与受压迫者所做的一切中,最特别的后果便是喜悦……毫无疑问的,耶稣是一位极为愉快的人物,他的喜乐如同他的信德与希望一样,具有感染性。」(N42)

    在耶稣的教训中,最具革命性的便是爱仇。这种超越社会地位及法律规条的爱,必定强于其它种类的爱,路加福音十四章中的夸张表达方式便是渊源于此,「凡不恼恨自己家人的人,不能成为我的门徒。」Christian Duquoc讲到耶稣不要有仇人的决心时说道:「按照社会法律,一个团体的休戚

598

相关,是因着创造一个仇人或代罪羔羊而得以加强;而耶稣不接受这种想法……。耶稣的圣德并非一种纯洁无玷,如果它是指使人离开一切会伤害自己所愿有的形象的东西。相反的,耶稣的圣德包含宽恕他的一切仇人。」④

    BOff表达相同的思想:「因为这个世界按现有的状况不能成为天国之所在地,所以必须接受彻底的改造。爱能使我们无约束地接受别人,并使自己完全向天主开放。不再有朋友或仇人,邻居或陌生人之分,只有兄弟与姐妹。基督尽其全力创造使天国能突破障碍,进入这世界的条件,以及人类与宇宙的完全改变。」(B7576

    然而,当时一如今日,这种改变的阻碍便是认为法律就是天主旨意的法律主义。耶稣使当时的人感到惊讶的是他拒绝与那禁止人选择自己生活的法津义务合作,而当时的人认为这种狭隘的作法是真正的宗教。今天,当耶稣的福音要求我们负起责任时,我们便感到困惑或害怕,因为我们害怕承担要使自己民为自由人的责任。耶稣要将人由法律的桎梏中释放出来,因此他必须推翻法律。「耶稣使法律成为相对性的,好能达到其真正的目的」(B72)。人籍法律所建立的秩序不能解除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或驱除使人们彼此分裂的畏惧。唯有当人完全接受这种新的生活型态时,才能过自由自在的生活。耶稣的生活便是要告诉我们那是怎样的一种生活,最后,这种生活使他走上死亡之路。

耶稣的神秘之父

    耶稣关于天国来临的宣讲包含对天主的认识及了解。我们要从天国许诺在未来的完成来看天主,而不是从过去的根源来看天主。根据Sobrino的论点:「耶稣宣讲天国喜讯,告诉大家天主以恩宠及

599

解救人灵之爱来接近我们。因为耶稣宣讲的内容是如此,所以,他的宣报不能只停留在言语上、爱的言语必须要以历史行动具体表现出来。」(S357)。通俗的宗教有将耶稣的意义迁就目前对天主的观念的倾向, 而不是让耶稣的生与死所引起惊奇召叫人在静默无语中面对天主。基督论基本任务使基督徒对天主的认识更加深刻。

    基督论「必须反问,其对于天主、罪、释放、超越等概念是否来自基督,而因此它们是基督化的概念,或者这些概念是从其它已知的现实经由逻辑推衍而来,与耶稣在历史上的出现没有什么关系」  (S 350)

    我们是否将我们对耶稣的解释强行嵌入希腊思想中冷漠无情天主的观念框架中,或者我们愿意让耶稣及十字架来领导我们超越我们本性的理解?我们是否勉强天主成全我们的期望,即是要他实证我们人类的传统有其价值,并处罚那些不遵从传统的人;或者我们听见耶稣坚持向我们说明,天主并非如此?耶稣要我们完全依赖天主,他尤其关怀那些不被重视的人。「耶稣要求这些人相信一位大于正统信仰的天主。他要求他们不要只考虑他们个人的情况:……认为那是他们生活的终极可能方式,因为事实上,那并不是天主的终极可能方式。甚至违反法律的罪也不能成为天主的障碍,天主在恩笼中接近人,如此罪恶不致阻挡人抱有希望。」(S 360)

    宗教社会学家常说,宗教有助于社会把现况合法化的功能。宗教可能使一些看起来无理的传统成为公平合理的。宗教人士也可仗着宗教之名而变得冷漠、残酷,甚至斤斤计较。但是「耶稣揭发人们以宗教之名去控制别人的假面具,以及人以纯人类传统来操纵天主的奥妙的手段……。」耶稣宣称天主以最高的自由行为接近人,出于完全的恩宠,因此,将天主仁慈之爱与出于法律规定的功行分开。

600

人不再因为仅遵行宗教仪式而确实能感到天主的赞许。「并非仅仅向天主奉献物品,他们也应奉献整个的自我,以及个人的安全感。」(S 368)

    耶稣为我们立下将自己托付于天主的模式,正如Boff所说:「耶稣的死亡与他的生命,他的宣讲,以及他的行动有密切的关系。他要求人悔改,他将天主的新形象告诉人,他对传统的自由态度,他对当时有政治、经济和宗教权力者所发出的先知性的批评,引起了争论与冲突,其结果导致他壮烈的死亡。」(B 288)。虽然耶稣并没有自寻死路或壮烈殉道,但是他已经清楚看到死亡已伏卧在他所选择的自由之路上。他拒绝改变路线,因为他将以死来表示他忠实于对自己生命的憧憬。他被孤立并遭受排斥,他甚至向父呼求说:「你为什么让我遭受这一切?你为什么弃我不顾?」「当耶稣出于自由意志而接受死亡时,表现出完全的自由,也自由地完成了他的计划,当他以爱来接受死亡时,他为人类指出了天国的真实意义,他仍然与历史中被蹂躏者同行,他原谅迫害他的人,在他历史性的失败前,他将自己交付于天主手中。」(B 289)

    Sobrino所作的反省,我们知道十字架告诉我们自然神学是不够的。谁能想象「天主的存在摸式是受苦而不是权威?……被钉在十字架上,毫无能力的主耶稣将基督徙的信仰与其它各种类型的宗教予以区分。基督信仰超过传统的一神论与传统的无神论。」(S 371)基督徒神学分享了无神论所说天主奥迹的隐密性,人无法在十字架的绊脚石上逃避这隐密性,基督神学不能赞同一神论的主张,即是天主是一位完全抽象的、不受历史影响的至尊无对的天主。

    耶稣的死亡使我们面对一个基本问题,按照荷兰神学家ESbhillebeeckx的观点;或者我们应该说耶稣所宣讲的天主是一个幻象,或者我们必须彻底改变我们对天主的了解。「人类历史——包括其

601

成功,惨败,幻想以及觉醒——都被生活的天生所提升;他具有对历史的最后一句话,并愿意人类得救。或许我们能生活在幻觉中,但是我们不能死于幻觉中。这是耶稣复活讯息的中心,他召唤我们做一个心灵自由的人,努力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幸福、不要生活在幻觉与理想主义中。」⑤

    这奥秘的核心是在被遗弃的纳匝肋耶稣的心中,天主被钉在十字架上。天主能接受他对自己仁慈的最好计划遭到破坏,但是他不能放弃他所召选的那一位,那一位在被遗弃时仍紧紧依靠他的人。耶稣启示出面临毁灭而仍坚贞不变的爱,才能给予人心真正的安全。再进一步所达到信徒净化的境界是言语所不能描述的,然而,耶稣显示了,所付出的生命与死亡的代价是很值得的。要到达耶稣所称的 “啊爸”——神秘的天主,除此之外,别无其它途径。

作耶稣门徒的自主

    Sobrino更喜欢用「跟随耶稣」或师徒关系这类名词,而不用「效法基督」一词。效法基督的观念引人具有一种不属于历史的态度,似乎一个人可将自己与自己目前具体而密切的社会经验分割,而去摸仿似乎不会在具体环境中出现过的耶稣的态度或行为。「跟随」耶稣指示出耶稣自己的情况与目前基督徒情况的差异。所谓跟随耶稣是在目前实况中找到一种具体方式来表达耶稣所传下的使人释然的憧憬。「师徒关系便是跟随耶稣的步履,并宣扬天国;这是需要具体的实践。耶稣及对任何一种以重复口号构成的抽象正统思想。(S 390)

    基督徒的存在是「为」天主并「为」人服务。它要将耶稣所宣讲对天国的希望生活出来,并与那些将要参与福音喜悦的人分享兄弟之爱.耶稣愿意那些与他相遇的人成为互相依靠,具有责任感的人,

602

而不要成为依赖成全的阿谀者,要等待他的首肯才敢动一动自己的手措。正如 Albert Nolan所说:「耶稣要别人看见他所看见的,相信他所相信的……最后,当他直接面对他到底具有何种权威的问题时,他拒绝回答这方面的问题。他期望人们看到他言行中所表露的真理,而不仰赖任何权威」(N123)。耶稣并不是要别人服从他;他要他们服从真理——按照他们个人所获心灵自由的经验,并按照自己生活领域扩大所得的肯定,以此而忠实的生活于世间。

    Leonardo  Boff称圣子降生为天主新计划的起点。耶稣知道人具有完全充满天主的潜能。「降生奥迹的意义表示,天主以创造置于存有中的可能性,现在已于耶稣身上完全实现……藉着爱,我们能向天主及向别人如此地开放自己,以致我们能完全空虚自己,并以同等程度充满别人及充满天主。在耶稣基督身上所发生的事就在于此。在别人身上,在耶稣的兄弟姐妹身上,天主及耶稣向我们作同样的挑战:向每件事及每个人越来越开放的挑战,如此,我们能像基督一样充满天主,并与人沟通。

    耶稣召叫我们「跟随」他,并不是要我们奴隶式被动地依赖他,或是虚伪地将他的生活翻版。他是要我们接受他的精神,在他的精神里,以我们有限及不完全的方式发现自己是天父的儿女。如此我们不会害怕别人与我们不同的地方,也不害怕我们自身的分裂;相反的,我们可以汲取天主无限的潜能,天主常愿意这能力借着我们表达出来。如此,可使神圣奥迹事实上进人我们之内。「因着降生的奥迹,我们知道了自己究竟是谁,以及我们未来的终向为何」(B 205)。我们所跟随的是耶稣的自主权,如同他一样,我们发现表达怜悯与希望的唯一方法——在其中人能对天国略窥一瞥,便是实行我们所相信的真理——这种实践使我们就在那股涌自我们内心的怜悯中发现天主。

603

    这些著作中所蕴含的神修精神是要我们彻底地接受人性,由于耶稣释放性地临在人具有身体的精神所有的限制和可能中,再度确保人性的价值。此处对耶稣言行的解释能帮助我们在面临困难的忍耐中,在面对失望而挣扎相信中,在超越正义的要求对别人的关切中,能惊喜的看到慈善天主的临在人性—— 一位具有身体的灵体——有它许多的限制和可能;耶稣释放性地临在于其中,再度确保了它的价值。此处对耶稣言行的解释能帮助我们在面临困境的忍耐中,在面对失望而挣扎的相信中,在超越正义要求对别人的关切中,能惊喜地看到慈善天主的临在。仅仅忍受人存有的艰难,为那些跟随耶稣的人,也能具有救恩的价值。

    或许这种神修的最大挑战便是召唤基督徒打破个人主义以及消除一种信仰上的不安,即是怕去为我们对一个具有天主和谐的世界最深的梦想去作证。Albert Nolan举出耶稣的世界与我们的世界有很多相似之处,尤其是在我们都不会有更大的灾祸这一方面。耶稣时代的人害怕罗马的暴力;今天时代的人畏惧核子武器的摧毁。Nolan曾说,假若耶稣的福音一点也不告诉我们如何面对灾难,那么或许我们实在不相信耶稣。

    这些新基督论为我们描绘了许多确实由人体验过的超越性,例如,虽然只有很少的证据,而却仍然固执地相信;虽然有各种各样的阻碍,但是仍然渴慕天国。耶稣的苦难使我们了解在面对飞逝岁月的真实矛盾中天主对我们的怜爱。Schiliebeeckx以动人的言词说:「他像一般人一样生活在我们中间,他是黑暗中的光明,而黑暗却没有胜过他。我们把他钉在十字架上。他死了,也被埋葬了。但是他相信天主的话,因而由死亡中复活,永不再死……。」⑥我们的信仰证明耶稣的死亡与复活是真实的,而这信仰是由接受,同情及不要的感觉奇异地混合而成。

604

注:

Albert NolanJesus Before Christianity (Maryknoll, N.Y Orbis Books, 1978). Nolan的书名「在基督信仰之前的耶稣」正好说出本文的外观,因为所有的新基督论都热切去发现,在耶稣的言行按复活的光下被编辑之前,耶稣自己的态度和意愿。以后,本文引用本书时,简称它为N,再加上页码。

Jon SobrinoChristology  at  the  Crossroads (Maryknoll, N.Y  Orbis  Books, 1978) P387.本文引证本书时,简称它为S,再加上页码。

Lionardo Boff, Jesus Christ Liberator(Maryknoll, N.Y  Orbis  Books, 1978)P.63.木文引证本书时,简称它为B,再加上页码。 

Christian Duquoc,:“The holiness of Jesus and the Holiness of the Spirit”! Concilium 129(New YorkSeabury1979)p70

Edward SchillebeeckxChristThe Experience of Jesus as Lord (New York SeaburyCrossroad1980) p845

LbidP.847

本书译自:Paul Philibert,“Rediscoverinn Jesus SPiritualita in the New Christolooies”, Spirituality Today  33(1981)356366

605

 (上接五六八页)

(下转六四二页)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