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辅仁大学神学论集 第64号

谈建设地方教会中教友的角色


王武昌
未讲这主题之前,曾请示辅大神学院房院长,该以什么态度来讲,他说:「讲真心话,但要有爱德」。我今天要分享的都是由衷的真心话,但愿我的朋友也以有爱德的心意来听或看,如有不妥之地方尚请赐予指正。 
一、地方教会的形象:
建设地方教会是项艰巨的工作,在别的地方不容易,在台湾更艰,因为我们的背景相当特殊。我想起在以阿六日战争的第七天,应以色列农业部的邀请,访问以色列时,感受到犹太人不但基督徒很少,他们并不感激他们是天主的选民。他们说,天主只给他们流奶流密的福地,却给阿拉伯人丰富的油田,阿拉伯才是天之骄子。生活在台湾的百姓,或许也有犹太人同样的心态,他们是否因战后许多神职及教友前来台湾发展教务而心存感激呢?天主教在台湾短短的传教史显示,第一阶段是外国教,虽然它有普世教会宽阔的心胸,却因拉丁礼仪而缺乏乡土化的归属感和亲切感,所以弥撒为教外人士有「神父寻找帽子」的笑话。第二阶段本来该当合乎教廷的主张迈向教会本地化,可惜的是因为教会的爱德措施——救济工作而成为面粉教。同时也因大部分的神职,认为来台只是权宜性的暂居,不久便可返回大陆工作,而忽略了长程的扎根计划。因此本地人多少觉得,天主教在台湾虽已中国化了,
259
却仍然不够本地化。曾经有一本调查报告说,天主教给人的印象是「难民之家,特权之友」。我问过一些人是否有同样的感觉,他们说有,我问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印象呢?他们认为天主教对社会救助的工作比社会发展的工作优先,同情比公义的表现积极。还有像「明星学校」或「锦上添花」等种种作法,给人不够平民化或民众化的感觉。 
二、建设地方教会原则要保守:
台湾是大陆的希望所寄,大陆是台湾的前途所系,这是我们应有的共识。教宗曾说:「台湾负有桥梁教会的使命」,因这个使命我们必先建稳桥头堡,作好打桩扎根的工作。也只有将此地的教会建立在石盘上,确实提升地方教会的归属感,才有大家参与将福音带回大陆的可能,这是最基本的共识原则。相反这个原则,缺乏教会本地化的观念,则我们无论是理论或实际,都会悬挂空中,飘浮不定的。牧灵人员不重视学习本地人的母语,以利传播福音是传教障碍之一,光复四十年来,还未培养出五十位本地神父和一位本地主教,也是教会地方化不够积极的例证。
三、建立地方教会方法要突破:
    在把握原则的前题下,牧灵工作的方法,应求新求变及讲求效率。
1、应发挥软体的组织结构力量:要是我们纵览分析一下台湾天主教手册,所记载的统计资料,我们不难了解天主教有多少教堂、学校、医院诊所、电台、电视、出版事业等大众传播机构和慈善工作组织。简单的说,我们的投资庞大,尚且目前还未能物尽其用,一个一个楼房闲置不用而再盖一栋栋
260
新的。致使社会人士说:「天主教对台湾的贡献是盖房屋,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难道我们不了解教会是人的团体,不是空壳的建筑吗?二位韩国主教说:「中国主教团对关怀劳工基准法或劳工农民的权益,若与反对堕胎一样的精神去努力,你们的祈祷就不会都通功到韩国了」。相信建立教会的形象,软体的工作内容,毕竟比硬体的建筑重要。
    2、强化正襟为首的观念:在台湾的天主教会,最大的浪费是人力资源浪费。我们教会及教会所属的机构,工作人员不下万人,每年经费逾数亿,服务对象超过一百廿万人,而每年领洗人数扣除死亡人数,增加不到三千人,为什么?记得十八年前我拜访耶稣会总会长时,一起检讨教会的传教方法,我向他陈述三件事:第一我们教会学校很多,但是培养不少的政论家却培养太少的关怀别人的人(man for other)。其次我们的牧灵人员有太多的职业学生,拥有很多的学位和高深的学问,却不能学以致用,形成有输入无输出或能深入不能浅出的浪费;再者我们教会出版许多书籍,却多数只适用于图书馆,不是百姓生活上所需。我们是否该检讨检讨,耶稣救赎的真理为什么传不开?是民众对真理的漠视或是教会的作法和取向有问题。
3、神职与教友应各司其职,在这主题上我们可用一个比喻来作探讨。有一天福州大帅戴了一顶高帽,跟丁副官上前线去巡视。突然敌方子弹咻咻不停地射击过来、其中一粒射中了大帅的高帽,另一粒射穿了丁副官的头,结果大帅死了,丁副官没死,为什么?结论是大帅没有高帽活不了,副官因为平时只是跑腿和喊「是」,不必用脑,脑浆因此缩水退化了,所以子弹射穿了头却伤不到脑。今天教友在教会便是扮演看丁副官的角色,被动而消极。有一位传教协进会的主席向我说:「协进会顾名思义,只是教会的附属品」,还有神长担心教友无能,非以神职担任主席才放心呢!我觉得我们教会常
261
有角色混淆不清、不务正业的现象,有的教友想做神父的职份,有的神职却将神职的主要工作放置一旁,专务一些教友能做的俗务。去年教宗访问加拿大时,勉励神职多培养教友去从事社会工作,而不必由神职站在第一线做社会工作。加拿大安第岗,国际性的合作人性发展运动的那些先驱都是神职,他们之所以伟大,因为他们是「理想的贩卖者」,诚如第一位先驱汤普金神父(FR.Jimmy Tornkins)说:「若有人买了你的理想,理想本身便会生出手脚做出伟大的事」。但愿在台湾也一样。教友勇于上前奋斗,同时具有良好的神师来指导。
4、牧灵方法取向的再议:我们希望教会的牧灵工作是入世的,能运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因为社会工作就是牧灵工作。我们也很容易觉察到,动机的启发和专业知识配合的重要性。过去教会的人员训练都偏向于动机的启发,有热忱没有技巧,政府的作法正好相反,专精于如何做而缺乏牺牲奉献精神的培养,形成官僚的硬壳。另外我想再强调的是「如果我们在传福音,也就是在传教。如果我们只想传教而不传福音,百姓不一定需要我们的宗教」。这是我到韩国六次,与韩国的主教神父修女和教友领柚,谈到传教主题的话中所得的结论。在台湾有多少人知道光启社是天主教经营的?为什么「难忘的故事」那么轻易的被忘而无法持续?我们教会的电台和大众传播节目作了多少传播福音的工作?……。记得四年前,有社区活动中心及一些社团的负责人,邀请天主教社会服务研究院的人去演讲,出席的人数不很多,就有我们的教友和神长,建议我们除掉「天主教」三个字,我们的回答是「天主教」三个字不但不能取消也不能缩水变小。我们原则要保守,方法要设法突破或改善,我们要常自我检讨。如今因我们的坚持及努力,已成为各种社团、社区甚至大专院校竞相邀请演讲或派人前来洽商各种训练的地方。宗教是人和神的关系的缩影,领洗廿八年的教友生活,使我体会出宗教的四要素:
262
(一)效法教祖(二)实践教义(三)遵行教规(四)参与教仪。前两者是体会并学习吾主耶稣如何待人处事,再以积极的爱人行为来遵循主的旨意,而不是消极的常怀有犯罪感,做个神经质教友,也就是说积极去关怀别人,使之没有时间犯罪。并运用教会的礼仪,弥撒圣祭、祈祷默想、退省等种种方法帮助自己和别人走上成圣的途径。
以上种种上方面是有关地方教会的检讨,同时也可以看出教友到底做了些什么?相信教友不该是教会的附属品,信仰不该是教友的装饰领带。
四、教友与神职合作的个案介绍:
天主教社会服务研究院是神职培养教友,由教友负责,由神职辅导的一个典型的个案。它秉承教宗保禄六世「人性发展通谕」所召示的「发展不该只限于经济的成长,要求真正的发展,必须是全面而整体的。全面的就是必须促进每一个人和整个人类善良的人性的发展」为宗旨,因此外语名称叫Populorum Progressico Institute 。它以安第岗人性发展运动的原则「帮助人们去帮助他们自己」为策略,于民国六十年创立迄今,已训练了三万多志愿服务的领导者,他们多数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以志愿服务的身份,尽心尽力。更可喜的是已有数以百计的社会人士因一起服务社会,而对天主教发生兴趣,自动到堂口研究道理而成为会发光的好教友。
研究的工作目标有两种
263
(一)领导者训练:
储蓄互助社及合作社的干部训练,家庭问题的夫妇恳谈、情侣恳谈、自然调节生育及职工青年、社会经济调查、视听传播和语言等一共三十多种不同的研习班训练课程。这些课程多数是国际使用有心得,再经国情化修正后引申出来的,讲师则精选有理论背景和实际经验者。我们训练时,不但重视动机的启发和专业知识兼顾的需要,更重视学员训练后的成果运用和后继工作的追踪辅导。我们可以有安慰的说,在这个岛上每天都有我们的学员在不同的地方举办地方性的基层活动,这是教学相长和成人干部的成效连锁反应。
(二)推动协调与整合发展:
我们深深了解个人及团体所能做的事都有它的极限,为求复杂而繁多的社会工作有更多的团体一起做,我们推动教会的事工合一运动,更与公私立的社团彼此配合,彼此学习,互相转案以求工作效率的提高。目前研究院与台湾合作事业管理处及逢甲大学在研究院成立了台湾合作事业研习中心,负责全台湾三千多合作社(场)的干部训练。我们也接受县市政府及省社会处的志愿服务人员及部分社工员的委托训练,更有不少的妇女团体、社区、文化中心、农改场、水产研究以及老人等团体的合作事宜。
五、结论与展望
264
    我们知道领洗当教友就成为基督奥体的肢体,就该成为基督第二,神职的工作是圣召,教友也有教友的圣召。没有使命感的教友仅是教会的螟蛉子而已;同样的道理,教会若缺本地化便成为客居浮萍。然而在台湾的教友想尽心尽力,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三年前,我在日本参加国际会议,会后我到一座名刹拜访一位高僧,我请教那位老和尚说:「师父,现在的社会变化那么大,您在修道的旅程上,未知有何特殊的感受?」,这位老师父即针对这个问题打比喻说:「有一天,有一位老僧人要到一个乡村拜访朋友,那个村子必须乘坐渡船过河。很巧,那天小渡船的乘客只有一位年轻的姑娘和老和尚两人,他们面对面地坐着。老和尚心想修道者非礼勿视,所以他举目望行云,低头观流水,过了一会儿,四周的景观都看累了就掉头将视线调同正前方的小姐,小姐马上给他两个耳光,他低着头问小姐,「为什么打我耳光?」小姐理直气壮地说:「老和尚你六根不清净,怎么可以睁着眼看我呢?」老和尚一慌马上闭上眼睛,小姐突然又给他两个耳光,这位老和尚变成了丈二金钢莫明其妙,他问小姐说:「小姐,我闭着眼睛不敢看你,为什么你又来两下呢?」小姐回答说:「你罪加一等,因你闭著眼睛在想我」。老僧人讲完了比喻后叹了一口气说:「这个时代做什么都难,张开眼睛不是,闭著眼更不是,但我们不能灰心,因老和尚并未挨了四个耳光就放弃修道。」
今天的教友在建设地方教会中,要扮演一个积极的角色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只要我们想想人生旅程中,有三种朋友:1财富、2亲人、3善功。而当我们「时限」来到时,第一种朋友无法陪伴我们,第二种朋友只能陪我们到地下别墅——墓地,只有第三种朋友能陪我们上法院站在法官——上主的台前为我们作证。这第三种朋友——善功,就是我们所做的有意义的事,合乎天主的旨意的事。
依聚统制基督奥体的肢体,所以教友在建设地方教会中虽然只是小小的一根螺丝钉,但却是不可
265
少,我们应全心以赴,尽一份份内的职责。
266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