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辅仁大学神学论集 第65号

中国灵修讲习会第六、七讲


张春申
第六讲 内圣、外王、参与天地、礼、乐
基督徒生活的内容除了我在前面几议所提到的一些之外,还有伦理生活、传教生活、礼仪生活,甚至休闲生活,这些应当都是我们灵修的场合,我们的信仰也应当投入在这些因素中。因此,接著我们要讨论的是「内圣」伦理生活、「外王」传教生活、「参与天地」在天地之间与一切的万物融会贯通,然后再讲到「礼」、「乐」。
不过我在这里并不是讲如何来度伦理生活、如何来度传教生活,因为这不可能在短期时间讨论完的,甚至于每一个问题都有其特殊的学问.如伦理学、传教学等等。所以今天我不谈这些,我现在要做的是在中国基本思想下来看所谓的内圣外王的基本精神究竟是怎么样的,也等于说在中国灵修了,如采要讲我们所谓的伦理生活,它的根源点是什么?最基本的态度是怎么样的?
这里我用一种对照的方式,把中国传统中几个重要的思想——儒、道、墨家与基督宗教作一对照。中国传统的灵修都著重在主体性,从内在的经验而有了外在的伦理生活,也就是「诚于中,形于外」,内在有了一个最基本的肯定、出发点,然后才有所谓的外王,参与天地等等的流露。但是当我们作对照的时候,应注意并不是说我们基督徒所谓的伦理、传教生活与中国传统思想的内容完全一样,我们所要比较的是其主体性,在我们作了对照之后,就会发现为什么缘故圣经里的教训是这样的
435
要出于我们的内心经验,要出于我们的主体性,并且帮助我们反省到今天一般教会给人看出来的面貌有所谓的形式主义、法律主义等等,而在这些方面,就是我们讲中国灵修要特别注意的。
第一节  儒、道、墨、基的对照
一、内圣:伦理生活
    我们会发现在中国几个基本的思想传统中,伦理生活都是建基在更深的根源上,在儒家是「天命」.道家是「天道」,墨家是「天志」,这「天」皆是指一个超越的经验,即哲学中所说的形上的基础,所以要解释伦理生活就必须著眼在这个「天」之上,也唯有根据这个「天」才有所谓的伦理生活。
1、儒家:根据「天命」的经验。在人的本性中体验到天的要求,「天命之谓性」,此「天命」并不是藉观察外物后而肯定的,而是在人的内在经验、人性中所体验到的,体验到天的好生之德,体验到「仁」,这个「仁」字我在前面已经讲过,它并非许多德行中的一个,而是唯一的德行,是一切德行之根。在论语中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子解释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这「一以贯之」就是「仁」,就是「忠恕」,忠即大公无私,恕即推己及人。由于人体验到天的好生之德,而以此经验来对己、为人,这就是「仁」了。其他的各种德行如四维八德等,都是「仁」出现在不同场合的表现罢了。由此可知,儒家所谓的伦理生活绝不是一套法律条文,而是建基在人内在对「天命」的经验上。
2、道家:根据「天道」的经验,因此也综合在一个中心的德行上,即「慈惠」。
436
3、墨家:根据「天志」的经验,故综合在「利、爱」的德行上。因为天关心人,所以墨子主张利众人、爱众人。
4、基督宗教:出于对「天父」的经验。在新经中很清楚地不是给我们一套法律条文,而是出自对于「天父」的经验,所以耶稣说:「你们应当是成全的,如同你们的天父是成全的一样。」(玛五48)也就是说在我们内在的经验中体验到耶稣所谓的天国来临的父是怎么样的,然后我们根据这个而来对待一切,我们也可以称其为「爱」,「爱」并不是基督徒许多德行中的一个,而是唯一的德行,我们有了它,才在各种的场合来活出基督徒的伦理生活。事实上玛窦福音中已为我们指出:若要如同天父一样的成全,就要为仇人祈祷,要「是就说是,非就说非」,并且不仅不可杀人,甚至不可对他人发怒。
总之,「内圣」就是经过「天父」或「天命」等等在我们内心中主体性的经验,而后所有的伦理生活。
二、外王:传教生活
1、儒家 :主张「推己及人」。从主体性的经验推及他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个人若经验到「天命」,则要把天的好生之德推及四周——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不是从外面所给的命令,而是个人内心体验的实行。
 2、道家: 主张「应帝王」。老子强调无为而治,就是因为他体验到「天道」;而庄子体叙到「与造物者游」,所以认为要「应帝王」,唯有能与造物者游的人才能做帝王。
437
3、墨家:主张「兼爱众人」。这当然也是从体验到「天志」而产生的思想。
4、基督宗教:基督徒的「外王」就是对天下人宣讲天国。而这是不是从外来的一个命令呢?至少在耶稣基督身上不是。耶稣一旦讲天国是因为他内在体验到天父是关心人、愿救人类的父,所以他由此主体的经验而「外王」——宣讲天国。圣保禄说:「我若传福音,原没有什么可夸耀的,因为这是我不得已的事;我若不传福音,我就有祸了。」(格前九16)欲了解他所说的「不得已」,就必须请大家回想到我在第一讲中曾说过,在中国的基本精神中,由内在的反省进到实际的行动,这中间有其「必然性」,也就是对道德、对天命种种体验的实现有著必然性。而保禄所说的「不得已」就是由于内在的经验,要求他不得不把它实现出来,不能不去传教。虽然在福音中,传教常是耶稣所给的一个命令,但是我们要明白,天主的命令与人的命令不同,人间的命令多是外来的要求,不需要人体验到什么;而凡在我们信仰生活中来自天主的命令,则从来不是来自外面的压力,常是先在我们内心发生了一些什么,体验到了一些什么。
总之,「外王」在中国的几个重要思想中都有著必然性——「推」,这与我们基督徒宣讲天国的「外王」,在形式上是相同的,都是经过个人主体性的经验出发的。
三、参与天地
不论任何的灵修生活都要我们不只是对待自己、对待他人,更要在整个的宇宙天地中「参与」。「参与天地」一词让人听起来觉得有极大的气概,事实上就是面对一朵花、一棵树、面对四周的万物都可称之为「参与天地」。
438
 1、儒家: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这不是西方人所说的「唯心论」——世上的一切都是我想出来的。因为中国人是相当实际的,不可能从心里生出一朵花或一棵树来。而「万物皆备于我」是建立于人在内在生命中体验到天的好生之德,体验到天对于万物是给予生命的,那么,做为一个有反省生活、有精神生活的人,他必会参与天的好生之德,也根据这仁心来对待万物。在儒家思想中,既然认为「万物皆备于我」,所以就不只要实现人性,还要「尽物性」,而什度叫做实现万物的性呢?就是:一朵花我们对待它要像一朵花,一棵树我们对待它要像一棵树。若能以仁心来对待万物来自天所给它的生命,这种人可说已将天道、人性融合在他的心中,以之来对待万物,也就是中庸上所说的「参与天地」了。
2、道家:庄子所谓的「与造物者游」并不是看轻世上的东西,而是把东西就当做东西,语云:「物物,勿物于物。」就是把东西当做东西用,不要让东西把你当做东西用。也唯有能与造物者游的人在与万物相处时,才能见其本来面目,而这也就是「参与天地」了。
3、基督宗教:在基督徒的信仰中,耶稣基督的救恩普及一切,最后并要进到新天新地。连天地都要分享他的救恩,那么,我们甚至可以说应分享耶稣基督拯救天地的能力。在许多问题上我们都说我们和耶稣基督共同来救援世界,就是说我们和他一起把她的救恩来分享。传教是把救恩分享给别人,但我们更要让整个世界分享耶稣的救恩。按照中国传统思想,要参与天地之间,就要把东西回归它本来的面目,而保禄宗徒在罗马人书第八章中说我们今天的世界还是在呻吟中,还没有完全得救。保禄用拟人法说这世界好苦,为什么呢?因为它们没有得救。例如现在把美丽的山水都破坏了,让美丽的山水不得救;把清洁的空气污染了,让这世界不得救。所以,我们说这个世界是在谋求得救。那么,
439
谁能使它得救?当然,最后是耶稣基督的救恩使它成为新天新地,可是我们这些人若参与天地,就能使这天地更新一点、更美好一些。然而我们要如何做才能达此目标呢?那就要看我们如何对待万物了。事实上人的罪使这世界日益堕落,我们若以与天主分离、有罪的态度来用这世上的万物,必会破坏它们本来的面目,相反的,我们若是在已经得救的态度中来用这世上的万物,将能使这世界成为一个新天地。
「参与天地」在中国传统思想中,是出于内在的体验而对待万物,我们基督徒则是出于耶稣基督救恩的经验,叫我们以已经得救的人的态度来面对世上一切东西,如此则天地变成了新的,反之,将使这天地变得更旧。
四、礼、乐:是人的一种象征性的生活
人是在一种内在的体验中才有了礼仪、音乐的表现。礼并不是指外表刻板的礼节,音乐当然也不是外表的一些事情。这一类象征性的生活,都是由于人经验到自己根源的生命,而从其中更体验到它的美才产生的。当体验到天所给的生命在宇宙中间流露出来的美好时,才有了音乐、歌唱等等,所以这一类象徵性的行动实在是建立在人的内在经验中。对基督宗教而言,就是体验到来自耶稣基督的生命,才有了礼仪、音乐等。在厄弗所书第五章19至21节,圣保禄宗徒要厄弗所教会以圣咏、诗词及属神的歌曲歌颂赞美天主。当我们基督徒在生活中体验到来自天主给我们的这样神圣美好的生活时,我们会歌唱,我们会念圣咏赞美天主,而这些都是出于我们内在的经验。
中国传统中有各种礼,在「吉、凶、嘉、宾、军」等各种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礼仪,而这些礼仪
440
并不是单纯的礼节而已,它实际上包含了消极与积极两方面,消极的是在这些礼节下,使我们的生命中规中矩,但这中规中矩不是刻板的意思,而是指我们美好的生命应有其和谐,不要超出范围,不要跑矩。例如在请客时有宾客之礼,这宾客之礼在消极的一面而言,就是不要大吃大喝毫无节制,否则只是破坏你的生命,而不是欣赏生命了。而积极的一面则是在宴请宾客的礼仪中,有其内在的快乐,朋友与朋友间生命的交往,体验到彼此之间生命是多么的美好。所以,这个礼就不是一个空的礼,而实在是经验生命快乐的礼了!
现在我们教会中有各种礼仪,同时也有各种神学来加以解释。有一种我认为不是最圆满的神学解释,是把教会的各种礼仪如圣洗、圣体圣事等,解释为是为了得到天主的恩宠。当然,在信仰上我们相信这些圣事使我们生命更丰富,但在对于礼仪的神学解释上,我认为按照中国人对礼仪的看法,应是所谓的圣事礼仪——不论弥撒、圣洗、圣体等,只是在不同的场合中,我们来庆祝、来经验那来自耶稣基督给我们得救的生活。正因为再次经验耶稣基督的生活,我们的生命变得更丰富了上就叫做「圣宠增加」。所以,礼仪是一个「庆祝」,例如在圣洗礼仪中,我们一局兴的并不是这个领洗的人原来没有天主的圣宠,现在给他倒了水,于是天主圣宠进到他的生命中。的确,这个人是得到了天主的生命,可是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解释这礼仪,就是说我们现在这个教会的团体中,有了一个人愿意加入,对这样一件事,我们一局兴地一起庆祝,庆祝耶稣基督的死亡与复活所给的生命,现在在我们这个团体中产生了;而这个领洗的人事实上在这一个机会中,也与我们一起在庆祝耶稣基督的死亡和复活进到我们的团体中间。
因此,圣事礼仪是对耶稣基督的死亡复活所给予的生命,在各种场合中来庆祝。若我们的生命从
441
 来不庆祝,就会慢慢地觉不出它的丰富来,而在庆祝中,我们会愈来愈觉得生命的丰富。我所提出的这个概念,我发现今日西方神学家在讨论礼仪时,也愈来愈注意到这一点,他们不再强调在圣事中「她给你受」这样的得到圣宠,而更是注意到教会团体在庆祝、在体验自己的生命的一面。
(有关圣事生活请参考「中国灵修刍议」页一六二——一九O)
第二节 中国灵修的反省
在上面的对照下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思想中的基本精神并不是形式主义、法律主义,它所注意的是体验,是其主体性。而在我们圣经中,事实上也是注意这样的方向,在耶稣基督的启示中,实在已注意到内在的经验、生命的体验等等。不过虽然如此,也并不是每个中国人或基督徒都已经完美地做到了,所以,孔子在论语中曾骂在他同时代的一些人是乡愿,这也就是我们说的法利赛人。孔子在他自己的精神下,已看出当代有些人是形式主义者,只注意外表而不注意内在的精神,同样的,圣经里也有耶稣责备的法利赛人,也是只注意外表而不注意内在的经验。「内圣、外王、参与天地」是一个文化中的理想,只是有人非但不去达到这理想,而且是相反这理想,这类人在中国传统中有,在我们教会里也有,所以没有什么可奇怪的。
不过,在我们今天教会给人的面貌,甚至修会生活里所有的一些面貌,我发现法律、形式主义远是相当的浓厚,所以导致我们四周一些相当注意修养的人认为:你们望弥撤也不过是外表的形式,人在心不在;你们常常嘴里说的是一套,实际生活又是另一套。现代中国有些批判基督宗教极刻薄的话,说我们「好话讲尽,坏事做完」,这话虽然很刻薄,不过在我们教会传教历史中确曾有过这样的
442
事情,就是把耶稣所讲的好话都讲尽了,但是坏的事情也都做完了。连印度甘地也曾说:假如你们基督徒把耶稣说的话都做了,那么,问题也都解决了。我并不是说我们在这里的人都是如此,但事实上教会是给人有了这样的感受。
既然我们这一次讲的是中国灵修,那么,经过上面的对照,也许在我们自己未来的修会生活中,在中国灵修的方向下,可以特别注意到:
第一:主体性。要进到我们生活的经验中去,就是对于我们的所做所为都要出于内在的经验。
第二:在我们基督徒的培养中,尤其在修会生活的培育中,要特别注意到培育人要从主体、经验出发。不论在初学院或培育人的过程中,总不要给受培育的人只是一套规矩而已。我们知道,规矩常是应该有的,如同礼节常是应该有的,可是当你给所谓的应该不应该的时候,常常要让他内心当中体验到,由于信仰天主的缘故,由于内在有这样的经验,因此他能看出这条规矩有其深意。譬如说在会院中订下六点钟起床的规定,这规定能让有些人真的是非常不得已的只好起来,但也能让有些人在他内在生命中,实在体验到我们是一个团体,我们这个团体应当在爱中一起来做某些事情,由于这个缘故,于是他六点钟起床,因此这样规定对他而言已是有其主体性了。我们应注意,修会会规不要让它成为法律条文,相反的,要常常按照圣经的精神,也可以说我们中国灵修上特别强调的总是要出于内心中的体验。修会里有许多规矩,这些规矩当然应该对初学或受培育的人讲,但讲的时候不可以只说「会规就是这样,不要多问,会规就是会规」,而应指出这些规矩跟人的内在生命有何关系,与所谓的内在的爱有什么关系。
第三:我们在中国教会里不断地会有一些著作,写一些我们教会的生活等等,我认为这些也应从
443
这样的一个方向来走,不是些法律性的表达,而是属于灵性、内在的表达,让人看出其中实在具有生命,不只是一套文字而已。
总之,我们要努力地按照圣经的方向、按照中国基本的思想,来活一个有内涵的生活。
第七讲 明辨之、吾日三省吾身
灵修生活的场合就是我们整个的生活,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要针对事情做一个决定,即使一个修会团体也常是要做一些选择的。不论个人或团体,只要是有信仰的人,所有的抉择都应在信仰中,不可只凭自己的喜好、不加反省地就作选择、决定。当代灵修学对这方面有许多的讨论、解说,实际上在教会的历史中,从极早的教父时代,经过丰富的神学,此一问题是经常存在著的。而对此有较完整有系统的研究者,当属耶稣会的会祖依纳爵,所以,在神操中有了现已为大家所接受的「分辨神类」。而「分辨神类」常是与「选择」相连的,也就是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选择」常是必须在「分辨神类」的经验中来进行。
现在我先说明一般灵修学——或可说在依纳爵传统下的灵修学中,如何分辨神类和选择,再从中国灵修的角度来加以说明,最后我要谈到的是与灵修有密切关系的「省察」。
第一节 今日灵修学中的分辨神类、选择
所谓分辨神类、选择,简言之,就是寻找天主的旨意。而寻找天主旨意并不是说会听到天主对我们说话的声音,所以这一定是要有些方法的。
444
在分辨神类中,我们应有的态度是依纳爵所谓的「平心」,就是在寻找天主旨意的时候,内心中完全没有一己的成见。在具备此一态度之后,要做的是先把对象本身作一分辨,即对事情有所了解,对环境有所认识,然后再配以福音的精神,修会的精神或教会的需要等等作一分解。当然,像这样把要选择的对象在信仰中加以分辨,会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而且在此过程中,有些事一经分辨立即非常清楚它是否相反福音的精神或教会的训导;但是毕竟有些事仍会发现它是模棱两可的。再者,我们要做的是对人心态上的分辨,所谓分辨心态,就是在面对这个对象时,看看他有怎么样的反应,是喜乐、悲伤抑是痛苦?当然,这心态仍应在信仰生活中来解释,看它究竟是否来自圣神。如此经由「分辨对象」与「分辨心态」之后,个人或团体才可以认清何者是天主的旨意。
在这类灵修的方法中,有一些思想很值得我们去反省。譬如:「天主旨意」一词,在圣经中究竟指的什么意思?我们若是注意,会发现在圣经中所谓「天主旨意」,基本上的意思就是要人得救。天主经中「愿你的国来临,愿你的旨意奉行在人间,如同在天上。」实在就是说:当你的国来临时,你救人的旨意、给人生命的旨意要在人间实现了。但是在我们所说的分辨神类方法中,对于「天主旨意」一词已经多加上了一些神学上的解释,那就是:在人类历史中,对于我们个人或团体的许多事情,天主早已给我们决定好了。因为唯有在此概念下,才能说「寻找」天主的旨意——若是天主没有决定好,我们又去找什么呢?然而今日有越来越多的神学家在寻求别的解释。在此不便多讲。
总之,就实际而论,在分辨神类过程中的人,当他说找到天主旨意时,一定不是说有什么声音告诉了他,而是他自己在信仰的态度中,作了一个自由的决定。
445
第二节 中国灵修中知天事天
在中国灵修中的分辨神类和选择,我们可称之为知天事天。孟子曰:「尽其心中,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将其侧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完全实现出来时,他就是认识了他自己的人性,而当他认识了自己的人性时,他就是知道天了。因为在中国的道德伦理学中,一向认为天的性在人的性中具体实现了,即「天命之谓性」。所以,在你完全知道自己的人性时,就可以知这天是怎么样的了,也等于说人们知道天是在人的心中知道的。在这「尽心知天」的大前题之下,孟子遂教我们要「存其心」,就是积极地保存侧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消极地不要去摧毁他们。若人能这样地保存其心灵动态,那就是在「养其性」了,培养他的人性,不使它丧失,而在这样的态度中所做出来的事,就是在奉事天,这奉事天就可以说是「选择」。
更明浅简单地来说,在中国灵修中的分辨神类、选择,就是「按照良心做事」。我们中国人常喜欢说「凭良心」,若将这个道理具体地加以分析,可以知道「良心」就是代表著「人性」,「人性」代表著「天命」,所以按照良心做事就是按照天命做事。
在这样的灵修中,我们所要依循的方法是什么呢?孟子已很清楚地告诉我们要「存心」——对于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要加以操练,不可舍掉;要「养性」——对于人的本性要顺著它,不可损害。现在用我们教会的语言来说,就是:一个人若要分辨神类、选择,就要培养基督信徒的良心。而这也是此次讲习会的具体目标——达到一个普通的神秘生活。如果能达到这个境界,就可以说这个
446
人的良心培养好了,因为在他的生命中、行动上,已然了无牵挂,他只是以单纯的信仰与天主相合。唯其有基督徒的良心,才能常在天主圣神的引导下行事;以基督徒的良心来事奉天主,必定是天主所喜爱的。圣奥斯定说:「爱,为其所欲。」他所说的爱就是基督徒的爱,是普通神秘生活经验中的爱,凭藉此来行事,无论做什么都是事奉天主,都是合乎福音的精神,都是教会所需要的。所以,圣奥斯定所说的这句话,事实上已经把中国灵修中所讲的分辨、选择的精神,浓缩于其中了。
在中国灵修中的知天事天,其主体性极为浓厚,人要「存心养性」然后才能事天,而且在知天事天中充满了自由,不是预先定下了什么,而是在内心经验中来做一些事情,充满了人的创造与自由。
就实际而论,这样的讲法非常自然不做作。照著良心做事,就是做好的事情。
我们将前一节所述的第一种灵修,与中国灵修两相对照,可以发现此二者对事情的本身而言,都是一样的,都是要做好事情,也都是在自由中要做一些合乎福音精神,教会需要的事情。然则此二者相同之处,即在于都是需要「修」,都需要克己复礼,需要有信仰经验。不过此二种灵修的语言表达却是不同的,前者注意客体、后者注意主体;前者是寻找天主的旨意、后者是按照自己的良心。第一种灵修固然有其价值,但是我认为在中国基本思想之下,第二种灵修更为适合。
第三节 三省吾身
要达到普通的神秘生活有许多方法,,如祈祷、圣事等等,而我今天所特别要提出来说的是「省察」。
在教会传统中原本就很注意省察,圣依纳爵亦很注重,他对已发愿的终身会士一天当中祈祷需要
447
 多少时间,不做法律性的规定,全由个人自行负责决定,但却规定会士一日要做三次省察,在其神操中亦说明了要如何一步步地去做。一般的讲法,做省察时多少会注意到修会的规矩、教会的法律、天主的十诫等,而一条条地加以省察,然后问一问自己上午下午都做了些什么?再感谢天主等等,有著一定的次序。但是今天一些研究依纳爵灵修的人,已经将省察与神操中所谓的分辨神类放在一起,那么,这时的分辨神类就是在内心中去体验,看看自己是受到怎么样的一种推动,再根据内心的一些动态来调整自己的灵修生活。
在中国灵修中更是注重省察,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宋明理学家亦注重内省的功夫。所以省察可说是在中国灵修中知天事天、分辨神类的方法。
究竟在省察时我们做些什么呢?消极而言,自问我的克己复礼工夫做得如何?也就是回到内心中,看看自己的动态——看看自己的恶倾向在那里,出于自己罪的痕迹在那里。而积极的省察则是延长我们在静坐祈祷中的内涵,使这个进入祈祷中救恩的内涵,与复活的耶稣基督在一起,并且在圣神的推动下,所建立与天主父在「根」上面的经验延长下去。
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灵修并不是自我中心、自我欣赏、自我心理分析,而是一个人回到自己的内心去体验、发现自己的倾向,并进到一个祈祷的境界中,从依纳爵的传记中,可知他在很深的神秘境界中、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著天主的经验,所以说他是不断地生活在省察中的。
在此次讲习会开始之时,我就说过这次讲习的目的是要大家能过一个普通的神秘生活,我认为这
                       448
是非常值得努力的方向,也唯有如此,才能跳出修会生活或教友生活的庸禄境界,并且能在很深的天主经验中,超越许多日常生活人事上无聊的是是非非问题。而这个天主经验更能让我们把人当作人来看,把东西当作东西来看;承认人的价值,承认每一样东西的价值。正因为有了天主的眼睛,我们会看出每一件事情在天主眼中的价值,而在这个时候,我们实在已在渐渐臻至内圣、外王、参与天地的境界了。
449
上接四一O
                                  下接四六O
450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