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
辅仁大学神学论集 第70号 |
试论孔子与耶稣的人格教育 |
刘美贞
本文无意将孔子与耶稣在人格教育上作比较,只是以一个中国人又是基督徒,感到承受了祖先的伦理人格熏陶,复有耶稣的伦理教导,在个人伦理生活中做人处事得到很大的启发,所以愿意在此介绍两者的人格教育特色,并加上个人的反省。
文中所谈范围仅集中在论语孔子对弟子的指点教诲,及福音中耶稣对门徒、群众的伦理教训,其它则非本文所愿涉及。
孔子的人格教育
一、人格教育的德目
1、忠信:子曰:「民无信不立。」(颜渊),又「言必信。」(子路)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学而)可见忠信为做人之首要条件。子夏曰:「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学而)事父母、事君,即言忠。子日:「言忠信,行笃敬,虽变貊之邦行矣。」(卫灵公)由此可知,忠信可以事亲,可以事君,可以处人,甚至蛮荒之地,亦可以通行无阻。
2、仁爱:樊迟问仁。子日:「爱人。」(颜渊),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认。」颜渊
—531—
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颜渊)「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由此可见,仁本于爱心,能克己以爱人,以己推人,本爱己之心爱人,己立立人,己达达人,此即仁之道也。
3、宽恕:子张问仁于孔子。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阳货)可见宽为行仁之必要条件之一。子贡问曰:「有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老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孔子认为自己所厌恶的、勿施于人,此为恕道,亦即常以己爱人,为别人着想。所以宽与恕可谓一理之两面,能恕自然对人宽,宽恕是对人之厚道,亦即做人之基本态度。
4、质直:子日:「君子义以为质。」(卫灵公)又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孔子以义为质,文礼形诸外,须质朴与文采相配合,始为君子。「直」亦为一种道德。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发焉?乞诸其邻而与之。」(公治长)孔子认为微生无醣而转向邻家借而与之,有失直之意。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子路)孔子认为子为父隐,父为子隐,正保全了慈与孝!此就是直。子曰:「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宪问)以直报怨可予为恶者以惩罚,使其不再作恶。足见直亦合乎义。质含义,直又含义,皆有正直合宜之意。
5、庄敬: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日:「临之以庄、则敬。」(为政)子曰:「不庄以浙之,则民不敬。」(术灵公)孔子认为对民众应恭庄严肃,则民必然尊敬。「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曰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公冶长)子曰:言忠信,行笃敬。」由上可知,
—532—
做人做事均须具有庄严尊敬的态度,也是做人的品德,尤其从政者更须具备庄敬的德行才是。
6、刚毅:子日:「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根。」子日:「根也欲,焉得刚?」(公冶长),又曰:「刚毅木讷近仁。」(子路),毅常与刚相连,是有坚强的意志。对于中道而废者极加严斥。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匹夫贵在立志,意志坚定,任何人都夺不去。临难毋免,贫贱不移,威武不屈,非刚毅之人不能为之。
7、谦让: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里仁)又日:「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泰伯)可见孔子如何赞美逊让了。又赞美周朝曰:「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矣!」(泰伯)孔子亦欣赏以大事小,以能间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这些都是逊让。但君子亦有所争,日:「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八佾)君子之争是射,揖让而升,下相对饮,是以礼化争的。又曰:「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即是见义勇为,不必推让也。可知权势荣利,可讲逊让,如义理则不必谦让矣!
总之,孔子为道德人格之典范,在论语中谈及的德目甚多,以上不过举其要者加以介绍,尚有不少,无法在此尽述。
二、理想人格的标准
1、士:古代的「士」原是指一些有办事能力和有学问见解的知识分子而言。孔子时代,士已经成为一般不从事农工商业的知识分子,是准备从事政治工作者。孔子的教育就是教授学生一些办事的知
—533—
能、和文化道德上的陶冶,并给「士」立下品格修养的标准:「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老,未足与议也。」(里仁)又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2、君子:「君子」之本义原为君之子,周初时已盛行,后来封建制度破坏,「君子」便成为代表个人人格的名称,即指德行才能出众的人。孔子与弟子相处,常以「君子」为人格修养的标准。在论语中多得不胜枚举:如「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学而)「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孔子有时把君子与小人对比,以说明君子之人格。如「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3、贤人:说文:「贤,多才也。」玉篇:「有善行也。」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孔子称赞颜同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同也不敢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孔子亦认为贤者应有所避。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宪问)
4、善人:即指有德行之人。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述而)可见善人不易得。又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子路)可见善人之德治功效。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先进)即善人质美,行事一本天性,故不践前人之迹;但未经学问,亦不能入于室也。故善人虽佳,不经学问,亦不能达到高超理想。
5、成人:即完美无缺的人。朱熹云:「成人犹全人。」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
—535—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宪问)成人要具备智勇与艺,又要无欲,还要「文之以礼乐」。成人包括甚广,即君子与贤者,其德行上有所成就,特别称为成人,据孔子之言,其备有智勇艺等德行,亦不过是「亦可以为成人矣。」可见成人还有更高的境界。
6、大人:大人是居高位而临众人之士者,君子长之。故大人之人格必甚高洁。子曰:「君子有三畏:长天命,畏大人,长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季氏),孔子又称颂尧曰:「大哉尧之为君也。」(泰伯)即赞美尧为大人。尧为圣君,而赞美为大人,足见大人近似圣人。所谓大人,或相当于广义的君子,其所以特别称为大人,表示其人格伟大之处。
7、仁者知者:仁者近似圣,有时孔子将仁与圣并列。「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述而)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雍也)明白表示仁者的恩泽已近圣人了。「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宪问)「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仁者安居仁道,知老知仁之可安,且知仁之于他有利。又日:「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雍也)知者如水周流无滞,故乐水。仁者似山安固厚重,故乐山。因此知者爱动,仁者爱静;知者常乐,仁者常寿。此乃自然趋向也。仁者知老亦为孔子人格理想的目标。
8、圣人:为孔子人格之最高者。传:「于事无不通之谓圣。」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述而)「若圣与仁,则吾岂宁敢?」孔子自谦不敢承认为圣人,但后人均将圣人之头衔加诸孔子。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日:「因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可见圣人即理想人格之最终目标也。
—535—
总之,孔子着重人格的修养,他把理想的人格分为若干种,也可说是人生努力的阶段,并且立下一些准则,以为一般人修养的目标。
耶稣的人格教育
一、伦理教训
1、爱主爱人:最高的伦理准则是爱天主,爱近人。有一个经师问耶稣说:「诚命中哪一条是第一条呢?」耶稣同答说:「第一条是:你应当全心、全灵、全意、全力爱上主、你的天主。第二条是:你应当爱近人如你自己。」(谷十二28—31)耶稣同时代的犹太人知道爱天主就是敬拜那唯一的创造他们、照顾他们的天主,但爱近人则在每时代有不同准则。究竟谁是「近人」?耶稣在「善心的撒玛黎雅人」的比喻(路十25—37)中指出了不是决定「近人」的范围、而只爱那范围内的人,而更是准备好作别人的近人,即是那些所遇到的任何需要我帮助和怜悯的人。
2、彼此相爱:爱近人延伸到彼此相爱。耶稣说:「我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你们该被此相爱,如同我爱了你们。」(若十三34)相爱更是从心底里出发的。耶稣说:「你们一向听说过:宗可杀人。」……我却对你们说:凡向兄弟发怒的……或向自己的弟兄说:『傻子』就要受裁判。」「你们听说过『不可奸淫』!我却对你们说:『凡注视妇女,有意贪恋她!他已在心里奸淫了她。』」「你们一向听说过:『以眼还服、以牙还牙。』我却对你们说:不要抵抗恶人,而且,若有人打你的右颊,你把另一面也转给他。」……(玛五21—42)
—536—
3、爱仇人:更深更大爱的要求是爱仇人。耶稣说:「你们一向听说过:「你应当爱你的近人、恨你的仇人。」我却对你们说:你们当爱你们的仇人,当为迫害你们的人祈祷。……你们若只爱那爱你们的人,有什么特别呢?你们应当是成全的,如同天父是成全的一样。」(玛五43—48)
4、支付自己:耶稣的伦理教训最彻底的表达就是交出自己的生命。「人若为自己的朋友舍命,再没有比这更大的爱情了。」(若十五13)
二、伦理总纲
「神贫的人是有福的,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哀恸付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受安慰。
温良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承受土地。
慕义如饥渴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得饱祆。
怜悯人由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受怜悯。
心里洁净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看见天主。
缔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称为天主的子女。
为义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为天国是他们的。」(玛五3—10)
耶稣的人格数育特色:是肯定天主的绝对,肯定人的价值,能面对生命的限度,甚至交付出生命。
结 语
正如前言所说:本文无意将孔子与耶稣作比较。不过即在同一文章中介绍两位的人格教育特色,
—537—
自然「相对」地看出其差异。基本的差别:孔子的人格教育重视自力和个人德性的修养,所以有很多的德目及不同的人格标准。耶稣的人格教育,除自力外也强调他力,爱的推动力来自天主。因而两者的道德实践方式也不同:孔子的道德实践在于理想人格的实现——成仁成圣——而扩及家庭伦理、政治理想。耶稣的伦理实践是指向别人,超越自我,以天主为伦理生活的中心,而尊重人的无限价值并泽及仇人。
中国基督徒既承袭了孔子的道德人格,和耶稣的伦理价值观,自然会有进取、安命的态度。而伦理生活的动机不只是「自我实现」,更是「自我超越」追求「天国的实现」。
最后、展望国人接受耶稣福音的可能,论语中孔子的人格教育,实在是准备接受福音 的管道。深信「在福音及人类文化间存在着许多的联系。自天主启示自身与其子民,至籍着它降生成人的圣子充分发显自身与人类时,会依照各时代所有文化、而发表了谈话。」(牧职宪章58)孔子在耶稣降生前五百年推出如此丰富的文化,岂是偶然!
参考书目
1、 宋锡正 孔子的人格教育 孔孟月刊十六卷 十一、二期。
2、 成世光 天人之际—闻道出版社印行。
3、 杨慧杰 仁的涵义与仁的哲学 牧童出版社印行。
4、 詹德隆 基木伦理神学 光启出版社发行。
5、 Mcdonagh,endaGift and call (Abbey press,st.meinard,Indiana,1975) —5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