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
辅仁大学神学论集 第82号 |
犹太一基督信仰的教学与社会正义的伸张 |
房志荣
前 言
在本届「宗教教育与中国社会之发展研讨会」里,本讲将限于犹太一基督宗教(Judeo-Christian Religion),而在社会发展一方面,专注于社会正义。理由很简单:这是一座天主教大学,天主教是犹太 基督宗教中重要的一支,是颇具代表性的。至于社会正义,是与世界和平及自然生态同受注目的三大现代问题,在这样一个国际研讨会中相信可有它的位置。
本讲内容可分三段:先讲孔子、耶稣,及犹太传统中的数和学;次讲犹太传统教学的程序和内容;最后讲犹太一基督信仰与伸张正义之间的关系。在结论中将指出为何犹太、基督信仰特别关注社会正义,那无非是因为这一信仰所根据的圣经,一直主张,在上帝前人人平等,每人都要为自己的正义与否在上帝面前交胀。
一、孔子、耶稣,和犹太人的教与学
论语的第一句话便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的名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最有趣的是,年逾古稀的孔子简述他一生的为人是由一个学字开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④)。孔子也说过:「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⒆)。他又说:「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泰伯⒄)。因为孔子如此好学
565
敏求,他后来才能教学授徒,成了万世师表。
耶稣的学和教跟孔子不尽相同。在他来世前五百细乡,一位先知已预言他的受教态度:「至高的上主教我该说的话,使我能安慰忧伤的人。每天清晨,他唤醒我,使我渴望听他的教导」(以赛亚书五十章4节)。来世之初,另一位新约作音描写耶稣的心态说:「基督要到世上来的时候,向上帝说:你不要牲祭和供物,你已经为我预备了身体。你不喜欢祭坛上的烧化祭,也不喜欢赎罪的祭。于是我说:上帝啊,我来了,为的要遵行你的旨意」(希伯来书十章5、7节)。
在约翰福音里,耶稣也有不少孔子式的自传说法,比如他说:「儿子凭著自己不能作什么;他看见父亲作什么,才作什么。父亲所作的,儿子也作。父亲爱儿子,把自己所作的指示儿子。他要把比这更重大的事指示儿子,使你们大家惊奇」(五章19、20节)。「我凭自己不能作什么;我按照上帝所告诉我的来审判,而我的审判是公义的,因为我不寻求自己所要的,只要实行派我来者的旨意」(五章30节)。
弟子们称耶稣为「拉比「(老师),就像孔子的门人称他们的老师为夫子一样。耶稣对自己为人师的事实有很清楚的意识。晚餐盒里,他洗完门徒们的脚以后,坐下来间他们说:「我刚才作的事,你们明白吗?你们尊我为老师、为主,这是对的,因为我本来就是。我是你们的主、你们的老师·尚且替你们洗脚,你们也应该彼此洗脚」(十三章 12、14节)。
至于犹太人的传统是,五岁读圣经,十岁读米市纳,十三岁须守诚命,十五岁读塔尔慕特,十八岁进洞房,二十岁操职业生活。可见犹太人五岁读圣经,十岁读米市纳,十五岁读塔尔慕特,然后才开始各种职业生活,一生中不断学习,而他们的学习就是背诵,就是培养一个正直的意识,按照所读的经来调整自己的全部生活。
566
下面我们先看看犹大传统教学的程序和内容,因为这一切对日后的基督信仰有著根普遍和根深的影响。
二、犹太传统教学的程序和内容
法国考古学家Andre Lennaire 认为,在公元前八世纪字母应用扩散以后,以色列曾有过三个层次的学堂制度:各地有初级学堂,较大的城市有中学,以培养行政、管理人材和公务员,最后在耶路撒冷京城的王宫和圣殿里有高级学校,以培养政府官员、外交人材,和大祭司,这里他们可以学习各种外国语文。
在学堂里学什么呢?当然不像今天有那么多分门别类的课程,而是信仰和俗世的材料都混在一起。在整个古代近东t最初为学习读书写字的课本是一些箴言集,这些箴言同时是社会性的,也是国际性的口以色列王国时代给我们保存了一个例子,就是箴言书第十至第廿九章。由这些章节可知当时的青年如何学习认识「世界」,努力看到世界的各个向度:其有理性的一面,及其不可理解的一面,而「雅威」的名字很自然地时常出现于教导中。因此,学堂里关于信仰的学习是间接的。
真正学习信仰的地方是传统的两个场合:冢庭和圣所(连同圣所的敬礼)。圣所又有地方性的(像今日的本堂及其各种活动)和朝圣地(像礁溪的圣母山庄或全国性的庆祝)。家庭和圣所(教堂)是宗教信仰传递的地点和信徒聚会的所在,但所学到的有限。他们学些祷词和圣歌,但一般来说,在这些塞合所学和所吸收的信仰因素缺乏深刻的反省,而只是一些仿效的行为。这些未经反省而好像自动传递的雅威信仰,禁不起时间的考验而引发危机,无论是在家庭或圣所皆然。比方,主妇们很容易被天上皇后或送生娘娘(晚上的明星)所吸引,而犹大国国主曾在希农谷给莫洛克一即阴府之王(阎王)献上自己的儿子(参阅列下十六3;什三10),这是信
567
仰的俗化。先知们起而反对邪神崇拜,雅威敬礼的形式化,和民间的缺乏正义 ,但他们是少数,发生不了多大作用。
因此才需要申命纪中所说的改革,即公元前622年有名的约史雅宗教改革(列下廿三 1—3),这一改革大约就是由「听啊,以色列……」这一基本信仰宣誓开始:申六4一9这些话是向谁说的呢?是向「全体人民,不分大小贵贱」(申廿三2)说的;他们应「牢记在心」(申六6),使这些话常在口里、心里(30:14)。家里或路上指空间;或卧或立指时间,即无论是早起或晚睡都该记得这些话。
上面所说的申命纪六章4—9节可说是由上而下的信仰宣誓,说出了信仰的核心。另有三处说出了这一信仰的撮要,即饮水思源(申廿六 5—10),照顾弱小(廿六 13—15),并向子女交代(六 21—25),这三处可视为由下而上的,即反映社会脉络的信仰学习。子女长大以后,发觉他们的民族(上主的选民)与四周的民族不同,有著不同的生活方式,这时他们会向家长发问,而家长们该有所交代:这是从哪里来的,上主如此对待了他们,他们应该如何对待弱小的兄弟姐妹。
信仰的核心是第一种学习,信仰的撮要是第二种学习,此外还有第三种学习方式,就是隆重礼仪的庆祝。申命纪卅一章13节所说的「尚不认识这些法律的子女」不是说他们从未听过这些法律,因为他们在家在校已听过多次,而是 么多人共同的宣信,孩子们尚未体验过一因为七年才有一次。这也是信仰的一部分:由群众的反应来体味「敬畏上主」有何意义。
可惜犹太的宗教改革没有成功,家庭及礼仪中的学习也不能阻止人民向其他信仰开放,结果使得上主的旨意未能实现。于是,耶肋米亚先知书的出版人,因为跟中命纪的神学和语言十分接近,就把耶肋米亚的预言在耶书卅一章31—34节用「新盟约」的说法表
568
达出来。
新盟约是指什么说的?指的是,旧盟约,即西乃山经摩西所订的盟约,已遭人的破坏,新约的新就在于人不再破坏这个盟约。但人还是自由的,怎么知道他不会破坏这个新盟约呢?要人不破坏新盟约,必须使人心、这颗操纵自己的。有所改变。所以耶卅一31—34的意思按照中命纪的想法应该是:人心不再是背诵、记亿法律的地方,而是经过上帝改变,善用自由的器官。
从新约圣经来看,至少有一颗人心在上帝子民中正确地了解上帝的法律,绝不会破坏与上帝所订的盟约,就是耶稣圣心。这颗心在历史中引起很多别的人心,像他一样地忠信正直,使得阴间的门不能胜过教会,就是说,新约不会再破裂。
耶卅一34「后还说,在新约时期,人将 「不再教,也不再学了」。这是一种辩证性的说法,所要强调的是,不把重点放在人间的教和学上,而放在雅威的妙工上:他不取消人的自由,而人却甘心地走向雅威,并且不再离开他,这是新约的上帝子民所具备的特徵,在教会内,在我们的四周可以见到活生生的例子。
三、犹太一基督信仰与社会正义
从中国几千年的帝王史,及中共在大陆专政的四十年现代史看来,可以肯定一件事,就是最违反社会正义的,莫过于把一个制度、一个政权、一个个人绝对化,因而无法无天,予取予夺,以国家为私产,视人命为草芥,如此还有什么人权、自由、平等可言?
犹太一基督信仰分两个步骤肯定人的平等和社会正义,以及实现这个平等和正义的可能。先在旧约里(犹太信仰)明确肯定人与人应该是平等的,人所建立的社会应该是正义的。当埃及的法郎王用不公平的法律压迫希伯来人时,上主召叫摩西去拯救他们,摆脱那个不公不义、压迫人民的政权,并且在法郎显著大军追赶希伯来
569
人时,上主使埃及的战车战马陷在红海的泥沼中而全军覆没。上帝强硬对待古埃及是要向世人启示:跟一个自私自利、唯我独尊而又压迫人民的政权不必妥协,只有把它打倒,或摆脱它的羁绊,还我自由之身,才得过合乎人性的生活。
在福地一巴肋斯坦住了近二百年后,以色列由神权政体转入君主政体,这是上主所许所要的。不过以色列的君王和其他文明古国的皇帝不同。以色列君王不仅对属下人的生命没有生杀之权,连对他的国土及全国的财产也没有绝对的主权,而是与人民共享,必须尊重人民应有的权利。理由是君王也须守法,不是人间的法律,而是上帝的法律。西乃山的十诚约束市井小民,也约束贵为人君的天子。君王犯了法,触犯了十诫中的一诫,上主不会打马虎眼,而必派先知来严加斥责,并科以应得的惩罚。这一方面,旧约圣经有非常详尽而生动的描述。纳堂先知指责达味的通奸和借刀杀人(撒下十二);加得先知代表上主,为了达味统计人口的骄傲,提出三种惩罚,任他选其一(撒下廿四12—14);厄里亚先知谴责犹大王阿哈布纵容妻子阴谋杀害纳波特,霸占他的葡萄园,并向国王和王后各科以重罚,后来都—一实现(列上廿一——廿二;列下九 30一37)。
君王的不义逃不过先知的谴责和上主的惩罚以外,民间的不义也为后起的著作先知所严厉责斥。亚毛斯称那些欺压弱小、虐待穷人的肥胖女人为巴商母牛,预言她们将被人用鱼钧钩去,押送到赫尔孟去(亚四1一3);又刻骨地描绘出北国以色列奸商的心思:「神圣的节日快点过去吧!好让我们去卖谷物。安息日快点结束吧!好让我们去做生意。我们可以抬高物价,用假的砝码、小的升斗去欺骗顾客了」(亚八5)。依撒意亚在讲完葡萄园的寓言后说,上主原望在以色列有正义,但只见到流血;上主原希望公平,但只听到灵声!(依五7)。耶肋米亚代表上主揭发犹大人民的无
570
耻:「从最小的到最大的,都贪财图利2从先知到祭司,都欺诈行事,草率治疗我人民的创伤说:『好了,好了!』其实并没有好」(耶六 13、14)。
奈何先知们的教导虽是言者谆谆,而人民的反应却是听者藐藐,结果北国和南国的人民先后被放逐到亚述和巴比伦,在福地寄住七百多年以后,又被上主赶出去。上帝的选民在福地的两大罪行,一是拜邪神,一是不正义,这是他们被赶出福地的原因。不过这同时说明,犹太信仰的两大支柱:真神唯一,人人平等,一直屹立不摇。无论是谁,即便是上帝的选民,撞在这两根柱上,柱子不倒,是他们自己自取灭亡。这也说明,人的平等和社会正义是犹太信仰(旧约)早已肯定,并且从没有犹豫过的。新约(基督宗教)并没有增添新内容,只是把旧约未能实践的平等和正义实现出来,使之成为可能的,这就是前文所说的,犹太一基督信仰肯定平等和正义的第二步,有决定性的一步。其关键人物是耶稣基督。
耶稣倡导平等,伸张正义,不是藉大能,更非用武力(虽然在他公开生活中的驱魔、治病、控制自然界,及复苏死人是其大能的显露),而是用宣讲及他自己的生活。宣讲是使人意识化,唤醒人的良知,把先知所预言的和旧约所未能做到的提示出来,声言这一切在新约时期应验了,实现了,做到了。「上主的神临于我身…他派遣我向穷人传福音,向俘虏宣告释放,向盲人宣告复明,让受压迫者得到自由。宣布上主的喜年…这段圣经今天应验了」(路四18、21)。这段话是耶稣讲道之初在他的故乡纳匝助会堂所读所说的。其他关于耶稣实现旧约的预报和理想,在四福音书里随处可见。
宣讲之外,耶稣还用他生活的榜样吸引人。他召徒时所用的一句话常是:」来,跟随我!」他走在前面,他的徒弟(基督徒)只须踩著他的脚印走,就可实现旧约所未能实现的那些崇高理想。
571
当然,耶稣跟其他世界名师所不同的还在于最后这一点一为基督信仰关键性的一点,这里基督信仰已与犹太信仰分家一就是耶稣不仅以宣讲和生活来推行人间平等,伸张社会正义,还用他的苦难和死亡付出人间不平等、社会不正义的代价。可是耶稣不是一个普通人,死亡并没有给他打一个句点;他同时是永生上帝的儿子,在尸体变寒未久他又复活起来了,并从父那里派来圣神,从人的内心来改变人,
使每人真实体验到,人类有一个共同的大父,所有的人彼此是兄弟姐妹,而能彼此照顾,互相提携。
结 语
世界性的大宗教不外佛教、回教、和基督宗教(包括天主教、基督新教、东正教),而三大一神教(犹太教、基督宗教和回教)中,又以犹太、基督信仰传播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今日世界敢站出来为正义、为人权说话的(如今年六四天安门事件之后),正是这个受过犹太一基督宗教洗礼的西方,这是为了什么?
本讲尝试著予以回答:因为这个宗教所根据的天启一圣经自始至终一贯地在提倡人的尊严,人生命的不可侵犯,人在上帝前的平等。这个以人为上帝肖像的神学概念,及人人为基督所救赎的信念是推行人间平等和促进社会正义的坚强基础。
加上基督徒所信赖的圣神是一股力量,是一种风气,是能改变人心的由高天降来的德能,因此人间的平等和社会正义才有了希望,因为人力有所未逮之处,上帝的神力确能予以补足,这是基督徒对世事的看法和评价。不信者以为他们是在说鬼话,但他们清楚知道自己在说什么,而他们的数目不在少数:世界各地都有,世世代代都有。
(作者为辅大宗教研完所所长)
5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