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辅仁大学神学论集 第83号

超脱舆喜乐


 
张瑞云
    许多人都体验到在我们的人生中,存在著许许多多 “似非而是”的微妙道理。譬如:孟子:“生於忧患,死於安乐。”老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德经:“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黄乐禅师:“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等等。而在基督宗教亦不乏其例,有如:“没有苦难就不会有复活。”。“像是忧苦的,却常常喜乐。”(格後六l0)“麦子死了,方结出许多子粒来。”(若十M24)“爱惜生命必丧失性向 ;恨自己性命,必保全性命入於永生。”(若十二25)诸如此类的“正言若反”,都是“超脱”、“喜乐”的多方表现,显然超脱、喜乐自身以及两者之间,存在著“似非而是”的微妙真理。
基督曾要我们:“活在这个世界,却不属於这个世界。”(若十七 ll—l8)这个 “在”与“不在”,不是以“大肚能容天下事,失却天下古今愁”的无忧无虑的境界,它要求以超脱、喜乐的精神来关心这“天下古今愁”。最好的似非而是的说法是:只有不关心一己的生命,才能真正品尝到生之喜悦。因此你不能舍本逐末去追求超脱,或追求喜乐本身,它自身不是目的。唯有当你超脱於“超脱”,超脱於“喜乐”,喜乐於“超脱”,也就是我国古人所说的“我豁出去了”,才能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像。以爱回到人闲来生活,你才能活在这个世界,却不属於这世界,而属於天父。这个中奥妙,值得为基督徒的我们,加以探究。
l03
本文将首先探讨何谓超脱?如何达致彻底的超脱?其次探究何谓喜乐?如何获得持久圆满的喜乐?最後试问超脱与喜乐两者间有无必然的关系。
一、超脱
l.何谓超脱?
“超脱”一词,谓超越桓常不受束缚也①。看字面好像是超越、脱离不受束缚,却易误为消极、遁世。事实上,超脱、脱离是为了得到内心真正的自由,更深地去爱。这好比运动员跳远,首先。往後退,才能跳得更远;又如插秧,需一面布局,一步步地退出,为了顾全大局。
基督徒的超脱精神,不是一种消极态度,不是必须离开尘世,“刻苦修行”才能完成,而是生活在世界上,有如基督认真地活过,但不属于世界,而归于天父。基督要求我们的是积极入世的精神:“从今以後,我不在世界上了,但他们仍在世界上,…我不求只将他们从世界上撤去,只求秘保护他们脱免邪恶。他们不属於世界,就如我不属於世界一样。…就如禄派遣我到世界上来,照样我也派遣他们到世界上去。”(若十七1l-l8)第三世纪初叶的亚历山。大的格来孟(Clement of Alexandria)已经道破了信友生活的这种失调:“一位完美的基督徒一方面是属於尘世的,一方面又是超越尘世的。”
   一方面要属于尘世,另一方面又要超越尘世,九得拿捏得恰倒好处,九必须有超脱精神。我们说:“尽人事而听天命”,是指尽最大的努力负责完成,不计成败,而深信“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尽人事”、“谋事在人”,是说凡事要积极进取;“听天命”、“成事在天”,是说进去后要有超脱精神,安洗地接受。这样才有真正的内心自由,才能活在这世界,却不属於这世界。
l04
    其实,基督没有说物质不好,而说需要超脱、自由。“鼹鼠饮河,不过满腹;鹪鹩巢林,不过一枝”,同理人之所需有限。何况耶稣也说:“不要为生命思虑吃什么,也不要为身体思虑穿什么,因为生命贵于食物,身体贵于衣服……(路十二22——3l)诚然,人之“所是”,贵於人之“所有”。要超脱的原不是事物的羁绊,而是这颗“患得患失的心。”颜回“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便是物欲的超脱。情欲的超脱亦同。圣十字若望(John of the Cross)曾说:“若把一只鸟的脚系住,不管你用粗绳或细线,鸟儿都不能自由地飞去,所以任何的系恋,不论大或小,会使我们失去心灵的自由。”
总之,超脱就是不要受物欲的束缚,感情的牵累,要努力保持“平心”〔心地平正,无可无不可〕,如果我们能承认“一切都是方法”,我并不爱健康甚於疾病,爱财富胜於贫穷,爱富贵胜於贫贱,爱荣华胜於羞辱,爱长寿胜於短命,爱……,对於取用这些受造物,能帮助多少,便取用多少;他们能妨碍多少,便舍去多少。因为这一切都帮助我们走向天父②。只有超脱,对物、情不再执著,才能自由地活在这个世界,不属於这个世界。
2.如何达致彻底的超脱:
死于自我,承行天父的旨意
福音中充满乐“内心自由”和“患得患失”之间做抉择的教训:“你们不能事奉天主而又事奉钱财。”(玛六24)“把你一切所有的都变卖了……然後来跟从我。”(路十八22)“不要带棍杖……不要带钱囊”(路九3)“需要的惟有一件。”(路十22)一做一个基督徒,首先要知道如何取舍,如何超脱。超脱不仅是一点
l05
一滴,而且是要求舍弃一切跟随基督,就是彻底的超脱。换句话说,与基督一起死於自我,承行父的旨意。
    在若十二23—26,基督说了一个 “似非而是”的微妙道理:“人子要受光荣的时辰到了。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一粒麦子如果不落在地里死了,仍只是一粒;如果死了,才结出许多子粒来。爱惜自己性命的,必要丧失性命;在现世佾伥自己性命的,必要保全性命入於永生。谁若事奉我,就当跟随我。”乍听之下,全无制理,“爱惜”必要“丧失“,“憎恨“必要”保有“。何以死了反而活了?丧失了反而保全了呢?试以生活体验为例:我们常想,要拥有对方,必须套牢,於是搬出各种驭妻、驭夫术,把对方拴住,结果要占有我们所爱的人,我们反倒失去了他,徒具躯壳而已。只因这爱大具破坏性。真正的爱必须学习超脱,以 “爱”为前提,肯死於自我,不在乎它,抱著豁出去的心情,否则一定会息得患失,结局是死亡。
    这点在基督身上我们看到“万古常新”的事实:基督在世遭受百般凌辱,死在十字架上,但在他死後近两千年,竟没有一个世代没有他的门徒和殉道考,只因为他为爱彻底的超脱了,才结出许多子粒来,每一个世代都要发问:“他是谁?”若翰洗者亦是这样,犹太人从耶路撒冷派遣了司祭和助未人,到他那里问他说:“你是谁?”他明认说:“我不是默西亚,我是在旷野里呼喊者的声音;修直上主的道路罢!”(若一l9-23)。如果我们也这样肯一死於自己,活於天主,也会引人发问:“这人是谁?”因而在我们身上发现基督。
超脱的最高境界,是不顾人的意见,而以天主为唯一的中心,即承行父的旨意。我们超脱是为拥有万有的天主,因此常需以自由之心去寻找天主对我的要求,但唯有超脱到底,才能按天主的意思真正分辨,如果我的心仍牵牵挂挂,心中仍有自己的喜好,如何能
l06
平心接受,何以知道这不是我的意思而是天主的旨意呢?
    我们来看看基督为何能承行天父的旨意像吃饭一样重要、容易,因为基督在任何事上,不是考虑自己的美意,而是考虑父的意思。若四34说:“我的食物就是承行派遣我者的旨意,完成他的工程 。”(若五30):“因为我不寻求我的旨意,而是寻求那派遣我来者的旨意。”当犹太人同他辩论:输有什么证样让我们相信?他说:请你们看我所做的事,每天从早到晚所做的,不是为满足我自己,而是实现天父的旨意(参若十 37。38)。为基督承行派遗她者的旨意,成为她生命中的粮食,他不寻求自己而是寻求父的意思,故能彻底的超脱,完成父的旨意。
    耶稣会会祖依纳爵(St.Ignatius of Loyola)甚至能说出。这样的豪语:“如果天主对我说:‘倘若你现在死,我便马上赐你升天;但如果你愿继续留在尘世,你便有下地狱的危险。”我的回答是:‘只要我能愈显主荣,我愿冒险,留於尘世。’”③。我们若有这种态度,便可常顺天意,无往而不自得了。
换言之,只有当一个人视天主在万有之上时,才能从尘世及自私中获致圆满的超脱。耶稣要求我们:“谁爱父亲或母亲超过我,不配是我的;谁爱儿子或女儿超过我,不配是我的。“(玛十37)这话是说,虽然我们必须爱自己的父母、朋友、兄弟及世上的每个人,但不可爱任何人胜过爱天主吗?是的,就是这个意思。我们的心不能固定在任何人身上,也不能视之为绝对,滞留在那儿,如同那是我们最终的目的一样。世上没有任何事物,任何人值得我们对他说:“你是我的一切。”当我们把天主放在爱的关系的首位时,方能真正幸免人际关系中绝难避免的自私。
二、喜乐
l.何谓喜乐?
l07
    “喜乐”一词,一是喜悦快乐;一是寻求欢乐④。但廖超凡先生诠释得更好,他在《基督徒的品格》一书中指出三个不同的字眼及含义:享末一凡从物质而来,经过我们五官的快乐,叫享乐。快乐——籍人际交谊,而产生的情趣,叫快乐。喜乐——藉上主而得到那永不改变的幸福,才称为喜乐。三者都是同一喜乐的三个深浅不同的层面,相连而有别。⑤
    圣多玛斯(st.Thomas Aquinas)说:“特别当人的心,进入享有天主为最高不变的美蕃。而认识爱慕天主时,就会感到精神的音乐或幸福。”⑥而吴经熊先生也说:真正的快乐,不是用直接追求的方法可以获得的,它是成己、成人、成物过程中的副产品(这是孔子与历来大儒的心传);也就是说:真正的快乐不是用任何方法可以直接追求的,只有我们修己助人的工夫,到达了相当的程度时,这个快乐,才会自然而然的从心灵深处涌现出来⑦。不求自私自利,即使身处苦境,也能自得其乐。文天祥的《正气歌》:“鼎镂甘如饴,求之不可得。”就是一个写照。
圣经所指的喜乐,不只是深信喜乐是上主的许诺与恩赐一基督的死而复活就是喜乐的初果;也要求人努力合作,解除一切束缚人的桎梏,接受上主救恩性的喜乐,使之达於圆满⑧。换言之;一方面深信喜乐是主的许诺、恩赐:我们的存在并不含有喜乐的成分,然而没有喜乐,我们的存在无法臻於完美⑨。喜乐的源泉是天主,人藉著圣宠分享天主本性的喜乐才会感到喜乐。吴经熊先生在其《内心悦乐之源泉》一书中,就提到“蒋公的悦乐精神因接触一切快乐的活泉一上帝(真乐的源泉),乃成为有源之水,盈科迈进,滚滚不绝。”⑩另一方面也要求人超脱,接受天主的救恩,才有圆满的喜乐。且以若翰洗者做为基督朋友的喜乐为例:“有新娘的是新郎;新郎的朋友,侍立静听,一听得新郎的声音,就非常喜乐:我的喜乐已满足了。他应该与盛,我却应该衰微。”(若三29—30)
l08
当然,惟有在末日上主完全临现的时刻,才有圆满的喜乐,现在是藉基督的死而复活,预先部分地实现在人类生命中,这也保证将来圆满救恩的实现⑾。
2如何获得持久圆满的喜乐:
    上主的许诺用恩赐——祈而富带来圆满喜乐
    前面已提及喜乐是上主的恩赐,也是最後幸福的一种预期,它指末世性的实在,节惟有在上主完全临现之际,才有圆满的喜乐。可是在现世,耶稣也预许:“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你们因我的名无论向父求什么,他必赐给你们。直到现在,你们没有因我的名求什么;求罢!必会得到,好使你们的喜乐得以圆满。”(若十六23—24)基督预许因他的名祈求将赐给我们,并且要赐给我们的不是一时的快乐,而是“持久的喜乐”。“因基督的名”、“无论求什么”、“圆满的喜乐”,这三句话是莫大的恩许,显然基督一生承行父的旨意,是父的爱子,是我们的中保,因此因她的名无论求什么必得到。天主愿意把她的一切籍著祈祷赐给我们,好叫我们的喜乐得以圆满。
    教宗保禄六世(Paul VI)在其《论基督徒的喜乐》通谕中说:圣神在人心里激起赤子的祈祷,自霭魂深处发出赞颂、感谢、赔补和恳求,那时我们体验到一种喜乐,完全属灵的喜乐,这喜乐是神的果实⑿。既然喜乐是上主的恩赐,当然需往源头找,而祈祷是我们在世唯一能与主互通信息的途径。在此能接触并畅饮一切喜乐的活泉一天主自己。
罗光主教曾说:“信德对於天父的旨意,相信不疑,又加以祈祷,使己心和天父之心相结合,蒋公说:‘神的行事,有程序与时候的,祈祷是下在地里的一粒种子,还须用信心的力量,去栽培它,才能生长。’人心和天父之心相结合,蒋公说明这就是中国古人的 ‘天人合一’的思想:‘惟有 “天人合一”的尊神论者,才能
l09
乐道顺天,不忧不惧,安心立命,生死不二。』」13
而基督最大的喜乐就是实现父的旨意,与父心合一,故能乐道顺天,不忧不惧,安心立命,生死不二。我们的喜乐与主的喜乐同出一源,除非静下心来,如同基督回到内心最深处与父契合,否则如此繁忙的社会,如此喧嚣的内心怎能分辨父的旨意是什么?如何得著爱的力量与主一起同甘共苦,分享基督的心神,补足十字架的不足呢?何以能在生活中有超脱的动力呢7那更谈不上承行父的旨意了,不承行父的旨意,就体验不到基督的喜乐,会是一潭永远挣脱不了自己的死水。
3.超脱罪喜乐有必然的关系吗?
    与基督同死,才能分享基督复活的喜乐
    前文已提「超脱」,说要超脱的不是事物的羁绊,而是这颗息得患失的心,因而必须有 「自由」、「中正」、「平心」、「豁」、「死於自我」、「承行父的旨意」的态度。而「喜乐」,当孟子向梁惠王请问:「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梁惠王回答:「不若与人。」。喜乐的来源除了上主的许诺与恩赐外,也要求人超脱,脱离自我,与他人同心合意。我们都有经验,当对任何事或人过分执著、迷恋时,容易患得患失,喜乐就会荡然无存。
吴经熊先生谈到宋朝禅师清远认为学禅有二病,极应避免:一是骑驴觅驴;一是骑驴不肯下。第一种弊端易见,置内在不顾,而追逐外物,世上多少烦恼事,无非由於这种本末颠倒所致。第二种毛病则比较微妙而难治,现在你不再向外寻求,自己知道骑在驴背上,已经深切体会到内心的安宁远比从外物所得的乐趣更为甜蜜。可是最危险的是由於你过分迷恋它,反而会完全失去它,这就是清远禅师所说的「骑驴不肯下」,也是一切宗教冥思者的通病。换句话说:快乐只是发现真我时意外的收获,可是如采我们过分迷恋它的话,就会再度失去自我。因此清远是後劝我们:「不要骑驴,因
110
为你自己就是骊,整个世界也是驴,你无法骑它的,要是你不想骑它,全世界才会任由你驰骋」(14)。圣十字若望(John of the Cross)说:「不想占有,无所不有;没有物欲,事事满足。」
    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从这句话可体会出修养自己的人格而不求人知的乐趣。他也自述其志:「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当且贵於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孔子因对人世福地,有超越的看法,心中才有悦乐。保说也说:「你们在主内应常常喜乐,我再说:你们应当喜乐!」「我已学会了,在所处的环境中常常知足,我也知道受穷,也知道享受;在各样事上和各种环境中,或饱饪或饥饿,或富裕或贫乏,我都得了秘诀。我赖加强我力量的那位能应付一切。」(斐四 4,11、13)
    可见超脱与喜乐,犹如一枚钱币的两面,浑然成为一体,无分轩轾,两者确有必然的关系。以下试从四点说明二者的关系:1.因超脱而喜乐的矛盾来自基督自己。2、很少人了解苦难导致复活的真理。3.基督宗教的「忧乐悲喜」的辨证法。4这种喜乐只属於受过考验的信仰。
    1.因超脱而喜祟的矛盾来自基督自己:
    耶稣基督的福音首先许诺了喜乐。但这喜乐有若干要求,在「真福八端」可见一斑。基督说:「你们贫穷的是有福的,因为天主的国是你们的。你们现今饥饿的是有福的,因为你们将得饱饪。你们现今哭泣的是有福的,因为你们将要欢笑。」(路六 20、21)贫穷、饥饿、哭泣本是人世的痛苦,基督却反过来说是人们的真福,并且在这些痛苦中,享受人生的快乐。贫穷一天国,饥饿一饱饪,哭泣一欢笑,这是似非而是的道理,这种因超脱一切而得的喜乐,其矛盾来自基督自己。
    保禄书信亦有这样「正言若反」的例子:「像是迷惑人的,却
111
是真诚的;像是人所不知的,却是人所共知的;像是待死的,看!我们却活著;像是受惩罚的,却没有被置於死地;像是忧苦的,却常常喜乐;像是贫困的,却使许多人富足;像是一无所有的,却无所不有。”(格後六 8—l0)
    最好的似非而是的说法是:只有不关心一己的生命,才能真正品尝到生之喜悦;只有无忧无虑的人,才能真正照顾到别人。“几时人为了我而辱骂迫害你们,捏造一切坏话毁谤你们,你们是有福的。你们欢喜踊跃罢!因为你们在天上的赏报是丰厚的,因为在你们以前的先知,人也曾这样迫害过他们。” (玛五ll—l2)。因此基督徒的生活,应是甘心乐意使自己与赎世音的苦难连在一起。
    2.很少人了解苦难导致复活的真理:
    虽然基督信仰是似非而是的道理,但很少人了解苦难导致复活的真理。就以门徒为例:耶稣的苦难毁灭了他们的希望:“我们原指望他就是那要拯救以色列的。”(路廿四2l),以致他们在耶稣多次显现时,欢乐本已深入内心却不敢毫无挂虑地享受:“他们由於欢喜,还是不敢信,只是惊讶。”(路廿四4l)
    又如,当宗徒们一听说耶稣要离开他们,个个垂头丧气,为失去吾主而悲伤,主乃在最後晚餐上,向宗徒们提出增长爱心的要求,要他们把注意力从自我心中转到她身上:“你们听见了我给你们说过:我去,但还要回到你们这里来。你们若爱我,就诿喜欢我往父那里去,因为父比我大。”(若十四28)如果宗徒们以深刻忘我的精神爱著吾主,就该为她的荣归而欢乐。欢乐态度证明他们对主的爱。
我们再看一看,耶稣经由十字架走向圣父;门徒们如果爱他,并了解这次离别的目的是为了赐与圣神,便该因此而欢乐 。“然而,我将事情告诉你们:我去为你们有益,因为我若不去,护慰者便不会到你们这里来,我若去了,就要派遣他们到你们这里来。”(若
ll2
十六7)
    这一切均因人无法明白苦难导致复活的真理。
    3基督宗教的“忧乐悲喜”的辨证法:
    许多人以为人生必须否定了死亡,才有生命。基督宗教却是承认了死亡的事责,然後胜过死亡,而得到永生。且看若十六 20-22:“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你们要痛哭、哀号,世界却要欢乐;你们将要忧愁,但你们的忧愁却要变为喜乐。妇女生产的时候,感到忧苦,因为她的时辰到了;既生了孩子,因了喜乐再不记忆那苦楚了,因为一个人已生在世上了。如今,你们固然感到忧愁,但我要再见到你们,那时,你们的心里要喜乐,并且你们的喜乐,谁也不能从你们夺去。”这个“忧乐悲喜”的辨证法,可以代表基督宗教中最根本的思想方式:没有苦难就不会有复活。
    其实,这个思想方式是普遍的。中国人的宇宙观和历史哲学,也充满了同样的辨证法。就如“前言”已提的:老子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致”,易经的 “否极泰来”。还有我们比较熟悉的如:孟子的“生於忧患,死於安乐”,古谚中的“殷忧启圣,多难兴邦”,或者,黄蘖禅师的“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诸如此类的真知灼见,都是同一真理的多方表现⒁。
    基督死而复活的“逾越奥迹”,使我们更深地承认死亡的事责,然後胜过死亡而得永生,此时我们的喜乐是谁也不能夺去的。
基督在世最大的喜乐就是承行父的旨意,世上从没有另一个人内心真正体验更丰富、更圆满的喜乐,因为他爱父、爱我们。他一生顺承父意,取了奴仆的形体,听命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空虚自己,让天主的爱情满溢他开放的心灵,因此父使他复活,基督的死而复活就是喜乐的初果。原来世上最喜乐的人,是不求自己的快乐,而乐於为人群背负十字架,这样的人,身体虽非常劳苦,但心中自有至乐。
ll3
    4这种喜祟只属於受过考验的信仰:
    为何基督最痛苦时仍有喜乐,因为无论多麽痛苦,他都接受父的旨意。在他开始受苦难,就是即将面临被负卖、被离弃的那夜,他体验到寂寞、忧虑…诸般滋味在心头,但他仍和宗徒谈论爱的圆满快乐,他说:“正如父爱了我,同样我也爱了你们;你们应存在我的爱内。如果你们遵守我的命令,便存在我的爱内,正如我遵守了我父的命令,而存在她的爱内一样。我对你们讲论了这些事,为使我的喜乐存在你们内,使你们的喜乐圆满无缺。”(若十五9。ll)。在这节骨眼上,耶稣的心灵仍是充满怏乐的,这是一件极其玄妙的事。耶稣的喜乐正是超脱、舍己为人的效果,连在最痛苦的时刻仍愿以心灵的快乐分施给门徒,并鼓励他们。基督的喜乐不是别的,就是与父深深地结合,并承行父的旨意一爱人的结果。
保禄宗徒也如此,在传数工作中饱尝十字架之乐,十字架是他作证的一个因素。他说“像是忧苦的,却常常喜乐。”(格後六l0),“我们连在膺难中也欢跃。”(罗五3),他在苦难中格外充满喜乐 。“我充满了安慰,在我们各样的苦难中,我格外充满喜乐。”(格後七4)。这是什么原因?因为他以完全忘我之情而欢乐,只要基督受到宣扬。他为他的信友和教会受苦,反倒感觉高兴,“如今我在为你们受苦,反觉高兴,因为这样我可在我的肉身上,为基督的身体一谈会,补充基督的苦难所欠缺的”(哥一24)。因为保禄把人生的安定力量一喜乐,放在基督身上,因此他只以认识我主耶稣基督为至宝;为了她,自愿损失一切,拿一切当废物(斐三8)。喜乐的精神就是将注意的焦点从问题上转移到天主的身上。正如耶稣所说的:“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一粒麦子如果不落在地里死了,仍只是一粒,如果死了,才结出许多子粒来。”(若十二24)。只有超脱之後,才能体验到基督所许的,要在现世就赐给我们圆满的喜乐,和“谁也不能夺去的平安。”
ll4
    超脱不是别的,是为达到天主;喜乐是预先分享了天主,但唯有在生命终结一死亡,才能全部超脱,才能完全喜乐,完全自由,才可以面对面享见天主。
    可是我们现今仍在世上,还不能圆满,最重要的是则数基督,关怀世界,爱这世界,且不属於这世界,而属於天父,因而必须在旅途中日新又新地死於自己,努力超脱,方能有日新又新的永恒之乐。这喜乐是建立在认识和体认痛苦的价值和意义上。
     (本文作者为辅大神学院日书馆副主任,今攻读本院教义系第一年)
附注:
①    熊钝生主编,辞海,下册,台北:台湾中华书局,一九八O年,台一版,第四二O七页。
②    依纳爵(St.Ignatius of Loyola)著,王昌祉译,神操,台中:光启出版社,一九六O年,再版,第二三号。
③    包罗斯(Boros,Ladislaus)著,田永正译,道在人心,合中:光启出版社,一九七六年,第七四页。]
④    三民书局大辞典编纂委贝会编,大辞典,上册,合北:三民书局,一九八五年,第七六九页。
⑤    颜路裔主编,生活情趣,香港:道声出版社,一九七0年,第五一~五三页。
⑥    多玛斯(St.Thomas Aquinas)著,神学集成,II-II q.28,aa. 1, 4.
⑦    吴经熊著,内心悦乐之源泉,台北:东大图书公司,一九八三年,再版,第一四四页。
⑧    汤汉著,从神学观点著 喜乐」,神学论集,卅一集,一九七七年四月,第六七页。
211
⑨    同注三,第六三页。
⑩    同注七。
⑪    黎加生编著,圣经神学辞汇,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一九六六年,第二五四页。
⑫    保禄六世(Pa ul VI)著,杨成斌译,论基督徒的喜乐,台南:闻道出版社,一九七六年。
⑬    罗光著,奋斗中的快乐,见保禄六世(Paul VI)著,杨成斌译,论基督徒的喜乐,附录,第五四页。
⑭    同注七,第一六~一七页。
⑮    同注七,第一六O页。
 
参考资料
l.圣经神学辞典编译委员会编译,圣经神学辞典,卷三,349欢乐,台中:光启出版社,一九七八年,第八五八~八六二页。
2.吴经熊著,内心悦乐之源泉,台北:东大图书公司,一九八三年,再版。
3.汤汉著,从神学级点看「喜乐」,神学论集,卅一集,一九七七年四月,第六三、七六页。
4.包罗斯(Boros,Ladislaus)著,田永正译,道在人心,合中:光启出版社,一九七六年,第六三、七六页。
5.保禄六世(Paul VI)著,杨成斌译,论基督徒的喜乐,台南:闻道出版社,一九七六年。
6.姜其兰著,如何在生活中超脱成全自己,心泉,五期,一九七二年,第四~五页。
7.雷焕章著,小会的精神,心泉,七期,一九七四年,第五页。
8.蔡廷煌著,超脱与冷淡,心泉,七期,一九七四年,第四二~四四页
9.王端敏著,超脱,心泉,九期,一九七六年,第五、八页。
10.刘河北著,大难不死,必有後福」——谈喜乐,心泉,二八期,一九八二年四月,第三五~三七页。
ll.刘河北著,您为什么发笑——谈超脱,心泉,二九期,一九八二年七月,第二三、二五页。
12.郑嘉珷著,中正与超脱,心泉,卅一期,一九八三年四月,第九六、九七页。13。张瑞云著,从若望福音看小会的精神——超脱、喜乐,心泉,卅五期,一九八四年八月,第二八、三七页。
l4.张瑞云著,小会的精神一爱,心泉,四十期,一九八六年七月,第三九、四二页。
117
上接102页
下转126页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