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
辅仁大学神学论集 第83号 |
可以同时接受科学和宗教吗? |
雷敦和
前 言
无神论是二十世纪的特徵。五四运动曾主张科学和现代化,使宗教在一般人的生活中,降低了它的重要性。很多年轻人不觉信神、拜神的必要。面对这种情况,信神者怎么办?他们可以反抗五四精神、恢复过去的习俗;也可以反省宗教和科学的关系,看是否能把这两个因素配合在一起。假如能同时接受科学和宗教,那度宗母仍有它的价值。
一、谦卑:不超过理性的限制
现代科学对世界的态度来自人的谦虚。人知道自己的知识有限,承认有些事无法了解。科学家藉实验证明他们的理论;若不能做实验,就不知道事实在哪里。因此,知识是经过实验获得;未经过实验的理论是不可靠的,不能说是一种知识。在旧约厄里亚籍实验证明以色列的上主是真天主,而巴耳不是(列上十八20-40)。今天我们不会这样作,因为我们不知道什么实验可以证明天主的存在。从此可知,宗*的知识和科学的知识不同。也许我们可以研究一下科学知识的限度,从这点来谈宗教。在西方这个问题是康德所讨论的;在中国,按照黄振华数授的解释,周易早已提出与康德批判哲学类似的思想。1
有人看书须戴眼镜,否则什么也看不清。面对世界人也该戴一种哲学的眼镜,就是说,人的理智有某种构造。人要理解任何事,必须藉此先验结构才可能。他无法除去他脑中的眼镜。具体的说,
l19
脑中的眼镜是阴和阳,两仪。虽然月亮和太阳是人籍经验所认识的,两仪并非後验的概念。按照周易系辞传在此尘世上,人只能看到变易,而且变易具有普遍性。在此世上人找不到永恒不变的事物。这句话不只是指世界,更重要的,它告诉我们,人理性的构造的情况。若我看世界所有的东西都是红色的,我知道是因为我戴了红色的眼镜。同样,若觉得变易有普遍性,是由於人的理性有先验能懂变易的构造。
变易的说法提出,从某一种情况到另一种情况、即两仪,也说出这两端属於同样的过程,即太极。太极、两仪是先验的概念,它们不系於经验,且为科学知识之绝对必然性和普遍性之基础。由於太极、两仪,八卦有三爻。中间的一爻代表太极;上下面的爻代表两仪。因此,八卦和六十四卦的系统完全来自理性的结构。周易将这先天的结构用到世界上,说明万物的变化。人的知识全部都在这范畴之内。太极和两仪在这范畴之外,是其边界,所以不能当作人知识的对象。人的谦虚就是,不要超越其理性的限制。不过,我们要看,除了知识之外,人与世界是否有其他的关系。
二、超越知识论
朱熹讲论道德时,常讲仁义礼智信“五常”②。五常配五行。在这儿我们不必进入他的理论,只要看在这结构下“智”占有什么地位。我们发现“智”和“礼”配成一对。③现代的科学证明智慧是一种统制。人的智识越深,他统制万物的能力越大。“礼”包含恭敬的意义,就是说,除了用知识统制世界,人要与万物住在一起,要尊敬万物的存在。庄子有一个故事可以表达这两个态度: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搏。其大本林肿而不中绝台,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庄子曰:‘… 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於无何有之乡,广其之野,仿
l20
徨乎无为其,逍造手袋卧其下。’”④
面对万物,人不只要像木匠那样去判断某物的用处或没有用,他更要像游子跟万物一起生活。随同朱熹,我们用“智礼”来说明这两种态度。
如同理性的思辨要求太极使两仪成为知识范畴的边界,同样思辨要求我们寻求「智」和「礼」的共同点。我们所追求的是哲学的基本原则,因为所谓的“智”在这篇文章里指著全部的知识,包括科学和道德观念。“礼”也有同样大的范围。「礼」在这儿说明人的智慧,不能包容他和宇宙的一切关系。谦虚的人,不只要承认他所知道的有限,更要认清他是万物中的一个,所以人必须礼遇万物,而不只是利用万物。那么,周易告诉我们万物都在变;也说我们的知识限於在时间和空间内的对象。若万物都在变,连人也不例外;他的知识就是变化的一个外表。我们可以用「行」字来描写此点。中文的「行」有重要地位。可以用来说明人的动作:行为、行政、行进等等,有很多字是由行字合成的:道(甲文就是行字),街、游等等。上面我们听到庄子告诉惠施,人的基本行为在於逍遥,在於一种行动。
“行”字辞海说:“人之步趋也,见说文。按析言之,则尔雅释官:堂上谓之行,堂下谓之步,门外谓之趋。”统言之,刚步也,趋也,二者一徐一疾,皆谓之行。」在这儿出发点在於吾人的动作。不过,反省一下就会想起,叫人走路首先来自父母的要求。小孩敢走几步,因为有母亲叫他。「行」本身是一个答覆。孟子说人的道德行为就是一种答覆。看到一个小孩要掉入井里,我自然地去救他。⑤连今天的科学也是一种答覆。人看地球某一地方缺乏水,就想办法补充。原则上说答覆是来自请求,所以我们要问是谁请求?
l2l
三、人生可能性的条件:生生之理
朱熹说:“天地之大德曰生。”(朱子语类卷五)。这引自周易系辞传下第一章。人的存在完全靠生命,不能离开这原则。孟子曾经说过:「仁,人心也。」(孟子告子上)所以朱熹用“仁”字来说人类理性中的最高的善,可是人的“仁”只是生生之理的一种表达:
“天地以生物再心者也,而人物之生,又各得夫天地之心以为心者也。故语心之德,虽其总摄贯通,无所不借,然一言以蔽之,则曰仁而已矣。”(朱文公文票券六十七,仁说)从人的角度来看最高级的目标是仁,但仁的可能性全靠生生之理。朱子特别强调孟子的自然道德论。孟子认为人本性有侧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结果道德生活就是自然生活。念庄子时,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所谓自然生活。
先要注意到,自然生活,不指经过培养而有好习惯的生活,而是直接从生生之理所得的a因此庄子的轮扁告诉桓公,他不能将他的技术传给他的儿子:
“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於臣。”(庄子天道)
这个技术,不能用语言去说明,因为它超越人所能理解的,所以好像是神妙的能力。庖了描写他解牛的技术: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上而神欺行。依乎天理,批大却,导大臣,因其固然。技经肯发之未尝,而况大轫乎!」(庄子养生主)
注释这段话时徐复观教授说,庖丁的技术像艺术家的一样:“庖丁说明他何以能由技而进乎道的工夫过程,实际是由技术进乎艺术创造的过程。”⑥创造艺术品是一种天才,而我们上面所提出的自然生活更是一种天才。除非人有生命,他不能思索;除非上天赐他生
l22
命,他不能存活。由此可知,人所行的就是答覆天的请求。
四、超越理性的启示之可能性
中国传统思想常用道字表示基本原则。这道与天主不一定有什么必然关系。庄子谈庖了的技术进乎道,大概没有宗教的意义。宗教的出现,来自人想感谢赏赐他生命的那一位。让我们研究「道」字,看它是否有这个意思。说文说「道」字是由「是」、「首」和“止”来的;“首”部仅指声音而已 。後人都想办法给这“首”部比较丰富的解释。
不过研究甲骨文专家雷焕章神父与本作者谈话时,提出另外一个看法。他说说文若不知某字的原意就说是声音而已,但从甲文可以看到其原义。第二点值得我们参考的是,古「道」字所谓的首部,在本字内占有非常大的方位,很难相信没有意思。第三点是,所谓的“首”部在某些字写法里并不像“首”字。甲文没有“道”字,但从金文的“ 和”,可以看此字有“行”做外套;自做内部。⑦按照雷神父的看法不是首,而是礼仪用的器皿,中间有一把勺子。因此,其意义是,在庙的中走道上人带礼品奉献给上帝。後人把这走道由庙里推到天地,使它变为宇宙的常道。这个解释和其他哲学用的一些字的来源,像礼、庸⑧相当配合。若是对的话,我们可以利用道字来描写人对天主的谦虚,和恭敬态度。
可能有人反对我们的说法,说是回到科学前的宗教;其实我们的宗教也符合理性的要求。上面已说过,理智藉两仪解释天地之变易,同时提出大极这观念。然後我们看过宇宙的大原则为生生之理。生是一种行、是一种变易,可是因为超越人的理智,所以不能当做知识的对象,不过还可以用理性,即两仪,分析提出像康德实 践理性的要求和假定。这样,生生必须有来源、即创造,和结尾、
l23
即最后归宿,以及一个主宰能把这两端粘合起来。这就是道字所包含的意素。要注意的是,这个道完全有宗教性:创造、最授辅宿,主宰都是宗教的名称。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人的理性,使人必须承认其存在,但不能敲出其内容。唯独神的自我启示,才使人懂得其内容。因为人的行为基本上是一幢答覆,所以我们可以证明启示的可能性。
五、先验理智之图
上面的图把本文的理论统合起来。图分两部分:行和道。行部包括人类的智慧,即科学、道德论等等,和万物的存在,其中有人的存在。藉著科学人是万物的统治者;藉着礼人也承认他能统治万物全靠万物本身,也是舆万物一起进行。右边的道部说明民物的存在有起源和最后归宿,因此有创造者和使万物归于她的上主。彼此可知,科学和宗教各有其领畴,彼此间没有冲突。启示和经过经验所获的知识都有它们的可能性。其次,人的理性结构能用到世界上;首先凭着人反省其理性之边界而承认他的行将本身是一种答覆。这答覆变成对主宰的感谢,这答覆才是宗教的源泉。可惜人常忘记感谢他的恩主。圣保禄的话仍然有效:
“其实,自徙天主创世以来,他那看不见的美善,即他永远的大能和他为神的本性,都可凭他所造的成物,辨认洞察出来,以致人无可推诿。他们虽然认识了天主,却没有以他为天主而予以光荣或感谢。(罗一20~2l)”
l24
(本位作者为英国耶稣会修士,来华学习国语,准备来日在华人中从事传福音的工作)
附注:
① 黄振华教授,文化大学教授,於台大调「易经」。
② 罗光:朱熹的形上结构论,l982年,夏威夷大学,国际朱熹学会议论文,第二十四页。
③ 如②,第二十五页。
④ 庄子,逍遥游篇。
⑤ 孟子,公孙丑章句上。
⑥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台湾学生书局,民六十三年,第五十三页。
⑦ 张环撰,中文常用三千字形义释,香港大学,l968年。
⑧ 赵诚,甲骨文简明词典,中华书局,北京,l988年。唐健垣,商代乐器(上)在Asian Music(XIV),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Asian Music
l25
上接ll8页
l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