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辅仁大学神学论集 第84号

「当你心烦时去访问病人吧!」


谭唯善
    十三年前我曾在山地服务过两年。一起工作的周重德神父已把人生命中最富活力的三十多年为山胞奉献。在许多值得敬佩的事件中,有一件是与病人有关的,他乐于 访问深山中孤苦伶仃的老人病人,给他们送圣体和别的服务。我也曾好几次去看他津津乐道的「老朋友」们。一次,他语重心长地给我说:「当你心神烦乱时,去探间病人吧!」
    这样的话我可没有听别人说过,按常理,谁会这样呢?心烦时谁会建议你去看愁眉苦脸,辗转病榻中的可怜人?试想像那黑暗窄小,厨房睡房都在一起的居室,仅足容身,不蔽风雨之所;那杂乱无章,更像垃圾堆的床,再加上臭气薰天……。
他的榜样的确令人敬佩,但当时我没有深刻的体会,心想,大概是圣经中「施比受更有福」的金科玉律,或是在痛苦的人身上看得到自己的大问题只不过是鸡毛蒜皮小事,体会到「人在福中不知福」,自然烦恼烟消云散吧!现在我因为访问病人,又想起了这句话,有了一番根深的体验,对圣经和自己有较深的认识,也修正了一些观念,反省了一些问题,以及行动的方向。
访问的过程
(一)路上的准备:
在坐公车的路上,我先祈祷,作一番心理准备,首先想起我感受最深的一段圣经:「教会犹如一身」的道理:「一那些似乎是身体
289
上比较软弱的肢体,却是更为珍贵」(格前十M22),是的,我周围的贫苦老弱兄弟曾使我强烈地感到天主的临在,彷佛听到基督说:「他们是我最珍爱的」,于 是我带著基督怜悯黎民的心情来到了医院,那里晓得这次访问使我加深对这段经文的深刻认识,当时的心态也不够正确。
(二)访问的两个阶段:
    我预备花三小时,先从最高的一层开始,逐层而下。虽然以前在香港很有探访医院的经验,当时的心情仍有点怕。由于 我没有计划常来此探访,故此没有先得到院方的同意,也因此感到心虚,心想我穿著会衣在此穿梭流连数小时,这些外教人必定想我是来传教的,一定不会欢迎我。在医院中无论是病房或走廊中,我最怕碰上医生和护士,我怕他们问我来干什么?总觉得任何人,连工友都有一权把我踢出去。
    以前在香港探访可不同,一则教会的地位很高,修女受到肯定,自己心知是受欢迎的。另一点不同的是,香港的三等病房很大,有的以玻璃间隔,数十病人也一目了然,可以选择那些特别贫苦可怜,投亲友家人来看望的(从床头小柜上空无一物就可见)。但这儿根本没有三等病房,只有三数人一间的小病房,且因天冷,房门多是紧闭,若是推门进去,可能碰到我所伯的医生护士呢!如此提心吊明如何能好好访问呢?
我只进了少数房门打开的病房,匆匆的一层层往下走,很快就到了楼下,却没有找到心目中需要我同情可怜的病人,此时我要作个抉择,回家还是再从新开始?结果决定选择更难的,再回到第七层,并且以新的心态面对迎面而来的,不管是医院贝工或病人或家属,心想我既不是来传教,只不过关怀病人而已,也就心理坦然。这样反而发现医院工作的人员都很友善,有的还向我主动微笑点头,我也就心安理得,毅然去打开每扇门了,我也不再蓄意找「可怜」的病人,
290
反而发现一般病人都很乐观,对医生护士都很感激,而护士小姐俯身聆听病人,耐心关怀的情景也实在令人感动。数小时的访问就在先后两个阶段,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情中度过了。
深刻的感受与反省
(一)优越感的存在
    记得数月前,第一次到此政府医院已留下很好的印象,那是我遇车祸后数小时,头重脚轻,天旋地转地让人送到急诊处,心里担心会不会有脑震荡的危险。我到今天仍不知道值班的医生姓什么,叫什么名字,只是心中留下慈祥的脸孔,他细心的检查,耐心细问,详细解释冰敷热敷的方法,更亲自包扎伤处(那本是护士的工作),对一位陌生的病人是何等尊重!当时我觉得真幸运,遇到了一位好医生。没有想到该院上上下下一切医护人员,清洁负工都和蔼可亲,敬业乐群,得到病人普通信赖。这是由于 上行下效,有一位卓越的院长领导,率先身体力行之故。
    于此,我发觉自己有种偏差观念:教会医院一定比别的医院好,其实这只是我一厢情愿之虚假优越感,现在摆在目前,这活生生,无可推翻的例子教我看清了,教会的医院之成功并非必然的,除非它的管理阶层能按着福音的精神来服务及策划,并且上下同心,才有力量超越大小困难,按着福音所启示的目标不断前进。没有了这样心的基本精神,则教会医院或任何标榜服务的机关都只是虚有其表,反而成了反见证。
这只是初步的发现而已,循此方向,在我生活的其他层面,都侦察到这种虚假优越感的依稀踪影,例如我上菜市场时,我跟有问题的学生家长谈话时,替人解答问题时,团体生活中……似乎无所不在。
291
(二)基督的榜样一他本是宫有的却成了贫穷
反观主耶稣的一生,却绝对没有流露任何类似之优越感:「他虽具有天主的形体,并没有以自己与天主同等,为应当把持不舍划的,却使自己空虚,取了奴仆的形体,与人相似,形状也一见如人;他贬抑自己「听命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斐二 5~11)他降生成为「人子」一人类之子一「必须受许多苦,被长老,司祭,长与经师们舍弃,终至被杀害。」(路九22)在今日的语言,该是「被德高望重的人,为教会当局以及学者专家们遗弃,甚至逐出教会。」换言之,命运一如文明社会中的边缘人,此时他与穷人才真是同舟共济,才能提升他们。保禄宗徒说得好:「基督本是富有的却成了贫穷,为使我们因他的贫穷而成为富有。」(格后八19)
我离基督实在太远了,我若只是以优越之地位去救济,解决别人的困难,是否真是基督的追随者?他说:「谁若愿意跟随我,该舍弃自己。」这「自己」该是自我中心,拥有安全感与优越感的自羲我,而成为真正的贫穷者,与众人完全打成一片,互为兄弟,而此时之「我」已变成「大我」。
主基督来到人间,下降到完全平等的地位,他所显示的爱是知国私的爱,毫无需求的爱;他毫不占有,却又永远不腻,这种平等关系的爱,尊重彼此的自由,没有焦虑与敌意;不苛求对方,反而得到望对方真正的幸福成长,为他的成就而感到骄傲,使他能接受自己,发现自己的价值。结果生命变得更有锐力,更有生气;使人心钊胸更宽大,与人相处,不再把持人或物件而不放,因为已拥有一份永恒不变的东西。这种无私的爱包含了等待、忍耐、关怀与尊重,在成长的路上彼此扶持、鼓励、克服困难,完成人格,在格前十三4—7有很好的描述:「爱是含忍的,爱是慈祥的,爱不嫉拓,不夸张,不自大,不作无礼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不图谋恶事,不以不义为乐,却与真理同乐,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三)四旬期礼仪之印证
    这时候刚好是四旬期的开始,每篇读经都很感动我,每天读经都可见到上述有关的思想,主要就是讲我们在「大我」中的身分,处处可见团体和弟兄生活的主题。以下列举一些作为例子:
    祈祷时要说「我们」的天父(玛六7~15)
    「我们」是属于 上主的圣洁子民(申廿六16~19)
    爱仇才是天父的儿女(玛五43~48)
    领袖先要做大众的公仆(玛二十17~28)
    艾斯德尔皇后廿冒万死为全民族请命(艾四章)
    弟弟死而复生,失而复得应该高兴(玛十五 11~32)
    像厄里亚和厄里叟一样,耶稣并非只为犹太人派遣(路四24~30)
    宽恕弟兄七次够了吗?(玛十八 21~35)
    难道这是我中悦的斋戒吗?(依五八1~9)
    与税吏和罪人吃喝(路五27~32)
    先要与弟兄和好才来奉献(玛五20~26)
    我喜欢仁爱胜过祭献
对最小弟兄做的就是给我做了(玛廿五31—46)
故此,我敢说这就是四旬期的主题;悔改就是要改变观点,改变行为,不只是概念上之认知而已。
叁、进一步的反省
(一)似乎真会爱的人并不多
圣经的指示是如此清楚,耶鲧的榜样又如此彻底,彻底的「穷」,为成为大我中之一员,为什么真正爱主爱人的人似乎并不多呢?连基督徒中也不普遍,特别突出了外教的省立医院的例子的不寻常,简直光芒万丈。
292
    有一次我访问台北火车站附近一家政府综合医院的一位女教友病人,她问了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我住了三个月,为什麽从没有见过神父修女来看病人呢?」虽然其中可能牵涉其他问题,我也没有统计数字,但显然少有神父修女作经常的访问。那麽,台北区就有许多献身的人似乎忽略了耶稣的话:「我患病时,你们看顾了我」(玛廿五36);同样,在台职工占全人口一半以上,问题也严重,却少有神父修女关心他们。我们自问是否重视耶稣所珍贵的穷苦群众?更遑论与他们同舟共济,视他们为家人兄弟了!
    (1)喜正爱人的人似乎不多,理由试分析如下:
    (a)成长遇到困难:
    人是个奥秘,他是天主的肖像,却没有完全的内心自由,尤其是很多人未能在正常温暖的家庭成长,有心理上、伦理上的问题,不能接受自己、爱自己、原谅自己,例如辅大学生中,寒假就有男女各一,轻生离开这个世界。其中女同学的遗书写了两叠信纸,尽是自怨自艾的话,主要是未能接受一位慈爱全能的神,积极生活。有的心理学派很强调人性受环境的支配,在潜意识的控制下无法自主。在真正的基督徒看来,这未免大消极了,因为任何情形仍是有希望的。不过无可否认,许多人受的伤害大深,无法自主,不容易摆脱环境的支配、操纵和控制,无力跳出深渊。他们既不能接纳自己,自然不能爱自己,也不可能爱他人了。
    (b)「自我实现」之陷阱
除了上述的人外,一般在正常环境长大的人,又易陷于 自我中心之陷阱而不自觉,且津津乐道「自我实现」,理直气壮地追求卓越,其实是一种个人主义,只一心惦记看个人之需要,只求发挥潜能,期待个人生命更多采多姿。因此,与人来往时,易把人视为满足其供需之来源,并不把人视为复杂而独特之整体,而只就其有利之观点看人。因而在别人身上,凡是与自己需求无关者,不是完全忽视就是厌烦,
294
或感到威胁。无形中,人际关系例如对待工友、司机、清道夫、警察……就是一种利用的态度,对其他的人,父母、兄弟姊妹、亲戚朋友亦如是。细想一下,这与对待牛马家畜的态度又有什麽分别?只会把人看成工具。他和神来往的关系亦相似,佛洛依德已提出过,有许多所谓有信仰吉,只是心理作用,只是利用神,控制神以解决他们的问题,而所信的内容也往往是些空洞概念而已。故此一般人就很难得客观:对别人一无所求,反而能深入欣赏,赞美与爱,充满幽默感,对人包容接受。(参考《自我划见与人格成熟》光启)
    综合以上两点可见:需要爱心的人很多,但能真正爱主爱人的人却不多。我们传福音之延滞也在于此,我们所需要的是真正了解(under-stand站在下面,和别人同一线)、接纳、尊重和合作。这四点正是教宗保禄六世在<在新世界传福音>所强调的。现代化传福音的方法固然重要,但它的成畋系于 前述的福音核心精神(四旬期读经所见的),需要我们不断的变化,在爱中不断成长。
    (2)爱只有一种——在发展的过程中
    真爱只有一种,就是圣三所启示的,一种平等的,不断接受与给予的关系;接受中有给予,给予中有接受,且是按照五侗幅度关系界的次序建立正确的关系。如果我们看到世人中未如理想的爱,自我中心的爱,那是因为在有限的时空中,爱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从诞生之始的低层次的爱,要终生努力自我超越,走向高层次的爱,圆满的爱,试以图解之:
虚线内表示来自绝对者的后爱望三种能力渗透下的宇宙万物叫图一)表示个人(A)与宇宙万物之关系,包括神与他人都只是东西,都为他而存在,只有利用的价值。小圆圈表示A渐渐成长自立,却仍是封闭的;他先奠定了固定轨道,绕著自我而斡,有如火箭升空后先在地心吸力下建立稳定轨道,不断运转,等待适当时机去突破。
295
                   
(图一)低层次的爱(以自我为中心)      (图二)高层次的爱(Kohlberg第五、六阶段)
296
     (图二)表示火箭不断运转直到有足够动力,即能摆脱地心吸力一小我一飞向太空,与万物形成不同之关系:AB是天人来往之垂直关系,同时也飞向他人(水平的关系),飞向万物一与物质界,生物界之和谐关系,以欣赏的角度,取用时也适可而止,不滥用资源。他尊重万物,心怀宇宙,而且他的爱无论朝向人或物,最后都达到绝对者。
    Kohlberg阶段论之印证:
    这个爱的发展过程,其实和人格发展过程非常配合,例如piager的心理学研究,Erickson的社会发展八阶段,个人尤其喜爱Lawrence Kohlberge道德观念发展过程说:他发现了六个阶段。其中第一、二阶段是以个人利益苦乐为前题,人际间只是互相利用以满足自己需要,守法之动机只是看赏罚之后果。第三、四阶段以家庭、团体、国家的成员身分,尊重权力、遵守规则和维持社会秩序,社会中成年人有62%属第三阶段,29%已达到第四阶段。第五阶段的只有5.5%,就是自主级,已达到极大的内在自由,能自己正确思想、判断、行动而不受其他权威的左右,动机则是大众的福利。第六阶段的人则非常稀少,他们依据的是最高原则,例如「基督的爱的诫命」,对别人极为关心敏感,悲天个人不惜捐弃生命,如释迦牟尼、圣保禄、圣方济、廿地、孙中山、谭嗣同、史怀哲等(参考胡安德课,光启出版:道德观念之发展过程。)
   (3)真诚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途径
上述属于第六阶段的名单上的人物并非全是基督徒,但都是真诚寻找的人,可以观察到一些共同点,他们都找到了最高原则,也就是说Blondel的「唯一要务」或日立克的「终极关怀」。他们既有此坚强信念,就廿愿献身,付出生命之代价亦在所不辞。故当他人对社会灰心失望时,他们仍尽其在我,充满信心和乐观。
297
    试举犹太科学家爱因斯坦,他并不是基督徒,但他在实验室中研究思考时,不断与无限之奥秘相遇,而不断「祈祷」,故此这位著名科学家同时是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他写的关怀人类的书籍与科学著作同样多,他的动力来源却是少人注意到的。(见《科学世界》十九卷十二期《爱因斯坦这个人》)
  从以上伟人身上观察到的共同点可见,在人性平面上,天主已赋与信、爱、望三种能力。
(4)基督徒的道路
在基督徒来说,复活之主基督就是最妥善的道路,爱的道路,他不但以牺牲和宽恕之榜样来指引,且是真实的助力,和他相遇的人就能和他携手前进,突破一般人的限度,能怀抱全人类,渐走向最高层次的爱,完成一生努力超越自我之过程,这是教会史中无数光辉层层、爱主爱人爱万物的圣贤所见证的。以下介绍基督徒之具体历程,如何籍自力与他力加深与基督之关系:
    a、恒心每日读经、聆听、培养与基督之友谊,接受他的潜移默化,他必会将圣神赐给我们,也就是他本身之精神;智慧和聪敏之神、超见和刚毅之神、明达和敬畏上主之神(依十一2),使我们能像他一样「向贫苦的人传报喜讯,治疗破碎了的心灵,向俘虏宣告自由,释放狱中的囚徒,宣布上主恩慈之喜年。」(依六十一1。3)这一点毋庸赘述?
    b、信仰上的高空经验,例如:方济遗嘱中所见的,改变他一生的是拥抱麻疯病人的经验,原来他拥抱了复活的基督,此後,他一向厌恶的一切都变成了他的喜乐,而一向把持不舍的如今都采如敝屐了,以後无论对什么人:麻疯病人、强盗、人皆讨厌之弟兄等,他都能真心地、喜乐地,以对方为中心,任劳任怨地服务。
    以上两个阶段的关系就是天助自助的道理。基督永远较人大方千万倍,我们需要恒心天天努力,细腻听他在良心中的指示,勇敢
298
去实行。如此付出,在行动上回应他的爱,我们与基督的友谊势必日夜增长,走向内心真自由之路虽然漫长,但走起来必然轻快,有如添了双翼。正如周神父探访深山中孤苦伶仃之老弱病人所体验到的,我也在访问病人的过程和反省中有了更深的领悟。虽然我们领悟的绝不相同(恩宠是如此丰富,若是雷同才怪呢!)但改变我们的观点则一,且影响我们的生活,步步向前,这就是真正的悔改。耶稣在马尔谷福音开口第一句:「你们悔改信从福音吧!」而在路加福音中的第一句:「上主之神临到我身上,派遣我向贫苦的人宣布喜讯……。」在玛窦福音公审判中标准也是:」你们给我最小弟兄所做的就是给我做了。」事实上,当我们接近贫苦的人时,我们会因他们而得到福音的感化,在生活中不断改变,才能给他们传福音。
(二)爱主爱人的具体困难
但是,在忙于为穷人服务时,许多人会感到爱主爱人之间的紧张,常会无奈的说,很难保持有规律的祈祷生活,尤其是那些从事《新世界传福音》所说的「传福音次要因素的工作」(新传250)这些工作大多与变换的环境有关,它们自身也在变换。从事这些工作的人疲于 奔命,又不一定看到直接效果。虽然在前面我已说明了,爱只有一种,而且真爱无论是朝向人或物,最后都会达到绝对者。然而,面对具体事实,牧灵工作是否妨碍祈祷?如何两全其美?我提出两个行动的原则?
(1)一切行动都与基督有关:于 是,在这项工作上我要分辨,选择的是天主或是我自己?既肯定是选择了天主,就可以分配时间,放心去做。
(2)缓急先后的原则:某件事是很重要的,但有些事不做就会太晚了,会后悔。例如,吃饭是重要的,不能或缺,但若在进食时发觉窗帘着火了,自然知道该怎样做,在火熄后仍是要进食的,是不
299
是?大概没有任何消防负因救火而一天三顿不吃,或是连续一星期不吃不休息的吧!祈祷与牧灵工作之间豳重关系也可如此类比,需要设法两全其美。
以上两点,良心和理智都会毫不含糊的告诉我们,所以必须经常往意聆听。与基督已建立友谊的人就知道,这就是他的声音,所以,事无大小都能用以爱还爱的态度和行动去答覆此声音,赴汤蹈火亦在所不辞。基督的声音,听从与否,实在是最大关键。Auery Dulles 说,相反信仰的是精神上之愚钝,使人对福音充耳不闻,毫无反应。依撒意亚先知早提过有关以色列民族的迟钝,他们耳朵沉重,眼睛迷蒙,免得见了、听了以后心里觉悟而悔改,获得痊愈  (依六 9、10)。这一点早期教会的宣讲非常重视,故四部福音,宗徒大事录及罗马书都引用了这段圣经(玛十三14-15、谷四12、路八10、若十二40、宗廿八26一27、罗十一8)。若是能努力听从基督在良心中向我说的话,终会发现这位挚友时时相偕,接近高空的经验也会频频出现,给我们活力、乐观,满怀信心和希望面对人生的一功困难挫折,奋斗履行使命。在此也可见信、爱、望彼此密切的关系,实在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循环不息。
(一)爱是实行的问题,也是观念不断修正的问题
爱是实行的问题,是用以爱还爱,以心体心的行动回应上主在圣经中所启示的。故此雅各伯书说:如果有人说自己有信德却没有行为,有什么益处?(雅二14)。纵然判断的未必完全正确,仍可放心地进行,因为 「天主的心比我们大」。请看扫禄由于 爱天主而迫害早期教会的基督徒,而基督并不以为忤,特别在大马士革与他相遇,培植他,使他终于 死心踏地冒万死去传福音(格后十一23~29)。在书信中常能听到他的心声:「我或生或死,总要叫基督在我身上受颂扬,
300
在我看来,生活原是基督,死亡乃是利益」(斐一20-21)、「凡以前对我有利益之事,我如今为了基督,都看作是损失」(斐三7)。
爱同时也是观念不断修正的问题。我们有太多成见和个人深信不疑的判断原则,或固执死守一些具体的道德律等,皆需要突破和修正。我们仍需要满渥真知识和各种见识为能辨别卓绝之事(斐一9)以走向更高层次的爱。统计资料中只有百分之五·五的人能突破Kohlberg 的四又二分之一阶段原因就在于此。
(二)以接近穷人的经验诠释二者
    以上两点到底先行后知或先知后行,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其实二者是互为因果的,故此折中之法,为基督徒来说,还是经常的读经祈祷,让基督潜移默化,日夕薰陶;同时配合行动,不断接近穷人。所谓「穷人」,在我们的社会并不单指经济上之穷,而是基督所讲的「近人」和真福八端所提出的种种穷人,是在各种压力下,不能自立自主的,需要外力相助的人;也就是最后审判标准的「我的最小弟兄中的一个。」当我们接近穷人时就接受穷人的福音化,改变自己的观念,不断扩展自己团体的范围。此时已遇到了基督、初升之旭日,生命中霎时充满阳光,灰黯的都已清晰明朗,一切变得灿烂夺目;看圣经会深深感动,并充满活力和希望,一如我们在保禄宗徒身上所见的。
    其实基本的知识是前人的累积,可从书中取得,但真正属于 自己的真知灼见,做人的学问和对自己的认识,还是在实行中经反省而得到的,更有融会贯通之效。这次探访医院是个例子。我因而体会到十三年前周神父说的话;也深一层了解我的圣经金句:「软弱的肢体是更珍贵的」;且 「基督耶稣的心情」(斐二 5~11)不是施舍,而是深入人间成为世人的兄弟,怀看同舟共济之「同感」;本会会宪的表达也更见真实了:
301
我们所默观的基督派遣我们到人群中,
        在他们内发现他的隐密临在。
他们也将我们遣归
        默观基督。
(三)具体建议
    我深深觉得我们基督徒,无论神职或教友,要设法在日常职务中走出,走出自我,走出生活之安乐窝,去接近穷人,做些没有成就、没安全感,也投报酬的工作。此举可使我们冒险,面对世界之。挑战努力求突破,而从穷人身上的确可以学习,修正观念……。很多人很容易把一句名言奉为圭臬:「一切活动皆传福音。」而安心地忙于 学校工作、社会工作或任何受人敬仰之职务。这些岗位都可能成为自己的安全堡垒,使我们不思冒险与突破。事实上,这句话先假定人已努力走向更高层次的爱(在过程中即已生效),否则只是自欺欺人,任何工作,包括直接传福音、教要理……效果都不会大。
如此说来,「先知后行」是先充实自己,「先行后知」是付诸。实行才得到真的做人学问,与「知行合一」三者都是指同一过程而已。用于 描述爱的过程更是天衣无缝。让我们生活中多接近穷人,将获得新生活之动力,不断突破自己
(本文作者为玛丽方济传教会修女,今在香港服务)。

30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