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
辅仁大学神学论集 第93号 |
圣咏一O四首及其时代意义 |
简鸿模
一、前言
前阵子,立法院为了核四预算的解冻,两党立委大打出手,执政党动用表决,强行过关;旁听席的听众群情激愤,大声吼叫干扰议事进行,被警察强行拖出庭外;社会各界的反核人士走上街头,游行抗议;台电人员却喜形于色,口口声声保证核电经济、安全、有效;贡寮乡民的反应则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整个社会为了核四热滚滚了好一阵子,在初夏的阵阵豪雨中,逐渐冷却。核四的争端并未平息,各地的环保抗争,时有所闻,生态环保与经济发展间之纠葛,深深困扰著人们的心灵。
最近,联合国地球高峰会议在巴西召开;全球各地区的环保团体及政府部门相聚会商,研讨如何面对全球生态危机。这是有史以来首度聚集全球一百多国的领袖,为拯救地球而努力。地球高峰会议的举行,意味著全球的生态环境已到了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环保问题将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话题。
在高倡「科技整合」的今天,面对生态环保问题,宗教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圣咏一O四是犹太民族的赞美诗,诗中处处流露以民对上主雅威造世工程的颂赞,是一首极为特殊的圣咏。本文写作的目的,乃欲藉由对圣咏一O四的探讨分析,以古观今,为现代人提供思索生态环保问题的信仰幅度。本文只针对圣咏一O四相关题材做综合整理,归纳其主要讯息,并以之提出个人对今日环保问题的若干反
311
省。由于受个人才学所限,挂一漏万,在所难免,尚乞不吝指正。
二、圣咏一O四的文学结构
1.圣咏的分类
圣经中的圣咏,总共一五O首,一般学者将之分为五卷(1),这种分法很可能是受梅瑟五书之影响,在意义和主旨上和梅瑟五书遥相呼应。
圣咏一O四属于五卷分法中的第四卷(九O---一O六),是古希伯来文中无作者标题的所谓孤儿诗之一。希腊文译本虽将一O四也归之于达味名下,但从圣咏内文之思想印证,此说法不足采信(2)。
依圣咏性质分类,此首圣咏可归之于没有连贯的一组(九O---一五O),属于十六首有「阿肋路亚」中的一首(3)。
若以圣咏常被区分的五大类而言,则圣咏一O四是一首赞美造物主的诗歌,归类为赞美诗(4)。许多圣咏诗中,常夹杂著赞美造物主的句子,这些诗句都是创造与救恩二主题互相连结,只有圣咏一O四整篇单独谈论并发挥创造的主题(5),在圣咏中,是个特例。
2.作者与写成年代
圣咏一O四是一篇赞美诗,因没有标题,所以无法从标题中得知有关作者的任何讯息。圣咏的内文用字精练,多象征性语言,毫无历史事实可寻,使后人无法由内文推知其作者及写成年代。长久以来,皆以其在圣咏中的位置及其中的文体思想背景来做推测。
一O四位于第四卷,不少学者认为第四卷的编著是在厄斯德拉时期,是厄斯德拉时代的产品,是圣咏一五O首中最晚期的作品,是充军归来后的作品(6)。有可能是厄斯德拉命人搜集而来,作者非厄斯德拉本人,这只是一种假定,事实如何,目前尚无法确知。依内文而论,作者极可能是一位酷爱大自然的诗人,对希伯来的创造思想有特别的体会,这当可以肯定。
312
除了在第四卷的位置外,另有二个理由可支持其为充军后之作品。第一个理由是本首圣咏与约伯张文体及思想颇为相似,如一O四5—9与约卅八4—11;25—26与约四十---四—……,因而推测其可能为约伯张前后之作品(7);第二个理由则是此圣咏与创一的创造观相似,创一是司祭典的作品,司祭典的创造观是充军后的思想,明显受巴比伦神话的影响,因此肯定二者间有一定的关连(8)。
3.结构
赞美诗的结构普通包括一个小引,一个正文主体,和一个收尾(9),一O四也不例外。
一O四的主要结构可如此区分(10):
la—一小引;赞美之召唤
1b—30—一主体;宣扬天主之创造工程
31—35—一尾声;前文提要并有关赞美之训诲
其中la与35b前后遥相呼应,做为整首圣咏的开端与结束。
结构方面,不少学者将1b—30节的主体结构分成五部分,与创一6—21中天主六日创造工程的经文结构相比较的(11):
1b—4—一创一6—8;叙述第一、二天的创造
5—18—一创一9—10;叙述第三天的创造
19—23—一创一14—19;叙述第四天的创造
24—26—一创一20—21;叙述第五、六天的创造
27—30——一切受造物皆赖天主而生
据学者发现,一O四与一首古埃及歌颂太阳神的赞美诗有很多相同之处,特别是13—17、20—30。埃及的赞美诗写成于公元前十四世纪左右,是当时之法老王亚孟哈塔第四所做。比圣咏一O四早约一千年左右。就时间之先后而言,应是希伯来的圣咏作者受到埃及赞美诗之影响,但两者之间是否有关?彼此如何影响?学者们说
313
法不一,都仅止于可能性的猜测,未有可靠的证据可证实(12)。
三、主要讯息
赞美诗的特性是纯粹对上主的赞颂和称扬,是向天主最纯洁、不附带任河条件的祈祷。一O四是人面对上主创造天地的伟大工程,由心灵深处发出的感叹、景仰和赞颂的表现。
作者以当时人的看法观察自然宇宙,意识到其信仰中的雅威是唯一的天主,是一切生命的根源,以民以对雅威的信仰解释宇宙的一切,天主藉神的生养化育,继续神的创造工程。
1.上主雅威是造物的主宰
如上节所述,作者以创一的创造步骤来描述天主的创造工程,1b—26节主要即在表达此思想。作者以活泼的想像和生动的笔法来形容天主的创造与临在,山川大地、风雨雷电、飞鸟走兽、青草树木、日月星辰、汪洋及其中的一切水族;皆因天主的创造而井然有序,一切皆是天主以其智慧所创造。
2.万物皆仰赖上主的照顾
27—30节表达出上主是一切生命的根源,万物由天主而来,一切生物皆仰仗天主的照顾(14—15)。人和万物和谐相处,人以劳动谋生,参与天主的创造工程(23)。天主的创造工程虽正实现,尚未圆满达成,万物和天主有密切的关系,人是万物中的一份子,万物对天主有极深的依赖关系,天主并非一创造就撒手不管其创造物的天主,天主仍然不断更新秘的创造,「使地面更新复兴」(30),万物的存在、更新和天主息息相关,万物彰显天主的光荣,上主喜爱他所创造的化工(31)。
3.人的存在为赞美天主
在1b—30的正文中,只有14—15和23节中二次提到人,而且并未刻意凸显出人的独特性。但在33节的结尾中,作者清楚宣示人的
314
存在为咏赞上主;人的生活是为歌颂上主。人要因天主伟大奇妙的创造工程而歌颂赞美他;人以劳动谋生,当也是在此幅度中,为宣扬天主的光荣。
圣咏一O四未如其他圣咏般邀请其他受造物一起颂赞天主,似乎有意凸显人要因大自然的美好和谐歌颂上主,凸显出人是为光荣天主而受造的。
4.罪恶污染了大地
整首圣咏充满对天主造世工程的描述与颂赞,是人对天主创造工程由衷而发的赞叹。可是在结束前的35节,语气有了极大的转折,作者似乎在其实际生活中,经验到自然宇宙并未如天主创造计划般的圆满和谐,在欣赏自然美景之时,感叹因罪恶的介入破坏了天主创造的原始和谐。在作者的反省中,罪恶并非来自天主的创造,而是来自人,是人破坏了整体宇宙的和谐,这是35节所要表达的。作者在祈祷结尾中,巴不得所有罪人和恶人皆从地上消失灭迹,让天地人重现一片祥和。
四、时代意义
二十世纪末的今天,当全球正笼罩在自然生态严重恶化的生存危机之时,圣咏一O四犹如空谷足音,在大地万物的喘息声中回荡不已。
1.进化乎?创造乎?
十九世纪开始席卷科学界的进化论,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人的心理,人相信自然宇宙是进化而来,天地万物的形成演进因而失去了受造的幅度,存在的只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而已。其结果将人与人、人与大自然对立。这思潮主导了台湾的教育界,这是非常可怕的现象。
圣咏作者以当时代的宇宙观来描述天主创造的过程,描述天主
315
的创造工程。随著人类科技的进步,宇宙观有了不同的演变,可是创造思想的核心指出宇宙是天主所创造的,天主和万物的关系是密切的,人和自然宇宙是一体和谐的,这种创造思想并不排斥进化的可能。
科学的发展,能造福人群,这是大家所肯定的;可是科学的发展,也能危害人群,这也是大家所忧惧的。核子能发电,也能制核武是一例;核子能发电,却也有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可怕的伤害,又是一例。今日人类站在经济发展的十字路口,忧心忡忡,不知何去何从,在进化与科学的发展方向上,寻找可能的出路。
一O四的创造与信仰观,在今日人类思考的平面上,重现其立体的深度,是人类面对环境问题时,不能不予以反应考虑的。
2.对立乎?一体乎?
西方哲学从理性主义开始,人与天主、人与自己、人与世界采取对立的态度。人神对立的后果,人独占了历史的舞台;人和人对立的结果,战争不断、遍地饥饿;人和自然对立的结果,自然环境开采破坏殆尽,物我两伤。
圣咏一O四指出,宇宙万物是为了人,而人是为了天主,宇宙万物的终向也是天主,是为人的赞颂光荣天主而服务。人在劳动中参天地之化育,目的是在万物的生生不息中,光荣赞颂天主。创造的天主是不断更新其创造的天主,人在劳动中参与天主更新大地的创造工程,天主在人类的历史中占有一席之地,是天主在创造更新大地,人是参与者,而非主人。
人面对宇宙万物的奇妙化工,赞叹不已,颂扬天主;人在万物的美中,得窥天主的智慧;万物的生生不息,使人体悟到主的更新创造;人在自然宇宙中感受到天主的临在,人在万物中寻得天主,归向天主。
3.科技乎?伦理乎?
316
今天人面对全球环境污染,习惯性的著眼点在于技术上的考量,量的减少是最容易想到的,也是最具体的、又能看出成效,所以亦最常被采用的,中外皆然。
然而这只是治标的方法,量的减少只是一种拖延战术,以空间换取时间,再设法于技术上突破克服,发明出新的方法来防治,这就是所谓科技的发展,人类在此动力下发展进步。至于质的结构性问题,很少被考虑,却是问题解决的根本核心所在。
圣咏一O四指出人一神、人一人、人一大自然的对立分裂,基本上是伦理问题,分裂是人为的,是罪的后果,是人的罪恶破坏了天地人的整体和谐,由罪而来的社会结构加深了此分裂,强化了此分裂。伦理问题是良心的问题,分裂要求皈依,在皈依中走向整合,皈依是一个过程。35节所指的罪人、恶人灭迹,不再存留于此,于今观之,当指人的觉醒、悔改、皈依、远离罪恶,这是人良心自由抉择的问题。人如何能意识到其中的分裂,恐怕是最难面对的问题,却也是圣咏一O四所肯定指出的症结所在。
治标治本是一体的二面;科技的考量是不可或缺的,这点应予以肯定;伦理幅度的考量则远深于此,它要求以全人类的角度思考,要求从根本解决问题,首先要求悔改,彻底的悔改将逼使人改变现在的生活方式、思考模式,其困难度及阻力远大于科技的发展。但是随著环境的日益恶化,及因之而来的饥饿问题,贫富间的差距……,终将逼使人面对思考此问题。人类只有在付出极惨痛的代价后,在不得不的情况下,才会面对思考此问题,这是可以预见的。
五、结论
圣咏一O四的创造观在新约时代得到圆满。在哥罗森书中,明白肯定「基督是不可见天主的肖像,是一切受造物的首生者,因为
317
在天上和在地上的一切……,都是在他内受造的;一切都是藉著他,并且是为了他而受造的。……万有却赖他而存在……。并藉著他使万有与自己重归于好。」(哥一15—21)天地万物的一切总结于基督。
耶稣在福音中训诲其门徒不要事奉两个主人,人不能事奉金钱而又事奉天主。耶稣举大自然中的飞鸟及百合为例,天空的飞鸟不为自己屯积粮食,田间的百合转眼即逝,天父却以其慈爱养育飞鸟,装饰百合,大地的一切都在天父的照顾之中,更何况远比飞鸟百合尊贵的人呢?天父以慈爱创造了天地万物,并不断持续更新其创造。人应在飞鸟及百合身上,体会天主的慈爱照顾,体会天主在自然宇宙中的临在,学习对天父的全然交付,相信只要寻求天父的国及其义德,其他一切天主自会照顾(玛六25—34)。这种福音精神,正是圣咏一O四的延伸。
自然生态的破坏,使人常在自然中看到人为的伤害,自然的美景依然,却因人的任意发展,留下满目疮痍,人面对自然美景,不再赞叹造物的美好,使天主在天地万物中的临在蒙上一层阴影,人生存于此环境中,内心矛盾不已。
环境生态危机,牵扯极为广泛。现代最大的毛病之一是对天父缺乏信心,人想当万物的主人,想靠自己的能力养活自己,满足自己,环境危机是其后果之一。圣咏一O四是单纯的从信仰的幅度反省此问题,信仰反省的价值在于直指人心,指出问题的核心所在。生态危机基本上是生活态度的问题,必须要由生活态度上反省起,这是圣咏一O四为今日的生态危机所指出的一条可行之路。
附注:
(1)五卷的分法,请参阅神学论集十七期P.301—309。
(2)参阅(圣咏释义》P.19。
318
(3)同附注(1)。
(4)参阅神学论集十八期P.461—466。
(5)参阅《圣咏—一圣咏结构及意义》P.90。
(6)参阅《圣咏释义》P.29。
(7)参阅《绝妙祷词一圣咏》P.46。
(8)参阅《圣经神学辞典》卷一P.47—48。
(9)参阅神学论集十八期P.462。
(10)参阅同(5)P.307。
(11)请参阅(绝妙祷词》P.46;(诗篇注解》下册P.21;《诗篇宝库》P.523。
(12)请参阅《绝妙祷词一圣咏》P.45;《圣咏心得》P.69—72;《圣咏释义》P.649。参考书目:
(1)圣经,思高出版,1968.12。
(2)神学论集十七期;光启,1973.9。
(3)神学论集十八期,光启,1974.1。
(4)绝妙祷词一圣咏,房志荣、于士诤合译,光启,1976.12。
(5)圣咏—一圣咏结构及意义,居佛著,吕芬蓉、曹定人译,华明,1977.2。
(6)圣经神学辞典卷一,光启,1975.12。
(7)诗篇宝库;桑安柱著,中国主日协会,1980.5。
(8)诗篇注解,包忠杰著,宣道书局,1978.12。
(9)圣咏心得,黄怀秋译,光启,1983.1。
(10)圣咏释义,韩承良著,思高,1980.12。
3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