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
辅仁大学神学论集 第98号 |
台湾典型堂区慕道培育及入门圣事之现况报告 |
韦薇 演讲 何晨霞 整理
这个报告是由十至十二位辅仁大学神学院学生,在大台北地区及新竹、花莲、彰化等地进行的堂区调查。报告中的对象是今日典型的堂区,与二千年前初期教会的经验是颇有距离的。当然实际上亦有不少堂区比报告中所呈现的更好,这个报告是供给大家一个帮助反省的参考资料。
一、报告中的堂口介绍
一些人力与财力皆相当充裕的堂口,每星期有三百至八百人参与弥撒,堂区内有各种善会,如青年会、圣母军、妇女会、歌咏团、传协会等,而且信仰培育的活动亦有不少,如查经小组。在这样庞大的教务发展里,不少堂区得到修会团体的支援。
二、慕道培育的情况
这些堂区都很注重慕道者的培育。在台北都会区的慕道者大多有大学学历,中南部的有中学以上,而高雄地区很多都是大专生。他们通常都是因为教友的见证而开始慕道的,亦有老教友家庭要求
577
将过门的媳妇慕道信教。
在中南部的慕道者以廿至卅岁的主妇较多,再来就是五十岁以上的老人家。北部情况类同,其中出现的断层现象,是由于卅、四十岁的职业妇女根本无暇慕道。此外,男性慕道者亦较女性少。
在领洗人数方面,照过去三年(1990—1992)的统计,成人领洗每年有四十至五十人左右。从慕道到领洗的成功率是百分之五十,这是就规模较大的堂区而言,一些较小的堂区每年有廿到卅人领洗,包括儿童在内。据这些堂区称,他们的慕道者由慕道到领洗的成功率达百分之百。
三、慕道的方式
一般堂区通常由神父、修女或传教员,以一对一的方式对慕道者讲授要理。所用的材料多数为《天主教的信仰》或《要理问答),此二书是主要的架构,再配以圣经、生活素材、社会现象穿插其中。亦有堂区用《一扇心门》、《正视人生的信仰》等书讲授要理,尤其是香港徐锦尧神父的《正视人生的信仰》,被很多小型慕道团体采用。此外,有些堂区是这样做的,先介绍耶稣基督,了解这个人的生活和他的价值观后,再来讲述天主的创造、罪的问题,这样效果也不错。
有些堂口在慕道班开始之前,修女或传教员会帮助慕道者作个别的、慕道前的准备,扫除一些心理上的障碍,让慕道者能更开放自己,并愿意进一步了解耶稣基督。这时传教员再把背景相近的慕道者集合起来,成为一个小型慕道团体,以圣经为主要教材。
由此可见,各堂区慕道的方式大同小异,架构类似,但各有不同的著重点。
578
四、团体慕道的困难
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之后,天主教非常注重团体慕道,所以在我们这个问卷调查中亦特别访问堂区这方面的情形,很多堂区都表示团体慕道困难重重。
(1)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时间能迁就每一个人。
(2)开始参加的人数很多,慢慢却愈来愈少。
(3)训练教友讲授要理,他们不是信心不足,就是虎头蛇尾,或时间不配合而中断,最后只好由修女或传教员来善后。
(4)有时邀请教区著名的教友来分享,像是作秀,缺乏相偕同行的感觉。
(5)慕道团内部凝聚力很强,但对堂区却没有归属感,尽管慕道者已领洗,慕道团已结束,他们亦不愿参加其他的善会。
(6)有些堂区有固定的慕道班,从每年的九月开始,一直到复活节就领洗,在释奥期后,等待圣神降临,然后领坚振。有不少教育程度较低的慕道者,觉得自己跟不上,就不好意思再来,后来只好以个人讲授的方式来处理。
五、入门圣事的举行
大部分的堂区都是圣洗与圣体圣事一起举行,他们觉得这样较整齐,不会乱。坚振圣事多半另觅时间举行,有的堂区在圣神降临,有的在圣母升天,也有在圣诞节的,更有在翌年复活节领受的,另一方面亦要配合主教的时间。有些神父觉得慕道者虽已领洗,但对教会较深奥的道理还不够清楚,就会要求他们再听一些道理,等待他们的信仰知识,信仰经验更成熟时,才让他们领受坚振圣事,如此新教友会更了解自己在教会的使命。
579
入门圣事各阶段的礼仪,很多堂区都参照成人入教礼典简式来做。因为人手不多,不能筹办太隆重的礼仪,也有堂区是用香港的礼仪手册或中国主教团出版的成人入教礼典。很多堂区均未有仔细遵照礼典上每个礼节举行,例如一些堂区的考核礼只举行一次,他们的理由是四旬期内已有很多礼节举行,又要与慕道者讲授圣洗及圣体圣事的道理,为修女、传道员及慕道者双方都造成一些困难。各种礼仪都是神父为主,由他决定那些教友可以领洗,那些还不可以,其他参与的有传教员、礼仪小组;歌咏团。
代父母通常是一个星期以前才开始找,更有的是临时要领洗了,匆匆忙忙的代父母,亦有些较有充分准备的慕道者是在一个月以前找的。一个教友在一次礼仪中,当好几人的代父、代母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六、神父对新教友的要求
神父多数要求教友每主日参加弥撒、勤领圣体及勤办和好圣事。亦有神父提到希望他们多多参与教会团体活动,参加不同的善会,多多帮助别人。
然而,随时间的流逝,教友的态度愈来愈疏淡,参加弥撒的次数亦愈来愈少,这点也是一些神父所注意到的。
在入门圣事举行的问卷调查中,显示了虽然堂区内会举行各阶段的礼仪,但投入的好像只有神父及传教员,一般教友并未能感受到入门圣事的重要,对慕道者亦不够关心,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追寻信仰的路上有陪伴的角色。
七、反省
依据上面所讨论的一些现象,现在提出一些问题,让我们一齐来反省。
580
(1)堂区多以神父作主导,会否造成团体慕道的限度?
(2)乡下地区只有老人与小孩,青年人都去外面工作,一个神父要兼任好几个这样的村子的堂区司铎,能如何宣扬福音,举办慕道班呢?
(3)领洗与坚振普通来说是分开举行的,为了配合主教的时间或新教友的成熟度,很多礼节亦未完全依照礼典上的指示逐一举行,因为传教员反映施行起来会手忙脚乱,道理太多,教友会头昏脑胀。这些情形该如何面对呢?
(4)四旬期内进阶的礼仪很多,不少数目的堂区因这段时间活动太多,无法—一妥善安排。
(5)有些堂区人手充裕,却因观念不同,筹备礼仪时,造成不少困扰。
(6)初期教会非常注重教友信仰深度的培养,但今日的神父只要求新教友参与主日弥撒。
(7)悟道期到底适宜多长?要让新教友整合生活与信仰,到领受坚振圣事之后就可结束了吗?
以上是对台湾地区的教会作一个很简单,但综合性的报告,我们不提个别的情形,因为在都会区的堂区及乡下的堂区会很不一样,不过就我们普遍的接触,上述各种情况的确非常类似。有了这样的了解,希望能帮助大家思考台湾教会的信仰培育及入门圣事的问题。
5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