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辅仁大学神学论集 第103号

青年人的偶像崇拜与教育工作


许坤结
(方济各会修士,辅大神学院神学系二年级生)
一、前
    (一)去年九月间美国歌星「麦克杰克森」来台湾举办演唱会,藉著媒体的大肆宣传,台湾被一场「麦克旋风」吹得东倒西歪。同年十一月中国天主教传协会也在中正纪念堂举办全国青少年的共融活动;在感恩弥撒中,青年人唱圣歌时并非活力十足。后来当活动节目中出现影、歌星时,青少年们却热情地想办法往前挤。主持人常中断节目,请观众往后退一点。令人不解的是,在教会内青少年对天主的崇拜活动却不及对明星人物的热情;那无信仰的青少年更会如何呢?这的确是个值得反省的问题。
    (二)在此我不打算反省青少年的信仰与偶像崇拜的问题,因为要从错误的偶像崇拜导正到正确的信仰生活,不但较为复杂,而且在教育的过程中仍有一段距离(起码在台湾的宗教环境中是这样)。所以我先在人文教育方面反省一些相关问题,希望有更多人来重视研究这类问题,甚至能引导至宗教教育上的讨论。
    (三)虽然现今青少年对偶像崇拜是很普遍的现象,但这方面的讨
135
论资料却不多。可见并不是很多人重视这个问题,这也反映了我们现阶段的教育工作情况。在本文中我将讨论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现象及原因,以及面对此问题时一般的态度是如何?有何可以检讨之处?最后提出几点具体建议及另一可研究之方向,作为教育工作者参考。在此也感谢林秋香老师及应芝苓修女访谈时提供的宝贵意见。
二、台湾青少年对偶像崇拜的现象及原因概视
(一)现象
    台湾青少年对偶像崇拜是指对明星、歌星及球星等的偶像崇拜,而不是泥塑木雕的偶像。崇拜方式有下列几种情况:
    (1)照片:
    拥有偶像的照片是崇拜偶像的起码条件。或以零用钱来购买海报、贴纸、T恤、项链、写真集及在报章杂志上的一切有关偶像的资料。并且放在显眼的地方经常翻阅。
    (2)捧场与接触:
    常省下课外书的钱买很贵的表演入场券,以便接近偶像。或者经常徘徊于偶像经常出入的场所,希望能与他握握手或要求签名。
    (3)单恋:
    在乘车、走路、休息甚至工作时,都想著偶像的丰采,或用随身听去倾听他的声音,以便更抓得住他。
    (4)维护:
    常把握机会逢人就诉说偶像的优点,希望有更多人加入自己的阵营;且不许别人批判自己的偶像,甚至不惜与朋友翻脸,也要维护偶像的名声。
    (5)模仿
136
    明知自己与偶像有一段距离,但还是有样学样,希望偶像的一切能在自己身上翻版、再现。
    (6)幻灭:
    许多人在一段狂热时间后,都会对偶像产生幻灭感。原因可能是找到新偶像、或偶像退休,渐渐被人遗忘了①。
(二)直接因素
    (1)青少年成长过程的因素:
    中原大学心理系教授吴正桓先生对此作了分析,他说,青少年时期「最明显的特征便是对权威的挑战及叛逆。这一方面是为了建立其自我身分,另一方面则是源于自我意识的膨胀……在这种情况下,他(她)们所选择的偶像,必然与正统的权威规范有所背离」②,他以歌星麦克杰克森为例说明这情况。他说「麦克广受青少年欢迎,正是他呈现了一种与社会规范若即若离的独特性……。他有独创的舞步及服装。他的造型既不完全是男性也不是女性,既不完全是黑的也不完全是白的。在这方面他颠覆了社会正统的男女有别,黑白分明的规范。另外,他过著奢华的生活,成为青少年在物质世界中,达成目标的示范,同时他又能发挥纯洁的爱心为非洲饥饿的难民以及各地苦难的儿童伸出援手,这又是一种合乎青少年博爱理想的示范……麦克独一无二的形象、与社会规范的歧异,不只与青少年寻找其独立的自我认同的动机相吻合,也满足了其对权威规范的叛逆欲望。」③可见青少年在叛逆期的偶像崇拜是渴望寻找认同、肯定的一种表达方式,为此他们急于表现自我判断力,选择偶像、模仿偶像,以寻求同年龄朋友的认同。一方面想独立于社会,另一方面又渴望与社会联结④。
    (2)人性需求的代替品:
    香港的梁雅明神父认为「在无神风气处处渗透的今日,人已不
137
再相信神的存在,……然而人心追求『真幸福』的要求,却不因此熄灭;因此就寻找代替品来取代人的位置(罗一23)。从此偶像崇拜、人物崇拜、自我崇拜就随之出现,将自己的幸福和期望都寄托在这些自制的偶像身上。」⑤所以偶像崇拜不单只会发生在青少年身上,这是人性软弱的普遍现象。青少年身处的环境也会造成相当的影响力,例如父母、学校、媒体及社会风气等等;在此我们也概略地反省一下这些影响力。
(三)间接因素
    (1)望子成龙的父母:
    「望子成龙是无可厚非,但事事强求子女与成功人士看齐,这是送他上断头台」⑥。许多人的成功的确会激励人心而产生希望,但往往父母给予子女太高的期许,就是子女失望的原因。
    (2)升学挂帅的学校教育:
    在北市方济中学担任宗教辅导的林秋香老师表示,「为减轻功课压力也是学生偶像崇拜的重要原因。」学校的课外活动时间常被升学课程剥夺,且方式也缺乏活泼性,达不到教育的平衡作用,学生自然自己寻找其他疏解途径。
    (3)夸大宣传的媒体报导:
    媒体为了广告利益,常不惜以夸张手法宣传造势,营造出明星完美的假象,却误导了分辨能力弱的青少年,令他们混淆了现实与理想的观念,这影响层面是很广泛的。
(4)各式偶像崇拜的社会风气:
    青少年的偶像崇拜其实是对成人社会现象的反应与浓缩。现今社会愈来愈重视「感性」的发展,事事只求感受不问理由,事事只讲中意不中意,而忽视应该不应该,因而出现了恐怖暴力事件、反理性行为。
138
还有其他在共产国家对元首的崇拜、民间宗教的偶像崇拜、尼采或希特勒对自己的崇拜等等,都在在地强化了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欲望。
三、实际教育工作上的问题
    针对偶像崇拜的现象,身为辅导者的林秋香老师便常利用机会与学生沟通讨论。她说,有一次陪伴学生们集体参加电视综艺节目的录影,在摄影棚内学生以期盼、兴奋的心情等待著名影星「刘德华」到场录影。后来传出刘德华临时取消录影,学生们好生失望。但接著节目部又邀请另一位面貌帅气的歌星「黎明」来录影,学生们又回复了期待的心情。等到节目开始时,出现的却是一位有歌唱实力,但面貌不帅的「赵传」替代录影。当时学生们都失望地纷纷作出要回家的动作,令歌星赵传当场很尴尬。林老师便趁机告诉学生们「这样的行为是会伤害人的,如果换成你是赵传,会作何感受呢,」学生们经她一提醒便纷纷回到座位。回学校后,林老师再与学生们对此经验作更深的讨论。可见有时青少年们会为崇拜明星而忽略了是否对他人造成伤害,而且视野与包容性变得狭窄,这在人格成长上是一大隐忧。
    既是如此,要导正此偏差心态是刻不容缓的,但是在方法上却要谨慎,因为青少年的心灵极其敏感。曾辅导智障青少年的应芝苓修女认为:「青少年很难明智地区分个人的喜好与个人本身的不同。当教育者明显地表示出不认同他崇拜偶像的行为时,便容易误认自己整个人被排拒了,那他会故意地强化其行为来表示抗议。」由此可知当他选择某一明星来崇拜时,他是渴望别人肯定他所喜爱的明星而间接地感受到他自己亦被认同。所以辅导者要谨慎运用方法,避免伤害青少年的心灵,「关心他们所关心的事」是个可行的途径。
139
四、面对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教育态度的反省
(一)视为过渡期的放任态度
    一般而言,面对青少年这棘手的问题,教育者常乾脆采取消极对应方式:认为这是短暂性的,纵有狂热行为,随著时间也会逐渐消逝。吴正桓教授以美国摇滚乐为例说明,「每个超级巨星依靠其放肆的肢体动作,解放了青少年追求摆脱权威控制的冲动。但其做为青少年的偶像而言,辉煌的时光都不会太长,毕竟他(她)们都会变成其所叛离的成年人,而新一代的青少年又会有不同的反叛风格。」⑦显然很多人也把偶像崇拜视为一阵一阵的,往往因升学压力、时间压力而受影响,而且也会受年龄的增长而换偶像。一位国中老师也觉得,十三、四岁的女生情窦初开,有一个可以公开谈论、明示爱意的对象,没什么不好⑧。可是青少年时期是成长的关键期,如果任由其游荡于反叛风格下或沉溺于虚幻爱情之中,而不  自动地、积极地导正其不健康心态,虽然青少年期很快就过了,但偶像崇拜的「惯性」将紧随著他,往后只是以不同的模式出现罢了!且更重要的是错过了教育关键期,在往后岁月中,纵使不嗟叹于现在浪费时间的青春幻梦,也会苦于现实环境的无所适从。因为偶像崇拜的确阻碍了发展独立自主的人格,它使人不愿成为自己、而更愿成为别人。所以采取「视为短暂期的放任态度」的教育态度,将无法达到教育的实质目标。
(二)质询、责问的反对态度
    深切的关心是教育的条件之一,也是我们在此强调的。但若以  权威式的关切作为沟通、教育的方式,反而收不到效果。去年代表教会之声的善导报在麦克杰克森来台演唱后,在社论提出强烈质问的态度,「难道这些歌迷忽略麦克也是一个会老、会病、会犯错的人?
140
而这些歌迷对自己的父母可及于对麦克的千百分之一?对自己的志趣、工作、学业又可会付出同样的关心呢?……如今旋风已过,不知这些歌迷感觉如何?生命更丰富了吗?前途更清晰了吗?日子更快乐了吗?」⑨的确,这些问题有助于青少年自我反省的方向。但负有社会训导重责的教会发言人,只发出质疑声,却未对此提出更积极具体的教育方向,不免令人惋惜。教会既是社会正义的护卫者,我们在此自然有理由要求的更多,所谓「爱之深,责之切」。所以我们希望教会内更多人来讨论,提出具体的措施!
    另外的一个立场是强烈反对的,这大部分来自父母;理由不外乎是怕孩子浪费时间、金钱、影响学业、一旦迷上就无法收心等等。所以会控制子女的金钱、时间以阻止此行为。虽然此方法传达了关切之意,而其理由也是事实,但总是消极的策略,子女们仍会想办法得到父母所防范的。例如打工、翘家等等方式。
五、积极可行的具体方法
(一)父母方面
    辅仁大学应用心理研究所所长丁兴祥强调,父母应藉著沟通,让孩子了解大人不是反对,而是要有所选择。家中有青少年的台北市立疗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王守珍建议,父母最好不要以强迫性的方式阻止,不妨要求他崇拜偶像的活动,不得影响日常生活。任教于市立师院的幸曼玲也认为,父母只需在旁观察,注意自己子女的行为有无偏差,并适时辅即可,一味地禁止,反而造成子女的反抗⑩。这些立场可说是在放任与严禁两相对态度中,取得了平衡方向。
    此外我们可以有更积极的态度:
(1)       是认识子女的途径:
141
    林秋香老师建议父母要常明显地表达出体谅接纳的立场,藉著沟通、陪伴的方式了解孩子对偶像崇拜的程度及变化,帮助孩子透过他的崇拜行为认识他的喜好、才能等僭能与心理状态。甚至可以分享父母自己的经验与看法,让孩子选择真正的生活价值。
    (2)是父母自我教育的机会:
    应芝苓修女也同意以谅解替代责备,陪伴代替旁观,不但能促进亲子关系,也可藉此反省自身有无偶像崇拜的「变相」方式影响到子女(例如上面所举的成人的偶像崇拜)。所以可收到教育子女与自我教育的效果。
(二)学校教育方面
    青少年们都很爱表现自我,可以在多方面让他们表达出来,例如积极举办球类活动,组织歌唱社、戏剧社,并多给予公开表演的机会。让青少年学习到成功的果实是须平时付出努力的血汗换来的。最近一两年来教会内一群热情十足的青少年成立了「锦上花」工作室(TODO),招集了各方对戏剧、歌唱及游戏有兴趣的青少年,积极参与活动,在高雄教区带起了一股宗教信仰活泼化的的热潮。类似的情况若能在校园内普及化,相信我们的新生代将是健康活泼的一代。
(三)媒体方面
    媒体的宣传造势常呈现出表面的完美,但总是短暂的。故此更加隐藏明星过去的缺失,但事实上如果让观众了解明星背后所曾付出的辛劳,或如何从失败的经验中奋斗不懈等故事,反而能获得观众衷心的敬佩。而且亦导正了青少年追求从天而降的成功观。例如不久前电视演员夏靖庭在电视媒体现身说法,谈论他吸毒的痛苦及决心悔改的心路历程,就令人敬佩其勇气。还有报导其他明星的慈善工作等,都是非常有教育意义的节目。
142
(四)青少年们的自我教育
    青少年们是教育的主体,不论父母或学校只是提供成长的辅助者。唯有青少年自身意识到偶像崇拜的优缺点,并愿意配合教育者,才能使教育功能展现出来。首先当知拥有偶像并非坏事,从积极作用而言,它可以经由认同一些成功人士,建立起自己的理想,而偶像就是一个理想的具体模范,只要不沦为崇拜程度,而常能保持独立的人格。而且我们真正要学习的是他们成功背后所付出的毅力、有计划、有条理地工作等特点。总之寻找好的偶像要懂得批判,不能盲目的跟随他们的思想行为。每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偶像只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而已。「其实真正的生活价值不在于闪闪生光或奢华享乐,而是在于能接纳、欣赏、和享用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人大部分的时间都很平凡。不懂得欣赏平凡,我们将无法掌握生命中大部分的时间」⑾。
六、结
    (一)以上我们试著讨论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现象及原因,发现他们只是反应现今社会的实况,也可说是无辜的受害者。所以我们希望大家重视此问题的严重性,并能深负责任感。在反省当前教育工作态度中,指出其不适当之处,并试著提出几个积极建设、角度更广的态度及方法。这只是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教育者来研究探讨。
   (二)另一可能的方向是信仰的出路。人的心灵是无限的,有限的人间事物皆无法满足人追求永恒幸福的渴望,我们相信天主才是人最后的意义、价值。唯有崇拜天主才能开启心灵的宝库⑿。所以我们要导正青少年崇拜偶像的观念,终要给予这最高价值的信仰,才能使青少年那颗不安的心灵得到解放。就如同圣奥斯定所说的「主,您造了我们是为了您,我们的心一天得不到您,就一天得不到安息!」
143
    所以在学校教育中给予信仰的幅度是很重要的。如何将偶像崇拜观念导正到信仰的生活观是比人文教育更远的阶段。虽然困难更多,但仍是终究要走的途径,这有赖于每个教育者、被教育者或社会大众来共同努力。
注 释
①中国主教团教育文化委员会编,<偶像、伟人、模范>,《伦理初阶补充教材~发展》(台北:光启出版社(1986),69—70。
②吴正桓,<青少年的偶像崇拜>,《联合报》(1993年9月5日),五版。
③同上。
④施美惠、白冰莹报导,<「麦克效应」的社会文化省思之二>,《联合报》(1993年9月4日)五版。
⑤梁雅明;<给青少年的一些反思一一歌迷、影迷、大众媒介(下)>,《公教报》(1993年8月27日),五版。
⑥同前注⑤。
⑦同前注②
⑧同前注④。
⑨<旋风过后的影响>;《善导报》(1993年9月26日),三版。
⑩同前注④。
⑾见注①的著作,页70—74。 
⑿同前注⑤。 
参考资料
①     中国主教团教育文化委员会编,<偶像,伟人,模范>;(伦理初阶补充教材~发展》,台北:光启出版社,1986,69—74。
②     吴正桓,<青少年的偶像崇拜>,(联合报)(1993年9月5日)。五版。
③     施美惠、白冰莹报导,<「麦克效应」的社会文化省思之二>,《联合报》(1993年9月4日)
④     梁雅明,<给青少年的一些反思—一歌迷、影迷、大众媒介(下)>;《公教报》(1993年8月27日)
⑤     社论,<旋风过后的影响>,《善导报》(1993年9月26日),三版。
144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