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辅仁大学神学论集 第104号

前 言


    关於今年年初在花莲保禄牧灵中心所办的第21届神学研习会,该研习会最後一篇演讲<生态灵修>的讲出者盐寮居士区纪复先生,用作导言的一段话颇能代表不少人的心声,他说:「十年前绝对没有想到会有『生态灵修』这个名词。那时候在教会内谈环保问题、垃圾问题,会有人质疑,这与传教有什麽关系,与救灵魂有什麽关系?当然更谈不上是灵修了,因为这实在与传教、救灵离得太远了,与教会传统所关心的事务牵连不上。五年前的神学研讨会谈了一点点,其中有一组就是「自然生态灵修组」(见神学论集86,1990,533—571,编者)。可是今天我们在这里要大谈生态神学,生态伦理,生态灵修。真是辅大神学院的创举。」
本人在编这一期神学论集,搜集这次研习会的资料,仔细读过每篇讲词及五道声明之後,也颇感欣慰。为什麽呢,首先因为这次的七位讲员有两位神学院之外的大学教授,两位神父,两位平信徒,和一位牧师,代表的层面相当广。表示当时策画者及邀请演讲人的神学院当局下了一番思考和磋商的工夫。再加上介绍两个环保团体的人马,其代表性也含括了大量的女性讲员。其次,这些演讲的内容把今日的普世问题——生态、环保,从基督徒的观点做了一个略具规模的统观。这只须把本期目录翻阅一遍,并把它与本刊第86期<自然生态灵修组>较一下,就不难看出。以下便将各篇演讲略加介绍。
161
    郑先佑教授的<生态学概论>约二万四千字之长,因此将纲要置於文前,以对比概论有一综合认识。该文第六节「生态学发展史」未加发挥,许多英文书名、物名也未译成中文,但这些年代和人名确实把一个多世纪的生态学发展过程多少指点出来了,可供继续查寻研究。本人的一篇<圣经中的生态观>也可以名以<生态家耶稣>。这是偶然在一本印度的神学杂志见到的耶稣名号(见该文注6),即刻被它吸引。看完後觉得这是默想福音书的一个崭新视野,很具启发性,读者不妨一试。
    庄庆幸教授在辅大哲学研究所的博士论文就是研究中国哲学中r地」的哲学及其环境哲学涵意(1993)。他已将论文改写为《中国哲学家的大地观》,不久将由国立编译馆出版。他也写过有关老子和庄子的生态哲学,在《东吴文史学报》(1993、1994)发表。因此由他来谈<中国思想中的生态观>最恰当不过。他演讲的三、生态伦理的重视,及四、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进路尤其精彩剔透。
谷寒松神父和廖涌祥牧师是本届神研会的主干,他们每人都有两篇演讲。谷神父把二篇合在一起,共有三万六千字,但仍分两部分发挥:第一部,基督宗教史中地观的演变,共分五段;第二部,今日基督徒神学中整体性的地观,共分六段,这样确实交代了生态神学要素。廖牧师的两篇演讲也很合乎他的专业范围。他在美国的天主教圣母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特别研究伦理神学,如今继续研究生态伦理和责任自是得心应手。尤其在第二篇演讲中他所描述的个人生活实例,非常生动感人。他和区纪复两人的生活见证是本届神研会的最佳收场:不只说,更在做。
16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