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辅仁大学神学论集 第104号

个人与团体的生态伦理责任


廖涌祥
上一节我提出了有关生态伦理的理论和原则。这些理论和原则都可以应用到我们的主题。不管个人的生态伦理责任也好,团体的生态伦理责任也好,都应该根据这些原则来制定具体的行动方针。所以,在这一节中,我拟根据上一节所说的,来跟大家思考个人和团体的生态伦理责任。我尽量提出具体而实际的行动。而有关生态伦理生活中的具体行动建议,在我们的书的第六篇中也有提出。
一、个人应饱生态伦理责任:简朴生活的召唤
从信仰的层面来说,个人应有的生态伦理就是即刻悔改,改变现有的生活方式。也就是在天主面前承认自己没有善尽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经常在有意无意中做出破坏环境的行为,甚至这种行为已经变成一种生活习惯。例如,现在居住在台湾的人很多人都非常富有,出门开大的豪华轿车,居家有冷气、电热器。而为了怕麻烦,三餐的山珍海味都以宝丽龙制成的免洗餐具来食用。这些都变成日常生活的必须品,生活中很难没有它们。虽然知道这样做会对环境造成破坏,但是还是无法不去做,因为它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所以,生态伦理对个人的要求最主要的,就是要人认清自己不当的生活方式,承认自己的罪,在天主面
291
前悔改,并在天主面前决心过简朴的生活。
所谓过简朴生活,并不是要我们回复原始时代的人类的生活方式,也不是要我们否定、拒斥人类文明的成就。过简朴生活是要我们珍惜自然环境给我们所提供的这些舒适的生活条件,而以负责、小心、惜福的态度去使用,改正漫不经心、挥霍无度的生活习惯。而代之以谨慎、节制的生活,能省则省。这是我们在谈到个人应有的生态伦理责任时,应该记住的原则。根据这个原则,我提出下面五个具体行动的方针:
1.积极减低物质的消费,消除奢侈、浪费的生活习惯:
    今天的社会非常强调高消费主义,有消费才有生产,有生产才能提高经济成长率。在这种高消费主义的社会里,许多生活习惯都流於浪费,这是资源枯竭的主要原因。举一个例子来说,在市面的超级市场内,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形形色色的加工食品,光它们的包装就不知浪费了多少能源和资源。另外,在台湾的各大都市都很流行NT$350吃到饱的自助餐。只要你(妳)进入这种餐厅,就很难拒绝捞本的诱惑。美食当前,又为了捞够本,大多数的人都大吃特吃,宁可吃坏了肚子、吃坏了身体,也不愿让餐馆老板多赚一毛钱。结果,大量的食物被糟蹋了。这些自然界给我们提供的食物被任意践蹋之後,自然界的负荷也加重了。
此外,在衣著上,现代的台湾人所穿的衣物十分讲究流行、时髦,加上名牌的风气,使穿著成了身分的象徵。很多人买了名贵的衣物,只穿了一、二次就更换了,甚至淘汰了。其实这些衣物可以  穿一辈子也不会破损。我身上穿的这些衣物从上到下,都是几年前  我在美国读书时买的。当时,我并不是上百货公司或服装店买新的  或订作新的衣服(当时也没有那种经济能力)。当时,我的衣服都是到所谓Good Will的店里购买的。美国的Good Will商店所卖的
292
东西、衣服全部都是旧的,都是人家丢弃的。Good Will的机构专门收集这些人家不要的东西,稍作整理就公开出售,所以价格很低。像我这件上衣,当时订价才美金3.5元,这条裤子不超过1.00元,里面的毛衣也不超过1元。而我又特别选在他们每月一次。nsale的日子去买,所以每件衣服都是订价的五折买的。依此计算,我这件上衣当时的价钱才不到美金二元。全身所穿的总计也不超过美金5元。我觉得很划算,也觉得穿起来很好看、很体面。
    我回到台湾以後也不太舍得穿,都是在比较正式的场合才穿。那知道穿了几次之後,竟有朋友跑来告诉我说:廖牧师,你的衣服太老气了,应该换一件了!有一个很要好的朋友甚至请了一位裁缝师要来量身材,要做一套新的西装送我。因他看了我所穿的衣服,总觉得不合时髦,又知道我没有钱做新衣服,才自告奋勇要送我新西装,但被我婉拒了。我还是觉得,我的衣服虽然是很便宜买的二手货,还是很实用、很好穿,还是舍不得丢弃。
从这里诸位可以发现,我是生活在一个被奢侈、浪费所诱惑的环境中,我想诸位的生活环境也很类似。但是,我们若具有生态伦理的意识,我们应该有勇气、有责任拒斥这种奢侈、浪费的诱惑。因为自然大地不是我的,而是属於天主的,我们只不过是天主的管家而已。
2. 积极实行旧物的循环使用(recycling):
这是简朴生活的另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把一般人弃置的用品重新拿来使用。例如把破旧的衣物拿来当作清洁用的抹布。前几天的报纸报导加拿大多伦多有人利用废轮胎和空的汽水罐、啤酒罐盖房子。这么作不只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垃圾,也可以让资源循环使用,而达到节省资源的效果。此外,我们可以用实际行动来使用再生纸,让再生纸的工业可以取代造纸厂的工作,以减少木材的使
293
用。
    谈到这里,我要和大家再分享一个我个人的经验。我从事读书或教书的工作,经常要写文章、写讲稿,但是我很少买纸张来写。除非编辑者要我使用稿纸书写,我才会使用有格的稿纸。若编辑没有要求用稿纸,我通常都使用用过的纸张的背面来写我的稿子。诸位可以向谷寒松神父求证。当我们二人在写《基督信仰中的生态神学》那本书的过程中,我的初稿完全都是写在使用过的纸张的背面。当我们的书出版之後,我并没有把那些稿子扔在垃圾堆,而是送给买旧报纸的人拿去回收。
诸位可以想想,全台湾如果有一半的人真正做到旧物的循环使用,我们一年可以节省多少资源?可以减少多少垃圾?在生态危机日趋严重的今天,我想这样的作法不应算为一种可有可无的选择,而应当成一种道德上必须作的行为。
3.强化生活的品质,也就是加强宗教、哲学、审美学、艺术……等方面的生活;以最少的物质消费,享受最完美的生活:
    这是一种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改变。这是很多人忽略的。一般人之所以无法扬弃奢侈、浪费的生活习惯,主要是受了物质主义的影响。有了物质主义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人,他们的生活必以追求物质享受为主要目标。他们也会成为物质的奴隶;为财富、为得到物质而生活。我们上一节提到,这样的人生观是对人性的一大蔑视。
耶稣曾说:“人活著不是单靠面包,而还靠天主口中的话。”人生的目的不能只为追求物质的享受,人生还有更重要的目的,就是宗教、精神、知识方面的生活。所以,只要作为一个人,我们就应该有这种基本的认识,就应该放弃唯物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而代之以宗教、哲学、审美学、艺术等方面的生活和价值。只会追求物质的享受,而不知宗教、哲学、艺术生活的人,他们的人生还不
294
完全,因为他们还停留在有限的物质的层面。当我们能够超越物质的层面,而进入精神、灵修层面的领域时,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人生就不会受制於物质,而能够进入较高层面,与天主交往的生活。
    在富裕的社会、在物质主义流行的社会中,我们更应强调这种重品质、重宗教、和重哲学的生活。因为只有这种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改变,才能彻底消除人类浪费、奢侈的生活习惯。
    去年暑假,我在美国读书时的一位老师来台湾主持一个演讲。演讲後,我曾带他到台北各处参观。有一次,我们的车子在一个十字路口等红灯。前面也停著一部很豪华的宾士320SEL高级轿车。忽然那部车的驾驶打开车门,在地上吐了一口槟榔汁,我的老师见状,吓了一跳。连忙问我,那人到底怎麽了,怎麽吐了那麽大一口血?经我解释,他才恍然大悟。
    又有一天,我请他到一个饭店吃晚餐,刚好那个餐厅有人在办酒席,一面吃饭、一面喝酒。细看一下,他们喝的是高级的XO洋酒。当我的老师看到那些人喝XO的情形时,也很不了解。他说,他从未看过人用那麽大的杯子装XO,而且用XO来乾杯。我告诉他:不要以为那些人都是有钱人,喝起酒来那麽大方,他们当中不乏有打肿脸充胖子的人。也不要以为能够开宾士高级车的人都是有钱人。听说很多开宾士高级车的人是因为自己的财务状况出了问题,才开起这种高级车,因为开了这种高级车,要向银行或向人借钱比较容易。如果像我开一部裕隆速利1200的老爷车要去向人借钱,铁定借不到。
    这个事实表示我们台湾社会一般人的价值观就是这样,凡事以财富、物质做为衡量价值的标准,而不知生活品质为何物,更不知宗教、哲学和艺术的价值了。
所以,我们可以说,只要这种观念一天不改,我们的生态危机
295
也就不能奢望有解除的一天。
4. 彻底控制污染行为:
    我们对环境制造污染的途径有很多。例如,我们开车、骑机车时所排放的废气,使用杀虫剂、喷雾剂,使用塑胶袋、免洗餐具,使用各种化学用品,如清洁剂、任意丢弃废电池……所以,要彻底做到控制污染,绝对必须从个人做起。个人能够做到,企业、工厂才能够做到。
我们所以必须控制污染行为,是因为污染行为是对自然环境的直接破坏,是对自然环境的不友善和敌意的表现。从神学伦理来说,这种行为既得罪了自然大地,也得罪天主,甚至得罪了别人,因为别人(包括後代)会因我们的污染而不能接受大地所提供的服务。
5.放弃一切破坏行为:
这一点跟上一点类似。这里所要强调的是人类直接破坏环境的行为。例如,滥伐森林,山坡地的滥垦、滥建,水资源的过度使用,滥捕野生动物或水中的鱼类……这些破坏环境的行为都是出自於人类的贪婪、不知节制。完全是不道德的行为。所以,凡是具有道德意识的人都应该放弃这些破坏行为。
二、团体应有的生态伦理责任
当我们谈到团体的生态伦理责任时,会发现我们所谈的部分与个人的生态伦理责任有重叠之处。这是必然的,因为团体的责任往往也是个人的责任。反之亦然。这里我所说的「团体」比较著重於国家或政府,也就是比较拥有决策权力或公权力的行政机构。简言之,团体应有的生态伦理责任是在制定环保政策,并严格推动或执行这些政策,以弥补个人做不到的部分。
296
1.稳定人口成长率:
    有人把地球比喻成一艘太空船,这艘太空船里面的水、空气、能源都有一定的限度。但是太空船里面的人口却越来越多,人所制造出来的垃圾和污染也越来越多。这个比喻让我们知道控制人口成长的迫切性。因为这个地球多大是一定的,地球上的资源也是一定的。地球不可能继续加大,资源也不可能继续增加。但是,只有人口每天都不断地增加。据统计全世界扣除死亡人数,每过一秒钟就增加2.8人;中国大陆每2.3秒增加1人,台湾每三分钟增加一人,台湾目前人口密度居世界第二位。人口成长率若不缓和下来,世界就有人口爆炸的一天,不仅环境负荷增加,也会产生饥荒或引起战争问题。人口控制的方法除了要求个人做家庭讣划之外,更须靠政府的宣导。
2. 消除团体间、国际间的竞争运动,代之以合作精神来使用科技和资源,并共同维护生态环境:
最近美国和中共之间爆发贸易战争。我们想一想:如果各国间的贸易竞争或战争持续扩大的话,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什麽影响?一个很明显的结果是各国竞相削价求售货品,所以价格低廉,鼓吹大家奢侈浪费,不知珍惜、节制。如果各国间爆发武器竞赛,会对环境有什麽影响?我想这个影响将更明显。例如,如果台湾有能力制造核子武器,到时候如果中共宣布今天核子试爆,我们也来宣布明天核子试爆。这对环境会造成什麽影响,相信大家很清楚。所以,国际间绝不可以存有竞争或战争,否则直接受害者都是生态环境。
3. 严格遵守国际性有关环保方面的公约:
当我们有办法消除团体间和国际间的竞争或战争之後,还要进一步携手合作,共同来维护生态环境。我们知道,生态问题是全球性的。我们制造的污染不只会影响我们自己的环境,也会影响邻国
297
甚至全世界的环境。所以,解决生态危机问题,一定得靠各国的通力合作,才会有效果。所以促成国际合作,要求政府遵守国际性的公约,可以说是必要的。
4.彻底实行社会公义,做到财富公平分享的原则:
这一点在消极上可以避免国际间的不良竞争,在积极上可以改善贫穷地区的生活水准。因为财富不均往往也是造成生态被破坏的原因。例如,我们都知道日本人很有钱,台湾人也很有钱。日本人对木材的需求量很大,他们到未开发国家去买木材,未开发地区的人为了利益,甚至为了生存,就大量砍伐原始森林,造成土壤流失、沙漠化、温室效应的後果。台湾人很喜欢吃犀牛角、虎骨、虎鞭、熊掌……等,这些都是保育类的稀有动物。为了赚取台湾人的钱,这些动物产地的人就拚命捕杀。这都是财富不均所产生的结果。所以唯有彻底实行社会公义,才能解决此问题。
5.制定并强制执行环保政策:
    如控制污染,推行资源回收、再生,开发太阳能、水力、风力资源,改善大众运输系统,彻底执行稀有动物的保育工作……等。我们都知道,台湾在推行资源回收的工作上,空有口号,没有行动。环保署推行的垃圾分类,只有三分钟热度。老百姓配合了,政府却不能执行。我们分类好了的垃圾,清洁人员在收集时,又把它们混在一起了。
    我听说日本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听说有些地区,一星期中,每天收取的垃圾种类不一样,星期一收玻璃类、星期二收金属类、星期三收纸类……我想,台湾的环保署若不真正工作,真正发挥行政效力,那麽就只有徒具空名而已。
谈到大众交通工具,记得三个月前,我去德国开会时,发现德国的大都市Frankfurt的重要道路都划有公车专用道,所以搭乘公
298
车上下班的人很多。我不知道,台北市要解决交通问题,不知有没有想到使用这种方法?听说,想是想到了,可是好像行不通,只好不了了之。这是不是表示政府缺乏贯彻环保政策的决心?其实有很多环保的工作,若不靠政府有效的拟定并执行政策,是很难作到的。 
6. 落实推行环保教育:
    昨天我们的小组讨论中,有人说,现在台湾有很多中小学生已经有环保的观念和行动,因为在学校中已有环保方面的教育。我想这是很可喜的现象。可惜的是,虽然小朋友知道做环保,可是回家之後,大人们不能配合,大人们还是我行我素、积习难改。使得环保教育的成果大打折扣。虽然如此,环保教育工作还是得继续,甚至加强。这也要靠政府和教育单位的决心了。
    上面我所提出的个人和团体的生态伦理责任,虽不是很具体,但是还可以做为行动的方针。我们必须记住的一个原则是: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对其他受造物的破坏。只有当你(你)为了生存的需要,或为了维护自己做为人的尊严应有的生活时,才可以对环境做必要(但是最少)的破坏。
在我们的书的第392—396页中,有列出生态伦理的十个规范—一根本的规范、完整性的规范、迫切性的规范、预防性的关怀规范、破坏者负责的规范、合作的规范、可挽回的规范、可回收的规范、再生的规范、节省的规范。因为时间有限,我不另作说明。只要提醒大家,这十个规范都应该做为我们生态伦理责任的根据。
三、结
上面所说的生态伦理责任都是生活在今天的现代人应该有的行动方针和生活方式。我们有责任将这些原则立即付诸实现,不可拖
299
延,也不可逃避责任。只要立即行动,环境还是可以挽救。否则科学家所预测的世界末日,就指日可待了。
    然而,我们也知道,要人类立刻依循生态伦理的原则来生活,并非易事。有一句话说:知道并不一定会有行动。有很多人对环保的必要性并不是不知道,但是他们并没有立即采取行动。有人是不愿意行动,因为受害的不是我。只有当他们成为环境破坏的受害者时,他们才会采取行动来保护自己。大多数的人都认为:反正只有我行动,别人不行动,也没有什麽效果,为什麽要我为了大家牺牲自己呢?就是因为很多人都有这种想法,所以,环保工作一直很难推展。这就是所谓生态伦理的限制。
    从哲学的观点来说,人是有限的、渺小的、偶然的、脆弱的,所以人的伦理行动无法做到完全的地步。从神学的观点来说,人都具有罪性,难以完全悔改,也难以与天主完全和好。这也妨碍了他们的生态伦理责任的实现。然而,我们不能以这些观点为藉口来规避我们的生态伦理责任。我们不要忘了在我们里面仍具有天主的「肖像」,我们仍有潜力与天主合作来改善我们的环境。只要我们愿意,必能克服这种限制,为自己和这个大地带来更新的希望。
前些日子有一则新闻报导,某外国媒体批评台湾的环境不适宜人居住。不管这话是否合乎事实。但这话应该可以激发我们立即采取实际行动,来保护台湾的生态环境。因为这话突显出台湾环保的迫切性。
300
区纪复
(监察简朴灵修中心负责人)
十年前绝对没有想到会有「生态灵修」这个名词。那时候在教会内谈环保问题、垃圾问题,会有人质疑,这与传教有什麽关系?与救灵魂有什麽关系?当然更谈不上是灵修了,因为这实在与传教、救灵离得太远了,与教会传统所关心的事物牵连不上。五年前的神学研讨会谈了一点点,其中有一组就是「自然生态灵修组」。可是今天我们在这里要大谈生态神学、生态伦理、生态灵修,真是辅大神学院的创举。
一、生态
(我给它的定义)万物共同生存生活其中的自然环境,有相对恒久性的静态环境,如山岳、海洋;也有相对互动短暂住的动态环境,如四季、气候、人类、动植物与大自然互动的关系。(人与人的互动关系也叫生态,如政治生态、社会生态……不过不是这里要谈论的范围)另外可以由平面的、横的看,由小我的生活周围,到大我的社会环境,到全人类生存其上的地球生态;以及主体的、纵向的,由祖先遗留给我们,我们再传给後代子孙将来要依赖其生存生活的自然环境,都是这「生态」思考的范围。
301
二、灵修
灵性心灵的修练、修行,由身而心而画的修练,提升心灵、净化心灵,以达到天人合一,得到永远的喜乐与平安。也是追求真、善、美、圣的道路,追求心灵喜乐、平安的道路,与天主契合的道路。是灵性、心灵、精神的,也是生活实践的,而不只是理性认知的。灵修道路是往前进的、动的过程,而不是静止的境界。当然它有各种不同的境界,或者说是各种不同阶段可以达到。它是一生的事,在一生的生活中,任何时刻、任何行为中,都应遵循的原则与方向,都应有的态度。
三、生态灵修
    这个新名词是把上面两种观念合并一起思考出来的。就是:在天地万物自然环境中的变性修练。天地万物是天主所创造的,大自然中有天主的神,所以生态爨修是在天主的氛围中,与天主合一的方法。
生态曼修是一种积极、入世的灵修方法,想及的、关心的不单只有我,我与天主,也关心到我周围的人、不认识的人、远处的人、看不见的人,以及後代尚未出现的人类。所以不单是我的灵修,而是我与我周围的、远处的、认识的、不认识的,所有的人的灵修,也就是全人类共同的曼修。
三、一 生态灵修的基础
精神动力的来源和依据,并非赶时髦,人云亦云的运动。
(一)圣经(神学):
1. 创世纪:
302
    万物平等受造,人最後才被造,这与地球的历史相吻合,大自然已有千万年历史,人却只有几万几千年而已。所以人应有谦卑之心,「江山为主我为客],尊重自然,是人对自然应有的态度。
    2. 人是照天主的肖像受造:
    人有天主的肖像,就是有智慧、善心、能力,受托代天主管理、维护大地的美好,使大地发展得更完美。尤其是基督信徒,更应付起这管理、维护和发展的责任。
    3.发展:
    天主创造的宇宙大地是美好的,但这创造尚未停止,仍在不断的变化,继续的工程即交给了人来接手,这继续的工程就是发展,发展得更完美、更持久。今天叫做「永续发展」。这永续发展并非反科学、反经济、反进步的,相反的,永续发展要有一个新的科学观、经济观、进步观,为使人类能永久、持续的妥善使用天主赐予的大地,达到真正、重质的进步、精神与物质和谐并重的经济,选择性、经评估的使用科技,对人类不单只有物质的改进,更重要的是对精神文明、心灵的提升,对永生有帮助。
    4.生存:
    人类被选後,接著来的问题就是生存,天主设想非常周到,他说:全地面上结种子的各种蔬菜,在果肉内含有种子的各种果实,我都给你们作食物。因为吃菜叶和果肉没有消灭它们的生命,留下来的种子它们就能传种。所以人类为维生,只要吃蔬菜、水果就够,也就是吃素即可,不必吃肉。
    5. 欲望与嫉妒:
亚当夏娃吃禁果(知善恶树的果)是人有等同天主的欲望的结果,其後果是被逐出乐园。加音与亚伯尔兄弟相杀是因嫉妒、敌对的结果,其後果是流血、死亡、战争、肉食,这些都是相反天主意
303
思,违反自然的。
    6.天主是爱:
天主因爱才创造了宇宙和人,又爱人才打发第二位下来救赎人类。人应回应天主的爱,爱天主也爱他所创造的万物,就是尊重自然、回归自然。人因欲望而离开乐园,只要谦卑就能回归乐园。
(二)伦理:
    1. 中国的五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是狭窄的关系。因为旧社会里人口少、互动少,这种伦理关系也差不多够了。由圣经引伸出来的伦理精神就能含盖得更广,所有人类都是天主的子女,所以应有手足之倩(第六伦);天地万物都是天主所造,就应有同伴关系(第七伦)。圣保禄(罗马书第八章18节)说:「凡受造之物都热切等待天主子女的显扬」,即把人与其他受造物的关系拉得更近。圣方济把太阳当兄弟,月亮作姊妹……这种关系就更亲切。
    在盐寮有一位18岁的青年,他的近作<与自然做朋友>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2.大地供给人类食物,是我们的母亲。这是很多国家、民族都有的观念(Mother  Earth),人对待母亲应该尊敬爱护,所以我们应该尊敬、爱护大地(第七伦)
    3.我们如果乘超音速飞机旅行,由这一国到那一国,由这一洲到那一洲都可以朝发夕至;常常旅行的人也感觉到各民族各国家有很多类似的地方,地球就好像一个乡村一样,那麽小那么亲切。地  球在宇宙中只是千万星球的一个,就像一只太空船航行在宇宙中。所以,在地球村内,人类与其他万物应守望相助,在太空船中所有乘客也应同舟共济(也是第七伦)
4.根据教会的社会训导,我们关怀人,应先关怀他生活的条件
304
和环境,就是吃的穿的住的;食物、饮水、空气、噪音……教会的训导对各国政府也是有效的,政府也应该遵循。
三、二 生态灵修的目的
(一)个人方面:
    天地人合一:
    天主由圣经给我们的启示,我们作出回应,因而赞美、欣赏大自然的美善,合而为一,乐在其中。
    人地天合一:
    人在大地自然中体悟、悔改自已因破坏了天主所创造美好的大地万物的罪过,因而与天地和好。
    身心灵平衡:
人在大自然中生活、灵修,自然得到的结果就是身心灵平衡的发展,身心灵的健康、快乐、平安、提升、圣化,这结果也可以当作目的。
(二)自然、社会方面:
生活出一个和谐、共享、共存的生命,与自然、社会各成员间和谐共处,互不伤害、破坏,互助互爱;共享所有资源,就是乾净的阳光、空气、水源、森林、土地……共存:大家彼此都能继续永远快乐的活下去。有这样的生活态度,自然也就会产生这样和谐、共享、共存的气氛和环境。
(三)世界方面:
为了拯救这个物质化、腐败、残缺不堪的世界,得到免於毁灭的救赎方法,这也是「福音」新传或传「新福音」的方法。是一条世界和平的道路,可以达到现世的大同境界,天国的临现。
三、三 生态灵修的过程
305
(一)觉醒: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後人类开始注意各种生态现象,二十多年前发觉到地球生态发生了问题,最近十年大家都感觉到生态问题已严重到产生危机,由我们居住环境周围的垃圾污染、空气污染,远至大气上的臭氧层破洞,都严重到危害人类的健康生活与生存。虽然是已经到了危机的程度,但很多世界领袖的关切与呼吁,这危机有了转机。人与大自然的互动作用,在以前千万年来从未出过差错,大自然都能自动调适,达到循环平衡。但近百年,甚至几十年,因人类的活动太过频繁、快速,以至自然循环平衡系统出了毛病,发生了问题。
    人类在地球上开发本来是好的,也是必需的,但开发得太快,考虑不够周详就带来破坏。人的活动如狩猎、渔业、放牧、农耕、建造、水利、采矿、研究、工业、战争……等等,对自然、动植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自然环境气候的变化、动植物受人各种活动影响所产生的反应,对人也有影响,在良性的情形下,对人是有益的,如食、衣、住、行各方面;但反应过度,超过能接受的程度时,就会对人有不良的影响,如各种污染、公害……等等,这是公平的。
生态环境发生问题,就是人与自然的互动、和谐关系发生了问题,也就是人与天主的和谐关系发生了问题。人不愿服天主,不顺从自然,放纵欲望,想人定胜天,改变自然。利用科技做出违反天主、违反自然的事,如电力改变昼夜,工业破坏自然循环系统,基因工程相反自然生育……不是科技本身的错,而是使用者的错。
(二)意识:
消极的:
306
    承认人类自己,也是每一个人,是造成环境问题、生态危机的原因,因而要彻底悔改、改变生活态度、价值观念。不要认为人应无限发展,不要以为发展而破坏自然是理所当然的事,不要有任何藉口污染、破坏环境。为加强这种悔改认错的心,要知道:破坏天主为人类创造的美好环境,就是反对天主的行为,不爱天主的行为,是一种罪过;对别人生活、生存的环境加以破坏污染,是对人的不尊重、不爱人,也是一种罪过。
积极的:
    去认识、了解问题的徵结所在,进而培养出爱护环境,也是爱人爱自己生活、生存环境的动机、动力、行动。
大多数破坏污染环境的力量来自科技工业,但使用科技工业的都是人。因人要满足欲望,追求所谓物质「文明」和「进步」,而忽略了环境的结果。所以我们要重新检讨科技工业在人类文明过程中、人类生命中真正的角色,人类不应满足无限的欲望而无限制的发展科技工业,人在利用科技工业时要有明智的抉择,人应该做人自已的主人,而不应沦为物质科技的奴隶。
(三)灵修态度
    消极的:
    人既然意识到破坏自然、污染环境是人自己的过错,就要做刻苦、补赎,重新提倡神贫精神、节制欲望。
    积极的:
    舍弃物质的追求,提升灵性、心灵的生活;「喜舍」:高兴的心甘情愿的舍弃;放弃方便与舒适,因「舍」反而「得」,获得内心的喜乐和平安。
(四)声态灵修:
就是具有生态观、生态意识的生活日修,或者叫「生活禅」「净土观」。
307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一个细节、每一行为,都去反省、重新评估,我的一思一言一行,在食衣住行育乐各方面,对造物主、大地自然、他人是否有伤害,是否需要调整,是否需要改变……?比如:吃,要山珍海味、鱼肉蛋奶吗?吃的量是否浪费?……穿,要毛皮大衣?名牌潮流,喜新厌旧吗?……住,非要冷气不行吗?非要挤在大都市吗?……行,非要私人汽车吗?公车、步行不行吗?……还有其他细微的小节也应该反省、检讨,因为小节是造成大观念的源头!
(五)行动实践:
    不单是个人的、基督徒的、教会的,也是全人类的。
    物质层面:
    1.节制欲望:
    少买、节用、弃用、不贪。节制欲望首重节制口腹之欲,民以食为先,能节制口腹之欲,其他的欲望就容易节制,因此能不贪吃而杀生吃肉,进而节食、素食,节制购买的欲望,不追求时髦,不喜新厌旧,不求食物的色香美丽,就不致受化学药品农药等毒害自己、污染水土。
    创造欲、成就欲是进步的动力,但无限制的发展也是破坏的力量,所以物质、科技的创造,发展也要节制,这是社会、政府要注意的。
    2. 放弃方便与舒适:
慎用、重用、节用、代用、合用。追求方便与舒适好像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但太多的方便与舒适就会带来环境的破坏与污染。所以不要什麽都靠买的,改变付钱就得的习惯;不要用完即弃的制品,上街自备购物袋、环保袋;每件东西用两次再放弃,垃圾量就减半;不用会污染破坏环境的产品,如杀虫剂、化学清洁剂、
308
喷发胶、乾电池(而改用充电池),自然「绿色」产品,代替产  品;少用私人车,个人少开车;少开冷气,家事尽量自己动手修理、制作;……
     3. 惜福行动。
    重用、回收、交换、不浪费,避免破坏与污染。珍惜所有资  源、物质,不制造污染与破坏环境。垃圾三部曲:(1)避免制造或产生垃圾(不吃垃圾食物,不买瓶、罐及包装过分的产品);(2)不能避免时,分类集中回收,最有效再利用,提升其价值至最高,不要一下就降为零(如纸张可两面书写、回收、再制、起火……),物尽其用、废物利用;(3)不能回收再用或再制时,妥善、周延处理,不致造成二次公害或没有後遗症、不良後果。惜福由餐桌上开始,环保由厨房开始。
    精神层面:
    4.做个环保人:
    建立环保意识,增加环保知识,推广环保观念,参与环保工作……
    5. 过简朴生活(绿色生活):
    降低对物质生活追求的欲望,提高精神生活的品质,只要主动积极、心甘情愿的过简朴生活,精神生活自然容易丰富起来。
    6.回归自然:
接触自然、了解自然、融入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动、植物、山川、海岸、陆地、大气……),天主创造自然;存在於自然中,「自然」就是纯、净、真、善、美、圣,就是「看得见的」天主(就如在小兄弟身上看见耶稣),回归自然,就是回归天主;爱自然,就是爱天主。(若不爱那看得见的人,怎麽可以说爱天主呢?)(若不爱自然,怎麽可以说爱天主呢?)
309
    7.修行、灵修:
    学习各种与大自然契合的修行、灵修方法,静坐、默观、隐修……在大自然中修行灵修,可以看见、感受到天主的慈爱、真、美、纯、净的临在。古代圣贤有很多这种经验,如中国的老子、庄子,西方的达味(圣咏作者)、圣方济……
    8.爱人爱物爱地爱天:
前面所提各项实践的行动,整合起来就是一种「爱的灵修」,基督徒基本的生活态度,行为依据,新的仁爱观。
四、结语
    生态灵修是一种新的灵修方式,廿一世纪人类修行的方向,不分宗教。不分国家,基督徒尤应率先实行。不管你现在那一个阶段或那一个层面(觉醒、意识、伦理、神学、行动),都可以进入这种灵修领域,以达到自我的提升、天地人合一、世界的和平、人类的救赎、福音的传扬。
    如果只有一个人或很少人这样做,没有什麽作用。但是如果有一群人、很多人,尤其是基督徒实行这样的生态灵修、过这样的生活,就是很明显的福音的见证,就有传福音的效果。生态灵修重点在修、实行,实行要有心,有心在於体验。盐寮灵修中心可以提供体验这种生态灵修的机会。
附录:盐寮净土
盐寮净土位於台湾东部花莲县盐寮小村的海边,东面太平洋,西背靠花东海岸山脉,「盐寮」是这里的村名,正巧适合我们设置这个地方的精神:
310
「寮」就是一些简单的房舍,「盐」有防腐和调味的作用。
    我们希望在这个简单朴实的地方发挥一点对社会上腐化防止与  价值观调整的作用。
    「净土」是净化环境与心灵的地方
    这里的生活是简朴的、自然的、灵修的。 
「简朴生活」:
    过的是海边纯朴的生活,放弃都市文明的舒适方便,节制名利与饮食的欲望。简衣便服,免除礼俗客套;没有电视、音响、冷气、洗衣机等现代化设备,不使用用一次就丢的包装及容器。一切事情自己动手,每日劳动工作,自己建屋、捡石铺路、捡柴烧饭、除草种菜、采野菜素食、不吃罐头汽水等垃圾食物;节约用水、惜物惜福,禁止菸、酒。槟榔。
「大地自然生活」:
与自然大地为伍,与天地万物共融,爱护环境,不破坏水土,不制造垃圾,垃圾分类;不使用化学清洁剂、杀虫剂。农药、化肥;不欢迎会污染环境的塑胶瓶、发泡体、铝箔包;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汲泉而饮,采野而食。登山远眺太平洋,溯溪寻觅水源头。
「灵修生活」:
    修练身心灵平衡,集合东西方灵修方法,净心净念,反省默想,读经咏唱,瑜伽静坐,晚上分享,合一祈祷;在大自然中体验天主的伟大,在万物中体验宇宙的和谐,在共同生活中体验人与人间的互爱互助共融,达到天地人合一的境界。
这里欢迎任何善意前来体验的人,不分宗教信仰、男女老少、国籍种族,尤其欢迎社会上的弱势群族,心灵受创、旁徨无依的年轻人。
311
盐寮净土设立的目的,是为人们能有机会体验不同於今日以物质、消费、功利取向的另一种生活方式,反省现代文明生活的价值,进而能改变生活态度、人生观、价值观,因此改善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人与上天的关系,以达到净化人心,净化社会,净化环境 ~ 一个自由、喜乐、和平的大同世界。 
盐寮净土:花莲县寿丰乡盐寮村福德二号(038)671065 区纪复 
由花莲火车站采花蓬客运往丰滨、静埔、成功方向公车,福德站下车即到,车程约30—40分钟。
31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