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
辅仁大学神学论集 第106号 |
圣咏集的宗教意识 |
许淑美
(在台南圣功女中服务)
一、前言
意识是万物内在生命本身自觉的能力与现象。如以植物为例,就好比花的向阳性。若以人为例,意识是指向心的一切作用而言,是人类对於周遭事物的一种观察与体悟,包括对有形界宇宙万物及无形界——神的领悟(1)。我认为宗教意识是人生活在大自然界中,对於万物的成住坏空、生生不息的现象,而洞澈现象内在的真实意义的经验。对人来说,宗教意识是人类生命文化的一部分,虽然本质相同,但由於各民族性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宗教意识型态与表达敬礼的方式。
圣咏是一部深具宗教意识的作品,作者的喜怒哀乐在神面前毫不掩饰地表现出来,有一种真实、畅快与戚戚焉的感觉。往往一部文学作品可以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去了解其丰富的内容及其涵意。圣咏也是如此的。我们若以历史角度去看,圣咏可说是一部史诗。作者在战争苦难中,在太平欢乐中,都感受到与他们同行的真理之神雅威的临在,时时护卫著他们。所以在宗教意识上,神是磐石、堡垒、是一个牧人。另外,从心路历程的角度,圣咏则是一部发自心
479
灵的抒情诗集。
本文论写的重点分三个方向来探讨,(1)圣咏作者在面临痛苦、矛盾与煎熬时,对於神所发出的祈求、依赖;(2)人内心安详宁和时,发出对神的赞颂、感恩。此外,对於圣咏的隐喻——即本体经验,也做些许的探究。
二、人内心的呼喊、求助
痛苦,就一般现世观念来说,人是不喜欢接受的,尤其内心的痛苦。但,痛苦就真如此无意义吗?或许在痛苦当时,人的眼目是关闭的,看不出痛苦所带来的启示。所以人会挣扎。会抗拒,想从痛苦中解脱出来。然而当人对痛苦感到极端无助时,自然就会转向一位比人更有能力的神,希望藉著祈求获得救助。圣咏作者当时因痛苦而产生种种情绪如愤怒、颓丧、失望、暴躁等,以拟人化的笔法来表达,指称「迫害他的敌人」在他身心内日夜不停的攻击。如:
上主,迫害我的人,不可胜数!攻击我的人,成群结队!(三2)
我的眼睛因忧伤而昏盲,为了仇敌众多甚感惆怅。(六8)
在(十二9,十七12,廿五19,五十五4、5、6)中均是此种譬喻。此外痛苦的情绪也比喻为凶猛的动物:
恶犬成群地围困著我,歹徒成夥地环绕著我。(廿二17)
另外一种描述的方式是不用比喻,而是说出内心的真实状况,如:
我好像倾泻的水一般,我全身骨骸都已脱散;我的心好像腊,在我内脏中溶化。(廿二15)
我默不作声,以免口出恶语,但我的痛楚,更因此而加剧。
480
我的心在我腔内滚滚沸腾,我愈沈思愈觉得烈火如焚。(卅九3。4)
作者藉三种不同的生动方式来刻画内心的痛苦,并指出人无法从此痛苦中走出,只好靠著比自己能力更大的力量—一神来救助。当人自觉无能为力时,祈求依赖之情自然流露,在圣咏中此类描述相当多,在此仅略举几首。在祈求方面:
上主,求你倾听我的言语,
上主,求你细听我的悲叹!
我的君王,我的天主,
请听我祈祷的声音!
上主,我在向你哀恳。(五23)
我的灵魂万分痛苦,上主何时才能结束?(六4)
求你减轻我心的苦难,救拔我脱离忧患。(廿五17)
另外(四2,十三4,十七6,五十五3,五十七2,五十九2)都是描写对於祈求的表达情形。依赖与祈求本是不可分的,因为在面对一位无形无像的天主时,如果内心真的相信它存在,那麽对於内心所祈求的凭据,只有依赖别无何物了。而整部圣咏集大部分均有依赖上主之情的诗句。如:
天主是我的护盾,给心正的人助阵。(七 11)
天主求你保佑我,因为我只投靠你。(十六1)
我全心依赖天主,歌颂他的许诺。(五六11)
我的力量,我只有仰望於你,
因为你是天主,是我的堡垒。(五九10)
因为你是我的避难所,是我抗敌的坚固碉堡。(六一4)
上列诗节中,不论是因痛苦、祈求、依赖而对神所表达的思想行为,都是属於朝拜的典型。「也就是说在宗教意识上,把人的注意力落在朝拜的对象上,信靠投诚之处是天主、上主。祈祷方式是
481
用语言向所崇拜的对象倾诉。特点是容易把无形无像的主宰形象化、拟人化、偶像化,也能把相对界里的事物变成绝对的。」(2)
三、感恩赞颂
感恩与赞颂是随著祈求、依赖之情而来的。感恩的诗歌是人获得了上主的救助而发出喜悦的声响;有些是感受了生活上的顺遂、平安是上主所赐予的丰富恩惠。例如:
你赐给我心中的欢跃,远胜过麦和酒的丰饶。(四8)
上主,你垂允了谦卑者的心愿,
坚固他们的心灵,也侧耳俯听。(十17)
你曾使我经历许多困苦艰难,
现今仍然是你使我生活安全,
并提拔我脱离了地下的深渊。(七一20)
在生活上对上主的感恩,如:
你眷顾大地,普降甘霖,使大地丰收,
天主的河水洋溢,为他们准备五谷。
原来这一切都是由於你安排就绪。
羊群遮蔽了牧场,山谷盖满了食粮,一切在欢呼歌唱。(六五10—14)
赞颂也如感恩诗歌一般,是对上主的赞美。在赞美之外又怀有一份对山川大地的壮阔与日月星辰的有序,发自肺腑的赞叹!圣咏104首就是一首赞美造物主的诗歌:
你奠定大地於基础之上,你使大地永远不再动荡;(5)
你使水泉成为溪川,蜿蜒长流於群山间。(10)
供给各种走兽水喝,使野驴也得以解渴。(11)
482
你使青草和植物生出,喂养牲畜,为给人服务。又使土地产生五谷。(14)
你造有月亮以定节季,太阳自知向西边沉坠。(19)
上主,你的化工何其浩繁,全是你以智慧所创办,你的受造物普遍充满。(24)
你一嘘气,万物创成,你使地面更新复兴。(30)
除了104首外,还有8,9,33,103,111,113,117,135:1~7,136:1~9,145,150,均是赞颂作品。
这些从依赖到赞颂的圣咏中,有一问题似乎是身为现代人必须深思的。在全球一片经济挂帅声中,本是具有乡土气息的台湾也感染了,甚至赶上了这个浪潮,现代人除了玩金钱游戏之外,是否也曾感觉到人文方面失落了什麽?可否想到对所拥有的周遭事物应怀感恩之心?还是把一切自然界的恩赐均视为理所当然?太阳的照耀是理所当然的!河水的流动是理所当然的!空气和风的形成也是理所当然的!记得小时候,奶奶曾经对著天空深深地望了一眼,说道:「这一切都是天公伯赐的。」谢天!好熟悉的感觉,好像神就在日常生活中与人共进退一样,彷佛人就在神的氛围之中。现代人与人之间,甚至人与神之间似乎少了一种亲切的关系,和一份对天的敬仰。这时候是否应该自省「返璞」已是当前社会重要的课题?
四、超越范畴的宗教经验与表达
圣咏内容的丰富除上述的以外,是否有一些并非仅是字面的意义而已?在德日进神父所著的《神的氛围》一书中提到,「懂语言是一件事,能深深悟到那语言宁静而有力指证的;那惊人的世界所涵有的无限富庶,却又是另一件事。」如果,我们以一种深入灵性的直觉、透视的智慧,去透视事物本身,形象或名号背後的深层意
483
义,是否我们的心灵世界会有些许的不同?这一段所探求的就是在字里行间所蕴藏的另一个意识上的境界。
凡认识你名号的人,必仰望你。
上主,寻觅你的人,你必不舍弃。(九11)
在此所谓的「认识」,并不仅指理性上或情感上的知道而言,而是指向一个具有动力的生命本体的体验。
因此,我心高兴,我灵喜欢,
连我的肉躯也无忧安眠。
请将你生命的道指示给我,
唯有在你面前有圆满的喜悦,
永远在你右边也是我的福乐。(十六9、11)
「生命的道路」我认为是指「无他性」的执著,就是没有分别、分隔的执著,也就是体验与万物宇宙的合一,与其根源的融合,也就是「圆满」。在咏二十七8中「仪容」指的就是其根源的真象。
不是言,也不是语,是听不到的言语,
它们的声音传遍普世,它们的言语达於地极。(十九4—5)
这诗句,使我感觉到「道」的运行,默默地充塞於天地之间。老子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之存在非言语文字可予形容,而能说且形容得出的就已不是道体了。它就在天地中展现它的奥妙莫测,广大无际。
匠人弃而不用的赓石,反而成了屋角的基石。
那是上主所行所为,在我们眼中神奇莫测。(一一八22—23)
这与老子的第八章中「上善若水,水善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相似。老子指水能滋养万物,不和万物相争,蓄居在大家所厌恶的卑下之处,而有这些特性所以水是近於道了。一般
484
人对於平常如水,视为理所当然的,却是道的最佳蕴含之处。所以「道」正如圣咏上说的「在我们眼中神奇莫测」,而匠人眼中的「废石」,不也正是如此吗?在圣咏里描写人无法用理智、常理去了解道之为何的有(七三16—17,一三九6)。
另外,描写道体是无分别、无价值观,即无所谓分辨好坏,没有相对的存在。咏一一五13说:
他向敬畏上主的人祝福,不拘贵贱都要获得祝福。
老子的论述则更为奇特,「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说明天地不偏不私,纯任自然,不分贵贱,而任凭万物自然地生长。诚如老天下雨,施惠於好人也惠及於坏人。在这段主题中,我引用老子的话来与圣咏做比照,目的是要藉中国圣贤对道的体证,来点出圣咏里隐含的本体观。
五、结论
不论是从平实的人性诉求,或是对隐晦不明的本体的窥视,都可看出圣咏内容的富藏与多元性。有了多元性,就可供众人之需。例如有些人比较倾向依赖祈求或感恩、赞颂的型态,来表达对神的朝拜。有些人是透过前二种的方式而进入更深的意识中经验到神的临在。另外一些人则是以心体证万物,达到天人合一的圆融境界。总而言之,圣咏内容的丰富可应多元性的人生处境进而滋润万灵。
注:
(1)参考李纯娟修女的一篇<从中国文化意识型态谈「圣母敬礼」>,文见注二所引一书。
(2)取自《吉光片羽》第一章第幻页的资料。著者:李纯娟、伴渡,光启出版社,民78年5月初版。
4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