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辅仁大学神学论集 第120号

基督大司祭的新意


简惠美 1
     本文作者将《希伯来书》中新盟约的「基督司祭」,与旧约古代司祭的意义作了对比,以敏锐的触笔点出其「新」之所在。本文不只是一篇导读《希伯来书》的佳作,以信理神学角度观之,在基督论、圣事论及末世论都可给读者有所启发。
    司祭职是一个古老的社会制度,向来由男性独当,专司敬神仪式。它的存在远早于圣经,圣经中初期的司祭不是以色列人而是外教人2。肋未司祭出现较晚,已非新事。希伯来司祭和外教司祭的职司相仿:主持圣殿仪式、向前来问神者传达神谕、献祭等等。
    制度首求稳定,趋于保守,司祭职的形式始终如一,因此误视基督的司祭职与肋未司祭职如出一辙。然而,新约中的基督司祭职却焕然一新;是一件卓绝的新事。乍见,新约好似完成旧约,其实,新约司祭职与古司祭职截然不同。四部福音丝毫不提司祭职,它与耶稣和门徒们全然不相干。虽然福音给耶稣加上许多头衔,却找不到司祭或大司祭之称。
    我们发现新约唯一有步骤地探讨基督论的,是《希伯来书》中的基督司祭论。
注1本文译自 Vanhoye,Albert,“La novedad del sacerdoclo de Crlsto”,en selecciones de teologia,Enero-Marzo1999,pp.3—9 Tradujoy condenso:Josep F.Maria。译者:简惠美,伯利斯仁慈圣母传教会修女,现任辅仁大学人生哲学老师。
注2参阅:创十四 18;四一 45,50;出二 16。
221
基督是新盟约的中保
    若要以简短的格式表明基督司祭的新颖即:新盟约的司祭。事实上,在最后晚餐,耶稣拿起杯来说:「这杯是用我为你们流出的血而立的新约」3。基督是新的司祭,因为他「作了新约的十保4
    与旧约相对照,盟约的中保纯属新事。在西乃山上订立第一次盟约时,并没有司祭介入5。当时的司祭不是盟约的中介,只是主持敬神仪式。作司祭是一项崇高的荣誉,在天主前极有份量6。他们享有进入天主的圣所和向天主奉献祭品的权力。唯独大司祭具有特权每年一次进入圣殿至圣所,犹如人间天子,在百姓面前备受赞扬7
    相反地,在最后晚餐,耶稣谦卑地自喻为「服事人的」8。建立圣体时,他表达双重关系:首先,表达他与天主、父的关系,向父祈祷、感恩;紧接着,又表达他与门徒们的关系,为他们交付自己的体和血。第二个关系表达的远比第一个关系强烈。
    相仿地,《希伯来书》以双向的观点取代旧约司祭单向9的观点:「每位大司祭是由人间所选拔,奉派为人行关于天主的事」(希五1)。作者先说「奉派为人」,然后才确定另一面为中介,行与天主相关之事。书中三次称基督为「中保」,
注3见:路廿二 20;并参阅:格前十一 25。
注4见:希九15。                                                         
注5参阅:出廿四 4-8。
注6参阅:出廿八1;廿九1。
注7参阅:德四五 6-13;五十 7。
注8见:路廿二27。
注9司祭只为天主,请见:出廿八1;廿九1。
222
「梅瑟五书」中一次也没有出现此称呼,旧约其余的部分也只出现一次,且是无法实现的10。相反地,《希伯来书》不仅肯定基督是「中保」,而且是「盟约的中保」11,将司祭与盟约紧密相连。全部新约著作中,《希伯来书》提及「盟约」次数最多,有十七次;新约其余的书总共也只提了十六次。
祝圣的新观念
    司祭职观念的初步革新衍生许多其他的改变。旧约强调司祭必须与他人 「隔离」,然而,新约却坚持司祭应该与全体天主子女「友爱共处」。
    旧约特别注意司祭与天主的关系,力求司祭免于接触不洁之物,以便敬神。他们无能圣化那些接近至圣天主者的心灵,只是透过隔离的仪式祝圣外物。大司祭是「隔离」的个体:他属于被拣选的以色列民族,是肋未司祭支派,不仅如此,还是肋未家族中的一个特定家庭;在此家庭里他中选。祝圣他的仪式12包括沐浴净身、傅油祝圣,以及穿上祭衣表示属于圣界。他不可接近尸体,连父母的尸体也不例外13,因为他们认为死亡的腐朽与生活天主的神圣不能共存。
    相反地,基督司祭的中介彻底改变和更新旧观念:除去隔离仪式的祝圣,代之以共融中的圣化。感恩(圣体)圣事是最佳的表达:基督「应当在各方面相似弟兄们,好能在关于天主的事上,成为……大司祭」(希二 17);这句话饶富意味,从上下文来看,「在各方面」所包括的不只是降生,而且特别指
注10见:约九33。
注11见:希八 6;九 15;十二24。
注12参阅:出廿九;肋八一九。 
注13见:肋廿一11。
223
试探、受苦和死亡14。如此,存在性的团结取代隔离的仪式;极度的自谦取代颂扬;受苦和死亡取代不准接触死亡的禁令。
    耶稣不隶属于司祭家庭,也不理会取洁仪式:他毫不犹豫地抚摸癞病人及死人,并与罪人一起吃喝15。耶稣与最微贱的人休戚与共之高峰是死于加尔瓦略山上。这死亡丝毫没有「祭献」一词的古老涵意,正巧相反,是被处死刑。昔日,祭献是在一个神圣的地方行「祝圣」的仪式。处死则是令人难堪,完全被排斥,以及耻辱地受刑罚,因此在圣城外执行。耶稣死于「城门外」16:他的死永远被排除于古司祭敬礼之外。
    那时代,希伯来人认为司祭的地位最为尊高,从出谷时期就已如此17。然而,耶稣却背道而驰:心廿情愿地接受凌辱18,放弃所有的特权,「在各方面相似弟兄们」(希二 17),甚至于甘居末位;所以,他被祝圣为司祭。这绝对是新鲜事,极度地要求将司祭的观念倒转过来。其中介作用具有根本的重要性,因此,也具共融的向度。
基督的祭献之新意
    司祭观念的改变产生新的祭献概念,一切全都改观了,有了下列四个崭新的涵意:新的祭献意向;新的祭献内涵;新的奉献方式;新的组合向度。
1.新的祭献意向
    人会自然而然地视奉献祭品为献给天主籍以求得恩典,将
注14参阅:希二9-18。
注15见:谷一41;谷五41;谷二16 ;路十五1-2等。
注16见:希十三12;并请参阅:肋廿四14。
注17见:户十七17;德四五18。
注18参阅:斐二7-8。
224
奉献者和天主之间的关系看作两个人或两组人之间试图维持良好的关系。例如,洪水之后,诺厄大方地向天主献上全燔祭,天主心满意足,也慷慨地回报人19。整体来说,新约表明这类祭献的不足。在《宗徒大事录》中,保禄坚决反对人以家产或食物换取天主的青睐20
    按照《希伯来书》,祭献的目的不在改变天主的态度,而在使奉献者的心灵转化。作者明察古祭献绝不能洁净良心21,除非与天主有真实的关系。相反地,基督的祭献货真价实,是基督自身的转化:藉着祭献,基督「达到完成」22。摒除改变天主的心态,他的祭献在于以爱的感激情怀和完全的顺服接纳天主的行动,好使他的人性转化,得以成全,变成「为一切服从他的人,成了水远救恩的根源」23
2.新的祭献内涵
    祭献意向的彻底改观会导致祭献内涵起变化。古老祭献的极大缺陷是过度流于外表:只献物质24。大司祭带着「不是自己的血」25进入圣殿。司祭不可能自我祭献,因为他没有资格成为祭品:他是罪人,献给天主的祭品应是「无玷的」。另一方面,身为罪人,司祭没有必备的爱德来提升他到天主面前。这样,他举行的仪礼达不到天主,对他人不具真正的效力。
    相反地,基督的祭献是个人性的。最后晚餐中一目了然:
注19见:创八20一22 。
注20见:宗十七 24-25。
注21见:希十一 l-2,4,11。
注22见:希五 9;并参阅:二 10;七 28。 
注23见:希五9-10。
注24参阅:希九10。 
注25见:希九25。
225
他拿起自己的体、自己的血。他怀着爱的感激心情,将自己的体血置于天主的爱里,然后再交给门徒们。基督把自己奉献:「不是带着公山羊和牛犊的血,而是带着自己的血」进圣殿,他有能力行此祭献,因为他是「毫无瑕疵」,「圣善的、无辜的」,「没有罪过」,完全足以自献于天主26。此外,他不只是中悦天主的祭品,而且也是有能力提升祭品到天主面前的司祭,因为他的心充满神爱的力量。
3.新的奉献方式
    祭献时,最重要的不是祭品,而是使祭品达到天主的方式。古老的祭仪,司祭在祭坛焚烧宰杀了的牲畜,使烟升起,直达天庭,成为中悦上主的「馨香」(出廿九 18)。依照圣经传统,祭坛上的火不是任何一种火:唯独由天上下来的火能够焚烧祭品,回升天上27。肋未命令中有一条规定:,祭坛上的火应常燃不熄28
    旧约此种作法对祭品的性质具有深度的直觉,我们应重新发现它。今日,「牺牲」一词变成消极用语,指令人痛心的剥削。然而在词源学中,这词是「成为神圣」之意。圣经表达「牺牲」是如此积极和伟大,以至于人独自绝对无能实践。惟有天主能祝圣事物,通传他的圣德。是以,牺牲的祭献是对一件事实或一个人的极高度评价,在其内注入属神的圣德。人只能奉献,此奉献若要成为圣品,必须天主的干预:以神火改变它,使其上升达于天主。
    旧约的直觉仍然有效,可是尚未领悟周全,因为将神火理解为物质:由上主出来了火,吞噬了祭坛上的全蟠祭。《希伯
注26参阅:希九11一14;并见:七26;四15等处。
注27参阅:肋九24;编下七 1。 
注28见:肋六5-6。
226
来书》的作者摆脱这个初步概念,在默观基督的输越奥迹里发现其象征意义:天主的火不是物质,而是天主圣神,祝圣的神,是圣神转变并圣化了祭品,「(基督)藉着永生的神,已把自己毫无瑕疵的奉献于天主」29。其实,这不是太空旅行,没有任何物质,即使火也不可能使祭品上升到天主。若要接近天主,人需要内在的气息而非外在的活动;转化心灵而非燃烧物体。转化和通传此气息者为天主的神。
    我们细看基督的奉献,将更明了天主圣神在基督的祭献上之行动。《希伯来书》作者在第五章写此奉献是「他还在血肉之身时」。所行。因此不是纯精神体的单纯行为,若是如此,将不费吹嘘之力即上升到天主。耶稣的祭献自始即不光彩,反倒是非常的耻辱。他真正承担了我们的软弱、有死之身,他处于死亡痛苦之境,「以大声哀号和眼泪,向那能救他脱离死亡的天主,献上了祈祷和恳求」30。耶稣的祭献经由恳求实现,这是心灵的祭献。
    基督以心灵的祭献取代繁琐的古祭献仪式,即接受天主圣神在其人性心灵工作,以痛苦转化他。这是罪人要达到天主许下的「新心」31必经之路。耶稣的心灵祭献不局限于内在态度,而是从心灵底深处全盘转变,扩及全人和全部行为,包括受苦在内。在基督的人性心灵实现了新盟约的预言:基督在学习了服从之后,天主的法律以新的方式写在他人性的心灵上,如同耶肋米亚先知所言32
注29参阅:希九 14。
注30希五 7。
注31见:则卅六26 。 
注32参阅:耶卅一31一33。
227
3.往新的向度前进
    基督的祭献造成另一项新事:使顺服天主和与罪人同在合而为一;这诚是令人讶异的结合,从此开始盟约的新向度。
    在旧约时代,这实属不可能的组合:人要与天主同在,好像必须先奋战天主的敌人。为此,百姓拜金牛之后,肋未的子孙表态,与其兄弟脱离关系,并且歼灭他们,因而获得司祭职33
    然而,耶稣却背道而驰:藉着与罪人同在,成了司祭。他对天父的顺服,不仅不构成此结合的阻碍34。反而推动他达于极至:以加强双方的关系取代相互排斥。耶稣为了完全答覆天父的爱,将自己的生命为罪人弟兄交出来35。基督的祭献连接两个向度的爱:爱主、爱人,这正是同时拥有十字架「纵的」及「横的」两个向度。这是个不能分割的结合,强而有力地朝向修和与共融前进:在感恩祭的共融圣事里,把新盟约的向度通传给我们。
    基督的祭献成果是使他成为完美的中保,拥有卓越的交往能力。《希伯来书》用两个形容词:「忠信」和 「仁慈」36表达此能力。「忠信」指他与天父交往的能力;「仁慈」指他同情并协助我们人类拥有此能力。在基督的苦难和光荣中,此双重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注33见:出卅二26-29。
注34参阅:路十九10。
注35参阅:斐二8。
注36见:希二 17。
228
    「耶稣因所受的死亡之苦,接受了尊崇和光荣的冠冕」37;天主宣称他为「大司祭」(希五10)。基督与天主的关系极为密切,因为基督是圣子,这是最圆满的意思;是「天主子」。(希四 14);是「天主光荣的反映,是天主本体的真像」38。经由苦难,基督的人性被提升到完善的境界,成为光荣之子39。圣子的身分使他成为无与伦比的司祭,具有过去难以想像的与天主之关系。另一方面,经过苦难和死亡,基督得到同情和怜悯我们的极大能力:全管得到同情和怜悯我们的极大能力:
    「因为我们所有的,不是一位不能同情我们弱点的大司祭,而是一位在各方面与我们相似,受过试探的,只是没有罪过。」(希四15)
    「他既然亲自经过试探受了苦,也必能扶助受试探的人。」(希二18)
    基督的逾越奥迹临在于感恩圣事,与人和与天主的关系在其中并进:成全路上,两者互为需要。
    古老的隔离消除尽净了。如今,在人与天主的关系上,有「一条又新又活的道路」:就是基督自身40。他是完美的司祭,在感恩圣事中,任由我们使用他以昂贵的代价挣来的卓绝的交往能力,好使我们在世界上传播爱的共融。
注37希一9。
注38希一3。
注39参阅:希五5;罗一4;斐二8-9。
注40见:希十20。
229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