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耶稣的故乡

从山园到加尔略山


 
夜已深了!革责玛尼山园死一般的沉静,只有那吹动橄榄树枝叶的轻风和唧唧夜鸣声的小昆虫,冲破这死寂的黑幕。宗徒们“都因忧闷睡着了”(路二十二:45),“他们的眼睛很是沉重”(玛二十六:43)。耶稣祈祷完毕,“第三次回来,对他们说:‘你们还睡下去吗?还安息吗?够了!时辰到了。看!人子就要被交付在罪人手中。起来!我们去吧!那负卖我的来近了’”(谷十四:41)。果然,负卖他的人来近了,而且还是十二宗徒中的一个!与他同来的,“还有许多带刀剑棍棒的群众”(玛二十六:47),好像是捕捉强盗似的。他们在犹达斯亲吻的暗号下,“就向耶稣下手,拿住了他”(玛二十六:48—50;谷十四:44—46)。
亚纳斯和盖法衙门
按圣若望的记载,犹太人拘捕了耶稣以后,先把他解送到亚纳斯那里(若十八:13)——因为他是当年的大司祭的岳父在政教上是个非官方的权威——然后解送到大司祭盖法那里(若十八:24)。在那里审问,是宗教问题:“你是不是默西亚,天主之子?”(玛二十六:63)。但这两次都是临时性非官方式的审问,因为那时是午夜过后不久,按犹太的法律,官方有效的审案,该在日间举行。因此圣路加补充说:天一亮,民间长老和司祭及经师集合起来,把耶稣带到公议会里,在那里仍是审问夜间的问题(路二十二:66—71)。
“公议会”是当时犹太人的最高法庭,由七十二人组成,在位的大司祭为当然主席,因此公议会也可以说是当时作大司祭的盖法的衙门。这衙门的议事厅位于圣殿的西南隅的“方砖砌的厅堂”,今日仍留存在圣殿的西南角下层。至于亚纳斯泼雷托和盖法的府第,觉得认为两者是同一的宫殿,位于圣城西南,晚餐厅东北不远,今日已不复存在。但是在那里附近却有一所美丽的“鸡鸣堂”,为纪念圣伯多禄背主和后悔的事迹(玛二十六:69—75;谷十四:66—72;路二十二:55—62;若十八:15—27)。那天夜里,在大司祭的外院里,伯多禄亲身体验了耶稣说了的“心神固然切愿,但肉体却软弱”。(玛二十六:40;谷十四:38)这句话是多么真实无伪。
但是,在这人性软弱的深渊中,最动人的还是耶稣慈爱的注视和伯多禄真诚的痛悔。按圣路加的记载:伯多禄正说出第三次背主的话时,“鸡便叫了,主转过身来,看了看伯多禄,伯多禄就想起主对他说的话来:今天鸡叫以前,你要三次不认我。伯多禄一到外面,就凄惨地痛哭起来”(路二十二:60—61)。这座“鸡鸣堂”是今世纪的建筑,筑在一个自初世纪教友们便在那里行敬礼和的山岩上,相传这岩是圣伯多禄当时隐身痛哭的地方。或许在第六世纪文献中提及的盖法衙门辚的“对伯多禄大殿”,原址就在那里。
比拉多衙门
经过了“公议会”的判案后,他们把耶稣送到总督比拉多那里(玛二十七:2),在这“总督府”(若十八:28)审问的,是政治问题:“你是犹太人的君王吗?”(玛二十七:11;谷十五:2;路二十三:3;若十八:33),但是,得知耶稣是加里肋亚人,隶属于黑落德权下,比拉多把耶稣解送到黑落德的行宫那里(今日已不留阵迹),好能逃脱这棘手的判案(路二十二:6—7)。然而,这狡猾的“狐狸”(路十三:33)戏笑了耶稣以后,把他解回比拉多那里(路二十三:11)。
驻巴肋斯坦的罗马总督的“总督府”,原设在撒玛黎雅靠地中海的凯撒肋雅。可是,每年逾越节,总督都驻在圣城,以防万一。按学者传统的意见,在圣城里总督驻居在圣殿北部的“安多尼堡垒”,因为在那里能鸟瞰圣殿的一切动态,发生意外时,也能迅速地加以控制(宗二十一;27—34)。因此通常说的“比拉多衙门”,就早指这堡垒。
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堡垒,耶肋米亚先知时代(公元前七世纪)已经存在,名叫“哈纳乃耳塔”(耶三十一:38)。大黑落德却把它加以增建和修饰(面积为150×80公尺),并为纪念他的好友“玛尔谷安多尼”,称它为“安多尼堡垒”。这堡垒今日已不再存在。耶路撒冷城内一条由东而西的路,把这堡垒的原址分成南北两部分。路旁边可见到些遗址留下来的石块垣墙。
在南面的堡垒遗址里,今日筑有一所回教的中学。在北面的原址里,由东而西建筑有三座圣堂,为纪念耶稣在比拉多衙门所受的苦辱,那就是“鞭笞小堂”(谷十五:15;若十九:2),“茨冠小堂”(玛二十七:29;谷十五:18;若十九:2)以及“看!这个人”大殿(若十九:5),在这大殿的下层,有一面积广阔由红色砌成的平地,大石块上面多嵌有凹凸的线纹,以免当时的马蹄滑倒;在有些大石块上,刻有当时兵士们下棋的棋盘或其他游戏的图案。相传那就是比拉多坐在那里审判耶稣的“石铺地”(若十九:13)。
十字架苦路
在比拉多衙门,“他们戏弄了耶稣之后,就给他脱去紫红袍,给他穿上他自己的衣服,然后带他出去,把他钉死在十字架上”(谷十五:20)。
从比拉多衙门到加尔瓦略山,约有400公尺,步行起来,不达十分钟。但是,为受了鞭打,戴着茨冠,背着沉重十字架的耶稣,那就是一条要命的苦路。比拉多衙门在圣城东面的山岭上(见上面耶路撒冷的形势)。因此耶稣先得走下那很深的提洛培安谷,然后上西面当倾斜的山岭。因此我们通常都听说“上”加尔瓦略山。
这条苦路,自中世纪以后,用拉丁文称为“苦路”。要是你在耻路撒冷询问这个拉丁文名词,连回教徒也会告诉你这条路在那里。为了纪念耶稣的苦路,在圣城里,每瞻礼六下午三时都有公行“拜苦路”的善工:由回教的中学(即南部的堡垒遗址)开始,沿着今日的“苦路”,直走到圣墓大殿。开头的三处苦路站,在比拉多衙门的原址举行;第四至第九处,则在途中举行;最后和五处,则在圣墓大殿举行(第十至十三处在加尔瓦略山上,第十四处在圣墓前)。这是一个动人的神功,叫喊在耶稣宝血洗涤过的街道上,一步一步的细心存想他的苦难。
圣瞻六那一天,更是动人;除了由早到期晚都有朝圣团不断地个别行这苦路善功以外,下午三时,则是集团的公拜苦路,不论本地教友或来自各国的朝圣团,都分组的聚在一起,各组以自己的方言拜苦路,一队完了一处苦路站,另一队便接踵而来,有的念苦早稻善功的经文,有的每到一处由一位神父作简短的默想道理,有的轮流背着重大的十字架,有的高唱着苦路的圣歌。总之,从比拉多衙门,直到加尔瓦略山,可不断的听到:“天主因尔所受之苦难,可怜我们”!
是的,设身处地走着这苦路,即使是铁石心肠的人,也会抱着信心,谦诚地痛悔所犯的罪过,乞求为我们而死的救主垂怜。谁知道,多少负罪的灵魂,就在这鲜血斑斑的苦路上,再次投奔到在天大父的怀抱中呢!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