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耶稣的故乡

加尔瓦略山的圣墓大殿


 
加尔瓦略山,在耶稣时代,位于耶路撒冷圣城西南面“城门外”(希十三:12),但却“离城很近”(若十九:20),是耶路撒冷西面山岭上一个凸起的小丘,高不达十公尺,形状有舅人的头,因此犹太人称它为“髑髅”(玛二十七:32;侣十五:20;路二十三:33),“希伯来语(更好说:阿拉美语)叫哥尔达”(若十九:17)。我们则通称为“加尔瓦略”山,来自拉丁文通行本“髑髅”一字的拉丁译音。这个小丘,是无玷羔羊自作牺牲的祭台,是天主圣子临终圣死的见证(玛二十七:31—56;谷十五:20—41;路二十三:33—49;若十九:17—37)。
在加尔瓦吃略山的西北不到几公尺那里,“有一个园子,在那园中有座新坟墓,里面还没有安葬过人”(若十九:41),这是阿黎玛特雅人若瑟“为自己于岩石间所开建的新墓穴”(玛二十七:60)。耶稣的圣尸,昔日就是安葬在那里(玛二十七:57—61;谷十五:42—47;路二十三:50—56;若十九:38—42)。
圣墓大殿
远自初世纪,耶稣的信徒都以加尔瓦略山为圣地。无疑的,他们常到那里朝圣,默想耶稣的苦难圣死,为感谢救赎恩主的无限圣爱和救赎厅恩。但是,为了使信友们不再到那里朝圣,公元135年,罗马皇帝亚德里亚诺竟企图使这圣地绝迹,在它上面筑了一所伟壮的爱神大厅。可好,仁慈爱的天主却另有安排;公元326年,皈依了天主教的君士坦丁大帝拆毁了那爱神厅,把加尔瓦略山的圣地再次发掘出来,并在那晨兴建了一所大殿,其面积与爱神厅相同:长137公尺,宽37公尺。、
大殿的正面朝向东面,由东而西,共分四大部分:先是一个广阔的前院,继而便是正式的大殿,长45公尺,宽26公尺,内有四行柱。300多年后发现的十字圣木,便是在这正式大殿下的一个洞穴发掘出来的,这洞穴今日犹存。
正式的大殿以西,是一个广滋阔的露天庭院,“髑髅”就在这庭院一角,四周镶以宝石,其上竖立一上巨形的银十字架。庭院以西,便是复活堂,也就是圣墓的所在。圣墓在堂中央,圣墓四周原有的山石都完全除掉;这复活堂的形式仿效罗马皇帝的灵朝式,是圆形,内部四周有石柱围着。这所大殿,实在堪当是位热心君王的作品,全部工程于公元335年完竣。
可惜!这华丽神圣的殿宇,在这1000多年的历史里,是一所饱受创伤的建筑物。经过了多次的毁坏和多次的修建以后,今日的圣墓大殿,虽得保存昔日那大殿的主要部分,但已成了摇摇欲坠,毫无光彩的楼宇,经过了很长久和很不容易的商洽以后,现在正进行彻底的改建和修饰。
在今日的圣墓大殿里,正门朝向南面。进去后,在右边有十多级可上加尔瓦略山,即髑髅的地方(这地方自十一世纪开始已不再是露天的了),其面积约十方公尺,共有三个祭台;在左面的祭台下,还可以看到耶稣断气时大地震(玛二十七:51)所引起的裂缝。这裂缝,是逆岩石的天然纹而崩裂的,长170公尺,宽0·2525公尺。在同一祭台下,还有一个洞口,相传是耶稣十字架坚立的地方。
从加尔瓦略同沿着方才的石级下来,正对着亚门,有一块放在地上的“傅油石”,为纪念宗徒们卸下耶稣的圣尸体后,给耶稣傅抹香油入殓的事迹(若十九:38—40)。人“傅油石”那里向西走去通过一黑暗的走廊,便可进入圆形的复活堂,圣墓就在中央。
大殿每年举行隆重礼节
由于很复杂的历代政教问题,今日的圣墓大殿,也像白冷的大殿一般,同属于三个不同礼节的教会,即天主教拉丁礼节教会,非天主教的东正教(希腊礼节)和非天主教的亚美尼亚礼节的教会。他们在大殿内各占一方,圣墓则公用。在圣墓那里,各有指定的行礼节时间,不能稍有变动。此外,还有三个非天主教的东方教会,也可以在指定的日子及大殿内指定的地方举行他们的礼节,他们是:哥得礼节、叙利亚雅各伯礼节及彼西尼亚礼节的教会。这一来,圣墓大殿里的礼节,真是五光十色了!
平常的日子,我们(拉丁礼节)早上只可以在指定的时间内,在圣墓内——即停放圣尸的石板上——举行弥撒圣祭。在圣墓里举行的,不是穿黑色或紫色的苦难圣死弥撒,而是穿白色祭衣,满是啊来路亚气氛的复活弥撒。因为这个空了的坟墓正在告诉我们:耶稣真真复活了,战胜了魔鬼、罪恶和死亡。在加尔瓦略山上右边的两个祭台上(一是被钉祭台,一是痛苦之母祭台),每天早上可随时举行弥撒。每天下午四时,在圣墓大殿里都有一次“朝圣游行”,朝拜大殿内很多的小堂,在每小堂内念一遍天主经、圣母经及圣三光荣经,每次可得一全大赦,这是大公会议前的“圣地大赦”!
在圣墓里隆重的时节,莫过于复活节了,有时六个不同礼节的教会的复活节都在同一天(因为他们的圣教日历彼此略有出入),那便是挤和水泄不通。而且,由于复活堂的地方太小,还呈现和一片混乱。我们(拉丁礼节)在圣墓大殿里,由于上述很复杂的政教问题,仍用1956年以前的“圣周礼仪”。
复活节的大礼弥撒,是在圣墓前的临时大祭台举行的,通常由拉丁礼节宗主教主礼,信友们则站立在圣墓的四周参与礼节,好像是当时守候在墓穴边的热心妇女(玛二十七:61)。就在这里,耶稣显了他一生最大的圣迹,“照他所说的复活了”(玛二十八:6),证明了他实在是天主圣子。
但是,在这大殿里,最动人的礼节,就是圣瞻礼六的礼节。早上,在加尔瓦略山上最右边的“被钉祭台”举行圣瞻礼六的礼仪;在这礼仪中,最叫人落泪的是“受难始末”和“朝拜苦像”。1900多年前,这被钉的惨剧,正是在这“髑髅”上发生了的。就是在这天然的祭台上,耶稣为我们作了他救赎人类的大祭,流尽了他的宝血,呼出了他最后的一口气。
另一个动人的礼节,是下午三时的苦路善工。前文说过了,这里不再讲。但是晚上还有一个很动人的礼节,就是“卸下圣尸”。这礼节是在加尔瓦略山上左面的祭台上举行。这也是我们在这东方正教的祭台上,一年一次举行的礼节。
在这祭台上,被钉的耶稣已坚立在十字架上,先由一位六品把耶稣的三根铁钉,一根一根的慢慢拔出来,虔诚地口亲以后,放在一个盘上,然后两位六品用一条白布把耶稣僵硬的尸体,从十字架上缓缓垂下来放在祭台上的白殓布上;接着,四位六品手执着殓布的四角,把耶稣的尸体送到加尔瓦略山脚下“傅油石”那里,行殓葬的傅油礼;礼毕,再把耶稣送到圣墓昔日安放耶稣圣尸的地方。
的确,这种设身处地重演耶稣圣尸殓葬的事迹,实在不能不深深击动每位与礼者的心弦。这重演的惨剧,都叫我们快快同耶稣一齐死于罪恶,努力做出一个“新人”来,因为,我们灵魂的代价,实在太昂贵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