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
神学导论 |
第九章 实证神学的分类 |
在前一章里,讨论了实证神学的性质和目的,现在,要讲实证神学的分类。我们都知道,所有的基督信徒是在同一个启示、同一个福音、同一个救恩真理下,经过基督建立的教会,一代一代的传给我们,所以,圣经和传承所表达的是同一个信仰,同一个目标,就是人类的救赎。在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启示宪章」第9号说:
「圣经和传承彼此紧紧相连相通,因为两者都由同一个神泉流出,好像汇成一道江河,朝向同一目标流去。」
由圣经和传承所组成的信仰遗产已经交托给教会,作为基督徒生活的依据。至于要怎么解释圣经和传承中的天主圣言,在启示宪章第10号,这样说:
「圣经和传承组成天主圣言的宝库,并托给教会保管,全体子民依附着它,在宗徒的道理和共融内,擘饼和祈祷,常常与自己的牧人团结一致……至于以权威解释天主圣言的职权,只属于教会生活的训导当局。训导当局是借耶稣基督的名义,而行使其权威,但教会的训导权,并不在天主的言语之上,而是为天主的言语服务。教会训导权所教导的,仅仅是由传授而来的。原来她是谨遵主命,并借圣神的默佑,虔诚地听取,善加护守,并忠实地陈述天主的言语。」
由启示宪章的话,我们不难明了实证神学的基本资料,是来自圣经和宗徒传承。这样,在讲实证神学的分类的时候,我们要从这些基本资料中,分成三部分来讲,第一部分是圣经文献神学,第二部分是传承见证神学,第三部分是训导权讲授的神学。以上三个部分一起形成了神学的源流。
圣经文献神学
圣经文献神学是以注释圣经为依据,目的是要了解圣经作者的思想,找出他们所愿意说的,所要教导的到底是什么。所以,圣经文献神学的对象,首先是圣经字面意义,所用的方法是文字的批判,经过文字批判来校正圣经原文,辨别原文的含义和文学类型,同时,分辨出圣经原文所含的道理有什么重要性和限度。在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的启示宪章,第21号这样说:
「注释圣经的人,必须寻找圣经作者,在固定的环境中,按他们的时代和文化背景,用当时通用的文学类型,企图表白出来的那个意思。」
传承神学
传承神学包括教父、圣师、神学家们的见证、礼仪、教会史,以及今天信友的生活。我们都知道,教父是教会传承的见证人,因为他们与宗徒时代接近,他们把教会所接受、所信仰、以及所生活的启示,在他们的著作中系统化了。
教父
「教父」这个称呼,必须具有四个条件,第一是时代古老,第二,教义合乎正统,第三,教会公开或间接的嘉许,第四个条件是圣德。凡不合乎上面四种条件之一的人,即使伟大的天才,象戴都良和奥力振也只配称为教会作家。
圣师
圣师这个名称,只有部分和教父吻合。当教父在教会内,明显地成为众人尊敬的对象时,教会就把他提升到圣师的地位。在东方有圣大巴希略、圣亚达纳、纳齐安松的圣额我略、圣金口若望;西方有圣盎博、圣热罗尼莫、圣奥斯定和圣大额我略等,都被教会升为圣师。圣师和教父不一样的地方是,圣师不必具备时代古老的条件。所以,像圣多玛斯、圣文都、圣十字架若望等,他们不但有显著的圣德,而且对教会的教义生活也有特殊的贡献,曾经被教会训导权各别嘉许过,所以,圣师也被尊称为基督信仰的真导师。
传承见证人
教宗比约十二世的(MUNIFICENTISSIMUS)通谕里,也把神学家列为传承的见证人。所以,实际上,我们可以把神学家公认的一切看成信仰的对象。
礼仪
在传承神学里,礼仪也是教会传承很好的见证,甚至可以说,我们信仰的真理大部分都是礼仪中表现出来的。礼仪和信仰有怎么样的关系呢?礼仪可以说是一种以敬礼的方式来宣布的信仰,因为教会怎么样信仰,也怎么样祈祷,虽然虔诚不能创造信仰,可是,虔诚却是信仰的表现。
礼仪是一种用敬礼的方式,表达的信仰,譬如我们在参加弥撒,领受圣事,以及庆祝复活节、圣诞节、圣神降临等大节日的时候,在礼仪进行的过程中,就是在表达我们的信仰,同时,也让信仰的奥迹在礼仪当中不断的实现出来。礼仪是一种信仰的公开表达,当我们公开表达我们的信仰的时候,就是为信仰做见证。比方说,一群教友去参加弥撒表达些什么?表达他们相信基督死而复活,他们相信主在最后晚餐时建立的圣体圣事。今天,他们聚在一起就是告诉大家,他们的信仰是什么,这样,弥撒就成为一种教会合一的记号,也是信仰的见证。
除了教父、圣师、神学家和礼仪的见证之外,传承神学的内容还有教会史和今天信友的生活。教会史对实证神学来说,有其研究价值,因为教会史所研究的是,由基督创立以及圣神领导的教会历代发展的过程。由此可见,教会史对于领悟救赎奥迹的重要性。因此,教会史不只是大公会议和异端的历史,也包括了特殊体制的历史,譬如主教、执事、修会团体的历史,圣人的历史,换句话说,教会史就是天主全体子民的历史。
传承神学研究的最后一项,是基督徒信仰的传承见证。这一点是今天教会特别关切的。基督徒的信仰同神学也有关系,因为神学所研究的是天主的启示,启示的对象是天主子民,当天主子民不断的默想天主的圣言,并且根据圣言而生活的时候,就是启示的逐步完成。而且,天主圣神也临在于每位信友的生活中,领导信友们的生活,这种在圣神指引下,又在每一个新的时代里,领受新神恩的信仰生活,便形成一个重要的神学渊源。譬如,近年来,在俗教友角色意识的提高,在俗教友各种组织的创立,修会生活趋向新的任务,教会对分离基督徒团体的关切,以及对其他非基督宗教的重视,这些因着圣神而实现的一切,都是结出果实的信仰,也是神学思考的对象。
训导权讲授神学
这一部分在前面一章,讲实证神学的性质的时候,已经提过了,所以在这里就不再讲了。
对实证神学的了解是为了划分清楚什么是天主的启示,什么是信仰的对象,用考证的方法,从圣经和传承中,理清启示的真理。这可以是一种理性探讨的过程,不知道在这样考证的过程中,信仰有怎么样的角色呢?
虽然实证神学用科学的方法论证、追溯启示的根源,但是当我们用这些方法的时候,是在信仰的角度下采用的。比方说,圣经,它是一本书,可是当我们在信仰的角度下,经过历史学和语言学的方法,在圣经原文和记载的事实里,要寻求的是天主救恩的启示,这样,圣经不只是一部书,而且是一部圣书,一部由天主的默感写成的书,圣经的作者们就成了天上真理的见证人,这就是以信仰的角度,经过历史学和语言学来探讨我们的信仰。经解释后,我们不难了解,实证神学不只是在理性的指引下,同时也在信仰的气氛中,并在教会训导权指引下进行工作。也在这种基础上,实证神学包括了启示神学、默感神学和教会神学。
启示神学
关于启示神学,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文献中,「启示宪章」第12号说:
「为了正确地去探讨圣经原文的意义,还必须多注意全部圣经的内容,和统一性,顾及整个教会活的传授,而且也和信德相比照。」
这段文献的意思就是说,天主的启示是一个独特的,又是贯穿整体的,如果要了解某一个圣经原文的正确意义,就必须把这个字,天主言论的每一个字,放在整体的脉络中去看,我们的思考才不会走进死巷里面。
默感的神学
实证神学有一个前提,就是认为圣经是由天主的默感写成的,所以要在圣经中,必须研究哪些是反映作者人格的种种因素,也就必须研究每一部分圣经的历史背景和文学关系。关于圣经的默感,「启示宪章」第11号,这样说:
「在圣经内,以文字记载陈述的天主启示,是借圣神的默感写成的,因此,慈母教会基于宗教信仰,把新旧约的全部经典奉为圣经正典,因此,这些借圣神的默感而写成的书,天主自己是作者。」
教会神学
我们讲过,天主在圣经留下的启示,并不是让每个人任意去解释。天主把自己的言语托付给教会,使整个教会按照天主的言语去生活,教会中,只有训导权能以圣言的仆人的身份,以基督之名,正确地解释圣经。而且,除了有权解释天主的言语外,还能告诉我们哪一部书真的是由天主默感写成的,才真是天主的见证。至于圣师的问题,也只有教会有权告诉我们,哪些作家才是天主圣言的真正见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