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神学导论

第十六章 信理神学


 
 
 
「信理」的意思
 
首先,我解释一下「信理」两个字的意思。信理这两个字的字根,是从希腊文Dox这个字来的,Dox是「意见」、「看来相似」的意思,后来延伸为「标准」的意思。之后,又演变成「道理」的意思。所以,信理这两个字就是——教会在圣神领导下,用自己的语言把耶稣基督对宗徒的宣讲,不变的表达出来。由此可见,信理不是启示,而是教会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天主的内涵。而所谓的异端,就是不接受或相反信理。否定了教会所肯定的启示。
信理神学和其他神学科目有怎么样的关系呢?
现代人们使用「信理神学」这个名词的时候,有几种稍微不同的意义,第一种意义是把信理神学和伦理神学,以及其他神学看成对立的。第二种是以更严格的意义来看信理神学,信理神学的目的是要更深入的洞察每一个救赎奥迹的意义,并说明今天教会的宣讲是和圣经、传承的事实相同的。而第二届梵蒂冈大公会议的「司铎培养法令」,仍然保留了信理和伦理神学分为两个部门的说法。可是在描写信理神学时,并没有把信理和其他科目对立起来,相反的,信理神学是一门通论,一门完整而又有综合性的学问,信理神学是各个科目的结论,而且,也给一切神学知识作一个有生命的综合。
 
信理神学的程序
 
为了了解司铎培养法令的原文,就必须先了解大公会议在处理世界几个大问题的时候,所采取的具体的神学方法,譬如,启示宪章、教会宪章、礼仪宪章以及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等文献,都是大公会议讨论世界大问题的文献。在这些宪章里,信理神学的程序是奠基在圣经上的,同时,经常注意到每一个奥迹,对教会的神修和传教生活的切身的关系,此外,也和世界及其他基督徒团体抱着交谈的态度。在了解背景之后,我们来看看司铎培养法令的原文,对神学程序强调些什么。法令对神学的程序或步骤,可以分为五点:
 
尊重圣经主题
 
「圣经主题」这句话,我们应该这样了解,就是「旧约中的宗教经验,最后在耶稣基督身上实现了」。其中包括盟约、法律、天主圣言、默西亚的期待、罪恶、旷野等等的主题,这些主题又变成基督徒的经验,而且在生活中实践出来,这样把整个神学的程序,奠基在圣经的大主题上,才能保证神学的统一性。而且,以圣经为根据,可以使神学生和天主圣言接触,使心灵容易感受到启示的历史性和教育性的幅度,同时,又可以保证神学的正确方向,使我们不会走上时代错误的危险。此外,也可以在天主教和分离的基督徒团体之间,促进修好的关系。
 
教父及其著作
 
司铎培养法令第16号说:
 
「应该给修生讲明东方西方教会的教父们,对每一条启示真理的忠实传授和了解、所有的贡献、每条教义的历史,以及这些教义和整个教会史所有的关系。」
 
这条法令是说要注意教父的幅度,因为教父是传承的证人,他们也是在使徒之后,他们是有关启示的第一批神学家,有些教父们是使徒时代的证人,另外一些是用他们的著作和生活,来写教会历代所保持并传递的信仰做见证。
我们也应该研究教父们的著作。了解教父和了解圣经一样,我们必须考虑他们著作的文学形式,并由他们那时代的历史背景来看他们。也必须在他们对基督信仰的作证和深度探测上加以区分,因为教父们也是第一批考证家和神学家。虽然教父的著作,没有中世纪「神学大全」的方法和结构上的严密,可是,截长补短来说,他们对启示的动态和历史性,要比士林学派更为灵敏。所以我们要尽可能圆满地,去领悟这些资料,同时把反省的结果加以系统化。
 
以多玛斯为导师
 
法令第16号上说的:
 
「修生应该学习以圣多玛斯为导师,愈来愈深入的了解救赎的奥迹,并透视各项奥迹彼此间的关系。」
 
法令上推荐圣多玛斯,并不是把他当作万事皆通的唯一导师,而是拿他当作大家的「一位」导师、「一个」模范。我们要效法的是圣多玛斯研究性和创作力的性情,他的心智活力,使理性和信仰碰头的决心,对真理的爱好,健全的系统,以及在他身上,我们看到的「天主的学问」,和「在天主内生活」的大综合。
 
礼仪生活
 
法令第16号继续说:
 
「应教导修生,让他们学习,对这些时常存于礼仪行为,以及教会的整个生命中的同一奥迹,加以认识。」
 
意思是说,基督在祂的世上生活中,所宣告并实现的救赎,在教会的礼仪生活中,仍然不断地传报、实现。基督每天鉴临于弥撒、圣事、教会的宣讲和祈祷中。所以,在每天的礼仪中不断重复说:今天,基督诞生了;今天,基督为我们的罪死了;今天,基督复活了,这样,救赎的奥迹充满了整个教会的生命,换句话说,教会在宣讲、使徒工作、慈善工作,在个人祈祷上,把救赎的奥迹在生活中表现出来,此外,透过教会的礼仪,天主召叫每一个人,并邀请他做信仰的抉择,引他进入救赎奥迹。
 
注意时代状况
 
法令第16号说的:
 
「让神学生们在启示的光明中,寻求人类问题的解答,把永恒的真理,应用在现世变幻的情况上,并以适合现代人的方式,传达永恒的真理。」
 
这段法令的意思是,教会应当忠于由基督得来的真理,但也必须注意到当代的情况。「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第4号上说:
 
「教会的责任是一面检讨时代局势,一面在福音的真光下,替人类解释真理,并以适合各时代的方式,解答人们永久的疑问,也就是现世和来世的意义,今生与来世的关系。」
 
神学也和教会一样,应该是信仰和时代精神之间的桥梁,天主的圣言必须不断地,和今日人类的精神情况接触。因此,神学需要有许多天线与触角,才能感受到当代世界的苦痛和期望,因为天主的圣言常常需要一再的被体验、思考,才能解决每一个新时代的问题。对于这方面,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已经给我们一个有带头作用的例子,「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第12号说:
 
「凡在修院和大学中,攻读神学的人,应该和那些在其他科目上,崭露头角的人们,一心一德地合作。神学的研究固然应该启示真理,获得高深的知识,可是不应该和时代脱节,这样才能帮助精通各门科学者,充分了解信德真理。这种神学和科学的携手合作,对训练神职人员,裨益良多,这样训练出来的神职人员,更能适宜地向我们这时代的人们,解释有关天主、人类及世界的真理,使这真理为他们所乐于接受。」
 
这段文献清楚告诉我们,一种神学如果想要对我们这时代中,人的生活,宗教生活,能有一点影响的话,神学就必须真正的活在现代社会里,不和现代生活脱节。
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对于信理神学程序的五点指示,很明显地,并不是把这五点看成不能更动的计划,也不是旅程中一成不变的必要驿站,更好是说,这五点是整套神学研究的五个面。
 
神学的新方向
 
这就是神学的新方向,士林神学与其说是历史神学,更好说是一个奥迹本身的神学;可是廿世纪的神学,是出自圣经研究和教父研究的革新,是在救恩史上,找到神学的轴心。廿世纪的神学,不但对奥迹本身感兴趣,而且也对表现在人类历史,以及表现在每一个人生活上的救恩感到兴趣。而「司铎培养法令」就是要神学在基督奥迹和救恩史内,去寻找神学的中心。此外,整个大公会议,可以说是绕着天主和以色列、天主和教会、天主和当代世界、天主和每一位信友的位格关系上打圈子。这个方向本身和最近几十年来的神学一般方向是符合的。
现在的神学比较特别的地方是根据救恩史,而救恩史的对象是人,是人被召叫,是人被拯救,因此,在天主之下,人就成为神学注意力的中心。另一方面,天主的救恩是经过教会的宣讲、圣事以及礼仪生活中,永远常新地生活着。所以,现代神学的圣经、教父、礼仪层次,要比以前多得多,也深得多。所以,一个以救恩史为轴心的神学,在根源和拓展上都有革新的使命。意思就是说,在根源上,经过圣经神学、教父学和礼仪生活而革新;在拓展上,经过牧灵神学和内修学而革新。
信理神学是一门通论,而神学是以救恩史为中心,所以其他的神学科目也应该以救恩史为轴心。在教授信理神学的时候,我们应当从救恩史的观点,来介绍每一个奥迹,在介绍的时候,要强调天主行动的自由,以及天主计划的智慧与慈爱。又因为通过救恩史,天主的圣言是向各个时代,所有的人说的,而且也是向每一个人个别说的。所以,圣经圣言、牧灵神学和神修学都紧紧地联在一起。当然,研究信理神学,最理想的是把救恩计划的意识和奥迹意识一起保留,这样,不但能返本溯源,又能顾及以救恩史为轴心的幅度。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