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基督宗教外语汉语神学词典

E-1 (Eadmer-Elijahu)


E 《E典》,《厄罗亨典》[天],《伊罗欣典》[基] ↗Elohist
Eadmer (Edmer, Ediner) (约1055-1124) 埃德梅尔 英国神学家、本笃会会士。担任安瑟莫↗Anselm of Canterbury的神学顾问。特别注重英国教会之历史背景,如《论安瑟莫之生平与言论》(De vita et conversatione Anselmi, 1884)。另着有《论圣母玛利亚在母胎中的开始》(Tractatus de Conceptione Sanctae Mariae, 1904),可谓讨论圣母无染原罪始胎↗conception, immaculate的开端,至1854年成为天主教定断的信理。
ear (1)耳,耳朵 (2)倾听,注意 人类五官中的基本功能之一,成为启示宗教中人对神敏锐态度的象征↗listen。
early church 早期教会 ↗church, early
earn 应得,获得,赚得 指一般人在社会上工作以得到报酬,耶稣以此图像表示赚取天国比任何世上的追求重要(玛/太十六26,廿五14)。保禄/保罗将争取天国视为得到基督(斐/腓三8)。
earth 地,大地,地球,尘世 一切古老的文明都体验到人与大地之间的关系亲密,而称大地为母亲↗Gaia,甚至成为神。严格而言有以下几种含意:(1)从地球科学层面来看,指人类万物居住的地球,是太阳系九个行星之一。(2)从哲学方面来看,地球是存有界的一部份,也就是受时空限制的万物与人类的居所。(3)从宗教层面来说,地是人类今生今世的居所,而非来世的天堂或地狱。也有宗教以地象征孕育生命的场所,强调地与生命的密切关系。(4)从基督宗教神学层面来说,旧约记载起初天主/上帝创造天地(创一1),并将人安置在大地间,作为管理者(创一28)。但是人的罪恶伤害了此种关系及整个生态秩序(申廿八33)。在新约中,耶稣超越这些象征并预许了新的国度:天国、新天新地的来临(默/启廿一23)。
Earth Mother 地母 ↗Gaia
earthly 大地的,地球的,尘世的 ↗earth
~ city 地上之城 指奥古斯丁↗Augustinus的《天主之城》↗De Civitate Dei中所描述与天上之城对立的领域。
earthquake 地震 人类无能为力的恐怖经验之一。基督信仰以此象征表示人完全无法掌握世界末世性的转变(玛/太廿四1-8)。
earthy (1)泥土的 (2)世俗的,粗俗的,现实的 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大地尘土,因此易发展出以此世界为生命中心的封闭人生观。耶稣称此人生观为「此世界」(若/约三12);与彼岸的世界:天国↗kingdom of God对立(若/约十七16)。
Easter 复活节 基督信仰中的重要节日,教会庆祝耶稣基督的复活,为礼仪年度的高峰。新教则较强调纪念耶稣的苦难,整体而言,为耶稣基督逾越奥迹↗mystery, paschal的两面。
~ duties 复活节义务 天主教会的生活纪律规定,教友们每年应至少一次在复活节妥当告解和善领圣体。
Eastern Catholic Church 东方公教会 ↗Church, Eastern Catholic
Eastern Catholicism 东方天主教会的思想与生活 ↗Catholicism, Eastern
Eastern Church 东方教会 ↗Church, Eastern
Eastern Orthodox Church 东正教会,东正教 ↗Church, Orthodox
Eastern Orthodox Theology 东正教会神学↗Theology, Eastern Orthodox
Eastern Rite 东方礼仪 ↗Rite, Eastern
Eastertide 复活期 在天主教会的传统礼仪中,指由复活节到耶稣升天节(40天),或到圣神降临日(50天),或圣三主日(57天)的一段节期。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Council, Vatican II↗附录三)的礼仪改革之后,指复活节至圣神降临日↗Pentecost为止。
East-West Schism 东西教会大分裂 ↗Schism
eat 吃,食 一般人为生存的基本行动。在新约圣经中,耶稣将自己比喻为生命的食粮(若/约六35),并在最后晚餐时,将自己的身体赐予门徒(玛/太廿六26)。从神学的角度而言,指人接受天主圣三(三一上帝)爱的生命。
EATWOT (Ecumenical Association of Third World Theologians) 第三世界神学家大公协会[天],第三世界神学家普合协会[基] 1976年成立于坦尚尼亚(Tanzania)的三兰港(Dar es Salaam),会员包括第三世界,即非洲、亚洲及拉丁美洲的神学家。旨在团结第三世界的神学家,力求摆脱对第一世界的依赖,凝聚并发挥纯然场合化与本土化神学时所需要的创造力。↗theology, third world
ebed (希伯db,[,) 仆人 从圣经整体观而言,指以雅威天主/上帝为主人,而接受其使命的个人或团体。
Ebed Jahweh (希伯hw"hy> db,[,) 雅威的仆人,上主的仆人[天],耶和华的仆人[基] ↗Ebed Yahweh
Ebed Yahweh (希伯hw"hy> db,[,) 雅威的仆人,上主的仆人[天],耶和华的仆人[基] 以色列人禁止发出雅威↗Yahweh的名字,依据旧约习惯,大概应说「ebed Adonai」,但非犹太民族无此禁忌,故仍使用「ebed Yahweh」一词。为在以色列信仰历史中,雅威仆人的身份表示服从、听命于雅威天主/上帝,为其计划服务,另一方面,也成为一种荣誉的称呼(依/赛四二1-9),可指个人或团体。新约提到「仆人中的仆人」即为耶稣(斐/腓二7-9)。
Ebedjesus (+1318) 埃贝德耶稣,以贝得 曾任亚美尼亚(Armenia)首都总主教、奈斯多略派↗Nestorianism神学家。着有关于哲学、神学、圣经等著作,如《珍珠》(Margaritha)、《教会法典集》(Nomocanon)、《伊甸乐园》诗集五十篇 (Paradisus-Eden)等。但其阿拉伯文作品多未出版。
Ebed-melech (希伯%l,m,-db,[,) 以贝得默肋客[天],以伯米勒,以博米勒[基] 厄提约丕雅人,犹大王漆德克雅/西底家内宫的仆役,曾率人将耶肋米亚/杰里迈亚先知从蓄水池中救出(耶卅八7-12,卅九15-18)。
Ebeling, Gerhard (1912-2001) 艾贝领,埃贝林 德国神学家、信义宗牧师。以马丁路德↗Luther的神学思想为中心,发挥天主/上帝、天主/上帝的言语、人的信仰与世界经验四者之间的关系,着有《基督信仰的本质》(Das Wesen des christlichen Glaubens, 1959)、《言语与信仰》三册(Wort und Glaube I-III, 1960-1970)、《基督信仰的信理神学》三册(Dogmatik des christlichen Glaubens I-III, 1979)等。
Ebendorfer, Thomas (1388-1464) 埃本多弗尔 奥地利神学家、教会历史学家、天主教司铎。神学思想主张大公会议至上主义↗conciliarism,特别研究中古时代的大公会议,并参与佛罗伦萨大公会议(Council of Florence↗附录三)之巴塞尔会议(Basel)。着有《有关宗教分裂者专论》(Tractatus de schismatibus, 1451)、《罗马诸教宗年谱》(Chronica pontificum Romanorum, 1458)等。
Eber (希伯rb,[e) (希vAbed) 厄贝尔[天],希伯[基] 圣经中以此为名者如:(1)闪的后代,舍拉/色拉之子(创十22-24),与耶稣的族谱有关(路三35),活了四百三十岁而终(创十一14-17)。(2)约雅金/天基时代,阿摩克/亚木家中的领袖与司祭(厄下/尼十二20)。
Eberhard, Johann August (1739-1809) 埃伯哈德 德国信义宗哲学家、神学家。神学思想趋向启蒙运动↗Enlightenment,并发挥其宗教哲学,批评原罪神学传统,着有《思考与直觉的普遍理论》(Allgemeine Theorie des Denkens und Empfindens, 1776)、《初期基督宗教的精神》(Der Geist des Urchristentums, 1807)等。
Ebionaei (拉) 艾俾欧尼派,穷人党,贫穷派 ↗Ebionites
Ebionites 艾俾欧尼派,穷人党,贫穷派 一世纪起,活动于叙利亚一带的犹太基督徒异端派别之一,主张基督只是若瑟/约瑟与玛利亚之子,只有遵守梅瑟/摩西↗Moses法律才能得救。
Ebner, Adalbert (1861-1898) 埃布纳 德国天主教礼仪学家。订有礼仪研究的计划蓝图,并着手列出礼仪抄本目录,但英年早逝,计划无法实行。着有《中古时代罗马弥撒本的历史与艺术之来源与研究》(Quellen und Forschungen zur Geschichte und Kunstgeschichte des Missale Romanum im Mittelalter, 1896)、《礼仪学手册》(Handbuch der Liturgik, 1894)等。
Ebner, Christina (1277-1356) 埃布纳 德国妇女神秘学家、道明会修女。藉其对恩宠的体验,发挥以天主圣三(三一上帝)↗Trinity为中心的神学,强调个人对天主/上帝爱的经验。着有《论恩宠的优先性》(Von der Genaden Überlast, 约1346)等。
Ebner, Ferdinand (1882-1931) 埃布纳 奥地利哲学家。以你我、位际思想为中心,强调人因与他人、与天主/上帝的关系,而得以存在,与布伯↗Buber的思想接近。其思想对天主教、新教神学影响颇深。着有《言语与精神世界》(Das Wort und die geistigen Realitäten, 1921)等。
Ebrard, Johannes Heinrich August (1818-1888) 埃布拉德 德国神学家、改革宗牧师。面对教会中文化基督徒的自由派思想,致力于革新教会的制度、教理讲授及礼仪生活,并创建〈教会生活报纸〉(Reformierte Kirchenzeitung)。着有《福音历史之学术性批判:有关福音之全部批判纲要》(Wissenschaftliche Kritik der evangelischen Geschichte Ein Compendium der gesamten Evangelienkritik, 1842)、《基督徒信理神学教课书》二册(Christliche Dogmatik I-II, 1851-1852 )、《基督教会及信理史手册》四册(Handbuch der christlichen Kirchen - und Dogmengeschichte I-IV, 1865-1867)等。
Ecce Homo (拉) 《看这个人》 书名,为西利(Seeley, John)于1865年所著的「耶稣传」,将耶稣描绘为道德改革家,代表了十九世纪「历史中的耶稣」的神学思潮。
ecce homo (拉) 「看这个人」 (1)福音中记载耶稣于比拉多/彼拉多前受审时,比拉多所说的话 (若/约十九5)。(2)在艺术上指耶稣受难的苦像:上有比拉多,中有耶稣受审,下有围观群众。
Eccles, John Carew (1903-1997) 埃克耳斯,埃克尔斯,埃克里斯 澳洲神经生理学家。因发现神经细胞传导或抑制冲动的化学方程式,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奖。其思想肯定达尔文↗Darwin的进化理论↗evolution, theory of,间接支持现代神学思想。着有《人的心灵》(Human Mind, 1967)、《人的奥迹》(Human Mystery, 1979)、《脑的进化:自我的创造》(Evolution of the Brain: Creation of the Self, 1989)等。
Ecclesia de Eucharistia 《活于感恩祭的教会》通谕 标题为通谕首句。教宗若望保禄二世(Ioannes Paulus II↗附录一)于2003年4月17日颁布。内容论及感恩祭与教会的关系。在今日教会强调共融性的氛围中,特别指出感恩礼的祭献性。
Ecclesia in Asia 《教会在亚洲》 标题为本宗座劝谕首句。教宗若望保禄二世(Ioannes Paulus II↗附录一)于1999年11月6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New Delhi)所颁布,为亚洲主教团特殊会议(于罗马1998年4月19日至5月14日)内容与理想的综合。
ecclesia (拉) (1)教会 (2)圣堂,教堂,礼拜堂 ↗church
~ Anglicana 安立甘教会,英国教会 ↗Church, Anglican
~ Catholica 天主教会 ↗Church, Catholic
~ discens 学习的教会,听从的教会 传统教会学↗ecclesiology将教会整体分为聆听的平信徒和教导的圣职人员两部分。
~ docens 教导的教会 传统教会学↗ecclesiology将教会整体分为教导的圣职人员和聆听的平信徒两部分。
~ invisibilis 不可见的教会,无形的教会 ↗church, invisible
~ late dicta 广义的教会 依照加尔文↗Calvin的神学主张,为一切领过洗的基督徒之总称。与狭义的教会↗ecclesia stricte dicta相对。
~ militans 战斗的教会,奋斗的教会 ↗church, militant
~ particularis 个别教会,地区教会 ↗church, particular
~ patiens 受苦的教会 ↗church, suffering
~ purgans 净化教会 ↗church, suffering
~ semper reformanda 教会应不断革新 此词由新教而来,后成为被普遍使用的说法,表示教会也是罪人的团体,应不断地反省、悔改、更新,活出基督的精神、天国的理想。
~ stricte dicta 狭义的教会 依照加尔文的神学主张,为蒙拣选的基督徒。与广义的教会↗ecclesia late dicta相对。
~ triumphans 凯旋的教会 ↗church, triumphant
~ universalis 普世教会 ↗church, universal
~ visibilis 可见的教会,有形的教会 ↗church, visible
ecclesial 教会的,属教会的 指一切属教会的作用、教义、组织的因素。其意义与↗ecclesiastic及↗ecclesiastical相似。
~ communion 教会的共融 ↗communion, ecclesial
~ community (1)教会的团体 (2)教会性的团体 ↗community, ecclesial
Ecclesiam suam (拉) 《祂的教会》通谕 标题为通谕首句。1964年教宗保禄六世(Paulus VI↗附录一)为支持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Council, Vatican II↗附录三)的《论教会教义宪章》↗LG与《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GS所颁布的宪章,内容论及教会在现世所应尽的职务。
ecclesiarch 教主,教会牧长 教会的治理者,尤指东方教会的职员。
Ecclēsiastēs (希VEkklhsiasth,j) 《训道篇》[天],《传道书》[基] Qoheleth
Ecclesiastes (拉) 《训道篇》[天],《传道书》[基] ↗Qoheleth
ecclesiastic 教会的,教士的 ↗church
ecclesiastical 教会的 ↗church
~ censure 教会惩戒 ↗censure, ecclesiastical
~ discipline 教会纪律 ↗discipline, ecclesiastical
~ doctrine 教会训诲,教会教义 ↗doctrine, ecclesiastical
~ history 教会史 ↗church, history of the
~ law 教会法律,教会法 ↗law, ecclesiastical
~ province 教省 ↗province, ecclesiastical
~ sanction 教会刑罚 ↗sanction, ecclesiastical
~ tribunal 教会法庭,教会法院 ↗tribunal, ecclesiastical
ecclesiasticism 教会形式主义 指强调教会行政制度、法律、仪式为教会生活主要因素的心态。
Ecclesiasticus (Iesus Sirach) (拉) 《德训篇》[天],《便西拉智训》,《西拉耶稣智慧书》[基] 旧约智慧文学传统的著作之一,译者将已遗失的希伯来文原稿,译为希腊文,并在短序中描述其翻译过程。主要叙述人在处事及宗教生活上所应具有、应表现的美德与智慧。基督教一般将之列入次经↗apocrypha,或称二次正典↗book, deuterocanonical。
ecclesiocentrism (拉) 教会为中心说,以教会为中心 此词源自希腊文的「ekklesia 聚会,教会」及「kentron 轴心、圆心、中心」,指以教会的奥迹为基督神学思想的焦点及神学整合的基本范畴。除此之外,基督徒神学也有以天主为中心说↗theocentrism 或以基督为中心说↗Christocentrism 或以人为中心说↗anthropocentrism的看法。
ecclesiola (拉) 小型教会 指普世教会中小规模的团体,亦为教会的缩影,最小的单位为家庭。↗church, domestic
ecclesiolatry 崇拜教会 指以教会为偶像的态度或行为。在强调信仰自由的基督徒角度来看,认为罗马天主教会中的某些信友,过于注重教会制度、法律、管理等,甚至以教会为中心↗ecclesiocentrism的心态。
ecclesiologia (拉) 教会学,教会论 ↗ecclesiology
ecclesiological 教会论的 ↗ecclesiology
ecclesiology 教会学,教会论 指有关教会↗church的神学。教会只有一个,但教会学自古以来却具有不同的内容及特色。
~ of communion 共融教会学 指不同教会学之一种,以共融↗koinonia为基本范畴,内容包含:(1)天主圣三(三一上帝)内的共融,一切共融的根源。(2)信友们与天主圣三 (三一上帝)↗Trinity的交往。(3)地方教会彼此间的共融,是为具体制度性的表现。(4)以感恩礼↗communio eucharistica为共融的圣事。(5)教会是『全人类彼此团结的记号和工具』(《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GS第一号)
~ of Vatican I 梵一大公会议的教会学 指梵蒂冈第一届大公会议(Council, Vatican I↗附录三)时所宣布的教会学内容,即确定圣统制↗hierarchy的教会观,尤其是教宗的首席权↗Pope, primacy of the及不可错误性↗Pope, infallibility of the。
~ of Vatican II 梵二大公会议的教会学 指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Council, Vatican II↗附录三)时所发挥的教会整体观,尤其在《论教会教义宪章》↗LG特别强调教会是天主/上帝子民、基督奥体、圣神内的共融。
, eucharistic 圣体教会学[天],圣餐礼的教会论[基] 由圣体圣事的角度所发挥的教会学。
~, feminist 女性教会学 从女性神学↗theology, feminist的进路,发挥教会的神学意义。
~, Patristic 教父教会学 指教父↗Fathers of the church著作中所涵盖的教会观。
~, Protestant 新教教会学,基督教教会论 指自宗教改革时期起,以圣经为基础、个人自由及地方重要性为原则,逐渐刻画出的一种新的、独特的教会观。↗Protestantism
~, Roman 罗马教会学 自古代传下,大约至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Council, Vatican II↗附录三)以前,以罗马为中心的教会观。
~, universalist 普世性教会学 整体性的教会观认为,教会的奥迹包含普世性与地方性的一体两面。此教会观以教会的普世性为唯一代表教会的真实面目,而降低地方教会的奥迹性,仅视其为整体教会物化的一部份。
Echternach, Helmut Friedbert Richard  Siegfried (1907-1988) 埃希特纳赫 德国系统神学家、信义宗主教。特别关注大公主义合一运动及教会中的牧人事业。着有《旧约中的社会关怀精神》(Das soziale Ethos im Alten Testament,1950-1951)、《神学家:在人文科学批判下的神学》(Theologische Existenz: Theologie in der Krise der humanistischen Wissenschaft, 1965)、《信义宗的原罪教义为合一运动的允诺》(Die Lutherische Erbsündenlehre als ökumenische Verheißung, 1973)等。
Eck, Johannes (Johannes Maier, Mayer von Eck) (1486-1543) 埃克,艾克 德国辩论神学家、天主教司铎。在其《预定论的焦点》(Chrysopassus praedestinationis, 1514) 中,进入传统士林/经院神哲学↗theology, scholastic的领域,后日益受人文主义↗Humanism影响,而对士林/经院神哲学↗theology, scholastic采保留态度。原为路德好友,1519年在莱比锡公开辩论中,反对卡尔施塔特↗Carlstadt和马丁路德↗Luther。组织天主教会,对德意志宗教改革运动进行抵制,起草文件,批判信义宗的《奥斯堡信条》↗Confession of Augsburg。着有《反路德论伯多禄首席权三册》(De primatu Petri adversus Ludderum libri I-III, 1521)、《论弥撒圣祭》(De sacrificio missae, 1526)等。
Eck, Samuel Adalbert (1856-1919) 埃克 德国神学家、信义宗牧师。在其著作《论耶稣的复活为初期教会及为我们的意义》(Über die Bedeutung der Auferstehung Jesu für die Urgemeinde und für uns, 1898)中,特别关注广大社会尤其是工人的问题。另着有《研读神学为我们具体的职业有何益处》(Welchen Segen bringt die Beschäftigung mit der modernen Theologie unserm praktischen Berufsleben, 1894)等。
Eckehart (Eckart, Eckhart), Meister (约1260-1327) 埃克哈特,爱克哈特 ↗Eckhart, Meister
Ecker, Jakob (1851-1912) 埃克 德国圣经诠释学家、天主教司铎。致力于圣经翻译工作,并出版简明版的圣经故事,使圣经普及于一般教友家庭及儿童。着有《读经本》(Lectionarium, 1888-1889)、《天主教家庭圣经》三册 (Katholische Hausbibel I-III, 1903-1904)等。
Eckhart (Eckart, Eckehart), Meister (约1260-1327) 埃克哈特,爱克哈特 德国神秘神学家、道明会会士。强调天主圣三(三一上帝)↗Trinity与受造界内在性地合为一体,因此被视为泛神论↗pantheism者。1326年在科隆大主教前受审,教宗若望廿二世(Ioannes XXII↗附录一)将他的《28条命题》定为异端。今日的历史研究,肯定其基本教义的正确性,指出其著作具有神秘性。艾氏强调天主圣三(三一上帝)不可言说的奥秘,引起亚洲东方神秘家的关注。着有《教导讲集》(Die Reden der Unterweisung, 1294-1298)、《神的安慰之书》(Buch der göttlichen Tröstung, 1918)等。
eclecticism 折衷主义 指由各家学说中,撷取不相矛盾的部份,加以融合,组成新体系的作法或态度。
eclectics 折衷主义者,折衷主义派 ↗eclecticism
ecocentrism 生态中心说,生态中心主义 此词源自希腊文的「oikos,家、房子、住处」及「kentron,轴心、圆心、中心」,指以居住环境为其生活重心的心态。
ecodevelopment 生态发展 今日人类关于大自然环境的意识提高,日益重视其均衡的、可持续的发展↗development, sustainable。
ecofeminism 生态女性主义 以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压迫及对妇女的压迫为出发点,发挥女性特质对整体大自然的关怀,成为女性神学↗theology, feminist重要的一环。↗ecology、↗feminism
ecological 生态学的,生态的,环境的
~ balance 生态均衡 ↗balance, ecological
~ environment 生态环境 ↗environment, ecological
~ ethics 生态伦理 ↗ethics, ecological
~ philosophy 生态哲学,环境哲学 ↗philosophy, ecological
~ science 生态科学 ↗science, ecological
~ theology 生态神学 ↗theology, ecological
ecologist 生态学者 ↗ecology
ecology 生态学 「eco」源自希腊文的「oikos 家、房子、住处」,字尾源自希腊文的「logos 观念、知识、学问」,指有关人类及所有生物的住处(即自然环境)的学问;可以生物学、社会学及神学↗theology, ecological三个层次来解释。
~, cultural 文化生态学 此学问描述人类在思想、精神、伦理道德、宗教信仰方面所形成的一种类似家的领域。
~, deep 深度生态学,深层生态学 主张人不再是宇宙中最重要的受造物,而是与其它受造物,包括一切动植物及无生物,具有同等的地位与价值。因此主张人类文明不应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空间。也称「激进生态学」。
~, philosophical 哲学生态学 依据自然科学及人文科学的进路,系统地说明自然环境与人类相互依存↗interdependence的关系。
~, social 社会生态学 以生态学为主,从社会学的进路发挥生态学的社会团体的幅度。
~, theological 神学生态学  以生态学为主,从基督徒神学的进路发挥生态学的宗教信仰幅度。与生物学、社会学等角度的生态学不同。生态神学↗theology, ecological则以神学为主,发挥神学的生态幅度,两者彼此相关,但有差异。
economy (1)工程,计划 (2)经济 此词源自希腊文的「oikos 家、房子、住处」及「nomos 法律」,指「法制的住所」,后引申指某个国家、地区或时期的市场交易情况或制度。基督信仰应用此字汇说明天主圣三(三一上帝)↗Trinity 创造者、救赎者有制度的安排。
~ of redemption 救援工程,救赎计划 ↗redemption
~ of salvation 救恩工程,救援工程,救恩计划,救援计划 包含普遍救恩史↗salvation history, general及特殊救恩史↗salvation history, special的整体。
ecoregion 生态区 地球上生物可以生存的区域↗bioregion、↗ecology。
ecosophy 生态智慧,环境智慧 此词源自希腊文的「oikos 家、房子、住处」及「sophia 智慧」。广义而言,指有关对生态环境维护所拥有的智慧。狭义而言,指生态哲学↗philosophy, ecological或深度生态学↗ecology, deep。
ecosphere 生态圈,生态层 此词源自希腊文的「oikos,家、房子、住处」及「sphaira,球体、天体、范围」,指生命能够生存的任何空间↗biosphere ↗ecology,包括地球以外。
ecosystem 生态系统,生态体系 此词源自希腊文的「oikos 家、房子、住处」及「system 系统、体系」,指大自然各元素间互动、循环的整体,亦为人类与大自然相互依存的生命体。宗教信仰指出某种超越的力量,充满宇宙生态空间,推动管理一切。神学描述天主圣三(三一上帝)↗Trinity临在于宇宙生命体之中。 ↗ecology
ecstasis (希e;kstasij) (拉) 神魂超拔,出神 ↗ecstasy
ecstasy 神魂超拔,出神 此词源自希腊文的「ec, ek 出」,「stasis 状态」,指灵能脱离理性和周遭世界之外的精神状态。在宗教信仰中,指一种与神或「真如」密契↗mysticism的神秘经验。
ecstatic 神魂超拔的,出神的,身外境界的 ↗ecstasy
Ecthesis 《表白》 此字汇本身表示:将自己的信仰做清楚的表达。历史上有两文件以此为名:(1)345年意大利米兰教区,因反对亚略派↗Arianism所宣布的信仰声明。(2)指638年罗马皇帝赫拉克利乌斯↗Heraclius所宣布的信仰声明:禁止将「能力」(energeia)一字运用于说明基督的奥迹,主张基督的二性集合在单一意志上↗monothelitism。638年、639年两届君士坦丁堡地区会议接受此说法。但之后赫拉格利乌斯不再主张此说法,引起神学辩论,直到君士坦丁堡第三届大公会议(Council of Constantinople III↗附录三)以教会最高权威解决此问题。更详细的说明,请参考加采东大公会议(Council of Chalcedon↗附录三)中关于耶稣基督二性一位的基本教义。
ecumenic 大公的,合一的,普世教会的 ↗ecumenical
ecumenical 大公的,合一的,普世教会的 指全基督教会的共融、合一的状态。↗ecumenism
~ council 大公会议 ↗council, ecumenical
~ Creed 大公信经 ↗Creed, ecumenical
~ movement 大公运动,合一运动,普世教会合一运动 ↗movement, ecumenical
~ patriarch 大公宗主教 东正教会的领导者。
~ theology 大公神学 ↗theology, ecumenical
ecumenicity 大公性,合一性 基督宗教团体在思想、行动上合一的精神状态。
ecumenics 大公教会论,教会合一论,普世教会论 研究全世界基督宗教的性质、使命、问题、历史、法治与管理原则的学问。
ecumenism (1)大公思想与生活,大公主义,普世教会主义 指主张基督宗教各教会,重新联合的思想与行动。↗oikoumene (2)大公教会论,教会合一论,普世教会论 ↗ecumenics
~, Catholic 天主教大公主义 指罗马天主教会有关基督徒合一运动的原则、主张与行动。↗UR
Edelmann, Johann Christian (1698-1767) 埃德耳曼,埃德尔曼 德国宗教批评家,由严格的信义宗走向虔敬派↗pietism,思想跟随斯宾诺莎↗Spinoza,甚至否认启示概念,主张彻底的理性宗教,引起教会、社会公开的谴责。着有《单纯的真理》(Unschuldige Wahrheiten, 1734)、《理性的神性》(Göttlichkeit der Vernunft, 1730-1740)、《揭开面纱的梅瑟》(Moses mit aufgedecktem Angesichte, 1740)等。
Eden (1)伊甸园,地堂 来自希伯来文「edem」的译音,原意为「无树的大草原」,也有幸福愉快的意思,指旧约圣经中所描述,人类的始祖幸福美满的生活处所。(2)乐园,全福境界 ↗paradise
Edersheim, Alfred (1825-1889) 埃德斯海姆 奥地利裔英国犹太宗教圣经学家、后皈依改革宗、成为长老会牧师、后又改入英国教会。研究公元前后犹太的宗教思想、风俗习惯、时代背景。着有《旧约历史》(History of the Old Covenant,1859 )、《耶稣默西亚的生平与时代》二册 (Life and Times of Jesus the Messiah I-II, 1883)等。
Edict 诏书,谕旨,布告
~ of Milan 米兰诏书,米兰敕令 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us I与东方皇帝李西纽(Licinius)313年于米兰的会议中,宣布基督宗教为合法团体,一切宗教平等。但后世历史研究指出,并无真正的诏书,也非在米兰颁发。
~ of Nantes 南次诏书,南特敕令 1598年法王亨利四世(Henry IV)于南次(Nantes)所颁布的法令,使胡格诺派↗Huguenots享有公民权及其它政治权力,并在宗教信仰上可自由礼拜。
~ of Worms 沃尔姆斯诏书,沃木斯诏书 1521年皇帝查理五世↗Charles V于德国沃尔姆斯城所召开的会议中,马丁路德↗Luther坚持其信仰主张,并说「我站在这里,我毫无其它办法,愿天主/上帝援助我,阿们」,之后便离席而去。会议结论为公开谴责路德的教义。
edification (1)熏陶,启迪,造就 此词源自拉丁文的「aedes 房屋、居所、家」及「facere 做、制造」,指建立、建造的行动。引申为使人有道德或精神方面的启发、改进与提升。(2)建设,建筑 在基督信仰团体来看,天主/上帝给不同人各种神恩,使他们各尽其职,「为建树基督的身体」(弗四11-12)。
edifying 熏陶的,启迪的 ↗edification
edition, bible 圣经版本 世界上版本最多的书籍为犹太宗教及基督宗教的圣经。
editor 编辑者 近代圣经学日益意识圣经著作主编者的重要性(德训篇译者序;路一1-4)。
editorship 编辑职位,编辑工作 近代圣经学日益重视在圣经著作形成中,圣经编辑者的作用与功能。
Edkin, Joseph (1823-1905) 艾约瑟 英国神学家、汉学家、安立甘教会传教士。曾参与圣经的翻译工作,主张以「天主」代替「上帝」。着有《在华的宗教》(Religion in China, 1878)等。
Edna (希vEdna) (拉) 厄得纳[天] 辣古耳的妻子(多七15)。
Edom (希伯~Ada/) 厄东[天],以东[基] 依撒的长子厄撒乌/以扫的别名(创卅六19;申二4-12)。
education 教育,教养 此词源自拉丁文的「e, ex 出」及「ducere 领导、带领」,指将人或某事物从情况中带出来。一般用于指将知识或技巧通传给另一些人。旧约中,天主/上帝培养以色列子民如同父母教导孩子,其方式为「教导智能」(申八5)、「纠正过失」(欧/何七12)。新约中,耶稣为门徒们的老师(玛/太十三10-13;希/来十二7)。耶稣所建立的教会,亦不断以多种方式,促进教导信徒及社会的使命。与培育↗formation相似。
, moral 道德教育,伦理教育 指人在培育过程中有关伦理道德的培育。
, religious 宗教教育 指人在培育过程中有关宗教幅度的培育。
, social 社会教育 指人在培育过程中有关社会幅度的培育。
~, theological 神学教育 指人在神学领域中的培育过程,包括两方面:动态的指培育过程及行动,静态的指所受的培育本身。↗theology
Edwards, Jonathan (1703-1758) 爱德华兹,埃德华滋 (父) 美国改革宗神哲学家、「大复兴」运动↗Awakening, The Great的发起人。思想属于加尔文派↗Calvinism,趋向神秘主义↗mysticism,主张拣选论↗election, doctrine of。着有《对天主惊人工程的忠实描述》(Faithful Narrative of the Surprising Works of God, 1737)、《论自由意志》(Freedom of the Will, 1754)、《论德性的真谛》(On the Nature of True Virtue)、《受造界的目的》(Concerning the End for which God Created the World)、《论原罪》(Original Sin)等,均为死后出版。
Edwards, Jonathan (1745-1801) 爱德华兹,埃德华滋(子) 美国改革宗神哲学家,继续发挥其父的思想。着有《补偿的必要性及其与宽恕中的自由恩宠之一致性》(The Necessity of the Atonement and its Consistency with Free Grace in Forgiveness, 1785)等。
effable 可言喻的,可表达的 此词源自拉丁文的「ex, ef 出」、「fari 说出、讲话、发言」及「ibilis 能、可」,指人有限的言语所能够说明的实在界范围。与不可言喻的↗ineffable相对。
Effatha (阿) 「开了吧」 ↗Ephphatha
effect 效果,结果 一般指藉由人的行动↗cause, efficient所带来的成果。在基督信仰的层面上,指耶稣基督救赎的工程所带来的救恩及圣神的果实(迦/加五22)。
effectiveness 有效性 ↗effect
effectus (拉) 效果 ↗effect
efficacia (拉) 效力,效能,功效 ↗efficacy
~ ex opere operantis 人工效力 一般而言,表示因人的品德、灵修程度、功劳等主观因素,所带来的效果。在天主教会的圣事中,如授洗、赦罪、弥撒中的体变、授予圣职等,主礼者所带来的宗教精神与信仰热忱,即人工效力,其功效有助于事功效力↗efficacia ex opere operato,但不能代替之。
~ ex opere operato 事功效力 一般而言,表示因行动本身的客观因素所带来的效果。在天主教会的圣事中,如授洗、赦罪、弥撒中的体变、授予圣职等,圣事本身的有效性,不依靠主礼者的信仰热忱、宗教精神等主观因素。↗efficacia ex opere operantis
efficacy 效力,效能,功效 此词源自拉丁文的「e, ex 出」、「facere 行、作、为」,指带来效果的力量,包含主观、客观两方面。主观面指主体所具有的态度、努力、行动及功劳。客观面指客体、实物的行动本身所产生的效果。在神学层面上,尤其是圣事论,提到圣事效果的人工主观因素↗efficacia ex opere operantis及事功客观因素↗efficacia ex opere operato。
efficiency 效率,效能 今日科技、工业、信息社会强调处理事物的速度及具体、可衡量的效果。宗教信仰则关注另一个幅度,即人生的终极关怀,如宇宙人类的起源、人的尊严与良心、人的未来及永生等问题。因此生存于现今社会的人,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上,体验到其中的张力。
effigy 肖像,雕像,画像 ↗image
effort 努力,勉力,奋力 基督灵修神学描述人的自由合作与天主/上帝恩宠的均衡关系;抱持一种一切似乎依靠自己,同时一切似乎依靠天主/上帝的态度。
effusion 流出,泻出 指液体、气体的流动。圣经中有创世纪伊甸园中的生命泉水(创二6)、圣殿下有水涌出(则/结四十七1-12)、耶稣肋膀流出血和水(若/约七38,十九34)及新天新地中生命之水的河流(默/启廿二1-2)。
e.g. (拉) 例如 为 ↗exempli gratia的简写
egalitarianism 平等主义 基督信仰认为,人是天主/上帝的肖像,有其不可侵犯的尊严,因此所有人皆应有平等的政治、社会、经济权利。
égalité (法) 平等 ↗equality
Egbert of York (1902-1981) 埃格伯特 英国教会法典学家、本笃会会士、总主教。因人文学养丰富,被称为「一切学艺宝库」者(armarium omnium liberalium artium)。除了《论司铎法律》(De iure sacerdotali )外。后世归名于他之著作,如:《主教礼仪书》(Pontificale, 1853)、《论教会制度之对话》(Dialogus ecclesiae institutionis)、《忏悔礼仪书》(Poenitentiale)、均为他人予以出版。
Egenter, Richard (1902-1981) 埃根特尔 德国伦理神学家、天主教司铎。致力于将伦理神学从传统的士林/经院神哲学↗theology, scholastic模式中,带到近代以主体为中心的模型,强调人性的伦理道德,发挥个人的责任、自由与容忍,以及对今日人类多元的宗教、文化持开放的态度。着有《论天主子民的自由》(Von der Freiheit der Kinder Gottes, 1949)、《平信徒的灵修》(Die Aszese des Christen in der Welt, 1974)、《相互交往:教会中的多元性》(Miteinander umgehen: Pluralismus in der Kirche, 1978)等。
Eger, Karl (1864-1945) 埃格尔 德国实践神学家、信义宗牧师。致力于年轻基督徒的信仰教育,及牧人职务的培育与责任。着有《民众教会之牧职准备》(Die Vorbildung zum Pfarramt der Volkskirche, 1907)、《信义宗及天主教之礼拜仪式》(Evangelischer und katholischer Gottesdienst, 1926)、《在今日世界中的福音(信义宗)信仰》(Evangelischer Glaube in der Welt von heute, 1937)等。
Egger, Franz (1836-1918) 埃格 奥地利信理神学家、天主教主教。着有《神哲学导论》(Propaedeutica philosophico-theologica, 1878)、《信理神学》(Dogmatica specialis, 1882)等。
Egidio di Foscarari (+1289) 埃吉迪奥‧福斯卡拉利 意大利天主教会法典学家、第一位在大学教授教会法的平信徒。被称为「法令博士」↗Doctor Decretorum。着有《论教会法庭秩序》(Ordo iudiciarius in foro ecclesiastico, 1262-1266)等。
Egidio di Foscarari (1512-1564) 埃吉迪奥‧福斯卡拉利 意大利神学家、道明会会士、主教。担任宗座神学顾问,参与第二、三阶段特利腾大公会议(Council of Trent↗附录三),并参与编辑教廷《禁书索引》↗Index of Prohibited Books。协助特利腾大公会议所要求之修改《日课经》(Breviary)及《罗马弥撒经书》(Missale Romanum)。
Egidio di Roma (约1243-1316) 艾吉丢 意大利神学家、奥古斯丁会会士。多玛斯↗Thomas Aquinas的学生,曾担任教宗的神学顾问。被称为「至稳定博士」↗Doctor Fundatissimus。在天主教会亚维农分裂↗Schism of Avignon的复杂背景下,为某些具辩论性的问题,寻找神学答案,保护教宗权力在国王之上。其思想影响《唯一至圣(的教会)》诏书↗Unam sanctam及维也诺大公会议(Council of Vienne↗附录三)。着有《论教会的权柄》(De ecclesiastica potestate, 1301-1302)等。
Egli, Emil (1848-1908) 埃格利 瑞士教会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改革宗牧师。致力于茨温利↗Zwingli的生平、思想及神学的研究。着有《直到查理曼大帝之瑞士教会史》(Kirchengeschichte der Schweiz bis auf Karl den Großen, 1893)、《宗教改革之文选》二册(Analecta reformatoria I-II, 1899)等。
Eglon (希伯!Alg>[,) 厄革隆[天],伊矶伦[基] 民长时代摩阿布/摩押人的国王,曾联合阿孟/亚扪及阿玛肋克/亚玛力人打败以民,使以民称臣纳贡(民/士三12-30)。
ego (拉,英) 自我 此词源自拉丁文,一般指个人的思想、感觉、自由意志与他人有所区别的主体↗subject或位格。在圣经中,天主/上帝以位际的方式向人说话,启示祂为一个自我。人是天主/上帝的肖像,因此也是唯一的实在与认识的主体。
~, transcendental 先验自我,超验自我 ↗Kant
egō eimi (希evgw, eivmi) 我是 指雅威天主/上帝启示自己的名称之一部份↗’ehje。依照若望/约翰福音的神学,耶稣屡次以「我是」向门徒及群众启示自己,如我是生命之粮(若/约六48)、我是世界的光(若/约八12)、我是善牧(若/约十11)、我是复活(若/约十一25)、我是道路、真理、生命(若/约十四6)。
ego sum (拉) 我是 ↗ego eimi
ego sum qui sum (拉) 我同在,我就是同在的那一位,我是自有者 ↗’ehje asher ’ehje
egocentric 自我中心的 ↗egocentrism
egocentrism 自我中心主义 以自我为一切实在界的焦点,并在思想、兴趣、信仰、态度上以自我为衡量的标准。与基督为中心↗Christocentrism、神为中心的↗theocentrism思想不同。
egoism 自我主义,利己主义 以自我为中心,以增进自身的幸福或快乐,作为道德之标准、行为之目的↗selfishness。与利他主义↗altruism相反,与自私↗egotism相似。
egoist 自我主义者,利己主义者 ↗egoism
egotism (1)自大,自负 自以为是或自夸的态度。基督信仰肯定爱是谦抑自己、服务他人,天主/上帝圣言降生为人即是谦抑自己(斐/腓二7-9)及服务的态度(玛/太廿28)。↗egoism (2)自私↗selfishness
egotist (1)自大者,自负者 (2)自私自利者 ↗egotism
’ehje (希伯hy<h.a,) 我是,我存在,我同在 (I am)
’ehje asher ’ehje (希伯hy<h.a, rv,a) hy<h.a,) 我同在,我就是同在的那一位,我是自有者 天主将自己的名字启示给梅瑟/摩西:「’eyeh asher ’eyeh」(出三14),「’eyeh」是单数的第一人称,意思为「我是」;「asher」为关系代名词。依照希伯来文字面之意,即「我是那位我是」,七十贤士译本为「VEgw, eivmi o` w;n (ego eimi ho ōn)」,表达较静态的存有↗being概念,英文则译为「I am who I am」。此名称有其奥秘性:一方面表示天主/上帝绝对的超越性,另一方面也表示雅威在其子民历史中,过去、现在、未来的行动(默/启一8)。如果把「’eyeh」当作单数的第三人称,那就成为「祂是」↗Yahweh。
Ehrenfeuchter, Friedrich (1814-1878) 埃伦福伊希特尔 德国实践神学家、信义宗牧师。在十九世纪多元思想动荡的情况下,趋向缓和派的神学。着有《基督徒敬礼之理论》(Theorie des christlichen Kultus, 1840)、《基督宗教与现代世界观》(Christentum und moderne Weltanschauung, 1876)等。
Ehrenreich, Paul (1855-1914) 艾伦赖希 德国宗教学家。研究神话↗myth,主张古代民族有至上神的信仰,在神话中也论及救主,但不能视为狭义的一神论↗Monotheism。并认为早期的文化没有明显位格「天」的概念。着有《诸神与诸救主》(Götter und Heilbringer, 1906)、《神话学与其民族学的基础》(Die allgemeine Mythologie und ihre ethnologischen Grundlagen, 1910)等。
Ehrhard, Albert (1862-1940) 埃哈德 德国教会历史学家、教父学家、天主教司铎。致力于研究信理历史及教父学,主张天主教的思想与生活不应以中古时代为唯一典范,并且不认同教会对现代主义↗modernism的谴责。着有《古代基督徒文学之研究》二册(Die altchristliche Literatur und ihre Erforschung I-II, 1894-1900)、《天主公教会与现代文化》(Katholisches Christentum und moderne Kultur, 1906)、《教宗制为我们天主教徒有何意义?》(Was ist uns Katholiken das Papsttum?, 1924)等。
Ehrle, Franz (1845-1934) 埃尔勒 德国教会历史学家、耶稣会会士、天主教枢机。研究中古时代的神、哲学。着有《中世纪教会文学与历史宝库》七册(Archiv für Literatur und Kirchengeschichte des Mittelalters I-VII, 1885-1900)、《士林神哲学在今日时代的功能》(Die Scholastik und ihre Aufgaben in unserer Zeit, 1933)等。
Ehrlich, Johann Nepomuk (1810-1864) 埃尔利希 奥地利哲学家、神学家、皮亚里斯特会(Piarists)会士。建设基本神学的理论基础,着有《基本神学》二册(Fundamental-Theologie I-II, 1859-1862)等。
Ehses, Stephan (1855-1926) 埃泽斯 德国教会历史学家、天主教司铎。致力于研究宗教改革的历史及特利腾大公会议 (Council of Trent↗附录三)的文件,已出版四册,但未完成。着有《有关亨利八世离婚历史的罗马文件》八册(Römische Dokumente zur Geschichte der Ehescheidung Heinrichs I-VIII, 1893)等。
Ehud (希伯dWhae) 厄胡得[天],以笏[基] 本雅明/便雅悯支派的第二位民长(民/士三15)。
Eichhorn, Johann Gottfried (1752-1827) 埃希霍恩 德国信义宗圣经学家。为研究梅瑟五书/摩西五经↗Pentateuch文件的来源↗hypothesis, documentary铺路,研究对观福音之形成历史。着有《旧约导论》三册(Einleitung ins Alte Testament I-III, 1780-1783)、《新约导论》五册(Einleitung in das Neue Testament I-V, 1804-1827)等。
Eichrodt, Walther (1890-1978) 埃希罗特 德国信义宗圣经学家。特别研究古以色列宗教史,着有《旧约神学》三册(Theologie des Alten Testaments I-III, 1933-1939)等。
eidōlon (希ei;dwlon) (1)形象,幻象 (2)偶像 ↗idol
eidos (希ei=doj) (1)表象,形象 与形式↗form相似。 (2)观念,理念 ↗idea
eikōn (希eivkw.n) 圣像 ↗icon
einai (希ei=nai) 存有,存在 (to be)
Einig, Peter (1852-1908) 艾尼希 德国信理神学家、天主教司铎。在其主要著作《信理神学教课书》六册(Institutiones Theologiae Dogmaticae I-VI, 1896-1901)中,主张摩里纳主义↗Molinism的士林/经院神学↗theology, scholastic。并创建〈善牧〉(Pastor bonus)神学杂志,1945年更名为〈特里尔神学杂志〉(Trierer Theologische Zeitschrift)。其它著作散见于报章,杂志中。
Einstein, Albert (1879-1955) 爱因斯坦 犹太裔德国数学家、物理理论学家、和平主义者。为现代科技发展建立数学与物理学基础,主张「特殊相对论」(special relativity),提出时间、空间的相对性,突破牛顿↗Newton, Isaac静态的绝对时空观。后又提出「一般相对论」(general relativity),将「地心引力」(gravity)与时间 (time)、空间(space) 相连结,形成一种具有第四种向度的「曲向时空」(curved space-time) 的整体宇宙观。爱氏思想趋向斯宾诺莎↗Spinoza的泛神论↗pantheism,认为神在一切存在中启示其美善。致力于了解神如何形成宇宙。有名言「天主/上帝不掷骰子」(God-does-not-play-dice),肯定宇宙中存在固定的最小单位,亦表示其对当时浦郎克(Planck, Max 1858-1947)、海森伯(Heisenberg, Werner 1901-1976)等物理学家所提出新的「量子力学」(quantum mechanics),即「测不准原理」(uncertainty principle)的疑惑。此理论阐明,无论用「粒子」或「波」的时空型态,都无法确切描述实在界的最小单位。
eisegesis 私意诠释,释入 此词源自希腊文的「eis 向内、进入」及「exēgēsis 诠释、注释、评注」,指将自己主观的概念范畴、问题意向及关怀,带入说明圣经的内容。与科学性的客观诠释学↗exegesis不同。
eisēgēsis (希eivsh,ghsij) 私意诠释,释入 ↗eisegesis
Eisengrein, Martin (1535-1578) 艾森格莱因 德国辩论神学家、从新教转入天主教、成为天主教司铎。主张教友在圣餐中亦可兼领圣血。致力于出版实践牧灵神学著作及讲道集。着有《听告解书:以问答的方式解释罪人根据天主教会的习惯而告明的范围》(Confessionale, in quo universa materia de confessione peccatorum apud Catholicos usitata per quaestiones explicatur, 1577)等。
Eisenhofer, Ludwig (1871-1941) 艾森霍费尔 德国礼仪历史学家、教父学家、天主教司铎。研究重点在礼仪规范及法律问题,较不注意礼仪神学及牧灵的幅度。着有《天主教礼仪学手册》二册(Handbuch der katholischen Liturgik I-II, 1912)等。
Eisenhuth, Heinz Erich (1903-1983) 艾森胡特 德国神学家、信义宗牧师。在其著作《存有学与神学》(Ontologie und Theologie, 1933),特别发挥神学与哲学知识论的两面之关系。并强调神学的学术性本身,就是神学是否能解释人的基本存有及具体存在的问题。着有《形上学,宗教与基督宗教》(Metaphysik, Religion und Christentum, 1939)等。
Eising, Hermann (1908-1981) 艾辛 德国旧约圣经学家、天主教司铎。研究旧约历史的类型批判↗criticism, form及圣经历史背景,着有《创世纪中雅各布伯故事的类型批判研究》(Formgeschichtliche Untersuchung zur Jakobserzählung der Genesis, 1940)、《圣经地图集》(Bildatlas zur Bibel, 1957)等。
Eissfeldt, Otto (1887-1973) 艾斯费耳德,艾斯费尔德 德国信义宗旧约圣经学家、宗教历史学家。追随威耳豪森↗Wellhausen学派之圣经文学批判的思想。其《旧约导论》(Einleitung in das Alte Testament, 1934),为旧约诠释的古典标准之著作。另着有《以色列最古老的传承》(Die ältesten Traditionen Israels, 1950)、《创世纪的起源:论圣经第一著作的形成》(Die Genesis der Genesis Vom Werdegang des 1. Buches der Bibel, 1958)等。
eiaculatio (拉) (1)短颂 (2)射精 ↗ejaculation
ejaculation (1)短颂 指灵修传统中的一种短祷,有时配合呼吸节奏,以简短的祷词表达意向,如「上主求你垂怜」、「我的主,我的天主」、「耶稣,我们赞美你」等。(2)射精
eiusdem generis (拉) 同类的
ekklesia (希evkklhsi,a) (1)教会 (2)圣堂,教堂,礼拜堂 ↗ecclesia、↗church
Eklund, Johan Alfred (1863-1945) 埃克隆德 瑞典神学家、信义宗主教。其哲学、神学思想集中于人的位格性,并特别以圣诗表达其神学观念。着有《神学辞典》(Teologisk encyklopedi, 1902)、《人类在上帝面前》二册(Människan och Gud I-II, 1918-1926)等。
ekporeusis (希evkpo,reusij) 生发 ↗procession
Ekthesis (希 :Ekqesij) 《表白》 ↗Ecthesis
El (希伯lae) 厄耳,厄尔 原指所有闪族的神祇,作为专有名词则指高高在上的大神,如中国的「老天爷」、「天公」、「玉皇大帝」。为了更具体化、地方化,以色列的圣祖们在El之后加上了不同的称呼。
El Bethel (希伯lae-tyB lae) 在贝特尔出现的天主[天],伯特利出现的上帝[基] 创廿八12-22。
El Elyon (希伯!Ayl.[, lae)至高者天主[天],至高者上帝[基] 创十四22。
El Olam (希伯~l'A[ lae) 永恒的天主[天],永恒的上帝[基] 创廿一33。
El Roi (希伯y[iro lae) 看顾人的天主[天],看顾人的上帝[基]
El Shaddai (希伯 yD;v; lae) 全能的天主[天],全能的上帝[基] 犹太教族长时代的神明(创十七1,卅五11,四八3;出六3)。
élan (法) 锐气,冲力,冲劲 勇往前进的动力与气概。
~, vital 生命冲力,生命力 法国哲学家伯格松↗Bergson所用的名词,指创造、演进是藉此力量而推动的。此思想对近代较动态性的神学影响甚深。
elasticity 弹性 字面意为物体的可松紧性、可变化性。在学术工作中,需有接收新思想的能力。↗flexibility
Elbel, Benjamin (1690-1756) 埃尔贝尔,埃耳贝耳 德国伦理神学家、方济会会士。特别发挥「良心个案研究」,主张缓和的盖然论↗probabilism。着有《圣事伦理神学三部》(Theologia moralis sacramentalis tripartita, 1728-1729)、《天主十诫伦理神学》(Theologia moralis decalogalis, 1732-1734)等。
Elbogen, Ismar (1874-1943) 埃耳博根,埃尔博根 波兰犹太神学家。致力于研究犹太民族史及礼仪史。着有《犹太宗教崇拜在历史中的发展》(Der jüdische Gottesdienst in seiner geschichtlichen Entwicklung, 1913)等。
Elcana (拉) 厄耳卡纳[天],以利加拿[基] ↗Elkanah
elder (1)长者,前辈 (2)长老 ↗presbyter
Eleazar (希伯rz"['l.a,) (希 vElea,zar) (拉) 厄肋阿匝尔[天],伊莱贾撒[基] 圣经中以此为名者,如(1)亚郎/亚伦的第三子,继承亚郎的司祭职(户/民廿25),生丕乃哈斯/非尼哈(出六23-25)。(2)耶稣族谱中,厄里乌得/以律的儿子,玛堂/马但的父亲(玛/太一15)。(3)虔诚地遵守法律的犹太经师(加下六18)。
electio (拉) 拣选,选择 ↗election
~ canonica 法定选举 指依照《天主教法典》↗CIC的规定选举教宗及高等圣职人员。
election 拣选,选择 此字此词源自拉丁文的「ex, e 自、出」及「legere 聚集、收获、卷起、选择」,指由不同的人、事、物中挑选出来的行动。旧约圣经以此行动表示天主/上帝拣选了以色列(申七6-7)、拣选了亚巴郎、梅瑟及古圣祖们,并给予他们使命,建设以色列民族。在新约中,耶稣亲自拣选他的门徒(谷/可三13-19),并赋予宣扬福音、促进天国来临的使命。
~, doctrine of 拣选论 在研讨天主/上帝与人的救恩性关系上,某些神学家依据保禄书信中的一些说法(罗九16;弗一4-5),而趋向强调天主/上帝在人决意之前,已拣选了可得救的人。但此主张与极端的预定论↗predestination不同,并不排除人忠实、努力的价值。
electoral college 选举团 ↗Cardinals, Sacred College of
electus (拉) 被选者 ↗election
eleemosyna (拉) 施舍物,赒济物 ↗eleemosyne
eleemosynary 施舍的,赒济的,慈善的 ↗eleemosyne
eleēmosynē (希evlehmosu,nh) 施舍物,赒济物 此词源自希腊文的「eleos」,意为「怜悯、仁慈、同情」(玛/太六2;宗/徒三2),指以此态度所给予的救济物,为一切宗教慈悲的共同表记。
elegance 文雅,高雅,优美 基督神学历史具有男性的阳刚特质,强调圣统、秩序、法律、管理、效率等,因此在真理与善的方面多所发挥,而较缺乏阴柔与美的一面。今日神学已逐渐重视审美神学↗theology, aesthetic。
eleison (希evle,hson) 「求你垂怜」 ↗Kyrie eleison
element 元素,要素,成分,材料 (1)在自然科学方面,指物质世界的基本原料。古代希腊提出土、风、水、火四种,中国则有金、木、水、火、土五行。(2)在哲学上,指实在界基本组成的形上原则,如存有与本质、实体与附质、型与质、潜能与实践等。(3)在神学层面上,指救恩历史工程中主要的成分,如天主圣三(三一上帝)↗Trinity的奥迹、人类社会、教会等。与因素↗factor、作用↗function相似。
~, Eucharistic 感恩礼的元素 狭义指耶稣最后晚餐时所用的面饼与酒。广意指感恩礼中的一切主要因素,除饼酒之外,另有圣言、圣道礼仪、经文、祷词等。
elements, eschatological 末世因素[天],终末因素[基] 指死亡↗death、复活↗resurrection、审判↗judgment、炼狱↗purgatory、地狱↗hell、天堂↗heaven、基督光荣来临↗Parousia、末日↗last day等。↗eschatology。
elementum (拉) 元素,要素,成分,材料 ↗element
elementum et verbum (拉) 材料与言语 在士林/经院神学的型质论↗hylemorphism中,指一件圣事的质↗matter与型↗form。
elenchos (希e;legcoj) 逻辑反驳,逻辑反对论证,诡辩 ↗elenchus
elenchus (拉) (1)逻辑反驳,逻辑反对论证,诡辩 指一种论证方式,如甲以逻辑推论的方式得到某种结论,乙以相同的逻辑推论却得到相反的结论,由此指出甲的逻辑推理错误。(2)摘要 学术界研究推理的综合撮要。
Elert, Werner (1885-1954) 埃勒特 德国信义宗信理神学家、历史哲学家。神学思想趋向正统的信义宗,发挥基督宗教与文化的关系。着有《路德宗教义》(Die Lehre des Luthertums, 1924)、《基督徒信仰》(Der christliche Glaube, 1940)、《基督徒伦理道德》(Das christliche Ethos, 1949)等。
eleutheria 自由 ↗freedom、↗liberty
Eleutherius (175-189) 埃莱乌泰里乌斯 教宗。↗附录一Eleutherius。
elevatio (拉) (1)提高,提升 (2)高举,举扬 ↗elevation
elevation 提高,提升 以空间框架的概念,表示将某一事物抬起到较高的层面上。在传统基督神学中,强调人藉天主圣三(三一上帝)↗Trinity的恩宠,由本性的层面被提拔至超性↗supernatural的境界。
~ of the Host 举扬圣体,举扬圣饼礼 指天主教会的弥撒中,高举圣体的仪式。
Ēli (希 vHli,) 厄里,赫里[天],以利,希里[基] ↗Eli
Eli (希伯yliae) 厄里,赫里[天],以利,希里[基] (1)史罗的司祭,以民最后一位民长,与撒慕尔/塞缪尔幼年的生活史有密切关系(撒上一9,四18)。(2)耶稣族谱中,玛塔特的儿子,耶稣的养父若瑟/约瑟的父亲(路三23)。
Eli Eli lamma sabachthani (希伯ynIT'b.z:[] hm'l' yliae yliae) 「我的天主,我的天主,你为什么舍弃了我?」[天],「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你为什么撇弃我?」[基] 为耶稣在十字架引用圣咏/诗篇廿二1向天主/上帝↗EL说话,指出耶稣面对死亡、最深的痛苦(玛/太廿七46)。
Eliacim (拉) 厄里雅金[天],伊莱贾敬[基] ↗Eliakim
Eliade, Mircea (1907-1986) 伊利亚德,埃利亚德 罗马尼亚宗教学权威学者。致力于研究比较宗教学,发挥分析宗教现象的解释学。主编《宗教百科全书》十六卷(The Encyclopedia of Religion, 1987-)、并着有《圣与俗:宗教的本质》(The Sacred and the Profane : The Nature of Religion, 1961)、《神话与实在界》(Myth and Reality, 1968)、《宗教理念的历史》三册(A History of Religious Ideas I-III, 1978)等。
Eliakim (希伯~yqiy"l.a,) (希VEliaki.m) 厄里雅金[天],伊莱贾敬[基] 旧约中以此为名者有:(1)希耳克雅/希勒家之子,希则克雅/希西家王朝的全权大臣及首相(列下/王下十八18)。(2)约史雅/约西雅的儿子及犹大国王(列下/王下廿三34;编下/代下卅六4)。(3)耶稣族谱中,约南的父亲,默肋阿/米利亚的儿子(玛/太一13;路三30-31)。
Elias (拉) 厄里亚[天],伊莱贾[基] ↗Elijah
Ēlias (希 vHli,aj) 厄里亚[天],伊莱贾[基] ↗Elijah
Eliezer (希伯rz<[,ylia/) (希VElie,zer) (拉) 厄里厄则尔[天],以利以谢[基] 圣经中普遍的名字,如:(1)亚巴郎/埃布尔兰的仆人中资格最老者,深得主人信任(创十五2)。(2)梅瑟/摩西和漆颇拉/西坡拉所生的孩子(出十八4)。(3)耶稣族谱中,约楞/约令的儿子(路三29)。
eligibility 合格性,可被拣选性 在制度性的宗教中,指在法律、道德、能力上有资格成为某一职务的候选人。
Elihu (希伯aWhylia/) 厄里乌[天],以利户[基] 布次兰族人,巴辣革耳/巴拉迦的儿子,在乔布传中责斥乔布和他的三个朋友(约/伯卅二2、7-12)。
Elijah (希伯hY"liae) 厄里亚[天],伊莱贾[基] 此名字有「我的天主/上帝是上主」的意思,他是旧约中的第一位先知,复兴天主/上帝的盟约,可以火焰代表其性格与特色。他将先知精神传给厄里叟/伊莱沙↗Elisha后,乘火马车从世界中神秘消失(列/王上十七1-列/王下一18)。
~, Apocalypse of 《厄里亚默示录》[天],《伊莱贾启示录》[基] 伪经之一,启示文学著作。
Elijahu (希伯WhY"liae) 厄里亚[天],伊莱贾[基] ↗Elijah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