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走在圣召路上

壹、我拣选了你们


壹、我拣选了你们   没有任何经验,比思考天主对人的个别情怀,更令人感到不可担当了。情绪及心理的障碍,可能阻挡个人有此领悟,但事实是存在的。

  修会或司铎圣召,本身就是天主对感觉被邀请的人,所给予的特殊的爱情标记。“召叫”涵盖回应他的爱,同时甘愿接受爱所提出的要求;往往意味着“分担十字架”。有能力爱和接受爱,是任何关系都不可少的元素——天人、人人、自我。与基督的精神相联便是爱,便是领悟天主的爱,并以感恩回报的心情,传送这股能力给别人。既说天主是爱,那么所谓与造物者相和谐的人生,就是执着不辍地回应他的爱,具现为表象的便是善良、慈悲、纯洁、宽恕、忠实与平和。

  爱——自由的选择

  一个人不可能被迫而爱,自由是爱的活动力。唯当个人心灵自由了,爱才得以完成;天主是始终自由自在地爱和选择的。他给了人自由去回应他的爱;然而每个人爱的能量却是不一样的。若望与犹达斯蒙受相同的召叫,享受同一特殊之爱;而自由此一因素,使得两人对基督的召唤,给予不同的回应。

  若望选择了全然地付出;而犹达斯选取的则是条件式的爱。毫无疑问地,爱的品质为人带来成就或是毁灭。

  动机的评估

  若要能握住修会生活或司铎圣召的正确意义与真像,那么当事人必须毫不畏缩地对自己诚实,自问是否清楚地意识到、领悟到这特殊恩宠?是否有个很深的心愿,要以爱相回应,并接受可能有的后果,即要求、挫折、痛苦、麻烦等。

  每一决定及行动的后面,都隐有动机;既然是由它产生决定和行动,因此有必要分辨动机,若未能分清便会造成冲动。要能澄清动机,先得有相当程度的成熟;司铎或修会生活的候选人,需要时间、空间以澄清自己所有的动机。个人要能忠贞不二,那么承诺和投身必须是深植于天主的恩宠,同时对自己回应此召唤的动机,要诚实面对。在此指的即是个人生活与天主旨意之间的全然和谐,也就是完全无条件地自我给予天主。

  自我给予的可能性,则在于个人已发展出一种自我重视和爱,也就是已然觉察并感激所领受的天分,即内在的潜力,这才是建基在无私之爱与喜乐的自我给予。觉察所拥有的天分,并不阻碍人觉察自身的限度;做为一个人,就是既领受天分又承受限度,天主接纳人的自我给予时,是天分与限度一并收受的。然而隐含在自我呈献后面的动机,在天人交往中、在人的忠实度上,以及维持情绪的平稳,都扮演颇重要的角色。

  就我的工作观察所得,一个人投身修会生活或进入司铎修院时,未能理清动机的话,实在也是未曾真正把自己给了天主。他所以作此选择,是为了满足某些在俗世环境得不到的需求;而这种动机是不自觉的。因此修院内的人员必须帮助候选者,面对他们的需求。生理和灵性都不可能真正成长,除了人性基本的情绪及生理需求,都得到满足。

  我们怎能期望一名司铎或修会人士,真心关怀贫穷或和平、正义等;当他内心正深深渴望着被接纳、渴望着归属,或是正在探寻自我价值!唯有真正经验到爱和来自家人、亲友的实在的接纳,修道者才会重视贞节和独身;他也不会澄清动机,除非先经验实在的肯定和鼓励。很不幸,由于不真实的期待,使得一些修道者之间,形成一种批判性、定罪性的态度,而窒息了基督的精神。在这种气氛中很难培养自我重视;缺乏了自我重视,一个人就有恐惧心,以致不能诚实面对自己;而评估或再评估动机的能力,是有赖于自我接纳和自我真诚的。

  未满足的需求、不自觉的动机

  人的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便影响到他形成动机的力量。未满足的需求,与高层次的理想和修道的目标,相互间不断地冲撞,会使修道者的精力流失而变得官能不良;灵性上也呈现某种程度的麻痹。对天主的献身和团体生活,都显得毫无意义了。

  犹达斯必然有许多未满足的需求,与基督的要求相冲撞。他的占有欲和权力欲的需求,使他没有办法尾随基督,而却驱迫他以三十银元出卖了师傅。

  投身修道生活,可能有哪些不自觉的动机呢?在此列举几项:

  ——摆脱不愉快的家庭生活

  ——寻找声望

  ——满足父母的野心

  ——父亲形象或母亲形象的追求

  ——害怕建立异性关系

  ——需要安全和保障

  这些动机都与罪无关,只是不成熟而已,显示了情绪上的基本需求:爱、接纳、归属感、个体意识、建立两性关系的能力以及自我肯定。若要增进情绪和灵性两方面的成长,修道者必须诚实地面对任何一项上述的动机。

  圣女小德兰,不排除恩宠,但却坦承投靠姐姐的情绪,可能是她决定十五岁入圣衣会的潜在动机;圣十字若望自幼失怙,他选择圣衣会,恩宠固然是重要角色,但父爱的需求必然在潜意识里,把他拖向一个能够满足此需求的环境。

  一个人清楚知道自己情绪上的需求,便能助他选择积极而具建设性的方式,以满足这些需求;如果全然认不清楚,将导致弄巧成拙的行为。修会人士或司铎,拒绝坦诚渴望爱的情形,并不是不普遍,因此而没有能力拓展健康的人际关系;所展现的是敌对、不友善的态度,或是走向破坏性的消极关系。

  真诚的自我认识,引导圣咏作者内观本身的需求、对天主的依靠,以及天主所赐的恩惠:

  主,你是我的所有 

  你赐我全部所需 

  我的未来在你手中 

  你的恩赐多么神奇多么美妙!

  ——咏16

  唯独在天主不变不移、无边无量的爱中,人才能建立稳固的自我肯定;而在此基础上的自我肯定,使人发展自我付出。这样的付出的心愿,会逐渐脱颖而出;至此人便能听得灵性方面的催促,感受到一分自由,将自己给出去,走向修会生活、司铎圣召或者婚姻生活。

  爱的能量

  一个人爱的能量的种子,生长在他父母的爱中,也长在父母加诸在他身上的爱内。小孩从父母的言谈、行动;他们的关怀、体谅、忍耐、温和等爱的表达中,学习爱。孩子的爱有赖于父母对他的爱。爱有阶段的;婴儿期的爱是依赖而无能回应,并且渴望持续的养育;幼儿的爱是要求性的,做父母的必须是情绪方面已相当成熟,能付出无私之爱,方足以满足孩子的要求。青少年的爱是矛盾、浪漫、多变和不稳定的,但多少能按照所接受的爱而给予回应。因为此时的爱具有冲动性,青少年的爱也就往往带有破坏性,除非事先有父母或别的成熟的人给予指引。

  成熟的爱是无私的、持久的而且不预期同等回应的,因此一个情绪成熟的妈妈,能够全心照顾无能且无力回应的幼儿;成熟的父亲能够体谅、同情孩子的错误和卤莽,而且没有惩罚的心态。畏缩憔悴的孩子,说明父母是缺乏爱的能量的。

  神秘之爱是最圆融的爱,只有当一个人已到达情绪的稳健成熟、人格的整体划一,方可能有此爱情。神秘家的生活,实在就是人格整合的榜样;圣女加大利纳、大德兰、贞德,这三位是女性的模范,而她们的影响所及也包括男性;圣斐里·内里(PhilipNeri)是一位不失幽默感的神秘家。不错,在神秘之爱中,恩宠自有其重大角色,但是这些人必须先有稳健的情绪,方能回应天主的特恩。

  回应天主的召唤

  圣女贞德才是个十几岁的少女,就已有稳健的情绪,足以赢取法国军人的敬重,进而引领他们上战场;而圣女大德兰则必须用心经营自己的成熟,最后获得神秘经验,且以此为精神遗产留给她的修会;加大利纳的成熟,则是她能在二十几岁和三十几岁时,成为男男女女的“玛纳”,人们都来讨教灵修指导,而她就是有能力滋养他们。

  所以,对申请修道的人,不仅注意他们的心理健康是重要的,也应注意情绪的成熟;修院或初学院有责任帮助候选的人的情绪成长。多少司铎或修会人士,他们爱的能量受到了阻塞!

  爱与价值

  表达爱时有其自然的反应,即接受和吸收被爱者的价值。回应天主的召唤,同样包含放弃一些不利于建起深一层关系的价值。产生违反投身生活的行为,不但可以回溯至未获满足的需求,同时也是由于尚未领悟投身的要求。心灵的归化全在于转变;价值和行为二者的转变。归化即投向基督的价值。

  修院培育必须帮助候选的人,将信、望、爱三德内在化,并鼓励他们忠于基督的精神;而这种帮助是在于导师真诚温和的接纳,并非严教苛求。不切实的要求只会在修院中形成面具,还会蕴藏愤恨,以及因挫折而生的怒气;带着消极的感受,修道的人心境阻塞了,难有空间珍惜、享受眼前的灵性价值。

  如果价值已内在化,但却未能给予适切的优先排列,将会引发不必要的紧张和冲撞,导致心能的流失。习道的人常不清楚自己看不到一些陷阱,诸如成功、权能和附合众望等;这分不清楚影响了他排列优先秩序的能力。一名司铎或修会人士,最终变成了一名工作狂热者,毁伤了祈祷生活、团体生活,这现象并非不普遍!

  由于担心成效而产生不必要的、神经质的罪恶感,阻塞一个人的价值分辨;价值感的混淆,也是产生违反投身生活行为的导因。基督说出以下的话时,就是在强调价值的优先排列:

  ……不要忧虑说:我们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这一切都是外邦人所求的,天父原晓得你们需要这一切。你们先该寻求天主的国和它的义德,这一切自会加给你们。(玛六31-33)

  价值对个人的态度和行为极具影响力;恒心持守自己的价值观,对人格的整合大有助益。圣女加大利纳的价值观,在她的话中自然流露:“爱以信来衡量,信也以爱衡量之……”。教宗若望廿三极具爱的能量,足以被及全人类,从他的日记可以看出他人格的整体致一和所拥有的价值观:

  我的最高追寻是在圣体内与耶稣共同生活的快乐,从今日起我要圣体供在我房间附近,我誓许陪伴耶稣,并要求自己配得上这分荣耀。我要特别用心实行我的贫穷精神,总不为地位、事业、名声或其他事件焦虑烦心。

  (Pope John 23, Journal of a Soul)

  爱——基督徒的价值核心

  在今日社会的各种放纵中,更能看清楚人类的生存与幸福,有赖于对基督留下的价值忠心持守。超级强国的领袖们醉心于武力竟争之际,各国百姓却在示威游行反暴力、要和平。人权问题已成为国际间磋商的重点,一些司铎和修会人士,有点忧心忡忡地想着婚姻生活的乐趣与利益,而一般人又在发现独身的解脱效能。

  天主的特选者也有可能产生某种不自觉的价值意念,并视之为追随基督所必须的,而服装、头饰、传统习俗等则与之无关。在这种种的非必需中,基督徒的主要实质却被忽略了。说来可怜,有些修道者,精力都流失在把守住外在的、次要的事上,结果爱的能量都没了。在一个以成功来评定个人身份的社会里,确实很容易忘记爱和同情;然而成功不一定带来自我实现或幸福,也不保证获得内心的平安均衡。心理健康与人格整合是以爱的能量来测试的,选择价值的动机也在这一点上。

  只有孩子般的爱的人,那么他的爱的特质便是依赖和自我崇拜,而安全和被承认自然成了他的重要价值。如果一名修道者,仍只有青少年的爱,一定仍未能做到基督对蒙召者所提出的要求,舍弃与忠贞不二。唯有成熟的爱才能使人与被爱者认同,并且欣然接纳其中必然有的甜酸苦辣。

  所谓圣人者,不论是独身或度婚姻生活,都完全回应了天主的个别召唤,他们都在爱的旅程中奋斗成长。圣奥思定在《忏悔录》中明言,在恩宠助佑与自己决心合作之下,终于跨越青少年型的爱,而臻最最圆融之爱,即神秘之爱。圣佳琳(st·Catherine of Genoa)十六岁结婚,但却能排除不快乐的情绪,而与恩宠合作获臻成熟之爱,引导了丈夫的归依。圣十字若望的诗句,诚然显示了他深知人间之爱,他的神秘灵修是以人性本能与恩宠合作,走过坎坷崎岖的爱之旅而回归天主。

  上主的神临到我身上

  上主给我傅了油

  派遣我

  向贫苦的人宣报喜讯

  治疗破碎的心 

  依60:1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