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释经学讲义

H. 认识后现代的解构诠释法


H. 认识后现代的解构诠释法
   (Postmodern & Deconstructive Criticism)
 
  按学术界和社会学来说,八十及九十年代皆被称为「后现代」。这期间,解构诠释成为主流的思想潮流。解构诠释是一种阅读(看事情)的态度,从不完整及不规定性的的本文,寻找新的意义。寻找过程是借着一种「自由游戏」(free play)方法,也就是与本文自由地对话来发现当中的意义。这种态度目的是要拆毁(deconstructing)而非为了建设(construction)。这是一种对传统社会的新态度。一种对传统,对规矩的反抗或“颠覆”(overturning)。
 
解构理论有两大动作:  
 
一.读者把自己加入本文中,参与当中的辩论或填补本文的空缺/不足之处。解构理论主义者认为语言是不完整的(incompleteness)(不能完全表达本文的意义),所以读者应该参与当中的情节,让读者来填补那些空缺,决定不完整部分的意义。另外,解构理论也认为本文中的文字是不定性的(unfixed),同样的字可随着情节的进展而扩大或缩小,必须由读者去感受和加添这些字的意义。
  例如:耶稣与尼哥底母谈话(约3:1-15)时曾使用「重生/第二次生出来」,「灵/风」这两个双关语(paronomasia)的字眼来表达不定性的意义。好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和发掘。
二.认为意义并不是去发掘原作者或传统所规定下来的意义,并不是把本文中原初的意义显明出来,而是认为本文是向读者的世界展开,向读者挑战,要求读者有新创意的意义。借着“颠覆”去寻找创新的意义。
    颠覆有三个部分:比对传统、进行颠覆、预设前景。比对传统目的是发现传统对这事情的规定看法是什么。进行颠覆不是推翻传统,不是唱反调,而是拿出一些额外的东西/看见,例如一个新的定位、主张、想法,这些新的定位是对现在有益的,是造就人群人。
 
   例如:创28描述雅各因逃避哥哥以扫的追杀,到旷野伯特利伏在地上睡着了而梦见耶和华在天梯之上而有天使在天梯上下。原本的意义可能指神如何保守以撒给雅各的祝福继续看顾雅各。可是从解构诠释来看,有解释认为雅各原本是一位很有理想的青年,这时却落得要逃命的下场。在意志消沈时,常作许多梦想。可是神仍然看顾保守他的理想而有此天梯的异象。
 
  这两大动作已足够让读者去解构任何的本文。让读者有更多的空间,更扩大的视野(horizon)去创新意义。也让读者不必理会过去的意义,不需向传统负责,最重要的是我作为今日的读者按着以上两大动作得到新的意义。
 
    米格福柯(Michel Foucault)和德里达(Jacques Derrida)是当代两位最特出的解构诠释学者。福柯认为本文含有“能力”(power),这能力(藏在意义中)借着读者被释放出来。德里达的理论复杂难懂。引用他的一段话:
「在阅读和分析一个本文时,当我们发现一个无法解释或矛盾的字时(unresolvable contradiction),这个字有时含有这个意义,有时又含有别的意义,这说明该本文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意思(a unified meaning)。我们这时必须捉住这个字。如果它是含有特别的隐意(metaphor),我们必须捉住这隐意。我们必须跟随这个字在不同地方的出现,观察它在不同地方的“不定性”(undecidability)的意义。我并不是说随便的寻找它的不明意义或是反面意义,而是它如何威胁着本文欲把本文推毁(threatens to collapse the system)」。(注一)    
 
解构诠释例子:耶稣的呼召和作门徒的意义
 
  我特别选择了福音书中一个主要字眼:「来,跟从我」(Come and Follow me)来诠释。从福音书中多处的经文发现耶稣呼召门徒来跟从他有许多“不定性”的意义。令人难以捉摸耶稣呼召门徒的次序/次数,而那一种的呼召才是真正的呼召。另外,历来教会常认为耶稣对门徒的呼召是一次就足够的,但是这里是要“解构”/“颠覆”这传统的认识,希望借着解构诠释推出说耶稣对门徒的呼召来跟从他是要多次的。
 
(一)起初的呼召
 
「约翰下监以后,耶稣来到加利利,宣传神的福音,说...看见西门...耶稣对他们说:「来跟从我,我要叫你们得人如得鱼一样。」...跟从耶稣去了。」(可1:14-17)
 
  按照耶稣的生平,这可算是第一次的呼召。从记录中,我们无法确定这几位门徒之前是否认识耶稣或对耶稣的认识有多深。从记录中,似乎这第一次的呼召是没有条件说明的。只有目的:得人如得鱼一样。 从这记录,我们看见跟从主的意义被建立起来。
 
  可是我们却猜不透路5:1-11(耶稣在加利利海边向彼得行神迹)和约1:35-51(施洗约翰作见证因此他的门徒离开他而跟从耶稣)与以上可1:14-17节的呼召有什么关系?
    是否路5:1-11应排在可1:14-17之后?如果是这样的排列,那是彼得是曾经在可1:14-17的呼召之后离开过耶稣,而因此耶稣再次向他显现神迹使彼得悔改再次跟从他。是不是可1:14-17的呼召“不足够”,需要多次的呼召。
  约1:35-51似乎又有另一种的意义,当时几位门徒原本是施洗约翰的门徒,后来跟随耶稣。如果这次是第一次的呼召/跟从,那是否说彼得曾经是约翰的门徒,因为认识了耶稣是上帝的羔羊而跟从他,但是后来却离开耶稣回去加利利。
 
    可见这些不定性(uncertainties)将会使跟从主的意义呈现多样化,任由今日的释经者去发展个别的意义。
 
(二)有条件的呼召
 
  「耶稣和门徒出去,往该撒利亚...问门徒说:人说我是谁?他们说...于是叫众人和门徒来,对他们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可8:27-31)
 
    这是否是真正跟从主的意义:舍己、背十架跟从主。彼得真正明白这意思吗?接下来的经文似乎显示彼得是不能完全明白拾己背十架跟从主的含意。那耶稣在此提出跟从主的意义是否明起初彼得是不明白跟从主的意义,需要再次说明,或是跟从主有分不同的层次,先要一般的追随,然后才是拾己背十架的跟从。
 
   让我们看看另一个记录:「 耶稣出来行路的时候,有一个人跑来,跪在他面前,问他说:「良善的夫子,我当作甚么事才可以承受永生?」...耶稣看着他,就爱他,对他说:「你还缺少一件: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他听见这话,脸上就变了色,忧忧愁愁的走了,因为他的产业很多...彼得就对他说:「看哪,我们已经撇下所有的跟从你了。」 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人为我和福音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姊妹、父母、儿女、田地,没有不在今世得百倍的,就是屋子、弟兄、姊妹、母亲、儿女、田地,并且要受逼迫,在来世必得永生。」(可10:17-31)
 
 
 
----------------------
  注一:Jeques Derrida,"Of Grammatology" (Baltimore:Johns Hopkins U.,1974),lxxv 页.
 
  从这个记录中,似乎福音书作者有意说明何谓舍弃一切来跟从主。彼得似乎不能完全了解这意义。
  为什么彼得不时的被用来说明他作为门徒(门徒的代表)那么久以后还是不能完全明白跟从主的意义。
  从路9:57-62耶稣与三个人的对话,让我们看见路加有意借用这对话再次说明跟从主的意义。三次耶稣都要求到他跟前来的人立刻地放下一切跟从主。
 
(三)最后的呼召
 
  「这些事以后,耶稣在提比哩亚海边又向门徒显现...耶稣对西门彼得说:「约翰(在马太十六章十七节称约拿)的儿子西门,你爱我比这些更深么?」彼得说:「主啊,是的,你知道我爱你。」耶稣对说:「你喂养我的小羊。」...说了这话,就对他说:「你跟从我吧!」(约21:1-19)
 
  一般上,学者把认为这记录与路5:1-11的有别。这时已经是耶稣复活后的下一周。门徒到回加利利海去重操旧业。难道门徒到这时还不能完全明白跟从主的意义吗?约翰有意记录耶稣如何作最后的呼召,这呼召肯定了门徒牧养教会的使命。
 
结论:这些经文一起组织起来成为一个连续性的本文,让我们看见福音书作者借着“建立-拆毁-重建”这样的意义表达出跟从主/作门徒的意义。只要我们捉住这种不定性意义的经文,就可以使用解构诠释把它的意义再次释放出来。这与传统的一次呼召就足够作门徒的解释有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