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若望福音概论

若望笔下的苦难事迹


若望将死亡和受举扬二者联结在一起,就是说,当死亡来临时,亦即耶稣受光荣的时刻,十字架成了凯旋的冠冕。
前言
十二宗徒当中,能够称为「耶稣所爱的那个门徒」,又唯一能寿终而逝的,就只有若望一人。无论在耶稣心目中,和同伴们的眼里,若望是特别得到耶稣的宠爱,以致在师傅离世前将圣母付托给他。因此,若望对主耶稣的爱和认识,都有过人之处。我们也相信,他在福音中所表达的耶稣基督,是他信仰生活中的实际经验。
若望笔下的苦难事迹
若望记载的耶稣苦难,与前三福音的内容很接近,但他在叙述中加插了耶稣的许多言论教训。同时,他也选择了一些堪具代表性的事件来评论。若望将苦难事迹,视为走向天父凯旋胜利的开始。耶稣知道自己即将要死,亦知道怎样的死去,但他仍然自由地接受此时刻的来临。「谁也不能夺去我的性命,而是我甘心情愿舍掉它。」(10:18)这一切不但应验先知的话,更应验了耶稣自己说过的:「当我地上被举起来时,便要吸引众人来归向我。」(12:32)
若望很重受苦天主子的尊贵地位。在耶稣被捕时,已显示出他的神威来,他用「我就是」这句话,使在场的士兵倒退下来。此外,这句话,也是旧约圣经中天主告诉梅瑟「我是自有者」的同一称号。作者让人知道,耶稣的被捕是他自愿的;同时,若望将死亡和受举扬二者联结在一起,就是说,当死亡来临时,亦即耶稣受光荣的时刻,十字架成了凯旋的冠冕。
△山园被捕(18:1-11)
若望没有记载耶稣在山园向天父的祈祷内容,相反地,他把言一段话放在耶稣荣进耶路撒冷的事迹中:「现在我心神烦乱,我可说甚么呢?我说:父啊!救我脱离这时辰罢?但正是为,我才到了这时辰。……」(12:27-28)
△大司祭前受审
若望没有提及过无酵节这回事。耶稣被送到亚纳斯那里的事,只有若望记述了。受审过程中,耶稣曾多次用「我向来公开」、「我给他们讲」、「我常常……」等第一人称的肯定语气,来回答大司祭的问话,以显示出他来自天主的无上权威。唯一可惜的事,是伯多禄三次在人前否认了他。
△比拉多前受审(18:28 - 19:16)
这是若望福音苦难剧中最重大的一幕。若望不厌其烦的把比拉多多次进出总督府、奔走于耶稣和犹太民众间的事,列写出来。在此,我们更见到耶稣是无罪的,比拉多也想释于他,无奈由于人性的软弱,终于判决了耶稣死刑,使他受了不必要的毒打。若望的苦难史,描写得细腻详尽,且特强调了耶稣是犹太人君王这事实,他藉比拉多的三次问话,带出这主题来。
△耶稣死于苦架(19:17-37)
耶稣的罪状牌再一次明示他是君王,若望也用了详尽的描写。耶稣的长袍是无缝的,这是大司祭长袍的式样。若望要指出耶稣不但是君王,同时是司祭,十字架下玛利亚与若望的一幕,也是若望所独有。它不单令我们记起加纳婚宴中的一幕,同时也带领我们回到创世纪厄娃背叛天主的事情上。而且,在另一个重要关头上,我们见到另一个女人出场所扮演的重大角色。「有一个兵士用枪剌透了他的肋膀,立时流出了血和水。」这节是若望所独有的。耶稣许下过他将赐生命的泉源,他说:「从他心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7:38)现在他被光荣了,被举扬于十字架上,从他内流出的血和水,就是带给我们救恩的生命。在教会内,这亦暗示了圣洗和圣体两件圣事。
△安葬坟墓(19:38-42)
所有福音均提到阿黎玛特雅人若瑟。他是一位富裕的公议会会员,捐赠了他的新坟墓。只有若望同时提到另一个人尼苛德摩,他也来了,带了大量的香料来敷抹耶稣的遗体。此处与马尔谷、路加所叙述的妇女,携带香料上坟一事颇有出入。不过,若望在这里说及在耶稣死后,如尼苛德摩等怯弱的人,亦勇敢地为耶稣的死而行动,这意味耶稣的死在引领着人类归向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