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若望福音概论

若望福音中的「记忆」


 
福音是基督亲自带来的救恩讯息,在福音书中,作者把耶稣生活中的言行抽取出来,然后再以描述的方式重复过来,好能成为信仰的根基,和给予宣讲者,教导者及护教者一个稳固的基础。福音书也用于基督徒的礼仪聚会中,借着聆听、信仰的经验重新活现出来。虽然福音书也具有历史性质,因为是建基于基督的言行及历史事件之上,但它们并非基督的自传或生活日记。根据普遍的意见,现在的福音书形式是玛尔谷订立,他是以耶稣复活后之神学思想去搜集有关耶稣在世时的资料,因而写成一本叙述耶稣教训的书本。路加再把它扩展到初期教会,在圣神影响下加以发展。而若望福音更是作再深入的神学反省,如「复活后期」的基督的角度去回顾基督在世时的言行。这福音的前言--第一章--是对基督的本体作出其它作者所没提及的反省。然而若望福音中的「语言」有别于其它的福音书,「若望的基督」(Johanine Christ)在什么程度下与历史中纳匝肋人耶稣相吻合呢?若望怎样去「看」、去解释及明白基督呢?如果作者写作的目的是「这些所记录的,是为叫你们信耶稣是默西亚、天主子、并使你们信的人,赖他的名获得生命。」(若20:31)他透过什么去完成记录呢?所用的文字又怎能使人得到信仰而获得生命呢?本文便试图以「记忆」这观念去了解以上的问题。
历史的基督跟若望写作福音的时侯已有一段时间距离。若望怎样去了解基督?尤其是他怎样把这些了解以福音书的形式传授给当时的教会?从若望福音中所用的文字,如「看见」、「听到」、「从而认识」、「认识」、「作证」及「回忆」等,我们也许可以见到一些端倪。若望以一个「历史家」的眼光去注视着历史基督、而形成若望独特的「视野模式」(ModeofVision),即若望以一个有信仰的「见证人」身份,曾经见过、听过基督(具有与基督相遇的经验),借着「回忆」,重新看见纳匝肋的基督。这样基督隐藏着的奥秘活现出来,成为可见的。继之传授给教会,化成一股宣扬福音的动力,为基督作见证。宣讲及见证便是一个不停的回忆过程。在这过程中,过去的基督经验以「现在」的新姿态出现了。如此,受光荣的基督继绩生活于教会内及对信友说话。(一)现在,让我们把重点放在「回忆」这个过程上面。
在没有从圣经的观点看「回忆」之前,我们试从一个诗人的角度去分析「回忆」的现象。海德格(Heidegger)在贺德龄(Holderlin)与诗的本质一文中,提及有关「忆起」(Re-collection)及「回归」(Home Coming)的问题。「忆起」是涉及「过去」与「将来」;「过去」不单是一种静态的已发生的事情或经验。一位诗人想及过去的事,在这思想中,「过去」重新流回,构成诗人思想的经纬线。如此,「过去」投注在诗人目前,「过去」重新临现及作出影晌。但当「想及已经发生的」,诗人会顾及到这个「过去」是个「没有完全显露」的过去。如此,那继续显露的未来是什么呢?就是那个神圣(Holy)--那不断将临(Advent)的神圣。诗人的任务是去注意那「过去的」和那「将要来的」—-神圣本身便是两者的结合。(二)这种说法对我们了解记忆是有帮助的,因为若望并非只是「静止地」想起历史中的基督。在记忆中,基督活现临在于若望恩想中,不断的显露着,因为基督本身便是「过去」及未来的结合:「我是阿耳法」和「敖默加」—元始和终末。(默21:6)
现在,让我们从圣经中去看记忆。「记忆」这观念在圣经中很是普遍。上主记忆起某些人物而把恩宠及怜爱赐予他们(创8:1、19:29、出32:13、撒上1:11等)。上主创造了一个新的境况,就是人在急需中而获得上主的救助。所以当上主记忆的时侯,一个创新的事件便发生了。上主的子民也要记忆上主的作为。申命纪特别发展了一套记忆神学,以色列人要牢记上主在埃及的作为,要作出新的服从与信任。圣咏也很多时找到「记忆」的记述,记念以色列的过去时常写成「看到」上主神圣的作为:「请你们前来观看天主的作为。」(咏66:5)整个天主子民在礼仪中默观天主救赎的历史。在圣咏48:9,我们更看到描述过去和宣布现在两者并存:「我们所见,正如所闻。」咏40:4以新歌的形式,宣讲过去的事情,但为信众来说是一个有影响,活生生的体验和行动:「众人见了起敬起畏,都将全心信赖上主。」(三)在新约里,记忆非单只是一个思想过程,基督的言语更是借着门徒的记忆,在他们身上产生力量。「主转过身来,看了看伯多禄,就想起了对他说的话来:「今天鸡叫以前,你要三次不认识我。」(路22:61、谷14:72、玛26:75)基督复活后,门徒们也记忆起基督的话,而第一次明白基督的话:「他不在这里了,他已经复活了。你们应当记得,他还在加里肋亚时,怎样告诉过你们,说人子必须被交付于罪人之手,被钉在十字架上,并在第三日复活。」(路24:6-8)他们遂想起了他的话。从以上的讲法看来,「记忆」这个观念并非只是若望福音所独有,而是一个圣经所使用的重要观念。
在若望福音里,「记忆」这个字出现的次数很少。在第二章及十二章中,我们发现了「记忆」这个字。『给卖鸽子的人说:「把这些东西从这里拿出来,不要使我父的殿宇成为商场」』。他的门徒就「想起」了经上记载的:「我对你殿宇所怀的热忱,把我耗尽」的话……这座圣殿建筑了四十六年,你在三天之内就会重建起它来吗?」但耶稣所提的圣所,是指他自己的身体。所以当他从死者中复活以后,他的门徒就「想起」了他曾说过这话,便相信了圣经和耶稣说过的话。』(若2:16-22)『第二天,来过节的群众,听说耶稣来到耶路撒冷,便拿了棕榈枝,出去迎接他,喊说:「贺三纳!因上主之名而来的,以色列的君王,应受赞美!」耶稣找了一匹小驴,就骑上去,正如经上所记载的:「熙雍女子,不要害怕!看,你的君王骑着驴驹来了!」起初他的门徒也没有明白这些事,然而当耶稣受光荣以后,他们才「想起」这些话是指着他而记载的。』(若12:11-16)从这两段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及提到一些问题:
a.门徒们起初不明白耶稣行为的意思。
b.门徒们是在耶稣复活后想起来才了解的。
c.想起及了解什么呢?
d.是若望自己想起而把这「想起」写成门徒也记起,还是宗徒们确实记起来呢?
e.是什么使到若望及门徒想起呢?
f.记起之后又有什么后果呢?
我们相信若望是历史基督的见证人,从他记述事物的细致情形便知道(第五章描述贝特匝达水池的情形)。在路加福音,驱逐商人出圣殿是连接着荣进耶路撒冷(路19:29-46)。但驱逐商人,清理圣殿的记述在若望福音是在耶稣公开活动之先,与荣进耶路撒冷是相距很长时期,因为有些圣经学者怀疑这两件事件在若望原本是否相连(四)。不过,现在若望福音安排这两件事分开,当然有其目的及神学看法。再者,在第二章里,作者加上自己的评语:「耶稣所提的圣所,是指他自己的身体。」(若2:21)由此,我们可看出这位与历史基督交接过的作者,是作出有选择的记忆。不过这种经验非若望所独有,而是与早期的教会,门徒团体分不开的:「论到那从起初就有生命的圣言,就是我们听见过,我们亲眼看见过,瞻仰过,以及我们亲手摸过的生命--这生命已显示出来,我们着见了,也为他作证。」(若一、1:1)而若望第一章中也说:「我们见了他的光荣。」(若1:14)若从一个人的思维结构来看,所有明显的阐明(目的引申出理解),在脑海中必先要把握着那些要阐明的。阐明不能缺少先有所假定的数据,阐明一些东西基本是基于一些「先有」(Prepossession)、「先见」(Preview)及先念(Preconception)之上。(五)由此,若望福音作者阐明基督事件也是基于「先有」的共有传统--宗徒团体对复活基督的了解(格前15:3-8)。这样我们也许明白,记忆基督之事是宗徒团体的经验,而若望福音作者是其团体中之一位,分有如此经验,但以他独特的神学看法去写成有关基督的描述--使信基督的人,赖他的名而获得生命。
若望及宗徒都记起了与基督的经验,不过在上述两章节中,我们看到一个现象,即在基督复活后,借着记忆,宗徒才明白基督复活前行动的意义。这即是说,在基督复活前,宗徒们是曾经历过那些事情,具有经验,但是不明白。若望福音曾指出与暗示这种情况,「耶稣回答说:斐理伯、这么长久的时候,我和你们一起,而你还不认识我吗?」(若14:9)『于是他门徒中有几个彼此说:「他给我们所说的……究竟有什么意思?我们不明白他讲什么。」』(若16:17-18)「如今在事发生前,我就告诉了你们,为叫你们当事发生时能相信。」(若14:29)其实,事情发生时,门徒也不能相信,而在事情发生后宗徒才借着「记亿」而明白。
现在,我们进到问题的中心,是什么光景使宗徒们记忆呢?两段福音非常明显地指是在耶稣复活及受光荣之后,「当他从死者中复活以后,」(若2:22)并单指时间的先后问题,还说明门徒记忆起的原因及信息。换句话说,耶稣的复活是门徒记忆起过往的经验,以及信仰基督的言行的主要关键。从很早期的基督徒宣讲中,宗徒便被视作为复活基督的见证人。「这位耶稣,天主使他复活了,我们都是他的见证人。」(宗2:32)基督的复活为宗徒们来说是一件很有深刻意义的救恩事件,他们愿意以信德的眼光去明白这件事情,基督复活并非是从坟墓里走出来,圣经用「死者中复活」,基督被了解为「生命之源」(宗3:15)及「死者中的首生者」(哥1:18)等语句表达。由此,我们可看出基督复活,自早期教会的了解及宣讲使被视作为救恩史的一部份。耶稣在复活前始终未能使门徒了解祂本身的奥秘,虽然门徒看到基督的行动和表样,听过他的教导,甚至非常敬仰他,但他们劫不明白基督是要接受痛苦及死亡,十字架事件使他们四散东西,他们做梦也没想到基督的复活。但与复活的基督相接触后,他们渐渐提高了对基督的信心及了解,这经验慢慢照明了他们的眼目,从一个更深、更新、更全面的角度去看基督的生平事迹,生活与教训,历史的基督被看成是复活基督的延绩。现在,我们可更进一步问一下,究竟根据若望福音那两段章节,宗徒们透过记忆,「看」到和「了解」到些什么呢?
第二章第十七节,当耶稣驱逐商人出圣殿的时候,门徒就想起了:「我对你殿宇所怀的热忱,把我耗尽。」(咏69:9)的话,若望是否记述门徒当时的确是如此记起,抑是作者写作手法的描述,而实在是在阐释,我们不得而知,而且也不甚重要。不过作者似乎以预言基督救世活动去了解这句圣咏,「热忱把我耗尽」不是说基督内心充满怒火,而可以有胆量去驱逐商人出圣殿。作者已经从基督复活后的全面性了解去回顾这件事,他了解基督的热忱是要带给他死亡,所以十七节已是指门徒在复活后的「记起」,更引致更深入的以基督的角度去看旧约。(六)牛羊是旧约圣殿中必要的祭品,耶稣驱散卖牛羊之商人,并非只尊重圣殿的壮严,而更是指出崇拜上主在基督复活后不再是牛羊的祭品,而是基督,一种精神与心灵方面的崇拜。(七)第二十二节更明确地指出这种对基督作深一步的了解,记忆首先把基督在世之言语重现出来,但这些言语的重现非单是记忆的产物,同时也展示出信德。在这章节里,基督回答犹太人时说出一个神迹:「你们拆毁这座圣殿,三天之内我要把它兴建起来。」门徒对这「征兆」另有了解,基督的死亡、复活带来普世性的福音,以代替狭窄民族性的犹太宗教,一个新的纪元开始了。门徒在「记忆」中认识到基督复活的身体便是末世救恩时期的「圣殿」,圣经中预言的新圣殿已在基督身上实现了。至少若望福音第一章第14节是如此了解:「圣言成了血肉,寄居在我们中间。」默示录第二十一章22节亦指出:「在城内,我没有看见圣殿,因为上主全能的天主和羔羊,就是她的圣殿。」而早期教会也认为基督便是圣殿:「而基督耶稣自己却是这建筑物的角石,靠看他,整个建筑物结构紧凑,逐渐扩大,在主内成为一座圣殿。」(弗2:20b-21)
两段章节都提及门徒记忆起古经的记载。由此看来,耶稣复活后,门徒对基督的事获得较完整的看法,他们看到耶稣的言行,与旧约的预许很吻合,因而对旧约作了较广及较深的了解。旧约是指向基督,祂的来临及复活,完成了旧约不足,而更使旧约在上主派遣圣子降生的救赎计划中占着一种地位,基督不独超越梅瑟的法律,更道出深一层的教训。(八)除了上述的两段章节外,若望也许借着回忆(虽然不明显地写出来),在第十九章也提出基督完成了旧约:『那看见这事的人就作证,而他的见证是真实的,并且「那位」知道他所说的是真实的,为叫你们也相信,这些事发生,正应验了经上的话说:「不可将他的骨头打断。」』(若19:35-36)当然若望了解基督「完成」一切的高峰,是在十字架上:『耶稣尝了那醋,便说:「完成了」。就低下头,交付了灵魂。』(若19:28)再者,如果基督「完成了旧约」的意思是把分散在旧约有关救世者的预许聚集起来,使能在基督身上看到完整,而基督他只藉一次奉献,就永远使被圣化的人得以完成(希10:14)。那么,门徒也借着基督被圣化了,因而能够把他们以前跟基督散乱的经验,通过记忆重新聚集起来,而达到全面的,完整的领悟。
若12章记述基督荣进耶路撒冷之情况,门徒借着记忆,想起了这个历史情况。第十四节作者作出了观察:「耶稣找了一匹小驴,就骑上去。」同时跟着一些评语:「不要害怕,看,你的君王骑着驴驹来了。」如上所说,门徒在基督复活后想起了经上的话是指着基督而记载的,同时,他们明白基督便是「要来的君王--默西亚」,也许门徒已经知道救赎以色列的默西亚是要来的;但复活前与复活后门徒对默西亚的看法完全不同,基督的复活使他们更深入看到「匝加利亚先知」的话,若12:16指出门徒没明白这些事,而匝加利亚先知所说有关默西亚的形像,想是门徒在基督复活后所了解的,「他是正义的、胜利的、谦逊的,骑在驴上。他耍由厄辣因铲除战事,从耶路撒冷除掉战马,作战的弓箭也要被消除,他要向万民宣布和平,他的权柄由这海到那海,从大河到地极。」(匝9:9-10)君王的形像并非是一个只具有民族性和政冶性的,而是普世性的及和平的。基督是默西亚的主要义思,在于祂启示天主临到人间,成为以色列的君王,把被遗弃的重新收集起来。以色列民要作出一个选择,为绩延以色列的命脉,他们需要选择武力抑或和乎与谦逊。同时门徒看到基督是君王的意思是在受苦、死亡及复活。他们见到群众迎接耶稣,确是迎接「君王」。所不同的,是在复活以前,他们会觉得只是普通、表面的迎接一位民众心目中有权力的救世者;但在复活后,门徒再记起那时情况,看到了另一意思,他们迎接一位和平,通过受苦,死亡而更克服死亡的君王。(九)
记忆只是一个思想的过程,但门徒怎样借着回顾而能够去「看见」、「明白」和「了解」事件深一层的意义呢?如果我们注意到上述两章节说明了基督的复活及受光荣是门徒记忆的关键,那么,基督的复活及受光荣事件必定在门徒身上产生了效果及力量。若望反省到这是圣神的力量(其实在若望反省的时候,圣神已在他身上工作了。)「我还与你们同在的时候,给你们讲论了这些事,但那护慰者,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派遣来的圣神,他必要教训你们一切。」(若14:25-26)「教训」这词在若望福音很多时是有「显示」的意思:「我由我自己不作什么,我所讲论的,都是依照父所教训我的。」(若8:28)「你们就不需要谁教训你们,而是有他的传油教训你们一切。」(若一、2:27)教训显示什么呢?显示出基督复活前给门徒所讲论的事,「教训你们一切」非单只提醒,使对基督的记忆不致丧失,且具有从记忆中去了解及阐明的作用。记忆及教训指示出不单把过往的事物及言语机械式重组起来,也是把它们的含意显示给门徒。基督徒团体更确切地说,显示的内容是把历史的基督重新临现于门徒的跟前,基督复活前的言语,借着圣神的引导,为基督徒团体有着更新、更深的意思。
除了教训之外,圣神也藉见证阐释历史的基督。「当护慰者,就是我从父那里给你们派遣的,那发于父的真理之神来到时,他必要为我作证,并且你们也要作证,因为你们从开始就和我在一起。」(若15:26-27)见证的内容是在世界面前显示基督,这见证是与门徒的见证相连结的,而门徒的见证因与基督的持久联系:「你们从开始就和我在一起,不只是「过去」的,而是在「现在」,「目前」继续着,圣神的见证在若一、5:6b「这位就是经过水及血而来的基督,他不但以水,而且也是以水及血而来的,并且右圣神作证,因为圣神是真理。」真理的圣神所见证的,便是那永恒的基督与历史中被钉死的纳匝肋耶稣的合一。「凡明认基督为默西亚,且在肉身内降世的神,便是出于天主。」(若一、4:2)不过,只有受光荣的基督才会赐与真理之神(若15:26.16:7);而圣神也只「宣告」属基督的一切,「当那一位真理之神来时,他要把你们引入一切真理,因为他不凭自己讲论,只把他所听到的讲出来,并把未来的事传告给你们,他要光荣我,因为他要把由我所领受的,传告给你们。」(若16:13-15)如此一来,圣神把基督之言行带进另一全面性的看法。所以,在圣神支持下的教会不断宣讲,基督的说话继续延续下来,得到更深刻地去把握,完满地展露出来;而教会亦根据个别情况的需要,把它宣讲出来。(十)于是,圣神真的把宗徒团体及教会引入真理,「我本来还有很多事要告诉你们,然而你们现在不能担负。」(若16:12)真的,待基督复活以后,宗徒们才能担负起,因为他们是以复活基督的整体救赎计划的宏大范围去了解。
我们既然说明了圣神推动及引导着门徒,借着记忆,把基督的经验重新呈现。然而门徒有什么影响及反应呢?「他的门徒就想起了他曾说过这话,便相信了圣经和耶稣说过的话。」就字面来说,门徒相信了圣经及耶稣的话,未知是指概括性的旧约来说?抑或是某些特别章节?例如咏16:10或是如若2:17所提的咏69:9,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在门徒的宣讲中,他们常把旧约作为复活的指证:「且照经上记载的,第三天复活了。」(格前15:4)当然相信是包括相当真实的意思,圣神就是把门徒引入真理。不过,真理并非只停留在理智的层面,只是抽象的,而是指基督本身,「我是道路、真理、生命。」(若14:6)指基督所有的言行,因为基督是显示天主救恩的临在,在太初已有的圣言,为人带来「真理」--(若1:17),更好说,基督把自己带给了人类,借着真理之神,人们将被转化--肖似基督;「可是我们知道:一显明了,我们必要相似他,因为我们要看见他实在怎样。」(若一、3:2)人如果想达到这个目的,必需要接受基督(若1:11-12),使真理在我们之内(若一1:8)。如此一来,我们属于真理--真理成为我们的本性--由此,我们成为真实的崇拜上主的人,也就是这真理之神引导我们从混乱的知识中达到洞见:「你们如果固守我的话,就确是我的门徒,也会认识真理,而真理必会使你们获得自由。」(若8:31-32)从罪恶达到爱。「这爱的因由,就是那存在我们内,并永远与我们同在的真理。」(若二:1-3)如此,人们便生活在真理内(若二:4),以心神及真理去朝拜(若4:23-24)。所以宗徒相信圣经及耶稣的话,不只是回顾起基督的话而理智上相信,而更是以生活去肖似基督。在基督内作出转化,相信是要具体地表示出来,要去「履行真理」(若3:21),「如果你们遵守我的命令,便存在我的爱内,正如我遵守了我父的命令而存在他的爱内一样。」(若15:10)这样才能成为基督真正门徒。(十一)
若望福音中所谈及的记忆,确是一种新的及真的知识,就是对基督的了解。这种新的了解产生了动力,以生活去实践出真理。这样,在基督内,基督徒成了新的受造物,成为天主的化工,新的出生是借着相信基督的言语:「他自愿用真理之言生了我们,使我们成为他所造之物中的初果。」(雅1:18)如此的「记忆」过程,相信在退省方面是可以应用的,例如在依纳爵的神操中便有如此的运用,在五十二号--三种罪默想。同样地默想第三种罪,便是记忆起罪的严重和凶恶,因为犯罪是相反我等主造物主。(十二)把罪的严重和凶恶,借着记忆重新临现于退省者跟前,因而重新对罪恶的憎恶,归向善源--天主,达成一种悔改行动的实践。第一O七号--降生奥迹瞻想:『聆听那世界上的人所说的,便是怎样他们彼此谈话,怎样他们咒骂与亵渎天主。……同样地「聆听」天主三位所说的,便是「我们要救赎人类」……然后「聆听」天神和圣母所说的。末了,反省,为能从一总人的言语中,采取神益。」反省当然含有回亿的意思,但这种回想并非单单记起以前所「听到」的,而是希望从中取得神益,意即指向一个美好的前景--在神修道路上进步。
以上是若望的「记忆」观念一个小小的运用。当然这观念不可能孤立地看,不过借着记亿,我们再重新制造出宗教经验,通过实践,获得更新的经验。如此,我们才能渐渐的成全,如天父一般的成全。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