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
初期教会的礼仪与教义 |
第二世纪护教学者 |
儒斯定
下面继续按照天主教教会历史的发展,为您作简明扼要的报导。上节介绍的是教会初期的教父们及护教文学兴起的经过。现在要介绍的是公元第二世纪中著名的护教学者们,第一位要介绍的是儒斯定。他生于巴勒斯坦,原本属于拉丁民族,世代侨居于巴勒斯坦,家道相当富有,从小就喜欢研究哲学,他旅行东方各地,在各种不同派别的哲学中寻找真理,但却找不到任何一派的哲学,能满足他那饥渴不安的心灵,最后,在凯撒勒亚城,他遇到了一位年事已高、信奉耶稣基督的教友,帮助他认识了基督,并且使他懂得天主教义是真实的智慧。儒斯定在公元130年左右,领洗进教以后,并不放弃他所爱的哲学,他原先居住在厄弗所,以后到罗马去,还在罗马创立了一所学院,传授天主教哲学。他教学的方式与当时一般的哲学家相同,但教材的内容是基督的圣道,他拥有许多门徒,常作公开演讲,将非基督徒反对教会的理由予以驳斥,外教哲学家对他的行动感到不安,甚至嫉妒他的成就。圣儒斯定是写过不少作品,但流传到现在的只有三篇,其中的两篇记录了儒斯定一面驳斥诽谤,为基督徒辩护,并且把哲学的理论并入教会的教义之中。公元163年,奥理略皇帝在位时,一个名叫克莱森斯的外教哲学家,出于嫉妒无法驳倒儒斯定,就向官厅告发,儒斯定和他的六名学生同时被捕。出庭应讯的时候,他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宣告自己的信仰,以言语的证明之后,又以血来作证,他曾这样写:“没有一个人信从苏格拉底,以致为他的教训而宁愿受死,但是为了基督,连贩夫走卒都能视死如归。”他用自己的死,证实了自己的话。总督想动摇他的信仰,对他说:“听着吧!人家说你能言善辩,你又希望认识真实的道理,倘若我先鞭打你,然后把你斩首,你想就可以升天堂吗?”儒斯定向总督回答说:“倘若我能受你所说的苦,我希望领受赏报,我并不幻想,但我知道,我确实坚信这道。”总督接着说:“那么就闲话少说,你们上来吧!大家一齐来祭献神吧!”儒斯定回答说:“没有一个通理的人,会舍弃信仰而自甘忘本。”总督说:“假如你们不服从,你们将受刑罚而绝不宽待。”儒斯定回答说:“我们整个儿的希望,是为基督我等主受苦,而获得拯救。”他的学生们也回答说:“你任意做吧!我们是教友,我们也决不向偶像祭献。”他们最后终于被斩首致命了。
圣依肋内
下面介绍的是圣依肋内,圣依肋内是一位怎么样的人物呢?他在公元135年左右出生于亚纳亚省的斯米纳,父母都是教友,从小,他就非常热心,在他幼年的时候就认识了斯米纳的圣鲍里加布主教。他曾经自己描述过,在他15岁时,常常和许多同学们围坐在圣鲍里加布主教的周围,听圣鲍里加布主教谈论和若望宗徒和其他亲身见过耶稣基督的门徒们的谈话,这些事深深的刻印在他的心里,所以他曾经写下过这样的一段话:“我在幼年时所学习的,和我的心灵一起长大,而和它已经结合成一个了。”所以,圣教会把依肋内当作宗徒传统的直接见证人。他的学问很渊博,对希腊哲学的造诣相当深,他也精通教义,而且为人正直,富有仁爱。
依肋内从他的诞生地小亚细亚到罗马,再从罗马到高卢的里昂。里昂呢,就是在现在的法国境内。公元177年,圣保丹的主教以90岁高龄殉教以後,依肋内被选为继位者,他为了给当地的人宣传福音,就学习了他们的语言。依肋内这个名字在希腊文中解释为“平安”,他也真的是名符其实,到处显露出伟大的心胸,作一位和平的使者,缓和了教会之间的冲突。他可以说是小亚细亚、罗马,以及西欧三种文化的结晶,他忠勤的执行主教的圣职,领导教友们修德行善,这位伟大的传教主教,在他每天忙碌的工作中,竟还能找出时间,写了许多著作,他用高卢文写了《传教宣讲论》,还写了著名的护教书《对错误的诺斯底派学说的说明和承斥》。这部书是用希腊文写成的,共有五大册。圣依肋内的主要贡献是在圣传方面,那么,什么是圣传呢?所讲的圣传,指的是圣教会内活的传统教义而言。圣传,保证了信仰的标准,对于信仰上一切基本的问题,提供了正确的答案。让我举个例子来为您说明,“诺斯底派”主张神秘或唯知主义,主张人绝对不能认识天主,他们自夸认识了秘密的道理,普通人所不知道的知识,因为这知识,人才能得救;又主张心物二元论,精神与物质是绝对对立的,物质是恶的,精神才是善,天主,只是纯精神体,跟物质丝毫没有关系,所以物质世界不是天主造的,而是由更低级的神造的。“诺斯底派”,在伦理方面也形成了两个极端,不是过激的苦修主义嘛,就是极端为所欲为的享乐主义。依肋内在他的书里边,把他们的错误一条一条的列出来,同时呢,也一一的加以反驳。依肋内说:“异端的错误是怎么来的呢?正是来自有人想用人的理智来懂得天主和的奥迹,人固然不能用理性的能力来了解天主,但是天主借著降生的奥迹,启示给了我们,也就是所爱的众人。”他还说:“我们人,已经被基督救赎了,祝圣了,假如说肉体没有得救,也就是在说上主没有将我们赎回。”我们天主教的哲学、神学、社会学,都一向认为人的身心,精神和肉体是一个不可分的整体,两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天主教的信仰不是可以由人来任意仿造的一种学说,而是由基督赐给,宗徒接受,并传给教会的一种天主的训言。谁愿意认识真理,只需要知道那一个教会完整地保存了这宝藏,那是宗徒们和他们的继承者所建立的教会,主教们因著无间断的继承,和宗徒们一脉相传,尤其是罗马的教会,由光荣的伯多禄及保禄建立的,它把宗徒的传统保存得完整无瑕。除此之外,圣依肋内在圣经诠释学和历史哲学方面,也有非常宝贵的贡献。他指出了旧约和新约的连贯性,选民的历史是包括在广大的圣传内,天主是透过以色列民族逐渐的教育了全人类,旧约和新约是这种教育的两个阶段,也是人类走向真理的两个步骤,而这两个步骤是互相补充的。而我们的圣教会呢,则是耶稣基督的奥体,是耶稣基督在历史上的见证人,教会的使命就是在引导人类不断的向“天国的完成”进展。圣依肋内的伟大著作中,有许多思想对基督宗教学术的进展,发生很大的影响,我们可以这么说,在所有的教父中,圣依肋内是最接近现代的人。
克勒孟
在公元的初世纪,罗马帝国的教育中心,不在雅典,也不在罗马、安底约基,而是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城。亚历山大里亚城,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它位于来往亚非两洲的交叉点上,是世界各种宗教、文化、思想的汇集地,知识分子在这座城里,是非常受人尊敬的,研究学术的设备。像图书馆啦、博物馆啦!莫不应有尽有,到了第二世纪的末叶,它也成了天主教光耀的中心。那是因为亚历山大里亚城的主教们特别照顾这座城里的“研究基督教义”的学校。这座学院,可以和我们的现代大学相媲美,不但程度高,而且学科广泛,学生在这里可以受到万能的陶成。起初这座学院只是为训练传教员之用的,但是因为教授们的声望,吸引了各地受过教育的人来到这里对哲学和宗教深造和研究。一连一百五十年当中,亚历山大里亚城,基督徒学校拥有第一流的学者担任教席,其中最著名而且留有不朽之名的,有两位,就是克勒孟和奥利振。我先介绍克勒孟,他是希腊人,原籍是雅典,生於公元150年左右,他受过当时所有的文学和哲学的教育。皈依了天主教以后,先后来往于希腊、西班牙、巴勒斯坦、埃及等地研究圣教会的教义。公元200年起,他作了这座教义学校的老师,他领受铎品以后,献身于从事讲授教义的工作,编写教义方面的著作,教难爆发,克勒孟的学校被迫暂时关闭,他逃到卡帕多细亚。大概在公元215年左右去逝。克勒孟的重要贡献是,证明圣教会教义的地位绝不低於其他科学;他最吸引人的成就是,在教义中溶化了他所吸收的古代文化的精华。他认为:“我们称为哲学的,不是斯多噶主义、不是柏拉图主义、伊比鸠鲁主义,也不是亚里斯多主义,而是这些学派在有关正义以及真理的阐述和讲授方面,所提供的正确意见的主体。”他成功的利用哲学,把圣教会的教义提升到科学层次上。
奥利振
克勒孟另一个了不起的成就是,训练了一位青出于蓝的弟子奥利振。奥利振于公元185年诞生于埃及,父亲名叫李奥尼得,他以圣经来教育奥利振,孩子年幼时就已显出他的才华。相传李奥尼得屡次在孩子熟睡时,以相当尊敬的态度,口亲自己儿子的心胸,他认为圣神临在于这孩子身上而且圣神还祝圣了他的孩子。奥利振稍长以后,投入格克勒孟的门下,学习圣教会的教义。公元20年,当奥利振17岁的时候,埃及发生了大教难,父亲李奥尼得被捕下狱,奥利振渴望和他的父亲一起致命殉道,而母亲呢,却强迫他留在家里,把他的衣服给藏了起来,奥利振既不能追随父亲,便写信给他父亲要求他的父亲务必要保卫信德、宁死不屈,他说:“千万不要让步,不要为我们的缘故而让步。”奥利振的父亲在他18岁的那年殉道牺牲了,奥利振开始担负起一家之长的责任,他必须抚养六个弟弟,为了维持生计,他必须工作,那时候奥利振已经学习了许多东西,累积了不少知识,于是呢,他就开办了一所学校,办学的成绩呢也不错,不少学生从各地来聆听这位年青老师的课,当时的德米特留主教还特别委派他给望教者讲授要理。
越是有学问的人,也越是感觉到自己的知识不足,奥利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并不以自己这些轻易得来的成功感到满足,他觉得必须继续学习,他的志愿是要以一个基督徒的身份,与那些在亚历山大里亚城负有盛名的外教宿儒们并驾齐驱,于是,他把教授教义要理的工作交给一个助手去负责,自己呢,把他的老师克勒孟的教理学校重新再办起来。这学校因了奥利振努力,成绩比以前更圆满。但是,教难并没有结束,迫害随时都有爆发的可能,教会呢,也处在严重的威胁和危险中,而奥利振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他已决定为基督献出自己的生命,他屡次冒著生命的危险伴随著殉道者,直到他们受刑的地方,给他们和平的亲吻。他漫长的一生,充满着工作和旅行,完全献身於教育和保卫信仰的工作。奥利振的学问非常渊博,他爱好研究真理,他可以说是一个神学家、哲学家、圣经诠释家、法律学家、同时还是一个有丰富情感的诗人,他雇用了大批的速记员和抄写员,誊抄他的演说和著作,有人说他一共写了六千本著作,不过根据保守的统计,他的著作至少有800种之多。他一面写作,一面还风尘仆仆,在各地往来旅行,实地的考查各地的教会,他足迹所到之处有罗马,巴勒斯坦的凯撒勒亚,叙利亚和阿拉伯等地。
不久他在亚历山大里亚城的学校被迫停办,他就到巴勒斯坦的凯撒勒亚,以搭设的帐篷来继续授徒,成绩呢,也和以前一样的好,但是迫害的阴影始终跟踪著他,他有许多好友都在教难中牺牲了,他虽然没能获得像他父亲一样的殉道致命的光荣,但至少他尝到了他日夜盼望的殉道苦痛。公元250年代西乌发动的教难中,他被捕下狱,饱受酷刑在监狱中住了三年,他从暴君严刑中死里逃生,公元254年便去逝了,死的时候也已近70岁。
奥利振的著作流传到现在的已经不多,而且也都已残缺不全,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第一
类、是有关圣经方面的诠释和研究。第二类、是神学方面方的,他最著名的《原则论》,就是圣教会的第一本神学大纲。第三类是有关伦理和修德方面的。第四类是护教方面,在亚历山大里亚城,希腊人、犹太人、诺斯底派和天主教徒短兵相接,展开了最激烈的思想战。圣教会的知识分子,必须集中力量,为保卫真理而奋斗。过去的教会思想家没法用希腊哲学阐述信德的道理,而奥利振则更进一步,将希腊哲学和圣经以及教会的圣传融合起来,神学就这样取得了固定的型式,成为一门独特的科学。奥利振的思想,有一部份是值得批评的,与正统的道理有所抵触,人们批评他将新柏拉图主义漫无限制的移植到圣教会的领域中,他贬低了圣子的地位,为后来亚略派所利用,以至贬低了他在教会神学上的地位,不过他在教会学术上的地位,仍然是不可否认的。
戴尔都良
上面是关于教会初期的护教学者,埃及亚历山大里亚城的克勒孟和他的大弟子奥利振的生平事迹,以及他们在圣教会学术史上所作的贡献。现在要为各位介绍在北非的迦太基,也有两位在教会历史上有影响力的学者,一位是戴尔都良,另一位是殉道主教圣西彼廉。在亚历山大里亚城,克勒孟和奥利振是在知识的领域内扩展基督的神国,而在北非的戴尔都良和圣西彼廉主教,则是提倡实践善度基督化的生活。
那个时候,罗马帝国各地流行的语言是希腊话,而自从罗马人定居北非以来,拉丁文便成了北非通用的文字,所以呢,北非的基督徒,在祈祷时或是在宗教仪式方面,都采用拉丁语,只有在少数的讲道中,使用北非当也的方言,非洲的文学著作,也就都用拉丁文写成。
福音,大概是从义大利传到非洲的,北非教会创立的历史,我们现在已经无法考证了。公元第二世纪末期,圣教会除了归化了迦太基区域外,也扩展到毛里塔里亚,撒哈拉沙漠的绿洲地带,以及摩洛哥。戴尔都良曾经说过:“基督徒占了城市人口的一半。”这种说法虽然含有夸张的成份,但早在公元24年所召开的“北非教务会议”,出席的主教多达90位之多,由此可见非洲的教务在当时是相当发达的。
戴尔都良在公元150年左右,出生于迦太基,学的是法律,执行律师的业务,30岁时皈依了天主教,以后,晋升为司铎,他很快的成了迦太基教会的杰出人物,一直到公元200年为止,他领导北非的圣教会奋斗了20年之久,他大声疾呼,纠正当时社会上道德堕落的风气,严词申斥迫害教会的外教人、背教者和异端分子。
戴尔都良个性急躁而好争辩,善于用新奇而华美的文笔来表达他的思想,把他的才华用于服务教会上,他是一个严格主义者,渐渐的,他对任何事物都用严格的态度去对付,他不仅对诺斯底教派、马喜雍派、也对罗马的法官厉声相向,甚至也以严厉的口气批评他自己认为不够热心的教会内的弟兄们。他所梦想的教会,是一个纯粹由十全十美的教徒、圣者及苦行家组织而成的教会。蒙达努斯派异端对这位偏激的戴尔都良很有吸引力,他也就渐渐的在不知不觉中走入人了歧途。可惜一直到他去逝,都未表示悔改。戴而都良不久发觉蒙达努斯派也不能满足他的愿望,他自己创立了一个特别的教派,甚至连蒙达努斯教派也视他为一个异端分子。戴尔都良的地位从此也就一落千丈了,如同一股与活水的主流分离的小水流,不久也就消失在北非的沙漠中了。
虽然戴尔都良这位走入歧途的反教者,未能侧身于教父之列,然而在他还没有脱离正统教会的那段时期,他为教会提供了许多伟大的著作。他的文笔华丽而有力,令人不易忘怀,他的若干基本论题以及他惯用的若干句子,例如在《护教论》这本书中,他以美丽的词藻、坚强的辩证,向帝国各省的省长指出信友的无辜,以及省长或总督们反对信友的不合理,也就在这本书中,有那著名的句子:“殉道者的鲜血是信友的种子”,这句子一直到现在,还在被人引用着。
戴尔都良的33篇著作,篇篇重要,其中有许多篇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他的主要著作是那篇《异端分子的时效问题》。戴尔都良以权威法学家的身份阐发教会的圣传,对异端分子大声疾呼说:“你们无权接触这个神圣的宝藏,这个宝藏根据上溯至最初受寄托者的真正文件,专属于教会所有,法律上的时效制度对于你们是不利的。”在法律传统精神支配的罗马社会,这种论据是非常有利的,不幸的是,戴尔都良自己竟然对这个原则忘记了,悍然抗拒教会的权力,这是多么的可惜!戴尔都良是第二世纪最伟大的护教者之一,也是位拉丁派神学的创始者。拉丁派神学虽然没有希腊派神学那么样的偏重理论,然而它处处以坚强的原则为基础。他在教义方面,也提供了很宝贵的贡献,例如,关于天主圣三的道理、人的功绩和责任的问题、圣事的问题。令人叹息的是,这位伟大的神学家只有一个缺点,处处追求完义,没有去深深体会福音上说的那句话“天主把天国许诺给弱小卑微的人。”
圣西彼廉
圣西彼廉与戴尔都良相比,显然是另一种典型的人,不过他的个性在一定的范围内,和戴尔都良颇有相似的地方,但是比较缓和,属于正常的类型。圣西彼廉也是一个刚强而心烈如火的作家,但是他知道保持中庸之道,他是典型的主教,教会领袖的模范。公元210年左右出生于非洲一个罗马贵族家庭,家道富裕,年青时相当随便,受过良好教育,一度也曾执行过律师的业务,与塞西利乌斯相识之后皈依了天主教,自从他皈依天主教起,便把自己整个儿的奉献给了基督,他宣誓守身如玉,又变卖了大部份的财产去赒济穷人,晋升为司铎之后,他卓越的才能、他的良好教肓、特别是他的德行芳表,引起当时当地人们的注意,以至于公元249年,迦太基主教去逝后,全城的神职界与教友都一致选他为继承者,从此以后,只因他的声望,就使他无形中成了非洲教会的领袖。他追述自己思想转变的过程曾这样说:“我迷失在黑暗中,双目如盲,被怒涛摇撼着,在水中飘荡着,不知道是死是活,然而再生之水洗净了我,天上的光明开始照耀着我。”他称戴尔都良为老师,但他本人的才智却更为稳健,他最值推崇的一本著作是《教会至一》。在他看来,没有比与罗马教宗相分离更严重的了,他曾这样著名的经典名句:“谁不以教会为母,就不能以天主为父。”因为他酷爱并强调教会的至一性,他甚至否认异端派付洗的有效性,在这一点上与教宗的意见是不合的,但他始终坚持相信罗马的主教也就是教宗最高权威。代西乌皇帝迫害教会时,圣西彼廉意识到当地教会还需要他的领导来组织更坚强的抵抗力量,因而暂避乡下,秘密指挥教友,他没有献出自己生命的权利。公元257年,他被放逐,258年总督将他提回迦太基,他知道杀身成仁的时机成熟了,教会需要他献出生命为真理作证的时刻到了,他为真理献出了自己的头颅斩首而死,不久,就获得了殉道圣人的敬礼。
初期教会的最初三百年,圣教会的思想也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宗徒的时代,宗徒们在圣神的领导下,使基督的教义获得了固定的形式。第二个阶段的代表人物是宗徒时代的教父,他们创造了圣教会的形而上学,圣教会的整个哲学系统就是脱胎于此。第三个阶段是护教者的时代,圣教会内的学者开始吸收了外教哲学的有利因素,并利用人的理性为信仰服务。第四个阶段是反异端邪说的时代,为了保全正统的教义,教会的学者们努力的阐发教义,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教父们的事业对圣教会的贡献功不可没,任何抽象的理论,都绝对无法掌握人的整个心灵,圣儒斯定说:“没有人为了相信苏格拉底的思想,而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所以教父们担任了文化传教的工作,甚至不惜以身殉教,舍生证道,当然不是为了效忠一个空洞的理想,而是因为他们内心充满着基督的爱。由于教父们以文字,并且还以自己的鲜血为真道作证,圣教会才打入了领导阶层、打入了知识分子的阶层,这是教父们对传教事业的伟大贡献。
为了征服古老的社会,使十字架在各地取得胜利,必须改变一般人对世界的观念,圣保禄号召以基督的精神临在于这个世界,教父们遵循着圣保禄宗徒的这个指示,全力传播这个思想和讯息,基督徒的行动,假如没有思想体系的支持领导和解释,也决不会有这样辉煌的成就,这是教父们对圣教会第二个伟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