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第四世纪教会的发展

第四世纪的组织与制度


教会的组织
下一个重点是公元第四世纪教会的组织情况和当时教友们的生活情形。教会一面发展,一面确定她的组织,如同古代教会一样,每一个城市,常有一位主教,他就是教友团体的领袖,因为教友数目的增加,为了便于管理,必须把重要的城市划分成几个区,把它们托给司铎们管理,这就是现在本堂区的起源。公元325年,“尼西亚大公会议”划定了神职系统的基本原则,以后的各次教务会议,又规定了神职系统的细则,神职人员逐渐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社会阶级,神父在领受铎品以前,必须接受严格的训练。神职人员担任宗教礼仪,施行圣事的职务,除了普通的神职人员外,还有一些专门担任讲道或传教的职务,其中最有名的是被称为“金口”的。也有一些神职人员由主教特别授权,专门负责劝化罪人悔改的职务。在教会内担任行政职务的是六品副祭,教会的财产都由他们负责管理,在他们的手下还有五品副祭和其他助理人员。各地神职人员的领袖是主教,主教呢,负责管理整个教区。主教的职权范围,是以地域来划分的,负责管理一个城市,还包括隶属这城市的村镇在内,而地域的范围,又是模仿罗马帝国组织的趋势。在帝国的每一个行省,省会的主教比其他的主教权威要来得大,称他为总主教,也是他,可以在另外两位主教的赞助下,祝圣省区内新选出来的主教。这个制度最先在东罗马采用,不久之后就传到了西罗马。到了第四世纪的末期,总共有120个省区,分别由20位总主教来管理,在总主教中,有四处享有特殊的威望,那就是罗马、叙利亚的安提约基亚、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因为他们渊源于宗徒时代,另一个呢,就是君士坦丁堡,它有如“新罗马”。自从君士坦丁大帝建立君士坦丁堡后,而罗马帝国的首都迁到米兰以后,罗马城虽然丧失了政治上的重要性,但是罗马城主教的地位还是在其他主教之上,仍然贵为教宗,当时别地的主教向他请示有关教义和教会纪律方面的问题时,教宗的决定享有法律的力量,他亲自主持在罗马召开的教务会议,并派代表主持大公会议。
自从“米兰诏书”以来,教友的力量与精神,便在教会敬礼的礼仪中展开。在第四世纪以前,一切礼仪往往是在私人的宅第内举行,当然也就不太容易铺展,“米兰诏书”以后,教会获得自由,被法律所认定了,许多的圣堂便建立起来,礼仪也立刻显出了它的富丽堂皇。教友为建筑圣堂,很自然的,先由眼前的建筑物取得灵感,而不是其他神祇的庙宇。因为这样的庙宇并不是当时民众聚会的场所,而只是供奉偶像的地方。罗马人为了开会,曾经建筑了大殿“王者之厅”,是一座长方形的大厅,往往被支撑的两行柱子,分为三部份,后面是半圆形的奥殿,这大厅式的建筑物,对教会的敬礼很适合。一直到我们今天,建筑圣堂的蓝图,仍然还是和这种大厅的形式差不多。大厅内的墙壁和地,往往有细工镶嵌的图案,在今天,我们仍然能够看到这个时期留下来的遗迹,当礼仪开始的时候呢,神职班就在奥殿内,奥殿的中央,有祭台,祭台正好是在神职班与教友之间,是众人注目的中心,在祭台前边儿的两侧有个小讲台,附有上升的台楷,五品、六品副祭,就站在这升起的讲台上颂念宗徒们的书信和福音。教会就在这广大的建筑物中,举行大礼弥撒,弥撒一直都是教会敬礼的中心。
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大殿成了一种荣誉的名号,某座著名的圣堂,能经由教宗赐颁大殿的称呼。大殿还可以分为甲级、乙级两类,甲级大殿只有罗马的救世主殿、圣母大殿、圣伯多禄大殿,其他的全都是乙级大殿。咱们中国在上海附近的佘山圣母大殿,是在1947年由教宗比约十二所敕封的,也是东亚的第一座大殿。
教友的礼仪生活
周年礼仪,也是从第四世纪开始,将耶稣基督的生平事迹定为瞻礼,加以组织而成的。最早庆祝的瞻礼,是救主基督复活的日子。在复活瞻礼之前制定了40天的严斋,以提醒教友做准备,同时也是为给慕道的望教者预备领受圣洗礼仪。教会所表现的喜乐,从复活一直延长到“圣神降临节”,这是纪念天主圣神降临在宗徒的身上的日子。到了第四世纪的中叶,教会才开始庆祝圣诞节,耶稣真正诞生的日子,既然无法确定,教会呢,就规定12月25日作为庆祝耶稣诞生的日子。那么,教会为什么选12月25日来作为耶稣降生的奥迹呢?因为在圣经当中,记载了那要来临的默西亚是普照世界的光、是义德的太阳、正义真理的太阳,正因为这个教友们极为熟悉的比喻,把救主的诞辰和罗马的常胜太阳的民间庆节,定为圣诞节,取代了外教的敬礼,吸收了外教的成份,加以完全不同的意义,而成为天主教庆祝耶稣降生的节日。在东方的教会有在一月六日庆祝基督的显现和耶稣的受洗纪念日,当西方以12月25日庆祝圣诞节的瞻礼传入东方,而一月六日的“主显节”也开始在西方举行了。至于其他的瞻礼,像“耶稣升天节”,也开始举行庆祝了。在耶路撒冷的教会,教友们习惯在当地,纪念救主在世最后几天的事迹,例如建立圣体圣事、耶稣的苦难、埋葬,就这样,形成了“苦难主日圣周”的礼仪。不久,全教会也都采用了这种纪念的方式。君士坦丁大帝的母亲赫勒纳太后在耶路撒冷发现十字圣架后,十字圣架的敬礼,也普遍的展开。
从教会有殉道烈士的时候起,对圣人的敬礼便开始了。这种敬礼到了第四世纪,更为活跃盛行。当时的教会历史学家欧瑟伯说:“我们常在殉道烈士的坟墓上集会、祈祷、向他们真福的灵魂致敬。”除了殉道烈士之外,一般为信德而受苦牺牲的人,以及精修圣人和苦修圣人,都是敬礼的对象。教友们也开始编写圣人们的传记,例如圣亚大纳削写了《圣安当传》、须比赛弗禄写了《圣玛尔定传》,这些都是那个时代最为畅销的书。而望教者或儿童们在领受洗礼的时候,也以圣人圣女的名字作为领洗后的教名,此外呢,对天神们的敬礼,在第四世纪已经相当普遍了。
在所有圣人的敬礼中,高居首位的是耶稣的母亲圣母玛利亚的敬礼。圣儒斯定、圣依肋内、克勒孟和初期教会的无数学者都这样说:“玛利亚是天主圣子的母亲,在所有受造物中占有最崇高的地位。”他们也奉圣母为一切德行的模范;公元第四世纪,尼斯地方的圣额我略写了一本《圣额我略显灵者的传记》,书中叙述圣母显现的事迹;公元360到370年间,圣厄弗写了一首歌颂圣母玛利亚的长诗;公元375年,圣盎博罗削主教对圣母的德行作过详细的分析;“厄弗所大公会议”上,更隆重的宣布了:“玛利亚为天主之母,为信德的道理。”对圣母的敬礼更是普遍而虔诚。
第四世纪,教会在乡村农民中间传播发展开来;圣玛尔定主教对高卢地区教会的贡献;也谈到了第四世纪教会的组织、教友们的礼仪生活;圣堂的建筑;大殿的由来;最后呢,我们谈的是教友们对圣人和圣母玛利亚敬礼的情形。现在我要介绍教会内,朝圣风气的兴起及“圣髑敬礼”的神学理论,以及这种敬礼形成的经过,也谈谈隐修生活的起源和隐修院制度的形成,同时,也介绍几位出名的隐修士的生平传纪,和他们对教会所作的贡献。
圣热罗尼莫曾这样的解释朝圣的理由,他说:“当一个人到了雅典,更清楚的认识了希腊的历史,到了西西里和台伯河,就清楚的明白维基尔的书,基于同样的理由,到了犹太,便更清楚地明白圣经的意义。”在西方,朝圣的目的地是罗马。公元第二世纪时,许多教友甘心冒了很大的危险到罗马朝拜圣伯多禄和圣保禄两位宗徒的陵墓。第三世纪教难最惨烈的时候,四面八方的教友,远道来罗马看陵,有被官方逮捕而牺牲生命的纪录。公元第四世纪,教难平息以后呢,罗马更成了朝圣的中心地。东方的圣地也成为朝圣的中心。君士坦丁大帝的母亲,皇太后赫勒纳在圣地修建了许多大圣堂,教友们都希望能亲自朝圣耶稣基督生活过的地方,以及古经中的遗址。而圣髑的敬礼,最初是与朝圣颇有连带的关系,教友们到了朝圣地,都一定要带些纪念物回去,教友们最重视的是十字圣架。圣金口若望曾将当时的情形作了以下的描述:“获得那十字圣木的人,都用黄金镶嵌,佩带在颈子上。”圣额我略说:“他所得的最宝贵的遗产是一片圣木,镶在一个铁圈上。”而君士坦丁大帝的皇冠上镶了一只铁钉,这只铁钉可是当年钉过救主耶稣的身体于圣十字架上的,因而被君士坦丁皇帝看作是贵重无比的宝贝,将它镶在自己的皇冠上。除了耶稣苦难的纪念物之外,圣人们的遗骸也成了信友们敬礼的目标,殉道烈士们的遗骸尤其受到教友们的尊敬。圣鲍里加布主教于公元155年在高卢致命后,斯米那的教友,将他的遗体保存留作纪念。公元258年,圣西彼廉主教被斩首致命时,教友们将衣服布块铺在地上,吸取从他身上流下来的鲜血。保存所崇敬之人的遗物作为纪念,本是人心最自然不过的情感,不是吗?但为教友而言,还有着更深一层的理由,殉道烈士以及圣人们的遗骸,不是曾经作过圣神的宫殿吗?他们受过各种酷刑时,他们忍受痛苦作着奉献牺牲时,正是圣神在心内坚强他们、支持他们,不是吗?教友们早就到处寻觅圣人们的遗骸,当作圣髑作为庇佑自己的保证,找不到他人的遗骸时,就分散接触过圣人们身体的衣服或布帛,只要按圣热罗尼莫的那种精神去做,圣教会是认可这种民间敬礼的。圣热罗尼莫说:“我们并不崇拜殉道者的遗骸,更不崇拜日、月或天神,我们只崇拜唯一的天主,我们尊敬圣人们,就是尊敬他们所作证的,我们恭敬圣人,正因为他们是至高天主的忠仆,这种尊敬反映到他们的天主身上,是一种爱屋及乌的表达啊!”可惜!对粗俗和知识水平不够的人而言,这种热心的方式,往往演变成严重的弊端。例如无耻的当作贩卖赚钱的工具,或是从异教徒继承而来的宗教迷信,圣教会就会痛加攻斥了。
隐修制度的起源
接着介绍天主教隐修生活的起源、隐修院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的情形。最初三世纪的天主教,教友团体较小而且也非常热心,大家彼此都认识,常常互相鼓励,为主殉道的意愿常激发他们的勇气,这些情形都足以支持他们的虔诚和照心。到了第四世纪,教友人数日渐加多,进教,不但毫无危险,反而因为天主教获得了自由和法律的保障,有了更光明的前途,而教会的荣誉,反而被没有多大理想的望教者给掩盖了,不过在冷淡的群众之外,常有一些人专心致志的努力修行,希望自己能成为成全的人。在最初几个世纪,有些教友矢志修成全之德,他们被称之为“苦行者”,他们放弃婚姻、保持着独身、度着淡泊的生活,弃绝世俗的集会,而专心祈祷行善,不过仍然居住在世俗红尘之中。而从第四世纪开始呢,情形便不相同了,有些抛弃一切名誉地位家产,远离世俗红尘,为的是能够更彻底的遵从耶稣基督的劝谕,这就是隐修生活的起源。这种方式的隐修生活,首先在埃及出现,有一个名叫“安当”的埃及青年,是一个没有受过太高教育的乡下人,但是,却出身于热心教友的家庭,才20岁,父母就已先后去逝了,有一次,他走进圣堂,主持礼仪的神父正好开始念福音,恰巧又是耶稣给富家少年说话的那一段:“你若愿意是成全的,去,变卖你所有的,然后分施给穷人,你必有宝藏在天上,然后来跟随我。”安当被这段话感动了,立刻当机立断,回到家里把田地都变卖了,而且也把所卖得的钱分施给穷人,然后便跑到旷野,隐居在山洞里,他祈祷、劳动、诵读研究圣经,魔鬼用尽各种方法诱惑他,他却用越来越严厉的补赎反击魔鬼。他的名声很快的就被传扬开了,在他周围的旷野里,住满了仿效他的人,他成了许多隐修士的指导者,他并非不再关心教会的事情,当公元311出的教难来临时,他就曾从旷野中走出来,去帮助那些被驱赶到矿坑做苦工的教友们。教难以后,他再回到旷野恢复他的隐修生活,他进入更深的旷野,在那儿隐居了40年直到公元356年,以105岁的高龄与世长辞。圣安当的隐修生活,具有感染性。圣亚大纳削为安当写了一本传纪,感动了许多读者,不少被认为有辉煌前途的青年,读了安当一生的传记,便抛弃一切,退居到旷野里去了,这些隐修士,每个人单独的住在自己的斗室,或是在山坡上所挖掘的山洞中,他们的生活并不是安宁无事,为了防卫自己不受世俗的诱惑,为了能达到专心默观天主的地步,并且,能在现在就预先尝到天上的幸福,他们实行严斋,尽力制服肉身的贫婪和情欲的冲动。在这时期,对祈祷和刻苦,还没有一定的规则,每位隐修士按照自认为对自己的神修有益的方法去做,因此常有隐修士求好心切举行令人吃惊的大斋、熬夜以及其他令人惊异的苦工,有些人甚至想打破一切刻苦的记录。这样的隐修生活,难免陷入有害的自欺的幻想中,在他们有如疯狂的刻苦中,也可能渗入自爱的成份。
隐修生活在时间的推移下,看到上面我所描述的缺点,渐渐形成有组织集体隐修的方式,有规律的生活也渐渐形成了,许多隐修士集居在一处,各人分居一间斗室,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共同祈祷念经、唱圣歌。创立这种集体隐修修院制度的是圣巴各莫。他在埃及招集了一批门徒,在一个僻静的小村子中隐居,与尘俗繁嚣隔绝,修士们靠手工糊口度日,最普遍的工作是编织草席,除了手工之外,修士们每天有一部份时间从事学术研究、讨论圣经意义。他把隐修士集合在一起,受一位长上的管理,服从于这位长上,而且,他认为服从比刻苦对修成全更为有益。圣巴各莫集体隐修制度非常成功,他在埃及各地设了九个分院,他的妹妹创立了两个女修院,到第四世纪末期,修士的人数已高达七千人之多,整个东方,到处有独修或团体生活的隐修士,教友们很钦佩他们,前去拜访他们,也有一些社会上有名的人,往往也腾出一段时间,去同他们过隐修的生活,例如圣巴西略、圣金口若望、圣热罗尼莫和圣玛尔定主教。
集体隐修制度,由埃及传到东方各地,圣希拉连和圣卡利东。在巴勒斯坦的著名圣地遍设修院,西乃山成了隐修士的中心。圣巴各莫一个名叫斗欧日的门徒,在美索不达米亚创立隐修院;阿拉伯、叙利亚的边境有一批牧童修士,他们一面牧羊,一面祈祷;小亚细亚也涌现了许多隐修院。圣巴西略是东方有名的隐修士,他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本都地方隐修,他们遵奉圣巴各莫所手定的规则,但也稍加变更,每一个隐修院的修士,在人数上有一定的限制,以便院长易于管理。圣巴西略为团体性的隐修院立下了规矩,内容包括了有节制性的刻苦,用手和用头脑的工作互相调和,他敦劝隐修士们专心祈祷,修养谦逊、忍耐和友爱德行,以及对长上绝对的服从。圣巴西略修订的规矩成为东方修会的圭臬。
圣亚大纳削和圣安当原本就是知心朋友,也就将隐修院的制度介绍给义大利的教友们。公元第二世纪中叶,罗马已有许多贵族妇女度隐修生活,圣玛尔定是第一个在高卢创办隐修院的,他所创办的隐修院和东方的不同,东方的隐修士不领受铎品,而在高卢的隐修士,同时也执行司铎神职。圣玛尔定在高卢成立了许多修院,他去逝时,有两千位隐修士参加丧礼。地中海一带的隐修生活非常发达,莱蓝、马赛、阿尔勒的隐修院都很有名。修道制度,发源于埃及,不过,正式的修会形式却在第四世纪的末叶和第五世纪初叶才形成。圣玛尔定在法国、圣奥斯定在非洲,才是主要的发起人。
隐修院对教务的发展,有很大的贡献,在隐修士的提倡下,教友们也普遍地采用省察的习惯,隐修士担负起了指导教友灵修的工作,他们为教会祈祷,为教友们祈祷,也为教会培训了大批的主教,领导教会在蛮族入侵时,成了教会和社会的保护人,也正是他们在恶劣的风暴中,创办学校,抄写经典书籍,保存了古代的典籍和文化。才有以后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