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天主教简介 (教堂版)
十一、澄清
1、布鲁诺问题
在《火刑》(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自读提示中,开头就说:“意大利著名科学家、思想家乔尔诺·布鲁诺生活的时代,正是以罗马教皇为首的天主教统治的时代,他们用极其残酷的刑罚摧残坚持科学维护真理的科学家、思想家,布鲁诺就是其中的一位殉道者。”
天主教会真的反对哥白尼学说吗?1530年左右,哥白尼将他的成果写成论文,并发表了题稿。“教皇克力门七世表示赞许,并要求作者将全文发表。”直到1616年,由于路德教派的极力反对,由红衣主教柏拉明宣布,哥白尼学说是“错谬的和完全违背圣经的。”哥白尼的书在未经改正之前,不许发行,但这个学说
可以当作一个数学假说来讲授。而且“......停刊的命令一直没有得到教皇的批准”(W.C.丹皮尔:(科学史)175页,商务印书馆),也就是说,1616年以前,天主教会没有明令禁止“宣扬”和“宣播”哥白尼学说。怎么可能以这样的理由,在1600年将布鲁诺烧死呢?
天主教会为什么要烧死布鲁诺?
在W.C.丹皮尔著的《科学史》176页有这样一段:“布鲁诺是热忱的泛神论者,公开攻击一切正统的信仰。他受到教会法庭的审判,不是为了他的科学,而是由于他的哲学,由于他热衷于宗教改革:他于1600年被教庭烧死。”
1991年4月,由知识出版社,新华书店经销的一本天文学专著《当代国外天文学哲学》,该书第五部分有署名李家焱译、卡毓麟校对的F.J.蒂普勒著的《地外智慧生物概念简史》一篇长文(260-278页),文中对布鲁诺的评论是这样说的:“人们通常认为,布鲁诺是科学的殉道者,因为他第一个起来为哥白尼的太阳中心学说辩护,后来烧死在火刑柱上。然而,他为哥白尼辩护不是出于科学的理由,而是出于宗教的原因。实际上,他轻视哥白尼的严密数学推理,而仅仅热衷于用哥白尼的学说去攻击基督教的某些基本信条。布鲁诺被判处死刑,是由于他对基督教进行了令人难以理解的攻击,而不是由于他信奉世界多元性或为哥白尼进行了辩护。布鲁诺远远不是科学的殉道者,而实际上是损害了科学,因为他所掀起的那场暴风雨使得宗教权威把哥白尼体系和反基督运动联系在一起。事实上,这也是伽俐略受到教廷裁判的一个主要因素。”
至于教会对他的叛徒和破坏分子施以火刑是否违情悖理,则是另外一个问题。我们知道社会是不断进步的,古代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和现在大不相同。用今日的眼光去评断古人的行为是不合辩证法的。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的:一是古代世界各国的刑法,以今天的眼光看,都是较残忍的。就拿中国来说,古代除了五刑之外,还有刖(yu色:砍脚)、醢(h6i:剁成肉酱)、烹(p6ng:煮),以及车裂、腰斩、炮烙之刑,特别是万剐凌迟等极残酷的肉刑。欧洲以火刑最为残酷;但若比起千刀万剐的凌迟刑来,就显得轻多了。另外,欧洲一般来说,一人做事一人当,而中国还有灭九族之刑。二是中古欧洲是一种政教合一的社会,扰乱教会就等于扰乱整个国家社会。倡导邪说,造谣毁谤,都构成破坏社会秩序之罪。布鲁诺邪说,攻击教会,造成社会动乱,理应受到惩处。就如中国出现了法轮功邪教扰乱社会治安之后,政府就要把它取谛,违抗者就要法办,是同样的道理。
2、天主教是玛利亚教吗?
基督教的兄弟姐妹常说:“基督教拜上帝、拜耶稣,天主教拜玛利亚,天主教是玛利亚教。”这种歪曲的宣传,使教外人也信以为真。因此有澄清的必要。
(一)天主教拜天主,也拜天主第二位降生成人的耶稣和天主第三位圣神,并不拜圣母。天主教最注重的崇拜礼仪是弥撒圣祭,在弥撒中钦崇天主,向他俯伏朝拜,承认他是至高无上的造物真主,世界属于他,整个人类也属于他,因此偕同耶稣,把自己及自己的一切以及一切崇敬都奉献给天父。
(二)天主教也尊敬、恭敬、光荣、赞美圣母及圣人圣女们,因为天主在他们脆弱的人性上完成救恩大事,天主借着他们令人惊奇的信仰,给我们提供了杰出的榜样,也因他们的见证和转求,赐给我们的信心,从事人生的战斗,不致失败,并同他们一样获取的荣冠。
(三)我们对圣母的敬礼的性质,在“圣母经”中正确地表达了出来,圣母经上半段,是以圣经上的话赞美圣母,“万福玛利亚,你充满圣宠,主与你同在,你在妇女中受赞颂,你的亲子耶稣同受赞颂。”(路1:28—42)。相信基督教的兄弟姐妹,既然相信圣经上的话是不会错的,也不会反对的吧!圣母经后半断是求圣母为我们转求代祷:“天主圣母玛利亚,求你现在和我们临终时,为我们罪人祈求天主。阿们。”基督教的兄弟姐妹,常常彼此说:“某兄弟,某姐妹,请为我代祷。”我们罪人尚且可以彼此代祷,圣洁的圣母,难道不可以为我们代祷吗?
(四)我们天主教徒的祈祷,首先是向天主父、子(耶稣)及圣神。其次才是向圣母、圣人、圣女们祈求,请他们为我们转求代祷。圣母转求代祷的作用是无可否认的,在若望(约翰)福音第二章1—11节加纳婚宴中充分地显示出来,耶稣在圣母的转求代祷下,把普通的水变成了美酒。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