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甲年

六月份


降生成人的圣言──生命的食粮安慰〈基督圣体圣血节〉 

  本主日我们举行基督圣体圣血节弥撒。这是由原来耶稣圣体和耶稣宝血两个瞻礼合并而成的一个瞻礼。耶稣圣体瞻礼成立较早。於1247年第一次在比利时列日城举行,是在一位奥斯定会修女儒丽安的请求下而开始庆祝的。据那位修女的传记叙述,在1209年一次神视中,她曾看到一个发光的圆形月亮,但其中却有一黑点;耶稣告诉她,这黑点表示在整个礼仪年的循环中,仍缺少一个敬礼圣体的庆节。耶稣宝血瞻礼於第十六世纪起源於西班牙,後来传入意大利。1847年,教宗比约九世由流亡中重返罗马,为感谢基督,诏令普世教会,庆祝耶稣宝血节。
  其实,耶稣圣体与耶稣宝血是同一奥迹,应在一起庆祝。因此,现行的教会礼仪已把耶稣圣体和耶稣宝血两个瞻礼,合并为基督圣体宝血一个瞻礼,规定在天主圣叁节後的星期四举行庆祝。
  本瞻礼弥撒的圣道礼分,甲、乙、丙叁年,各有叁篇读经。今年是甲年。第一和第二篇读经以及福音,分别取自申命纪第8章第2到3以及14到16节;圣保禄宗徒致格林多人前书第10章第16到17节;圣若望福音第6章第51到58节。其内容涉及信仰基督、圣体圣事和圣教会。综合地说,那就是:基督的圣体圣血真的是生命的食粮,我们信仰基督的人,在圣体圣事内领受基督的圣体圣血,不但与基督本人结合,而且彼此团结,构成一个教会--基督的奥体。
  在圣若望福音 有一种特殊的论辩方法。我们曾在「耶稣和尼苛德摩论道」及「撒玛黎雅妇人的谈话」中论述过。耶稣谈「由上而生」,而尼苛德摩却误解,遂质问耶稣「人已年老,怎能重生?」同样,耶稣告诉撒玛黎雅妇人,说要赐给她活水喝;撒玛黎雅妇人也误解,惊讶地问道:「先生,你连汲水器也没有,而井又深,你从那 得那活水呢?」尼苛德摩和撒玛黎雅妇人的误解都给了耶稣一个机会,好让他更清楚地说明他要讲的,有关「圣洗圣事」和「天主圣神」的道理。
  在本节日的弥撒福音中,耶稣也运用了同样的论辩方法。耶稣曾行了增饼奇迹。之後,群众来找寻他。耶稣劈头指出:他们找寻他并不是因为看到了神迹,而是因为吃饼吃饱了。他警告他们不要为那可损坏的食粮劳碌,而要为那存留到永生的食粮劳碌。在这 ,耶稣的听众也懂错了他的话,以为他是指他们祖先在旷野 吃过的「玛纳」。耶稣纠正他们的错误,顺便宣布自己是降生成人的天主圣言,是从天上来的、真正的生命之粮,并要求他们信从他。他说:「你们祖先吃过『玛纳』,仍然死了。但谁吃这食粮,将永远活着。」
  在本节日的弥撒福音中,耶稣承接上面的讲话,阐述了他圣体圣血圣事的道理。本弥撒福音这样记载,说:

  
那时,耶稣对群众说:「我是自天而降的生活的食粮;谁吃了这食粮,将永远活着。我要给的食粮,就是我的肉,为使世界获得生命。」於是犹太人彼此争论说:「这人怎能将自己的肉给我们吃呢?」耶稣对他们说:「我切切实实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他的血,在你们内就没有生命。谁吃我的肉,喝我的血,必得永生,我在末日要叫他复活,因为我的肉是真实的食粮;我的血是真实的饮料。谁吃我的肉,喝我的血,他就在我内,我也在他内。如同生活的父派遣我来,我因父而生活;照样,那吃我的人,也要因我而生活。这是自天而降的食粮,不像你们祖先所吃过的『玛纳』,他们吃了,仍然死了。但谁吃这食粮,将永远活着。」(若6:51-58)

  本节日弥撒中的读经一记述以色列人在旷野 吃「玛纳」的事。它把「玛纳」看作「天主的话」的有形体现,说:「人不单靠食物生活,也靠上主亲口所说的每一句话。」对我们基督信徒来说,耶稣基督就是降生成人的天主圣言。
  读经一这样说:

  梅瑟对人民说:「你应当记着:上主、你的天主,使你在旷野中流浪了四十年。那是为了磨难你,试探你;要知道你是否真心遵守他的诫命。他磨难你,要你捱 抵饿,然後才以你和你们祖先所未尝过的『玛纳』养活你,使你知道人不单靠食物生活,也靠上主亲口所说的每一句话。你不要忘记上主、你的天主,他曾引领你离开埃及、离开你们为奴之地,领你越过火蛇和 子横行的大荒野,经过了乾旱无水的可怖之地;是他为你从坚硬的岩石中引水出来;也是他在旷野 ,以你祖先未尝过的『玛纳』养活了你。」(申8: 2-3, 14-16)

  「玛纳」养育了在旷野 流浪的以色列子民,圣体圣事是旅途教会赖以生活的日用食粮。在本节日弥撒的读经二 ,圣保禄宗徒解释了圣体圣事与教会之间的密切关系。他这样说:

  弟兄姊妹们:我们所祝福的那祝福之杯,不是分享基督的血而结合吗?我们擘饼,不是分享基督的身体而结合吗?因为饼只有一个,尽管我们有许多人,但由於分享同一个饼,我们只是一个身体。(格前10: 16-17)

  上主,愿我们所献上的礼品,带给你的教会这献礼所象徵的和平与合一。这就是今天献礼经所祈求的。

  主内的兄弟姐妹们,
  今天我们庆祝基督圣体圣血节。本节日弥撒中诵读圣若望福音。这部福音采用一种特殊的论辩方法。我们曾在它所记载的耶稣同尼苛德摩和同撒玛黎雅妇人的谈话中注意到了。耶稣谈"由上而生";尼苛德摩误解,质问耶稣"人已年老,怎能重生?"耶稣告诉撒玛黎雅妇人,说要赐给她活水喝;撒玛黎雅妇人也误解,惊讶地问道:"先生,你连汲水器也没有,而井又深,你从那里得那活水呢?"尼苛德摩和撒玛黎雅妇人的误解都给了耶稣一个机会,好让他更清楚地说明他要讲解的圣洗圣事和天主圣神的道理。
  本节日的弥撒福音也是这样。耶稣曾施行了增饼奇迹。之後,群众来找寻他。耶稣认为,他们找寻他并不是因为看到了神迹,而是因为吃饼吃饱了,因此警告他们不要为那可损坏的食粮劳碌,而要为那存留到永生的食粮劳碌。他的听众也懂错了他的话。他们以为耶稣要给他们的食粮,是他们的祖先在旷野里吃过的玛纳。耶稣纠正他们的错误,同时宣布自己是从天上来的食粮,但是,不是玛纳。他说:

  "你们的祖先在旷野里吃过玛纳,却死了;我是从天上降下来的生活的食粮,谁若吃了这食粮,必要生活直到永远。"

  他向他们说∶

  "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人子的血,在你们内便没有生命。谁吃我的肉并喝我的血,必得永生,在末日我要使他复活,因为我的肉是真正的食品;我的血是真正的饮料。谁吃我的肉并喝我的血,他便住在我内,我也住在他内。就如那生活的父派遣了我,我因父而生活;照样,那吃我肉的人,也要因我而生活"。

  福音就这样肯定了基督的圣体圣血真的临在圣体圣事内的道理。在读经二里,圣保禄宗徒解释圣体圣事与教会之间的密切关系。他说:

  弟兄们!我们喝所祝祷的那"感恩之杯",岂不是与基督的血相结合吗?我们吃所分的饼,不是与基督的身体相结合吗?因为饼只是一个,我们虽多,只是一个身体,因为我们众人都共享这一个饼。

  主内的兄弟姐妹们,
  基督的圣体宝血真的临在圣体圣事内。圣体圣事是我们基督信徒的超性食粮,也是我们教会合一的象征。这是本主日基督圣体圣血节给我们的迅息。这迅息在我们心中引起强烈的渴望,不只是所谓"神领圣体"的渴望超性食粮,更是渴望教会合一的完满实现。本节日的集祷经说得好∶

  仁慈的上主,我们奉献饼、酒为礼品,乃是教会和平、统一的象征,求你恩赐你的教会和平与统一。
  基督我们赞美你。亚孟。



良善心谦(特敬耶稣圣心)


  「世间没有比为朋友舍命更伟大的爱了。」基督信徒曾用不同的比喻来说明这伟大的爱。最初他们称耶稣为牧人;以後他们把耶稣被刺透的肋膀,看作教会七件圣事的泉源。到了十八世纪,他们更提倡了耶稣圣心瞻礼。今天(圣叁瞻礼後星期五)我们庆祝耶稣圣心瞻礼。在现行的罗马弥撒经书中,耶稣圣心瞻礼弥撒中的祈祷和读经,都以教会的传统形像,来比拟耶稣圣心的无限仁慈和爱。
  先说弥撒中的祈祷经文。「进堂咏」取自圣咏第33篇。它以天主像牧人似的,保护和抚养以色列子民,来比拟耶稣基督对我们的无限仁慈,说:

  上主的计划永恒不变:他将救我们免於死亡,在 馑时养活我们。

  「颂谢词」直接赞颂耶稣的仁慈,说:

  你的圣子在十字架上被长矛所刺透,他敞开的圣心,成了广施神恩的宝库,为我们开启仁慈和圣宠的泉源,你使爱火常燃的圣心,成为虔诚者的憩息、忏悔者的投靠。

  敬礼耶稣圣心,有叁重意义。刚才说的颂谢词只提到其中之一。那就是:在耶稣圣心中汲取活水,领受救恩。献礼经和领圣体後经分别指出其他两种意义。献礼经强调的是补赎罪过和获得罪的赦免。经文说:

  仁慈的天主圣父,你良善无比,爱人至极,竟把你的唯一圣子赐给了我们,求你使我们与他结合为一,成为蒙你悦纳的礼品。

  领圣体後经所着重的,则是在弟兄身上报答耶稣对我们的爱。经文说:

  仁慈的上主,我们领受了你爱的圣事,求你帮助我们在世上日益肖似基督,好能在天上分享他的光荣。

  今年是教会礼仪年历的甲年。圣心节弥撒中的两篇读经和福音分别取自:申命纪第7章第6到11节;圣若望一书第4章第7到16节;圣玛窦福音第11章第25到30节。概括地说,其主题是有关基督待人的慈爱以及基督对人的严格要求。
  我们先从福音说起。福音这样 说:

  那时,耶稣发言说:「父啊!天地的主!我称谢你,因为你把这些事隐瞒了明哲乖巧的人,而启示给孩童们。是的,父啊!你原来喜欢这样。我父将一切交给了我,除了父以外,没有人认识子;除了子和子所愿意启示的人,也没有人认识父。」
  「凡劳苦和负重担的人,你们都到我这 来吧!我要使你们得到安息。你们负起我的轭,向我学吧!我是良善心谦的,你们的心灵必将找到安息。因为我的轭是甘饴的,我的担子是轻松的。」(玛11:25-30)

  在耶稣圣心节的弥撒中诵读上面这篇福音,很明显的,这是因为 面有「良善心谦」这句话。但是,这句话的解释可并不简单,必须顾到它的上下文,才不至错误。从它的上下文看来,这句话不但表示基督对人的慈爱,同时也意味着他向人提出严格的要求。原来,在我们刚才听到的弥撒福音记载中,耶稣是在召叫人做他的门徒。他曾批评经师和法利塞人,说「他们把沉重而难以负荷的担子捆好,放在人的肩上,自己却不肯用一个指头动一下。」他是良善心谦的。他决不像他们那样压迫信赖他的人。相反,他爱惜他的门徒,称他们为劳苦和负重担的人,邀请他们到他跟前来,让他们安息。但是,在这篇弥撒福音的记载中,耶稣也谈到「他的轭」和「他的担子」。「轭」和「担子」不都是严厉和沉重的东西吗?谁说耶稣对他的门徒没有任何严格要求呢?只不过耶稣要求的是:「爱」,以及由於「爱」而「为人服务」。因此,他的「轭」和「担子」才是柔和而轻松的。

  「良善心谦」也是从前天主对待他的子民以色列的态度。在本节日弥撒中的读经一,梅瑟向以色列子民解释了这端道理。他先向他们陈述天主对待他们的恩爱:主怎样拣选了他们小小的民族,作自己的子民,怎样以施行奇迹,来拯救他们逃出埃及,摆脱奴隶的生活。然後,梅瑟便向以色列子民指出如何报答天主如此浩大的恩爱。他劝勉他们遵守天主的一切诫命。在梅瑟的教诲中,「良善心谦」有「忠信」的意思。天主对他的子民忠信,也要求他的子民对他忠信。
  读经一这样说:

  弟兄姊妹们:你们是属於上主、你们天主的圣民,你们的天主上主从地上万民中,拣选了你们作他特殊的子民。上主喜爱你们,拣选你们,并不是因为你们比其他的民族人数众多;其实你们是所有民族中最小的一个;由於上主爱你们,并为履行他对你们祖先起的誓,他才以大能的手救你们离开为奴之家、摆脱埃及王法郎的手。所以,你们要知道,只有你们的天主上主是天主,他是信实的天主:对那爱他、遵守他诫命的人,他信守盟约、施予恩惠,直到千代;但是对那恨他的人,他必立即报复,将他们消灭;所以你们要切实遵行我今天吩咐你们的诫命、法令和规则。」(申7: 6-11)

  耶稣圣心节庆祝的是天主待人的无穷慈爱。在本节日弥撒中的读经二 ,圣若望宗徒从天主对待我们的爱,谈到我们彼此间的相亲相爱。他以为基督信徒间的彼此相爱,是他们爱天主并被天主所爱的有形可见的证据。
  读经二这样说:

  亲爱的弟兄,我们要彼此相爱,因为爱是从天主来的;凡有爱心的人,都是从天主生的,并且认识天主;那没有爱心的人,便不认识天主,因为天主是爱。天主对我们的爱在这件事上显示出来:就是天主把他的独生子,派遣到世上来,使我们藉着他得到生命。不是我们爱了天主,而是他爱了我们,而且派遣了自己的儿子,为我们作赎罪祭,这就是爱。
  亲爱的弟兄,既然天主这样爱了我们,我们也应当彼此相爱。从来没有人看见过天主,如果我们彼此相爱,天主就住在我们内,他的爱在我们内才是圆满的,天主把他的圣神赐给我们,所以我们知道我们住在天主内,他住在我们内。至於我们,我们却曾看见过,并且作证:父派遣了子来作世界的救主。谁若明认耶稣是天主子,天主就住在他内,他也住在天主内。我们认识了,而且相信了天主对我们所怀有的爱。天主是爱,谁住在爱内,就住在天主内,天主也住在他内。(若一4: 7-16)

  总之,耶稣是良善心谦的:「压伤的芦苇,他不折断;将熄的灯芯,他不吹灭。」他所启示的天主,就是「喜爱仁爱,胜於祭献」的天主。他召叫他的门徒跟随他走这仁爱的道路。这样他们便会获得安息。

  主内的兄弟姐妹们,
  今天我们庆祝耶稣圣心节,特别恭敬耶稣圣心。圣心敬礼有叁重意义。那就是∶一、在耶稣圣心中汲取活水,领受救恩;二、补赎罪过,获得罪的赦免;叁、在弟兄身上报答耶稣对我们的爱。
  今天弥撒中福音和两篇读经的讯息集中在上述的第叁点。
  在福音里,耶稣批评经师和法利塞人,说"他们把沉重而难以负荷的担子捆好,放的肩上,自己却不肯用一个指头动一下"。耶稣是良善心谦的。他决不像他们那样压迫信赖他的人。相反,他爱惜他的门徒。称他们为劳苦和负重担的人,要让他们安息。他说,他的"轭"和"担子"才是柔和而轻省的。
  在读经一里,梅瑟向以色列子民陈述天主对待他们的恩爱:天主怎样拣选了他们小小的民族作自己的子民,怎样以施行奇迹拯救他们逃出埃及,摆脱奴隶的生活。然後,梅瑟便向以色列子民指出如何报答天主的如此浩大恩爱。他劝勉他们遵守天主的一切诫命。在梅瑟的教导中,良善心谦有忠信的意思。天主对他的子民忠信,也要求他的子民对他忠信。
  在第二篇读经里,圣若望宗徒从天主对待我们的爱,谈到我们彼此间的相亲相爱。他说∶这是他们爱天主并被天主所爱的有形可见的证据。

  主内的兄弟姐妹们,
  我们都知道耶稣是良善心谦的。我们可也知道"良善心谦"这句话在圣经上的实在意义吗?从今天弥撒中的福音和两篇读经看来,这句话不但表示基督对我们慈爱,同时也意味着他向我们提出严格的要求,而这严格的要求之一,便是我们基督信徒彼此间的相亲相爱。
  我们中国教友向来十分敬礼耶稣圣心。在我们的教堂和家里,都可以见到耶稣圣心像。我们常常祈求耶稣圣心说:"耶稣圣心,矜怜我等"、"耶稣圣心,我依赖尔"、"耶稣圣心,尔国临格於中国"。
  今天的弥撒更教导我们,敬礼耶稣圣心便是,一面感谢耶稣圣心对我们的恩爱,一面遵守他的命令,去爱和关怀我们周围的兄弟姐妹们。 今天弥撒中的领圣体後经说的好:

  上主,求你使我们所领受的爱情圣事,点燃起心中的爱火;使我们常为你圣子的慈爱所吸引,设法在别人身上与他相遇,力行他爱的教训。
  基督我们赞美你。亚孟。



召叫宗徒(常年期第十一主日)


  本主日的弥撒福音,给宗徒和教会的使命勾画出一个粗线大纲,并描绘了直到基督再来,教会的面貌。
  本主日福音的记载由耶稣对群众的怜悯开场。在圣经中,这不是第一次。圣马尔谷福音记述五饼二鱼的奇迹,便已这样开始(谷6: 34)。耶稣看到群众的需要,心 感动,群众需要领导,是一粒好的种子,将能结出果实来,但是缺少工人。因此,耶稣叮嘱他的门徒们祈祷,求庄稼的主人,派遣工人来收割庄稼。
  就在这样的场合上,耶稣指定一群人来作第一批的工人。这样,耶稣召叫了宗徒,宗徒以及後来教会的使命,都是由耶稣对群众的无限怜悯中产生的。
  耶稣看到群众「流离困苦,好像一群无牧之羊」。「无牧之羊」是旧约圣经中一个习见的说法。梅瑟担心会众「如无牧之羊」,没有人照顾,祈求天主打发一人来管理他们(户27: 17)。匝加利亚责备民众,盲从谎言,以致流离失所,「有如没有牧者的羊群」(匝10: 2)。耶稣是卓越的牧人, 於群众流离困苦,希望有工人来收割庄稼。
  「庄稼」一词也是旧约中所习见的。在那 ,它意味着末日的天主审判(耶51: 33;岳4: 13)。新约圣经记载了耶稣所讲的稗子比喻。在这比喻 ,「庄稼」指稗子和麦子起初一同生长,後来却有不同遭遇,即有最後审判的意思(玛13: 30; 13: 39)。应该祈求天主赏赐工人来收割庄稼,因为,归根结底,天主是庄稼的主人。
  耶稣叮嘱门徒祈祷之後,才拣选第一批的庄稼工人,他称他们为十二宗徒,并付给他们权能。据福音的记载,这是「制服不洁之魔的权柄,能驱赶邪魔,医治百病和各种疾苦」。这话在我们今日读来,可能会使我们惊讶,但是我们要记得,圣玛窦福音也是用了同样的字句描述了耶稣的传教活动。「耶稣走遍了全加黎利,在他们的会堂内施教,宣讲天国的福音,治好民间各种疾病,各种灾殃」(玛4: 23)。
  「耶稣周游各城各村,在他们的会堂内施教,宣讲天国的福音,治好一切疾病,一切灾殃」(玛9: 35)。可见,说十二宗徒被派遣,有治好一切疾病,一切灾殃,以及驱逐魔鬼的权力,无非是说:他们负有与耶稣同样的使命。
  虽然如此,我们的眼光要超过肉体疾病的层次,圣路加福音一面记载:宗徒们被召去做耶稣所做的事;一面又援引依撒意亚先知的一个预言,说:耶稣「承受了我们的脆弱,担荷了我们的疾病」(依8: 17)。传福音者是天主的仆人,有担荷别人苦难的责任,他的本分是宣布天国的来临,包括驱魔和治病在内。
  然後,圣玛窦福音列出了耶稣所拣选的十二宗徒的名字。
  最後,耶稣给他们提出明确的训令,他们不要去向外邦人和撒玛利亚人宣讲,宁可去找回迷失的以色列同胞。这是因为当时耶稣刚才开始传教,尚未完成他的逾越奥迹。在完成这奥迹之後,他们便「要去使万民成为门徒」(玛28: 19)。
  总之,十二宗徒的使命首先是宣布天国的来临。所以,正如刚才说过的,他们治好疾病,复活死人,洁净癞病,驱逐魔鬼。这些都是天国来临的徵兆。耶稣召叫十二宗徒,完全出於他对他们的恩爱,并不在乎他们本人的功德。他们从天主手中白白领受了这项职务,因此也要用来为别人白白服务。

  那时,耶稣看到群众流离困苦,好像一群无牧之羊,就对他们动了怜悯之心。他对门徒们说:「庄稼虽多,工人却少。因此,你们要祈求庄稼的主人,派遣工人来收割庄稼。」
  耶稣召集了他的十二门徒,授给他们制伏不洁之魔的权柄,能驱赶邪魔,医治百病和各种疾苦。十二宗徒的名字就是:第一是被称为伯多禄的西满和他的哥哥安德肋,载伯德的儿子雅各伯和他的弟弟若望,斐理伯和巴尔多禄茂,多默和税吏玛窦,亚尔斐的儿子雅各伯和达陡,热诚者西满和出卖耶稣的依斯加略人犹达斯。
  耶稣派遣这十二人,嘱咐他们说:「不要走外教人的路,不要进撒玛利亚人的城,宁可往以色列家迷失了的羊那 去。你们一路走,一路宣讲:天国近了。你们要治好病人,复活死人,洁净癞病人,驱逐魔鬼。你们白白得来的,也要白白施舍。」(玛9: 36-10: 8)

  耶稣对十二宗徒所做的事,可以说是天主曾对他全体子民做过了的。以色列是天主的子民,所有以色列子民都要做传教士,要向普世万民宣布天主的独一无二以及天主与他们所缔结的盟约。所以,他们不能是一个独善其身的民族。如果说他们是天主的特选子民,他们应该在行为上把它表现出来,应该在普世万民前面为天主作见证。
  这就是「司祭国家」一词的意义。这不是说所有以色列人都属於司祭阶级;这不过说他们都有尽司祭职务的本分。他们一方面分享天主的王者(领袖)职务,另一方面要表现他们像似司祭的身分。天主把他们与其他民族分开,好叫他们祈祷,在天主面前为其他民族说情,举行祭献,引导普世万民认识天主。他们也被称为「圣洁子民」,那就是说与天主亲密的子民。他们的使命就是向其他民族传扬他们与天主的亲密。正如从前天主打发梅瑟去告诉灰心了的以色列子民说:他们是「司祭国家,圣洁子民」,有向普世万民传扬他们与天主亲密的本分,现在耶稣拣选了十二宗徒,派遣他们去找回「以色列家迷失的羊」。
  今天的读经一这样说:

  那时,以色列子民来到西乃旷野,就在那 安顿下来,在西乃山下扎营。梅瑟上山到天主面前,上主从山上呼唤他,说:「你要这样告诉雅各伯家族,训示以色列子民说:你们亲眼看见了我怎样对付埃及人,怎样像老鹰一样,把你们背在翅膀上,带你们来归属我。现在如果你们真的听从我的话,遵守我的盟约,你们在万民中将成为我的特选子民。的确,全世界都属於我,但是,你们将成为我的司祭国家,圣洁子民。」(出19: 2-6)

  这样,本主日的弥撒福音和读经一都给予我们很丰富的教训,我们可以把它们综合为以下两点:
  第一点是关於教会使命的普世性。本主日弥撒福音的记载是针对十二宗徒被派遣传教的初期而言的,这阶段不久度过,後来他们便应去向普世万民传扬福音。同样,本主日弥撒中的第一篇所读的出谷纪,虽然称以色列为天主特选的子民,但是出谷纪作者的写作目的,显然是在强调天主子民的普世使命。他们应该在万民中为天主作见证。教会也是这样,应该向世界开放,教会的本质便是要在普世各地传扬基督的福音。
  第二点是关於教会内的司祭职务。梵二大公会议的教会宪章,称教会为「天主的子民」,并强调全体天主子民的司祭职务。它开宗明义,肯定基督是独一无二的司祭,然後指出对这独一无二的司祭职务,有两种实质不同的分享方式。如果说全体天主子民都是司祭,那麽「司祭」一词便应具有两个略微不一致的意义。这并不是说平信徒不是真正的司祭,而是说他们不是像司铎和主教那样是公务司祭。梵二大公会议说明司铎和主教们的公务司祭职与平信徒的普遍司祭职的区别,及其彼此的连带关系说:「两者都以其特有的方式,分享基督的同一司祭职。公务司祭以其所有的神权,培养管理有司祭职务的民众,代表基督举行他的圣祭,以全体民众的名义奉献给天主;教友们则藉其王家司祭的职位,协同奉献圣祭,在恭领圣事时,在祈祷感谢时,以圣善生活的见证,以刻苦和爱德行动,来实行他们的司祭职」(教会宪章第10节)。
  梵二大公会议的这项教训十分重要。教会不只是一个由不同层次所组成的有形机构;她更是「一个整体」,但是这并不排除区别和组织。在教会内,每个成员都有各自的地位和本分,要按照各自的身分,祈祷、宣讲、奉献圣祭。总之,我们应该接受我们各自在教会内所居的地位,要知道,不依照天主的上智安排,去接受他的召叫,去执行他派给我们的使命,我们是不能成为道地的信徒的。

  主内的兄弟姐妹们,
  在今天弥撒福音里,我们听到两个比喻,一张名单,和一席讲话,比喻是「没有牧人的羊」和「缺少工人收割的庄稼」,名单是十二位宗徒的名字,讲话是耶稣在派遣十二门徒下乡传教前的吩咐。耶稣说:

  「不要走外教人的路,不要进撒玛利亚人的城,宁可往以色列家迷失了的羊那 去。你们一路走,一路宣讲:天国近了。你们要治好病人,复活死人,洁净癞病人,驱逐魔鬼。你们白白得来的,也要白白施舍。」

  耶稣吩咐十二宗徒执行他自己执行的使命。当时耶稣尚未死亡和复活,他的使命也仅限於以色列家迷失了的羊,但是後来便要普世人类了。宗徒的使命也是这样。所以,我们可在今天的弥撒福音里看出耶稣给宗徒的使命勾画出一个粗线大纲,并描绘了直到基督再来,教会的面貌。
  在今天弥撒中的读经一里,出谷纪的作者,虽然借用老鹰的形像表示天主与以色列民族的特殊关系,称以色列为天主特选的子民,但是他的写作目的显然是在强调天主子民的普世使命,他们应该在万民中为天主作见证。他说,他们是「司祭国家和圣洁子民」。教会是新约时代的天主子民,它也应该向世界开放,它的本质便是要在普世各地传扬基督的福音。

  主内的兄弟姐妹们,
  听取了今天的弥撒中的福音和第一篇读经的讯息之後,我有一个感想,可以用两个名词表达出来:一个是「开放」,一个是「靠拢」。
  我们做基督信徒的,要向我们所有的同胞开放。我们要听从教宗的训导,既是基督的忠贞信徒,又是国家的良好公民。我们要以言以行,在我们的同胞中间,为我们所信从的基督做见证。
  此外,我们也要向教会内的神长 ──神父、主教和教宗 ── 靠拢。 耶稣曾向圣伯多禄宗徒说过:"你是伯多禄,在这磐石上,我要建立我的教会,阴间的门必不能战胜它,"耶稣又向所有的宗徒们说过:"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条;那在住我内,我也住在他内的,他就结许多果实,因为离了我,你们什麽也不能作。"
  换句话说,我们要救自己的灵魂,要在我们的同胞中间为我们所信从的基督作证,要「荣主救人」,必须要与耶稣所建立的普世教会,在信仰、圣事,和圣统制上完满共融。
  基督我们赞美你!



大声宣布天主的旨意(常年期第十二主日)


  本主日常年期第十二主日的弥撒福音取自圣玛窦福音第10章第26到33节;读经一取自耶肋米亚先知书第20章第10到13节。弥撒读经的主题是:不要害怕宣认我们的基督信仰。
  我们先从今日弥撒福音说起。在这篇福音中,耶稣教训宗徒们,要大声宣布他对他们所讲的道理。原来,耶稣拣选宗徒,是为叫他们做自己的使者。他们应该忠实地传达他的旨意,不必怕惧世俗的反对,却要敬畏天主,信赖他的照顾。
  弥撒福音这样说:

  那时,耶稣对宗徒说:不要怕!因为没有掩盖的事,将来不被揭露的;没有隐瞒的事,将来不被人知道的。我在暗中向你们所说的,你们要在光天化日之下说出来;你们贴耳所听到的,要在屋顶上宣布出来。不要怕那些杀害肉身而不能杀害灵魂的人,但更要怕那能同时把你们的灵魂和肉身陷於地狱中的人。两只麻雀不是只卖一分钱吗?如果不是经过你们的父的许可,它们中连一只也不会掉在地上。就是你们的头发,也都被数过了。因此不要怕!你们比许多麻雀贵重得多嘛!谁在人面前承认我,我在我天父面前也承认他;可是谁在人面前否认我,我在我天父面前也否认他。(玛10: 26-33)

  以上的话是耶稣对宗徒们说的,圣玛窦宗徒把它们记录下来,给与他同时代的所有信友们阅读,但是它的教训对两千年以後的我们也很合宜,并且十分宝贵。
  依照耶稣对宗徒们所说的话,做基督信徒,第一,不要怕宣认他们的信仰。他们没有害怕的理由,因为信仰基督,就是相信天主的爱是永远的,基督救世工程是永远有效的,有传扬给所有人都知道的必要。即使害怕,也不必害怕「那些杀害肉身,而不能杀害灵魂」的世俗权威,却要害怕「那能同时把你们的灵魂和肉身陷於地狱中」的天主。乍然听来,我们必定觉得,耶稣好厉害,简直不给我们选择的馀地。但是,我们要知道,耶稣要拯救我们,却不能拯救没有勇气承认自己信仰的人。再说,他向我们保证了,我们根本无庸怕惧,因为天主自会照顾我们;没有天主的许可,谁也不能伤害我们。世界上一切的事,连像两只麻雀或一根头发那样的小事,也在他的控制之下。换句话说,做基督信徒,第二,要信赖天主。耶稣安慰他的信徒说:「谁在人面前承认我,我在我天父面前也承认他;可是谁在人面前否认我,我在我天父前也否认他。」
  耶肋米亚先知是受难基督的预像,也是我们每一个基督信徒的榜样。他在蒙召之初,便意识到将来要遭受的苦难。那时,天主曾向他说明了等待着他的斗争。今日教会也同样警惕成年慕道者。领洗时叁次弃绝罪恶和信德宣誓,意味着的,就是慕道者在领洗後可能面临的挑战。
  天主又曾让耶肋米亚先知知道,他将不娶妻,没有儿女,在遭受迫害时,得不到家人的安慰,也没有朋友去同情他。耶肋米亚先知很详尽地描述了自己所受的严重苦难。我们不要以为他是硬汉,不怕吃苦。相反,他怕惧得甚至咒骂他父母生他的那一天。但是,他还是不断地宣布天主要他宣布的事。
  在本主日弥撒中的读经一 ,耶肋米亚先知表示他对天主的绝对信赖。他知道天主必定俯听他的祈祷,他邀请我们同他一起赞颂那从恶人中救出穷苦人性命的天主。
  今天读经一这样说:

  耶肋米亚说:我听到很多谣言:「惊慌四起!你们揭发他吧!我们就控诉他。」甚至我的友好也都在窥伺我的破绽,说:「他也许会中计,我们必能制胜他,对他报复。」但是,上主与我同在,他好像是一位孔武有力的战士,因此迫害我的人只有失败,决不能得胜;他们谋事不成,必将蒙受永不磨灭的极大耻辱。万军的上主啊!你考验正义的人,洞察人的肝胆肺腑。我既向你诉说了我的案情,愿你使我看见你对他们的报复。你们应歌颂上主,赞扬上主,因为他从恶人手中,救出了穷苦的人。(耶20: 10-13)

  我们基督信徒是新约时代的先知。对我们来说,在世上遭受迫害实在是在所难免的。
本主日弥撒中答唱咏取自圣咏第69篇。让我们在痛苦中,诵念这篇圣咏,来呼求天主的怜悯和保护吧。
 【答】:天主,你是慈爱的,求你应允我的祈求。
  领:上主,我为了你饱受欺凌,蒙耻受辱。兄弟姊妹把我视为过路客,同胞拿我当作陌生人。我对你的圣殿焦心如焚,心力交瘁,辱骂你的话都落在我身上。
 【答】天主,你是慈爱的,求你应允我的祈求。
  领:上主,在你施恩的时候,我恳切祈求你。天主,请按你丰厚的慈爱应允我,以你永恒的救援拯救我。
 【答】天主,你是慈爱的,求你应允我的祈求。
  领:卑微贫困的人看见了,必要欢欣鼓舞;寻求上主的人,必会满心喜乐。因为上主常垂听贫困的人,从不忘记被囚的人。愿高天和大地赞美上主,愿海洋和水族颂扬天主。
 【答】天主,你是慈爱的,求你应允我的祈求。(咏69: 14; 8-10, 14, 17, 33-35)

  主内的兄弟姊妹们,
  耶稣教训宗徒们,要大声宣布他对他们所讲的道理。原来,耶稣拣选宗徒,是为叫他们做自己的使者。他们应该忠实地传达他的旨意,不必怕惧世俗的反对,却要敬畏天主,信赖他的照顾。
  宗徒们忠实地传达他的旨意:

  不要怕!因为没有掩盖的事,将来不被揭露的;没有隐瞒的事,将来不被人知道的。我在暗中向你们所说的,你们要在光天化日之下说出来;你们贴耳所听到的,要在屋顶上宣布出来。

  宗徒们不必怕惧世俗的反对,却要敬畏天主:

  不要怕那些杀害肉身而不能杀害灵魂的人,但更要怕那能同时把你们的灵魂和肉身陷於地狱中的人。

  宗徒们要信赖他的照顾:

  两只麻雀不是只卖一分钱吗?如果不是经过你们的父的许可,它们中连一只也不会掉在地上。就是你们的头发,也都被数过了。因此不要怕!你们比许多麻雀贵重得多嘛!谁在人面前承认我,我在我天父面前也承认他;可是谁在人面前否认我,我在我天父面前也否认他。

  主内的兄弟姊妹们,
  以上的话是耶稣对宗徒们说的,圣玛窦宗徒把它们记录下来,给与他同时代的所有信友们阅读,但是它的教训对两千年以後的我们也很合宜,并且十分宝贵。
  依照耶稣对宗徒们所说的话,我们做基督信徒,第一,不要怕宣认他们的信仰。他们没有害怕的理由,因为信仰基督,就是相信天主的爱是永远的,基督救世工程是永远有效的,有传扬给所有人都知道的必要。即使害怕,也不必害怕「那些杀害肉身,而不能杀害灵魂」的世俗权威,却要害怕「那能同时把你们的灵魂和肉身陷於地狱中」的天主。
  乍然听来,我们必定觉得,耶稣好厉害,简直不给我们选择的馀地。但是,我们要知道,耶稣要拯救我们,却不能拯救没有勇气承认自己信仰的人。再说,他向我们保证了,我们根本无庸怕惧,因为天主自会照顾我们;没有天主的许可,谁也不能伤害我们。世界上一切的事,连像两只麻雀或一根头发那样的小事,也在他的控制之下。
  换句话说,做基督信徒,第二,要信赖天主。耶稣安慰他的信徒说:「谁在人面前承认我,我在我天父面前也承认他;可是谁在人面前否认我,我在我天父前也否认他。」
  基督我们赞美你!



伯多禄和圣保禄瞻礼(节日)

  圣伯多禄和圣保禄是教会的两大石柱。他们的联合庆节,在第叁世纪,已有记载。古代对宗徒们的敬礼,主要始自他们被埋葬的地点。伯多禄和保禄都在罗马殉道∶伯多禄殉道後被葬于梵蒂冈山下,保禄是在奥斯蒂亚路被斩首。他们两位的遗体曾经在阿比亚路的地窟中安放过。因此,在六月二十九日,最初在这叁个地方举行庆典∶首先在君士坦丁皇帝所建立圣伯多录大殿,第二次在阿比亚路的地窟中,第叁次在奥斯蒂亚路的圣保禄大教堂。由於同一日在叁个不同的地方举行厌典,造成不便。因此,自第八世纪,圣保禄的纪念日则移到次日,但在二十九日的弥撒中,仍有纪念圣保禄的祷词。梵二大公会议後的新礼仪年历又把叁十日纪念日取消了。

  本瞻礼日的弥撒经文很明白地指出这瞻礼在教会中的特殊意义。本日弥撒的「进堂咏」说∶「这些宗徒在世时,用自己的鲜血建立了教会;他们饮了主的杯爵,成了天主的朋友」。「集祷经」强调「教会首先由他们接受了信仰」。「颂谢词」指出他们的不同角色∶「伯多禄在以色列子民中建立了初期的教会,保禄作了万民的导师,他们各以不同的训诲,聚万民为一家,扩展了基督的教会。」最後,在「领圣体後经」中慈母教会领导我们祈求天主,使我们藉着圣体圣事,常能存留在天主的爱中,保持团结一致。

  圣伯多禄及圣保禄瞻礼是头等瞻礼,所以本瞻礼的弥撒中除了福音之外,有两篇读经。读经一取自「宗徒大事录」第十二章,第1到11节,内容叙述耶路撒冷初期教友团体受迫害的情形,伯多禄被捕入狱,然而在黑夜时,却由天使解救,恢复自由。读经一後的「答唱咏」赞颂、感谢解救我们的天主、说∶「天主救我们脱离一切恐惧」。
  读经二取自圣保禄宗徒致弟茂德後书,第四章第6到8节以及第17到18节。在这篇读经中,圣保禄宗徒面对将来的迫害,充满信心,表示自己的决心说∶

  
「这场好仗,我已打完,这信仰,我已保持了,正义的冠冕已为我预备好了。主定要救我脱离各种凶恶的事,使我安全地进入天国。」

  福音前的阿肋路亚欢呼词援引圣玛窦福音第十六章第18节的话,点出本瞻礼的主要教训说∶

  「阿肋路亚,你是伯多禄,在这磐石上,我要建立我的教会,邪恶的势力决不能战胜它。阿肋路亚。」
  恭读圣玛窦福音∶
  那时候,耶稣来到了菲理伯的凯撒勒雅境内,就问门徒们说∶「人们说人子是谁?」他们说∶「有人说是洗者若翰;有人说是厄里亚;也有人说是耶肋米亚,或是先知中的一位。」耶稣对他们说∶「你们说我是谁呢?」西满伯多禄回答说∶「你是默西亚,永生天主之子。」耶稣回答他说∶「约纳的儿子西满,你是有福的,因为这不是血肉之人启示给你的,而是我在天上的父。我也给你说∶你是伯多禄(磐石),在这磐石上,我要建立我的教会,邪恶的势力决不能战胜它。我要将天国的钥匙交给你∶凡你在地上所束缚的,在天上也要被束缚;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被释放。」

  耶稣是「永生天主之子」,伯多禄是磐石,在这块磐石上,耶稣建立了他的教会,邪恶的势力决不能战胜它。这是我们天主教徒所相信的两条真理。对基督及其教会的忠诚,对基督的在世代表,圣伯多禄的继任人、教宗的绝对服从,这是我们天主教的特色。这也是我们之间合一共融的基础。在这圣伯多禄及圣保禄瞻礼日上,我们要接受慈母教会的邀请向天主祈求两桩恩典∶一桩是使我们常能存在天主的爱中,另一桩是∶保持我们团结一致。

  「上主,我们恭领了天上之粮,恳切求你,使我们在教会中,常能遵循二位宗徒的训诲,虔诚地举行这分饼的圣事,并赖你的慈爱的照顾,使我们精诚团结,一心一德。 亚孟。」

  主内的兄弟姊妹们,
  根据教会中非常可靠的传统,伯多禄和保禄都在公元六十六年,罗马皇帝尼禄迫害教会时殉道,所以教会礼仪在同一天上庆祝这两位大宗徒。
  全部新约普通集中在耶稣基督身上,对於别人记载得极少。不过有关伯多禄和保禄,可以说资料相当丰富。今天教会既然同时纪念两人,所以我们采取一些同时论及他们的篇幅,作为向他们致敬的据点。我们假定教友对於二圣都有初步的认识了。
  新约记载伯多禄和保禄应该有叁次彼此见面的机会。这叁次见面实在不是私人的交际,每次都含有重大的教会意义。

  保禄归依之後,没有立刻上耶路撒冷,他先去阿拉伯,然後又回到大马士革,叁年之後,才在圣京拜见了刻法:即伯多禄。伯多禄是当时耶路撒冷教会的领导人物。虽然保禄在自己写的致迦拉达书中,没有详述为何拜访伯多禄,同他讨论些什麽,不过字里行间,表示此行具有极大的共融意义。过去他曾是迫害教会者,大家听说过他归依的事情,以及献身基督的传道工作;另一方面这样特殊的一个风云人物,究竟还末与教会的领导中心,那些耶稣的嫡门弟子沟通过;所以这一次保禄拜访伯多禄,在耶路撒冷住了十五天,诚是教会共融性的要求,为同一天主的教会而工作的人,应当彼此认识、沟通。

  至於第二次伯多禄与保禄会面,不但保禄自己在书信中有记载,而且宗徒大事录也有记载。我们把两方面所记载的作为同一件事来说明。这是有名的耶路撒冷会议。保禄已经完毕了他的初次传播福音旅程,不少外邦人归依基督。从耶路撒冷来了一些犹太基督徒,他们认为外邦人归依应当遵守梅瑟惯例,行割损礼,於是造成了保禄和他们之间的争辩。结果保禄和他的同伴巴尔纳伯一起上耶路撒冷去讨论这个重大问题。当时伯多禄也在耶路撒冷,他们同其他宗徒与长老,在天主圣神光照下决定了外那人归依不必领受割损礼;因为他们相信基督,已经加入了新的救恩团体,毋须再受古礼。伯多禄和保禄两位大宗徒,第二次见面表示教会是彼此聆听、交流,共同寻求来自圣神的真理的团体。

  至於两人第叁次见面,依照保禄致迦拉达书信,好像伯多禄缺少胆量,为了避免极端的犹太份子干扰,不再同外邦基督徒共桌来往。因此保禄当众指斥了他。有关这件事的真相,因为我们只有一面之辞,不易认清真相。无论如何,伯多禄身为宗徒之长,保禄非但不顾情面,勇於公开表达自己认识的真理,显出初期教会中的胆肝相照,不对权威曲义奉承。
  本来今天我们所读的玛窦福音,天主教常用来肯定伯多禄的首牧职务。但在我们提出的叁次伯多禄与保禄会面中,一方面的确显出伯多禄的权威,保禄需要与他共融;另一方面也因此知道首牧权威是在交谈、沟通。甚至接受规劝中实施的。
  阿们。



接纳天主的代表(常年期第十叁主日)


  本主日常年期第十叁主日的弥撒福音选自圣玛窦福音第10章第37到42节,内容包括好几个重要的课题,譬如,基督信徒要背起十字架,跟随基督。但是,在本主日的弥撒中,依照读经一的提示,福音的主题应该是耶稣说的「谁接待你们,就是接待我」所讲的「接待」。

  我们要小心,不可只看「接待」的伦理一面。耶稣所要求的接待,比伦理上要求「彼此接待」还要多,因为他着重的是「派遣他来的那位」。他说「谁接待你们,就是接待我」之後,接着便说:「谁接待我,就是接待那位派遣我来的」。在我们所接待的人和「那派遣他来的人」之间,有一种等同的关系。「赏报」也与这「接待」有关。对一个人所作出的「接待」,同时又意味着对他的思想和他的话所应有的接待。所以,耶稣与「派遣他来的那位」之间固然有等同,在宗徒与派遣他们的耶稣之间同样也有等同。这样说来,耶稣委托给他的宗徒们的任务实在是了不得的。耶稣派遣他们代表他自己,让他们发现他们与他之间的等同关系。

  但是我们也要注意语气的轻重。在宗徒与派遣他们的耶稣之间的等同,当然不能和耶稣与派遣他的「天主圣父」之间的等同完全相同的。耶稣和他的父,虽然有被派遣者与派遣者的区别,却是同性同体一个天主。宗徒们则只不过从耶稣手中接受了权柄,但是他们并不是耶稣。我们接待宗徒,是接待耶稣派遣来的「他的代表」。我们承认宗徒们的权力,我们容忍他们本人的人性缺点。这就是我们天主教会,对耶稣,和对他教会的神职人员的基本看法。我们应该接待教会中的神职人员,因为无论他们本身的人格如何,他们是被耶稣派遣的。

  但是在教会中不只有被派遣的宗徒,而且也有先知。耶稣说:谁接纳先知,必将领受先知的赏报;接纳义人和最弱小的弟兄,也是一样。我们应该注意:这 耶稣并不在谈出於爱德的接纳,因为爱德的对象是所有的人。这 耶稣所强调的,是接纳被派遣的宗徒、先知、义人和最弱小的弟兄。很明显的,这 耶稣是要我们接纳这些人所代表的那位。
  本主日弥撒的福音这样说:

  那时,耶稣对宗徒们说:「谁爱父亲或母亲胜过爱我的,不配是我的人;谁爱儿子或女儿胜过爱我的,不配是我的人。谁不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随我,不配是我的人。谁找到自己的生命的,将丧失生命;谁为我而丧失生命的,将找到生命。
  「谁接待你们,就是接待我;谁接待我,就是接待派遣我来的那一位。谁接待一位先知,因他是先知,将得到先知的赏报;谁接待一位义人,因他是义人,将得到义人的赏报。任何人,那怕他只把一杯凉水给这些小子中的一个喝,因他是门徒,我切实告诉你们:这人不会得不到赏报。」(玛10: 37-42)

  本主日弥撒中的读经一,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说明以上的道理。这篇读经取自列王纪下第4章第8到11以及14到16节,内容十分简单。在这十分简单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妇人怎样因为相信厄里叟是天主的人,是圣者,而接待了他,因而领受了相称的赏报。
  今天读经一这样说:

  有一天,厄里叟路过叔能小镇,那 有一位有钱的妇人挽留他吃饭。此後,厄里叟每次路过那 ,都到他家 吃饭。妇人对丈夫说:「现在我看出来:这时常路过我们这 的天主的人,是一位圣者。我们可以在天台上,为他盖一所小房间, 面放一张床、一张桌子、一张椅子和一盏灯。这样,他到我们这 时,就可以在 面休息。」有一天,厄里叟又到了那 ,进入那小房间歇息。厄里叟问自己的仆人说:「我们究竟能为这妇人做些什麽呢?」仆人说:「可怜她没有儿子,丈夫又年老了。」厄里叟说:「叫她来吧!」仆人便把妇人叫来,妇人站在门口,厄里叟对她说:「明年这时候,你将怀抱着一个儿子。」(列下4: 8-11, 14-16a)

  在我们这时代仍有许多无名的厄里叟。他们是被耶稣认作他门徒中弱小的人。如果我们有幸遇到他们,能够给他们一杯水喝,留他们吃一顿饭,甚至过一宿,耶稣说过,我们决不会得不到我们的赏报。

  主内的兄弟姐妹们,
  本主日常年期第十叁主日的弥撒福音选自圣玛窦福音第10章第37到42节,内容包括好几个重要的课题,譬如,基督信徒的必要背十字架,跟随基督。但是,在本主日的弥撒中,依照第一篇读经的指示,福音的主题应该是耶稣所说的"谁接纳你们,就是接纳我"这句话中的"接纳"。所以,我们也就以"接纳"一词来作本主日弥撒道理的主题。

  首先,我们要注意,不可把耶稣所要求的"接纳"看作纯粹的伦理行为。耶稣所要求的,要比这多得多,因为他十分着重"那位派遣他来的"。他在说了"谁接纳你们,就是接纳我"之後,接着便说∶

  "谁接纳我,就是接纳那位派遣我来的"。

  对他来说,在我们所接纳的人和派遣他来的人之间,有一种等同的关系。赏报也与这等同有关。

  接纳一个人,同时也接纳了这个人的思想和语言。所以,在耶稣与派遣他来的那位之间固然有等同,在宗徒与派遣他们的耶稣之间同样也有等同。这样说来,耶稣委托给他的宗徒们的任务实在是了不得的。耶稣派遣他们代替他自己,让他们发现他们与他之间的等同关系。

  虽然如此,我们也要注意语气的轻重。在宗徒与派遣他们的耶稣之间的等同,当然不能和在耶稣与派遣他的天主圣父之间的等同完全相同。耶稣和他的父,虽然有被派遣者与派遣者的区别,却是同性同体一个天主。宗徒们则只不过从耶稣手中接受了权柄,但是他们并不是耶稣。我们接纳宗徒,是接纳耶稣派遣来的他的代表。

  我们承认宗徒们的权力,我们容忍他们本人的人性缺点。这是我们天主教徒对教会神职人员的基本看法。我们应该接纳教会中的神职人员,因为无论他们本身的人格如何,他们是被派遣的。

  但是,正如本主日弥撒福音所指示的,在教会中不止有被派遣的宗徒,而且也有先知。耶稣说∶

  谁接纳先知,必将领受先知的赏报;接纳义人和最弱小的弟兄,也是一样。

  我们应该注意∶这里,耶稣并不在谈出於爱德的接纳,因为爱德的对象是所有的人。这里耶稣所强调的,是接纳被派遣的宗徒、接纳先知、接纳义人和最弱小的弟兄。耶稣对宗徒们这样说∶

  "谁接纳你们,就是接纳我;谁接纳我,就是接纳那位派遣我来的。谁接纳一位先知,因他是先知,必将领受先知的赏报;谁接纳一位义人,因他是义人,必将领受义人的赏报。谁若只给这些弱小中的一个,一杯凉水喝,因为他是门徒,我实在告诉你们,他决不会得不到他的赏报。"

  很明显的,这里耶稣是要我们讲究我们所接纳的人所代表的身份。本主日的第一篇读经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这篇读经内容十分简单。在这十分简单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怎样一个妇人,因为相信厄里叟是天主的人,是圣者,而接待了他,因而领受了相称的赏报。

  主内的兄弟姐妹们,
  在我们这时代仍有许多无名的厄里叟。他们是被耶稣认作他的门徒的弱小的人。如果我们有幸遇到他们,能够给他们一杯水喝,留他们吃一顿饭,甚至过一宿,耶稣说过,我们决不会得不到我们的赏报的。

  基督我们赞美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