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主,请同我们一起住下罢!-论圣体年

第四章 圣体圣事是「传教使命」的原则和方案


第四章 圣体圣事是「传教使命」的原则和方案
「他们遂即动身」(路24:33)
24. 厄玛乌的两个门徒认出主后,「遂即动身」(路24:33),去传告他们所见所闻的一切。当他们真正经验过复活主,获得他体血的滋养后,已无法把所经历的喜悦据为己有。与基督相遇的经验,藉感恩祭的亲密机会,继续予以加深,令教会和每一位信友,感到去作证和传福音的迫切性。我在宣布圣体年的讲道词中,引用了保禄的话,强调说:「直到主再来,你们每次吃这饼,喝这杯,你们就是宣告主的死亡」(格前11:26)。保禄宗徒把「祭宴」和「宣告」紧密地连在一起:在纪念「逾越奥迹」当中,与基督契合,也意味着有责任去宣扬那实现于礼仪中的「事迹」。(22)每次弥撒礼成时的遣散礼,遂成为派遣礼,驱使信友致力传扬福音,并以基督徒精神影响社会。

25. 感恩祭不但以精神的力量,装备我们去实践这使命,在某意义下,它也为我们指出一个实践的方案。感恩祭本身实在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是由耶稣传授给信友的,透过信友的作证生活,在社会和文化中散发光芒。为达致这目的,每位信友必须藉着个人和团体的默想,吸收感恩祭所表达的价值、所启发的态度,及所激励的生活善志。我们何不视之为一个可由圣体年而来的特别委托呢?

感恩
26. 这方案的一个基本元素来自「感恩祭」(eucharistia)一词的含义:感恩行动。在耶稣身上,在他的牺牲里,在他对父的旨意毫无条件的说「是」当中,带着全人类的「是」、「感谢」和「阿们」。教会受托去提醒世人这伟大的真理。这任务在我们的俗世文化,当人类忘记了天主,且吹嘘着自我满足的世代,尤其急需。在日常生活中,在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家庭、学校、工厂,和各种不同的生活环境里,体现这「感恩」方案,活出这感恩计划,就是要见证:「人类事实」若与造物主失去连系,便毫无意义:「受造之物没有了造物主,势必等于虚无」。(23)这个超凡的连系,令我们要为自己的所有和所是,不断作出「感恩」行动;这正是举行感恩祭的态度。这并不会妨碍世事的合理自主,(24)却让它有一个实在的基础,同时把它放在正确的范围内。

在这圣体年,基督信徒要致力见证天主临于人世间。我们不应害怕讲论天主,并要高举信德的标志。「感恩文化」能促进一种对话文化,并从感恩祭中汲取力量和滋养。有人认为在公众场合讲论信仰,会损害国家和民间组织的合理自主,甚至会鼓吹不容异己的态度。这样的想法实属错误。若然在历史上,连信徒都曾在这事上犯了错误,正如我们曾趁禧年的机会所承认的,这不应归咎于「基督徒的根源」,而应归咎于基督徒未能忠于他们的根源所致。谁学会那被钉在架上的基督一样「感恩」,他/她也许会成为殉道者,但总不会沦为迫害者。

团结之途径
27. 感恩祭不仅表达出教会生活内的共融,它更是全人类大团结的方案。教会不断在感恩礼仪中,重振她作为「标记与工具」的意识,这不仅是指与天主的密切契合而言,也是指全人类的团结合一而言。(25)每台弥撒,即使是暗地里举行的,或是在遥远偏僻的地方举行的,常具有普世的价值。参与感恩祭的信友,由圣祭获得力量,在各种生活情况下,成为推动共融、和平及团结的人。我们今日的世界千疮百孔,刚踏进新的千年,便要面对恐怖主义的阴霾和战争的悲剧,为此信友急需从感恩祭这和平学堂中学习,好能在社会、文化和政治生活上,负起不同程度的责任,成为缔造对话与共融的人。

服务最弱小的兄弟
28. 我还有一件事,希望大家关注的,它影响到我们在感恩圣祭中的共融和分享,是否真实;这就是:从参与感恩祭而来的动力,驱使我们以有效的方式,致力建设一个更平等和友爱的社会。在圣体圣事里,天主显示了至大的爱情,推翻了一切支配着人与人关系的权力原则,并彻底肯定了以服务为原则:「谁若想做第一个,他就得做众人中最末的一个,并要做众人的仆役」(谷9:35)。在若望福音中,我们找不到建立圣体的记载,却找到了「洗脚」的叙述(参看若13:1-20);这绝非偶然的事:耶稣俯身为自己的门徒洗脚,这正毫不含糊地说明了圣体圣事的真谛。圣保禄更一语破的地指出,没有具体赒济穷人以见证爱德,这样去举行感恩祭是不合理的(参看格前11:17-22,27-34)。 

所以,我们何不把这圣体年,作为教区和堂区团体,致力为世上贫苦大众,实践爱德服务的特别时刻呢?我想到那蹂躏着数以百万计人类的饥饿问题、那折磨着发展中国家的疫病、老人的孤独、失业者的苦恼,及移民的逆境。这些灾祸以不同程度,也困扰着富裕的地区。我们不要自欺,只有透过彼此相爱,尤其透过我们对急需者的关怀,世人才能认出我们是基督的门徒(参看若13:35; 玛25:31-46)。我们的感恩礼仪是否真实,全视乎我们能否符合这判断标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