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教会在亚洲

第六章 为人性的提升服务


第六章 为人性的提升服务   
教会有关社会的教义  

32. 在为人类大家庭服务的时候,教会一视同仁地面对所有的男人、女人,力求与他们在 和平、正义、团结和自由的普遍价值上建立一个爱的文明,而在基督内达到圆满的地步。 正如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令人永难忘怀的话:「我们这时代的人们,尤其贫困者和受苦 者,所有的喜乐与希望、忧苦与焦虑,亦是基督信徒的喜乐与希望、忧苦与焦虑。凡属于 人类的种种,在基督信徒心灵内,莫不有所反映」(1)。亚洲的教会,处于众多贫困和被 压迫的人民中,因此,更需要活出一个共融的生活,特别是在为贫困者和无自卫能力者提 供爱的服务上。  

如果说,近来教会的训导权一再强调推动真正的与完整的人性发展的必要性(2),这是对世人真实情况的回应,同时也越来越意识到,不只个人的行动,甚至社会、政治和经济生 活的结构都经常与人类的福利为敌。由于两者之间的差异日益扩大而导致不平衡,即一方 是因着创造财富的力量的扩张而获利,一方是停留在进步的边缘。为扭转这种不平衡,要 求在心态和结构上彻底的改变,以利人性的发展。向各国和国际社会所发起的,与发展有 关的巨大伦理挑战,是要有新的休戚与共的勇气,有能力采取创造性且有效的步骤,以克 服「发展不足」和「过度发展」的困难;前者让人走向非人性化,而后者则倾向把人简化 成越来越压迫人的消费网络中的一个经济单位。为寻求推动此一改变,「教会并没有技术 层面的解决方法可以提供」, 但是「当教会宣讲有关基督、有关教会和有关人的真理,并 把这真理应用到具体的情况时,她提供了解决发展的紧急问题的第一个贡献」(3)。毕竟, 人类的发展决不只是技术或经济的问题;它基本上是人和伦理的问题。  

教会关于社会的教义,首先针对教会的成员,提供了反省的原则、判断的标准和行动的指南(4)。最重要的是,当教友参与提升人性的工作时,应该对这个宝贵的教导的整体有确 实的瞭解,并使它成为福传使命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主教会议的教长们因此强调 (在所 有的教育活动,尤其是在修院和培育中心),为教友们提供有关教会的社会训导方面一个坚 实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5)。在教会和社会中担当领袖的基督徒,尤其是在公众生活中 负有责任的平信徒男女,需要在这方面获得妥善培育,为能以福音的酵母鼓舞平民社会及 其组织,并赋予活力 (6)。教会有关社会的教义不只提醒基督徒领袖善尽职守,也给予 各项有利于人性发展的行动指导方针,以免他们对人自身及其行动产生错误观念。  


人的尊严  

33. 发展的首要原动力和目的是人类而不是财富或科技。因此教会所推动的发展方式远 超过经济和科技的问题。它以完整的人为开始和结束,因为人是天主按自己的肖像所创造 的,具有天主赋予的尊严和不可剥夺的人权。国际各种人权宣言及其所启发的众多创举, 都是全世界对人性尊严日益关怀的记号。不幸地,这些宣言时常在具体实践时遭到破坏。 在世界人权宣言隆重宣告后的五十年,许多人民仍然受到最可耻形式的剥削和操纵,使他 们在面对更强者、意识型态、经济力量、压制性的政治体系、科技治国或无孔不入的大众 传播时,成为真正的奴隶(7)。  

主教会议的教长们清楚知道在世界上有许多地方持续地违犯人权,特别是亚洲,在那里「数以百万计的人群遭受到歧视、剥削、穷困以及边缘化的待遇」(8)。他们表示,亚洲全体 天主子民必须清楚意识到,在面对防卫人权及倡导正义与和平的挑战中,他们不能逃避与 弃权。  


穷人优先  

34. 在寻求增进人的尊严上,教会优先表达对贫穷人和沉默者的爱护,因为主自己以一种 特别的方式与他们同一化 (参玛廿五40)。这个「爱」不排除任何人,单为具体呈现整个基 督徒传统为之作证的优先服务顺序。「这个以穷人为优先的爱,和它激励我们所做的决定, 不能不包含为数众多的饥饿者、贫困者、无家可归者、缺乏医疗照顾者,以及最重要的是 那些明天不可能更好的人。我们不可能不考虑到这些现实的存在。谁若轻忽他们,就成为 像假装不知道乞丐拉匝禄就横躺在门口的大富翁一样 (参路十六19-31)」(9)。这对亚洲 来说更为真确,因为亚洲有充沛的资源和伟大的文明,却也包含了全世界最贫穷的国家, 有一半以上的人口遭受贫困、穷苦和剥削(10)。亚洲和世界的穷人总是能够在福音中找到 希望的最好理由,因为福音命令我们要彼此相亲相爱,如同基督爱了我们一样(参若十三 34);亚洲的教会不能不尽心竭力,以言以行实践这个关怀穷人的命令。 如果基督徒效法耶稣的表样,过一种简朴的生活,与穷人的休戚与共就成为更可信的。简朴的生活、深刻的信仰和不虚伪地爱众人,尤其是穷人和被遗弃者,是福音行动的光辉标 记。主教会议的教长们呼吁亚洲的天主教友,采取一种能呼应福音教导的生活方式,他们 能够因此而更妥善地服务教会的使命,并使教会成为属于穷人、也为穷人的教会(11)。  

教会爱亚洲的穷人,特别关怀移民、土着与部落人民,关怀妇女和孩童,因为他们经常成为最恶劣形式的剥削牺牲者。除此之外,还有不计其数的人,因着他们的文化、肤色、种 族、种姓、经济状况或思想方式而遭受歧视。其中包括那些因为皈依基督信仰的缘故而成 为牺牲者的人(12)。我和主教会议的教长们一起呼吁所有的国家,必须承认良心和宗教信 仰的自由,以及其他的基本人权 (13)。  

目前,亚洲正经历着史无前例的难民、寻求庇护者、移民和海外劳工等的流潮。他们在所抵达的国家内,经常感觉到自己没有朋友、文化的疏远、语言上困难,加上经济上脆弱。 他们需要支持和关心,以妥善保存他们人性的尊严和他们自身文化的与宗教的遗产(14)。 亚洲的教会虽然资源有限,仍多方设法成为欢迎劳苦者和负重担者的家,因为知道在耶稣 的心中,没有任何人是外人,他们将会发现并找到安息之所 (参玛十一28-29)。  

几乎在所有的亚洲国家中,都有众多的原住民,其中有些人处于经济的最低阶层。主教会议一再强调,不少土着或部落时常被耶稣基督吸引,也受到教会这个爱与服务的团体的吸 引(15)。在此,教会有极广大的行动空间,可以进行教育与健康照顾,也可以推动社会参 与。天主教团体需要加强在这些人民中间的牧灵工作,倾听他们的需求,以及那些影响他 们生活的正义问题。这隐含一种深刻尊重他们的传统宗教及其价值的态度;它也暗示必须 协助他们帮助自己,使他们致力于改进自己的情况,并成为他们自己文化和社会中的福传 者(16)。  

任何人都不能对亚洲无以数计的苦难儿童无动于衷,他们沦为无法忍受的剥削和暴力的牺牲品,这不只是某些邪恶的个人一犯再犯的邪恶后果,而且更是腐败的社会结构的直接后 果。主教会议的教长们认为童工、雏妓和毒品文化是最直接影响孩童的社会之恶,他们也 清楚地看到这些邪恶还夹杂着其他的邪恶,诸如贫穷及对国家发展项目的错误观念等(17)。教会必须尽其所能克服这些邪恶,代表那些最被剥削的人采取行动,并设法引导这 些最小的兄弟姊妹接受耶稣的爱,因为天主的国是属于他们的 (参路十八16)(18)。  

主教会议发出特别关怀妇女的声音,她们的情况在亚洲仍然是严重的问题,对妇女的歧视、侵犯和暴力经常在家庭里、工作埸所,甚至在合法的组织里面出现。文盲在妇女中最为普遍,许多人完全被当作是卖淫、观光事业和娱乐业里的商品(19)。在对抗各种形式的不 正义和歧视中,妇女应该在基督徒团体中找到伙伴;为此缘故,主教会议建议,亚洲的地 方教会应尽可能代表妇女推动人权的活动。目标必须是引发态度上的改变:即适当瞭解家 庭、社会和教会中男人及女人的角色,更深刻地意识到男人和女人之间本有的互补关系, 更进一步赏识女性特质在所有人类事务中的重要性。妇女的贡献实在太常被低估或忽略, 其结果是导致人类灵性的贫乏。亚洲的教会应具体而有效地维护女性的尊严与自由,多鼓 励妇女在教会生活中,包括知识生活中扮演她们的角色,给妇女提供更大的机会,让她们 能在教会的爱与服务的使命中出现和行动(20)。  


生命的福音  

35. 为人类的发展服务,始于对生命本身的服务。生命是天主交付给我们的伟大礼物:祂 把生命当作计画和责任托付给我们。因此我们是生命的监护人而不是所有人。我们白白地 接受这礼物,我们必须在感恩中,永不停止地尊重并保护它,自生命的肇始直到其自然终 结。人的生命从受孕的剎那,就与造物主的创造行动有关,且永远与造物主保持特别的关 系,祂是生命的来源及其唯一的目的。不尊重人的生命,尤其是不尊重那些无法出声保护 自己的生命者,就没有真正的进步、没有真正的市民社会、没有真正的人性提升。每一个 人的生命,不论是母胎中的婴儿,或是生病、残障、老年,都是一份给所有人的礼物。  

主教会议的教长们由衷地重新肯定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及其后续的教会训导,包括我写的《生命的福音》通谕,有关人类生命神圣不可侵犯性的教导。 我在这里呼吁教友们,特 别是那些藉口人口问题而推动堕胎和人工节育的国家的教友们,要抵抗「死亡的文化」(21)。 教友们能藉着支持及参与保护那些没有能力保护自己者的生命的计画,以表达他 们对天主的忠信和致力于真正的人性提升。  


维护健康  

36. 耶稣基督同情所有的人并治好「一切疾病,一切灾殃」(玛九35),在亚洲的教会跟随他的脚步,日益致力于照顾病患,因为把基督的救恩带给完整的人是教会最重要的使命。如 同善心的撒玛黎雅人的比喻 (参路十29-37),教会愿以具体的方式照顾病人和残障者(22),尤其那些由于贫穷和边缘化的结果而缺乏最基本的医疗照顾的人。  

在我拜访世界各地教会的许多机会上,看到修会会士和过献身生活者、医生、护士和其他的保健人员,所作的卓越的基督徒见证,尤其那些照顾残障者,或是临终照护,或是对抗 诸如爱滋病的新疾病等,让我深受感动。越来越多的基督徒保健人员慷慨投身照料那些常 被社会歧视、遗弃的毒瘾的牺牲者及爱兹病患者 (23)。在亚洲许多天主教的医疗机构, 正面临着与基督信仰原则有别的公共保健政策的压力,及承受经费日益困难的重担。尽管 有这些问题,参与者无私的奉献之芳表及其专业的努力,让这些设施为社区的服务,广受 钦佩和感激,也成为彰显天主无限慈爱的特殊可见及有效的记号。这些医护人员所行的善 事应该获得鼓励与支持。他们持续的努力与积效是确保基督徒的价值观与伦理观深入亚洲 保健体系,并从而予以改变的最佳途径 (24)。  

教育  

37. 在整个亚洲,教会对教育事业的投入,规模广大而显着,因此成为教会临在亚洲人民 中的主要的因素。在许多国家,天主教学校在传播福音、信仰融入文化、教导开放与尊敬, 以及培养宗教间的瞭解上,扮演重要角色。教会学校往往是唯一为女孩、部落少数民族、 乡下穷苦人、以及乏人眷顾的孩子提供教育机会者。主教会议的教长们深信,必须在亚洲 推广及发展教育方面的使徒工作,特别关怀处于困境者,使所有的人都有适当的位置,成 为社会的完全公民(25)。 主教会议的教长们指出,这意谓着天主教的教育系统必须更清 楚地指向人格的提升,不只提供给学生学校教育的正规教材,还要提供根基于基督教导的 更宽广的全人培育(26)。天主教学校应该继续成为可以自由教导信仰和接受信仰的地方。 同样地,天主教大学,除了追求已经广为人知的学术上的卓越成就外,应该清楚保持基督 信仰的特色,成为亚洲社会里基督信仰的酵母(27)。  


缔造和平  

38. 在第二十世纪末叶,世界仍然充满暴力的威胁,因而产生冲突和战争,当然亚洲在内。 这些暴力包含不宽容和各式各样的边缘化-社会的、文化的、政治的、甚至宗教的。日复一 日,新的暴行加诸于个人和全体人民身上,死亡的文化建立起来,无端地施用暴力以解决 紧张。在世界各地这幺多令人胆颤心惊的冲突状况下,教会蒙召深入参与各种国际及宗教 间的努力,以期带来和平、正义与和好。她继续坚持以协商及非军事的方式解决冲突,期 待有一天各国不再以战争作为坚持主张或解决歧异的方法。她确信战争制造的问题远比解 决的问题多,唯有交谈才是达致协议与和解的正当而高贵的途径,而且天主特别降福缔造 和平的耐心与明智。  

亚洲特别令人不安的,是持续不断为获得大规模杀伤武器的竞赛,这是一项不道德且浪费国家预算的开销,这些国家的预算,在一些情况下,甚至连满足老百姓的基本需求都有困 难。主教会议的教长们也谈到在亚洲土地上布置的大量地雷,不但已经重残或杀害了数十 万计的无辜人民,同时还侵夺了能够生产粮食的良田(28)。更积极地推动裁军是众人的责 任,尤其是国家统治者的责任。主教会议呼吁停止制造、贩卖或使用核子及生化武器,也 催促那些曾经放置地雷者要帮助复健和重建的工作(29)。 最重要的是,主教会议的教长 们祈求那位透彻每一个人心灵的天主,把和平的情感安放在那些有暴力倾向的人心中,让 圣经的愿景得以实现:「他们将把自己的刀剑铸成锄头,将把自己的枪矛制成镰刀;民族 与民族不再持刀相向,人也不再学习战斗」(依二4)。  

主教会议听到了许多有关于伊拉克人民受苦的证词,许多伊拉克人,尤其是孩子,因缺乏医药和其他基本用品而死亡,这是因为持续的禁运所致。我愿和主教会议的教长一起,再 次表达我与伊拉克人民的休戚相关,藉着祈祷与望德特别亲近伊拉克教会的子女。主教会 议祈求天主光照所有负责人的心灵,找到解决危机的正当办法,使饱受痛苦考验的人民避 免更大的苦难与悲痛(30)。  


全球化  

39. 在考虑亚洲的人性提升的问题时,主教会议的教长们承认经济全球化过程的重要性。 但他们在肯定其许多积极效果的同时,也指出全球化已经伤害到穷人(31),有把较穷的国 家推向国际经济及政治关系的边缘的倾向。许多亚洲国家无法在全球市场经济里找到一席 之地。而也许更重要的是,也有一种文化全球化的现象,因着现代传播媒体的推波助澜, 迅速地把亚洲社会拉进世俗化与唯物主义化的全球消费文化中。其结果是,使得一向维持 人民和社会的传统家庭与社会价值受到腐蚀。从以上这一切可以清楚看出,国家的领导者 和致力提升人性的组织,应该更直接地处理有关全球化所引起的伦理和道德观点的问题。  

教会坚持「要全球化,不要边缘化」(32)。 我和主教会议的教长们一起呼吁全球各地的 个别教会,尤其是西方各国的教会,致力使教会的社会训导在制定管制世界自由市场和大 众传播方法的伦理和法律规范上,发挥必要的影响力。天主教的领袖和专家应该促使政府 与财政和贸易机构承认并尊重这些规范(33)。  

外债  

40. 此外,教会在这个因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而受重创的世界中寻求正义时,她不能忽略 亚洲许多发展中国家所担负的沉重债务,这些债务必然冲击到他们的现在与未来。在许多 情况中,这些国家被迫削减诸如食物、健康、房屋和教育等生活必需品的经费,以赔偿他 们对国际货币组织及银行的欠款。这表示许多人被套牢在有辱人性尊严的生活状况中。主 教会议体认到这件事在技巧上的复杂度,但仍肯定这个问题是考验人民、社会和政府的能 力,是否重视人自身和千万人的生命,胜于财政和物质的利益(34)。  

两千年大禧年的来临给予世界主教团好机会,尤其是较富裕的国家的主教团,鼓励国际货币组织与银行寻求方法以舒解国际债务的状况。较明显的方法有进行债务谈判,或者大幅 削减,或者彻底取销,也可以采取商业冒险或投资以帮助比较贫穷国家的经济(35)。同时, 主教会议的教长们也向那些债务国家发言。强调他们应该成为有责任感的国家,订定良好 的经济计画,要透明化而且要妥善经营,也邀请他们进行坚决的反贪污之战(36)。他们呼 吁亚洲的基督徒,谴责当权者各类形式的贪污腐化与挪用公款(37)。债务国的公民在沦为 国际债务危机的牺牲者之前,通常都先成为国内浪费与无效率的牺牲者。  


环境  

41. 当经济和科技进步的考量没有伴随着生态系统平衡的考量时,我们的地球不可避免地 暴露在严重的环境破坏下,跟着也必然会伤害到人类。只要地球及其潜能被单纯看作是直 接使用与消费的对象,被放纵不羁的熏心利欲所操纵时,不尊重环境的闹剧将会持续不断 上演(38)。藉由恢复对天主所创造的万物的尊重来保护环境是基督徒的责任,也是所有以 天主为造物主者的责任。造物主的意愿是,人对待自然不应该像个无情的剥削者,而应该 是个明智而负责的管理者(39)。 主教会议的教长们特别要求国家领导人、立法者、企业 家以及所有涉及管理地球资源的人应负起更大的责任(40)。教长接着强调需要教育人民, 尤其是青少年,有环保的责任感,训练他们做一个受造物的好管家,因为天主把这责任托 付给人。环境的保护不只是技巧的问题;更重要的它也是伦理的关键问题。所有的人都有 道德义务以照顾环境,不只为自己的好处,也是子孙万代的好处。  

为总结此一反省,以乎应该重提一下,主教会议的教长们在呼吁基督信徒要为人类的发展而工作并自我牺牲时,他们提出一些圣经上的与教会传统的核心观念。古代以色列民强烈 坚持在崇敬天主和照顾弱小者之间有牢不可破的关系;在圣经中后者是以「寡妇、外方人 和孤儿」为代表 (参出廿二21-22;申十18;廿七169),他们在当时的社会中面对不公义的威胁最为软弱无助。我们一再地听到先知们发出正义的呼声,要求人类社会的正当秩序,没有这些,就不可能有对天主的真正敬礼(参依一10-17;亚五21-24)。在主教会议教长们的呼吁中,我们听到了先知们的回响,他们充满了天主之神,因为祂要的是「仁爱而不是祭献」(欧六6)。 耶稣自己也引用了这句话(参玛九13),古今中外一切圣人也莫不如是。仔细听听金口若望这句话:「你想要荣耀基督的奥体吗?那幺当他裸体时,不要忽视他。不要在圣殿内以丝绸荣耀他,却让他又饥又寒的孤独在外边。那个说『这就是我的身体』的,也同样说:『我饿了,你们没有给我吃的』…如果感恩祭桌上充满了金制的祭器,而基督自己 却饿得要死,那有什幺好处呢?先让饥饿的他吃饱,然后再用剩下来的好好装饰祭桌吧!」 (41)。在主教会议呼吁人类发展和人类事务的正义时,我们听到了古老的和新的声音。它 是古老的,因为它发自我们基督徒传统的深处,着眼于造物主所愿的深厚和谐;它是新的, 因为它是面对今日亚洲数不尽的人民当下的情况说话。  

〔注解〕  

(1)《现代世界牧职宪章》。  

(2)在许多方面,其出发点都是教宗良十三的《新事》 (一八九一年五月十五日),它引发一 连串教会对许多社会问题的隆重陈述。其中有《民族发展》通谕 (一九六七年三月廿六日),这是教宗保禄六世为回应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的教导和世界情况的改变而发表 的。为了纪念这通谕第二十周年纪念,我发表了《关怀社会事务》通谕 (一九八七年十二 月三十日),跟随早先的教导,我在此通谕中邀请所有的信徒自觉蒙召从事服务的使命, 其中包含不可或缺的推动全人的发展。  

(3)若望保禄二世,通谕的信关怀社会事务(一九八七年十二月三十日),41:AAS 80(1988),570f。  

(4)参教义圣部论基督徒的自由与释放指示《良心自由》(一九八六年三月廿二日)72:AAS 79(1987),586.  

(5)参《大会建议》22。(6)参《大会建议》21。  

(7)参若望保禄二世,世界主教会议后的宗座劝谕《平信徒》(一九八八年十二月三十日)5: AAS 81 (1989),400-402;通谕《生命的福音》(一九九五年三月廿五日)18:AAS 87 (1995), 419f。  

(8)《大会建议》22;参《大会建议》39。.  

(9)若望保禄二世,通谕《关怀社会事务》(一九八七年十二月三十日)42:AAS 80(1988),573; 教义圣部论基督徒的自由与释放指示《良心自由》(一九八六年三月廿二日)68:AAS 79 (1987),583.  

(10)参《大会建议》44。(11)参同前。 (12)参《大会建议》39。  

(13)参《大会建议》22。(14)参《大会建议》36。 (15)参《大会建议》38。  

(16)参同前。 (17)参《大会建议》33。 (18)参同前。  

(19)参《大会建议》35。(20)参同前。 (21)《大会建议》32。  

(22)参若望保禄二世,宗座文告《痛苦的救恩》(一九八四年二月十一日)28-29:AAS 76 (1984), 242-244.  

(23)参《大会建议》20。(24)参同前。  

(25)参《大会建议》21。(26)参同前。  

(27)参同前。 (28)参《大会建议》23。  

(29)参同前。 (30)参《大会建议》55。  

(31)参《大会建议》49。  

(32)若望保禄二世,世界和平日文告(一九九八年一月一日)3:AAS 90 (1998),50.  

(33)参《大会建议》49。(34)参《大会建议》48。  

(35)参同前;若望保禄二世,宗座文告《第三个千年将临之际》(一九九四年十一月十日)51: AAS 87(1995),36.  

(36)参《大会建议》48。  

(37)参《大会建议》22;若望保禄二世,通谕《关怀社会事务》(一九八七年十二月三十日)44: AAS 80(1988),576f。  

(38)参若望保禄二世,通谕《人类救主》(一九七九年三月四日)15:AAS 71(1979),287.  

(39)同前的比较。 (40)参《大会建议》47。  

(41)玛窦福音诠释50,3-4:PG 58, 508-509.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