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论现时代的教理讲授

三、教理讲授在教会牧灵及传教活动中


三、教理讲授在教会牧灵及传教活动中
        教理讲授是宣扬福音的一步
            18教理讲授不能与教会整体的牧灵及传教活动分开。不过它有其特点,因此在世界主教会议第四届大会的筹备工作及进行中,成了经常询问的对象。这问题也受教会内外的大众所关心。

            这里不必提供教理讲授的严格及正式的定义,因为在「教理讲授指南」中曾充分地说明过(47)。专家们将会深入地研究它的意义及分类。

            因为实际方面的不确切,我们为正确瞭解教理讲授,只提出几个重点,而这几点已在教会文件中确切地说明,而且如果没有这几点,会不能明瞭它的意义和范围。

            混统来说,我们在此只说明,教理讲授是儿童、青年及成人的信仰教育,其中包括以有组织的及有系统的方式教授基督的道理,以便他们充分进入基督徒生活中。在这种意义之下,教理讲授是建立在某些俱有教理讲授特征、筹备教理讲授或出自教理讲授的教会牧灵任务的成份上。但不与它们相混:如初期的福音宣报,为能振兴信仰,辩护或寻求相信的理由,体验基督徒生活,施行圣事,加入教会团体,使徒及传教的见证,藉宣讲而所作的传教性布道。

            首先我们提示,在教理讲授及宣传福音之间没有分裂或对抗的局势,但也不完全相同,而是彼此互补的关系。

            一九七五年十二月八日发表的宗座训令「在新世界中传福音」强调,宣传福音--其目的是将福音带给全人类,使其生活--是一个丰富的、复杂的及富活力的事实,由一些重要的及不同的因素或时刻组织而成,而且这些困难因素应一目了然(48)。教理讲授是宣传福音全部过程中一段时刻。

              教理讲授与初步宣传福音
            19教理讲授的特点与带来皈依的初步宣传福音不同。它俱有双重对像,即使初期的信仰成熟,并以深入的及有系统的认识耶稣基督的位格和他的信息来教育基督的真正弟子(49)。

            但在教理讲授的实施上,必须承认事实上往往未有初步的宣传福音。有些自出生即受洗的儿童,他们直接参加堂区教理讲授,而事先没有接受信仰入门,也没有表示清楚的个人的皈依基督,他们不过只是拥有来自受洗及圣神的临在而得到信仰能力。由于不太基督化的家庭环境和教育的实证精神所产生的偏见,很快地造成一些对立态度。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未受洗的儿童,他们的父母只答应他们较晚才接受宗教教育。为了实际的理由,这些儿童的慕道阶段大部分多在一般的教理讲授中。其次,有些少年前期的儿童及少年,他们曾经受洗,也接受过有系统的教理讲授及圣事,但是如果他们不自动地要求接受宗教训练,他们仍然迟疑很久是否愿终生与耶稣基督在一起。最后,成年人由于没有信仰的环境,终不能避免受到犹疑及放弃信仰的诱惑。这就是说,教理讲授不只应关心滋养及教导信仰,而且也要藉助圣宠不停地振作起信仰,准备那还在信仰边缘上的人们完全接受耶稣基督。由于这种关心使人也部份地,决定教理讲授的声调、语言及方法。

              教理讲授的特别目标
            20教理讲授的特别目标仍然是在天主协助之下发展尚在初期的信仰,并充分促进及每天滋养各种年龄的教友生活。事实上,这是在知识平面上及在生活中促使信仰种籽的生长,这种子是由圣神在初步宣布福音时所播种,同时经过洗礼有效地传授下来。

            因而教理讲授的目标,就是藉助天主圣言发展对于基督奥秘的理解。基督徒由天主圣宠的能力改变成一个新人,而追随基督,并且在教会内学习如同耶稣一样思想,如他一样审断,依照他的诫命行事,如同他邀请我们一样去希望。

            更清楚一点说,教理讲授的目标,就宣传福音整个过程来说,是教训及成熟的阶段,换言之,是基督徒经过信仰接受基督为唯一的主,并且由于内心真诚的皈依彻底归顺他,设法更深一步认识他的时段:也就是认识他的奥秘、他所宣布的天国、他在福音中的要求及许诺、以及他为那些愿意随从他的人所规划的路线。

            因此,如果说做基督徒就是向耶稣基督说「是」,我们要记住,这个「是」有两个层面:一方面听从圣言,并以它为依据,但另方面也努力更深入晓得天主圣言的意义。

              有系统教理讲授的必要
            21在世界主教会议第四届大会闭幕词中,教宗保禄六世十分欣慰能发现,「所有的人都强调结构完备及一致的教理讲授是绝对必要的,因为由于深入认识基督奥秘,而使教理讲授与其他各型的宣布天主圣言彻底不同」(50)。

            为面对一些实际困难,今举出教理讲授以下特征:

            --它不应是即兴发挥的,而是有系统的教导,并依照固定课程表,好能达到一确定的目标;

            --应集中于要点,不涉及一切争执问题,也不要把它变成神学研究或科学性的诠解圣经;

            --讲授应相当完备,不要只限于初步的宣布基督的奥秘,如在「初传」(KERYGMA)中所做的。

            该是整体的基督徒入门,包括基督徒生活一切因素。

            我暂时不谈很多与个人、家庭、社会或教会生活有关的讲授教理机会的益处,因为在第四章我还要谈这问题,现在我强调有组织的及有系统的基督徒教育的必要,因为人们在多方面正在消减它的重要性。

              教理讲授及生活的体验
            22高唱「正确的生活」(Orthopraxie)来反对「正确的教义」(Orthodoxie)是无意义的:基督宗教是前者也是后者,两者不能分开。坚决的及经过思考的信心会导向勇敢及正直的行动。教育信友度基督门徒的生活,促使及帮助我们深入地发现基督在救恩中的奥秘。

            高唱生活体验的方法,而放弃郑重的及有次序的研究基督的信息,也是毫无意义的。「任何人也不能由于私人单纯的体验,即不加以适当的解释身为「道路、真理及生命」(若十四6)的基督信息,而能获得完备的真理」(51)。

也不要以根据生活的教理讲授,来反对传统的、教理的及系统的教理讲授(52)。真正的教理讲授始终是有系统的深入天主在耶稣基督身上对于人所做的启示,这种启示深深地保存在教会的记忆及圣经中,而且不断地经过生活的和积极的「传承」,从一代传到另一代。但是这种启示并不是与我们的生活分开,或是与我们的生活不自然地并列。这启示关系着我们生活的最后意义,它以福音之光光照整个的生活,启发生命或向它挑战。

          因此我们可以把第二届梵大特别关于司铎们所说的适用于教理讲授者: (他们是)在信仰中的教育家--教育人及人生(53)。

              教理讲授乃圣事
            23教理讲授在本质上是与一切礼仪及圣事行为相联系,因为耶稣基督在圣事内,特别在圣体圣事内,为了改变人而充分地行动。

            在初期教会内,慕道及准备圣洗和圣体圣事,是等量齐观的。虽然在信仰基督的古老国家内,教会在这方面改变作法,但始终没有取消慕道制,相反地,反而予以革新(54),而在新的传教区教会内则大量地施行。不拘如何,教理讲授始终保持着与圣事的关系。一方面,最好的教理讲授,就是准备领受圣事的教理讲授,而所有的教理讲授都要引人领受信仰的圣事。另方面,真正的施行圣事也必要有教理讲授的一面。换言之,圣事生活如果没有建立在郑重的通晓圣事的意义上,这种生活会贫乏,并将很快地成为空洞的形式主义。而教理讲授如果得不到圣事的滋养,将会成为理智化。

              教理讲授与教会团体
            24最后,教理讲授与教会和教友在世间负责的行动有紧密的关联。凡是以信仰皈依耶稣基督,并设法用教理讲授加强信仰的人,需要与那些已进行过同样步骤的人共融地生活。如果没有一个信仰的及基督生活的团体接受在教理讲授某阶段中的慕道者,则教理讲授将不会生效。因此教会各级团体对于教理讲授有双重责任:它一方面使其成员能获得训练,另方面也接纳他们到,好能使他们更充分地将学的在生活中能表现出来的环境。

            教理讲授也发展对外传教的活力。如果教理讲授做得好,基督徒都将用心为他们的信仰作证,把信仰传授给他们的子女,使别人认识他们的信仰,并且以各种方式服务人类社会。

       为使信仰成熟及发生力量,广义的教理讲授是必要的
            25因此,藉助教理讲授,初步的宣讲福音--即初步充满热忱的宣讲,经过这宣讲终于有一天会征服了人,并使他决定追随基督--渐渐地加深,在支节方面发展,加以解释,使理智倾服,并且使人在教会及世界中实行。以上这些也合乎福音并不比初步宣道稍差,虽则有的人认为教理讲授会过分理智化,而在初步宣道中生气勃勃也很自然。在教理讲授中所探究的真理,也是那些第一次听到而打动人心的真理。由于人们更清楚认识真理,而不是使它们消灭,因而应当使它们更富挑拨性及为人的生活富决定性。

            在我们以上所解释的观念中,教理讲授应保持牧灵的目标,这也正是世界主教会议的意思。这种广义的教理讲授共不违背较狭的意义,相反地,都包括它在内,这也是过去训道时所共同采用的意义:就是简单的讲授表达信仰的语句。

            总之,教理讲授不拘为教友信仰的成熟,或在世间作证,都是必要的。它将引领教友们,「直到我们众人都达到对于天主子有一致的信仰和知识,成为成年人,达到基督圆满年龄的程度」(55)。它也要使他们在那些要求他们答覆的人们前,准备表白他们心中的希望(56)。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