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主的日子」书函

第四章 人的日子


第四章        人的日子
主日︰喜乐、休息和联络情谊的日子
基督「完全的欢乐」
55     「把这伟大的日子主日高举、超越其他日子的人,是有福的。天上和地下,天使和人类都要欢欣鼓舞」(99)。玛洛尼派(Maronite)礼仪中的这呼声,使人想到东西方礼仪中那些强烈的欣喜的欢呼,这一向是东西方主日的特征。此外,在历史上来讲,即使早在民间把主日当做休息的日子之前,基督徒已庆祝每周一次的主复活日,主要地视之为一个欢乐的日子。《宗徒遗训》中就敦促人们:「在一周的第一天,你们都应当欢乐」(100)。举行礼仪时也选择适当的姿势,藉以强调这一点(101)。圣奥斯定大声疾呼,要教会普遍觉醒,他形容每周复活日的喜乐:「把斋戒放置一旁,站立祈祷,做为复活的记号,这也是每个主日颂唱『阿肋路亚』的原因」(102)。

56     特别的礼仪形式会随着教会的教规时有改变,但除此之外,主日既是每周一次仿效门徒与复活的主初次的会晤,因此主日也总是标示出门徒问候师傅的喜乐:「门徒见了主,便喜欢起来」(若廿20)。这证实了耶稣在受难前所说的话:「你们将要忧愁,但你们的忧愁却要变为喜乐」(若十六20),这句话也回荡在世世代代的基督徒心中。祂不是也亲自祈祷,祈求门徒心中「充满祂的喜乐」(参阅若十七13)吗?主日感恩祭的节庆特色,表达出基督藉着圣神的恩赐所传达给祂教会的喜乐。喜乐正是圣神的果实(参阅罗十四17;迦五22)。

57     因此我们如果要再次发现主日的完整意义,必须重新发现信仰生活中的此一层面。当然,基督徒必须在整个生活中表现出喜乐,而不只是一周中的一天而已。但是由于主日是复活的主的日子,是庆祝天主的创造工程以及「新的创造」的重要日子,因此以非常特别的方式成为喜乐的日子,而且确实是最适合学习如何欢乐,重新发现喜乐的性质和其深刻根源的日子。这喜乐绝不能与肤浅的满足感及享乐混为一谈,后者只能使感官和情绪在短时间感到陶陶然,然后心中就会有不满足、甚至痛苦的感觉。在基督徒眼中,「喜乐」给人的安慰要大得多,也更持久;许多圣人都作证说,即使在痛苦的黑夜中,基督徒依然能感到喜乐(103)。从某种意义来讲,喜乐是一种有待培养的「美德」。

58     然而不论如何,基督徒的喜乐和人类许多真正的喜乐之间并无冲突,其实后者也受人颂扬,而且其终极基础也正是在光荣的基督的喜乐中,在天主的计画中,基督是人的完美形象和启示。正如我可敬的前任保禄六世在《论基督徒的喜乐》劝谕中所说:「在本质上,基督徒的喜乐是分享我们在受光荣的基督心中所找到的喜乐,这喜乐深不可测,既属神又属人」(104)。教宗保禄在劝谕的结尾要求,在主的日子,教会应该有力地为喜乐作证,这是门徒在逾越节晚上看见主时所体验到的喜乐。为了这个目的,他督促牧人要坚持「领过洗的教友必须在喜乐中举行主日感恩祭。他们怎可忽略这次会晤,忽略基督在爱中为我们预备的盛宴?愿我们的参与最为值得,也最欢乐!是被钉而受光荣的基督来到门徒当中,带领他们全体进入祂复活的新境界。这是天主和祂子民在尘世间爱的盟约的高峰:是基督徒喜乐的标记和泉源,走向永恒庆节的一个阶段」(105)。以信仰的眼光看,基督徒的主日应是真正一个「欢庆的时刻」,是天主为了人类人性和灵性的圆满成长,而赐给人类的日子。

安息日的满全
59     基督徒主日的「喜乐」层面,以特别的方式显示出它为何是旧约安息日的满全。正如我们前面所说,旧约将主的日子与创世工程(参阅创二1-3;出廿8-11)及出离埃及(参阅申五12-15)相连,而基督徒在主的日子,受召来宣扬基督逾越奥迹所完成的新创造及新盟约。造化工程的庆祝决没有遭废除,而是在以基督为中心的观点中,更予以深化。就是按照天主的计画,「使天上和地上的万有,总归于基督元首」(弗一10)。对于出离埃及的纪念,也成为基督的死亡与复活所完成的普世性救赎的纪念,因而获得完满的意义。因此主日决不是「取代」安息日,而是安息日的满全,在某种意义上,是安息日的延伸和救恩史进展的充分表达,此救恩史在基督身上达到高峰。

60     在这个观点上,可以完全恢复「安息日」的圣经神学,而不损及主日的基督徒特征。这个神学常引领我们进入崭新而令人永远敬畏的创世奥秘,那时永生的天主圣言,出于爱的自由决定,从无中创造了世界。「天主停止了祂所行的一切创造工作」(创二3)的那个日子,天主予以降福和祝圣,而确认了祂的创造工程。天主休息的日子,给时间赋予意义,在一周复一周的连续中,时间不但有了长期的规律性,而且还可以说,具有了神学的意义。「安息日」的不断重回,可以确保「时间」不致于被它自己所封闭,因为在欢迎天主和祂恩宠及救恩行动的时刻中,「时间」继续对永恒开放。

61     「安息日」即第七天蒙天主祝福和祝圣,而结束了整个的创造工程,因此它直接与第六天的工作相连,在第六天,天主「按祂的形象和模样」(参阅创一26)造了人。教会的教父们默想圣经创世的故事时,没有忘记「天主的日子」和「人的日子」之间十分密切的关连。关于这一点,圣安博(St﹒Ambrose)说:「我感谢上主我们的天主,祂完成了一项工作,祂本可以在其中憩息。祂造了穹苍,但我没有看到祂在那儿找到安息;祂造了星辰、月亮、太阳,我也没有看到祂在其中找到安息。我反而看到,祂造了人,然后祂休息了,并在人类身上发现,祂可以宽恕人的罪过」(106)。因此「天主的日子」和「人的日子」之间永远有直接的关连。当天主的诫命说道:「应记住安息日,守为圣日」(出廿8),天主命令人们休息,以光荣那献给天主的日子,但这命令一点也不给人增加负担,而是一种帮助,使人认清他对造物主的依赖,这依赖能赐人生命、给人自由,同时也使人认清天主的召叫,要他在造物主的工作上合作,并接受天主的恩宠。在尊重天主的「休息」时,人充分发现自己,如此上主的日子也显示出来带有天主祝福的深刻印记(参阅创二3),由于这样,我们可以说,天主给人的祝福与给动物的祝福相似,赋与他们「繁殖力」(参阅创一22,28)。这个「繁殖力」特别是为填满时间,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为「繁殖」(增多)时间本身,藉着纪念生活的天主,加深人类生活的喜乐,以及养育及传递生命的渴望。

62     因此,虽然犹太安息日的习俗不再,已被主日所带来的「圆满」所超越,基督徒仍有责任记住,那隆重地铭刻在十诫中的「守主日为圣日」的根本原因仍然有效,但是必须从主日的神学及灵修观点来重新诠释:「当照上主,你的天主吩咐的,遵守安息日,奉为圣日。六天你当劳作,做你一切工作;第七天是上主你天主的安息日,你和你的子女、仆婢、牛驴、你所有的牲畜,以及住在你城内的外方人,都不应做任何工作,好使你的仆婢能如你一样获得安息。你应记得:你在埃及地也曾做过奴隶,上主你的天主以大能的手和伸展的臂,将你从那里领出来;为此,上主你的天主吩咐你守安息日」(申五12-15)。在这里,守安息日与天主为其人民所完成的解救工程有密切的关连。

63     基督来是为完成一个新的「出谷纪」,使受压迫的人重获自由。祂在安息日治愈了许多病人(参阅玛十二9-14及其他相关记载),当然并不是为侵犯主的日子,而是为显示出主日的完整意义:「安息日是为人立的,并不是人为了安息日」(谷二27)。耶稣,身为「安息日的主」(谷二28),由于反对某些同时代人在法律上过度作文章,同时为逐渐显示圣经中安息日的真正意义,因此恢复了守安息日的解救特征,小心地维护天主的权利和人的权利。所以基督徒受召宣扬藉基督宝血所获得的自由,而感到他们有权把安息日的意义移转到复活日。其实基督的逾越使人从奴役中获得释放,这奴役比一个受压迫民族所受的任何压力都来得激烈,那就是罪的奴役,这使人与天主疏远,也与自己及与他人疏远,并在历史中不断地撒下邪恶和暴力的种子。

休息的日子
64     好几个世纪以来,基督徒守主日,只是把它当作一个敬拜的日子,而未能给予它「安息日休息」的特定意义。直到第四世纪,罗马帝国的民法承认这每周一次的循环,决定在「太阳的日子」,法官、市民和各行各业都停止工作(107)。基督徒很高兴,因为这样也消除了守主日的障碍,到那时为止,那些障碍都使守主日成为一件英勇的行为。从此以后,他们可以没有阻碍地一同祈祷了(108)。

因此如果在制定「每周之节拍」的立法中,只看到历史的际遇,认为对教会并没有特殊意义,因而可以置之不理,那就错了。即使在帝国灭亡后,各次大公会议仍然坚持安排主日为休息日。在基督徒居少数,以及庆日不在主日的国家,主日仍然是主的日子,是信友聚会,参加感恩祭的日子。但这需要做很大的牺牲。对基督徒来说,主日是一个欢乐赞颂的日子,如果不也是休息的日子,那是很不正常的,如果他们没有足够的自由时间,那就很难守主日为圣日了。

65     另一方面,主的日子与民间的休息的日子之间的关连,具有的意义和重要性,超越基督徒独特的观点。工作与休息之间的交替,根植在人的天性中,是天主自己的意愿,正如在《创世纪》的创世故事中所见(参阅二2-3;出廿8-11):休息是「神圣」的事,因为休息是人类从麈世间,那有时过度苛求的工作循环中抽身的方式,以便重新意识到万物都是天主的工程。其中有一个危险就是,天主赐给人掌握万物的能力,会使得他忘记天主是造物主,是万物之所依。尤其在我们这个时代,由于科技进步,人在工作中所能行使的权力愈来愈大,令人感到不可思议,因而格外需要承认我们对天主的依赖。

66     最后我们不应忘记,即使在这个时代,对许多人来说,工作是一种沉重的奴役,其中原因或是由于工作环境恶劣、工时过长-尤其是在较贫穷的地区-或是由于在经济较发达的国家中,一直有太多不正义的情况,以及被人剥削的事情发生。几个世纪以来,当教会在制定有关主日休息的法律时(109),最先想到的就是奴仆和劳工的工作,当然并不是因为这种工作跟守主日的灵修要求比较起来,较没有价值,而是因为它需要更大的规范,来减轻其重担,也使每个人都能守主日为圣日。在这方面,我的前任教宗良十三世在《新事》(Rerum Novarum)通谕中提到,主日休息是劳工的权利,政府必须加以保障才是(110)。

在我们自己的历史环境中,我们有责任确保每一个人都能享受人性尊严所需要的自由、休息和消遣,以及与人性尊严相连的宗教、家庭、文化和人际关系的需求,如果不是每周一定至少有一天可以用来休息和庆祝,就很难满足前述需求。当然,劳工必要先有工作权,然后才有休息的权利,当我们反省基督徒对主日的了解时,不能不以深刻的同舟共济的情谊,想起无数男女的艰苦,他们由于没有工作机会,即使是在工作的日子,也不得不赋闲在家。

67     藉着主日的休息,对日常的忧虑和责任可以有正确的认识:我们所忧虑的物质事物,让位给精神事物;在相遇的时刻以及压力较小的交流中,我们看到了一同生活的人们真正的面貌。即使是大自然的美-经常被人类的控制欲所摧残,而对人类予以反击-也能重被发现,而且充分地享受。在主日这天,人与天主、与自己也与他人和好,因此主日这天,人们可以重新看到大自然的奇妙,让自己沉迷在美妙而神秘的和谐中,用圣安博的话,这种和谐是藉着「不可违抗的和谐及爱的法律」,在「共融及和平的结合力」中,将宇宙中的许多要素结合起来(111)。于是人们深刻地意识到,正如门徒所说:「天主所造的样样都好,如以感恩的心领受,没有一样是可摈弃的,因为样样都是藉天主的话和祈祷祝圣了的」(弟前四4-5)。如果在六天工作之后(对许多人来说,其实已经减少为五天了),能找时间轻松一下,多关心生活中的其他层面,是符合人的真正需要,也与福音所传递的讯息完全一致。因此信友蒙召唤,在能够表明个人及团体信仰的情形下,来满足这个需要,如同在庆祝及圣化主日中所表达的一样。

因此,在当前这个特殊的环境中,基督徒自然要尽力确使政府立法能尊重他们守主日为圣日的本分。不论如何,他们有责任本着良心安排主日的休闲时间,使他们能参与感恩祭,停止那些与圣化主日不合的工作及活动,并让身心都能得到休息,焕发出特有的喜乐(112)。

68     为了使休息不致于沦为空虚无聊,必须提供充实心灵的事物,给予较多的自由,有默想和联谊共融的机会。因此在社会所提供的文化活动和娱乐中,信友应选择最能符合遵守福音诫命的那些。这样,主日及大庆节的休息,就有了「先知性」幅度,因为关于社会及经济生活的要求,休息不但肯定天主绝对的崇高,也肯定人的崇高及尊严,并在某种意义上,期待着「新天新地」,那时,被需要所束缚的状态将会得到决定性及全面性的解脱。总之,在最真实的意义上,主的日子也成为人的日子。

休戚与共的日子
69     主日也应该让信友有机会在慈善、仁爱及使徒工作上奉献心力。要从内心深处体验复活主的喜乐,就是充分分享在祂心中跳动着的爱:没有爱就没有喜乐!耶稣亲自解释了这点,祂把「新的诫命」与祂恩赐的喜乐相连:「如果你们遵守我的命令,便存在我的爱内,正如我遵守了我父的命令而存在祂的爱内一样。我对你们讲论了这些事,为使我的喜乐存在你们内,使你们的喜乐圆满无缺。这是我的命令:你们该彼此相爱,如同我爱了你们一样」(若十五10-12)

因此,主日感恩祭不但不免除信友行爱德的责任,反而要他们更加献身于「实行一切爱德、慈善、传教工作,藉以显示基督信徒固不属于此世,但却是世界的光明,他们是在人前光荣天父」(113)。

70     实际上,自从宗徒时代起,对基督徒来说,主日的聚会就是一个与穷人分享弟兄之爱的时刻。圣保禄提到为贫穷的犹太教会募款时说道:「每周的第一日,你们每人要照自己的能力积蓄一点,各自存放着」(格前十六2)。在主日感恩祭中,有信仰的心会大大敞开,接纳教会的所有面貌。但是对于使徒的召唤,必须了解到其深层意义,他绝不是想创造一种狭窄的「施舍」心态,而是要求人们有一种极度需要的分享文化,不只是在教会团体的成员当中,也在整个社会当中要活出来(114)。我们比以前更应再度聆听保禄对格林多教会严厉的警告,因为他们在伴随着「最后晚餐」、表示友爱的爱筵中,羞辱了穷人:「你们聚集在一处,并不是为吃主的晚餐,因为你们吃的时候,各人先吃自己的晚餐,甚至有的饥饿,有的却醉饱。难道你们没有家可以吃喝吗?或是你们想轻视天主的教会,叫那些没有的人羞惭吗?」(格前十一20-22)。雅各伯写的书信也同样强而有力:「如果有一个人,戴着金戒指,穿着华美的衣服,进入你们的会堂,同时一个衣服骯脏的穷人也进来,你们就专看那穿华美衣服的人,且对他说:『请坐在这边好位上!』而对那穷人说:『你站在那里!』或说:『坐在我的脚凳下边!』这岂不是你们自己立定区别,而按偏邪的心思判断人吗?」(雅二2-4)。

71     宗徒的教导,从最初几世纪开始,就打动了人们的同情心 ,并在教父们的讲道中激起了强烈的回响。对那些假定自己只需要上教会,却不必与穷人分享财物,就算满全了宗教本分的富人-而这些人或许还会剥削穷人,圣安博对他们用了激烈的言词:「你们这些富人,你们听到了上主天主说的话吗?然而你们来到教会,不但不给穷人东西,甚至还拿他们的东西」(115)。金口圣若望也同样的严厉要求:「你希望荣耀基督的身体吗?当祂赤身露体时,不要轻视祂。不要只在圣殿里,祂穿着丝绸衣服时,才向祂表示敬意,而当祂在圣殿外,赤身露体、挨冻受寒时,却对祂置之不理。那位说过:『这是我的身体』的基督,也说过:『我饿了,你们没有给我吃的』,以及『凡你们对我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个所做的,就是对我做的』,如果圣体的餐桌堆满了金的圣爵,而祂却因挨饿而奄奄一息,那又有什么好处呢?先让祂不再饥饿,然后若有剩下来的,你们可以奉献在祭台前」(116)。

这些话足以提醒基督徒教会团体,他们有责任使感恩祭成为一个实践弟兄之爱的地方,在那里,在对弟兄的敬爱及关怀中,最后的要成为最先的:在那里,基督自己,藉着富人给穷人慷慨的礼物,会用某种方式在时间上延长增饼的奇迹(117)。

72     感恩祭是表现真正的兄弟之情的场合。从主日弥撒中,流泻出一股爱德的潮流,先激发他们在主日中其他时间的生活方式,再广传到信友的整个生命中。如果主日是一个喜乐的日子,基督徒应该以实际的行动来宣布,「单靠自己」不可能得到快乐。他们四处寻找可能有需要帮助的人。或许在他们附近,或是在他们认识的人当中,就有病人、年长者、儿童或外地来的人。在主日,这些人更感到孤寂、痛苦以及有所需要。的确,对这些人的关怀不能只限于主日偶发的举动。但是在有此一更广大的献身投入感之时,何不把主日作为尽量分享的时间,鼓励基督徒在爱德行为上尽量发挥新意?邀请孤单的人一起用餐,探访病人,为贫困的家庭提供食物,花几个小时去做志工以及表达团结关爱的行动;这些都确定能让我们把在圣体的餐桌前领受的基督之爱,带到人们的生活中。

73     以这样的方式生活,不但主日感恩祭,整个主日都会成为一所极优秀的仁爱、正义与和平的学校。复活的主在祂子民当中的临在,就成为团结互助的保证,内在革新的鞭策力,改变罪的结构的鼓舞。这结构束缚个人、团体,有时全体人民。基督徒的主日绝对不是一种逃避,而是铭刻在「时间」上的一种「预言」,这预言要求信友追随那位来「向贫穷人传报喜讯,向俘虏宣告释放,向盲者宣告复明,使受压迫者获得自由,宣布上主恩慈之年」(路四18-19)者的脚步。在主日纪念主的复活时,信友向基督学习,并想起祂的许诺:「我把平安留给你们,我将我的平安赐给你们」(若十四27),他们也就成为和平的缔造者。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