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主的日子」书函

第五章 日子中的日子


第五章        日子中的日子 
主日︰原始的庆节 
启示时间的意义 
基督是时间的元始和终末 
74     「在基督信仰内,时间有其基本重要性。世界曾在时间的幅度里受造:在时间内,救恩史得以展开,在降生成人的『时期已满』时到达巅峰,而它的目的则是天主圣子在时间终结时,光荣地再来。在耶稣基督、取了人性的圣言内,时间成为天主的一个幅度,而天主自己是永恒的」(118)。 

依照新约,基督在麈世生活的那些年,真正构成了时间的中心;这个中心在复活时达到顶峰。耶稣确实是打从在童贞圣母胎中受孕的那一刻,就是成为人的天主,但是只有在复活时,祂的人性才完全产生变化,并受光荣,因而完全地启示出祂的神性身分及光荣。保禄在丕息狄雅的安提约基会堂讲道时(参阅宗十三33),把圣咏第二篇中的话,贴合在基督的复活上:「你是我的儿子,我今日生了你」(咏二7)。正是因为这个理由,在复活前夕守夜礼中,教会宣称复活的基督是「元始和终结,阿而法和奥梅嘎」。这段话是主礼者在准备复活蜡时念的,蜡烛上刻有当年的年份。这些话清楚地证明「基督是时间之主,祂是时间的元始和终末:每一年、每一天和每一时刻都包含在祂的降生与复活之内,因而成为『时期已满』的部分」(119)。 

75     由于主日是每周一次的逾越节,回想基督从死者中复活的那一天,并使那一天重现。它也是启示时间意义的日子。主日与宇宙周期完全不同,按照此周期,自然宗教与人类文化会硬给时间套上一个结构,这结构也许会屈服于永恒的轮回神话。基督徒的主日完全不同!它出自基督的复活,像一个指示方向的箭头,穿越人类的时间、月、年、世纪,指向它们的目标:基督的二次来临。主日预示着末日、基督再来的日子,在某方面来讲,藉基督复活所得到的光荣,在主日那天已经提前发生了。 

被钉的主受到重创的身体,藉圣神的力量复活,转而成为全人类圣神的泉源。其实,直到世界末日将会发生的一切,都只不过是那复活日所发生事件的延伸和展现。基督徒知道不须等待另一个救恩的时期,因为不论这世界会存在多久,他们已经生活在最后的时期了。不只是教会,就是宇宙本身和历史,也都不断地受到光荣基督的掌管和指引。这股生命力推动「直到如今,都一同叹息,同受产痛」(罗八22)的受造物,走向完全得救的目标。人类对这个过程只会有模糊的直觉,但是基督徒却有答案,而且也能予以确定。「守主日为圣日」是他们受召要做的重要见证,使人类历史的每一时期都充满希望,而受到鼓舞。 

礼仪年中的主日 
76     主的日子每周重现,植根于教会最古老的传统,是基督徒视为极重要的日子。但是另一个周期很快就自行建立:礼仪年度的周期。其实,渴望庆祝周年纪念日,把日子和季节的重现,与对过去事件的回忆联想在一起,是人之常情。当这些事件在一个民族的生活中成为重要关键时,其周年纪念通常会打破日常例行生活的单调,而产生一种节庆气氛。 

现在,由于天主的计画,教会生命之所依据的伟大救恩事件,与犹太人每年一度的逾越节和五旬节有密切的关连,而且在这庆节上也曾有先知性的预示。自第二世纪开始,基督徒就在每周一次的庆祝逾越节之外,加上了每年一次的庆祝,这庆祝让基督徒更充分地默想基督被钉和复活的奥迹。复活节先是以斋戒为预备,在长长的守夜礼中庆祝,并延伸五十天之久,直到五旬节。复活节这个最隆重的日子,为候洗者入门的最佳日子。藉着洗礼,他们死于罪恶,并得到新生命而复活,因为耶稣「曾为了我们的过犯被交付,又为了使我们成义而复活」(罗四25;参阅六3-11)。由于与逾越奥迹有密切关系,五旬节也就有了特别的重要性,它庆祝圣神降临在与玛利亚一起聚会的门徒身上,并开始对万民的使命(120)。 

77     类似的纪念逻辑也主导着整个礼仪年的安排。正如梵二大公会议所追忆,教会希望在一年的周期内,「展示基督的全部奥迹,从降孕、诞生,直到升天,圣神降临,以至怀着神圣的希望,期待主的再来。教会如此纪念救赎奥迹,给信友敞开主的德能与功劳的宝库,并使奥迹在某种意义上时时临在,使信友得以接近,充满救恩」(121)。 

复活节和五旬节之后,另一个最隆重的庆节无疑的是主的诞生,在此庆节,基督徒默想降生成人奥迹,并默观天主圣言,祂屈尊就卑,取了我们的人性,为让我们分享祂的神性。 

78     同样,「在纪念每年周期循环的基督奥迹时,圣教会以待殊的孝爱,敬礼天主之母荣福玛利亚,因为她和她儿子的救世大业,永远结合在一起」(122)。同样,教会在周年期内,插入殉道者及其他圣人的纪念,「教会在这些与基督同受苦难、同受光荣的人身上,宣扬逾越奥迹」(123)。如果以真正的礼仪精神来庆祝圣人的纪念日,并不致于遮盖基督为中心的地位,反而予以颂扬,证明基督的救恩大能。正如诺拉.圣保林(St﹒Paulinus of Nola)所吟唱:「万物都要过去,圣人的荣耀却在基督内长久留存,祂更新万物,然而祂自己却始终不变」(124)。圣人的光荣与基督的光荣,二者之间内在的关系,登录在礼仪年的安排中,而且明白地表达在主日的基本也是至崇高的特征上,即主日,就是「主的日子」。主日构成整个礼仪年,随着礼仪年的季节顺序,在遵守主日的规律上,基督徒在教会和灵修方面的应奉行的作为,都深深地集中于基督身上,信友在祂身上找到生活的理由,也从祂身上汲取养分和灵感。 

79     因此主日就成为了解和庆祝礼仪年中这些大庆节的自然模式,这些庆节在基督徒的生活中非常重要,因此教会规定信友有责任参与弥撒,并且遵守休息的时间,即使这些大节日落在平常的日子中也不例外(125),藉此强调庆日的重要性。每年庆节的天数,由于考虑到社会和经济状况,以及这些庆节在传统中的地位,和政府立法对这些庆节支持的程度,而时有改变(126)。 

由于每个国家的情况不同,目前的教会法典及礼仪的规定,准许各个主教团减少法定节日﹝须参与弥撒及停工﹞的天数。在这方面的任何决定,都必须要得到教廷的特殊许可(127)。而且在这些情况下,凡是与主的奥迹有关的节日,例如主显节、耶稣升天节或耶稣圣体圣血节,按照礼仪的规定,都必须移到主日,使信友不致于失去默想这奥迹的机会(128)。牧人也应该鼓励信友参与其他在主日以外的重要庆节弥撒(129)。 

80     有些地区也许会把民间及文化传统硬加在主日及其他庆日的庆典上,使基督信仰的真正精神与不属于这精神的成分混在一起,而遭到扭曲,因此对这些情况在牧灵方面必须予以特别注意。在此情形下,必须藉教理讲授和适当的牧灵活动,对这些情况予以厘清,取消那些不符合基督福音的一切。同时也不应忘记,这些传统-以及近来在民间社会中的一些文化现象-往往也包含了一些价值,将这些价值与信仰的要求整合,其实并不困难。它要靠牧人的分辨,来保存在一个特定社会环境中所找到的真正价值,特别是在民间信仰中,这样可使礼仪的举行,尤其是主日和庆节的礼仪,不致于受到伤害,反而能蒙受其利(130)。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