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天主的启示教义宪章(DV)

第三章 论圣经的默感及其解释


圣经的默感和真理  

    11 在圣经内以文字记载陈述的天主启示,是藉圣神的默感而写成的,因此慈母教会基于宗徙的信仰,把旧约与新约的全部经典,同其所有各部份,奉为圣经正典。因此,这些藉圣神的默感而写成的书(参阅若:廿;31;弟后:三,16:伯后:一,19-21;三,15-16),以天主为其着作者,并如此的被传授给教会(十七)。在编写圣经的工作中,天主拣选了人,运用他的才智及能力(十八),天主在他们内,并藉他们工作(十九),使他们像真正的着作者,以文字只传授天主所愿意的一切(二十)。 

    因为受默感的圣经作者所陈述的一切,应视为是圣神的话,故此理当承认圣经是天主为我们的得救,而坚定地、忠实地、无错误地、教训我们的真理(廿一)。因此,“所有由天主默感来的圣经,为教训、为督责、为矫正、为教导人学正义都是有益的,为使天主的人成为齐全的,准备他行各种善工”(弟后:三,16-17)。 

    如何解释圣经  

    12 既然天主在圣经里是籍人并用人的方式说了话(廿二),讲解圣经的人为明瞭天主愿意同我们交谈什么,当注意寻找圣经写作人真正愿意表达的是什么,以及天主愿意用他们的话。显示的是什么。
 
    为探讨圣经作者的本意,在各种方法中,也当注意到“文学类型”(Genera litteraria),因为藉各式各样的历史、预言“诗歌,或其他类型,陈述的及表达的真理彼此各有不同。故此,释经者必需寻找圣经作者在固定的环境中,按他们的时代与他们的文化背景,用当时通用的文学类型,企图表白及表白出来的意思(廿三)。于是,为正确地了解圣经写作者所欲陈述的,应当注意到圣经写作者的时代所流行的,以及当代习用的感受“说话和叙述的方式,也当注意到同时代的人们,彼此往来惯用的那些方式(廿四)。 

    圣经既由圣神写成,就该遵照同一的圣神去阅读去领悟(廿五)。为正确地去探讨圣经原文的意义,尚须勤加注意全部圣经的内容及统一性,顾及整个教会活的传授,并与信德相比照(analogia fidei)。释经者的职务是遵守这些规则,努力更彻底地去瞭解圣经的意义;几乎经过这样的研究,教会的审断才臻于成熟。因此这一切关于解释圣经的原则,最后当置于教会的定断之下,因为教会担任保管及解释天主言语的使命与天职(廿六)。 

    天主的“屈尊就卑”  

    13 在圣经内,天主的永远智慧,虽无损于其真理及圣善,却展露了奇妙的“屈尊就卑”。“为叫我们学习天主不可言喻的仁慈,天主预先顾虑到我们的本性:用了多么适合的言语”(廿七)。因为天主的言语,用人的言语表达出来,相似人的言语,恰像往昔天父的圣言,在取了人性展弱身躯之后,酷似我人一般。 

    附注 第三章 

    (十七)参阅梵蒂冈第一届大公会议“论公教信仰”教义宪章,第二章论启示:Denz. 一七八七(三○○六)。圣经解释委员会法令,一九一五年六月十八日:Denz. 二一八○(三六二九);EB四二○;圣务部公函,一九二三年十二月廿二日:EB四九九。 

    (十八)参阅一九四三年九月卅日,比约十二世“圣神感动”通谕:宗座公报卷三五(一九四三)三一四页,EB五五六。 

    (十九)“在人内亦藉着人”:参阅希:一.1及四,7(在);撒下廿三,2;玛:一,22及其他多处(藉);梵蒂冈第一届大公会议:“论公教道理”草案,注九:Coil, Lac, VII,522。
 
    (二十)一八九三年十一月十八日教宗良十三“上智之天主”通谕:Denz 一九五二(三二九三),EB一二五。 

    (廿一)参阅圣奥斯定Gen. Ad litt. 卷二,九,20:拉丁教父集三四,270--271;书信八二,3:拉丁教父集三三,277:Csel 三四,2,三五四页,--圣多玛斯 De Ver. Q. 12, a. 2, c. --特伦多大公会议第四次会议,“论圣经正经”:Denz 七八三(一八○一) --良十三“上智”通谕:EB 一二一,一二四,一二六--一二七--比约十二,“天主感动”通谕:EB 五三九。 

    (廿二)圣奥斯定,“论天主之城”卷十七,六,2:拉丁教父集四一,537:Csel. XL 二,228。 

    (廿三)圣奥斯定,“论基督的道理”,卷三,十八,26:拉丁教父集三四,75--76。 

    (廿四)比约十二,1.c. Denz,二二九四(三八二九--三八三○):EB五五七--五六二。 

    (廿五)参阅一九二○年七月十五日,本笃十五“安慰之圣神”通谕:EB 四六九--圣热洛尼莫,In Gal, 五,19--21:拉丁教父集二六,417A。 

    (廿六)参阅梵蒂冈第一届大公会议“论公教信仰”教义宪章,第二章论启示:Denz 一七八八 (三○○七)。 

    (廿七)圣金口若望In Gen. 三,8 (圣经训释十七,1):希腊教父集五三,134。 “Attemperatio graece aynkatabasis”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