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论天地母皇通牒

壹、玛利亚为天地母皇


自古教友承认天主之母为母皇自古基督的子民引经据典,常常信仰圣母玛利亚产生至圣之子,而她的圣子「永王于雅各伯之家」(5),是「和平之元首」(6),是「万王之王,万主之主」(7)。她呢,是天主的一总受造物中,最受宠爱者,满被殊恩异宠者,并又想到「母以子贵,子以母贵」的密切关系,因此毫无犹豫,毫无困难地便承认天主圣母玛利亚的至高无上的尊位。

据此,我们不难明白,圣教会的古代写作者,按圣嘉俾厄尔天使,对玛利亚之子永远为王的预言(8),和圣妇依撒伯尔必恭必敬地问候圣母为「吾主之母」(9)的词句,就称呼玛利亚为「君王之母」,「主之母亲」。而且,我们于此也不难窥见,他们的用意无非是要从她的圣子的王位上,表达圣母的卓越高贵,莫之与京!

圣师和博士们的论证这样,圣师厄弗冷曾充满诗意的热情,借圣母的语气说:「请苍天伸出手臂来围抱我,因为我在它受造以前,就膺受殊荣。原来苍天为你,不是母亲,而是你把它做成了你的宝座。那末,君王的母亲较诸他的宝座,不知更光荣更可敬多少倍呢」(10)!圣人还在别处,这样祈求圣母说:「伟大的童女,又是主母,又是母皇,覆我于尔护翼之下,保佑我不要遭受阴险恶魔的袭击,又不许那万恶的仇敌,跋扈飞扬,攻我不已」(11)!

圣师额吾略纳齐盎称玛利亚为「普世君王的母后」,「产生普世之王的童贞圣母」(12)。普登斯说:「玛利亚惊讶自己,竟产生了真天主真人,而且还是至尊无上的君王」(13)。

可是玛利亚的「母皇」尊衔,由于人们对圣母的「主母」、「统治者」与「皇后」的种种称呼上,就可明白地表达出来。

相传贤士奥利振所着的圣经注疏里说,当时圣妇依撒伯尔称呼圣母,不但称「吾主之母」,还称:「尔为吾之主母」哩(14)。

圣师热罗尼莫的圣经注疏里,也有同样的论调。他历举了圣母圣名的许多寓意后,便提供意见说:「当知道,玛利亚,按利亚文之意义,解释『主母』(15);圣克利沙禄。更确定地说:「玛利亚是希伯尔文,按拉丁文意义,解释『主母』」。所以天使称之为主母,是为叫她摆脱了奴婢的畏惧变成了上主的母亲,由她的圣子的权威,做成了并被称为「主母」(16)。

此外,君士坦丁堡主教厄比法尼,曾上书奥米斯得教宗说,该哀切祈祷,使圣教会之统一「因至圣至一之圣三,并赖我等之圣主母,光荣之贞女,天主圣母玛利亚之转祷」,得以保存无恙(17)。

还有一位作者,和厄比法尼同时,曾这样庄重地问候这位坐于天主之右为吾等转祷之童贞玛利亚说:「你是人类的主母,天主至圣之母」(18)。

圣教初期的论证至于玛利亚母皇的尊位,圣安德肋.克肋登屡次论及,例如,他写道:「卒世童贞玛利亚,即永生天主所由她的净胎摄取人性者,亦即为了普世人类之母皇,今日从人世之寓所,被举升天矣」(19)!「她是全人类之母皇」,他在别处写道:「保持原有之谦诚,但她位超神圣,除天主外无一能出其右者」(20)。

圣日尔曼曾赞颂谦逊的童贞玛利亚说:「主母,升座吧!你既是女王,荣冠诸王,理当陟升于至高之宝座」(21),接着便称圣母为「普世万物的主母」(22)。

圣若望达玛瑟诺,则称圣母为「王后,女王,主母」(23),「万物之主母」(24)。西方拉丁礼教会,有一位古代作者,还称圣母为:「殊福之母皇」,「永远侍立于所生君王之侧之王后」,「她的洁白如雪的圣首,戴着淡黄色的珠宝花冠」(25)。

末了,刀来陶的依德风曾集圣母各种荣衔之大成,问候圣母说:「噢,我的主母,我的统治者,我主之母,亦是吾等之母……诸婢女之主母,诸姊妹之王后」(26)。

根据了以上的论证,圣教会的许多神学家,就奠定「圣母为母皇」的道理基础,称呼童贞玛利亚为一总受造物之母皇,为普世万有之主母。

历代教宗的论证圣教会的最高司牧--教宗--也常以促进教友对天上母皇的孝爱为己任,竭力加以训导鼓励,无时或懈;近代教宗的文告暂且不提,祗须略举古代教宗的论证也就够了。例如:第七世纪,教宗玛尔定一世曾称圣母为「我等光荣之主母,卒世童贞者」(27);圣亚加刀教宗曾称圣母为:「吾等之主母,实是天主之母」(28);第八世纪时,教宗额吾略第二世曾致书于圣日耳曼宗主教,并令向参与大公会议的议员们宣读,其中一段明称天主圣母为「众人之母,实为天主之真母,亦即为一总教友之主母」(29)。

另一面,我们可提一提教宗西斯多第四世,他曾全力保护了圣母无原罪的道理,颁发「既然高出一切」的宗座通谕,该通谕开始就称玛利亚为「母皇」--王后,她夙夜匪懈地常向她所生的王上转祷(30)。后来本笃十四世在他的「光荣主母」的通谕上,亦有过同样的肯定,称圣母为「上天下地的母皇」;无上的君王--耶稣,好像已把王国交给她了(31)。

因此圣亚尔丰索.利高烈,曾集古今论证之大成,这样热诚地写道:「卒世童贞玛利亚,既然地位尊高,擢为万王之王的母亲,理当为教会,加以母皇的荣衔」(3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