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慈母与导师

第二章 若望廿三世的新观点


 

应促成经济各部门间的平衡

一二三 时代越进步,越明显地看出正义和公平原则的应予实行。不仅工人与企业管理人之间的关系如是,经济各部门间,或一国内经济状况不同地区之间,乃至全世界社经事业发展不同的各国之间的关系,也无不如是。

推进农业方案

一二四 我人在谈及农业问题时,首先发现:农民的数字,整个来说,虽然未见减少,但不少农民离弃了生于斯长于斯的乡村,而投入商贾云集的市镇,或工业荟萃的都会,却是无可置疑的。这种现象几乎普遍发生于世界各国,而且人数相当庞大。因此对人民的生活及其尊严,引起颇不易于解决的困难。

一二五 尽人皆知,经济越繁荣滋长,则农民数字越见消退,而从事机械工业或其他职业的工人群众,越形膨胀。我人认为农民之所以扬弃农业而转入其他生产工业者,固然多次由于为工业经济的发达所诱导,但刺激他们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在偏僻的乡村,毫无改善生活的希望,而发生逃避心理;羡慕新奇,欲一尝别种生活滋味──这是现代常有的事──;希望马上致富,和享受繁华都市所能提供的自由及舒适生活等。但最大原因,无疑地尤其在于他们随时随地见到自己的工作没有多大出息,自己的生活和文化水平都躺在一般人们以下。

一二六 于是,几乎所有国家,都在谋求解决如此重大问题的方案。首先应当考虑者是:为使农业生产率,和机械工业及其他公共服务的效率差别不致太大,何者是应实施的有效策略;要怎样处理,才可使那些由机械工业或其他任何职业取得大笔收入的市民所享有的优越生活,与农民的艰苦生活,两者之间距离不太遥远;如何可使农民消除自认不及他人的自卑心理,而深信自己藉着农村生活与辛勤劳作,不仅能充实和培养自己的人格,而且能保证来日的生活安定。

一二七 我人以为,对这类问题提供几条实用的原则,是颇合时宜的举措。这几条原则适用于任何时代,但实施时必须迎合不同地区和不同时代的环境,所认可、暗示或要求的条件。

复兴农村的具体方案

一二八 人人,尤其政府,必须致力于增进农村的公益事业,例如:公路保养、运输及通讯工具、卫生食水、住宅、医药、国民学校、技术及职业训练所、宗教及娱乐设备,以及农民住宅的现代化装置等。这些供应都是农民度适当水准生活的必要因素。如果农民缺乏这些供应,则农村社经事业便无法推进,或将拖延其实现,而农民拋弃田园的不幸事实,便无从加以估计与控制。

一二九 此外,国家经济应当逐步进行,务使经济各部门间有着适当的平衡。因此,首先应设法在农业的生产技术和田地的耕耘上,采取现代化方法,并根据全面经济状况的许可或需要,购置农业机器。这一切,应尽量加以完成,务使农业与工业等互相抗衡,不分轩轾。

一三○ 其结果,不但可使农业区有力消费机械工业出产的大量货品,而且各式公共服务,也将因了农民的更大需求而赚取到利润。而农业则可为机械工业、公用事业和整个国家,供应优良而适用的农作物及产品。何况农业的繁荣还能稳定物价。而这点又是经济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三一 如果人们采纳上述建议,除了上述结果外,尚可获得其他好处:一、因了逐渐采用新式机器而剩余出的劳工,对他们的来由和去路比较易于控制和统计。二、农民将能受到较好的职业训练,而可从事别种工作。三、农民将不缺乏经济能力和赖以培养其心神的援助,而更适宜于应付新的社会环境。

农业政策的改进

一三二 国家当局,为使经济各部门,平衡发展,需要厘订高明的农业政策。这政策应注意税捐、贷款、社会保险、物价稳定、发展副业及改善农业制度。

一三三 关于税捐,依照正义及公平原则,不应超过民众的负担能力。

一三四 在厘定农民税捐时,公共利益要求国家当局,明瞭农业的收获比较迟缓,且可能遭遇严重的意外。这亦是农民比较不容易取得为增产必需的资本的理由。

一三五 由于上述原因,有钱人自然更愿投资于其他营业,而不愿投资于农业。为了同样原因,农民也无力负担较高利息,连商场所有普通利息也不克负担。职是之故,政府不但应为农民制定特别贷款法,而且应设立特别贷款机构,以轻微利率提供农民所需要的资本。

一三六 此外,还须替农民订定双重保险制:一、关于农作物的保险;二、关于农民本身及家属的保险。理由很明显。每位农民的收入普通低于机械工业及其他职业人员的收入。因此,如果农民的社会或安全保险逊于其他阶层的国民,则是违反社会正义和公平原则的。因为一般来说,社会或安全保险原不该有任何区别,不拘人们在甚么经济部门工作并由甚么职业赚取收入。

一三七 何况社会或安全保险,特别可以协助政府,将全国收入依循正义和公平原则,分配国民。这制度应该视作削弱国民各阶层间所有不平衡的方法。

一三八 由于农作物性质特殊,故应运用经济专家所提供的方法,保持其价格的稳定。这点如由与农业有关的各方面人士处理,固然很好,而且是应时的,乃至是必须履行的准则,但政府不得完全置之不理。

一三九 还有一点不得不予提及:农作物的价格,往往祇足以抵偿农民的劳动而已,并不足以抵偿其投下的资本。

一四○ 所以,教宗庇护十一世,在「四十年」通谕中,谈到公共利益时说:「这里应该特别注意,工资之间所应有的公正的比率」,接着又说:「这比率与各种职业如农业、工业等产品的价格比率,有极密切的关系。」(「四十年」通谕,75节)

一四一 理由是:农作物是人类生活的主要必需品,故其价格,必须降低到使人人有力购买。但如果因此而导致整个农民阶层,陷入更恶劣的经济状况中,使他们无力购买为度相称人性尊严的生活所有必需品,则无疑是违反正义,且显然是破坏国家公共利益的举措。

一四二 此外,在农业区,同时促进机械工业,并举办保管、销售及转运等公共服务,也是很合时宜的。还须添设其他经济部门和技术事业。其目的,是使农民家庭在其生活并工作的农村里,有可能补充其收入。

一四三 无人能拟定一个总则,指出何者是取适宜的农业制度。因为各国农业状况太不一致,至论全球各地,则更相悬殊。但一本人性及基督训示来估价人格及家庭尊严的人们,一定认为:标准的农业制度,应该真像一个重视人们尊严的、家庭式的制度。在这制度下,人们间的关系及各种经济措施,应完全吻合正义原则和基督精神。人们必须竭尽全力,在时势许可范围内,实现这为人所切望的理想制度。

农民与技术训练

一四四 但要使上述家庭式农业制度稳定巩固,则必须使农民由这制度,获取足以使其家庭度相称生活的费用。要达成这目标,必须使农民对自己职业拥有卓越的知识,懂得利用现代发明,并在增进生产率方面接受专家的辅导。此外,还须组织农业合作社,设立农业团体,并应让农民积极参与政治等公共事业。

农民劳动的崇高价值

一四五 我人深信,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文化和推动农村社会事业,首要主动者便是农业当事人──农民自身。他们应彻底明瞭其劳动的价值。他们好像住在造化的伟大庭院中,经常周旋于动植物间。动植物的生命,循着定律而生生不已,好似表现着某种无限量的物事,令人思念创造并亭毒斯世(编按:意即化育这个世界)的天主。此外,农民的劳动,不仅产生供养人类的各种食粮,而且丰富地供应机械工业天天应用的原料。

一四六 何况农民的劳动,本身便具有其崇高性。农业运用许多属于技术、化学及生物学的知识。又因科技的进步对农业关系重大,故须立即赶上时代的需要。不宁唯是(编按:不仅如此),这类劳动还具有某种内在的崇高,因为它要求农民,对时势也拥有清晰的认识,并懂得如何适应之。它要求农民耐心期待将来,并了解自己任务的重要,而振奋其心志,来接受新的考验。

农民的团结

一四七 还有一件不得忽略的事情。在农业区也如在其他从事生产的工业区,农民必须精诚团结,尤其有着上述家庭式农业制度的地区。农民应互相信任,一心一德,建立合作社和职业工会。这一切,为使农村获致科技进步的恩泽,并维持农作物的价格,非常重要。这样一来,农民便能和有组织的其他工人,并驾齐驱。同时,在政治方面亦可获得相应的分量或影响力;因为在现代,个人的发言,正如俗语所说,不啻过耳之风。

一四八 农民亦如其他工人阶层一样,如要显示其力量及重要性,慎勿轻忽伦理规条和国家法律,反而该使自己的权利和利益与其他工业界的权利和利益互相调协,并和他们共同努力,谋求国家公益。又,农民如果尽其可能,从事增进农村经济,他们便有权利要求政府,补助其所不足,只要他们重视公益,并竭力为公益有所贡献。

一四九 所以我人对那些在世界各国,推行合作社,并举办其他社团,勤勉地指导农民,使他们在人类社会内,不但拥有相当的经济力量,而且享有相当体面的生活的子女们,表示嘉奖。

一五○ 在农民劳动内,包含着提高品格,玉成自己,和培养道德的各种因素。故农民该尊重自己的劳动,视为来自天主的高尚事业;也该把这劳动,奉献与掌管一切并引人得救的天主。最后,农民也该在某种程度内,承担起在自己及别人身上,提高文化水准的责任。

应促成国内各地区经济平衡

一五一 经常见到,同一国家的国民,在经济及社会福利上,有不同的享受。其原因是由于他们居住和工作的地区,与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异。在这场合下,正义与公平,要求政府,设法把这不平衡的现象,彻底根除,或至少加以减削。因此,政府应努力在经济落后地区,设立特殊的公共服务机构。这些机构,应适应时代及地方情形,并在可能范围内,赶上一般的生活水准。为达成此目的,应制定适当的政策,慎重处理下列问题,如:就业、移民、工资、课税、贷款、投资,尤其投资于能刺激其他技术的工业。这一切,不但有利于安顿劳工,鼓励人们举办企业,而且有助于开发当地资源。

一五二 不过,政府所有措施,应只限于谋求公益。其计划既应顾到全国公益,则必须使农业,工业及公共服务,在可能范围内,于同一时期,以同一比例,平衡进展。又应设法使经济落后地区的人们,如果他们有意推进其经济、社会和文化的话,能感到自己是繁荣进步的主要负责人;因为对事业进展有特殊贡献的人,才称得起是荣誉的公民。

一五三 故此,为使一国内的经济,平衡发展,负责私人企业者,也该尽其所能。政府更应依循「辅导原则」,爱护并援助私人企业,让私人完成其所创办的事业。

应促成国际经济平衡

一五四 此处应予注意者,是在许多国家内,耕地的面积和人口的数字,有极大的差别。有些国家人口稀少而耕地广阔,有些国家则人口稠密而耕地缺乏。

一五五 也有不少国家,其土壤虽极肥沃,然因农具的粗劣古老,致不能有足用的产量;反之,另一些国家,则因使用现代化方法,致使生产过剩,而损及整个国家的经济。

一五六 显然,人类的相互联系及基督徒的弟兄关系,要求人们积极互助。这不但有利于物资、金融和人力的交流,而且也可减轻各国间的分歧。关于这点,容后再论。

一五七 我人于此不得不盛赞联合国,对食粮增产与发展农业所成立的粮农(F.A.O.)机构。其主要宗旨,是促使各民族互相亲善,在经济落后国家推进现代农业,并援助闹着粮荒的民族。

富庶各国应援助贫弱各国

一五八 现代至严重的问题,亦许就在如何调整经济先进国家和经济落后国家间的关系上;前者享有安乐的生活,而后者则闹着难挨的穷困。现代世界各国既彼此接近到好像共居一堂,则富庶国家不得忽视在艰苦中挣扎并挨受穷困与饥饿,甚至基本权利也享受不到的其他国家。何况各国间的依属关系日趋密切,如果它们之间的社经状况太不平衡,则决难维持永久而有利的和平。

一五九 我人既深爱天下人如子女,故自觉有责任再度声明:「对挨饥受饿的民族,我们全体都应负责。故每人及一切人,尤其生活富裕者,应激发其对这责任的意识。」(宗座公报卷五二,一九六○年,四六五页。)

一六○ 依照教会经常的训诫,可以容易看出,公教信友既为基督妙身的肢体,更有济贫的责任。若望宗徒说:「我们认识了天主的爱,因为祂(基督)为我们舍了自己的生命;那末,我们也应为弟兄们舍命。谁若拥有财富,见其弟兄有了急难,反而对他堵塞其怜悯心肠,天主的爱怎能存留于他内?」(若一,三:16-17)

一六一 所以,我人乐于看到生产技术较为进步的各国,慨然援助落后国家,使能容易改进其经济情况。

一六二 某些国家的食粮及农作物生产过剩,另一些国家,则大批人民受着穷困饥饿的煎熬,这是众目昭彰的事实。正义与人道,呼吁富庶国家援助贫困国家。如果把生活的必需品,加以拋弃或浪费,则是违反正义和人道的事。

一六三 我人并非不知,物资尤其农作物供过于求的地区,可能为某阶层的人们造成损害。但不得因此而使物资剩余的国家,逃脱解救贫困与赈济饥馑的责任。而且还该全力设法,减轻这种由生产过剩而招致的损害,并使人人平均负担之。

援助落后国家尤在给予技术训练和资金

一六四 但上述援助,结果并未能立即根除许多国家的贫困与饥饿,因为贫困与饥饿的真正原因,在于生产方法太过落后。故补救办法,是应采取各种步骤,使人民一面接受技术和职业的良好训练,一面获得资金,俾能以现代化方法,发展其经济事业。

一六五 我人由各方面体察到,近年来,援助贫困的、生产工具不敷应用的国家,使能顺利发展其社经事业的责任意识,已深深盘踞在许多人心内。

一六六 我人也见到,为达成这目标,世界性或一国单独组成的团体,私人或私人会社,都在给那些贫乏国家,日益慷慨地提供生产技术的援助;并给许多青年以奖学金,使之攻读于先进各国的大学内,接受适应时代环境的科技训练。此外,更有由各国或一国,乃至由私人创办的金融机构,经常贷款予经济落后国家,使能举办生产企业。对这些慷慨措施,我人特此致以诚恳的赞誉!希望富裕国家,日后更加努力,对正在发展中的各国,在科学、技术和经济上,多多予以援助!

一六七 关于这点,我人认为,我人有责任有所奉告。

一六八 经济一无发展或略有发展的国家,对于生产丰富的国家,知所取法,是明智的作为。

一六九 为应付人类对未来的顾虑及所有众多需要,应以比较进步的方法生产更多的物品。但同样重要的,是将所有产品平均分配给国民。为此,必须努力,使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并肩前进。同样,应使农业、工业及公共服务,平衡发展。

援助他国应注意的几点

一七○ 经济正在发展的各国,往往拥有由于地方习俗,或由于前辈富有道义的传统,或由于民族的特性所产生的若干显着特征,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一七一 富庶国家援助贫弱国家时,见到这些特征,不但应予尊重,而且应谨慎从事,切勿迫使他们则效自己的生活方式。

一七二 经济进步的各国,在援助贫困国家时,尤其应力戒存心自私,窃取彼国政权,以遂其统治阴谋。

一七三 如不幸发生这种情形,则必须清楚宣布:他们是在实行某种殖民主义;虽然假借美名,巧加掩饰,仍然是许多国家最近所挣脱,并已被废弃的旧殖民主义。这类殖民主义,危害国际间的关系与各民族的和平。

一七四 故正义所要求者,是以技术援助他国经济发展者,必须放弃统治野心,并应如此援助正在发展中的国家,使他们能有一天在经济和社会事业上,自行发展。

一七五 如能这样做去,则对组织世界性团体的伟业,必有极大效益。在这世界性团体内,各国都将意识到本身的权利和义务,而同心同德,共谋各民族的公共繁荣。

注意精神价值

一七六 一国内的科学、技术、经济和繁荣,如能并肩前进,则决无疑惑,对国家文化,必有极大的贡献。但每人应深信不疑者,是这并非至高的利益,而是藉以求取至高利益的适当工具而已。

一七七 为此,我人非常痛心,因为见到某些经济进步的国家内,不少人决不顾虑价值的正确等级。他们对于精神价值,或完全藐视,或根本抹煞,或竟全盘否认。同时激烈地图谋科学、技术和经济的进步,并将物质价值往往视为人生最高价值。于是,富庶国家给经济落后国家的援助,便一变而为危害落后国家的阴谋。而落后国家的人民,反倒因了传统,尚能意识到道德生活所依靠的主要精神价值,并奉为生活奎臬。

一七八 所以,存心破坏这些民族的道德意识者,是非常卑鄙的行为。对这种意识,不但应予尊重,而且应加以玉成;因为真正的文化,便奠基于这意识。

教会对各国的贡献

一七九 依照天主旨意,圣教会是属于普世万民的。这有事实来证明:一是教会实际上已普及全球各地,二是她非常愿望容纳各民族。

一八○ 圣教会既集各民族于基督,则其对各民族的经济及社会进步,不可能无所贡献;过去和现在的事实,足资证明。凡自命为教友者,都有义务和责任,尽其可能,改善国家制度,并竭全力,不但使人性尊严不受污损,而且应打破一切难关,推进一切导引人们崇义进修的工作。

一八一 圣教会的精神流通于某一民族的血脉中,决不是,也不可能是强加于该民族的外来制度。凡教会所在之处,该地人民便重生或复活于基督;但重生或复活于基督者,绝不会感到自身受着外来力量的压迫,反会感到自身获得了完整的自由,情不自己地归向天主,凡他们认为圣善而正义的事,便决心加以完成。

一八二 我人前任教宗庇护十二世明白强调说:「以忠实捍卫天主真理为职责的教会,决不企图遏抑或小视各民族所有特色。各民族都有权利热烈而虔敬地保持这些特色犹如神圣遗产。教会所追求者是人类的团结,是倚仗深入人心与人人应当积极履行的圣爱所培育的团结,而并非只是外在的,削弱内在力量的一致化。凡有助于智慧地发展、适度地增进智能与精力的尝试与制度──出自各民族内在特性的一切──只要不违反人类共同的原始与宗旨加给人们的任务,教会慈母皆予以赞成并拥护」。(「教宗」通谕,35节:近代教宗文献论和平问题)

一八三 所以我人看到经济落后国家的公教国民,在尽其所能,推进本国社经事业上,决不逊于其他国民时,至感欣慰。

一八四 另一方面,我人也见到,富庶国家的公教国民,多方出力,促使其国家给贫乏国家,以更有利于发展其社经事业的援助。尤堪赞许者,是亚、非二洲的青年,获得多方面的、性质不同的、一年多似一年的奖学金,以在欧、美各大学,攻读科学和接受技术训练,使他们回到经济落后地区后,施展其本领而克尽其职责。

一八五 我人的可爱子女,在世界各地,以勤勉机智,推动各民族的真正进步,并替其文化灌输有益的活力;这点明白显示圣教会永恒的德能和效力。我人对他们乐意表示谢忱和嘉勉。

特论人口过剩问题

一八六 最近几年来,世界各地,尤其贫困国家,对经济发展及食粮供应,如何应付人口大量增加一点,掀起了激辩。

一八七 不少人,根据统计数字,预料数十年后,全球人口将大为增加,而经济发展将更形迟缓。他们结论说,除非对生育有所节制,则不久之后,人口数字和生活必需品间的不平衡,将越来越大。

一八八 根据经济落后国家的统计,更可证明以上的推测。由于新法保健和医药进步,儿童减少了死亡的危机,成人也延长了寿命,生殖率素来很高的地区,至少在不短时期内,仍然继续繁殖;每年出生的人数,超出死亡的人数;而物品的产量,在这些国家中,却不足以供应众多人民的生活费用;因此,这些国家的生活水准便无从提高,也许会更糟。为避免这危机,有人便以为应当避孕和节育了。

一八九 说实话,由世界各地,出生人数与物品产量之间的比例,不能断定目前或将来,将发生严重困难;因为对这问题所有论证,仍是争辩不上、犹豫不决,莫衷一是的臆说。

一九○ 天主的仁慈和上智,既赐予自然界以取之不竭的资源,又赐给人类灵敏的天赋,使能运用适当工具改造自然界物质,以供自己生活需要。故此,为解决上述问题,切勿寻求除违反天主钦定的道德律外,尚能破坏人类生育能力的手段,而应努力运用科技发明,以彻底认识并广泛征服自然界威能。直到目前,科技所有进步,足以使人对未来孕育着几乎无限量的希望。

一九一 我人并非不知,在某些地区和经济落后国家中,的确发生这种困难。但其原因,则是由于其经济社会事业办理不善,致使每年增加的人民无法获得生活必需品;同时亦因为各民族不肯团结合作。

一九二 即使事实果真如此,我人仍明白宣布,为解决这问题,决不得采用违反人性尊严的手段;祇有认为人性及生命无非物质者,才敢于提出这类方法。

一九三 我人认定,唯有使经济及社会事业的发展,不但泽及私人而且惠及整个人类社会,同时,这类发展又应维持并增进人类真正价值,始克求得这问题的解决。谈到这问题时,首先应注意者,是应尽其所能,重视人性尊严及人类生命,因为人类生命较任何物事更为高贵。此外,为解决这问题,普世各民族必须通力合作,并为了全人类的公共利益,大家互相交换知识,流通资金,并让人们迁出及移入。

一九四 我人特此郑重声明:惟有在一夫一妻,不可拆散的,而对于教友又是被提升到圣事地位的婚姻制度下,所组成的家庭中,才准繁衍人类生命。又因人类生命是经过思虑而传授的,所以必须遵循天主神圣、坚定、不可侵犯及人人都应承认并恪守的法令而行事。故此,任何人不得将对动植物所施行的人工生育方法,施之于人。

一九五 人人应将人的生命视为神圣的。因为人的生命,自始便需要造物主的行动。故凡违背天主这些法令者,不但冒犯天主的威严,而且污辱自身及人类尊严,并且削弱国家内在活力。

一九六 父母有教育子女的权利和责任。至关重要者是:不但应使下一代接受作人及作教友的训练,而且应使之对人生任何事件,尤其对建立家庭,对生育及教养子女,认真负责。此外,不仅应灌输给子女,对天主上智安排的坚实信赖,还应使他们以坚决的、逆来顺受的意志,承担劳苦与艰难。人若在传授生命与教育子女上,接受了与天主合作的高尚而重大的责任,便不得推委承担艰苦。在这项非常重大的事上,再没有圣教会所提供的训示与天主的助佑,更为有效。因此圣教会所有自由行使其职权的权利,应为人们所承认。

一九七 在创世纪上记载着,天主造人后,给人颁布了两条相辅相成的命令:一是传生后代,「你们要生育繁殖」,二是治理大地,「你们要布满大地,征服大地。」(创一:28)

一九八 这第二条命令,并不含有毁灭万物的意义,而是说,万物的宗旨,在于提供人类生命所需的一切。

一九九 所以,我人见到现代的矛盾,不禁忧心如焚。一面人们将物资的缺乏,说得这样严重,致使人类生命除饿死冻死外,好像已别无出路。另一面人们又将所有科技的新发明及大量资源,用以制造毁灭和杀人的武器。

二○○ 上智的天主赐给人类的资源,原是足以使人们胜任愉快地承担生育和教养子女的任务的;但若人们心术败坏,脱离正路,妄用上述一切,来做违反理智,违反人类社会天性,违反天主旨意的恶行,则当然难能甚至不可能承担家庭责任了。

世界性问题应由各国合力解决

二○一 由于科技的进步,今天各国间的交往日益频繁,而各民族间的互相依属也更形密切。

二○二 因此,目前在科技、社经、政治、文化范畴内所有分量较重的问题,往往超越单独一国的能力,有时需要许多,甚至全球所有国家的群策群力,共同合作。

二○三 单独一国,即使其文化、学术、人民的众多与智慧,经济的发展,物资的丰饶,版图的广阔,都出人头地,但若与其他国家实行隔绝,则往往不能适当地解决重要问题。由于各国需要互相辅助,彼此成全,故惟有在顾全其他国家的公益条件下方能顾全自己的利益。为此各国除彼此亲善和互相合作外,别无他途可循。

各国应互相信任

二○四 可是,虽然各私人、各民族、各国家对彼此亲善和互相合作的重要,意识得日加深刻,但人们尤其政府首长们,往往似乎无力实践天下万民所渴望的上述两项任务。理由并非缺乏科技或经济能力,而是他们的互不信任。果然,私人和各国经常互相疑忌,害怕他国蓄意侵略,害怕他国乘机施展阴谋。从而各国乃藉口抵制突袭,而从事制造用以保卫领土完整的武器。

二○五 于是各国所有庞大的人力物力,给人类带来的不是福利而是灾祸。结果是各私人各民族,感到极度的不安并懒于接受更大的工作。

二○六 互不信任的原因,似乎由于人们,尤其各国首长的人生观有所不同。有些人竟敢否认超越人类和世物的,整个人类必须绝对服从的,对人人有同等拘束力的,真正律令的存在。人们既然缺乏一个公认的正义律令,当然在任何事件上无从取得协议。

二○七 「正义」和「正义的要求」二词,虽已众口传诵,但对这二词的意义,各有各的见地,甚至往往各持相反的见地。故此各国领袖,提到「正义」和「正义的要求」二词时,不仅不能达成协议,反而多次成为激起严重争辩的原因。于是,在他们心目中,以为要争取自己的权利和利益,除诉诸武力──重大不幸的恶因──外,已别无途径。

二○八 要使各国当局衷诚相与彼此信任,首先必须使双方承认并恪遵真理和正义法令。

各国互不信任的原因:否认天主实有

二○九 但伦理法,原是以天主为基本的,背离了天主,则伦理法将根本失效。人不但有肉体,而且有一个兼具理智和自由的灵魂。这灵魂急切需要以宗教为基础的伦理法。宗教远较任何其他外在力量和工具,更能顺利解决私人或社会,一国或各国的各种难题。

二一○ 然而,今天仍有人以为:靠了科技的发展,可以置天主于不理,单凭人力便可以建立最优越的文化。其实,正为了科技的进步,人类才多次陷入世界性困难中,而这些困难,除了承认创造并统治人类的天主的权威外,无法解决。

二一一 连现代科学本身,似乎也在证实这真理。现代科学替人们开拓了一个近乎无限广阔的视野,结果是许多人认为:高深数学并无力探究万物的性质及其变化,也无法以适当语言,加以说明,所可能者,只是推测而已。同时,目睹由技术和机器产生的庞大威力而吃惊的人们,既然知道这威力可以造福人群,也可祸害社会,就必须把有关精神和道德的一切,置诸其他事物之上,以期科技进步不致成为毁灭人类的工具,而成为建立人类文化的辅助因素。

二一二 现代富庶国家的人民,逐渐感到身外财富之不能满足人心,并从心底拔除了现世天堂的幻想。同时,他们不但日益意识到自己拥有完整而普遍的基本人权,而且设法建立彼此间更为平衡而适合人性尊严的关系。结论是:人们业已开始承认人力的有限性,并较前更为勤勉地追求精神价值。这一切呈显一线希望,行见不仅各私人,而且各民族,都将乐于同意互相合作,以做出更加有利的贡献。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