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
祂的教会-论天主教会应循何种途径履行自己职务 |
第一章 洞察 |
我们以为教会今日的责任,是在加深认识自己,她必须洞识真理的宝藏,而她乃立为这宝藏的继承者及保管者,并要洞识她在世界的使命。教会在进行研究任何特殊的问题之前,在考虑对周围世界应采取何种态度之前,正该首先熟思审量自己,为更透切明瞭天主加给她应覆行的计划,为汲取更大的光照、新的力量,及履行使命上更充沛的愉快;并为决定采取最佳的方法,使她与周围人类的接触,变成更直接的,更有效的及更有益的;她既属于这人类,虽然她因独一无二的及不能错误的特质而有别于人类,就不能不与人类接触。
的确,以我们看来,这样的自省行为,能够向天主所选择的态度看齐,即天主用以启示祂自己给人们的态度,并用以与人们建立那宗教盟约的态度:教会正是那些宗教盟约的工具和表达啊。因为在历史一脉相传的过程中,如果天主的启示真的是用了「许多方式和许多方法」(希:壹,一),那末这启示的进入人类生活中,便是藉着天主之言及圣宠的本来方式;信德是我们成义的开端,只要人们听从得救的福音并随之以信德的行为,天主便以自己与人们相通款曲。 天主与人之间新而重大的关系,是由基督的宗教而建立的,我们应该希望关于这些关系的根源及本质的这个反省,务使成为忠顺于导师耶稣之言的行动才行;祂的言词是说给祂的听众,尤其说给门徒们听的,今天我们自己也当然乐于被列于这些门徒之中。我主基督不惜三令五申的给了他们许多重要的教训,我们不妨只选择其中一个,这个教训对于凡希望作祂的忠实追随者,今天仍然有其效力;所说的这个教训,便是有关我们警觉的呼吁。 真的,我们主子的这个忠告,主要是对人的最后命运而发的,时间也许就在很近,也许还远着。但真正的说,乃因这个警觉必须时时呈现于忠仆的良知上,在其良知上发生作用,左右其每天的行为,并决定基督徒在世上的特征。我主基督提醒要警觉,也是指的迫近的事情,那便是危险及诱惑,这是能威胁、危害或破坏人之品行的。(参见玛:贰陆,四)。这样,在福音中就容易发现对思想行为的正直一个继续不断的呼吁。这不就是先驱若翰宣道的计划吗?福音的公开阶段便由先驱者的宣讲而开始的。耶稣基督不是要求人接受天国该在内心上吗?(玛:拾柒,廿一)。祂的整个教育法不就是对内修生活的劝勉及创始吗?基督所要求的,乃心理上的洞识及伦理上的良知同时成熟,以作接受天主恩赐即真理和圣宠的条件,以便最好适合于人。至于门徒的这种洞识,其后便将追想(参见玛:贰陆,七五;路:贰肆,八;若:拾肆,廿六;拾陆,四)耶稣所教的是什么,在祂周围所发生的是什么;从而增长对祂的瞭解:祂是谁,祂教了什么,又做了什么。 教会的诞生及其预言意识的光大,是在五旬节圣神降临日同时发生的两件特出的事件,并一齐将大显进步:教会在组织上,在其圣统制与教友机体的发展上;此外,件随此种逐渐发展的,有对教会天职的认识,对其本身奥妙本质的认识,及对其本身道理和其本身使命的认识,一如依照圣保禄的愿望:「我为你们所祈求的是:愿你们的爱德,在认识和明辨各事上更为增长」(斐:壹,九)。 我们能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达这个劝导,即我们发表我们的谈话,是对那些凡希望接受这劝导的每一位,就是说,对你们诸位可敬神昆中的每一位,对你们的追随者,以及对那被认为一个整体的「信徒的集合」,便是所说的教会。这样,我们也能劝请一切的人,去作出活泼的、深切的及自觉的信仰行为,活于我们主耶稣基督内之信仰行为。我们的信仰虽是微小而胆怯的,但为此时此刻表示我们宗教生活的特征,必须表现得这样坚定而大胆的信仰,如在若望福音中我们所读到的一个信仰故事一样,也就是那位生来瞎眼的人所传布的故事。因为耶稣以自己的美善及权力,启明他的眼睛,他便说:「主啊,我信你」(若:玖,三八);或者有如在同一的福音中马尔大的信仰,她说:「主啊,是的,我信你是天主子,是那要来到世界上的默西亚」(若:拾壹,二七);或者,如对我们特别亲切的西满的信仰故事,他就是以后成为教会盘石的伯多禄:「你是默西亚,是永生天主子」(玛:拾陆,十六)。 为什么我们敢请你们从事对教会的认识这一行动?为什么敢请你们对虽然原为内在的信仰要明白显露? 据我们的意见,确实迫使着我们有许多理由;而所有的一切理由,都来自教会目前所处的独特时际的环境。 教会需要自省;她需要感觉自己生活的鼓励。如果教会希望度自己原有天职生活的话,如果她希望将来友爱之谊及救恩之福音献给世界的话,那么她必须学习更佳的自知。教会需要体验基督在她本身内,如保禄宗徒所说的:「愿基督因着你们的信德,而住在你们心中」(弗:三,十七)。如众所周知的:教会深植其根于人类,她是人类的一部份,她从人类吸收其份子,她从人类接受文化的宝藏,她遭受人类历史的盛衰,她赞助人类的进步。现在,大家也知道:人类在目前正在遭逢大的转变、动乱、发展,这不仅正在深深的改变人类生活的外表状况,而且也在改变其内在的思想方式。或因科学的、技术的及社会的进步,或因哲学思想及政治思想的洪流之侵入和渗透,人类的思想、文化及精神的生活,已经深切的改造。这一切的一切,有如海洋中的波涛,会卷进及鼓动教会本身;委身于教会的人们,天天的受到现世气候的影响;于是,一种几乎紊乱、放逸,入于迷途边缘的危险,能动摇教会的本来基础,而将人们领到思想的怪异途径;且此种危机竟如此之甚,好像教会势必放弃自己的职务,并势必采取很时髦的及未受考验的生活方式。我们举例说之,这正是现代主义的现象。这个现代主义使出各种企图,不时发生有异于天主教固有本质的言词,节外生枝地滥行其事,以打系天主教友,反对其教义的纯真传达,并以鄙俗世界的心理力量及文化力量,来攻讦基督的教会。现在据我们看来,为要遏制这压迫性与复杂性的危险,从许多方面来的危险,则为教会有一个良好而显着的补救方法,那便是要加深她的认识,洞识她在基督的心思中真正是什么,有如在圣经及传统中所保存的,也有如被教会的固有传统所诠释而发展的;这教会一如我们所知道的,是由天主圣神所光照及领导的;只要我们恳求圣神并听从祂,则圣神毫不迟误的仍然在准备履行基督的许语:「但那师保,即父因我的名所要派遣来的圣神,祂要教训你们一切,也要使你们想起我对你们所说的一切」(若:拾肆,二六)。 我们能够对有关错误提出相似的谈论,就是那些甚至流传在教会内的错误,也是那些对教会本质和使命只有片面瞭解的人所犯的错误,他们对于天主启示的证件,对于基督自己所建立的训导制度的证件,没有予以足够密切的注意。 再者,在一种反射的行动上来考虑已知事情这种需要,为现代人用其心神上一面内在的镜子,去沉思那些事情,这乃现代的人智力的特征;他的思想能够容易自我反省,而在他自己的良知照射之下,会找到确实及满足。我们并不是说这个习惯没有严重的危险;有大声望的哲学运动曾经研究和颂扬人的精神活动上的这一形式,作为某种确定的及最高的形式,宛如作实体的衡量及根源,激动着思想而使其结论为隐晦的、荒芜的、矛盾的,且根本谎谬的。然而这并不是意谓:凡旨在研究在人良知内的反省真理的一种教育,其本身便不受高度的欣赏,也不视作今天已广泛传开的现代文化的精练表达;而且,这个教育如果与思想的发展合适的相配合,其目的在发掘与客观实体同调的真理,那么正可使人从其良知的实行,更能时时明瞭自己的存在,自己精神的尊严,以及自己知与力的能力。 犹有进焉者,人都知近年来,教会曾从事更深切的自我研讨,这是仗藉卓越的学者、博大精深的思想家、杰出的神学学派、灵牧者及传教人士的工作,以及神修宗教家的显着经验,尤其是教宗们值得注意的教诲。 对于有关讨论教会主题的丰富神学,以及上一世纪与本世纪由教会本身所产生的那些神学,若一一援引起来,确是太冗长了。公教的主教们及罗马的宗座就此一广大重要主题而发表的文献,即使祇追述这些,亦觉太长了。十六世纪有许多教会的份子脱离了教会,嗣即发生不少的危机,从脱利腾大公会议竭力补救那些危机以还,有关教会本身的道理,曾由卓越绝伦的学者予以研讨,而此种研讨获得伟大的进步。我们在此祇需提及第一届梵蒂冈大公会议在这个论题所定了的一切,就可显明的瞭解对教会的道理应多么需要予以研讨,不特各灵牧者及导师们,而且全体公教信友及一切基督所注意的论题。这样,那些研讨集中于一个论题,而这论题正是通往基督和到达祂的工程的途中要站;正如人所传说的,如果说第二届梵蒂冈大公会议乃第一届的延续和补充而已,其真正的理由,无非因加于它的任务,乃仅在对有关于教会道理的研讨及定义要予以再讨论而已。为了简略的说法,我们不愿关于此事再行赘述:因此主题乃属于教授要理及神修的主题,在整个教会都有广大兴趣而流行的主题,你们无不知之甚稔。但有两个文献,我们不得不予以特别的注意:即教宗良十三世(一八九六年)的「足够明瞭的」(Satis Cognitum)通谕,及教宗庇护十二世(一九四三年)的「妙身」(Mystici Corporis)通谕:这两件文献对于神性的制定提供我们又充足又清晰的教益,用那神性的制定,基督在世界继续祂的救赎工程,而今天那个制定正是我们谈论的主题所在。让我们引述这两道通谕中的第二道之卷头语就够了,或可以说,那第二道通谕在教会的神学上已成为高度权威的文献,也是对于有关我们全体那天主仁慈的工作,而从事神修默想的丰富泉源。现在让我们聆听我们的伟大前任教宗的训言吧:「有关基督妙身即所谓教会的道理,首先出诸救赎主自己之口。由这端道理给我们明白显示伟大而极荣耀的特恩,因我们已与一个如此杰出高超的元首密切相聚联合了。这卓绝的元首以其杰出而高尚地位,劝导一切由天主圣神所感动的人,来作深切的反省,并以光照其心思,强烈鼓励他们,趋向合乎元首教训的修德行为。」(参阅宗座公报三五卷一九三页;一九四三年) 欲答覆这样的劝导,我们仍然认为这个劝导催迫我们之心,并表达我们这时代教会的基本需要之一,所以我们在本通谕内再行提出,以便有增无已的来认识这同一的妙身,我们能欣赏这妙身由天主所赋给的重要性,由是以这个无可比量的慰藉,来加强我们的灵魂,并可以时常增加我们的能力,以履行我们的使命及应付人类的需要。 据我们所见,那并不是一件难行之事,正如我们已说过,一方面祇要我们注意对教会的研讨正有无限蓬勃气象:另一方面,我们知道,那正是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所注意的主要目标所在。我们应该对那些学者给以特别敬意,因他们特别在最近这些年来,完全忠顺于公教的训导权,并提供其研究与表达的卓着心得,对于教会已进行过许多艰苦及丰硕的研讨,而有极大的贡献。这些学者无论在其神学书院内,或在科学的与文学的讨论上,无论在辩护与传播教义方面、或在信友的神修指导及与分离弟兄的会谈上,都贡献了许多不同凡响关于论教会道理的说明,其中有若干说明是有大价值与极有用的。 所以我们具有信心。即大公会议的工作必将因圣神的光照而受到佑助,并将达成一种愉快的结论:就是忠顺于圣神的灵感,并努力以赴,来进行对基督的原本教诲及对随时代过程所俱来的必要及合法的发展,作更充份和更深切的探讨;要用热切的心来讨论神性的真理,以促成人心的联合,并引领人们趋向更大的光明和深切的和谐,决不是为用无谓的辩论或可悲的歧见来分离人们。果能如此,相信由大公会议的结果,天主将享受光荣,教会将深得喜乐,世界将获致感化。 在本通谕中,我们有意避免由我们自己发表有关教会道理论点的任何意见:因那些道理论点已向由我们所主持的大公会议提出而正在检讨之中。现在我们的愿望是:将研究及讨论的自由,留给这样重要而具有权威的大会。本于导师与灵牧职责及教会元首的地位,我们保留作适当时际的抉择,并保留表达我们判断的态度;如果我们能与大会教长们的判断表现得完全一致,那末莫不是最可庆幸的了。 但话要说回来,我们不能避免迅速的提及,我们所希望的结果,乃由大公会议本身所要产生的,或由我们上面提及的努力所要产生的,这些努力是教会必须作的以便对自己有更充份及更坚定的认识。这些结果,就是我们为宗徒职务所定下的目标,而我们正负起这宗徒职务慰藉性及严重性的责任;至于这些责任可以说是:我们教宗任期中的计划。可敬的神昆们,我们将此事约略地吐露给你们,完全出于真诚,为使你们必愿帮助我们,以你们的忠告、以你们的支援、以你们的合作,将我们这些计划付之于实行。以我们的心给你们敞开着,便是敞开给不仅教会的一切信友,而且特别的也给那些站于基督广大羊群以外,而同时能听到我们声音的人们。 从教会深切的自省所要产生的第一个益处,便是重新发现她与基督活的联系。这是任何人所洞悉的事,但这也是极重要的,不可或缺的,而从未充份地被人瞭解、被人深思、被人宣扬的事。关于我们全部神圣遗产中心论题的真理,我们什么不应说呢?幸而你们对于这端道理已有一种卓越的领悟。除非是激励你们要时常记之于心目中,当作你们在神修及讲道上的指导原则,我们现在不欲多说。与其听我们的言词,不如请听我们已提及的,即我们的先任教宗在其「妙身」通谕中的劝导:「我们必须习于看到基督本身于教会内。基督在其教会内活着,藉着教会祂训导,祂统治,祂赐人圣化。此外,以不同的方式把自己显示于其社团之不同份子中的,也是基督。」(见宗座公报,二三八页)。当我们思维我们信仰上这一光明灿烂的论点时,我们该如何安定于那来自圣经、教父们、圣师们及圣人们的思想啊!耶稣自己不是已告诉了我们:祂是葡萄树,我们是树枝(若:拾伍,一)吗?我们不是有圣保禄全部的丰盛教训在我们的心中吗?他从不稍懈的提醒我们:「你们众人在基督耶稣内已是一个了」(迦:三,二八);他不断奖励我们:「……使我们在各方面靠着那为元首的基督长进;本着祂全身都结构紧凑……」(弗:肆,一五-一六);他又告诫我们:「只有基督是包括一切,并住在一切内」(哥:三:十一)。至于关于教会的圣师,我们认为仅引述圣奥斯定的下列一段话,便已足够:「让我们喜悦而感恩吧!因为我们不仅变成了基督徒,而且竟变成了基督。我的弟兄们,你们瞭解那为我们元首的天主之恩宠吗?你们惊讶而喜乐吧!我们已变成基督。因为,如果祂是元首,我们是肢体;祂与我们便是整个的人……所以,基督的全部是由元首及肢体合组而成的。这元首及肢体是什么?便是基督及教会。」(In Io. tract. 21 8i P. L. 35, 1568) 我们明白知道这是一个奥迹。这是一个论教会的奥迹。如果我们赖天主助佑,全神贯注于这个奥迹,我们必将领受精神上许多益处,我们相信今天教会所最需要的正是这些精神上的益处。基督的在场,也正是祂的生活,必将在妙身中的每一位及妙身的全体中发生作用,其理由是因着活的而赋予生命的信德之工作,一如圣保禄宗徒所说的:「望基督因着信德,住在你们心中」(弗:三,一七)。 实际上,洞悉教会的奥迹,乃一种成熟的及活生生的信德结果。从这样的信德中,乃会产生「对教会的那种感觉」,而充满真正基督徒之心:因为他已起来升入天主圣言之室,他已藉圣事的恩宠及圣神不可名状的灵感,而饱受了营养;他在操修福音之德上已受过训练;他已浸染于教会的文化生活及团体生活;最后,他发现自己具有天主的子民所固有的王家司祭,而深为愉快。(参见伯前:贰,九) 论教会的奥迹,并不是神学上学识的仅有目标;它该是一种生活上的行动,而忠实的基督信徒虽然在心中尚未清楚认识这奥迹以前,也能够对它体验出一种共同本性的感觉。此外,教友的团体,能确知自己参与基督的妙身,只要体认到教会的圣统职务,乃藉天主的制度而对基督的人予以开端,予以新生(迦:肆,一九;格前:肆,一五),予以教导,予以圣化,并予以领导。就是用这个神定工具的方法,基督乃将祂的真理及圣宠的奇恩赐给祂的神秘肢体,并授给祂旅居在世的妙身以有形的结构,以崇高的团结,以有机作用的能力,以和谐的错综,并以精神的美丽。单用比喻的说明,欲将这奥迹的全部实质及深度成为适合我们理性的知识,确实是不够的。然而,如我们在上已提及,从保禄宗徒描写这妙身以后,我们必须记住基督耶稣自己也采用过那建筑的比喻;祂说自己便是这建筑的建筑师和营造者。凡由人所建筑的,其本性固然是脆弱而不结实的,但被基督改造而变成坚强的巨石后,从此便因天主的奇恩而成永久无损的建筑了:「我要在这盘石上建立我的教会」(玛:拾陆,一八),正是这个意义。 如果我们在自己本身,及在信友的心内,能以深湛的和谨慎的教法,勉力推动这种为教会的兴奋感觉,那末今日困扰论教会道理许多学者的难题,实际上便可迎刃而解了。所说的难题例如:教会为何是有形的同时又是精神的社团?为何她是自由的同时又是必须服从纪律的?为何她是公众团体性的同时又是圣统制的?为何既说她是神圣的,而还要正在被圣化的?为何是默观的又是积极的?诸如此类其他难题,实际上必可由那些受过健全的教诲而思想开明者,会体验教会自己活生生的实质,去予以克服之,解决之。但最紧要的是:藉忠实的阅读圣经,从详的阅读教父们及圣师们的着作,则教会的卓越精神必将产生更丰富、更有营养的效果;藉着这一切,便会给教会带来诸如这样的认识,我们是意指勤谨的及有系统的要理训练,号称那言词、标记、及应诵经文学校的神圣礼仪之积极参与,对神性真理那缄默而热切的静思,最后衷诚致力于默观的祈祷。内修生活仍然是教会的卓越精神之伟大泉源,是教会接受基督精神光照的固有方法,是她对宗教活动及社会活动唯一的基本表达,是她在与世界艰辛接触时,一种不可攻破的有力防御及其活力不息的泉源。 此外,该使圣洗恢复旧观,那便是说,藉着这件圣事的方法而使人结合于号称基督妙身的教会内,望此意义所在的事实再行回复。尤其重要的,乃受了洗的人,应有高度的自觉,以珍重自己身份的提高,或更好说,珍重他的超性再生,再生为天主义子的幸福,再生作基督兄弟的地位,再生成圣神的安宅而得宠爱与喜乐的特恩,再生于新生活的天职;这个新生除却原罪的不幸命运以外,实无损于人性,又因它是人性的,故能作最精美的表达,及最宝贵与最高尚的行动。要做基督徒,要接受圣洗,不该视之为无足轻重或不甚需要的事,却应把它深切而愉快地铭刻在各领洗者的良心之中。他必须衷心重视圣洗,一如古时的基督徒所行似的,把圣洗视作启发人的「照明」,它将赋给生命的神性真理之辐射线,投下在领洗者身上,为他开启天门,并光照其暂世生命,使他如同光明之子向前进行,而迈向永福根源的享见天主。 加诸我们及我们职务的实际计划是什么,这是极容易灼见的。行见这个计划在整个教会内已将付诸实现,并以明智和炽烈的热忱正在加强推进,我们为之快乐不置。我们对此活动予以鼓励,予以嘉奖,予以祝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