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论人的工作

叁 、在历史的现阶段中劳资之间的冲突


11 冲突的幅度

  以上所描绘的工作基本问题的概略,自圣经创世纪获取灵感,并且多少形成教会训导的骨骼,在这几个世纪不同历史的背景下,此训导未尚有所改变。不过,「新事」通谕公布前和以後之经验,使这一训导成为具有特殊含意和生动雄辩力的基础。在此分析中,工作看来是对造物主托给人的世界,有极基本的影响的实体;工作与工作主体的人,以及人的理性的活动,都有密切的关系。在一般的事件之中,这一事实充塞在人生活内,并且大大地影响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即使工作带有劳苦和辛酸,它还是好事,并且人经由爱而发展工作。人类工作的这种完全积极的、有创造性的、教育的和有价值的特性,应该成为今日做某些判断和决定的基础,例如人权、国际闾对工作的宣言,某些国家立法机构,和献身於工作问题社会性或学术和社会性活动的组织,所草拟的许多劳工法。在国际上推行这些工作的组织,是国际劳工组织,它是联合国最古老的特殊机构。

在以下这部分的研讨中间,我想更仔细地重复这些重要的问题,至少提出教会训导对此问题的基本要素。不过我应该首先提到,近代教会训导作为蓝本的问题的重要点,「新事」通谕所标示和象徵的一点。

在此期间,此时期并未成为过去,工作问题的提出,是根据当时工业发展时代,「资本」和「劳动者」之间的大冲突,就是在少数而却极有影响力的企业家、生产资金的所有人或所有权人,和那些缺乏资金而在生产过程中仅以劳力参与的广大群众。冲突的来源,是因为工人把他们的能力随企业家处理,而企业家依据最大利润的原则,却想建立最低工资来偿付雇员的工作。此外,尚有其他的剥削因素,与缺乏工作安全,以及工人和其家庭的健康保险及生活条件相关。

这种冲突被某些人称为社会经济阶段的冲突。在所谓资本主义的意识型态--自由主义,和所谓学术性的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的意识型态--马克斯主义之间的意识型态的冲突中,可以找到这种说法,马克斯主义自称是工人阶级和世界闻名的无产阶级的发言人。如此,劳资双方的实在冲突,变成了系统的阶级门争,不但以意识型态的手段,而且更以政治的手段来指挥。我们都很清楚这种冲突的历史和双方的要求。根据马克斯和恩格斯哲学的马克斯主义的计划,视阶段门争为清除社会内阶级的不公道,以及阶级本身的唯一方法。要实行此计划,必须先使生产资本集体化,藉着将这些资本从私人手中转移到集体,人工才能不受剥削。

这就是以政治的和意识型态的手段,搞斗争的目的。根据「无产阶级专政」的原则,政党团体追随马克斯主义的指示,必须应用各种影响力,包括革命的压力,去赢取每一个社会中的专权,为能把集体制度引入该社会,而清除生产资本的私有权。根据这种普遍的国际运动的主要理论家和领导人,此行动计划的目标,是要达成社会革命,引进社会主义,并且最後在全球输入共产主义。

既然我们触及此问题的非常重要的领域,它不仅是理论,而且是我们这一时代的社经、政治和国际生活的整个结构。我们不能进入细节,也不需要,因为从对此一主题的许多文字和经验,我们都已知悉。因此,我们必须放下这些问题的背景,而回到人类工作的基本题目,人的工作是本通论的讨论的主题。很明显的,这一主题对人是如此重要--是人在世生存和其使命的基本幅度之一--唯有考虑到现代环境的整个背景,才能予以解释。

12 劳工的优先

   今天情势的架构,深深为人所引起的许多冲突留下了痕迹,而人工作所出产的技术工具在现代扮演第一手的角色。我们也得观察,在核子战争的情况下可能有的全球性的惨局,这种核子战争会带来无法想像的毁灭。

因为这种情形,我们必须首先提出教会常教授的一项原则:劳工优於资本的原则。此原则直接关系到生产的程序:在此程序中,劳工常是第一手「动因」,而资本,整个生产资金的总和,不过是工具或「工具因」而已。此原则是出自人的整个历史经验的一个明显的真理。

当我们在圣经的第一章,读到人要治理大地时,我们知道这些话是捐包含在有形世界中的一切资源,并且给予人来支配。不过,这些资源唯有经由工作才能为人服务。自起初,工作和私有权的问题也相关连,因为人为了自己和别人,发掘隐藏在大自然中的资源的唯一方法,是工作。为能以他的工作让这些资源结果实,人占有大自然资源中的小部份:如地下的、海中的、地上的或太空中的某些资源。他占有这些事物,用作他的工作台。他经由工作并且为了工作而占有这些东西。

同样的原则应当用於此程序的其他阶段,其第一阶段常是人与大自然的资源的关系。为了发现这些资源而获取知识所作的努力,以及指定由人和为了人所能运用的许多方法,告诉我们凡是经由整个经济生产程序──无论是劳工或整个生产工具和与此工具相关的技术:即在工作中连用它们的能力──来自人的一切,都必须先有这些有形世界的财源和资源,是人找到而非创造的财富和资源。在某种意义上,人找到它们时已经都准备好了,准备让人去发现它们,并且正确地用在生产的过程中。在人工作发展的每一阶段、人都依靠「大自然」所给礼物的领导,也就是造物主所给的。在人工作的开始,有创造的奥迹。在我们开始时已指出的这项主张,是本文件的命脉,并且在这些反省的最後部分将更进一步的讨论。

对此问题的更进一步的观察,是应该确定人类的「劳动」优於我们习惯所称的「资本」的信念。既然资本的观念,不但包括人所能应用的自然资源,也包括整个人用来占为已有的自然资源,以及依他的需要而改变它们的一切工具(也可以说使它们人性化),应该马上指出,这一切工具是人类工作的历史租业的结果。一切生产的工具,从最原始的到最摩登的,是人所逐步发展的:因着人的经验和智能。这样,不但可以看到耕田的最简单的工具,同时经由适当的科技进步,也有了最现代化的最复杂的工具:如机械、工厂、实验室和电脑等。因此,任何为工作服务的东西,任何在现在技术上最完美的「工具」,都是工作的成果。

此巨大而有力的工具-此整个生产工具的集合体,可以称为「资本」的同义字的──是工作的成果,并且带有人类工作的标志。在此技术升级阶段,当工作主体的人愿意运用这些现代化工具-生产的工具时,他应该首先理解发明这些工具的人的工作成果,了解设计这些工具、建造并改良这些工具,并且继续这样做的人的成果。「工作的能力一-就是说,为了有效地在现代生产的程序中参与--要求有更大的准备,首先是适当的训练。显然的,任何一个在生产过程中参与的人,即使他或她所做的工作不需要特别的训练或资格,却是生产过程中真正有效的主体,而整个的一套工具,无论它们本身有多完美,它们不过是隶属於人类劳工的工具而已。

这个属於教会训导不变的祖业一部分的真理,应该常在有关劳工体制问题和整个社径制度中加以强调。在生产过程中,我们应该强调并且重视人的优先,人优於事物。任何包括在资本的观念中的东西,严格说来,都不过是一组东西而已。身为工作主体的人,与他所做工作无关-人自己是一个位格。此真理有其重要而又果断的後果。

13 经济主义和唯物主义

  根据以上的真理,首先我们明白地看出,资本不能与劳工分开;劳工不得舆资本对立,或资本与劳工对立,而支持这种观念的人,更不可能彼此对立,我们将在以下解释之。一个劳工体制的是否正确,要看是否它附合此间题的本质,而且真正是真实的、合乎道德的;在基本上,因努力附合上述的原则,而克服劳资双方之间的对立。该原则是:劳工的实在优先,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人类劳工的主体性和有效的参与,不开工人所作的工作是什麽性质。

劳资双方的对立,并不发自生产过程的架构,或是经济过程的架构。一般说来,经济的过程证明劳工和我们习惯所称的资方是相掺合的;显示他们双方是相连的。在任何工作台工作,不关它是相当原始的或是最时髦的一种,人易於看出经由他的工作,他进入了两种遗产:在自然界的资源里,给予整个人类的遗产;以及别人用这些资源祈已发展的东西,首要的是靠发展技术、,郎生产一系列在不断改良的工具。在工作时,人也「进入别的劳力之内」(注21)。受我们的智能、以及从天主圣言汲取光明的信仰的指引,我们不难接受这方面的形象和人劳工的过程.这是一种调和的形象,是人性的也是神学性的。在此形象中,人是有形世界中,由他处理的万物的主人。假如在工作的过程中,发现某种从属性,就是从属於一切造物资源的赐与者(天主),和其他的人,幸亏这些人的工作和创意,我们自己的工作才有完美而与日俱增的可能性。我们对生产过程中成为一套「东西」的每一件事物,加工具、资本等所能说的,就是它支配人的工作的一切;我 们不能主张说它们是无名的「主体」,而把人和人的工作置於从属的地位。

这种完全维护人优於事物原则下的调和的形象,在人的思想中曾经分裂,有时是在实际生活中长期的潜伏後才分裂的。分裂得如此以致劳工与资方分开而对立,资方起而与劳工对立,好像他们是两个无人称的力量,在同一个「经济」的远景中,两个并列的生产要素。这种表达问题的方式,含有基本的错误,我们可以称之为经济主义的错误,就是视人的劳力仅仅根据它经济的目标。这种思想上的基本错误,能够而且应被称为唯物主义的错误;在此经济主义之中,直接或间接的包括对物质的优先和优越的信念,并且直接或间接地把精神的和个人的(人的行动、伦理价值和类似的一切)置於附属於物质实髓的地位。这还不完全是伦理的唯物主义,可是确实是实际的唯物主义,一种以为能满足人需要的唯物主义,不是根据从唯物理论所引申出的前提,或根据评估事物的某种方法,而是根据某种事物的等级,因为物质的东两更有直接的吸引力。

这种以经济主义的 畴而思想的错误,与唯物论哲学的形成成手并进,这种哲学从最基本而普遍的阶段(也称为大众的唯物主义,因为它主张把精神的实体、降低为多馀的现象)发展到所谓的辩证法的唯物主义阶段。不过,在现在的分析 围内,看来经济主义为人类工作的基本问题,有非常的重要性,尤其是对劳资之分离,并使之彼此对立,依以上所说的经济远景而成为两个生产因素;看来这种经济主义,早在唯物哲学体系以前,影响了这种非人道的主张。不过,明明唯物主义,包括它的辩证形式,无法对人类工作的思想,提供足够而确切的基础,为使人优於资本工具和人优於事物,能获得适切而无法反驳的肯定和支持。在辩证件式的唯物主义中,人首先也不是工作的主体和生产过程中的主动因,而继续被视为并且被看待成,隶属於物质的,一种经济或生产关系中某一阶段的「合力」。

显然的,此处讨论的劳工与卖方之间的相悖──劳工与资本相分离并对立的矛盾,似乎说劳工本来不过是经济过程中一个因素而已──并非源出十八世纪的哲学和经济理论;而是出自当时的经济和社会的整个惯例,当时是工业化诞生和迅速发展的时代,在当时主要所见的是,物质的财富──工具普遍增加的可能性,而应该享用这些工具的人,反而被忽视.就是这种实际的错误,首先打击了人类的工作,打击了工人,产生了上述的反应,依道德来说,这种反应是正当的。这种成了历史的一部分,而且与初期的资本主义和自由主义相连的错误,也能在其他时代瓒境和地区重复,假如人民的思想,从同样的理论或实际的前提出发。澈底克服这种错误的唯一机会是,经由适当的理论和实际的改变,确切深信人优於事物,劳工优於整个生产工具的资本。

14 工作和所有权

  在此扼要地所介绍的历史过程,无疑地巳超越它最初的阶段,可是它还在发展并且流传在国舆国和大陆与大陆之间的关系上。因此需要从另外一个观点,来加以说明。很明显地是,当我们说劳资之间的对立时,我们并不只是讨论经济的生产中,抽象的观念或「不具人格的力量」。在两种观念的背後,有着人,生活的现实的人:一方面有那些做工作而不是生产工具的主人,另一方面却有那些身为企业家,而持有这些工具或代表业主的人。如此,所有权从一开始,就进入了这个困难的历史的整个过程中。「新事」通谕,它是以社会问题为主题的,也强调此间题,提出并且重申教会对所有权的训导,对私产的权利的主张,即使是有关生产工具(资产)的问题。「慈母与导师」通谕也是如此。

以上的原则,当时所指出而教会还教导的原则,在马克斯主义所宣称的集产主义的计划中,以及在良十叁世通谕後的几十年於某些国家所实践的,根本上就大异其趣。同时,它也与自由主义所实施的资本主义,以及资本主义的政治体制的政纲,完全不同。在资本主义的政体中,区别是在所有权的权利方面。基督宗教的传统,从来没有主张过这种权利是绝对的而不能碰的。相反,此权利常是在众人都有权利应用整个造物的背景下去了解的:私产权隶属於共同使用权之下,一切的事物是为大家的利益的。

此外,在教会的训导中,所有权从来没有被视为,在劳工中社会冲突的依据。如上所述,私产首先是由工作而获得,为的是使他能为工作服务。这对拥有生产的工具说来更是如此。把这些工具孤立视之为私产,使之成为「资本」而与「劳工」对立──甚至用作对劳工的剥削──完全违反工具的本质,以及拥有这些工具的本意。不能以拥有工具来反对劳工,不能为占有而占有这些工具,因为唯一拥有这些工具的合法名义-无论是以私人形武或公共的或集体的占有方式──是要为劳工服务,这样用於劳工,才能达到此一秩序的首要原则,即事物的普遍目的,以及共同应用它们的权利。因此从这一观点看,考虑到人类的劳动,以及人共同享用事物的意义,我人无法排除,在适当的条件下,要将生产的某些工具「社会化」 (SOCIALIZATION)自「新事」通谕公布後数十年来,教会的训导一直在提醒所有的原则,追溯到较古传统中听表出的论证,例如大家所熟知的圣多玛斯「神学大全」的论证(注22)

在我们这个以人类工作为主体的文件中,应当确认教会训导,对确保工作的优先,以及对人在社会生活内,尤其是在整个经济过程的动力架构中是主体的特性,所已做的和尚在做的一切努力。从此观点看,「严格的」资本主义的立场,还是不能被接受,就是它以生产工具的私有权为独霸权利,视为是经济生活中不可碰的「教条」的主张。尊重工作的原则,要求上述权利,在理论和实际上,作一次有建设性的修正。如果资本──整个生产工具──同时真是世代以来工作的产品,那麽同样地,资本是经由这一切生产工具的帮助而做的工作而受到不断的创造,而且这些工具可以被视为现代工人每天工作的伟大工作台。显然的我们是在讨论各种不同的工作,不仅是所谓的手工,也是指各种的智能工作,包括白领阶级的工作和企业管理。

根据以上所述,为天主教社会训导的专家们,和教会最高训导所提出的许多建议,均有特殊的意义(注23):如共同拥有工作的工具、工人参与经营、并(或)分享营业利润,即所谓的劳工担任股东等。这些不同的建议是否能具体的受到应用,要看劳工的本身地位是否被承认,在生产过程中的工人,在生产工具的所有权方面是否有多种的改进。不但要看先前的环境,也要看近五十年来的情形,有关所谓第叁世界,以及许多新的独立的国家,尤其是非洲等地过去是殖民地的地区。

因此,正当「严格的」资本主义应该不断的予以修正,为了从人权的观点去革新,无论是广义的人权或与人的工作有关的人权时,同时必须指出这一些深切昕希求的改革,并不因为取消生产工具的私有权而就能达成。因为必须知道,仅仅把这些生产工具(资本)从私有者手中夺走,不能确保其满意的社会化。它们不再是某一个社会群体,即私人的产权,而成了有组织的社会的产权,受另一个群体的管理和直接控制,即那些虽不占有它们,却因为在社会中行施权力,在整个国家平面,或地区的经济水平上「经营」它们。

这个有权力的群体,可能在劳工优先的这方面做的很好;但是也可能做的很糟,因为他声称对生产工具的管理和支配,有专利权,而不约束自己,使基本人权勿受损害。因此,仅将生产工具变为集体制度中国家的资产,并不就是等於将此昕有「社会化」。惟当社会的主体特性确保後,才能谈社会化,就是当每一个人根据他的工作,能完全有权自 为、他与别人一起工作的大工作台的共同所有人时,才能谈社会化。能达到此目标的方法是,尽量使劳工参与资本的主权,并且产生了一个有经济、社会和文化目标的仲裁团体:这些团体面对政府权力应享有实在的自治权;为了达成它们的特别目标,彼此间应精诚合作,并且要附合公共利益的要求;它们在型态和实质上,应该是生活的团体,就是说每一个团体的成员要被看待为人,并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团体的生活(注24)。

15  「个人位格」的论点

  劳工优於资本的原则,是社会伦理秩序的一项要求。它在根据生产工具的私有权原则所建立的体制,和将这些工具的私有权澈底受限制的制度中,都极为重要。劳工在某种意义上是与资本无法分开的;更不得接受矛盾,就是劳工与生产工具的分开和对立,这种仅以经济为前提,影响了近世纪来人类生活的工具。当人应用一切生产工具而工作时,他也愿意他自己和别人能享用此工作的成果,他愿意参与每一个工作的过程,在他所从事的工作台上,分担责任和创造。

从这一点进出了工人的某些特别权利,这些权利与工作的义务相符合。这一切我们在稍後要讨论。不过在此,我们应该笼统的强调,工作的人不但希望得到他工作应有的酬报,他也愿意在生产的过程中,能够知道在他的工作中,即使是共同所持有的东西,他是在「为他自己」工作。这种自觉,在过份官僚作风的中央集权的体制下,在他内心消失,这种制度使工人感觉,他不过是自上发动的庞大机器的一个齿轮而已,因此他有很多理由感到自己不过是纯粹的生产工具,而不是白已有创新的工作的真正主体。教会的训导常常表明坚强而深切的信念,说人的工作不但关系於经济,也特别关系到个人的价值。经济体系本身和生产过程,唯有在这些人格的价值完全受到尊重时,才得到利益。在圣多玛斯的思想里(注25),这是维护生产工具私有产权的主要理由。当我们为某些极有根据的理由而接受这一点时,对私有权的原则能有一些例外──在我们这一时代,我们甚 至看到「社会化的主权」已引进了──不过个人位格的论证,在原则和实际的平面上,还是有效。假如要合理而有结果,生产工具的任何社会化,应该注意这个论证。应该作一切努力,确保在这种制度里,人能够保持他「为他自己」工作的意识。毁如这个做不到,在经济的过程中,将有无法避免的严重损失,不但是经济的损失,最首要的是对人的损害。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