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真理的光辉

结 论


结 论
    

 

玛利亚、仁慈之母

118. 经过这些反省之后,我们将我们自己、我们生命中的痛苦与喜乐、信者的伦理生活、善心的人士,以及研究伦理的人士,托付给玛利亚、天主之母,仁慈之母。

玛利亚是仁慈之母,因为她的子耶稣基督是被天主父派遣来,启示天主的仁慈(参阅若三 16-18)。祂来不是为惩罚,而是为宽恕,显示仁慈(参阅玛九 13)。祂最大的仁慈就是祂临在我们当中,召叫我们与祂相遇,并同伯铎一起宣称祂是「生活的天主之子」(玛十六 16)。人的罪总不能消灭天主的仁慈,只要我们祈求,谁也不能阻止祂全部胜利的力量爆发出来。的确,罪恶本身愈呈现出天父的爱情,祂曾为救奴仆,而牺牲了自己的儿子一八一:祂对我们的仁慈就是救赎。这个仁慈以恩赐圣神达于圆满,圣神产生并要求新生活。尽管因人的软弱及罪过为人构成多大及多少阻碍、但是更新大地的圣神(参阅咏一O四 30),能够使执行善的奇迹完成。这种更新使人能够完成真、善、美、使天主悦纳,合乎祂的圣意,在某种意义下是仁慈恩宠的花朵,它使人从恶的奴役中救出,赐给不再犯罪的力量。经过新生活的恩赐,耶稣让我们分享祂的爱情,领导我们在圣神内走向天父。

119. 这就是基督徒信德有安慰确实的一面,是深深的人性及非常单纯的泉源。有时候,在新的复杂的伦理问题的争辩中,好像基督宗教伦理本身要求太多,难以了解,几乎不可能实践。这是错误的,因为基督宗教伦理在于福音的单纯,跟随基督,完全信赖祂,让祂的恩宠来变化,让祂的仁慈来更新自己,这些都在与祂的教会共融中恩赐给我们。圣奥思定说:「谁愿意生活,要有一个生活的地方,有为生活所需的一切。让他接近,让他相信,让那可使他有生命的成为身体的一部分。不要使他脱离肢体的结合」一八二。所以,在圣神的领导下,每一个人,连不太有学问的人,尤其那会保持「忠贞不二的心」者(咏八六 11),能够明白基督宗教的伦理的实质。在另一方面,这项福音的单纯,并不免除在真实情况中的复杂,但它可以引人更深的了解事实,因为跟随基督会慢慢看出基督宗教伦理的真正特质,同时会赐给实践所需的活力。教会训导当局的责任是细心照管,使跟随基督的进程,以有机的方式发展,而各样伦理需求及其一切后果,不被歪曲或掩没。谁爱基督,就遵守祂的诫命(参阅若十四 15)。

120. 玛利亚也是仁慈之母,因为耶稣把教会及整个人类托付给她。在十字架下,当她接纳若望为儿子,当她同基督一起祈求天主宽恕那些不知道他们所作的(参阅路廿三 34)时,玛利亚以完美的受教圣神之心,经验了天主的爱是如何丰富与广阔,使她的心开启,使它可以拥抱整个人类。这样她成了我们众人的母亲,她为我们每一个人求得了天主的仁慈。

玛利亚是伦理生活辉煌的记号,引人入胜的榜样,「她一人的生活,为众人立下了模范」一八三,当圣安博特别对贞女们说话,但也是为众人所说:「第一项热忱应学习的就是师傅的高贵。谁还能比玛利亚、天主之母,更高贵呢?谁能像她那样辉煌,而被辉煌本身所选择呢?」一八四。玛利亚生活出来、实践了她自己的自由,就是把自己给了天主,在自身接受了天主的礼物。在自己童贞怀中供天主子居住、降生成人、诞生、扶育、长大,她陪伴圣子至于自由的最伟大的壮举,就是把自己的生命完全奉献。由于玛利亚把自己完全付出,她完全进入了天主的计划,主将自己奉献给了世界。由于心里接纳、默想她并不完全了解的事迹(参阅路二 19),她成了所有听天主的话而遵守的人的(参阅路十一 28)模范,理应称为「上智之座」。这一智慧就是耶稣基督,天主永生圣言,祂启示并全然地完成了天父的意志(参阅希十 5-10)。玛利亚邀请众人接纳这圣言。在加利肋亚的加纳婚宴上,给那些仆人们说的话,也给我们说:「祂无论吩咐你们什么,你们就作什么。」(若二 5)。

玛利亚分享我们共有的人性,可是她完全对天主的恩宠开放。她不曾认识罪恶,她却能同情任何软弱。她了解罪人,她以母爱关怀罪人。正是为此,她站在真理的一面,她分担教会的重负,她常在提醒众人伦理的要求。为了同样的理由,她不让罪人受人骗,以为爱罪人而为罪袒护,因为她知道这样将使她的儿子、耶稣基督的牺牲,成为没有用处的。一切哲学或神学上的骗人的理论所提供的解答,不能使人得到真正的幸福:只有基督的十字架与复活,能够给人的良心平安,并给他的生命带来救恩。

啊!玛利亚,
仁慈的母亲,
请垂视我们众人,
不要使基督的十字架失去效用,
不要使人迷失了行善的道路,
不要使人失掉罪恶的意识,
请增长人活于天主的希望,
「祂是富于仁慈的」(弗二 4),
让我们自由行天主所预备的各种善工(参阅弗二 10),
但愿终生「颂扬天主的光荣」(弗一 12)。

一九九三年八月六日,耶稣显容庆日,在职第十五年,于伯铎大殿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