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天主是爱(Deus Caritas Est)

结论


40,最后我们去看圣人们,他们是实践爱德的楷模。我特别想到了土耳的圣玛尔定(卒于397年),他开始是一名军人,之后成为隐修士,并成为主教:他几乎是一座丰碑,显示了爱德个人见证无可取代的价值。在阿泯斯教堂的门口,他与一个穷人分享了他的外敞,在夜间,耶稣在梦里显现给他,就穿着那件外敞,这确定了福音的恒久价值:“我赤身露体,你们给了我穿的……凡你们对我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个所做的,就是对我做的”(玛二五36,40)[36]。在教会历史上有那幺多的见证!特别是从圣安多尼院长开始的所有隐修院的活动,显示出对近人真正爱的服务。面对面的与爱的天主相对的时候,隐修士接受除了为天主服务之外,将他的生命转变成为对近人的服务。这样可以解释为什幺在隐修院周围产生了接待和照顾人的庞大结构。也可以解释为什幺有无数的以人道主义和基督徒陶成的组织专门为穷人服务,这些开始是由隐修会和托钵修会来实现的,之后在教会的历史上由不同的男女修会来实行。其中圣人的形象,比如亚细细的方济各、罗耀拉的依纳爵、若望号由天主者、雷利斯的加弥罗、味增爵、玛理拉的路易撒、若瑟科特兰、若望鲍斯高、路易斯奥利内、加尔各答的德肋撒,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他们常是所有有善意的社会爱德的典范,因为他们是有信德、望德和爱德的人。

41,在圣人们中,主的母亲玛利亚十分特殊,她是义德之镜。《路加福音》显示出她为了他的表姐依撒伯尔的爱德服务而奔走,为能在她怀孕期间照顾她,与她一起住了“三个月”(一56)。“Magnificat anima mea Dominum”,在此期间她唱出了“我的灵魂颂扬上主”(路一46),藉此表达了她生命的全部:不是将她自己放在中心位置,而是为天主留下空间,她在祈祷和对近人的服务中与天主相遇;只有这样世界才会改善。玛利亚是伟大的,就是因为她举扬天主,而不是她自己。她是谦逊的,她只愿意做主的婢女(参路一38,48)。她知道世界的救恩不是由于她的作为,而是完全准备接受天主的作为。她是望德的人:因为她相信天主的许诺,祈求以色列的救恩,天使可以显现给她,邀请她完全的为这个许诺而服务。她是信德的人:依撒伯尔说,“那信了的是有福的!”(路一45)。赞主曲---可以说是她灵魂的肖像---完全是由取自圣经的话语所形成的。这样显示出天主的圣言是她真正的家,她完全自然的出入。她用天主的圣言讲话和思考;天主的话成了她的话,她的话语产生自天主的话语。此外,也显示出她的思想与天主的思想吻合,她的意愿就是与天主有同样的意愿。她深深的被天主的圣言所渗透,她可以成为降生成人的圣言的母亲。总之,玛利亚是一个有爱的人。怎幺会不是这样呢?她在信德内与天主有同样的思想和同样的意愿,作为信者,她只能成为一个有爱的人。在福音对于童年的记述中,在她静默的行动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一点。我们看到在加纳,她细心的发现新婚夫妇的需要,把这个需要呈到耶稣面前。我们看到她谦逊的接受在耶稣公开生活的阶段她被遗忘,她知道她的儿子现在要建立一个新的家庭,她做母亲的时刻只有在十字架上才会到来,那是耶稣真正的时辰(参若二4;十三1);之后,在五旬节的时刻,是他们要聚集在她的周围期待圣神(参宗一14)。

42,圣人们的生活不只包括他们在地上的生活,也包括死后在天主内的生活和行为。在圣人们身上很明显的看到,走向天主的人不会远离他人,而是真正的接近他人。我们在玛利亚身上比在任何人身上都更清楚的看到了这一点。被钉十字架的那一位对他的门徒若望---藉着若望,对所有的门徒们---说:“请看,你的母亲”(若十九27),这在每一代人身上都重新实现。玛利亚确实成为所有信者的母亲。各个时代的人、世界各地的人,都将自己的需要和希望、喜乐和矛盾、孤独和生活放在她母性的善良以及她童贞的纯洁和美善中。人们常会经验到她善良的恩惠,经验到她由内心最深处所发出的无尽的爱。在各大洲以及所有的文化中所显示的感恩的见证,都是在承认这纯洁的爱,这不寻找自己的爱,这单纯的愿意善的爱。同时,信友们的敬礼也显示出这个爱如何成为可能的无错的直觉:这个爱是藉着与天主最密切的结合所达到的,藉着这个结合人完全的被天主所吸引,这可以使那些由天主之爱的泉源畅饮的人“涌出生命的泉水“(若七38)。童贞圣母玛利亚会教导我们什幺是爱,爱的根源及其常常更新的力量在哪里。教会将自己为爱服务的使命交托给玛利亚。

天主圣母玛利亚,

你给了世界真正的光明,

你的圣子,天主子,耶稣。

你完全的将自己交付于

天主的召唤,

你成为由他所产生的善的泉源。

请向我们显示耶稣,请指引我们走向他。

请教导我们认识他,并爱他,

为能使我们也能够

有能力

给予真正的爱

并成为活水的泉源

就在饥渴的世界中。

罗马,伯多禄大殿傍,12月25日,2005年圣诞瞻礼,我就任教宗第一年

本笃十六世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