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书页 ] [ 返回目录 ] [ 繁体转换 ] [ 添加书签 ]
雅各布伯书

1-5章


圣雅各布伯书

第一章 唯精唯一 笃实践履

第二章 斥势利 论信与行

第三章 慎言语

第四章 去人欲 存天理

第五章 论贫富


第一章 唯精唯一 笃实践履

  1. 天主及吾主耶稣基督之仆雅各布伯,致书于侨居外邦之十二支派,曰:愿尔康乐。

  2. 我兄弟如陷于殷忧多难之中,则当引以为乐。

  3. 须知横逆之来,能磨练尔之信德,使尔坚忍不拔,

  4. 而坚忍不拔,乃所以玉汝于成,而尔于纯全无缺之地也。

  5. 若尔中有人智慧不足,则当求之天主,终必如愿以偿;盖天主赐人至厚,博爱慈祥,而不事呵叱也。

  6. 然务必求之以信,莫存丝毫狐疑。狐疑之人,如海上波涛,因风而起,随风而转,漫无定止;

  7. 若是之人,莫望有所受于也。

  8. 怀二心者,其立身处世,难乎其有恒矣!

  9. 兄弟之中,贫贱者应以高尚自庆,

  10. 富贵者应以谦恭为乐。盖世之荣华,犹如草花,不久即谢;

  11. 烈日以曝之,毒热以熏之,而草槁矣,而花落矣,而其美亡矣。富贵之终归衰落亦复如是。

  12. 身处逆境而能坚忍自守者,乃为有福之人。盖经试练而不渝者,必获生命之冠,此固天主所许于其孝爱之子也。

  13. 如有人为诱惑所苦,勿曰为天主所诱;夫天主纯善,不能被诱于恶,能诱人于恶?

  14. 人之见诱,皆受其自身情欲之煽惑勾引;

  15. 情欲孕而罪孽生,罪孽长成,死亡随之。

  16. 故我亲爱之兄弟,幸勿自误!

  17. 一切美德嘉惠,莫不来自天上,降自光明之。惟恒常不变,永无晦蚀。

  18. 凭其自由圣意,以真实无妄之道,予吾人以再造,俾充先荐之果,而与万物更始;

  19. 此固我亲爱兄弟之所知也。

    人人应敏于听,而讷于言。慎毋动怒,

  20. 人之忿怒,非所以成全天主之正义也。

  21. 是故尔宜涤瑕荡秽,彻私去蔽,以谦诚温和之意,领受其所植于尔心田之圣道。惟斯道能全尔灵。

  22. 然道贵实践,闻而不行,自欺而已。

  23. 若是之人,犹如以鉴自照,

  24. 暂见其容,而转身即自忘其形容之彷佛。

  25. 若能以自由之妙法为鉴,凝神谛观,念兹在兹,不惟闻道,且复实事求是,身体而力行之;则此人所行,必蒙见佑,无往而不乐矣。

  26. 若有人自以为虔诚,而不能自制其舌,是为欺心之人,其虔诚伪也。

  27. 天主圣父视之,纯洁无瑕之虔诚,亦曰矜孤恤寡,济弱扶倾,与夫守身如玉、涅而不缁而已矣。


3

跻,ㄐㄧ,使登上、升上。

12

不渝,不变、不改。

13 讵,岂、何。 18 先荐之果,先献之果、初熟之果。
21 涤瑕荡秽,洗除瑕玭和污秽。 25 谛观,仔细祥察。
27 矜(ㄐㄧㄣ)孤恤寡,怜恤孤寡之人。 27 涅(ㄋㄧㄝˋ)而不缁,不被污染。

第二章 斥势利 论信与行

  1. 兄弟乎,吾人所信仰景慕者,惟在光荣之主耶稣基督。慎毋以势利之习气,沾污尔之信仰。

  2. 设有一人,金环美服,入尔会堂;同时有一贫人,敝衣而入;

  3. 尔殷勤谓美服者曰:「请尔上座;」而语贫者曰:「尔且立于斯,或坐我几下;」

  4. 此岂非以偏心待人,而妄分厚薄乎?

  5. 亲爱之兄弟,尔其谛听,斯世之贫人,乃天主之所眷顾,使其富于信德,而简为天国之嗣子。盖天国特为爱慕天主之人而设也。

  6. 而尔等竟敢轻慢贫人!夫富人非即以势凌尔,扭尔以至公庭者乎?

  7. 彼非谤讟尔所奉为神圣之美名者乎?

  8. 经云:「尔当爱人如己。」尔能守此王法,则庶几矣!

  9. 若一味偏心,妄分厚薄,是即犯罪,不容于法。

  10. 守全法而犯一诫者,亦为犯法。

  11. 盖诫尔毋犯奸淫者,天主也;而诫尔毋杀人者,亦天主也。尔即未犯奸淫,而犯杀人,是亦犯法而已矣。

  12. 尔之言语行动,均须以自由之法为圭臬。

  13. 盖不施矜怜者,被审判时,亦必不蒙矜怜。惟矜怜仁恕能逍遥于审判之外。

  14. 兄弟乎,或曰我有信德;苟无善行,亦有何益?徒信讵有济乎?

  15. 设有兄弟或姊妹衣食匮乏,

  16. 而尔谓之曰:「安心以去,吾信汝必得温饱;」而不给以切身所需之物,则亦何所裨益?

  17. 是知徒信而无行,则其信,必索然而无生气也。

  18. 人将谓尔曰:「尔有信,我有行;惟尔示我以无行之信,而我将示尔以行,用征吾信。

  19. 尔信天主惟一,斯诚善矣!独不知众魔亦具此信,且因是而震栗焉。」

  20. 呜呼,尔亦浅人也已!尔亦知无行之信,乃为空虚无实乎?

  21. 埃布尔汉曾毅然以其子伊洒格献于祭坛之上矣。彼非以行而取义耶?

  22. 可见其行固有恃乎其信,为之推动,而其信亦有待乎其行,为之玉成也。

  23. 于是古经所载埃布尔汉因信天主而成圣,且称为「天主之友」云者,乃获当然之补充,而厥义大备矣。

  24. 可见人之称义,以其所行,而不仅凭其所信而已。

  25. 再如花娘拉哈收留使者,示以改道而归;宁非以行见义乎?

  26. 信而无行,犹身之无魂,亦惟死而已矣。


7

谤讟(ㄉㄨˊ),诋毁、毁谤。

8

庶几,三国及晋时,称贤人为庶机。

25 花娘,妓女。

第三章 慎言语

  1. 兄弟中多有好为人师者,是亦谬甚。应知为师者,责任最重。

  2. 盖吾辈之过失,不一而足,如能慎言,以免口过,则庶几矣。若而人者,亦可谓能自其口,而自主其身者矣。

  3. 吾人如置马口,则马身之驾驭,无不如意。

  4. 舟身虽大,且为暴风所驱,而舵师宴然把一小舵,亦能驾驶自如。

  5. 舌在人身,亦复如是,其形虽小,其夸实大。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6. 舌犹火也,亦众恶之府也;深藏我百体之中,而玷污我七尺之躯体,引上地狱之火,而焚毁我生命之轮。

  7. 一切飞禽走兽,爬虫鳞介,皆可驯服,且已为人类所驯服矣。

  8. 惟此三寸之舌,竟无人能驯服之;其恶不息,其毒无比。

  9. 吾人所用以赞美天主者,舌也;所用以咒诅人者,亦舌也;然而人固天主之肖像也。

  10. 兄弟乎,赞美与咒诅,同出一口,有是理乎?

  11. 譬彼泉源,甘苦之水,岂能同出一穴?

  12. 兄弟试思凤果树能结橄榄、葡萄树能结凤果乎?咸水之泉,亦不能出甘水矣。

  13. 尔中如有聪明睿智之人,宜以高尚之德行,及温和之精神,彰其智慧。

  14. 若尔心中尚存忌刻好胜之意,则勿自夸为智,以欺真理。

  15. 此之为智,非自上来,乃出自世俗,血气与魔鬼耳。

  16. 盖一有忌刻好胜之心,则必启争端,而生纷乱,放僻邪侈,无不为已!

  17. 惟智慧之自上来者,本质纯粹,故其为德也,和平雍容,温柔恭顺,富于恻隐,多结善果,而无偏激矫情之弊。

  18. 和平之人,宁静播种,弗助弗忘,终必收获正义之果也。


2

勒,有嚼口的马络头;约束、驾御。

4

宴然,平安无事的样子。

14 忌刻,忌妒刻薄。 18 弗助弗忘,不妄为而耐心等候(?字典察不到)

第四章 去人欲 存天理

  1. 尔中一切斗争纷扰,果何由而起?非由尔之情欲交战于内乎?

  2. 尔贪而不得,乃行凶杀;妒而不获,乃起争夺。尔之所以不得者,以尔不求也;

  3. 求而不得者,以尔求之不以其道,盖尔所求者,徒为纵情恣欲而已。

  4. 呜呼,尔亦不淑也已!岂不知与世为友,即与天主为仇乎?阉然媚世者,不能取悦于天主矣。

  5. 经云:「寓我心中之圣神,爱我情深,不容我别有所恋;」尔以此语为虚发乎?

  6. 天主之所以福惠吾人者,亦已厚矣。经云:「天主抑骄福谦,」此之谓也。

  7. 是必吾人当心悦诚服而奉事之,毅然摈绝魔鬼,则魔鬼必逡巡而远逸矣;

  8. 亲近天主,则天主必殷勤相爱矣。吾愿作恶者皆洗濯其手,而二三其德者,皆纯洁其心也。

  9. 吾愿尔等皆真心忏悔,痛哭流涕,转笑为泣,转喜为忧;

  10. 天主明鉴之下,小心翼翼,谦卑自牧,则天主必予尔等以升擢矣。

  11. 兄弟之间,切勿互相诋毁。诋毁兄弟,即诋毁律法;评判兄弟,即评判律法。尔若评判律法,即非守法之人,而以司法自居矣。

  12. 夫立法司法,但有一位,惟操生杀之权者天主而己。尔何人斯,乃敢评判他人!

  13. 尔又曰:「今日或明日,我侪将往某城,作一年之勾留,将营商而获利焉。」

  14. 然而明日之事,固非尔所能逆知也。盍一思之,尔之生命,果为何物?人生在世,实如云烟过眼,瞬息即杳。

  15. 尔如曰:「若愿者,我侪当可仍在人间,而致力于其事;」则言之得体矣。

  16. 顾尔傲慢成性,至今犹夸诞如初;凡此夸诞,皆属非善。

  17. 人如见善不为,即罪也。


7

逡巡,ㄑㄩㄣ ㄒㄩㄣˊ,退却。

14

逆知,预知。


第五章 论贫富

  1. 咄咄富人,尔其休矣!灾祸将临尔身,尔盍哀号痛哭乎?

  2. 尔之财帛朽矣,尔之衣服蚀矣,

  3. 尔之金银锈矣。金银之锈,将为尔罪之铁证,而成尔体之烙印。哀哉!尔平生所积之宝,适足以为末日积怒耳。

  4. 工人为尔收获庄稼,尔竟欺之,而不予工资。此所欠之工资,亦将为工人鸣冤,且其声已上达万军主宰之耳矣。

  5. 尔在世时,饱暖逸乐,穷奢极侈,以奉尔身;不敬天主,纵情恣欲,以快尔志。

  6. 尔颠倒黑白,定彼仁者之罪而残杀之,而仁者固不尔抗也。

  7. 凡我兄弟,应安心忍耐以俟来。夫农夫之望收获嘉谷,必须弗助弗忘,以待秋霖春雨之膏泽也。

  8. 尔亦当学农夫之忍耐,坚定尔心。盖之来临不远矣。

  9. 兄弟不可互相怨尤,庶免遭受审判。盖审判者已及门矣。

  10. 诸先知托名以传教,忍辱负重,百折不挠,实足为兄弟之楷式。

  11. 彼等以暂时忍受,换得永久之福乐,不亦可羡乎?乔布之忍耐,尔曾闻之,且曾见之。而之如何温燠其晚境,皆昭昭在尔耳目。之富于恻怛哀矜,于此可见一斑。

  12. 兄弟说话时,务宜是是非非;切莫宣誓,既不可指天为誓,又不可指地为誓。总之,勿立任何咒誓,不然,陷于罪矣。

  13. 尔中有忧伤者乎?祈祷可也。有欢乐者乎?弦歌可也。

  14. 尔中患病者,当邀会中长老,为之祈祷,并因名为之傅油。

  15. 至诚笃信之祈祷,必能起沉回生,而其所犯之罪,亦必蒙赦。

  16. 尔等应彼此认罪,互为祈求,俾得全复。善人之祈祷,厥效甚大。

  17. 伊理蔼虔祈勿雨,而其地不见雨者,三年六月。

  18. 后复祈求,则天沛然下雨,地亦丰登。彼,人也;我,亦人也;有志者,亦若斯。

  19. 兄弟中如有误入歧途,而尔能循循规劝,使其回头,则功莫大焉。

  20. 当知使一罪人去邪归正,便是救拔一条灵魂出于死地;尔亦可将功赎罪矣。


1

咄咄(ㄉㄨㄛˋ),气势逼人。

7

弗助弗忘:不妄为而耐心守候()

11 温燠(ㄩˋ),暖和。 11 恻怛(ㄘㄜˋ ㄉㄚˊ)哀矜,忧伤、哀怜、同情。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2005-2008 天主教图书中心 Rights Reserved